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談政治
第一篇《學而》是講個人作學問的內在修養,接著下來第二篇《為政》則是講學問的外用。
不過提到為政,有一點要注意:我們常發現在一些著作中,許多人認為《為政》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或者用現代的語匯來說,稱之為“政治哲學”。在我個人研究的結果,認為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孔子很少提到完整觀念的“政治”,孔子隻說“為政”,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站在學術的立場,態度要非常嚴謹。我們常說一句話:“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要服從真理。”作學問的立場,就是“在學術麵前,態度要非常嚴謹,服從真理。”孔子隻講“為政”,不談政治;“政治”如國父所說的:“管理眾人的事。”孔子所提的“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國文化的名詞,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過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風化。為政的意義包括了教化。這個重點我們必須把握住。因此第二篇《為政》,也是談到學問外用的道理。
大政治家的風範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共”即“拱”。這幾句話,表麵上看來,非常容易懂。孔子提出來,為政最重要是“德”。說到這裏,我們要注意,春秋戰國時代,“道德”兩個字,是很少連起來用的,那個時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晉南北朝以後,到唐宋之間,才把這兩個字連起來,變成一個名詞為“道德”;到現在年輕人一提到道德,都當成討厭的名詞。這是文化思想的演變。所以我們要知道,秦漢以前,德是德;而“道”與“天”,在當時可說是最麻煩、最難於解說的兩個字,同樣的有無窮意義。有時候“道”字,是形而上的那個本體的代表;有時候是道路之道,有時候是原則或法則,像《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這個道就是法則的意思;有時候又是道德的代表。“天”字也是這樣,包含有四五個意義之多。在同一本書,甚至在同一句裏,前後的道字,所代表的意義就不同。這個好像是中國文化的毛病,其實也是長處,尤其在古代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一個觀念用一個字來代表,用刀刻到竹簡上,在當時就足以完全表達。
再說到這個“德”字的意義,過去“德”是表示好行為的成果和作用。古時人解釋“德者得也”。因此我們了解孔子講的“為政以德”,是好行為的成果,也和後世講的“道德”意義差不多。如果不作深入研究,一般在學校裏,就告訴學生,這裏的“德”就是“道德”,因為學生不到相當的程度,老師也無法多搬古董來為他們作詳細解說。孔子為什麽提出這個“德”字,這是第一個問題。
星辰知多少
第二個問題說到“北辰”。我們中國文化發達得最早的是天文。過去我們把天體分成二十八宿和三垣——紫微、少微、太微,類似於我們現在講天文的經緯度。經緯度是西方的劃分法。曾經有位天文學家主張,我們自己重新劃過,不照西方的度數劃,如格林威治時間是英國人劃的,與我們不相幹。我們為什麽不講自己的中原時間,或以台灣作中心,把經緯度再劃過呢?而事實上,我們過去是劃分過的。天體的分度為三垣、二十八宿,就是把天體星座的範圍,劃分二十八個部分。為什麽叫“宿”呢?這是指每天太陽從西方落下去的時候,東方天上是哪一個星座出來,這星座就是“宿”。這出來的星座,每個月不同,每半個月不同,每七天不同,所以分作二十八宿,又分為十二辰,作為時間與天體的關係。過去發現了北鬥七星,就是現在西方人所指大小熊星座之際。在夏天我們可以看到一條銀河,在銀河的北麵,那七顆最亮的星就是北鬥星,這七顆星連起來,像舀水的瓢,古時叫“鬥”。現在的天文學,也沒有離開我們老祖宗那個原則。整個天體那許多星星,都是以北極星作為中樞,眾星拱衛著它,每到晚上,北鬥七星的鬥柄前方,一定有兩顆最亮的星,名招搖二星,它的光最為閃爍,很容易看見。春天北鬥星一定指著東方的寅宮。過去做大將的,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無所不通,才能帶兵。因為天文在軍事上非常重要,就拿行軍來說,如夜間迷了路,即觀星鬥,不藉儀器,就可辨別出方向來。我國過去這一套文化是很普遍的,現在對於固有的“天文學”,我們反而一點認識都沒有了。對於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些東西,我們不能不注意,一定要把它撿回來。
一年四季,天體星座的移動,好像聽北鬥星的指揮,跟著它,繞著它轉動。不但一年四季,每個月北鬥星所指的方向都不同,整個天體隨時在運轉。每天十二個時辰,北鬥星的方向也在變動,而且這是幾千萬億年,固定的一種變動,不能錯亂,事實上它也決不會錯亂。
對於“北辰”我們了解了,那麽孔子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說“為政以德”,內心有道,表現在外的行為就無懈可擊。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風,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裏本身不要動,隻要發號施令,下麵的人就像滿天無數的星座,都會跟著你的方向動。
劉備上了曹操的當
在軍事思想上,大家都知道“萬眾一心”以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兩句。大家對它的解釋也各有不同的見解。有的人解釋成“千萬雄師千萬心”,那就不太好了,最好的主帥在這情形下也沒有辦法,這就是思想問題,思想一定要集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是嶽飛所提出的。現在我們如果解釋為主帥心計的變通,所謂“山人自有妙計”,那就更糟了。我們研究起來,嶽飛這句“存乎一心”的“一心”,就是“萬眾一心”的意思比較恰當。那麽“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我們知道,儒道兩家的思想,在秦漢以前並不分家。大家都知道,老莊道家的思想講“無為而治”,有些講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人,都解釋為在上麵領導的人,什麽都不管,就是“無為而治”。這完全搞錯了,道家沒有這個說法,是“無為無不為”。所謂“無為而治”是製其機先,看起來是沒有事。譬如說,一個領導的人,一個主持的人,對任何一個方法,一開始你就要先透析它的流弊,毛病出在哪裏,先找到病源,把它疏通了,再不會出毛病,然後才能無為而無所不為。
講到這裏,說一個笑話,當年抗戰期間,有一個朋友在一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當保安副司令,他差不多天天都在外麵剿匪,我問他:“你們地方上哪來這麽多土匪?”他怪我一天到晚留心天下大事,連鵝毛扇都不去拿,不會當軍師。我問他這話是什麽意思。他說:“如果把土匪都剿完了,我們怎麽辦?”我說你們原來是這樣幹的。他說:“不是我們要這樣幹,是鄰縣要這樣幹,把土匪趕來趕去,剿的次數多,功勞多,他們要這樣幹,那我們又有什麽辦法呢?”也有人說劉備是曹操培養出來的,假如他不培養一個劉備,就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天下事原來如此。現在講這樣壞的一個故事,以解釋這個道理——這種無為而治,實在是太不道德。我們在政治學上,軍事學上的政治思想中,都看得出來,所謂“為大將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在軍事思想上的意義,是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隻要大將在那裏,敵人就怕了,不敢動了,仗就打不起來了。這當然是了不起的。假如是一個普通人有赫赫之功,又是另外一件事了。所謂無為的道理,大致的要點也在此,孔子講道德的政治,就是這一個道理。
為什麽孔子老是提到這一類的東西呢?古人對中國曆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話叫“經史合參”。什麽叫經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恒不變的大原則,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這個原則是不會變動的。但不是我們能規定它不準變動,而是它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稱為“經”。而“史”是記載這個原則之下的時代的變動、社會的變遷。我們要懂得經,必須要懂得史。拿曆史每個時代、每個社會來配合。這樣研究經史,才有意義。譬如孔子說的“為政以德”,表麵上看起來,好像是一則刻板的教條。其實不是的。我們讀曆史就知道,孔子出生的那個時代,我們後世稱它為“春秋時代”,就是西周與東周之間的時代,孔子寫了一本書叫作《春秋》,後來“春秋”成了曆史的代名詞。在孔子前後,有人寫了曆史,都稱春秋。中國文化中為什麽把曆史稱為“春秋”而不稱為“冬夏”呢?照理冷就是冷,熱就是熱,稱冬夏也無不可。有人說因為春秋第一句話“春王正月”——後世把“春王正月”讀成一句話,是讀錯了。所以我們再三講,讀古書要注意的,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紙筆,文字要用刀刻在竹簡上,很艱難,所以往往一個字就代表了一個複雜的意義。這個“春”是春季;“王”是中央政府,是周朝;“正月”是周朝所行月令的正月;而成為“春王正月”——以此來解釋曆史所以稱作春秋的原因,這是不對的。
剛才提到,中國文化發展得最早的是科學,而科學中最先發展的是天文,講世界科學史,乃至講科學,一定先研究天文。要講天文,則中國的天文,在三千年以前就發達了。在全世界而言,是一馬當先的。講天文又必須講數學,而中國的數學,六千年以前,也很發達。這方麵等將來有機會談到《易經》的時候,再討論它。
中國的文化是自天文來的——我們知道一年四季的氣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講晝夜,白晝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長,都不平均。隻有春天二月間和秋天八月間,“春分”“秋分”兩個節氣,就是在經緯度上,太陽剛剛走到黃道中間的時刻,白晝黑夜一樣長,氣候不冷不熱很溫和,所以稱曆史為春秋。這就是中國的曆史學家,認為在這一個時代當中,社會、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這個像春分秋分一樣平衡的天平上來批判。拿現在的觀念來說,稱一下你夠不夠分量,你當了多少年皇帝,對得起國家嗎?你做了多少年官?對得起老百姓嗎?都替你稱一稱。曆史叫作“春秋”就是這個道理。
從台風了解人生
我們看了《春秋》,看了春秋戰國時候的曆史,孔子在《易經》的《係傳》上說:“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當孔子寫《易經·係傳》的時候,正是春秋時期動亂的時候。但是孔子認為“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一天所形成的。道家的莊子說:“颶風起於萍末”,颶風就是現在廣東話、福建話所講的台風,現在西方人用中國語音譯過去,也叫台風。我們看到台風的力量這麽猛烈,但它在水麵上初起的時候,隻見到水麵上的一葉浮萍,稍稍動一下,緊接著水麵上一股氣流冒上來,慢慢大了,變成台風。道家這句話是說,個人也好,家庭也好,社會、國家、天下事都是一樣,如果小事不在乎,則大問題都出在小事上。“颶風起於萍末”,大風暴是從一個小風波來的。所以孔子在《易經》中說的上麵那一段話,說明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幾乎沒有偶然。平常聽人說:“這個機會很偶然”,實際上沒有偶然的事情。
以中國文化《易經》的道理來說,認為天地間的事都有原因,有很多因素的。譬如有人撿到一塊錢,“這多麽偶然!”但仔細分析,一點不偶然,它的前因是什麽?因為他走出門來了,如果沒有走出門這個前因,就不會有撿到一塊錢的後果。或者說,坐在家裏就掉下一塊錢來了,這該是偶然了吧?但是因為他坐在家裏,這塊錢掉下來他才撿得到呀!假如他出門不坐在家裏,掉下來的錢,也不會是他的了,所以坐在家裏不出去,也是得到這塊錢的前因。因此這些都是因素,“其所由來者,漸矣。”都是慢慢轉變來的。《易經》告訴我們,天下的事,沒有突變的,隻有我們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裏。
我們懂了《易經》這幾句話,孔子著《春秋》,正是趕上那個時代,他所以那麽偏重教化,正是在那三四百年當中,社會風氣亂得不得了。我們不妨引用下麵幾個人的話,就可以知道春秋時代亂到什麽程度。
司馬光說:“今晉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晉國(指趙、魏、韓三家分晉),天子既不能討,又寵秩之,使列於諸侯,是區區之分不得守,而並棄之也,先王之禮,於斯盡矣!”
又說:“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滅,生民之類,糜滅幾盡,豈不哀哉!”
顧亭林說:“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邦無完交,士無完主,此皆變於一百三十三年之間,史之闕文,而後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得始皇之並天下,而文武之道盡矣!”
從上麵的記載,說明了春秋戰國當時社會之亂,變亂是不得了的。當時,大家重視權利的鬥爭,社會秩序之亂,文化的衰敗,與我們現在有些地區的社會情況相比較,幾乎有相同之處。孔子麵對這個動亂,非常擔憂,因此他說為政,權力是沒有用的,唯“德”而已。
聖人也勢利嗎?
講到“德”,第三個觀念來了,我們看中國曆史,儒家思想為什麽對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樣推崇?以前我有一個老朋友,他比我大幾十歲,是我的忘年交,四川人,自稱為“厚黑教主”的李宗吾,此人當係大家都知道的。他本人道德非常好,就喜歡故意罵人,我勸他少罵人一點,不要提倡厚黑學,我說人性本來就是那麽一回事,臉厚心黑,但還用一張幕掩蓋起來的,為什麽一定要把它揭開來呢?他說:“揭開嗎?你搞錯了,我是拉開壞的一幕,教人看後麵真的。”李宗吾對曆史非常懷疑,他說聖人靠不住,為什麽專推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成功的人?不成功的就沒有聖人嗎?所以他有一篇文章叫“對聖人的懷疑”。這位老兄,專寫反麵文章,問他為什麽要這樣做?他說:“老弟,你不知道,我和愛因斯坦同年,我那位同年發明了相對論名聞世界了。我呢?當個厚黑教主還沒有當好,所以我非要調皮一下不可。”此人很妙,我認識他時,他已六十多歲,整天不吃飯,老喝酒,喝酒就飽。精神、道德都很好。
講到這裏,再回頭講正題,孔子為什麽推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等?第一,有道德思想,沒有德業的成果,隻能說他有道,不見得有德。有道德的思想,又有德業的成果,道與德配合,才叫“道德”。
曆史上,道家、儒家都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是因為那時談到“為政”,講究“德”字,到秦漢以後,隻講事功,所謂“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誌在事功。”王、霸之不同在於此,等而下之,連霸業都談不上,連事功都沒有,光是拿偷雞摸狗的手段竊國而已。
這幾句話雖然簡單,解釋起來,卻有一大堆的意思,我們把它整個了解了,就曉得它的價值了。
悠美的情歌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所以有人說《論語》要重新編排,他們看《論語》看到這裏就說:“講為政講得好好的,為什麽又突然講到文學上去,而講起詩來了呢?還不是編錯了,編亂了嗎?應該把它拿出來,照現在西方辦法,邏輯的整理一番。”我說:“邏輯?!大概是把它邏過一下,再輯一輯吧?”隻好為他們的主張作如是解釋。殊不知《論語》已經編得非常完整了。
為什麽在《為政》裏談這個問題?
“詩三百”,是指中國文學中的《詩經》,是孔子當時集中周朝以來數百年間,各個國家(各個地方單位)的勞人思婦的作品。所謂勞人就是成年不在家,為社會、國家在外奔波,一生勞勞碌碌的人。男女戀愛中,思想感情無法表達、蘊藏在心中的婦女,就是思婦。勞人思婦必有所感慨。各地方、各國家、各時代,每個人內心的思想感情,有時候是不可對人說,而用文字記下來,後來又慢慢的流傳開了。孔子把許多資料收集起來,因為它代表了人的思想,可以從中知道社會的趨勢到了什麽程度,為什麽人們要發牢騷?“其所由來者漸矣!”總有個原因的。這個原因要找也不簡單,所以孔子把詩集中起來,其中有的可以流傳,有的不能流傳,必須刪掉,所以叫做刪詩書,定禮樂。他把中國文化,集中其大成,作一個編輯的工作。對於詩的部分,上下幾百年,地區包括那麽廣,他集中了以後,刪除了一部分,精選編出來代表作品三百篇,就是現在流傳下來的《詩經》。
讀《詩經》的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拿現在青年的口語來講,“追!”追女人的詩。或者說,孔子為什麽這樣無聊,把台北市西門町追女人那樣的詩都拿出來,就像現在流行的戀愛歌“給我一杯愛的咖啡”什麽的,這“一杯咖啡”實在不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得曲折、含蓄。由此我們看到孔子的思想,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迂夫子。上次提到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一定要吃飯,一定要男女追求,不過不能亂,要有限度,要有禮製。所以他認為正規的男女之愛,並不妨害風化,這也叫“為政”,正規的。那麽他把文王——周朝所領導的帝王國度中,男女相愛的詩列作第一篇,為什麽呢?人生:飲食男女。形而下的開始,就是這個樣子。人一生下來就是要吃,長大了男人要女人,女人要男人,除了這個以外,幾乎沒有大事。所以西方文化某些性心理學的觀念,強調世界進步,乃至整部人類曆史,都是性心理推動的。
《詩經》歸納起來,有兩種分類——“風、雅、頌”、“賦、比、興”。什麽叫“風”?就是地方性的,譬如說法國的文學是法國的文風,法國文風代表法國人的思想、情感,所以《詩經》有《鄭風》、《魯風》、《齊風》等等。“雅”以現代用詞來講,是合於音樂、文學的標準,文學化的、藝術化的,但有時候也不一定文學化、藝術化。“頌”就是社會、政府公事化的文學叫“頌”。
作品另三種型態,一種是“賦”,就是直接的述說。其次是“比”,如看見下大雪,想起北國的家鄉來,像李太白的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因這個感觸聯想到那個,就叫“比”。“興”是情緒,高興的事自己自由發揮;悲哀的事也自由發揮;最有名的,像大家熟悉的文天祥《過零丁洋》七律詩:“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飄零雨打萍;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也就是“興”。他在挽救自己的國家,挽救那個時代,而遭遇敵人痛苦打擊的時候,無限的情感,無限的感慨。這也就是真的牢騷,心裏鬱悶的發泄,就是“興”。
詩的偉大
孔子說我整理詩三百篇的宗旨在什麽地方?“一言以蔽之”——一句話,“思無邪”。人不能沒有思想,隻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導走上正路就好,譬如男女之愛。如果作學問的人,男女之愛都不能要,世界上沒有這種人。我所接近的,社會上普遍各界的人不少,例如出家的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各色各樣都有,常常聽他們訴說內心的痛苦。我跟他講,你是人,不是神,不是佛,人有人的問題,硬用思想把它切斷,是不可能的。人活著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會思想,孔子的“思無邪”就是對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問題,不經過文化的教育,不經過嚴正的教育,不會走上正道,所以他說整理詩三百篇的宗旨,就為了“思無邪”。
那麽為什麽把這個講文學境界的話,要放到《為政》篇來呢?這不是次序亂了嗎?一點都不亂,這就是“點題”了,就是把題目的中心抓住,先拿出來。
第一個點題:以現在的話來說,一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隻是思想問題。隻要使得思想純正,什麽問題都解決了。我們知道,現在整個世界的動亂,是思想問題。所以我在講哲學的時候,就說今天世界上沒有哲學家。學校裏所謂的哲學,充其量不過是研究別人的哲學思想而已。尤其是作論文的時候,蘇格拉底怎麽說,抄一節;孔子怎麽說,抄一節。結果抄完了他們的哲學,自己什麽都沒有,這種哲學隻是文憑!
