謝春秋眉眼之間閃過一絲冷意,也直直的跪了下來,以手貼地,緩緩的叩了一個頭,之後直起身來。
她身為親王,很少行如此大禮,此時卻分外鄭重,背影清瘦,脊梁挺直,仿佛懸崖絕壁之上,迎風而立,不可摧折的孤鬆。
“臣請皇上應允,若有負聖恩,便請皇上褫奪王爵,降罪於我。”
“不可!”一道聲音在大殿中突兀的響起,謝春秋僵在了原地。
“臣以為不可。”
她不用去看,也知道此時說話的人,正是蘭璟。
從方才到現在,蘭璟始終未出一言,直到現在方才突然發聲,隻聽他道:“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容王從未親臨沙場,隻怕到時難以應對,若是出了半點差池,我大周恐有戰敗之虞。臣願前去說服西涼國主放棄這一條件,出兵相助,請皇上三思。”
於情於理,謝春秋並未指望蘭璟會幫自己說話,而蘭太傅這話一出,群臣底氣越發足了,紛紛請皇上三思。
謝春秋突然將心橫了下來。
她又叩了一個頭,所言堅決如鐵,明豔的臉忽如劍上的寒光般鋒芒畢露。
“臣願在此立下軍令狀,若不能得勝還朝,便以死謝罪。”
大殿之後忽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所有人都沒有發出聲響,不知過了多久,隻聽小皇帝的聲音從上首傳來“容王既然如此說了,西涼國君又如此堅決,朕也沒有不應允的道理,那便這麽辦罷。”
塵埃落定。
下朝之後,謝春秋甚至不敢去看蘭璟,幸而被皇上一道口諭召到了勤政殿中,才免了意料之中的相對。
勤政殿中,皇上看著謝春秋,眼底意味不明,半晌隻道了一句“容王真的決心出征了?”
謝春秋俯首“臣已經在百官麵前立下重誓,自然是決心如此,隻是,”她頓了頓“臣有幾個條件。”
皇上一聽見條件這兩個字就不耐煩,心道,西涼國君可真不愧是你的好舅舅,這一個兩個的都跟朕來談條件。
謝春秋似乎看出了小皇帝心中不滿,於是道:“臣隻有兩個條件,第一,臣先前同皇上提起的許平沙與雲起,臣希望皇上能夠答應提攜他二人為將。”
小皇帝點點頭,倒是沒覺得為難“容王如此看重這兩個人,朕答應就是了,你也需要左右臂膀。”
“第二,”謝春秋道:“臣此番若是真的能夠退敵,希望之後,皇上能夠整頓我大周軍務,訓練精銳士兵,培養可用將領,以保我大周四境安寧。”
小皇帝的眼神忽然幽深起來:“容王這是在威脅朕了?”
“臣不敢。”謝春秋嘴上說著,卻與皇上坦坦蕩蕩四目相對“隻是,這掛帥出征,臣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就看皇上是如何抉擇了。”
“哼。”小皇帝一甩袖子“朕答應你就是,”又補了一句“其實不用你說,朕也有這些考慮,朕又不是昏君,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還是懂的。”
謝春秋鬆了一口氣,連忙讚道:“皇上聖明。”
小皇帝不理會她這不走心的稱讚,而是慢慢踱步到她身前,一雙眼睛凝視著她,忽然說了一句:“容王,朕是信得過你的。”
他頂著如此的壓力命謝春秋率軍出征,自然不是因為無人可用,如僅僅是為了這個,出於穩妥,辛衡要比她強上許多。
謝春秋唇邊忽然揚起一個笑,小皇帝看管了此人飛揚跋扈,卻從未見她臉上出現過這種神采,那般的意氣風發,仿佛萬事萬物盡在掌中。
她道:“臣多謝皇上。”
從勤政殿出來之後,謝春秋走在宮中甬道之上,剛走過一處拐角,忽然被一股大力握住肩膀,然後死死的抵在牆上。
她的後背重重靠上牆壁,涼意伴著絲絲痛處襲來。
蘭璟。
她早想到蘭璟會來找自己,卻沒想到他竟就將自己堵在了這宮道之中。
蘭璟的眼神一片漆黑,死死的盯著她的眼睛“謝春秋,你……”
他一字一頓,似乎要將每個字揉碎了,謝春秋甚至能感受到眼前人是如何的咬牙隱忍。
謝春秋很是心疼,她歎了口氣“見卿,對不起。”
蘭璟麵上露出一絲嘲諷“對不起?謝春秋,你到底拿我當什麽了?”
