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中,所有的一切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老皇帝還沒死,但其實隻剩下一口氣了,魏臨想讓他什麽時候死,他什麽時候就得死,京城上下如今都知道老皇帝龍體抱恙,淮南王監國,這其實就是實際上的權力易主了,若是哪一天忽然宣布皇帝駕崩,命官民舉喪,大夥也不會覺得意外。
但這樣的消息還沒有傳出來,因為魏臨需要時間去準備。
魏善程載那邊氣勢洶洶,在江州拉起人馬,一路西進,眼看離京城不遠了,卻忽然傳出老皇帝病重的消息,魏臨那邊還讓人廣發檄文,說你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實際上天下誰都知道你是衝著陛下去的,陛下被你這個不孝子氣病,如今臥病在床,連說話都困難,你若是還念一絲父子親情,就趕緊到京城來負荊請罪,否則就別拿陛下當借口,來掩蓋你的狼子野心。
魏善接到檄文之後是否氣得跳腳不得而知,程載卻的確是大吃一驚。因為他的獨子程堂,原本早應該離開京城在前往投奔他的路上,結果不知為何卻被魏臨那邊的人截下來,並扣在手裏。
程載因為投奔魏善之事,程家都被惱羞成怒的老皇帝給殺了,他在離京之前早已料到有此一劫,卻沒想到老皇帝如此之狠,直接滿門抄斬,幸好自己早有準備,將嫡子藏匿起來,令他暗中伺機逃走,卻沒曾想,到頭來程堂依舊落在魏臨手裏,用以威脅自己。
有了魏臨那道檄文,魏善師出無名,道義上落了下風,程載又有兒子在別人手裏頭,投鼠忌器,兩人尚未決定好下一步該怎麽做,討伐軍行進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京城壓力得以稍稍緩解,嚴遵那邊跟齊人的戰事也逐漸有了轉機。
魏軍一直退到吳越邊上,身後便是大魏國土,退無可退,背水一戰,反而大敗齊軍,魏軍趁勝追擊,又往前推進了數百裏,雖然沒能恢複鼎盛時期並吞下來的勢力範圍,但齊軍不是鐵打的,經過這麽一段時間的割據,他們也有些疲憊,無法再像之前那樣勢如破竹,而且北方的回鶻人又開始蠢蠢欲動,齊人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北顧,齊魏兩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兵戎相見之後,似乎再一次穩定下來。
然而對於魏臨來說,這些天卻是他最忙的時候。
嚴家如今是強有力的盟友,政治聯盟未必一定要靠婚姻來締結,但婚姻卻可以讓人感覺更加牢靠,古往今來皆是如此,所以嚴氏女入宮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可能再改變,因為老皇帝還在,淮南王妃也還在,禮曹那邊不可能現在就開始操辦新皇登基和立後的事情,但嚴家內部是不是已經開始在為女兒準備嫁妝,就不得而知了。
內患未平,外敵覬覦,這些都是老皇帝留下來的爛攤子,魏臨現在做的,都是在給老皇帝擦屁股,但義務伴隨而來的是權力,從當太子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將來會成為大魏江山的主人,即使中間經曆波折,他也從未改變主意,如今夙願得償,縱然辛苦些,但也甘之如飴。
王郢等人畢竟自自恃身份,不可能直白地讓魏臨快點弄死老皇帝,魏臨從前幾個東宮臣僚,在他困難的時候也不忘與他暗通款曲,倒是真心為魏臨打算的,便暗示他早日登基,確立名分。
無論如何,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所有事情似乎都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隻稍等老皇帝駕崩,新皇登基,一切就又翻過新的一頁。
李封也是這樣想的。
從前老皇帝主事的時候,眾臣擔心被猜疑,又有朱襄的前車之鑒,都要避嫌,不敢與淮南王走得太近,連李封在外麵都要夾著尾巴做人,生怕給主人惹麻煩。
如今卻不同了,李封走在宮裏頭,多的是人想要巴結討好他,雖說如今名義上的內監總管還是陸青,但他是陛下的人,新帝將來登基,肯定不可能繼續用他,那麽李封就理所當然成為新帝跟前的第一紅人了。
如果不把楊穀計算在內的話。
論服侍淮南王的時間,楊穀畢竟比李封來得長,資曆也比李封老,但李封自忖並不比楊穀差多少,就憑著他這些日子跟著淮南王鞍前馬後,出生入死,功勞也比楊穀大得多。
所以李封絕對有理由相信,他以後的地位,比起成天在王府裏享福的楊穀,肯定隻高不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論對殿下的忠心,誰也不比誰差,憑什麽你就能爬到我頭上呢,對不對?