世界上今天需要真正的思想,要融匯古今中外,真正產生一個思想。可是,現在不止中國,這是個思想貧乏的時代,所以我們必須發揮自己的文化。
第二個點題:牽涉到人的問題。
中國史上,凡是一個大政治家,都是大詩人、大文學家,我常和同學們說,過去人家說我們中國沒有哲學,現在知道中國不但有哲學,幾乎沒有人有資格去研究。因為我們是文哲不分,中國的文學家就是哲學家,哲學家就是文學家,要了解中國哲學思想,必須把中國五千年所有的書都讀遍了。西方的學問是專門的,心理學就是心理學,生理學就是生理學,過去中國人作學問要樣樣懂一點,中國書包括的內容這樣多,哪一本沒有哲學?哪一樣不是哲學?尤其文學更要懂了,甚至樣樣要懂,才能談哲學,中國哲學是如此難學。譬如唐初有首詩,題名《春江花月夜》中有幾句說:“江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與西方人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意思一樣,但到了中國人的手裏就高明了,在文字上有多美!所以你不在文學裏找,就好像中國沒有哲學,在中國文學作品中一看,哲學多得很,譬如蘇東坡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不是哲學問題嗎?宇宙哪裏來的?上帝今天晚上吃西餐還是吃中餐?“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他問的這個問題,不是哲學問題嗎?所以中國是文哲不分的。此其一。
文史不分:中國曆史學家,都是大文學家,都是哲學家,所以司馬遷著的《史記》裏麵的八書等等,到處是哲學,是集中國哲理之大成。此其二。
文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唐代的詩為什麽那麽好,因為唐太宗的詩太好了,他提倡的。明代的對聯為什麽開始發展起來,朱元璋的對聯作得很不錯,他盡管不讀書,卻喜歡作對聯。有個故事,朱元璋過年的時候,從宮裏出來,看見一家老百姓門前沒有對子,叫人問問這家老百姓是幹什麽的,為什麽門口沒有對子。一問是yan豬的,不會作對聯。於是朱元璋替他作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很好!很切身份。唐太宗詩好,大臣都是大文學家,如房玄齡、虞世南、魏征每位的詩都很好。為什麽他們沒有文名?因為在曆史上,他們的功業蓋過了文學上的成就。如果他們窮酸一輩子,就變文人了,文人總帶一點酒釀味,那些有功業的變成醇酒了。其次,像宋代的王安石,他的詩很好,但文名被他的功業蓋過了。所以中國文史不分、文哲不分、文政不分,大的政治家都是大文學家。我們來一個老粗皇帝漢高祖,他也會來一個“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別人還作不出來呢!不到那個位置,說不定作成:“台風來了吹掉瓦,雨漏下來我的媽!”所以大政治家一定要具備詩人的真摯情感。換句話說,如西方人所說,一個真正做事的人,要具備出世的精神——宗教家的精神。此其三。
第三個點題:中國人為什麽提倡詩和禮?儒家何以對詩的教育看得這麽重要?因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會工作的人,經常人與人之間有接觸、有痛苦、有煩惱。尤其中國人,拚命講究道德修養,修養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我經常告訴同學們,英雄與聖賢的分別:“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聖賢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煩惱交給別人去挑起來,聖人自己挑盡了天下人的煩惱。”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希望每個人能完成聖賢的責任,才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從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煩惱,西方人就付諸宗教;中國過去不專談宗教,人人有詩的修養,詩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麽無法化解的煩惱,自己作兩句詩,就發泄了,把情感發揮了。同時詩的修養就是藝術的修養,一個為政的人,必須具備詩人的情感、詩人的修養。我們看曆史就知道,過去的大臣,不管文官武將,退朝以後回到家中,拿起筆,字一寫,書一讀,詩一誦,把胸中所有的煩悶都解決了。不像現在的人上桌子打麻將或跳舞去了。這種修養和以前的修養不同了,也差遠了。
由此我們已了解,孔子說《為政》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告訴我們為政的人,除了領導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對於自己的修養,更要有詩人的情操,才能溫柔敦厚,才能輕鬆愉快的為政。
窮哉法治
下麵提出問題來了: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這個“道”是領導的導。剛才我們提出來,說孔子講的為政,不是談政治,以現在觀念勉強說來,他講的是政治哲學,或說是政治的原理。他說領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以政治體製來領導,再用法製來管理,“齊之以刑”,使大家不犯法,犯法就罰他。但是用法製來管理人民,這樣一來“民免”,一般人會逃避,鑽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責任、法律及處罰,他還會自鳴得意,認為你奈何他不了,毫無羞恥心。這和道家老子講的“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的道理一樣,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
因此孔子又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假如以道德來領導,每個人都有道德的涵養,“齊之以禮”,以禮教化。這就談到禮義精神了,大家能自動自發,如果做錯了,有那慚愧的心情,這樣做到人人有恥,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製裁,自己就很難過,這就是有恥。到了這種情形,則“且格”,就達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他是主張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這就是儒家與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不過,中國的政治,向來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
孔子的自剖
下麵更有趣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麽孔子在談到為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曆,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誌作學問,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煉,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而耳順”,這裏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麽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麵有一個句讀。如果照舊,“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盡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裏平靜。注意!心裏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麵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
講到這裏,我們要研究孔子為什麽把幾十年所經曆作人、做事、做學問的經驗,要放在《為政》篇裏。這經驗太重要了,本來為政就是須要人生的經驗。
在世界上有兩個東西是沒有辦法實驗的,就是政治和軍事。這兩個東西,包羅萬象,變動不居。從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專製、君主、民主、集體,究竟哪樣好?誰能下得了這個結論?尤其現代的中國,幾十年來,西方的什麽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國這個舞台上來玩過,但是西方思想是西方文化來的,結果如何呢?所以為政的人要了解人生,要有經驗,要多去體會。因此孔子將自己的經驗講出來,編到《為政》這一篇,就是暗示一般從政者,本身的修養以及作人做事的艱難,並不簡單,要效法他這個精神,在工作上去體會、了解它,才把這一段編到《為政》中來。
從上麵幾段,我們得到一個結論:不管是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經驗的累積。而人生經驗累積成什麽東西呢?簡單的四個字——“人情世故”。
講到人情世故,中國人現在往往把這個名詞用反了,這是很壞的事。如果說“這家夥太世故了!”便是罵人。尤其外國人批評中國人,幾年前在《中央日報》我就看到這樣的文章,說中國人什麽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這裏一般年輕人的反應,認為這個外國人的文章寫得非常透徹,我說你們不要認為外國人在中國留學兩三年,就能懂中國文化,那你們都是幹什麽的?幾十年的飯是白吃了。中國文化一直在講人情,所謂“人情”,不是過年過節的時候,提著一隻火腿,前街送到後巷,左鄰送到右舍,在外麵送來送去地轉了個把月,說不定又轉回來物歸原主了。這隻是情禮的象征,中國文化所講的“人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性情。人情這兩個字,現在解釋起來,包括了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等等學問都在內,也就是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徹了解事物,懂得過去、現在、未來。“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現在反用了以後,所謂這家夥太“世故”,就是“滑頭”的別名;“人情”則變成拍馬屁的代用詞了。就這樣把中國文化完全搞錯了,尤其外國人寫的更不對。
為政以“德”為本,再以學來培育“詩”的溫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備了為政的條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個軍人,把中外古今的軍事思想理論都翻遍了,但是連槍怎麽放都不會,二等兵上等兵是怎麽回事也不曉得,這等人充其量隻能當個參謀,絕對不能帶兵上戰場的。所以《論語》行文的氣勢,輕輕一轉,把孔子的簡略自傳編進來了。也就是告訴我們,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我曾講過,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歸納起來,最簡單扼要的,不外中國的四個字——“安居樂業”。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論,都沒超過這四個字的範圍;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樂業。同時我們在鄉下也到處可以看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八個字,現代一般人看來,是非常陳舊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曆史上,如果能夠真正達到這八個字的境界,對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時代來說,無論是什麽政治理想都達到了。而這些老古董,就是透徹了人情世故所產生的政治哲學思想。
車上的一課
接下來,根據我們全篇連貫起來的觀念,似乎有了問題了,因為下麵接著是說: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如此一節,我們不要看宋儒這樣的一圈,就把它圈斷了;這是後人圈的,是不對的,上加一圈,下加一圈,結果就變成了教條。其實它是連貫的,也就是前麵“為政以德”的引申發揮,把中國文化裏麵的孝道精神,擴充到待人處世上麵,中國自古以來,大政治家的出入不苟的胸襟,就是根據這一點培養出來的。
現在我們先對文字作一了解,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學生,而是介於學生與朋友之間的關係,他是魯國的大夫。當時的“大夫”,當然不是現代的醫生,而是一個相當高的官位。勉強比,有如現在的內閣官員之流,通稱作“大夫”。“大夫”是官階,不是官職。中國這些官階職務,曆代都有變動的。我們要了解中國曆代政治形態的變遷,必須讀“十通”或“三通”——通誌、通獻、通考。裏麵不僅包括了中國政治製度的演變、官職的演變、一切的演變,乃至現代研究三民主義思想,國父為什麽采用了五權分立製度,都與“三通”、“十通”的文化有絕對的關係。這是講到孟懿子的職位,順便提到的。
既然孟懿子是這樣一位人物,以當時孔子的立場來講,這一段問答,到底是孔子做魯國司寇以前,或以後說的,就很難考證了。孔子當時在國際——諸侯間——的地位也很特殊,是一位突出人物。所以孟懿子來問他什麽是孝,孔子隻告訴他“不要違背”。如果根據這句話來看,孔子講話非常滑頭。不要違背什麽呢?沒有下文。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答話,接下來,又是一幕短劇式的談話。我們看《論語》,深入了,很有趣味,像看小說一樣,不必用那麽嚴肅的態度去看。
“樊遲禦”——樊遲是孔子的學生,名叫樊須,字子遲,小於孔子三十六歲,是年輕的一輩。“禦”是駕車。孟懿子剛剛來拜訪孔子,並請教什麽是孝道這個問題,孔子說“不要違背”,就隻有這麽一句話。等一會兒孔子出門了,因為請不起司機,都是學生來服務。現在由年輕的樊遲來駕車子,不像現在的汽車,孔子那時坐的是馬車,駕馬車有一套專門技術,很不容易的。那麽孔子坐進車廂了,樊遲坐在前麵的駕駛台上,開動了車子,在途中,孔子坐在車廂中和學生談起話來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是隨時隨地都在對學生施教的。
“子告之曰”是描寫孔子在車上特別告訴樊遲一件事:“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孟孫是孟懿子的號,因為他是當朝有相當地位的人,而且在當時政界來講,還算好的一個人,所以孔子對他相當尊敬,便隻稱他的號。孔子說,他問我什麽叫作孝,我答複他“無違”,不要違背。“樊遲曰:何謂也。”從這一句話,我們看到那個畫麵上,學生正在前麵駕車,靜靜的,沒有開腔,而老師好像在自言自語的告訴他,剛才答複孟懿子問孝的經過,樊遲一聽,回過頭來說,老師,你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跟我們現在的疑問一樣。“無違”,不要違背,這是什麽意思?
於是孔子說,沒有什麽,很簡單。“生,事之以禮。”這個“事”字是古人以下對上而說的。孔子說,當父母活著的時候,我們要孝敬他——“事之以禮”。怎麽叫以“禮”事之呢?很難說了,這個禮不是說見到父母行個禮就叫孝。禮是包括生活上的照應、愛護。(這一切道理,將來我們還有專門講“禮”的機會,在這裏暫不詳述。)又說:“死,葬之以禮。”所以禮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基本概念,看到這個禮字,絕不能作狹義的禮貌解釋。去世以後則“祭之以禮”。我們研究這一段,好像沒有什麽了不起,可是又把這一段問答記到《論語》裏,到底有什麽意義呢?對為政又有什麽關係呢?
我們把這些問題先放在一邊,再看下一段,然後綜合起來作研究。
下麵跟著記載的,是孟武伯問孝。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是何許人也?就是剛才所講的孟懿子的兒子,他是“世家公子”。這又牽涉到什麽是“世家”,古代的製度,和現代兩樣,尤其在春秋時代,與印度、歐洲古代又不相同。所謂“世家”就是作官的,子子孫孫都有這個官作,不過是長子繼承這個官位,即所謂的封建時代。但是與歐洲的封建不同,不是永久的,誰家不好,就被除掉。在中國這樣傳下來的家庭叫“世家”,長子有繼承權,第二以及第三、四、五個孩子都是另外在一邊了。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是正統的世家公子。父親剛剛問了孝道,(當然不是同一天的事,不過編書的人——孔子的學生們,硬要把它編在一起。)兒子孟武伯也來問孝,孔子的答複,和答複他父親的是兩樣的。
孔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這句話就是說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種憂愁、擔心,多麽深刻,你要去體會這種心境。
孔子這個答複有多妙!這句話,我們要這樣說,這個問題隻有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才真能體會出來。這種情形是,自己要上班,家裏錢又不夠,小孩病了,坐在辦公室裏,又著急,又出汗,又不敢走開,可是心裏記掛著。這種心境就是“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對孟武伯就是說,對父母能付出當自己孩子生病的時候,那種程度的關心,才是孝道。
以孝治天下
這兩段話都是大問題,現在我們轉回來談第一點。我們知道中國文化經常講孝道,尤其儒家更講孝道。把四書五經編輯起來,加上《孝經》、《爾雅》等,匯成一係列的總書叫十三經。《孝經》是孔子學生曾子著的,我們要研究孝道,就必須看孔子思想係統下的這部《孝經》,《孝經》中說什麽樣子才是孝呢?不單是對父母要孝,還要擴而充之大孝於天下,愛天下人,謂之大孝。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來為政,也就是我們所講公務員是人民公仆的道理一樣的,所以後來發展下來,唐宋以後的論調:“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一個人真能愛父母、愛家庭、愛社會,也一定是忠臣。因為忠臣是一種情愛的發揮。假使沒有基本的愛心,你說他還會對國家民族盡忠嗎?這大有問題。關於忠字有一點,是古人講的:“慷慨捐軀易,從容就義難。”慷慨赴死是比較容易的,等於西門町太保打架,打起來,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脾氣來了,真是勇敢,視死如歸;假如給他五分鍾時間去想想看該不該死,這就要考慮了,“從容”——慢慢的來,看他願不願意死,這就很難說了。所以說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要有真感情,真認識的人,才能夠盡忠。
因此,孔子答複孟懿子的話不同,孟懿子是從政的人,孔子相當尊敬他,答話就比較含蓄,隻說:“不要違背”,不要違背什麽呢?不違背天下人的意思,必須大孝於天下,就是這個道理。他知道這樣的答複孟懿子也不一定懂,這種說法,土話名之為“歇後語”、“隱語”,像“外甥打燈籠——照舊(舅)”,“瞎子吃湯團——肚裏有數。”都是“歇後語”。講了半天,後麵的意思要人猜的。他為什麽這樣答複?意思是說,你孟懿子的身份不同,既然是從政的人,對天下人要負公道的責任,視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這是大臣的風度。所以“無違”,就是不可違反人心。
他也知道孟懿子未必懂,所以與樊遲的一段師生對白是“打丫頭罵小姐”的用意,知道樊遲也一定不懂,不懂讓他不懂,慢慢去傳話,作間接的教育,所以等學生駕車時有這段對白。這種間接的教育,比直接的教育更有效。個人的孝道,能做到對樊遲所講的,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大事,能夠做到“無違”就是了不起的大臣。
但是他對孟武伯這位世家公子的問孝,答複就大不同了,他說孝道很簡單,你隻要想到當你病的時候,你的父母那種著急的程度,你就懂得孝了。以個人而言——所謂孝是對父母愛心的回報,你隻要記得自己出了事情,父母那麽著急,而以同樣的心情對父母,就是孝;換句話說,你孟武伯是世家公子,將來一定會當政的。我們讀曆史曉得一句話,就是最怕世家公子當政“不知民間之疾苦”。所以為政的道理,要知道民間疾苦,曉得中、下層社會老百姓的苦痛在哪裏。所以愛天下人,就要知道天下人的疾苦,如父母了解子女一樣,你將來從政,必須記住這個道理。這兩段穿插在《為政》篇中,用得很妙。
當然,世家公子不知民間之疾苦,往往是失敗的,我們看到晉惠帝當天下大荒年的時候,太監對他講大家沒有飯吃,他說:“何不食肉糜?”他就不知道連飯都吃不上,哪裏吃得到比飯還不容易的肉糜。這就是不知道民間之疾苦。我們也可以從曆史上得到一個結論,凡是創業的帝王,都了不起,兩三代以後的皇帝“長於深宮寺人女子之手”,連米從哪棵“樹”上長出來都不知道的這一類皇帝,我代他創造了一個名稱,叫他們為“職業皇帝”,他天生的一定當皇帝。這些“職業皇帝”往往犯一個心理毛病——自卑感,他們非常自卑。所以曆史上“職業皇帝”非常糟糕,對於文臣,反感他學問比自己好,對於武將,他也要反感,覺得武功不如人,所以“職業皇帝”往往是做出殺戮重臣、罷黜能臣等等莫名其妙的事,注定了他的失敗。
同樣的,除了帝王政治以外,我們做任何一個主管,對於大小事情都應該知道,尤其對於下層的事務,更是不能馬虎。
然後,我們要討論到一個孝道的大問題。中國文化,對於家庭教育來講,素來就有以“忠孝傳家”相標榜的,可見中國文化把孝道看得嚴重,這個我們就要先懂得中國整個的曆史文化了。中國這個民族,這個國家,與歐美各國都不同。所以這幾天,幾個在外國留學返國的學生來看我,大談歐美情形,一位在德國念了博士以後,現在又學精神分析的學生說,在外國看了這麽多年,結果證明我幾年前告訴他們的話沒有錯。我告訴他們,研究西方文化,不要隻以美國為對象,美國立國還不到兩百年,談不上什麽,要從整個歐洲去看;而研究歐洲文化,必須研究希臘文化,從雅典、斯巴達兩千多年以前開始。同時要知道西方文化與我們有基本的不同,中國這個國家,因為地理環境影響,能夠“以農立國”,歐洲做不到,尤其希臘做不到,他們要生存,必須發展商業。過去歐洲的曆史,在海上的所謂商業,看得見就是做生意,看不見時就做海盜,所以十六世紀以前,西方缺乏財富,窮得一塌糊塗。十六世紀以後,搶印度、騙中國,黃金才流到西方去,所謂西方文化、經濟發展等等,原先都是這樣來的。
我們了解西方文化以後,再回頭來看中國,中國以農立國,有一個文化精神與西方根本不同,那就是中國的宗法社會。三代以後,由宗法社會,才產生了周代的封建。一般講的封建,是西方型的封建,不是中國的封建,把中國封建的形態,與西方文化封建的奴隸製度擺在一起,對比一下,就看出來完全是兩回事,完全搞錯了。中國的封建,是由宗法形成的。因為宗法的社會,孝道的精神,在周以前就建立了,秦漢以後,又由宗法的社會變成家族的社會,也是宗法社會的一個形態,那麽家族的孝道,把範圍縮小了,但精神是一貫的。這個孝字,也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是人情世故的擴充,把中國這個孝字,在政治上提倡實行而蔚為風氣,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呢?是在西漢以後,魏晉時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我們看到二十四孝中有名的王祥臥冰,他就是晉朝的大臣。晉朝以後,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下來,都是“以孝治天下”。我們看曆朝大臣,凡是為國家大問題,或是為愛護老百姓的問題,所提供的奏議,很多都有“聖朝以孝治天下”的話,先拿這個大帽子給皇帝頭上一戴,然後該“如何如何”提出建議,這是我們看到中國文化提倡孝的好處、優點。