“你向皇上請纓,繼而下軍令狀,甚至立下重誓,明明可以緩而後決,從始至終未曾同我商量過一個字就這樣草率定下,你想要我如何?”
他眼底滿是血絲“你是不是真的不要命了?”
“你知道我……”
他忽然頓住,就這樣看著她,看了不知多久,再開口,卻是極其溫柔的一句“不要去。”
謝春秋聲音很是平靜“我是容王謝瑉唯一的女兒,他沒有完成的的功業,我要代他去完成,他沒有守住的國土,我要待他去守,即便不是如此,我姓謝,我是大周的容王,食朝廷俸祿,受百姓跪拜,此等時刻,哪怕戰死沙場,也是我的職責所在。”
她深吸一口氣“無論付出何等代價,我都一定要去。”
蘭璟眼裏本就黯淡的光芒倏然熄滅,他終於放開了謝春秋“好,好,謝春秋,你真是好的很。”
他的麵容已於刹那間回複平日的波瀾不驚,隻是定定站在那,無波無瀾的道了一句“我希望這是自己最後一次為你發瘋。”
之後轉身而去。
原本如竹如蘭的身影在這宮牆掩映之下,分外蕭索。
回府之後,碧璽並管家等一眾下人原本也想勸勸自家王爺,卻被她一臉冷冽所震懾,不敢說些什麽,謝春秋用完了午膳,便冷著臉指點下人收拾東西,衛逍卻忽然大駕光臨。
他大咧咧的向太師椅上一坐“你今日在朝堂上手筆我可都聽說了啊,忠肝義膽,佩服佩服!”
謝春秋掃他一眼“你也是來勸我的?”
“我?”衛逍指指自己“我勸你做什麽,我是來看看你,這多年的心結,總算是可以放下了啊?”
謝春秋麵色終於緩和一眼,衛逍“唰”地展開扇子,翹起了二郎腿,之後瞟了她一眼“不過……”他拉長了尾音“這樣的事,你們家蘭太傅也能答應?”
謝春秋臉上的神色黯淡下來,她想起方才蘭璟的模樣和他所說的話,心頭好似刀絞。
衛逍就知如此,不免數落起她來,手裏扇子衝著她的方向一點一點的“你也是的,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立下那麽個軍令狀,事先也不跟人商量,你叫人家心裏怎麽想。”
謝春秋抿了一下嘴唇“我今日也是被逼到沒法子了,才……”
衛逍隻定定的看著她,謝春秋便住了嘴。
衛逍搖搖頭“但凡是個有心的,都一定會被你這樣氣個半死,更何況他一向著緊你跟什麽似的,你啊……”他那扇子敲敲謝春秋的腦袋“你從前那不管不顧為所欲為的混賬行徑,可改一改罷。”
謝春秋垂下眼眸“我為他上刀山下火海都可以,隻這一件事,我不能讓步。”
衛逍好氣又好笑“上刀山下火海?你可真敢想!你以為他能舍得啊?我看他那架勢,刀山火海真來了,哪怕自己不要命都要替你擋著,你腦子都想什麽呢!”