但是天下事談到政治就可怕了,我們關起門來研究,也有人利用孝道作為統治的手段。誰做了呢?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
我們看曆史,經常可以看到有個因果律,如清朝,孤兒寡婦率領三百萬人,入了中原,統治了四萬萬人,最後清朝完了,又仍然是孤兒寡婦,夾了一個皮包,回到關外去了。一部曆史,怎麽樣開始,就是怎麽樣結束,好像呆板的。古今中外的曆史,也幾乎完全是跟著循環往複的因果律在演變。清朝孤兒寡婦入關以後,順治很年輕就死掉了,不過這是清朝一個大疑案,有一說順治沒有死,出家去了,這是清人曆史上不能解決的幾大疑案之一。接著康熙以八歲的小孩當皇帝。到十四歲,正式親政。老實講,那時候如果是平庸之輩,要統治這樣龐大的四萬萬人的中國,是沒有辦法的,但這個十四歲的小孩很厲害,康麻子——康熙臉上有幾顆麻子的——十四歲開始統治了中國幾十年,(康熙八歲當皇帝,十四歲親政,六十九歲去世,在位六十一年。)清朝天下在他手裏安定下來。當時,中國知識分子中,反清複明的人太多了,如顧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這一班人都是不投降的,尤其是思想上、學說上所作反清複明的工作,實在太可怕了。結果呢?康麻子利用中國的“孝”字,虛晃一招,便使反清的種子一直過了兩百年才發芽。滿清的入關,有三部必讀的書籍,哪三部書呢?滿人的兵法權謀,學的是《三國演義》,還不是《三國誌》,在當時幾乎王公大臣都讀《三國演義》。第二部不是公開讀的,是在背地裏讀的——是《老子》,當時康熙有一本特別版本的《老子》,現在已經問世,注解上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地方,但當時每一個清朝官員,都要熟讀《老子》,揣摩政治哲學。另一部書是《孝經》。但表麵上仍然是尊孔。說到這裏,諸位讀曆史,可以和漢朝“文景之治”作一比較,“文景之治”的政治藍本,曆史上隻用八個字說明——“內用黃老,外示儒術。”這麽一來,康熙就提倡孝道,編了一本語錄——《聖諭》,後來叫《聖諭寶訓》或《聖諭廣訓》,拿到地方政治基層組織中去宣傳。以前地方政治有什麽組織呢?就是宗法社會中的祠堂,祠堂中有族長、鄉長,都是年高德劭,學問好,在地方上有聲望的人。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要把族人集中在祠堂中,宣講聖諭,聖諭中所講都是一條條作人、做事的道理,把儒家的思想用進了,尤其提倡孝道。進一步分析,康熙深懂得孝這個精神而加以反麵的運用。要知道康熙把每一個青年訓練得都聽父母的話,那麽又有哪一個老頭子、老太太肯要兒子去做殺頭造反的事呢?所以康熙用了反麵,用得非常高明。此其一。
其二:當時在陝西的李二曲,和顧亭林一樣,是不投降的知識分子,他講學於關中,所以後來顧亭林這班人,經常往陝西跑,組織反清複明的地下工作。康熙明明知道,他反而征召李二曲作官,當然李二曲是不會去作的。後來康熙到五台山並巡察陝西的時候,又特別命令陝西的督撫,表示尊崇李二曲先生為當代大儒,是當代聖人,一定要親自去拜訪李二曲。當然,李二曲也知道這是康熙下的最後一著棋,所以李二曲稱病,表示無法接駕。哪裏知道康熙說沒有關係,還是到了李二曲講學的那個鄰境,甚至說要到李家去探病。這一下可逼住了李二曲了,如果康熙到了家中來,李二曲隻要向他磕一個頭,就算投降了,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民族氣節問題;所以李二曲隻好表示有病,於是躺到床上,“病”得爬不起來。但是康熙到了李二曲的近境,陝西督撫以下的一大堆官員,都跟在皇帝的後麵,準備去看李二曲的病。康熙先打聽一下,說李二曲實在有病,同時,李二曲也隻好打發自己的兒子去看一下康熙,敷衍一下。而康熙很高明,也不勉強去李家了。否則,他一定到李家,李二曲罵他一頓的話,則非殺李二曲不可。殺了,引起民族的反感;不殺,又有失皇帝的尊嚴,下不了台,所以也就不去了。安慰李二曲的兒子一番,要他善為轉達他的意思,又交待地方官,要妥為照顧李二曲。還對他們說,自己因為作了皇帝,不能不回京去處理朝政,地方官朝夕可向李二曲學習,實在很有福氣。康熙的這一番運用,就是把中國文化好的一麵,用到他的權術上去了。可是實在令人感慨的事,是後世的人,不把這些罪過歸到他的權術上,反而都推到孔孟身上去,所以孔家店被打倒,孔子的挨罵,都太冤枉了。
實在講,孝道的精神絕對是對的,要說它對的理由,很多很多,現在是講《論語》,不在本題外說得太多,隻在這裏提一下,就可以了解“孝”可以治天下。由各人的孝父母,擴而充之愛天下人,就是孝的精神。這個精神的更深處,我們再看一下《孝經》,就了解了。
晚娘麵孔難為人
再下來是: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遊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遊是字,少孔子四十五歲。他問孝,孔子講解很明白,他說現在的人不懂孝,以為隻要能夠養活爸爸媽媽,有飯給他們吃,像現在一樣,每個月寄五十或一百元美金給父母享受享受,就是孝了。還有許多年輕人連五十元也不寄來的,寄來了的,老太太老先生雖然在家裏孤孤獨獨,“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但看到五十元還是歡歡喜喜。所以現在的人,以為養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馬皆能有養”,飼養一隻狗、一匹馬也都要給它吃飽,有的人養狗還要買豬肝給它吃,所以光是養而沒有愛的心情,就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養馬一樣。
這裏我們看出來了,孔子對學生講孝道與答複從政的人講孝道完全兩樣,所以我們證明孔子前兩段話是歇後語,用隱語的。
至於接著下麵講孝道: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來問孝,孔子說色難。什麽叫色難呢?態度問題,上麵講不敬何以為孝,就是態度很難。他說:“有事,弟子服其勞。”有事的時候,像我們做後輩兒女的,看見父母掃地,接過掃把來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饌。”(先生是現代的一般稱呼,古代對前一輩的人都尊稱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給父母長輩吃。“曾是以為孝乎?”(“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為這樣就是孝嗎?替長輩做了事,請長輩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為什麽呢?“色難”。態度很重要,好像我們下班回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給他喝。做兒女的茶是倒了,但端過去時,沉著臉,把茶杯在床前幾上重重的一擱,用冷硬的語調說:“喝嘛!”在兒女這樣態度下,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難過,這是絕不可以的。所以孝道第一個要敬,這是屬於內心的;第二個則是外形的色難,態度的。
為什麽這兩節放在這裏呢?這就包括了君道、臣道。一種是做人長官,領導人的;一種是做人部下,配合別人的。所以我們談為政之道,也是“色難”,也是“不敬,何以別乎?”我們愛護部下,態度很難。曆史上的名帝王唐太宗,天生就很威嚴,有一天他問魏征,為什麽這些大臣們,當著他的麵都不講話。魏征就告訴他——也隻有魏征敢和他這樣講——陛下自己不知道,因為陛下很威嚴,大臣們看見你後,心理上先就怕了,所以講不出話來。唐太宗聽了這話以後,就去對著鏡子學笑,見了人就笑,慢慢使自己的態度變得和藹起來。所以為政之道,也是色難。有時到機關中去,尤其郵政局或銀行,許多人怕那裏的麵孔,譬如到郵局買一塊錢郵票,郵局的櫃台小姐,忙累得那個樣子,給你郵票時,那種好像欠她多還她少的態度,實在叫人受不了。但替她想想也夠可憐,坐了一整天,有些人對她還夠嚕蘇。所以領導別人的,或者做部下的,都“色難”——態度不容易作好。內心上更難。“敬”——真愛人,不容易作好。所以把這兩句孝道的話擺在《為政》篇中,也就是從政的修養與態度,這是真學問。你說你對部下是最愛護的,可是你對他開口就罵,把脾氣都發在他的身上,發了脾氣以後,對他再好也沒有用了。
現在接下來講孔子與顏回的談話,包括了上麵子遊與子夏問孝道的,連起來放在《為政》篇裏,是臣道與君道的理。
這一段是沒有問題,單獨記述出來的。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我們知道,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就是顏回,又叫顏淵,無論在道德或學問上,是孔門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所以孔子經常提到顏回。
講到這裏,我們說個笑話,我常常說年輕學生們沒有辦法自己寫東西,但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從不寫作東西,一個字也不寫,他們的思想、學說,都是學生寫。像釋迦牟尼、耶穌都是自己不寫東西,而由學生寫。可是中國的兩個聖人就慘了,最糟糕的是孔子,學生不大寫,都是老師寫東西捧學生的。老子也很可憐,隻一個學生,也沒寫,自己寫了五千字,這是中外聖人不同之處。今日我們所以知道顏回,也是孔子經常在他的著作裏,提到他這位得意弟子。這一段話,提到顏回。他說,我和顏回談話,有時談了一整天,他從來沒有反對過我的意思,看起來笨笨的,但當他離開我而單獨生活,不在我麵前時,作人做事都會自己檢討自己,結果不但是懂了我的意思,還能更進一步發揮我的意思,由此看來顏回並不笨。
現在問題在於為什麽又把這樣一段話,編在這裏呢?就是談到《為政》這一篇書,上麵兩段的問孝,第一個是“敬”,第二個是“色難”,和臣道、君道都有關。現在以顏回的態度來講臣道,上麵對你講話都答“是”,都是隻有接受、服從。可是,光接受、服從,有時候反而有問題,不一定是對的,所以有了接受、服從的修養,還要“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再加以發揮,能夠擴而充之,這才是事業的好幹部,為政的人才。所以把顏回的個人修養,放在《為政》篇的這一段。
孔子也會看相
到了下麵,文章就轉了,正式談為政的道理。關於孔子對人的觀察。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這是孔子觀察人的道理。
講到觀察人的道理,我們都知道看相算命,尤其現在很流行。這兩種事,在中國有幾千年曆史,就是世界各國,有所謂意大利相法,日本相法等等。由此可見任何國家民族,都很流行。講中國人看相的曆史,那很早了。在春秋戰國時就多得很,一般而言,中國人的看相,自有一套,包括現在市麵上流行的,麻衣、柳莊、鐵關刀,乃至現代意大利、日本人研究出來的手相學、掌紋學,許多新的東西都加上,也逃不出中國相法的範圍。但中國人還有另外一套看相的方法,叫“神相”或“心相”,這就深奧難懂了。“神相”,不是根據“形態”看,而是看“神態”的;還有一種“心相”,是以中國文化的基本立場,絕對唯心(非西洋唯心的哲學),所以有幾句名言:“有心無相,相由心變。有相無心,相隨心轉。”一個人思想轉變了,形態就轉變,譬如我們說一個人快發脾氣了,是怎麽知道的呢?因為從他相上看出來了,他心裏發脾氣,神經就緊張,樣子就變了。所以,看相是科學。有人說,印堂很窄的人度量一定小,印堂——兩個眉尖中間的距離——很寬就是度量大,這是什麽道理?有人天生的性格,稍遇不如意事,就皺眉頭,慢慢的印堂的肌肉就緊縮了,這是當然的道理。還有人說露門牙的人往往短命,因為他露牙齒,睡覺的時候嘴巴閉不攏來,呼吸時髒的東西進到體內,當然健康要出問題。還有很多這一類的道理,都是這樣的,但是古人看相,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問他什麽原因,他說:“是書上說的。”實際上,這些東西是從經驗中來的。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隻有一套——曾國藩家書,其他的沒有了,其實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鑒》這一部書。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論,不同其他的相書。他說:“功名看器宇”,講器宇,又麻煩了。這又講到中國哲學了,這是與文學連起來的,這“器”怎麽解釋呢?就是東西。“宇”是代表天體。什麽叫“器宇”?就是天體構造的形態。勉強可以如此解釋。中國的事物,就是這樣討厭,像中國人說:“這個人風度不壞”。吹過來的是“風”,衡量多寬多長就是“度”。至於一個人的“風度”是講不出來的,這是一個抽象的形容詞,但是也很科學,譬如大庭廣眾之中,而其中有一人,很吸引大家的注意,這個人並不一定長得漂亮,表麵上也無特別之處,但他使人心裏的感覺與其他人就不同,這就叫“風度”。
“功名看器宇”,就是這個人有沒有功名,要看他的風度。“事業看精神”,這個當然,一個人精神不好,做一點事就累了,還會有什麽事業前途呢?“窮通看指甲”,一個人有沒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與人的前途有什麽關係呢?絕對有關係。根據生理學,指甲是以鈣質為主要成分,鈣質不夠,就是體力差,體力差就沒有精神競爭。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這種人體質非常弱,多病。“壽夭看腳踵”,命長不長,看他走路時的腳踵。我曾經有一個學生,走路時腳根不點地,他果然短命。這種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聰明浮躁,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實。“如要看條理,隻在言語中”,一個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說話是否有條理,這種看法是很科學的。中國這套學問也叫“形名之學”,在魏晉時就流行了。有一部書——《人物誌》,大家不妨多讀讀它,會有用處的,是魏代劉劭著的,北魏劉昺所注,是專門談論人的,換句話說就是“人”的科學。最近流行的人事管理,職業分類的科學,這些是從外國來的。而我們的《人物誌》,卻更好,是真正的“人事管理”、“職業分類”,指出哪些人歸哪一類。有些人是事業型的,有些人絕對不是事業型的,不要安排錯了,有的人有學問,不一定有才能,有些人有才能不一定有品德,有學問又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人,是第一流的人,這種人才不多。
以前有一位老朋友,讀書不多,但他從人生經驗中,得來幾句話,蠻有意思,他說:“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氣;末等人,沒有本事而脾氣卻大。”這可以說是名言,也是他的學問。所以各位立身處世,就要知道,有的人有學問,往往會有脾氣,就要對他容忍,用他的長處——學問,不計較他的短處——脾氣。他發脾氣不是對你有惡意,而是他自己的毛病,本來也就是他的短處,與你何關?你要講孝道,在君道上你要愛護他,尊重他。我有些學生,有時也大光其火,我不理他,後來他和我談話,道歉一番,我便問他要談的正題是什麽?先不要發脾氣,隻談正題,談完了再讓你發脾氣。他就笑了。
第二部應該研究的書是什麽呢?就是黃石公傳給張良的《素書》,這一部書很難說確是偽書,但它也的確是中國文化的結晶。對於為人處世及認識人物的道理,有很深的哲學見解,也可以說是看相的書,他並不是說眉毛長的如何,鼻子長的怎樣,它沒有這一套,是真正相法。眉毛、鼻子、眼睛都不看的,大概都看這個人處世的態度和條理。孟子也喜歡看相,不過他沒有掛牌,他是注意人家的眼神,光明正大的人眼神一定很端正;喜歡向上看的人一定很傲慢;喜歡下看的人會動心思;喜歡斜視的人,至少他的心理上有問題。這是看相當中的眼神,是孟子看相的一科,也可說是看相當中的“眼科”吧!
孔子觀察人談原則。“視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麽?“觀其所由”——知道他的來源、動機,以法理的觀點來說,就是看他的犯意,刑法上某些案子是要有了犯意才算犯罪,過去中國人不大打官司,喜歡打官司的叫作訟棍。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被控用刀殺人,這是有罪的,要償命的。有訟棍要被告一千兩銀子,包可無罪。被告為了保命,就是上當受騙,也隻好出這一千兩銀子了。而那個訟棍得了銀子,將送出去的公文抽回來,將“用刀殺人”的“用”字,輕輕加了一筆,變成“甩”字,於是“甩”刀殺人,沒有犯意,是無罪的。
還有滿清時候,祭孔大典,凡是參加的人,是不得在祭典中東張西望,或轉頭回身說話的,否則就犯了“大不敬”,重則殺頭,輕則坐牢,至少是免職永不錄用。有一次,一位督撫率領部屬祭孔,在部屬中同僚有隙,某甲到皇帝麵前,告某乙在祭典中回頭說話,於是皇帝下命令督撫查明這件事。督撫一接到聖旨,惶恐得不得了,最後從部屬中,找來了平日最討厭的訟棍,被敲了八千兩銀子,一千兩銀子買一個字,訟棍還說白送了一個字,共有九個字:“臣位列前茅,不敢反顧。”這樣答複上去,不但沒有事,那個原告,也不敢頂上去了。因為追究下去,你自己如果規規矩矩不轉頭,又怎麽知道被告轉了頭呢?有罪大家有罪嘛!一件要殺大官們腦袋的大案,就這樣由訟棍用九個字,輕輕地平息下去了。
李陵答蘇武書中所謂“刀筆之吏,弄其文墨。”從政的人,都要了解這一點,公事辦久了,從政久了,法律熟了,專門在筆杆上做工夫,害死人殺死人,比刀都厲害。
所以講到這裏,要“視其所以”,看他的動機、目的。“觀其所由”,看他的來源,整個行動的經過。“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於什麽?能不能安於現實。譬如有些人就很難安,有一位七十多歲的朋友,已滿頭白發了,讀書人,學問蠻好。剛剛退休,太太過世了,在生活上打牌沒有興趣,書法好但沒興趣寫字,讀書人本可看書,但是拿到書,就想睡覺,躺下來又睡不著——講到這裏,請青年朋友們注意,老年人很可憐,有幾件事是相反的:坐著想睡,躺下來卻睡不著。哭起來沒有眼淚,笑起來把眼淚笑出來了。講現在的事,當麵講當麵忘,對過去的事,連小時候的都記得起來。講他好話聽不見,罵他的話馬上聽到了。這是老年人的慘狀——因為他太無聊、寂寞,事事無興趣,隻好交了個女朋友,我勸他不必結婚了。他這種現象,就是老年人的無所安,心不能安,這是老年人,但是年輕人也一樣。這是心理上的問題,一個人作學問修養,如果平常無所安頓之處,就大有問題。有些人有工作時,精神很好;沒有工作時,就心不能安,可見安其心之難。
孔子以這三點觀察人,所以他說“人焉廋哉!人焉廋哉!”這個廋是有所逃避的意思。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三個要點來觀察人,就沒什麽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一個人作人處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樣?(前者屬思想方麵,後者屬行為方麵。)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養,他安於什麽?有的安於逸樂,有的安於貧困,有的安於平淡。學問最難是平淡,安於平淡的人,什麽事業都可以做。因為他不會被事業所困擾,這個話怎麽說呢?安於平淡的人,今天發了財,他不會覺得自己錢多了而弄得睡不著覺;如果窮了,也不會覺得窮,不會感到錢對他的威脅。所以安心是最難。以這三點觀人,放在《為政》篇中,就是知人勵品的重點所在。
接下來的一句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從文字上去解釋,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溫習過去,知道現在的,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師了。照表麵文字上的解釋,隻此而已,實際上我們要更深一步體會。“溫故”——說過去的我們要知道,譬如講中國曆史,上下五千年,二十五部大史,真不容易,倘使讀曆史的,目的並不在拿學位,那麽為了什麽呢?為了“溫故知新”,認識了過去,就知道未來,這樣,“可以為師矣”,過去就是你的老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意思。這是什麽道理呢?因為前麵的成功與失敗,個人也好,國家也好,是如何成功的,又是如何失敗的,曆史上就很明顯地告訴了我們很多。剛才和人閑談,就談到過,現在這一代青年作學問很難,不但要知道自己中國文化傳統的根——過去,也要知道現在社會的新學問,不但是國內的事,國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所以為政的人,更要注意這事,為政到底是要有學問的,所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樣才真能師法過去的曆史,判斷未來新的事物的發展。
是什麽東西
下麵接著是:
子曰:君子不器。
如照字麵翻成白話就很好笑了——孔子說:“君子不是東西。”提到這個思想,我常說我們中國人實在了不起,個個懂得哲學,尤其罵人的時候更是如此。譬如說:“你是什麽東西?”拿哲學來講,我真不知道我是什麽東西,因為人的生命究竟怎麽回事,還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麽東西。
但孔子這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呢?因為“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樣樣懂。“不器”就是並不成為某一個定型的人,一個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無所不通。從表麵上看,一個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個很好的演員,演什麽角色,就是什麽角色。當演工友的時候,就是規規矩矩掃地倒茶,當演大官的時候,溫溫和和就是作官,幹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這個學問,就是成為了真正的通才,否則隻有變成專才、專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為政》篇,就是說明為政在這方麵的道理,換句話說:“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說明。
《論語》在這裏講到了君子,什麽是君子呢?下麵提到: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儒家孔孟思想,經常提到君子,什麽是君子?將來我們還要討論到的,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在這裏不發揮。我們這裏隻講子貢問“君子”,孔子是怎麽答複他的?孔子說,把實際的行動擺在言論的前麵,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著你說,做完了,大家都會跟從你,順從你。古今中外,人類的心理都是一樣的,多半愛吹牛,很少見諸於事實;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動上做出來就很難。所以,孔子說,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情。
接著下來,對於君子的涵義,又有一說: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什麽呢?周是包羅萬象,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他說一個君子的作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一個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樣,愛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們對於人,好的固然好,愛他;但對不好的更要愛他,因為他不好,所以必須去愛他,使他好。這樣一個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態度,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麽呢?我們知道中國字,古寫的篆文比字,是這樣寫的——,象形兩個人相同,同向一個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極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說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樣,那就容易流於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隻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麽事都以“我”為中心、為標準,這樣就不能夠普遍。
講到這裏,君子的道理還沒有講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是我們前麵講到的,過去的曆史,對於人才,有三個基本的原則,便是才、德、學。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於天性——但沒有才能。我們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這種人到大後方坐鎮,好得很;教他設法打開一個局麵,衝出去,那他辦不到,他沒有這個才,他隻有守成之才,沒有開創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兩個字很難兼全的,但有一個東西可以補救,那就是學,用學問來培養那所缺的一麵。有些人雖然天生有才有德,但還是須要學問來培養的。
講到學問,就須兩件事,一是要學,一是要問。多向人家請教,多向人家學習,接受前人的經驗,加以自己從經驗中得來的,便是學問。但“學而不思則罔”,有些人有學問,可是沒有智慧的思想,那麽就是迂闊疏遠,變成了不切實際的“罔”了,沒有用處。如此可以作學者,像我們一樣——教書,吹吹牛,不但學術界如此,別的圈子也是一樣,有學識,但沒有真思想,這就是不切實際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學則殆”。他們有思想,有天才,但沒有經過學問的踏實鍛煉,那也是非常危險的。許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為,自己誤以為那便是創作,結果陷於自害害人。
尤其是目前的中國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撞擊,思想的彷徨與矛盾,情緒的鬱悶與煩躁,充分顯示出時代性的紊亂和不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們的病態心理。而代表上一代的老輩子人物,悲歎窮廬,傷感“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大有日暮途窮,不可一日的憂慮;其實童稚無知,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來到人間,宛如一張白紙,染之朱則赤,染之墨則黑,結果因為父母的主觀觀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塗塗抹抹,使他們成了五光十色,爛汙一片,不是把他們逼成了書呆子,就是把他們逼成太保,還不是真的太保。我經常說,真太保是創造曆史的人才。所以老一輩人的思想,無論是做父母的,當老師的,或者領導人的,都應該先要有一番自我教育才行。尤其是搞教育、領導文化思想的,更不能不清楚這個問題。
所以青少年教育的問題,首先要注意他們的幻想,因為幻想就是學問的基礎。據我的研究,無論古今中外,每一個人學問、事業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少年時期的這一段,從少年時期的這一段,從少年的個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個人的一生,也隻是把少年時期的理想加上學問的培養而已,到了中年的事業就是少年理想的發揮,晚年就回憶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所以我說曆史文化,無論中外,永遠年輕,永遠隻有三十歲,沒有五千年,為什麽呢?人的聰明智慧都在四十歲以前發揮,就是從科學方麵也可以看到,四十歲以後,就難得有新的發明,每個人的成就都在十幾歲到二三十歲這個階段,人類在這一段時間的成果,累積起來,就變成文化曆史。人類的腦子長到完全成熟的時候,正在五六十歲,可是他大半像蘋果一樣,就此落地了。所以人類智慧永遠在這三四十歲的階段作接力賽,永遠以二三十年的經驗接下去,結果上下五千年曆史,隻有二三十年的經驗而已。所以人類基本問題沒有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宇宙從哪裏來的?人生究竟如何?還是沒有絕對的答案。因此,有了思想,還要力學。上麵所說,有了學問而沒有思想則“罔”,沒有用處;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學問來培養,如青少年們,天才奔放,但不力學,就像美國有些青少年一樣,由吸毒而裸奔,以後還不知道玩出什麽花樣。所以思想沒有學問去培養,則“殆”,危險。
異端與偏激
接著下來是: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這是一個問題了。我們知道,“異”就是特別的,“端”也就是另外一頭。但在宋儒以後,“異端”兩字,就用來專指佛、道兩家,宋以前則沒有這種肯定的說法。
講到這裏,順便提到一個問題:現在世界上流行一個名詞——漢學。歐美各國講中國學問,都稱之為“漢學”,這是世界通稱,成了習慣,已經沒辦法更正了。事實上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在我們中國文化中所稱的漢學,是指漢儒的作學問,注重於訓詁。所謂“訓詁”,就是對於文字的考據,研究一個字作什麽解說,為什麽這樣寫?不過漢學很討厭,他們有時候為了一個字,可以寫十多萬字的文章,所以我們研究這一方麵的書,也是令人頭大的。但是古人所謂博士學位——我們現在的博士也是這樣——往往憑藉這些專深的研究,可以作一百多萬字的文章,這就是訓詁之學。後來發展為考據,就是對於書本上的某一句話,研究他是真的或是假的。這些學問,為了一個題目,或某一觀念也可寫百多萬字。總之,漢儒就是訓詁考據之學;在中國文化上叫“漢學”,意思是漢儒作的學問。漢學自漢武帝開始,就有“五經博士”,就是四書五經等書中,通了一經的就是“博士”,所以中國有博士這個尊稱,也是從漢朝開始的。所謂博士,就是專家。如《詩經》博士,就是《詩經》的專家。到了唐代以後,就慢慢注重文學了,因為幾百年訓詁考據下來,也整理得差不多了。
到了宋代,當時有所謂五大儒者,包括了朱熹等五個人,他們提倡新的觀念,自認為孔孟以後繼承無人,儒家的學問斷了,到他們手裏才接上去。這中間相隔差不多一千多年,不知道他們在哪裏碰到孔子和孟子,就一下子得了秘傳一樣,把學說接上去了,這是宋儒很奇怪的觀念。然後他們就批評各家都不對,創了所謂理學。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我們現在的思想界中,理學仍然非常流行,有一派自稱新理學,講儒學的學問。但很遺憾,他們還不成體係,仍舊不倫不類的。至於宋儒的理學家,專門講心性之學,他們所講的孔孟心性之學,實際上是從哪裏來的呢?一半是佛家來的,一半是拿道家的東西,換湯不換藥地轉到儒家來的。所以,我不大同意宋儒。對於宋儒的理學,我也曾花了很大的工夫去研究,發現了這一點,就不同意他們。一個人借了張家的東西用,沒有關係,可以告訴老李,這是向張家借來的,一點不為過。可是借了張家的東西,冒為己有充麵子,還轉過頭來罵張家,就沒道理了。宋儒們借了佛道兩家的學問,來解釋儒家的心性之學,一方麵又批駁佛道。其結果不止如此而已,從宋儒一直下來,曆代的這一派理學,弄到後來使孔孟學說被人打倒,受人批評,宋儒真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以後經過宋、元、明、清四朝,都在宋儒的理學範圍中轉圈圈,是不是闡揚孔子的真義,很難下一定論。有一本《四朝學案》,是講宋、元、明、清幾百年來儒家心性之學的。尤其到了明朝末年,理學非常盛行,所以清兵入關的時候,很多人對明儒的理學非常憤慨,認為明儒提倡理學的結果是:“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指責理學對國家天下一點都沒有用。平常講道德、講學問,正襟危坐談心性,到了國家有大難的時候——“臨危一死報君王”一死了之,如此而已。不過話說回來,能夠做到“臨危一死報君王”已經很不容易了,但對於真正儒家的為政之道而言,未免太離譜了。因此,清初一般學者,對於此高談心性、無補時艱的理學相當反感。最著名的如顧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這一些人,也絕不投降滿清,而致力反清複明的工作。後來中國社會幫會中的洪幫,現在又叫洪門,就是他們當時的地下組織,是士大夫沒有辦法了,轉到地下去的,洪門首先是在台灣由鄭成功他們組織,一直影響到陝西,都是他們的活動範圍,所謂天地會等等,都由洪門後來的分衍而來。
清初顧亭林這些人,既不同意宋明儒者的空談,於是回過頭來作學問,再走考據的路子,叫作“樸學”,因此也有稱之為漢學的。我們身為中國人,必須要了解“漢學”這個名稱是這樣來的。外國人研究中國的學問也稱漢學,是指中國學問。古書上所指的漢學,是偏重於考證的學問,這是順便介紹的。
我們為什麽引出了這個問題呢?就是為了孔子這句話:“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自宋朝以後,八百年來,一提到異端,一般人都認為專指佛道兩家。這句話不要搞錯了,在孔子當時,沒有佛家,也沒有道家,在當時儒道不分家的。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中心,是唐代以後的事,所以認為《論語》中異端兩個字,是專指佛道而言,則是錯誤的觀念。
現在我們回轉來研究,什麽叫“異端”呢?這在文字上解釋非常簡單。“端”就是兩頭,尖端,兩邊的頭,或多邊的頭謂之“端”。“異端”是走極端偏向的路線,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還標新立異,特別從事怪異的思想。關於這一點我們如果用現代的思想問題和心理學來研究,也可以說一般的人,大都是喜歡異端的,每個人都有愛好標新立異的天性。
由養士到考試
大家有機會可以讀一篇文章,對於處世大有助益,這篇文章簡稱《論養士》,蘇東坡作的。這篇文章在中國的政治思想——政治哲學領域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研究政治與社會的人不能不看。這篇文章很有意義,它提出了一個原則,講得非常有道理。
“養士”這個名稱,出在戰國時代,當時書籍不如現在普及,也沒有考試製度,一般平民有了知識,就依靠權貴人家求出路,到他們家裏作賓客。過去叫賓客,現在的名稱等於“隨員”;從唐代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國藩,不少有本領的人,都在他的幕府裏——等於現在的研究室、參謀團、秘書室。現在也有稱作幕僚。“六國的養士”就是這樣的情形。
那時養士,養些什麽人呢?蘇軾指出的分類是智、辯、勇、力四種人;實際上也可說隻是兩種人,一種用頭腦,一種用體力。討論這四種人,如果以現代職位分類的科學來作博士論文,起碼可以寫他兩百萬字不成問題。但是我國古代文化喜歡簡單,所以幾百字的文章就解決了。
蘇軾在這篇文章中說,社會上天生有智、辯、勇、力這四種人,他認為這一類的人好役人——坐著吃人家的——無法役於人。如果我們用社會學來研究,社會上有許多人是這樣的,用頭腦非常能幹,叫他用勞力就不行,有些人叫他用頭腦就像要他的命,要他做勞力就蠻好。但有些人有力去打架,力氣好得很,要他做工,做三個小時就做不下去了。所以研究社會、研究政治,要多觀察人,然後再讀有關的書,才有道理。又像許多人有智,這個智是聰明才智;有許多人有辯術,專門用手段,不走正道,走異端,打鬼主意第一流,正當方法想不出來。但是不要忘了,他也是一個人才,就看老板怎麽用他,這就是所謂會不會用人了。所以智與辯看起來是一樣,聰明的人做事一定有方法,但是正反兩麵的方法不能相違。勇與力看起來似乎也是一樣,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力氣,而個子高大孔武有力的人,教他去前方打仗、為國犧牲,他怕死了不幹,這是有力沒有勇。因此蘇東坡說智、辯、勇、力四種人,往往需要人家養他,不能自立。不過依恃人家,攀龍附鳳,也可以立大功,成大業,教他一個人幹,就沒有辦法。
所以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焚書坑儒,不養士了,這些人就走向民間去,結果怎樣呢?反了!後來到了漢朝的時候,對這種士怎麽辦呢?到漢武帝時代,就是中國選舉製度的開始,那個時代的選舉,當然不像現代的由人民去投票——這是西方式的選舉。中國式古老時代的選舉,是由地方官參考輿論,把地方上公認是賢、良、方、正的人選出來,(以現代名詞而言,是人才的分類,賢是賢,良是良,方是方,正是正,不要混為一談,這是四個範圍。)稱為孝廉。(中國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稱孝廉。到清朝時,考取了舉人,還是用孝廉公這個名稱,那是沿用漢朝的。)漢朝實行這樣的選舉製度,就取代了戰國時養士的製度,所以漢朝四百年天下,就可以定下來。到隋朝又開創以文章取士的考試辦法。到唐太宗統一天下以後,正式以漢朝地方選舉的精神,采用了隋朝考試取士的方法,綜合起來產生了唐朝考選進士的製度。所謂進士,就是將民間有才具的知識分子,提拔出來,進為國士的意思。那時候考的秀才不是清代的秀才,清代的秀才是考試階級的一個名稱,秀才再考舉人,舉人再考進士,進士第一名是狀元。唐代的秀才,也便是進士的通稱,凡是學問好的、優秀的,都稱秀才。
天下英雄入彀中
唐太宗創辦了考試製度,錄取了天下才人名士以後,站在最高的台上,接受第一次錄取者朝見之後,忍不住得意的微笑道:“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他的意思是說,你看我這一玩,天下的英雄都自動來鑽進我的掌握中,再不會去造反了。有功名給你,有官給你做,隻要你有本事,盡管來嘛!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處。蘇軾也說,建立了考試製度以後,就等於六國時候的“養士”,所以他認為養士是很重要的事。以現在的觀點來說,就是智、辯、勇、力分子沒有安排很好的出路,沒有很好的歸宿,就是社會的大問題,也是政治的大問題。但是如何使他們得其養,又是個問題。起用也是養,退休也是養。講到養,我們要想到前麵所講的,犬馬也有所養呀!不是說有飯吃就得養了,僅僅這樣是養不了的。智辯勇力之士,有時候並不一定為了吃飯。天生愛搗亂的人,如果沒有機會給他搗亂,他好像活不下去,若不要他搗亂,就得把他引入正途,這就是為政教化的道理。
解釋了半天,“異端”就是走特殊思想,不走正路的,走偏道,而偏道中還想出特別花樣。但是,異端有沒有用處?仍是有用處的。舉個例子來說,漢朝平定天下,漢高祖說,我不過得到幾個人而已。他是指張良、蕭何、陳平等,尤其是陳平這個人,在曆史上也是有名的六出奇計,他隻為漢高祖提過六個建議,還是秘密的建議,後世從曆史上知道內容的也隻有五次,另外一次到底是什麽花樣,直到現在無法確定。
所謂奇計者,就是古怪的、特殊的。我們讀了曆史也就知道,異端不能亂用,還要以德業為基礎,異端多半走入術的路子,術就是方法、權術。權術沒有德業為基礎,就要不得。所以我們再看曆史,《史記》記載很清楚,陳平六出奇計,幫助漢高祖統一天下,但是陳平說了一個預言,他的後代不會太好。人家問他什麽原因,他說他喜歡用陰謀,他說:“陰謀者,道家之所忌也。”為天道所忌。果然漢高祖封給他的國,到他孫子手裏就亡,他也早知難逃自取滅亡之道。
這個道理,是說明孔子所說的“異端”,並不是宋儒所指佛道兩家而言的異端,而是走偏道,喜歡走特殊路子鑽牛角尖的異端。所以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跟著下來,什麽不是異端呢?什麽是作人做事應該的道理?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由是名字,子路的名字叫仲由。“誨”字下應該有一個小標點,誨是說教育、教誨。“汝知之乎?”你知道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一個人要平實,尤其是當主管領導人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這就是最高的智慧。換句話說,不懂的事,不要硬充自己懂,否則就真是愚蠢。
關於這一點,幾十年來看得很多。這個時代,很容易犯這個毛病。很多學問,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這是很嚴重的錯誤,尤其是出去做主管的人要注意。我們看曆史上偉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說:“我不懂,所以要請教你,由你負責去辦,大原則告訴我就行了。”說這話的人就成功了。如果硬充懂就不行,結果一無所成。曆史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政治的道理也一樣,懂就懂,不懂的就是“對不起......我不懂。”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禮貌。所以我常對出國的學生們說,有一個最高的原則,也是走遍天下的國際禮貌,那便是你走到任何國家說:“對不起,我是中國來的,對這件事我不懂,請問應該怎麽辦?”萬萬不要認為這樣說是丟人,這是最大的禮貌,不會吃虧,尤其做國民外交更用得著,最怕冒充懂,就會失禮。
到這裏是為政的大原則,下麵文章的氣勢為之一轉,而轉到另外一個人。
千裏求官隻為財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子張是孔子的學生,他姓顓孫,名叫師,少孔子四十八歲,是位年輕學生。他到孔子這裏來是要學幹祿的。什麽叫“幹祿”呢?就是怎樣去謀生。古代俸和祿是兩回事。“俸”等於現在的月薪;“祿”有食物配給。祿位是永遠的,所以過去重在祿。“幹”就是幹進、幹求;幹祿,就是如何拿到祿位。換句話說,孔子希望弟子們學仁學義,子張這位學生來的時候,大概填誌願表與眾不同,直截了當,幹脆兩個字——幹祿;要找飯吃,怎樣找公務員當。但是孔老夫子沒有氣得把他攆出去,反而傳授他一套辦法說,想做一個好幹部,做一個良好的公務員,要知識淵博,宜多聽、多看、多經驗,有懷疑不懂的地方則保留。闕就是保留,等著請教人家,講話要謹慎,不要講過分的話。本來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後根本不通,這就丟人了。如不講過分的話,不吹牛,就很少過錯;多去看,多去經驗,對有疑難問題多采取保留的態度。換句話說,對於模棱兩可的事,隨時隨地都用得到古人的兩句話:“事到萬難須放膽,宜於兩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見闕殆的意思,這個時候要特別小心處理,不要有過分的行動,這樣處世就少後悔。一個人做到講話很少過錯,處世很少後悔,當然行為上就不會有差錯的地方。這樣去謀生,隨便幹哪一行都可以,祿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從這一段書中,我們看到孔子的教育態度,實在了不起,這個學生是來學吃飯的本領,要如何馬上找到職業。孔子教了,教他作人的正統道理,也就是求職業的基本條件,我們為人做任何事業,基本條件很要緊,孔子說的這個基本條件已經夠了。
到這一節為止,上麵都是講為政中關於作人處世的部分,下麵高峰突起,就正式講到政治問題。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哀公是魯國的國君,孔子自己祖國的君侯,孔子忠君愛國之心是很強的,自己國家的領袖問他怎樣使老百姓心服。要注意這個“服”字,含義可說是服從,也可以說絕對服了,不敢反抗,這是重點。以魯國的國君,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是一大笑話。在中國政治的道理,所謂服與不服,在德不在力,權力的使人服是霸術、霸道;道德的使人自然順服,才是王道。魯哀公拿這個問題問孔子,你說孔子怎麽辦?他很婉轉的說明這個道理,他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這個“舉”就是提拔,這是針對魯哀公當時的政治毛病而來。舉直,就是提拔直心直道而行的人,包括聖賢、忠誠、有才能的人。“錯諸枉”的錯等於措,就是把他擺下去,放下去,把狂妄的人安置下去,這樣老百姓自然就服了。相反的,“舉枉錯諸直”,把狂妄的人提拔起來,或隻用自己喜歡的人,而把好人打擊下去,老百姓自然就不服了。這是誰都懂的道理,而孔子拿這人人都懂的話去告訴他,就好像說當諸侯、君王的人都不懂,未免太笨了。
但人生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到了那個權位的情況,就很難講了。譬如我們平時常會說,假如我做了某一位置的事,一定公正,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就做不到絕對公正。人總會受人情的包圍,例如,人家送高帽子,明知是高帽子,仍然覺得蠻舒服的,這就是要命的心理了。所以一個人能夠做到公正廉明,真是一種最高的修養。像唐朝的曆史中記載,武則天問武三思,朝中誰是忠臣?武三思說,跟我好的都是忠臣。武則天說,你這是什麽話?武三思說,我不認識的,怎麽知道他好不好?同樣的道理,看戲容易作戲難,所以我們批評曆史容易,身為當局者時,就真不容易了。因此我們知道孔子答複魯哀公的話,雖然非常平淡,但最平淡的道理是最難做到的。
下麵接著是季康子的問話,我們曾經提到過,季家是魯國的權臣,後來魯國就是亡在他們手裏,季康子問什麽呢?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使民,就是怎樣使用群眾的意思,在為政的道德上而言,這個動機就有問題,要想使用別人就已經是問題了,他還用了一個當時蠻流行的口頭語,敬啊!忠啊!這些都是老子當時所罵的假仁假義。(其實老子並不反對仁義,隻是當時社會普遍流行談的仁義,變成了虛假無實的名詞,所以老子反對。)他提到敬與忠兩個字,是大問題。敬是尊敬人,忠是忠於事,勸是教導的意思,等於現在所說的“教育”。孔子對於季康子所提這幾個大問題,沒有批評不對,認為都對。但是孔子告訴他,不要隻是空洞的宣傳,口頭話沒有用,天下人的聰明相等,口頭騙得了一時,騙不了永久。所以他告訴季康子,接近老百姓,內心要有真正的莊嚴情操,百姓對你自然就恭敬了。如對人敬禮,隻是表麵的動作,而內心卻是不誠,則敬禮的姿勢都不對的,這樣的敬禮有什麽意義?要內心真正的莊嚴,尤其對部下、對群眾,有發自內心的莊嚴情操,部下對你自然就恭敬了。“孝慈則忠”,真正愛人,人對你自然盡忠,一個人對部下與群眾,付出愛兒女一樣的心腸,付出了真情,則沒有不收到忠的反應的。如果沒有這種慈孝,光是勸導教化是沒有用的。“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對善的獎勵提倡,不作官樣文章,誠懇的舉善。“教不能”,部下不懂的,並不討厭他,教他,因為你要作之君,作之師,等於他的長輩,既然作長輩,就是作老師,盡量教他,他自然受感化。
由這裏看到答複國君的問話與答複權臣的問話不同之處;都在《為政》篇中,連起來文章又轉了一個味道了,所以連貫起來看《論語》文章的編排非常妙。尤其古代文章,幾句話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說的,把它連貫起來,而仍能成為一篇曲折有致,蠻講究結構的文章,它的文學價值,也實在不簡單。
治國難!齊家更難!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唯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這時候有人說話了。對孔子說,你吹了半天牛,說了許多為政的大道理,頭頭是道,你自己怎麽不出來為政呢?你自己來幹嘛!講到這裏,我要特別提醒諸位,以前我們說過《為政》這一篇,被大家解釋成是孔子的政治哲學思想,是不大對的,因為孔子不講政治,隻講為政。拿現代政治哲學來講,是大原則,並不是政治的一種方法。所以孔子對於這個問題的答複,他引用了《書經》裏的話解釋說,《書經》裏不是講過孝道嗎!一個人在家裏能夠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家人、朋友(社會關係),這也就是政治了。有朋友說自己不得誌,我說你有什麽不得誌?不是員,就是長,他說沒有什麽長在身,我說你至少是家長呀!這個資格還真不容易,這件事情也真不容易做好。孔子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他說,何必一定要出來從事政治工作,才叫作政治呢?