他旋即苦笑一聲,那種極力想要保護愛惜的一個人的心情,他再明白不過。
衛逍抬起頭不知看向何處,語氣分外苦澀“不論如何,這樣好的緣分世間難得,當得珍惜,不要似我一般。”
第五十二章
衛逍小的時候,其實是個出了名的聰明孩子,也許是出身商賈世家的緣故,年僅七歲便能看賬,賬房先生算賬要劈裏啪啦打一通算盤,他隻需要在腦子裏轉上一轉,便能脫口而出,結果和人家打半天算盤出來一個子兒也不會差。
就是這麽個眾人眼中的經商天才,十六歲的時候,卻一門心思的想要從軍,滿腔熱血要上戰場為國盡忠,甚至因此打算離家出走,卻被他爹硬生生逮了回來。
衛老爺就得了這麽一個兒子,還是個遠近聞名的神童,不知道有多高興,從小悉心培養,傾盡心血,還指望他繼承家業,自然不會同意他去從那勞什子的軍,家業沒人繼承不說,說不定哪天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因此百般阻撓,出入生意場上總要將這個兒子帶著,衛逍就是在一次酒宴之上,見到了他心上的那位姑娘。
那姑娘是胡商之女,從小跟著父親走南闖北,天真率直,美麗大方,她的母親是漢人,因此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阿春。
衛逍雖是個地道的紈絝,生的卻很好,言談舉止風度翩翩,自有一股子灑脫風采,說起話來更是頗討女孩子喜歡,兩人暗生情愫,衛逍甚至拋卻一向的紈絝行徑,滿心滿眼隻放得下阿春這一個人,他同謝春秋說,若是能得阿春共度餘生,便是什麽也不換的。
可衛老爺一心想替他尋一個官家小姐,身為首富也自然看不上胡商之女,等到發現這事的時候,便去找了阿春的父親,開出條件要求他帶女兒離開。
阿春氣的很,她同衛逍說,自己要隨父親去一趟西域,用得來的錢財和一向的繼續開一家大周最大的酒樓,做穩定生意,等安頓下來了便帶他私奔。
衛逍覺得好笑,那個時候他已經同衛老爺鬧翻,甚至起了自立門戶的想法,衛老爺氣的胡子都歪了,揚言要向這父女二人下手,衛逍那時候羽翼未滿,怕自己護不住她,便也同意了讓她先行離開京城一陣子,打算在此期間搞定父母,實在不行便從衛家出來自己做事,等阿春回來,便堂堂正正的將她迎娶過門,然而衛逍沒有想到,阿春這一去,便不會再回來了。
她在那場沙漠風暴之中,永遠的失去了消息。
就是那一年,他的願望,他的心上人,一個都沒有圓滿。
在那之後,他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紈絝子弟,不理衛家的一切事務,拒絕所有親事,與衛老爺的關係也越發惡劣,除卻每年還會前往西域尋一次阿春之外,似乎成了一個繁華人間的行屍走肉。
謝春秋一直不忍他就這樣沉淪下去,卻知道勸也沒用,若是真的這麽容易放開,也便不是心結了。
他們都是一樣的,是需要向從前告別,將過去放下的人。
此時衛逍似乎想起什麽似的,向她道:“對了,我此來是有正事的,朝廷動用大軍必然要用大把的錢,我雖不才,這些年積攢下來,名下的產業銀子也有不少,先向你這裏捐上一些糧草,算是我支持你這個好友,也算是我,為國出力了。”
接著把頭發一甩“要是不夠再跟本公子說,本公子旁的沒有,錢有的是!”
若是平常,謝春秋見衛逍這樣必定要狠狠嘲諷幾句,而此時她看著衛逍,忽然道:“你,想不想去西北?”
衛逍猛然抬頭看了她一眼,眼底似乎有光芒一閃而過,卻又漸漸消失,他自嘲的笑了笑“我已經不是十六歲的那個我了,現在上戰場,去送死麽?”
“你這錦衣玉食長大的,若真要你去我打仗也不能放心,但是我這裏有一個位置倒是很適合你。
”謝春秋摸摸下巴“你方才說的很對,要打勝仗,糧草必須充足,這調度糧草的職位倒很像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你堂堂一個巨賈之子,做這些事該是得心應手才是,至於旁的……”她笑了一下“本王手裏,這點私權還是有的,”她看向衛逍,雖有嬉笑神色卻更多的是真誠“就是不知道,衛公子願不願意紆尊降貴了?”
衛逍低下頭,半天沒有說話,然後忽然站起身來,謝春秋在他起身的那一刻,似乎又看到了十六歲的衛遙之。
已經二十一歲的衛逍向謝春秋一抬下巴“既然容王這般有誠意,那本公子自是恭敬不如從命了。”
謝春秋笑笑,隨即伸出手來“那,戰場上見?”