下麵講為政的原則。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這節很重要。為政的道理——言而有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讀中國曆史,對於從政的人,始終要注意一個道理,所謂“百年大計”。一件事情,一個政策下來,要眼光遠大,至少須看到百年或幾十年以後的變化與發展,這是古人政治的道理。
天下沒有一個完整無缺的法律或完整無缺的辦法。天下事一定會變,而且時時在變,這張桌子今天是新的,十年以後就不新了。不新了該怎麽辦?今天就要預作最好的、最切合十年後應變的方案。我們看小說,諸葛亮給人補救的方法,都是“錦囊妙計”先放在那裏。對為政來講,這個“錦囊妙計”就是百年大計。不可隻顧目前,如隻顧目前,事情因時間的發展改變而情況不同,就變成言而無信,結果就是朝令夕改。早上下的命令,晚上認為不對,去趕快改過來,究竟哪個對?老百姓搞不清楚,這就是大問題。所以孔子說作人、處世、對朋友,“信”是很重要的,無“信”是絕對不可以。尤其一些當主管的人,處理事情不多想想,驟下決定,以致隨時改變,使部下無所適從,所以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輗和軏兩個字,是古代車子上的車杆子。大車是牛車,輗就是牛車上一根用來套在牛肩上,中間的大梁子;小車是馬車,軏就是馬車上掛鉤的地方,這都是車子上的關鍵所在。他說作人也好,處世也好,為政也好,言而有信,是關鍵所在,而且是很重要的關鍵。有如大車的橫杆,小車的掛鉤,如果沒有了它們,車子是絕對走不動的。
講到這裏,本篇快近尾聲。子張,就是剛才說到那個來問謀生辦法的子張,現在提出一個大問題: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現在說十世的問題。先說世,什麽是世?西方的觀念,一百年為一世紀,西方文化以耶穌誕生那一年(約在我國漢朝的時候)開始為紀元——第一年。現在為一九七四年,又稱二十世紀。我們現在也用這個西元,站在中國文化的立場上,是相當令人痛心的事,一個當祖父的,不應該與孫子平行,不應該把自己的曆史抹煞,這實在痛心。這暫且不提,我們知道現代西方文化以一百年為一世紀,而中國文化過去的世,小的單位以三十年為一世,這是一個時間的代表單位,後來用以作抽象的代表單位了。這是把一代叫作一世。所以每說到“世”的問題,常以“十世”表示久遠。唐代以後,佛學進了中國,又有“三世”之說,什麽叫“三世”呢?過去、現在、未來,就叫“三世”。幾千萬年前是過去,前一秒鍾也是過去的;現在就是現在;未來,此後的一秒鍾是未來,以後的千百萬年也是未來。這就叫“三世”——是佛學的名稱;儒學則稱之為“十世”。這裏《論語》上的十世,等於說千秋以後將來的世代。
子張問孔子是不是可以先知,預言將來怎麽演變,孔子在這裏講到夏、商、周三世,隻是引用過去以代表將來。子張問孔子將來時代的演變知不知道?孔子說知道。怎麽會知道呢?孔子說殷商的文化是哪裏來的,是由夏朝的文化演變而來。不過由於時代的變遷,夏朝原有的文化,有的減損了,有的增益了。但增益也好,減損也好,總由前麵的曆史跡象而來,必須要變才變。殷商以後是周朝,所以周朝文化,又是從殷商漸變而來的。我們現在說傳統文化,所謂傳統,就是這樣在一個係統中漸變傳下來的,並不是頑固得一定永遠保留原來的樣子,才叫傳統。所以周朝就因為殷禮——殷商的文化,演變成周朝的文化。那麽從周朝的文化,也可以看到前朝,殷商文化的對與不對,而有所改變。“其或繼周者”,孔子是東周時代的人,這意思就是說,周代的文化也是要變的,而將來的曆史演變,不必說下一代會變成什麽樣子,就是千百萬年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也可以知道。孔子並不是有宗教性的神通,也不是先知,換句話說,是他要人憑借智慧,多讀曆史,就知道過去。既然用上述的法則,循曆史的軌跡就可以知道過去,用同一法則,也就能知道未來。以前提到過,溫故而知新,也是這個道理。曆史的演變,不會突然的,都是漸變而來的。所以將來的曆史,未來的時代,明天怎麽樣?幾乎很清楚的可以了解。
下一段把為政的道理講完了,每篇都有一個結論,但是本篇的這個結論,非常有意思。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為什麽把這兩句話作為《為政》篇的結論?而且為什麽提到鬼呢?中國文化講孝道,敬祖宗,就要拜鬼了。所以鬼在這裏,不是一般人講的魔鬼,而是祖宗的靈魂。要拜鬼,要拜自己的鬼,還是拜別人的鬼呢?這句話的意思很妙,很幽默,也很深遠,拜人家的祖宗就是拍馬屁(諂媚),不知從何說起才對。
因為夏朝的文化尚忠,殷朝的文化尚質。但是殷也尚鬼,那時社會的風氣,每個人都誠懇老實,迷信的成分也多;周則尚文,才注重人文文化。孔子所崇拜的是人文文化,這是上古曆史文化演變有名的轉捩點,所以孔子在這裏提到鬼以後,第二句就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看到應該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沒有勇氣。沒有智、仁、勇就無法從政,換句話說,也不應該從政。
曆史上有許多人是見義不為,對許多事情,明明知道應該做,多半推說沒有辦法而不敢做。我們作人也是這樣,“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譬如抽香煙,明明知道這個嗜好的一切害處,是不應該抽,這是“看得破”,但口袋裏總是放一包香煙——“忍不過”。對於許多事,理論上認為都對,做起來就認為體力不行了,這就是“想得到,做不來。”對個人的前途這樣,對天下事也是這樣。這是一個重要問題,所以為政就是一種犧牲,要智、仁、勇齊備,看到該做的就去做,打算把這條命都付出去了。盡忠義,要見義勇為。所以把這句話加在《為政》篇的最後,這是為政的基本精神——要有見義而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胸懷。
第一篇《學而》是講個人作學問的內在修養,接著下來第二篇《為政》則是講學問的外用。
不過提到為政,有一點要注意:我們常發現在一些著作中,許多人認為《為政》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或者用現代的語匯來說,稱之為“政治哲學”。在我個人研究的結果,認為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孔子很少提到完整觀念的“政治”,孔子隻說“為政”,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站在學術的立場,態度要非常嚴謹。我們常說一句話:“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要服從真理。”作學問的立場,就是“在學術麵前,態度要非常嚴謹,服從真理。”孔子隻講“為政”,不談政治;“政治”如國父所說的:“管理眾人的事。”孔子所提的“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國文化的名詞,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過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風化。為政的意義包括了教化。這個重點我們必須把握住。因此第二篇《為政》,也是談到學問外用的道理。
大政治家的風範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共”即“拱”。這幾句話,表麵上看來,非常容易懂。孔子提出來,為政最重要是“德”。說到這裏,我們要注意,春秋戰國時代,“道德”兩個字,是很少連起來用的,那個時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晉南北朝以後,到唐宋之間,才把這兩個字連起來,變成一個名詞為“道德”;到現在年輕人一提到道德,都當成討厭的名詞。這是文化思想的演變。所以我們要知道,秦漢以前,德是德;而“道”與“天”,在當時可說是最麻煩、最難於解說的兩個字,同樣的有無窮意義。有時候“道”字,是形而上的那個本體的代表;有時候是道路之道,有時候是原則或法則,像《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這個道就是法則的意思;有時候又是道德的代表。“天”字也是這樣,包含有四五個意義之多。在同一本書,甚至在同一句裏,前後的道字,所代表的意義就不同。這個好像是中國文化的毛病,其實也是長處,尤其在古代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一個觀念用一個字來代表,用刀刻到竹簡上,在當時就足以完全表達。
再說到這個“德”字的意義,過去“德”是表示好行為的成果和作用。古時人解釋“德者得也”。因此我們了解孔子講的“為政以德”,是好行為的成果,也和後世講的“道德”意義差不多。如果不作深入研究,一般在學校裏,就告訴學生,這裏的“德”就是“道德”,因為學生不到相當的程度,老師也無法多搬古董來為他們作詳細解說。孔子為什麽提出這個“德”字,這是第一個問題。
星辰知多少
第二個問題說到“北辰”。我們中國文化發達得最早的是天文。過去我們把天體分成二十八宿和三垣——紫微、少微、太微,類似於我們現在講天文的經緯度。經緯度是西方的劃分法。曾經有位天文學家主張,我們自己重新劃過,不照西方的度數劃,如格林威治時間是英國人劃的,與我們不相幹。我們為什麽不講自己的中原時間,或以台灣作中心,把經緯度再劃過呢?而事實上,我們過去是劃分過的。天體的分度為三垣、二十八宿,就是把天體星座的範圍,劃分二十八個部分。為什麽叫“宿”呢?這是指每天太陽從西方落下去的時候,東方天上是哪一個星座出來,這星座就是“宿”。這出來的星座,每個月不同,每半個月不同,每七天不同,所以分作二十八宿,又分為十二辰,作為時間與天體的關係。過去發現了北鬥七星,就是現在西方人所指大小熊星座之際。在夏天我們可以看到一條銀河,在銀河的北麵,那七顆最亮的星就是北鬥星,這七顆星連起來,像舀水的瓢,古時叫“鬥”。現在的天文學,也沒有離開我們老祖宗那個原則。整個天體那許多星星,都是以北極星作為中樞,眾星拱衛著它,每到晚上,北鬥七星的鬥柄前方,一定有兩顆最亮的星,名招搖二星,它的光最為閃爍,很容易看見。春天北鬥星一定指著東方的寅宮。過去做大將的,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無所不通,才能帶兵。因為天文在軍事上非常重要,就拿行軍來說,如夜間迷了路,即觀星鬥,不藉儀器,就可辨別出方向來。我國過去這一套文化是很普遍的,現在對於固有的“天文學”,我們反而一點認識都沒有了。對於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些東西,我們不能不注意,一定要把它撿回來。
一年四季,天體星座的移動,好像聽北鬥星的指揮,跟著它,繞著它轉動。不但一年四季,每個月北鬥星所指的方向都不同,整個天體隨時在運轉。每天十二個時辰,北鬥星的方向也在變動,而且這是幾千萬億年,固定的一種變動,不能錯亂,事實上它也決不會錯亂。
對於“北辰”我們了解了,那麽孔子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說“為政以德”,內心有道,表現在外的行為就無懈可擊。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風,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裏本身不要動,隻要發號施令,下麵的人就像滿天無數的星座,都會跟著你的方向動。
劉備上了曹操的當
在軍事思想上,大家都知道“萬眾一心”以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兩句。大家對它的解釋也各有不同的見解。有的人解釋成“千萬雄師千萬心”,那就不太好了,最好的主帥在這情形下也沒有辦法,這就是思想問題,思想一定要集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是嶽飛所提出的。現在我們如果解釋為主帥心計的變通,所謂“山人自有妙計”,那就更糟了。我們研究起來,嶽飛這句“存乎一心”的“一心”,就是“萬眾一心”的意思比較恰當。那麽“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我們知道,儒道兩家的思想,在秦漢以前並不分家。大家都知道,老莊道家的思想講“無為而治”,有些講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人,都解釋為在上麵領導的人,什麽都不管,就是“無為而治”。這完全搞錯了,道家沒有這個說法,是“無為無不為”。所謂“無為而治”是製其機先,看起來是沒有事。譬如說,一個領導的人,一個主持的人,對任何一個方法,一開始你就要先透析它的流弊,毛病出在哪裏,先找到病源,把它疏通了,再不會出毛病,然後才能無為而無所不為。
講到這裏,說一個笑話,當年抗戰期間,有一個朋友在一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當保安副司令,他差不多天天都在外麵剿匪,我問他:“你們地方上哪來這麽多土匪?”他怪我一天到晚留心天下大事,連鵝毛扇都不去拿,不會當軍師。我問他這話是什麽意思。他說:“如果把土匪都剿完了,我們怎麽辦?”我說你們原來是這樣幹的。他說:“不是我們要這樣幹,是鄰縣要這樣幹,把土匪趕來趕去,剿的次數多,功勞多,他們要這樣幹,那我們又有什麽辦法呢?”也有人說劉備是曹操培養出來的,假如他不培養一個劉備,就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天下事原來如此。現在講這樣壞的一個故事,以解釋這個道理——這種無為而治,實在是太不道德。我們在政治學上,軍事學上的政治思想中,都看得出來,所謂“為大將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在軍事思想上的意義,是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隻要大將在那裏,敵人就怕了,不敢動了,仗就打不起來了。這當然是了不起的。假如是一個普通人有赫赫之功,又是另外一件事了。所謂無為的道理,大致的要點也在此,孔子講道德的政治,就是這一個道理。
為什麽孔子老是提到這一類的東西呢?古人對中國曆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話叫“經史合參”。什麽叫經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恒不變的大原則,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這個原則是不會變動的。但不是我們能規定它不準變動,而是它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稱為“經”。而“史”是記載這個原則之下的時代的變動、社會的變遷。我們要懂得經,必須要懂得史。拿曆史每個時代、每個社會來配合。這樣研究經史,才有意義。譬如孔子說的“為政以德”,表麵上看起來,好像是一則刻板的教條。其實不是的。我們讀曆史就知道,孔子出生的那個時代,我們後世稱它為“春秋時代”,就是西周與東周之間的時代,孔子寫了一本書叫作《春秋》,後來“春秋”成了曆史的代名詞。在孔子前後,有人寫了曆史,都稱春秋。中國文化中為什麽把曆史稱為“春秋”而不稱為“冬夏”呢?照理冷就是冷,熱就是熱,稱冬夏也無不可。有人說因為春秋第一句話“春王正月”——後世把“春王正月”讀成一句話,是讀錯了。所以我們再三講,讀古書要注意的,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紙筆,文字要用刀刻在竹簡上,很艱難,所以往往一個字就代表了一個複雜的意義。這個“春”是春季;“王”是中央政府,是周朝;“正月”是周朝所行月令的正月;而成為“春王正月”——以此來解釋曆史所以稱作春秋的原因,這是不對的。
剛才提到,中國文化發展得最早的是科學,而科學中最先發展的是天文,講世界科學史,乃至講科學,一定先研究天文。要講天文,則中國的天文,在三千年以前就發達了。在全世界而言,是一馬當先的。講天文又必須講數學,而中國的數學,六千年以前,也很發達。這方麵等將來有機會談到《易經》的時候,再討論它。
中國的文化是自天文來的——我們知道一年四季的氣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講晝夜,白晝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長,都不平均。隻有春天二月間和秋天八月間,“春分”“秋分”兩個節氣,就是在經緯度上,太陽剛剛走到黃道中間的時刻,白晝黑夜一樣長,氣候不冷不熱很溫和,所以稱曆史為春秋。這就是中國的曆史學家,認為在這一個時代當中,社會、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這個像春分秋分一樣平衡的天平上來批判。拿現在的觀念來說,稱一下你夠不夠分量,你當了多少年皇帝,對得起國家嗎?你做了多少年官?對得起老百姓嗎?都替你稱一稱。曆史叫作“春秋”就是這個道理。
從台風了解人生
我們看了《春秋》,看了春秋戰國時候的曆史,孔子在《易經》的《係傳》上說:“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當孔子寫《易經·係傳》的時候,正是春秋時期動亂的時候。但是孔子認為“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一天所形成的。道家的莊子說:“颶風起於萍末”,颶風就是現在廣東話、福建話所講的台風,現在西方人用中國語音譯過去,也叫台風。我們看到台風的力量這麽猛烈,但它在水麵上初起的時候,隻見到水麵上的一葉浮萍,稍稍動一下,緊接著水麵上一股氣流冒上來,慢慢大了,變成台風。道家這句話是說,個人也好,家庭也好,社會、國家、天下事都是一樣,如果小事不在乎,則大問題都出在小事上。“颶風起於萍末”,大風暴是從一個小風波來的。所以孔子在《易經》中說的上麵那一段話,說明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幾乎沒有偶然。平常聽人說:“這個機會很偶然”,實際上沒有偶然的事情。
以中國文化《易經》的道理來說,認為天地間的事都有原因,有很多因素的。譬如有人撿到一塊錢,“這多麽偶然!”但仔細分析,一點不偶然,它的前因是什麽?因為他走出門來了,如果沒有走出門這個前因,就不會有撿到一塊錢的後果。或者說,坐在家裏就掉下一塊錢來了,這該是偶然了吧?但是因為他坐在家裏,這塊錢掉下來他才撿得到呀!假如他出門不坐在家裏,掉下來的錢,也不會是他的了,所以坐在家裏不出去,也是得到這塊錢的前因。因此這些都是因素,“其所由來者,漸矣。”都是慢慢轉變來的。《易經》告訴我們,天下的事,沒有突變的,隻有我們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裏。
我們懂了《易經》這幾句話,孔子著《春秋》,正是趕上那個時代,他所以那麽偏重教化,正是在那三四百年當中,社會風氣亂得不得了。我們不妨引用下麵幾個人的話,就可以知道春秋時代亂到什麽程度。
司馬光說:“今晉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晉國(指趙、魏、韓三家分晉),天子既不能討,又寵秩之,使列於諸侯,是區區之分不得守,而並棄之也,先王之禮,於斯盡矣!”
又說:“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滅,生民之類,糜滅幾盡,豈不哀哉!”
顧亭林說:“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邦無完交,士無完主,此皆變於一百三十三年之間,史之闕文,而後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得始皇之並天下,而文武之道盡矣!”
從上麵的記載,說明了春秋戰國當時社會之亂,變亂是不得了的。當時,大家重視權利的鬥爭,社會秩序之亂,文化的衰敗,與我們現在有些地區的社會情況相比較,幾乎有相同之處。孔子麵對這個動亂,非常擔憂,因此他說為政,權力是沒有用的,唯“德”而已。
聖人也勢利嗎?
講到“德”,第三個觀念來了,我們看中國曆史,儒家思想為什麽對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樣推崇?以前我有一個老朋友,他比我大幾十歲,是我的忘年交,四川人,自稱為“厚黑教主”的李宗吾,此人當係大家都知道的。他本人道德非常好,就喜歡故意罵人,我勸他少罵人一點,不要提倡厚黑學,我說人性本來就是那麽一回事,臉厚心黑,但還用一張幕掩蓋起來的,為什麽一定要把它揭開來呢?他說:“揭開嗎?你搞錯了,我是拉開壞的一幕,教人看後麵真的。”李宗吾對曆史非常懷疑,他說聖人靠不住,為什麽專推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成功的人?不成功的就沒有聖人嗎?所以他有一篇文章叫“對聖人的懷疑”。這位老兄,專寫反麵文章,問他為什麽要這樣做?他說:“老弟,你不知道,我和愛因斯坦同年,我那位同年發明了相對論名聞世界了。我呢?當個厚黑教主還沒有當好,所以我非要調皮一下不可。”此人很妙,我認識他時,他已六十多歲,整天不吃飯,老喝酒,喝酒就飽。精神、道德都很好。
講到這裏,再回頭講正題,孔子為什麽推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等?第一,有道德思想,沒有德業的成果,隻能說他有道,不見得有德。有道德的思想,又有德業的成果,道與德配合,才叫“道德”。
曆史上,道家、儒家都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是因為那時談到“為政”,講究“德”字,到秦漢以後,隻講事功,所謂“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誌在事功。”王、霸之不同在於此,等而下之,連霸業都談不上,連事功都沒有,光是拿偷雞摸狗的手段竊國而已。
這幾句話雖然簡單,解釋起來,卻有一大堆的意思,我們把它整個了解了,就曉得它的價值了。
悠美的情歌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所以有人說《論語》要重新編排,他們看《論語》看到這裏就說:“講為政講得好好的,為什麽又突然講到文學上去,而講起詩來了呢?還不是編錯了,編亂了嗎?應該把它拿出來,照現在西方辦法,邏輯的整理一番。”我說:“邏輯?!大概是把它邏過一下,再輯一輯吧?”隻好為他們的主張作如是解釋。殊不知《論語》已經編得非常完整了。
為什麽在《為政》裏談這個問題?
“詩三百”,是指中國文學中的《詩經》,是孔子當時集中周朝以來數百年間,各個國家(各個地方單位)的勞人思婦的作品。所謂勞人就是成年不在家,為社會、國家在外奔波,一生勞勞碌碌的人。男女戀愛中,思想感情無法表達、蘊藏在心中的婦女,就是思婦。勞人思婦必有所感慨。各地方、各國家、各時代,每個人內心的思想感情,有時候是不可對人說,而用文字記下來,後來又慢慢的流傳開了。孔子把許多資料收集起來,因為它代表了人的思想,可以從中知道社會的趨勢到了什麽程度,為什麽人們要發牢騷?“其所由來者漸矣!”總有個原因的。這個原因要找也不簡單,所以孔子把詩集中起來,其中有的可以流傳,有的不能流傳,必須刪掉,所以叫做刪詩書,定禮樂。他把中國文化,集中其大成,作一個編輯的工作。對於詩的部分,上下幾百年,地區包括那麽廣,他集中了以後,刪除了一部分,精選編出來代表作品三百篇,就是現在流傳下來的《詩經》。
讀《詩經》的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拿現在青年的口語來講,“追!”追女人的詩。或者說,孔子為什麽這樣無聊,把台北市西門町追女人那樣的詩都拿出來,就像現在流行的戀愛歌“給我一杯愛的咖啡”什麽的,這“一杯咖啡”實在不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得曲折、含蓄。由此我們看到孔子的思想,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迂夫子。上次提到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一定要吃飯,一定要男女追求,不過不能亂,要有限度,要有禮製。所以他認為正規的男女之愛,並不妨害風化,這也叫“為政”,正規的。那麽他把文王——周朝所領導的帝王國度中,男女相愛的詩列作第一篇,為什麽呢?人生:飲食男女。形而下的開始,就是這個樣子。人一生下來就是要吃,長大了男人要女人,女人要男人,除了這個以外,幾乎沒有大事。所以西方文化某些性心理學的觀念,強調世界進步,乃至整部人類曆史,都是性心理推動的。
《詩經》歸納起來,有兩種分類——“風、雅、頌”、“賦、比、興”。什麽叫“風”?就是地方性的,譬如說法國的文學是法國的文風,法國文風代表法國人的思想、情感,所以《詩經》有《鄭風》、《魯風》、《齊風》等等。“雅”以現代用詞來講,是合於音樂、文學的標準,文學化的、藝術化的,但有時候也不一定文學化、藝術化。“頌”就是社會、政府公事化的文學叫“頌”。
作品另三種型態,一種是“賦”,就是直接的述說。其次是“比”,如看見下大雪,想起北國的家鄉來,像李太白的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因這個感觸聯想到那個,就叫“比”。“興”是情緒,高興的事自己自由發揮;悲哀的事也自由發揮;最有名的,像大家熟悉的文天祥《過零丁洋》七律詩:“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飄零雨打萍;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也就是“興”。他在挽救自己的國家,挽救那個時代,而遭遇敵人痛苦打擊的時候,無限的情感,無限的感慨。這也就是真的牢騷,心裏鬱悶的發泄,就是“興”。
詩的偉大
孔子說我整理詩三百篇的宗旨在什麽地方?“一言以蔽之”——一句話,“思無邪”。人不能沒有思想,隻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導走上正路就好,譬如男女之愛。如果作學問的人,男女之愛都不能要,世界上沒有這種人。我所接近的,社會上普遍各界的人不少,例如出家的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各色各樣都有,常常聽他們訴說內心的痛苦。我跟他講,你是人,不是神,不是佛,人有人的問題,硬用思想把它切斷,是不可能的。人活著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會思想,孔子的“思無邪”就是對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問題,不經過文化的教育,不經過嚴正的教育,不會走上正道,所以他說整理詩三百篇的宗旨,就為了“思無邪”。
那麽為什麽把這個講文學境界的話,要放到《為政》篇來呢?這不是次序亂了嗎?一點都不亂,這就是“點題”了,就是把題目的中心抓住,先拿出來。
第一個點題:以現在的話來說,一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隻是思想問題。隻要使得思想純正,什麽問題都解決了。我們知道,現在整個世界的動亂,是思想問題。所以我在講哲學的時候,就說今天世界上沒有哲學家。學校裏所謂的哲學,充其量不過是研究別人的哲學思想而已。尤其是作論文的時候,蘇格拉底怎麽說,抄一節;孔子怎麽說,抄一節。結果抄完了他們的哲學,自己什麽都沒有,這種哲學隻是文憑!
世界上今天需要真正的思想,要融匯古今中外,真正產生一個思想。可是,現在不止中國,這是個思想貧乏的時代,所以我們必須發揮自己的文化。
第二個點題:牽涉到人的問題。
中國史上,凡是一個大政治家,都是大詩人、大文學家,我常和同學們說,過去人家說我們中國沒有哲學,現在知道中國不但有哲學,幾乎沒有人有資格去研究。因為我們是文哲不分,中國的文學家就是哲學家,哲學家就是文學家,要了解中國哲學思想,必須把中國五千年所有的書都讀遍了。西方的學問是專門的,心理學就是心理學,生理學就是生理學,過去中國人作學問要樣樣懂一點,中國書包括的內容這樣多,哪一本沒有哲學?哪一樣不是哲學?尤其文學更要懂了,甚至樣樣要懂,才能談哲學,中國哲學是如此難學。譬如唐初有首詩,題名《春江花月夜》中有幾句說:“江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與西方人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意思一樣,但到了中國人的手裏就高明了,在文字上有多美!所以你不在文學裏找,就好像中國沒有哲學,在中國文學作品中一看,哲學多得很,譬如蘇東坡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不是哲學問題嗎?宇宙哪裏來的?上帝今天晚上吃西餐還是吃中餐?“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他問的這個問題,不是哲學問題嗎?所以中國是文哲不分的。此其一。
文史不分:中國曆史學家,都是大文學家,都是哲學家,所以司馬遷著的《史記》裏麵的八書等等,到處是哲學,是集中國哲理之大成。此其二。
文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唐代的詩為什麽那麽好,因為唐太宗的詩太好了,他提倡的。明代的對聯為什麽開始發展起來,朱元璋的對聯作得很不錯,他盡管不讀書,卻喜歡作對聯。有個故事,朱元璋過年的時候,從宮裏出來,看見一家老百姓門前沒有對子,叫人問問這家老百姓是幹什麽的,為什麽門口沒有對子。一問是yan豬的,不會作對聯。於是朱元璋替他作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很好!很切身份。唐太宗詩好,大臣都是大文學家,如房玄齡、虞世南、魏征每位的詩都很好。為什麽他們沒有文名?因為在曆史上,他們的功業蓋過了文學上的成就。如果他們窮酸一輩子,就變文人了,文人總帶一點酒釀味,那些有功業的變成醇酒了。其次,像宋代的王安石,他的詩很好,但文名被他的功業蓋過了。所以中國文史不分、文哲不分、文政不分,大的政治家都是大文學家。我們來一個老粗皇帝漢高祖,他也會來一個“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別人還作不出來呢!不到那個位置,說不定作成:“台風來了吹掉瓦,雨漏下來我的媽!”所以大政治家一定要具備詩人的真摯情感。換句話說,如西方人所說,一個真正做事的人,要具備出世的精神——宗教家的精神。此其三。
第三個點題:中國人為什麽提倡詩和禮?儒家何以對詩的教育看得這麽重要?因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會工作的人,經常人與人之間有接觸、有痛苦、有煩惱。尤其中國人,拚命講究道德修養,修養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我經常告訴同學們,英雄與聖賢的分別:“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聖賢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煩惱交給別人去挑起來,聖人自己挑盡了天下人的煩惱。”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希望每個人能完成聖賢的責任,才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從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煩惱,西方人就付諸宗教;中國過去不專談宗教,人人有詩的修養,詩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麽無法化解的煩惱,自己作兩句詩,就發泄了,把情感發揮了。同時詩的修養就是藝術的修養,一個為政的人,必須具備詩人的情感、詩人的修養。我們看曆史就知道,過去的大臣,不管文官武將,退朝以後回到家中,拿起筆,字一寫,書一讀,詩一誦,把胸中所有的煩悶都解決了。不像現在的人上桌子打麻將或跳舞去了。這種修養和以前的修養不同了,也差遠了。
由此我們已了解,孔子說《為政》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告訴我們為政的人,除了領導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對於自己的修養,更要有詩人的情操,才能溫柔敦厚,才能輕鬆愉快的為政。
窮哉法治
下麵提出問題來了: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這個“道”是領導的導。剛才我們提出來,說孔子講的為政,不是談政治,以現在觀念勉強說來,他講的是政治哲學,或說是政治的原理。他說領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以政治體製來領導,再用法製來管理,“齊之以刑”,使大家不犯法,犯法就罰他。但是用法製來管理人民,這樣一來“民免”,一般人會逃避,鑽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責任、法律及處罰,他還會自鳴得意,認為你奈何他不了,毫無羞恥心。這和道家老子講的“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的道理一樣,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
因此孔子又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假如以道德來領導,每個人都有道德的涵養,“齊之以禮”,以禮教化。這就談到禮義精神了,大家能自動自發,如果做錯了,有那慚愧的心情,這樣做到人人有恥,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製裁,自己就很難過,這就是有恥。到了這種情形,則“且格”,就達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他是主張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這就是儒家與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不過,中國的政治,向來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
孔子的自剖
下麵更有趣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麽孔子在談到為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曆,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誌作學問,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煉,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而耳順”,這裏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麽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麵有一個句讀。如果照舊,“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盡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裏平靜。注意!心裏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麵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
講到這裏,我們要研究孔子為什麽把幾十年所經曆作人、做事、做學問的經驗,要放在《為政》篇裏。這經驗太重要了,本來為政就是須要人生的經驗。
在世界上有兩個東西是沒有辦法實驗的,就是政治和軍事。這兩個東西,包羅萬象,變動不居。從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專製、君主、民主、集體,究竟哪樣好?誰能下得了這個結論?尤其現代的中國,幾十年來,西方的什麽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國這個舞台上來玩過,但是西方思想是西方文化來的,結果如何呢?所以為政的人要了解人生,要有經驗,要多去體會。因此孔子將自己的經驗講出來,編到《為政》這一篇,就是暗示一般從政者,本身的修養以及作人做事的艱難,並不簡單,要效法他這個精神,在工作上去體會、了解它,才把這一段編到《為政》中來。
從上麵幾段,我們得到一個結論:不管是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經驗的累積。而人生經驗累積成什麽東西呢?簡單的四個字——“人情世故”。
講到人情世故,中國人現在往往把這個名詞用反了,這是很壞的事。如果說“這家夥太世故了!”便是罵人。尤其外國人批評中國人,幾年前在《中央日報》我就看到這樣的文章,說中國人什麽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這裏一般年輕人的反應,認為這個外國人的文章寫得非常透徹,我說你們不要認為外國人在中國留學兩三年,就能懂中國文化,那你們都是幹什麽的?幾十年的飯是白吃了。中國文化一直在講人情,所謂“人情”,不是過年過節的時候,提著一隻火腿,前街送到後巷,左鄰送到右舍,在外麵送來送去地轉了個把月,說不定又轉回來物歸原主了。這隻是情禮的象征,中國文化所講的“人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性情。人情這兩個字,現在解釋起來,包括了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等等學問都在內,也就是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徹了解事物,懂得過去、現在、未來。“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現在反用了以後,所謂這家夥太“世故”,就是“滑頭”的別名;“人情”則變成拍馬屁的代用詞了。就這樣把中國文化完全搞錯了,尤其外國人寫的更不對。
為政以“德”為本,再以學來培育“詩”的溫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備了為政的條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個軍人,把中外古今的軍事思想理論都翻遍了,但是連槍怎麽放都不會,二等兵上等兵是怎麽回事也不曉得,這等人充其量隻能當個參謀,絕對不能帶兵上戰場的。所以《論語》行文的氣勢,輕輕一轉,把孔子的簡略自傳編進來了。也就是告訴我們,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我曾講過,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歸納起來,最簡單扼要的,不外中國的四個字——“安居樂業”。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論,都沒超過這四個字的範圍;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樂業。同時我們在鄉下也到處可以看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八個字,現代一般人看來,是非常陳舊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曆史上,如果能夠真正達到這八個字的境界,對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時代來說,無論是什麽政治理想都達到了。而這些老古董,就是透徹了人情世故所產生的政治哲學思想。
車上的一課
接下來,根據我們全篇連貫起來的觀念,似乎有了問題了,因為下麵接著是說: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如此一節,我們不要看宋儒這樣的一圈,就把它圈斷了;這是後人圈的,是不對的,上加一圈,下加一圈,結果就變成了教條。其實它是連貫的,也就是前麵“為政以德”的引申發揮,把中國文化裏麵的孝道精神,擴充到待人處世上麵,中國自古以來,大政治家的出入不苟的胸襟,就是根據這一點培養出來的。
現在我們先對文字作一了解,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學生,而是介於學生與朋友之間的關係,他是魯國的大夫。當時的“大夫”,當然不是現代的醫生,而是一個相當高的官位。勉強比,有如現在的內閣官員之流,通稱作“大夫”。“大夫”是官階,不是官職。中國這些官階職務,曆代都有變動的。我們要了解中國曆代政治形態的變遷,必須讀“十通”或“三通”——通誌、通獻、通考。裏麵不僅包括了中國政治製度的演變、官職的演變、一切的演變,乃至現代研究三民主義思想,國父為什麽采用了五權分立製度,都與“三通”、“十通”的文化有絕對的關係。這是講到孟懿子的職位,順便提到的。
既然孟懿子是這樣一位人物,以當時孔子的立場來講,這一段問答,到底是孔子做魯國司寇以前,或以後說的,就很難考證了。孔子當時在國際——諸侯間——的地位也很特殊,是一位突出人物。所以孟懿子來問他什麽是孝,孔子隻告訴他“不要違背”。如果根據這句話來看,孔子講話非常滑頭。不要違背什麽呢?沒有下文。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答話,接下來,又是一幕短劇式的談話。我們看《論語》,深入了,很有趣味,像看小說一樣,不必用那麽嚴肅的態度去看。
“樊遲禦”——樊遲是孔子的學生,名叫樊須,字子遲,小於孔子三十六歲,是年輕的一輩。“禦”是駕車。孟懿子剛剛來拜訪孔子,並請教什麽是孝道這個問題,孔子說“不要違背”,就隻有這麽一句話。等一會兒孔子出門了,因為請不起司機,都是學生來服務。現在由年輕的樊遲來駕車子,不像現在的汽車,孔子那時坐的是馬車,駕馬車有一套專門技術,很不容易的。那麽孔子坐進車廂了,樊遲坐在前麵的駕駛台上,開動了車子,在途中,孔子坐在車廂中和學生談起話來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是隨時隨地都在對學生施教的。
“子告之曰”是描寫孔子在車上特別告訴樊遲一件事:“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孟孫是孟懿子的號,因為他是當朝有相當地位的人,而且在當時政界來講,還算好的一個人,所以孔子對他相當尊敬,便隻稱他的號。孔子說,他問我什麽叫作孝,我答複他“無違”,不要違背。“樊遲曰:何謂也。”從這一句話,我們看到那個畫麵上,學生正在前麵駕車,靜靜的,沒有開腔,而老師好像在自言自語的告訴他,剛才答複孟懿子問孝的經過,樊遲一聽,回過頭來說,老師,你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跟我們現在的疑問一樣。“無違”,不要違背,這是什麽意思?
於是孔子說,沒有什麽,很簡單。“生,事之以禮。”這個“事”字是古人以下對上而說的。孔子說,當父母活著的時候,我們要孝敬他——“事之以禮”。怎麽叫以“禮”事之呢?很難說了,這個禮不是說見到父母行個禮就叫孝。禮是包括生活上的照應、愛護。(這一切道理,將來我們還有專門講“禮”的機會,在這裏暫不詳述。)又說:“死,葬之以禮。”所以禮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基本概念,看到這個禮字,絕不能作狹義的禮貌解釋。去世以後則“祭之以禮”。我們研究這一段,好像沒有什麽了不起,可是又把這一段問答記到《論語》裏,到底有什麽意義呢?對為政又有什麽關係呢?
我們把這些問題先放在一邊,再看下一段,然後綜合起來作研究。
下麵跟著記載的,是孟武伯問孝。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是何許人也?就是剛才所講的孟懿子的兒子,他是“世家公子”。這又牽涉到什麽是“世家”,古代的製度,和現代兩樣,尤其在春秋時代,與印度、歐洲古代又不相同。所謂“世家”就是作官的,子子孫孫都有這個官作,不過是長子繼承這個官位,即所謂的封建時代。但是與歐洲的封建不同,不是永久的,誰家不好,就被除掉。在中國這樣傳下來的家庭叫“世家”,長子有繼承權,第二以及第三、四、五個孩子都是另外在一邊了。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是正統的世家公子。父親剛剛問了孝道,(當然不是同一天的事,不過編書的人——孔子的學生們,硬要把它編在一起。)兒子孟武伯也來問孝,孔子的答複,和答複他父親的是兩樣的。
孔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這句話就是說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種憂愁、擔心,多麽深刻,你要去體會這種心境。
孔子這個答複有多妙!這句話,我們要這樣說,這個問題隻有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才真能體會出來。這種情形是,自己要上班,家裏錢又不夠,小孩病了,坐在辦公室裏,又著急,又出汗,又不敢走開,可是心裏記掛著。這種心境就是“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對孟武伯就是說,對父母能付出當自己孩子生病的時候,那種程度的關心,才是孝道。
以孝治天下
這兩段話都是大問題,現在我們轉回來談第一點。我們知道中國文化經常講孝道,尤其儒家更講孝道。把四書五經編輯起來,加上《孝經》、《爾雅》等,匯成一係列的總書叫十三經。《孝經》是孔子學生曾子著的,我們要研究孝道,就必須看孔子思想係統下的這部《孝經》,《孝經》中說什麽樣子才是孝呢?不單是對父母要孝,還要擴而充之大孝於天下,愛天下人,謂之大孝。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來為政,也就是我們所講公務員是人民公仆的道理一樣的,所以後來發展下來,唐宋以後的論調:“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一個人真能愛父母、愛家庭、愛社會,也一定是忠臣。因為忠臣是一種情愛的發揮。假使沒有基本的愛心,你說他還會對國家民族盡忠嗎?這大有問題。關於忠字有一點,是古人講的:“慷慨捐軀易,從容就義難。”慷慨赴死是比較容易的,等於西門町太保打架,打起來,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脾氣來了,真是勇敢,視死如歸;假如給他五分鍾時間去想想看該不該死,這就要考慮了,“從容”——慢慢的來,看他願不願意死,這就很難說了。所以說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要有真感情,真認識的人,才能夠盡忠。
因此,孔子答複孟懿子的話不同,孟懿子是從政的人,孔子相當尊敬他,答話就比較含蓄,隻說:“不要違背”,不要違背什麽呢?不違背天下人的意思,必須大孝於天下,就是這個道理。他知道這樣的答複孟懿子也不一定懂,這種說法,土話名之為“歇後語”、“隱語”,像“外甥打燈籠——照舊(舅)”,“瞎子吃湯團——肚裏有數。”都是“歇後語”。講了半天,後麵的意思要人猜的。他為什麽這樣答複?意思是說,你孟懿子的身份不同,既然是從政的人,對天下人要負公道的責任,視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這是大臣的風度。所以“無違”,就是不可違反人心。
他也知道孟懿子未必懂,所以與樊遲的一段師生對白是“打丫頭罵小姐”的用意,知道樊遲也一定不懂,不懂讓他不懂,慢慢去傳話,作間接的教育,所以等學生駕車時有這段對白。這種間接的教育,比直接的教育更有效。個人的孝道,能做到對樊遲所講的,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大事,能夠做到“無違”就是了不起的大臣。
但是他對孟武伯這位世家公子的問孝,答複就大不同了,他說孝道很簡單,你隻要想到當你病的時候,你的父母那種著急的程度,你就懂得孝了。以個人而言——所謂孝是對父母愛心的回報,你隻要記得自己出了事情,父母那麽著急,而以同樣的心情對父母,就是孝;換句話說,你孟武伯是世家公子,將來一定會當政的。我們讀曆史曉得一句話,就是最怕世家公子當政“不知民間之疾苦”。所以為政的道理,要知道民間疾苦,曉得中、下層社會老百姓的苦痛在哪裏。所以愛天下人,就要知道天下人的疾苦,如父母了解子女一樣,你將來從政,必須記住這個道理。這兩段穿插在《為政》篇中,用得很妙。
當然,世家公子不知民間之疾苦,往往是失敗的,我們看到晉惠帝當天下大荒年的時候,太監對他講大家沒有飯吃,他說:“何不食肉糜?”他就不知道連飯都吃不上,哪裏吃得到比飯還不容易的肉糜。這就是不知道民間之疾苦。我們也可以從曆史上得到一個結論,凡是創業的帝王,都了不起,兩三代以後的皇帝“長於深宮寺人女子之手”,連米從哪棵“樹”上長出來都不知道的這一類皇帝,我代他創造了一個名稱,叫他們為“職業皇帝”,他天生的一定當皇帝。這些“職業皇帝”往往犯一個心理毛病——自卑感,他們非常自卑。所以曆史上“職業皇帝”非常糟糕,對於文臣,反感他學問比自己好,對於武將,他也要反感,覺得武功不如人,所以“職業皇帝”往往是做出殺戮重臣、罷黜能臣等等莫名其妙的事,注定了他的失敗。
同樣的,除了帝王政治以外,我們做任何一個主管,對於大小事情都應該知道,尤其對於下層的事務,更是不能馬虎。
然後,我們要討論到一個孝道的大問題。中國文化,對於家庭教育來講,素來就有以“忠孝傳家”相標榜的,可見中國文化把孝道看得嚴重,這個我們就要先懂得中國整個的曆史文化了。中國這個民族,這個國家,與歐美各國都不同。所以這幾天,幾個在外國留學返國的學生來看我,大談歐美情形,一位在德國念了博士以後,現在又學精神分析的學生說,在外國看了這麽多年,結果證明我幾年前告訴他們的話沒有錯。我告訴他們,研究西方文化,不要隻以美國為對象,美國立國還不到兩百年,談不上什麽,要從整個歐洲去看;而研究歐洲文化,必須研究希臘文化,從雅典、斯巴達兩千多年以前開始。同時要知道西方文化與我們有基本的不同,中國這個國家,因為地理環境影響,能夠“以農立國”,歐洲做不到,尤其希臘做不到,他們要生存,必須發展商業。過去歐洲的曆史,在海上的所謂商業,看得見就是做生意,看不見時就做海盜,所以十六世紀以前,西方缺乏財富,窮得一塌糊塗。十六世紀以後,搶印度、騙中國,黃金才流到西方去,所謂西方文化、經濟發展等等,原先都是這樣來的。
我們了解西方文化以後,再回頭來看中國,中國以農立國,有一個文化精神與西方根本不同,那就是中國的宗法社會。三代以後,由宗法社會,才產生了周代的封建。一般講的封建,是西方型的封建,不是中國的封建,把中國封建的形態,與西方文化封建的奴隸製度擺在一起,對比一下,就看出來完全是兩回事,完全搞錯了。中國的封建,是由宗法形成的。因為宗法的社會,孝道的精神,在周以前就建立了,秦漢以後,又由宗法的社會變成家族的社會,也是宗法社會的一個形態,那麽家族的孝道,把範圍縮小了,但精神是一貫的。這個孝字,也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是人情世故的擴充,把中國這個孝字,在政治上提倡實行而蔚為風氣,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呢?是在西漢以後,魏晉時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我們看到二十四孝中有名的王祥臥冰,他就是晉朝的大臣。晉朝以後,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下來,都是“以孝治天下”。我們看曆朝大臣,凡是為國家大問題,或是為愛護老百姓的問題,所提供的奏議,很多都有“聖朝以孝治天下”的話,先拿這個大帽子給皇帝頭上一戴,然後該“如何如何”提出建議,這是我們看到中國文化提倡孝的好處、優點。
但是天下事談到政治就可怕了,我們關起門來研究,也有人利用孝道作為統治的手段。誰做了呢?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
我們看曆史,經常可以看到有個因果律,如清朝,孤兒寡婦率領三百萬人,入了中原,統治了四萬萬人,最後清朝完了,又仍然是孤兒寡婦,夾了一個皮包,回到關外去了。一部曆史,怎麽樣開始,就是怎麽樣結束,好像呆板的。古今中外的曆史,也幾乎完全是跟著循環往複的因果律在演變。清朝孤兒寡婦入關以後,順治很年輕就死掉了,不過這是清朝一個大疑案,有一說順治沒有死,出家去了,這是清人曆史上不能解決的幾大疑案之一。接著康熙以八歲的小孩當皇帝。到十四歲,正式親政。老實講,那時候如果是平庸之輩,要統治這樣龐大的四萬萬人的中國,是沒有辦法的,但這個十四歲的小孩很厲害,康麻子——康熙臉上有幾顆麻子的——十四歲開始統治了中國幾十年,(康熙八歲當皇帝,十四歲親政,六十九歲去世,在位六十一年。)清朝天下在他手裏安定下來。當時,中國知識分子中,反清複明的人太多了,如顧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這一班人都是不投降的,尤其是思想上、學說上所作反清複明的工作,實在太可怕了。結果呢?康麻子利用中國的“孝”字,虛晃一招,便使反清的種子一直過了兩百年才發芽。滿清的入關,有三部必讀的書籍,哪三部書呢?滿人的兵法權謀,學的是《三國演義》,還不是《三國誌》,在當時幾乎王公大臣都讀《三國演義》。第二部不是公開讀的,是在背地裏讀的——是《老子》,當時康熙有一本特別版本的《老子》,現在已經問世,注解上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地方,但當時每一個清朝官員,都要熟讀《老子》,揣摩政治哲學。另一部書是《孝經》。但表麵上仍然是尊孔。說到這裏,諸位讀曆史,可以和漢朝“文景之治”作一比較,“文景之治”的政治藍本,曆史上隻用八個字說明——“內用黃老,外示儒術。”這麽一來,康熙就提倡孝道,編了一本語錄——《聖諭》,後來叫《聖諭寶訓》或《聖諭廣訓》,拿到地方政治基層組織中去宣傳。以前地方政治有什麽組織呢?就是宗法社會中的祠堂,祠堂中有族長、鄉長,都是年高德劭,學問好,在地方上有聲望的人。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要把族人集中在祠堂中,宣講聖諭,聖諭中所講都是一條條作人、做事的道理,把儒家的思想用進了,尤其提倡孝道。進一步分析,康熙深懂得孝這個精神而加以反麵的運用。要知道康熙把每一個青年訓練得都聽父母的話,那麽又有哪一個老頭子、老太太肯要兒子去做殺頭造反的事呢?所以康熙用了反麵,用得非常高明。此其一。