衛遙之痛快的與她擊了個掌“戰場上見!”
西北戰事刻不容緩,皇帝當日便下旨命謝春秋為帥,帶大軍趕赴西北,順便與西涼援軍會合。
出征的前一晚,謝春秋將《觀雲十六則》拿出,在燈下不知第幾次溫讀,再抬起頭,窗外一彎殘月帶三星,夜色十分深重,她想了一想,將書放下,緩步出了王府。
此時街上已經沒有了人煙,隻有月色靜靜灑在街道上,謝春秋走到蘭府的門前,隻見大門緊閉,隻剩微微燈影搖曳,裏麵,想必也是一樣的靜謐。
這些日子以來蘭璟始終未見過她,甚至連一句話也無,謝春秋知道他此番是動了真怒,也知道自己不對,但那日的熱血冷卻一些,她也不知自己會不會活著回來,更不知這時候,還該不該去招惹蘭璟。
但不論如何,都該有一個道別才是。
就在蘭侯府的不遠處,謝春秋跪了下來,遙遙拜了三拜。
她這次突然決定出征,除卻對不起蘭璟,最對不起的便是蘭侯爺與夫人。
這些日子,蘭夫人對她關懷備至甚至視如己出,蘭侯爺雖一開始總板著臉,漸漸的卻也接納了她,這麽多年了,從未有旁人待她這樣好過。
若是她真的回不來了,想必他們也會傷心吧。
可事已至此,她已經不能有半分退卻了。
謝春秋抬起頭來,倏然看見不遠處,月色之下,一道如竹的身影靜靜矗立在那裏,不知已經多久,銀白月光落在他身上,也無法與其容色爭輝,甚至讓人疑心是不是真實,而一見她看過來,便站在那裏,並沒有動步。
她的呼吸忽然凝在了那裏,等到反應過來,立刻起身三步並作兩步,直接撲進了蘭璟懷中。
謝春秋抱著蘭璟,努力向他懷裏蹭了蹭,話音裏帶著哭腔“真的不要我了麽?”
她身為親王,很少行如此大禮,此時卻分外鄭重,背影清瘦,脊梁挺直,仿佛懸崖絕壁之上,迎風而立,不可摧折的孤鬆。
“臣請皇上應允,若有負聖恩,便請皇上褫奪王爵,降罪於我。”
“不可!”一道聲音在大殿中突兀的響起,謝春秋僵在了原地。
“臣以為不可。”
她不用去看,也知道此時說話的人,正是蘭璟。
從方才到現在,蘭璟始終未出一言,直到現在方才突然發聲,隻聽他道:“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容王從未親臨沙場,隻怕到時難以應對,若是出了半點差池,我大周恐有戰敗之虞。臣願前去說服西涼國主放棄這一條件,出兵相助,請皇上三思。”
於情於理,謝春秋並未指望蘭璟會幫自己說話,而蘭太傅這話一出,群臣底氣越發足了,紛紛請皇上三思。
謝春秋突然將心橫了下來。
她又叩了一個頭,所言堅決如鐵,明豔的臉忽如劍上的寒光般鋒芒畢露。
“臣願在此立下軍令狀,若不能得勝還朝,便以死謝罪。”
大殿之後忽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所有人都沒有發出聲響,不知過了多久,隻聽小皇帝的聲音從上首傳來“容王既然如此說了,西涼國君又如此堅決,朕也沒有不應允的道理,那便這麽辦罷。”
塵埃落定。
下朝之後,謝春秋甚至不敢去看蘭璟,幸而被皇上一道口諭召到了勤政殿中,才免了意料之中的相對。
勤政殿中,皇上看著謝春秋,眼底意味不明,半晌隻道了一句“容王真的決心出征了?”
謝春秋俯首“臣已經在百官麵前立下重誓,自然是決心如此,隻是,”她頓了頓“臣有幾個條件。”
皇上一聽見條件這兩個字就不耐煩,心道,西涼國君可真不愧是你的好舅舅,這一個兩個的都跟朕來談條件。
謝春秋似乎看出了小皇帝心中不滿,於是道:“臣隻有兩個條件,第一,臣先前同皇上提起的許平沙與雲起,臣希望皇上能夠答應提攜他二人為將。”
小皇帝點點頭,倒是沒覺得為難“容王如此看重這兩個人,朕答應就是了,你也需要左右臂膀。”
“第二,”謝春秋道:“臣此番若是真的能夠退敵,希望之後,皇上能夠整頓我大周軍務,訓練精銳士兵,培養可用將領,以保我大周四境安寧。”
小皇帝的眼神忽然幽深起來:“容王這是在威脅朕了?”
“臣不敢。”謝春秋嘴上說著,卻與皇上坦坦蕩蕩四目相對“隻是,這掛帥出征,臣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就看皇上是如何抉擇了。”
“哼。”小皇帝一甩袖子“朕答應你就是,”又補了一句“其實不用你說,朕也有這些考慮,朕又不是昏君,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還是懂的。”
謝春秋鬆了一口氣,連忙讚道:“皇上聖明。”
小皇帝不理會她這不走心的稱讚,而是慢慢踱步到她身前,一雙眼睛凝視著她,忽然說了一句:“容王,朕是信得過你的。”
他頂著如此的壓力命謝春秋率軍出征,自然不是因為無人可用,如僅僅是為了這個,出於穩妥,辛衡要比她強上許多。
謝春秋唇邊忽然揚起一個笑,小皇帝看管了此人飛揚跋扈,卻從未見她臉上出現過這種神采,那般的意氣風發,仿佛萬事萬物盡在掌中。
她道:“臣多謝皇上。”
從勤政殿出來之後,謝春秋走在宮中甬道之上,剛走過一處拐角,忽然被一股大力握住肩膀,然後死死的抵在牆上。
她的後背重重靠上牆壁,涼意伴著絲絲痛處襲來。
蘭璟。
她早想到蘭璟會來找自己,卻沒想到他竟就將自己堵在了這宮道之中。
蘭璟的眼神一片漆黑,死死的盯著她的眼睛“謝春秋,你……”
他一字一頓,似乎要將每個字揉碎了,謝春秋甚至能感受到眼前人是如何的咬牙隱忍。
謝春秋很是心疼,她歎了口氣“見卿,對不起。”
蘭璟麵上露出一絲嘲諷“對不起?謝春秋,你到底拿我當什麽了?”
“你向皇上請纓,繼而下軍令狀,甚至立下重誓,明明可以緩而後決,從始至終未曾同我商量過一個字就這樣草率定下,你想要我如何?”
他眼底滿是血絲“你是不是真的不要命了?”
“你知道我……”
他忽然頓住,就這樣看著她,看了不知多久,再開口,卻是極其溫柔的一句“不要去。”
謝春秋聲音很是平靜“我是容王謝瑉唯一的女兒,他沒有完成的的功業,我要代他去完成,他沒有守住的國土,我要待他去守,即便不是如此,我姓謝,我是大周的容王,食朝廷俸祿,受百姓跪拜,此等時刻,哪怕戰死沙場,也是我的職責所在。”
她深吸一口氣“無論付出何等代價,我都一定要去。”
蘭璟眼裏本就黯淡的光芒倏然熄滅,他終於放開了謝春秋“好,好,謝春秋,你真是好的很。”
他的麵容已於刹那間回複平日的波瀾不驚,隻是定定站在那,無波無瀾的道了一句“我希望這是自己最後一次為你發瘋。”
之後轉身而去。
原本如竹如蘭的身影在這宮牆掩映之下,分外蕭索。
回府之後,碧璽並管家等一眾下人原本也想勸勸自家王爺,卻被她一臉冷冽所震懾,不敢說些什麽,謝春秋用完了午膳,便冷著臉指點下人收拾東西,衛逍卻忽然大駕光臨。
他大咧咧的向太師椅上一坐“你今日在朝堂上手筆我可都聽說了啊,忠肝義膽,佩服佩服!”
謝春秋掃他一眼“你也是來勸我的?”