其二:當時在陝西的李二曲,和顧亭林一樣,是不投降的知識分子,他講學於關中,所以後來顧亭林這班人,經常往陝西跑,組織反清複明的地下工作。康熙明明知道,他反而征召李二曲作官,當然李二曲是不會去作的。後來康熙到五台山並巡察陝西的時候,又特別命令陝西的督撫,表示尊崇李二曲先生為當代大儒,是當代聖人,一定要親自去拜訪李二曲。當然,李二曲也知道這是康熙下的最後一著棋,所以李二曲稱病,表示無法接駕。哪裏知道康熙說沒有關係,還是到了李二曲講學的那個鄰境,甚至說要到李家去探病。這一下可逼住了李二曲了,如果康熙到了家中來,李二曲隻要向他磕一個頭,就算投降了,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民族氣節問題;所以李二曲隻好表示有病,於是躺到床上,“病”得爬不起來。但是康熙到了李二曲的近境,陝西督撫以下的一大堆官員,都跟在皇帝的後麵,準備去看李二曲的病。康熙先打聽一下,說李二曲實在有病,同時,李二曲也隻好打發自己的兒子去看一下康熙,敷衍一下。而康熙很高明,也不勉強去李家了。否則,他一定到李家,李二曲罵他一頓的話,則非殺李二曲不可。殺了,引起民族的反感;不殺,又有失皇帝的尊嚴,下不了台,所以也就不去了。安慰李二曲的兒子一番,要他善為轉達他的意思,又交待地方官,要妥為照顧李二曲。還對他們說,自己因為作了皇帝,不能不回京去處理朝政,地方官朝夕可向李二曲學習,實在很有福氣。康熙的這一番運用,就是把中國文化好的一麵,用到他的權術上去了。可是實在令人感慨的事,是後世的人,不把這些罪過歸到他的權術上,反而都推到孔孟身上去,所以孔家店被打倒,孔子的挨罵,都太冤枉了。
實在講,孝道的精神絕對是對的,要說它對的理由,很多很多,現在是講《論語》,不在本題外說得太多,隻在這裏提一下,就可以了解“孝”可以治天下。由各人的孝父母,擴而充之愛天下人,就是孝的精神。這個精神的更深處,我們再看一下《孝經》,就了解了。
晚娘麵孔難為人
再下來是: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遊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遊是字,少孔子四十五歲。他問孝,孔子講解很明白,他說現在的人不懂孝,以為隻要能夠養活爸爸媽媽,有飯給他們吃,像現在一樣,每個月寄五十或一百元美金給父母享受享受,就是孝了。還有許多年輕人連五十元也不寄來的,寄來了的,老太太老先生雖然在家裏孤孤獨獨,“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但看到五十元還是歡歡喜喜。所以現在的人,以為養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馬皆能有養”,飼養一隻狗、一匹馬也都要給它吃飽,有的人養狗還要買豬肝給它吃,所以光是養而沒有愛的心情,就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養馬一樣。
這裏我們看出來了,孔子對學生講孝道與答複從政的人講孝道完全兩樣,所以我們證明孔子前兩段話是歇後語,用隱語的。
至於接著下麵講孝道: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來問孝,孔子說色難。什麽叫色難呢?態度問題,上麵講不敬何以為孝,就是態度很難。他說:“有事,弟子服其勞。”有事的時候,像我們做後輩兒女的,看見父母掃地,接過掃把來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饌。”(先生是現代的一般稱呼,古代對前一輩的人都尊稱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給父母長輩吃。“曾是以為孝乎?”(“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為這樣就是孝嗎?替長輩做了事,請長輩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為什麽呢?“色難”。態度很重要,好像我們下班回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給他喝。做兒女的茶是倒了,但端過去時,沉著臉,把茶杯在床前幾上重重的一擱,用冷硬的語調說:“喝嘛!”在兒女這樣態度下,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難過,這是絕不可以的。所以孝道第一個要敬,這是屬於內心的;第二個則是外形的色難,態度的。
為什麽這兩節放在這裏呢?這就包括了君道、臣道。一種是做人長官,領導人的;一種是做人部下,配合別人的。所以我們談為政之道,也是“色難”,也是“不敬,何以別乎?”我們愛護部下,態度很難。曆史上的名帝王唐太宗,天生就很威嚴,有一天他問魏征,為什麽這些大臣們,當著他的麵都不講話。魏征就告訴他——也隻有魏征敢和他這樣講——陛下自己不知道,因為陛下很威嚴,大臣們看見你後,心理上先就怕了,所以講不出話來。唐太宗聽了這話以後,就去對著鏡子學笑,見了人就笑,慢慢使自己的態度變得和藹起來。所以為政之道,也是色難。有時到機關中去,尤其郵政局或銀行,許多人怕那裏的麵孔,譬如到郵局買一塊錢郵票,郵局的櫃台小姐,忙累得那個樣子,給你郵票時,那種好像欠她多還她少的態度,實在叫人受不了。但替她想想也夠可憐,坐了一整天,有些人對她還夠嚕蘇。所以領導別人的,或者做部下的,都“色難”——態度不容易作好。內心上更難。“敬”——真愛人,不容易作好。所以把這兩句孝道的話擺在《為政》篇中,也就是從政的修養與態度,這是真學問。你說你對部下是最愛護的,可是你對他開口就罵,把脾氣都發在他的身上,發了脾氣以後,對他再好也沒有用了。
現在接下來講孔子與顏回的談話,包括了上麵子遊與子夏問孝道的,連起來放在《為政》篇裏,是臣道與君道的理。
這一段是沒有問題,單獨記述出來的。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我們知道,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就是顏回,又叫顏淵,無論在道德或學問上,是孔門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所以孔子經常提到顏回。
講到這裏,我們說個笑話,我常常說年輕學生們沒有辦法自己寫東西,但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從不寫作東西,一個字也不寫,他們的思想、學說,都是學生寫。像釋迦牟尼、耶穌都是自己不寫東西,而由學生寫。可是中國的兩個聖人就慘了,最糟糕的是孔子,學生不大寫,都是老師寫東西捧學生的。老子也很可憐,隻一個學生,也沒寫,自己寫了五千字,這是中外聖人不同之處。今日我們所以知道顏回,也是孔子經常在他的著作裏,提到他這位得意弟子。這一段話,提到顏回。他說,我和顏回談話,有時談了一整天,他從來沒有反對過我的意思,看起來笨笨的,但當他離開我而單獨生活,不在我麵前時,作人做事都會自己檢討自己,結果不但是懂了我的意思,還能更進一步發揮我的意思,由此看來顏回並不笨。
現在問題在於為什麽又把這樣一段話,編在這裏呢?就是談到《為政》這一篇書,上麵兩段的問孝,第一個是“敬”,第二個是“色難”,和臣道、君道都有關。現在以顏回的態度來講臣道,上麵對你講話都答“是”,都是隻有接受、服從。可是,光接受、服從,有時候反而有問題,不一定是對的,所以有了接受、服從的修養,還要“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再加以發揮,能夠擴而充之,這才是事業的好幹部,為政的人才。所以把顏回的個人修養,放在《為政》篇的這一段。
孔子也會看相
到了下麵,文章就轉了,正式談為政的道理。關於孔子對人的觀察。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這是孔子觀察人的道理。
講到觀察人的道理,我們都知道看相算命,尤其現在很流行。這兩種事,在中國有幾千年曆史,就是世界各國,有所謂意大利相法,日本相法等等。由此可見任何國家民族,都很流行。講中國人看相的曆史,那很早了。在春秋戰國時就多得很,一般而言,中國人的看相,自有一套,包括現在市麵上流行的,麻衣、柳莊、鐵關刀,乃至現代意大利、日本人研究出來的手相學、掌紋學,許多新的東西都加上,也逃不出中國相法的範圍。但中國人還有另外一套看相的方法,叫“神相”或“心相”,這就深奧難懂了。“神相”,不是根據“形態”看,而是看“神態”的;還有一種“心相”,是以中國文化的基本立場,絕對唯心(非西洋唯心的哲學),所以有幾句名言:“有心無相,相由心變。有相無心,相隨心轉。”一個人思想轉變了,形態就轉變,譬如我們說一個人快發脾氣了,是怎麽知道的呢?因為從他相上看出來了,他心裏發脾氣,神經就緊張,樣子就變了。所以,看相是科學。有人說,印堂很窄的人度量一定小,印堂——兩個眉尖中間的距離——很寬就是度量大,這是什麽道理?有人天生的性格,稍遇不如意事,就皺眉頭,慢慢的印堂的肌肉就緊縮了,這是當然的道理。還有人說露門牙的人往往短命,因為他露牙齒,睡覺的時候嘴巴閉不攏來,呼吸時髒的東西進到體內,當然健康要出問題。還有很多這一類的道理,都是這樣的,但是古人看相,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問他什麽原因,他說:“是書上說的。”實際上,這些東西是從經驗中來的。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隻有一套——曾國藩家書,其他的沒有了,其實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鑒》這一部書。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論,不同其他的相書。他說:“功名看器宇”,講器宇,又麻煩了。這又講到中國哲學了,這是與文學連起來的,這“器”怎麽解釋呢?就是東西。“宇”是代表天體。什麽叫“器宇”?就是天體構造的形態。勉強可以如此解釋。中國的事物,就是這樣討厭,像中國人說:“這個人風度不壞”。吹過來的是“風”,衡量多寬多長就是“度”。至於一個人的“風度”是講不出來的,這是一個抽象的形容詞,但是也很科學,譬如大庭廣眾之中,而其中有一人,很吸引大家的注意,這個人並不一定長得漂亮,表麵上也無特別之處,但他使人心裏的感覺與其他人就不同,這就叫“風度”。
“功名看器宇”,就是這個人有沒有功名,要看他的風度。“事業看精神”,這個當然,一個人精神不好,做一點事就累了,還會有什麽事業前途呢?“窮通看指甲”,一個人有沒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與人的前途有什麽關係呢?絕對有關係。根據生理學,指甲是以鈣質為主要成分,鈣質不夠,就是體力差,體力差就沒有精神競爭。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這種人體質非常弱,多病。“壽夭看腳踵”,命長不長,看他走路時的腳踵。我曾經有一個學生,走路時腳根不點地,他果然短命。這種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聰明浮躁,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實。“如要看條理,隻在言語中”,一個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說話是否有條理,這種看法是很科學的。中國這套學問也叫“形名之學”,在魏晉時就流行了。有一部書——《人物誌》,大家不妨多讀讀它,會有用處的,是魏代劉劭著的,北魏劉昺所注,是專門談論人的,換句話說就是“人”的科學。最近流行的人事管理,職業分類的科學,這些是從外國來的。而我們的《人物誌》,卻更好,是真正的“人事管理”、“職業分類”,指出哪些人歸哪一類。有些人是事業型的,有些人絕對不是事業型的,不要安排錯了,有的人有學問,不一定有才能,有些人有才能不一定有品德,有學問又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人,是第一流的人,這種人才不多。
以前有一位老朋友,讀書不多,但他從人生經驗中,得來幾句話,蠻有意思,他說:“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氣;末等人,沒有本事而脾氣卻大。”這可以說是名言,也是他的學問。所以各位立身處世,就要知道,有的人有學問,往往會有脾氣,就要對他容忍,用他的長處——學問,不計較他的短處——脾氣。他發脾氣不是對你有惡意,而是他自己的毛病,本來也就是他的短處,與你何關?你要講孝道,在君道上你要愛護他,尊重他。我有些學生,有時也大光其火,我不理他,後來他和我談話,道歉一番,我便問他要談的正題是什麽?先不要發脾氣,隻談正題,談完了再讓你發脾氣。他就笑了。
第二部應該研究的書是什麽呢?就是黃石公傳給張良的《素書》,這一部書很難說確是偽書,但它也的確是中國文化的結晶。對於為人處世及認識人物的道理,有很深的哲學見解,也可以說是看相的書,他並不是說眉毛長的如何,鼻子長的怎樣,它沒有這一套,是真正相法。眉毛、鼻子、眼睛都不看的,大概都看這個人處世的態度和條理。孟子也喜歡看相,不過他沒有掛牌,他是注意人家的眼神,光明正大的人眼神一定很端正;喜歡向上看的人一定很傲慢;喜歡下看的人會動心思;喜歡斜視的人,至少他的心理上有問題。這是看相當中的眼神,是孟子看相的一科,也可說是看相當中的“眼科”吧!
孔子觀察人談原則。“視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麽?“觀其所由”——知道他的來源、動機,以法理的觀點來說,就是看他的犯意,刑法上某些案子是要有了犯意才算犯罪,過去中國人不大打官司,喜歡打官司的叫作訟棍。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被控用刀殺人,這是有罪的,要償命的。有訟棍要被告一千兩銀子,包可無罪。被告為了保命,就是上當受騙,也隻好出這一千兩銀子了。而那個訟棍得了銀子,將送出去的公文抽回來,將“用刀殺人”的“用”字,輕輕加了一筆,變成“甩”字,於是“甩”刀殺人,沒有犯意,是無罪的。
還有滿清時候,祭孔大典,凡是參加的人,是不得在祭典中東張西望,或轉頭回身說話的,否則就犯了“大不敬”,重則殺頭,輕則坐牢,至少是免職永不錄用。有一次,一位督撫率領部屬祭孔,在部屬中同僚有隙,某甲到皇帝麵前,告某乙在祭典中回頭說話,於是皇帝下命令督撫查明這件事。督撫一接到聖旨,惶恐得不得了,最後從部屬中,找來了平日最討厭的訟棍,被敲了八千兩銀子,一千兩銀子買一個字,訟棍還說白送了一個字,共有九個字:“臣位列前茅,不敢反顧。”這樣答複上去,不但沒有事,那個原告,也不敢頂上去了。因為追究下去,你自己如果規規矩矩不轉頭,又怎麽知道被告轉了頭呢?有罪大家有罪嘛!一件要殺大官們腦袋的大案,就這樣由訟棍用九個字,輕輕地平息下去了。
李陵答蘇武書中所謂“刀筆之吏,弄其文墨。”從政的人,都要了解這一點,公事辦久了,從政久了,法律熟了,專門在筆杆上做工夫,害死人殺死人,比刀都厲害。
所以講到這裏,要“視其所以”,看他的動機、目的。“觀其所由”,看他的來源,整個行動的經過。“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於什麽?能不能安於現實。譬如有些人就很難安,有一位七十多歲的朋友,已滿頭白發了,讀書人,學問蠻好。剛剛退休,太太過世了,在生活上打牌沒有興趣,書法好但沒興趣寫字,讀書人本可看書,但是拿到書,就想睡覺,躺下來又睡不著——講到這裏,請青年朋友們注意,老年人很可憐,有幾件事是相反的:坐著想睡,躺下來卻睡不著。哭起來沒有眼淚,笑起來把眼淚笑出來了。講現在的事,當麵講當麵忘,對過去的事,連小時候的都記得起來。講他好話聽不見,罵他的話馬上聽到了。這是老年人的慘狀——因為他太無聊、寂寞,事事無興趣,隻好交了個女朋友,我勸他不必結婚了。他這種現象,就是老年人的無所安,心不能安,這是老年人,但是年輕人也一樣。這是心理上的問題,一個人作學問修養,如果平常無所安頓之處,就大有問題。有些人有工作時,精神很好;沒有工作時,就心不能安,可見安其心之難。
孔子以這三點觀察人,所以他說“人焉廋哉!人焉廋哉!”這個廋是有所逃避的意思。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三個要點來觀察人,就沒什麽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一個人作人處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樣?(前者屬思想方麵,後者屬行為方麵。)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養,他安於什麽?有的安於逸樂,有的安於貧困,有的安於平淡。學問最難是平淡,安於平淡的人,什麽事業都可以做。因為他不會被事業所困擾,這個話怎麽說呢?安於平淡的人,今天發了財,他不會覺得自己錢多了而弄得睡不著覺;如果窮了,也不會覺得窮,不會感到錢對他的威脅。所以安心是最難。以這三點觀人,放在《為政》篇中,就是知人勵品的重點所在。
接下來的一句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從文字上去解釋,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溫習過去,知道現在的,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師了。照表麵文字上的解釋,隻此而已,實際上我們要更深一步體會。“溫故”——說過去的我們要知道,譬如講中國曆史,上下五千年,二十五部大史,真不容易,倘使讀曆史的,目的並不在拿學位,那麽為了什麽呢?為了“溫故知新”,認識了過去,就知道未來,這樣,“可以為師矣”,過去就是你的老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意思。這是什麽道理呢?因為前麵的成功與失敗,個人也好,國家也好,是如何成功的,又是如何失敗的,曆史上就很明顯地告訴了我們很多。剛才和人閑談,就談到過,現在這一代青年作學問很難,不但要知道自己中國文化傳統的根——過去,也要知道現在社會的新學問,不但是國內的事,國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所以為政的人,更要注意這事,為政到底是要有學問的,所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樣才真能師法過去的曆史,判斷未來新的事物的發展。
是什麽東西
下麵接著是:
子曰:君子不器。
如照字麵翻成白話就很好笑了——孔子說:“君子不是東西。”提到這個思想,我常說我們中國人實在了不起,個個懂得哲學,尤其罵人的時候更是如此。譬如說:“你是什麽東西?”拿哲學來講,我真不知道我是什麽東西,因為人的生命究竟怎麽回事,還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麽東西。
但孔子這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呢?因為“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樣樣懂。“不器”就是並不成為某一個定型的人,一個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無所不通。從表麵上看,一個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個很好的演員,演什麽角色,就是什麽角色。當演工友的時候,就是規規矩矩掃地倒茶,當演大官的時候,溫溫和和就是作官,幹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這個學問,就是成為了真正的通才,否則隻有變成專才、專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為政》篇,就是說明為政在這方麵的道理,換句話說:“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說明。
《論語》在這裏講到了君子,什麽是君子呢?下麵提到: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儒家孔孟思想,經常提到君子,什麽是君子?將來我們還要討論到的,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在這裏不發揮。我們這裏隻講子貢問“君子”,孔子是怎麽答複他的?孔子說,把實際的行動擺在言論的前麵,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著你說,做完了,大家都會跟從你,順從你。古今中外,人類的心理都是一樣的,多半愛吹牛,很少見諸於事實;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動上做出來就很難。所以,孔子說,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情。
接著下來,對於君子的涵義,又有一說: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什麽呢?周是包羅萬象,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他說一個君子的作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一個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樣,愛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們對於人,好的固然好,愛他;但對不好的更要愛他,因為他不好,所以必須去愛他,使他好。這樣一個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態度,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麽呢?我們知道中國字,古寫的篆文比字,是這樣寫的——,象形兩個人相同,同向一個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極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說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樣,那就容易流於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隻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麽事都以“我”為中心、為標準,這樣就不能夠普遍。
講到這裏,君子的道理還沒有講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是我們前麵講到的,過去的曆史,對於人才,有三個基本的原則,便是才、德、學。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於天性——但沒有才能。我們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這種人到大後方坐鎮,好得很;教他設法打開一個局麵,衝出去,那他辦不到,他沒有這個才,他隻有守成之才,沒有開創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兩個字很難兼全的,但有一個東西可以補救,那就是學,用學問來培養那所缺的一麵。有些人雖然天生有才有德,但還是須要學問來培養的。
講到學問,就須兩件事,一是要學,一是要問。多向人家請教,多向人家學習,接受前人的經驗,加以自己從經驗中得來的,便是學問。但“學而不思則罔”,有些人有學問,可是沒有智慧的思想,那麽就是迂闊疏遠,變成了不切實際的“罔”了,沒有用處。如此可以作學者,像我們一樣——教書,吹吹牛,不但學術界如此,別的圈子也是一樣,有學識,但沒有真思想,這就是不切實際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學則殆”。他們有思想,有天才,但沒有經過學問的踏實鍛煉,那也是非常危險的。許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為,自己誤以為那便是創作,結果陷於自害害人。
尤其是目前的中國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撞擊,思想的彷徨與矛盾,情緒的鬱悶與煩躁,充分顯示出時代性的紊亂和不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們的病態心理。而代表上一代的老輩子人物,悲歎窮廬,傷感“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大有日暮途窮,不可一日的憂慮;其實童稚無知,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來到人間,宛如一張白紙,染之朱則赤,染之墨則黑,結果因為父母的主觀觀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塗塗抹抹,使他們成了五光十色,爛汙一片,不是把他們逼成了書呆子,就是把他們逼成太保,還不是真的太保。我經常說,真太保是創造曆史的人才。所以老一輩人的思想,無論是做父母的,當老師的,或者領導人的,都應該先要有一番自我教育才行。尤其是搞教育、領導文化思想的,更不能不清楚這個問題。