“我?”衛逍指指自己“我勸你做什麽,我是來看看你,這多年的心結,總算是可以放下了啊?”
謝春秋麵色終於緩和一眼,衛逍“唰”地展開扇子,翹起了二郎腿,之後瞟了她一眼“不過……”他拉長了尾音“這樣的事,你們家蘭太傅也能答應?”
謝春秋臉上的神色黯淡下來,她想起方才蘭璟的模樣和他所說的話,心頭好似刀絞。
衛逍就知如此,不免數落起她來,手裏扇子衝著她的方向一點一點的“你也是的,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立下那麽個軍令狀,事先也不跟人商量,你叫人家心裏怎麽想。”
謝春秋抿了一下嘴唇“我今日也是被逼到沒法子了,才……”
衛逍隻定定的看著她,謝春秋便住了嘴。
衛逍搖搖頭“但凡是個有心的,都一定會被你這樣氣個半死,更何況他一向著緊你跟什麽似的,你啊……”他那扇子敲敲謝春秋的腦袋“你從前那不管不顧為所欲為的混賬行徑,可改一改罷。”
謝春秋垂下眼眸“我為他上刀山下火海都可以,隻這一件事,我不能讓步。”
衛逍好氣又好笑“上刀山下火海?你可真敢想!你以為他能舍得啊?我看他那架勢,刀山火海真來了,哪怕自己不要命都要替你擋著,你腦子都想什麽呢!”
他旋即苦笑一聲,那種極力想要保護愛惜的一個人的心情,他再明白不過。
衛逍抬起頭不知看向何處,語氣分外苦澀“不論如何,這樣好的緣分世間難得,當得珍惜,不要似我一般。”
第五十二章
衛逍小的時候,其實是個出了名的聰明孩子,也許是出身商賈世家的緣故,年僅七歲便能看賬,賬房先生算賬要劈裏啪啦打一通算盤,他隻需要在腦子裏轉上一轉,便能脫口而出,結果和人家打半天算盤出來一個子兒也不會差。
就是這麽個眾人眼中的經商天才,十六歲的時候,卻一門心思的想要從軍,滿腔熱血要上戰場為國盡忠,甚至因此打算離家出走,卻被他爹硬生生逮了回來。
衛老爺就得了這麽一個兒子,還是個遠近聞名的神童,不知道有多高興,從小悉心培養,傾盡心血,還指望他繼承家業,自然不會同意他去從那勞什子的軍,家業沒人繼承不說,說不定哪天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因此百般阻撓,出入生意場上總要將這個兒子帶著,衛逍就是在一次酒宴之上,見到了他心上的那位姑娘。
那姑娘是胡商之女,從小跟著父親走南闖北,天真率直,美麗大方,她的母親是漢人,因此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阿春。
衛逍雖是個地道的紈絝,生的卻很好,言談舉止風度翩翩,自有一股子灑脫風采,說起話來更是頗討女孩子喜歡,兩人暗生情愫,衛逍甚至拋卻一向的紈絝行徑,滿心滿眼隻放得下阿春這一個人,他同謝春秋說,若是能得阿春共度餘生,便是什麽也不換的。
可衛老爺一心想替他尋一個官家小姐,身為首富也自然看不上胡商之女,等到發現這事的時候,便去找了阿春的父親,開出條件要求他帶女兒離開。
阿春氣的很,她同衛逍說,自己要隨父親去一趟西域,用得來的錢財和一向的繼續開一家大周最大的酒樓,做穩定生意,等安頓下來了便帶他私奔。
衛逍覺得好笑,那個時候他已經同衛老爺鬧翻,甚至起了自立門戶的想法,衛老爺氣的胡子都歪了,揚言要向這父女二人下手,衛逍那時候羽翼未滿,怕自己護不住她,便也同意了讓她先行離開京城一陣子,打算在此期間搞定父母,實在不行便從衛家出來自己做事,等阿春回來,便堂堂正正的將她迎娶過門,然而衛逍沒有想到,阿春這一去,便不會再回來了。
她在那場沙漠風暴之中,永遠的失去了消息。
就是那一年,他的願望,他的心上人,一個都沒有圓滿。
在那之後,他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紈絝子弟,不理衛家的一切事務,拒絕所有親事,與衛老爺的關係也越發惡劣,除卻每年還會前往西域尋一次阿春之外,似乎成了一個繁華人間的行屍走肉。
謝春秋一直不忍他就這樣沉淪下去,卻知道勸也沒用,若是真的這麽容易放開,也便不是心結了。
他們都是一樣的,是需要向從前告別,將過去放下的人。
此時衛逍似乎想起什麽似的,向她道:“對了,我此來是有正事的,朝廷動用大軍必然要用大把的錢,我雖不才,這些年積攢下來,名下的產業銀子也有不少,先向你這裏捐上一些糧草,算是我支持你這個好友,也算是我,為國出力了。”
接著把頭發一甩“要是不夠再跟本公子說,本公子旁的沒有,錢有的是!”
若是平常,謝春秋見衛逍這樣必定要狠狠嘲諷幾句,而此時她看著衛逍,忽然道:“你,想不想去西北?”
衛逍猛然抬頭看了她一眼,眼底似乎有光芒一閃而過,卻又漸漸消失,他自嘲的笑了笑“我已經不是十六歲的那個我了,現在上戰場,去送死麽?”
“你這錦衣玉食長大的,若真要你去我打仗也不能放心,但是我這裏有一個位置倒是很適合你。
”謝春秋摸摸下巴“你方才說的很對,要打勝仗,糧草必須充足,這調度糧草的職位倒很像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你堂堂一個巨賈之子,做這些事該是得心應手才是,至於旁的……”她笑了一下“本王手裏,這點私權還是有的,”她看向衛逍,雖有嬉笑神色卻更多的是真誠“就是不知道,衛公子願不願意紆尊降貴了?”
衛逍低下頭,半天沒有說話,然後忽然站起身來,謝春秋在他起身的那一刻,似乎又看到了十六歲的衛遙之。
已經二十一歲的衛逍向謝春秋一抬下巴“既然容王這般有誠意,那本公子自是恭敬不如從命了。”
謝春秋笑笑,隨即伸出手來“那,戰場上見?”
衛遙之痛快的與她擊了個掌“戰場上見!”
西北戰事刻不容緩,皇帝當日便下旨命謝春秋為帥,帶大軍趕赴西北,順便與西涼援軍會合。
出征的前一晚,謝春秋將《觀雲十六則》拿出,在燈下不知第幾次溫讀,再抬起頭,窗外一彎殘月帶三星,夜色十分深重,她想了一想,將書放下,緩步出了王府。
此時街上已經沒有了人煙,隻有月色靜靜灑在街道上,謝春秋走到蘭府的門前,隻見大門緊閉,隻剩微微燈影搖曳,裏麵,想必也是一樣的靜謐。
這些日子以來蘭璟始終未見過她,甚至連一句話也無,謝春秋知道他此番是動了真怒,也知道自己不對,但那日的熱血冷卻一些,她也不知自己會不會活著回來,更不知這時候,還該不該去招惹蘭璟。
但不論如何,都該有一個道別才是。
就在蘭侯府的不遠處,謝春秋跪了下來,遙遙拜了三拜。
她這次突然決定出征,除卻對不起蘭璟,最對不起的便是蘭侯爺與夫人。
這些日子,蘭夫人對她關懷備至甚至視如己出,蘭侯爺雖一開始總板著臉,漸漸的卻也接納了她,這麽多年了,從未有旁人待她這樣好過。
若是她真的回不來了,想必他們也會傷心吧。
可事已至此,她已經不能有半分退卻了。
謝春秋抬起頭來,倏然看見不遠處,月色之下,一道如竹的身影靜靜矗立在那裏,不知已經多久,銀白月光落在他身上,也無法與其容色爭輝,甚至讓人疑心是不是真實,而一見她看過來,便站在那裏,並沒有動步。
她的呼吸忽然凝在了那裏,等到反應過來,立刻起身三步並作兩步,直接撲進了蘭璟懷中。
謝春秋抱著蘭璟,努力向他懷裏蹭了蹭,話音裏帶著哭腔“真的不要我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