所以青少年教育的問題,首先要注意他們的幻想,因為幻想就是學問的基礎。據我的研究,無論古今中外,每一個人學問、事業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少年時期的這一段,從少年時期的這一段,從少年的個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個人的一生,也隻是把少年時期的理想加上學問的培養而已,到了中年的事業就是少年理想的發揮,晚年就回憶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所以我說曆史文化,無論中外,永遠年輕,永遠隻有三十歲,沒有五千年,為什麽呢?人的聰明智慧都在四十歲以前發揮,就是從科學方麵也可以看到,四十歲以後,就難得有新的發明,每個人的成就都在十幾歲到二三十歲這個階段,人類在這一段時間的成果,累積起來,就變成文化曆史。人類的腦子長到完全成熟的時候,正在五六十歲,可是他大半像蘋果一樣,就此落地了。所以人類智慧永遠在這三四十歲的階段作接力賽,永遠以二三十年的經驗接下去,結果上下五千年曆史,隻有二三十年的經驗而已。所以人類基本問題沒有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宇宙從哪裏來的?人生究竟如何?還是沒有絕對的答案。因此,有了思想,還要力學。上麵所說,有了學問而沒有思想則“罔”,沒有用處;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學問來培養,如青少年們,天才奔放,但不力學,就像美國有些青少年一樣,由吸毒而裸奔,以後還不知道玩出什麽花樣。所以思想沒有學問去培養,則“殆”,危險。
異端與偏激
接著下來是: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這是一個問題了。我們知道,“異”就是特別的,“端”也就是另外一頭。但在宋儒以後,“異端”兩字,就用來專指佛、道兩家,宋以前則沒有這種肯定的說法。
講到這裏,順便提到一個問題:現在世界上流行一個名詞——漢學。歐美各國講中國學問,都稱之為“漢學”,這是世界通稱,成了習慣,已經沒辦法更正了。事實上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在我們中國文化中所稱的漢學,是指漢儒的作學問,注重於訓詁。所謂“訓詁”,就是對於文字的考據,研究一個字作什麽解說,為什麽這樣寫?不過漢學很討厭,他們有時候為了一個字,可以寫十多萬字的文章,所以我們研究這一方麵的書,也是令人頭大的。但是古人所謂博士學位——我們現在的博士也是這樣——往往憑藉這些專深的研究,可以作一百多萬字的文章,這就是訓詁之學。後來發展為考據,就是對於書本上的某一句話,研究他是真的或是假的。這些學問,為了一個題目,或某一觀念也可寫百多萬字。總之,漢儒就是訓詁考據之學;在中國文化上叫“漢學”,意思是漢儒作的學問。漢學自漢武帝開始,就有“五經博士”,就是四書五經等書中,通了一經的就是“博士”,所以中國有博士這個尊稱,也是從漢朝開始的。所謂博士,就是專家。如《詩經》博士,就是《詩經》的專家。到了唐代以後,就慢慢注重文學了,因為幾百年訓詁考據下來,也整理得差不多了。
到了宋代,當時有所謂五大儒者,包括了朱熹等五個人,他們提倡新的觀念,自認為孔孟以後繼承無人,儒家的學問斷了,到他們手裏才接上去。這中間相隔差不多一千多年,不知道他們在哪裏碰到孔子和孟子,就一下子得了秘傳一樣,把學說接上去了,這是宋儒很奇怪的觀念。然後他們就批評各家都不對,創了所謂理學。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我們現在的思想界中,理學仍然非常流行,有一派自稱新理學,講儒學的學問。但很遺憾,他們還不成體係,仍舊不倫不類的。至於宋儒的理學家,專門講心性之學,他們所講的孔孟心性之學,實際上是從哪裏來的呢?一半是佛家來的,一半是拿道家的東西,換湯不換藥地轉到儒家來的。所以,我不大同意宋儒。對於宋儒的理學,我也曾花了很大的工夫去研究,發現了這一點,就不同意他們。一個人借了張家的東西用,沒有關係,可以告訴老李,這是向張家借來的,一點不為過。可是借了張家的東西,冒為己有充麵子,還轉過頭來罵張家,就沒道理了。宋儒們借了佛道兩家的學問,來解釋儒家的心性之學,一方麵又批駁佛道。其結果不止如此而已,從宋儒一直下來,曆代的這一派理學,弄到後來使孔孟學說被人打倒,受人批評,宋儒真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以後經過宋、元、明、清四朝,都在宋儒的理學範圍中轉圈圈,是不是闡揚孔子的真義,很難下一定論。有一本《四朝學案》,是講宋、元、明、清幾百年來儒家心性之學的。尤其到了明朝末年,理學非常盛行,所以清兵入關的時候,很多人對明儒的理學非常憤慨,認為明儒提倡理學的結果是:“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指責理學對國家天下一點都沒有用。平常講道德、講學問,正襟危坐談心性,到了國家有大難的時候——“臨危一死報君王”一死了之,如此而已。不過話說回來,能夠做到“臨危一死報君王”已經很不容易了,但對於真正儒家的為政之道而言,未免太離譜了。因此,清初一般學者,對於此高談心性、無補時艱的理學相當反感。最著名的如顧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這一些人,也絕不投降滿清,而致力反清複明的工作。後來中國社會幫會中的洪幫,現在又叫洪門,就是他們當時的地下組織,是士大夫沒有辦法了,轉到地下去的,洪門首先是在台灣由鄭成功他們組織,一直影響到陝西,都是他們的活動範圍,所謂天地會等等,都由洪門後來的分衍而來。
清初顧亭林這些人,既不同意宋明儒者的空談,於是回過頭來作學問,再走考據的路子,叫作“樸學”,因此也有稱之為漢學的。我們身為中國人,必須要了解“漢學”這個名稱是這樣來的。外國人研究中國的學問也稱漢學,是指中國學問。古書上所指的漢學,是偏重於考證的學問,這是順便介紹的。
我們為什麽引出了這個問題呢?就是為了孔子這句話:“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自宋朝以後,八百年來,一提到異端,一般人都認為專指佛道兩家。這句話不要搞錯了,在孔子當時,沒有佛家,也沒有道家,在當時儒道不分家的。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中心,是唐代以後的事,所以認為《論語》中異端兩個字,是專指佛道而言,則是錯誤的觀念。
現在我們回轉來研究,什麽叫“異端”呢?這在文字上解釋非常簡單。“端”就是兩頭,尖端,兩邊的頭,或多邊的頭謂之“端”。“異端”是走極端偏向的路線,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還標新立異,特別從事怪異的思想。關於這一點我們如果用現代的思想問題和心理學來研究,也可以說一般的人,大都是喜歡異端的,每個人都有愛好標新立異的天性。
由養士到考試
大家有機會可以讀一篇文章,對於處世大有助益,這篇文章簡稱《論養士》,蘇東坡作的。這篇文章在中國的政治思想——政治哲學領域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研究政治與社會的人不能不看。這篇文章很有意義,它提出了一個原則,講得非常有道理。
“養士”這個名稱,出在戰國時代,當時書籍不如現在普及,也沒有考試製度,一般平民有了知識,就依靠權貴人家求出路,到他們家裏作賓客。過去叫賓客,現在的名稱等於“隨員”;從唐代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國藩,不少有本領的人,都在他的幕府裏——等於現在的研究室、參謀團、秘書室。現在也有稱作幕僚。“六國的養士”就是這樣的情形。
那時養士,養些什麽人呢?蘇軾指出的分類是智、辯、勇、力四種人;實際上也可說隻是兩種人,一種用頭腦,一種用體力。討論這四種人,如果以現代職位分類的科學來作博士論文,起碼可以寫他兩百萬字不成問題。但是我國古代文化喜歡簡單,所以幾百字的文章就解決了。
蘇軾在這篇文章中說,社會上天生有智、辯、勇、力這四種人,他認為這一類的人好役人——坐著吃人家的——無法役於人。如果我們用社會學來研究,社會上有許多人是這樣的,用頭腦非常能幹,叫他用勞力就不行,有些人叫他用頭腦就像要他的命,要他做勞力就蠻好。但有些人有力去打架,力氣好得很,要他做工,做三個小時就做不下去了。所以研究社會、研究政治,要多觀察人,然後再讀有關的書,才有道理。又像許多人有智,這個智是聰明才智;有許多人有辯術,專門用手段,不走正道,走異端,打鬼主意第一流,正當方法想不出來。但是不要忘了,他也是一個人才,就看老板怎麽用他,這就是所謂會不會用人了。所以智與辯看起來是一樣,聰明的人做事一定有方法,但是正反兩麵的方法不能相違。勇與力看起來似乎也是一樣,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力氣,而個子高大孔武有力的人,教他去前方打仗、為國犧牲,他怕死了不幹,這是有力沒有勇。因此蘇東坡說智、辯、勇、力四種人,往往需要人家養他,不能自立。不過依恃人家,攀龍附鳳,也可以立大功,成大業,教他一個人幹,就沒有辦法。
所以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焚書坑儒,不養士了,這些人就走向民間去,結果怎樣呢?反了!後來到了漢朝的時候,對這種士怎麽辦呢?到漢武帝時代,就是中國選舉製度的開始,那個時代的選舉,當然不像現代的由人民去投票——這是西方式的選舉。中國式古老時代的選舉,是由地方官參考輿論,把地方上公認是賢、良、方、正的人選出來,(以現代名詞而言,是人才的分類,賢是賢,良是良,方是方,正是正,不要混為一談,這是四個範圍。)稱為孝廉。(中國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稱孝廉。到清朝時,考取了舉人,還是用孝廉公這個名稱,那是沿用漢朝的。)漢朝實行這樣的選舉製度,就取代了戰國時養士的製度,所以漢朝四百年天下,就可以定下來。到隋朝又開創以文章取士的考試辦法。到唐太宗統一天下以後,正式以漢朝地方選舉的精神,采用了隋朝考試取士的方法,綜合起來產生了唐朝考選進士的製度。所謂進士,就是將民間有才具的知識分子,提拔出來,進為國士的意思。那時候考的秀才不是清代的秀才,清代的秀才是考試階級的一個名稱,秀才再考舉人,舉人再考進士,進士第一名是狀元。唐代的秀才,也便是進士的通稱,凡是學問好的、優秀的,都稱秀才。
天下英雄入彀中
唐太宗創辦了考試製度,錄取了天下才人名士以後,站在最高的台上,接受第一次錄取者朝見之後,忍不住得意的微笑道:“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他的意思是說,你看我這一玩,天下的英雄都自動來鑽進我的掌握中,再不會去造反了。有功名給你,有官給你做,隻要你有本事,盡管來嘛!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處。蘇軾也說,建立了考試製度以後,就等於六國時候的“養士”,所以他認為養士是很重要的事。以現在的觀點來說,就是智、辯、勇、力分子沒有安排很好的出路,沒有很好的歸宿,就是社會的大問題,也是政治的大問題。但是如何使他們得其養,又是個問題。起用也是養,退休也是養。講到養,我們要想到前麵所講的,犬馬也有所養呀!不是說有飯吃就得養了,僅僅這樣是養不了的。智辯勇力之士,有時候並不一定為了吃飯。天生愛搗亂的人,如果沒有機會給他搗亂,他好像活不下去,若不要他搗亂,就得把他引入正途,這就是為政教化的道理。
解釋了半天,“異端”就是走特殊思想,不走正路的,走偏道,而偏道中還想出特別花樣。但是,異端有沒有用處?仍是有用處的。舉個例子來說,漢朝平定天下,漢高祖說,我不過得到幾個人而已。他是指張良、蕭何、陳平等,尤其是陳平這個人,在曆史上也是有名的六出奇計,他隻為漢高祖提過六個建議,還是秘密的建議,後世從曆史上知道內容的也隻有五次,另外一次到底是什麽花樣,直到現在無法確定。
所謂奇計者,就是古怪的、特殊的。我們讀了曆史也就知道,異端不能亂用,還要以德業為基礎,異端多半走入術的路子,術就是方法、權術。權術沒有德業為基礎,就要不得。所以我們再看曆史,《史記》記載很清楚,陳平六出奇計,幫助漢高祖統一天下,但是陳平說了一個預言,他的後代不會太好。人家問他什麽原因,他說他喜歡用陰謀,他說:“陰謀者,道家之所忌也。”為天道所忌。果然漢高祖封給他的國,到他孫子手裏就亡,他也早知難逃自取滅亡之道。
這個道理,是說明孔子所說的“異端”,並不是宋儒所指佛道兩家而言的異端,而是走偏道,喜歡走特殊路子鑽牛角尖的異端。所以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跟著下來,什麽不是異端呢?什麽是作人做事應該的道理?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由是名字,子路的名字叫仲由。“誨”字下應該有一個小標點,誨是說教育、教誨。“汝知之乎?”你知道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一個人要平實,尤其是當主管領導人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這就是最高的智慧。換句話說,不懂的事,不要硬充自己懂,否則就真是愚蠢。
關於這一點,幾十年來看得很多。這個時代,很容易犯這個毛病。很多學問,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這是很嚴重的錯誤,尤其是出去做主管的人要注意。我們看曆史上偉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說:“我不懂,所以要請教你,由你負責去辦,大原則告訴我就行了。”說這話的人就成功了。如果硬充懂就不行,結果一無所成。曆史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政治的道理也一樣,懂就懂,不懂的就是“對不起......我不懂。”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禮貌。所以我常對出國的學生們說,有一個最高的原則,也是走遍天下的國際禮貌,那便是你走到任何國家說:“對不起,我是中國來的,對這件事我不懂,請問應該怎麽辦?”萬萬不要認為這樣說是丟人,這是最大的禮貌,不會吃虧,尤其做國民外交更用得著,最怕冒充懂,就會失禮。
到這裏是為政的大原則,下麵文章的氣勢為之一轉,而轉到另外一個人。
千裏求官隻為財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子張是孔子的學生,他姓顓孫,名叫師,少孔子四十八歲,是位年輕學生。他到孔子這裏來是要學幹祿的。什麽叫“幹祿”呢?就是怎樣去謀生。古代俸和祿是兩回事。“俸”等於現在的月薪;“祿”有食物配給。祿位是永遠的,所以過去重在祿。“幹”就是幹進、幹求;幹祿,就是如何拿到祿位。換句話說,孔子希望弟子們學仁學義,子張這位學生來的時候,大概填誌願表與眾不同,直截了當,幹脆兩個字——幹祿;要找飯吃,怎樣找公務員當。但是孔老夫子沒有氣得把他攆出去,反而傳授他一套辦法說,想做一個好幹部,做一個良好的公務員,要知識淵博,宜多聽、多看、多經驗,有懷疑不懂的地方則保留。闕就是保留,等著請教人家,講話要謹慎,不要講過分的話。本來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後根本不通,這就丟人了。如不講過分的話,不吹牛,就很少過錯;多去看,多去經驗,對有疑難問題多采取保留的態度。換句話說,對於模棱兩可的事,隨時隨地都用得到古人的兩句話:“事到萬難須放膽,宜於兩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見闕殆的意思,這個時候要特別小心處理,不要有過分的行動,這樣處世就少後悔。一個人做到講話很少過錯,處世很少後悔,當然行為上就不會有差錯的地方。這樣去謀生,隨便幹哪一行都可以,祿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從這一段書中,我們看到孔子的教育態度,實在了不起,這個學生是來學吃飯的本領,要如何馬上找到職業。孔子教了,教他作人的正統道理,也就是求職業的基本條件,我們為人做任何事業,基本條件很要緊,孔子說的這個基本條件已經夠了。
到這一節為止,上麵都是講為政中關於作人處世的部分,下麵高峰突起,就正式講到政治問題。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哀公是魯國的國君,孔子自己祖國的君侯,孔子忠君愛國之心是很強的,自己國家的領袖問他怎樣使老百姓心服。要注意這個“服”字,含義可說是服從,也可以說絕對服了,不敢反抗,這是重點。以魯國的國君,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是一大笑話。在中國政治的道理,所謂服與不服,在德不在力,權力的使人服是霸術、霸道;道德的使人自然順服,才是王道。魯哀公拿這個問題問孔子,你說孔子怎麽辦?他很婉轉的說明這個道理,他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這個“舉”就是提拔,這是針對魯哀公當時的政治毛病而來。舉直,就是提拔直心直道而行的人,包括聖賢、忠誠、有才能的人。“錯諸枉”的錯等於措,就是把他擺下去,放下去,把狂妄的人安置下去,這樣老百姓自然就服了。相反的,“舉枉錯諸直”,把狂妄的人提拔起來,或隻用自己喜歡的人,而把好人打擊下去,老百姓自然就不服了。這是誰都懂的道理,而孔子拿這人人都懂的話去告訴他,就好像說當諸侯、君王的人都不懂,未免太笨了。
但人生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到了那個權位的情況,就很難講了。譬如我們平時常會說,假如我做了某一位置的事,一定公正,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就做不到絕對公正。人總會受人情的包圍,例如,人家送高帽子,明知是高帽子,仍然覺得蠻舒服的,這就是要命的心理了。所以一個人能夠做到公正廉明,真是一種最高的修養。像唐朝的曆史中記載,武則天問武三思,朝中誰是忠臣?武三思說,跟我好的都是忠臣。武則天說,你這是什麽話?武三思說,我不認識的,怎麽知道他好不好?同樣的道理,看戲容易作戲難,所以我們批評曆史容易,身為當局者時,就真不容易了。因此我們知道孔子答複魯哀公的話,雖然非常平淡,但最平淡的道理是最難做到的。
下麵接著是季康子的問話,我們曾經提到過,季家是魯國的權臣,後來魯國就是亡在他們手裏,季康子問什麽呢?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使民,就是怎樣使用群眾的意思,在為政的道德上而言,這個動機就有問題,要想使用別人就已經是問題了,他還用了一個當時蠻流行的口頭語,敬啊!忠啊!這些都是老子當時所罵的假仁假義。(其實老子並不反對仁義,隻是當時社會普遍流行談的仁義,變成了虛假無實的名詞,所以老子反對。)他提到敬與忠兩個字,是大問題。敬是尊敬人,忠是忠於事,勸是教導的意思,等於現在所說的“教育”。孔子對於季康子所提這幾個大問題,沒有批評不對,認為都對。但是孔子告訴他,不要隻是空洞的宣傳,口頭話沒有用,天下人的聰明相等,口頭騙得了一時,騙不了永久。所以他告訴季康子,接近老百姓,內心要有真正的莊嚴情操,百姓對你自然就恭敬了。如對人敬禮,隻是表麵的動作,而內心卻是不誠,則敬禮的姿勢都不對的,這樣的敬禮有什麽意義?要內心真正的莊嚴,尤其對部下、對群眾,有發自內心的莊嚴情操,部下對你自然就恭敬了。“孝慈則忠”,真正愛人,人對你自然盡忠,一個人對部下與群眾,付出愛兒女一樣的心腸,付出了真情,則沒有不收到忠的反應的。如果沒有這種慈孝,光是勸導教化是沒有用的。“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對善的獎勵提倡,不作官樣文章,誠懇的舉善。“教不能”,部下不懂的,並不討厭他,教他,因為你要作之君,作之師,等於他的長輩,既然作長輩,就是作老師,盡量教他,他自然受感化。
由這裏看到答複國君的問話與答複權臣的問話不同之處;都在《為政》篇中,連起來文章又轉了一個味道了,所以連貫起來看《論語》文章的編排非常妙。尤其古代文章,幾句話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說的,把它連貫起來,而仍能成為一篇曲折有致,蠻講究結構的文章,它的文學價值,也實在不簡單。
治國難!齊家更難!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唯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這時候有人說話了。對孔子說,你吹了半天牛,說了許多為政的大道理,頭頭是道,你自己怎麽不出來為政呢?你自己來幹嘛!講到這裏,我要特別提醒諸位,以前我們說過《為政》這一篇,被大家解釋成是孔子的政治哲學思想,是不大對的,因為孔子不講政治,隻講為政。拿現代政治哲學來講,是大原則,並不是政治的一種方法。所以孔子對於這個問題的答複,他引用了《書經》裏的話解釋說,《書經》裏不是講過孝道嗎!一個人在家裏能夠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家人、朋友(社會關係),這也就是政治了。有朋友說自己不得誌,我說你有什麽不得誌?不是員,就是長,他說沒有什麽長在身,我說你至少是家長呀!這個資格還真不容易,這件事情也真不容易做好。孔子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他說,何必一定要出來從事政治工作,才叫作政治呢?
下麵講為政的原則。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這節很重要。為政的道理——言而有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讀中國曆史,對於從政的人,始終要注意一個道理,所謂“百年大計”。一件事情,一個政策下來,要眼光遠大,至少須看到百年或幾十年以後的變化與發展,這是古人政治的道理。
天下沒有一個完整無缺的法律或完整無缺的辦法。天下事一定會變,而且時時在變,這張桌子今天是新的,十年以後就不新了。不新了該怎麽辦?今天就要預作最好的、最切合十年後應變的方案。我們看小說,諸葛亮給人補救的方法,都是“錦囊妙計”先放在那裏。對為政來講,這個“錦囊妙計”就是百年大計。不可隻顧目前,如隻顧目前,事情因時間的發展改變而情況不同,就變成言而無信,結果就是朝令夕改。早上下的命令,晚上認為不對,去趕快改過來,究竟哪個對?老百姓搞不清楚,這就是大問題。所以孔子說作人、處世、對朋友,“信”是很重要的,無“信”是絕對不可以。尤其一些當主管的人,處理事情不多想想,驟下決定,以致隨時改變,使部下無所適從,所以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輗和軏兩個字,是古代車子上的車杆子。大車是牛車,輗就是牛車上一根用來套在牛肩上,中間的大梁子;小車是馬車,軏就是馬車上掛鉤的地方,這都是車子上的關鍵所在。他說作人也好,處世也好,為政也好,言而有信,是關鍵所在,而且是很重要的關鍵。有如大車的橫杆,小車的掛鉤,如果沒有了它們,車子是絕對走不動的。
講到這裏,本篇快近尾聲。子張,就是剛才說到那個來問謀生辦法的子張,現在提出一個大問題: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現在說十世的問題。先說世,什麽是世?西方的觀念,一百年為一世紀,西方文化以耶穌誕生那一年(約在我國漢朝的時候)開始為紀元——第一年。現在為一九七四年,又稱二十世紀。我們現在也用這個西元,站在中國文化的立場上,是相當令人痛心的事,一個當祖父的,不應該與孫子平行,不應該把自己的曆史抹煞,這實在痛心。這暫且不提,我們知道現代西方文化以一百年為一世紀,而中國文化過去的世,小的單位以三十年為一世,這是一個時間的代表單位,後來用以作抽象的代表單位了。這是把一代叫作一世。所以每說到“世”的問題,常以“十世”表示久遠。唐代以後,佛學進了中國,又有“三世”之說,什麽叫“三世”呢?過去、現在、未來,就叫“三世”。幾千萬年前是過去,前一秒鍾也是過去的;現在就是現在;未來,此後的一秒鍾是未來,以後的千百萬年也是未來。這就叫“三世”——是佛學的名稱;儒學則稱之為“十世”。這裏《論語》上的十世,等於說千秋以後將來的世代。
子張問孔子是不是可以先知,預言將來怎麽演變,孔子在這裏講到夏、商、周三世,隻是引用過去以代表將來。子張問孔子將來時代的演變知不知道?孔子說知道。怎麽會知道呢?孔子說殷商的文化是哪裏來的,是由夏朝的文化演變而來。不過由於時代的變遷,夏朝原有的文化,有的減損了,有的增益了。但增益也好,減損也好,總由前麵的曆史跡象而來,必須要變才變。殷商以後是周朝,所以周朝文化,又是從殷商漸變而來的。我們現在說傳統文化,所謂傳統,就是這樣在一個係統中漸變傳下來的,並不是頑固得一定永遠保留原來的樣子,才叫傳統。所以周朝就因為殷禮——殷商的文化,演變成周朝的文化。那麽從周朝的文化,也可以看到前朝,殷商文化的對與不對,而有所改變。“其或繼周者”,孔子是東周時代的人,這意思就是說,周代的文化也是要變的,而將來的曆史演變,不必說下一代會變成什麽樣子,就是千百萬年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也可以知道。孔子並不是有宗教性的神通,也不是先知,換句話說,是他要人憑借智慧,多讀曆史,就知道過去。既然用上述的法則,循曆史的軌跡就可以知道過去,用同一法則,也就能知道未來。以前提到過,溫故而知新,也是這個道理。曆史的演變,不會突然的,都是漸變而來的。所以將來的曆史,未來的時代,明天怎麽樣?幾乎很清楚的可以了解。
下一段把為政的道理講完了,每篇都有一個結論,但是本篇的這個結論,非常有意思。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為什麽把這兩句話作為《為政》篇的結論?而且為什麽提到鬼呢?中國文化講孝道,敬祖宗,就要拜鬼了。所以鬼在這裏,不是一般人講的魔鬼,而是祖宗的靈魂。要拜鬼,要拜自己的鬼,還是拜別人的鬼呢?這句話的意思很妙,很幽默,也很深遠,拜人家的祖宗就是拍馬屁(諂媚),不知從何說起才對。
因為夏朝的文化尚忠,殷朝的文化尚質。但是殷也尚鬼,那時社會的風氣,每個人都誠懇老實,迷信的成分也多;周則尚文,才注重人文文化。孔子所崇拜的是人文文化,這是上古曆史文化演變有名的轉捩點,所以孔子在這裏提到鬼以後,第二句就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看到應該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沒有勇氣。沒有智、仁、勇就無法從政,換句話說,也不應該從政。
曆史上有許多人是見義不為,對許多事情,明明知道應該做,多半推說沒有辦法而不敢做。我們作人也是這樣,“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譬如抽香煙,明明知道這個嗜好的一切害處,是不應該抽,這是“看得破”,但口袋裏總是放一包香煙——“忍不過”。對於許多事,理論上認為都對,做起來就認為體力不行了,這就是“想得到,做不來。”對個人的前途這樣,對天下事也是這樣。這是一個重要問題,所以為政就是一種犧牲,要智、仁、勇齊備,看到該做的就去做,打算把這條命都付出去了。盡忠義,要見義勇為。所以把這句話加在《為政》篇的最後,這是為政的基本精神——要有見義而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