站在門外待命的當口,他忍不住出了一會兒神,對自己未來做了一下規劃,然後頗感心滿意足。
說曹操曹操就到,正想到楊穀呢,楊穀還真就出現了。
李封眯起眼睛,看著對方從長廊盡頭步履匆匆走過來。
不,應該是說小跑才對。
等楊穀跑近一些,李封才發現,對方神情惶然,還差點絆了一跤,還好及時扶住旁邊廊柱,沒有被李封看了笑話。
“老楊,你這是怎麽了,上了年紀可得小心些!”李封作勢去扶。
楊穀沒工夫和他扯閑篇:“殿下是不是在裏頭?”
李封道:“殿下正與王相他們商談要事呢,你可得等等。”
楊穀心急火燎:“等不及了,我現在就要見到殿下,王妃出事了!”
李封一愣:“什麽事?你不妨與我先說說,我再進去稟告。”
楊穀知道他不放過任何一點在殿下麵前露臉的機會,但此事事關重大,在殿下沒有發話之前,他不可能先透露給李封,便頓足道:“你若不通報,我便闖進去,屆時殿下追究下來,你也脫不開幹係!”
李封還真怕他這樣不依不饒,聞言暗罵一聲,隻好道:“那我進去說,你且等著罷。”
老皇帝還沒死,但其實隻剩下一口氣了,魏臨想讓他什麽時候死,他什麽時候就得死,京城上下如今都知道老皇帝龍體抱恙,淮南王監國,這其實就是實際上的權力易主了,若是哪一天忽然宣布皇帝駕崩,命官民舉喪,大夥也不會覺得意外。
但這樣的消息還沒有傳出來,因為魏臨需要時間去準備。
魏善程載那邊氣勢洶洶,在江州拉起人馬,一路西進,眼看離京城不遠了,卻忽然傳出老皇帝病重的消息,魏臨那邊還讓人廣發檄文,說你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實際上天下誰都知道你是衝著陛下去的,陛下被你這個不孝子氣病,如今臥病在床,連說話都困難,你若是還念一絲父子親情,就趕緊到京城來負荊請罪,否則就別拿陛下當借口,來掩蓋你的狼子野心。
魏善接到檄文之後是否氣得跳腳不得而知,程載卻的確是大吃一驚。因為他的獨子程堂,原本早應該離開京城在前往投奔他的路上,結果不知為何卻被魏臨那邊的人截下來,並扣在手裏。
程載因為投奔魏善之事,程家都被惱羞成怒的老皇帝給殺了,他在離京之前早已料到有此一劫,卻沒想到老皇帝如此之狠,直接滿門抄斬,幸好自己早有準備,將嫡子藏匿起來,令他暗中伺機逃走,卻沒曾想,到頭來程堂依舊落在魏臨手裏,用以威脅自己。
有了魏臨那道檄文,魏善師出無名,道義上落了下風,程載又有兒子在別人手裏頭,投鼠忌器,兩人尚未決定好下一步該怎麽做,討伐軍行進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京城壓力得以稍稍緩解,嚴遵那邊跟齊人的戰事也逐漸有了轉機。
魏軍一直退到吳越邊上,身後便是大魏國土,退無可退,背水一戰,反而大敗齊軍,魏軍趁勝追擊,又往前推進了數百裏,雖然沒能恢複鼎盛時期並吞下來的勢力範圍,但齊軍不是鐵打的,經過這麽一段時間的割據,他們也有些疲憊,無法再像之前那樣勢如破竹,而且北方的回鶻人又開始蠢蠢欲動,齊人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北顧,齊魏兩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兵戎相見之後,似乎再一次穩定下來。
然而對於魏臨來說,這些天卻是他最忙的時候。
嚴家如今是強有力的盟友,政治聯盟未必一定要靠婚姻來締結,但婚姻卻可以讓人感覺更加牢靠,古往今來皆是如此,所以嚴氏女入宮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可能再改變,因為老皇帝還在,淮南王妃也還在,禮曹那邊不可能現在就開始操辦新皇登基和立後的事情,但嚴家內部是不是已經開始在為女兒準備嫁妝,就不得而知了。
內患未平,外敵覬覦,這些都是老皇帝留下來的爛攤子,魏臨現在做的,都是在給老皇帝擦屁股,但義務伴隨而來的是權力,從當太子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將來會成為大魏江山的主人,即使中間經曆波折,他也從未改變主意,如今夙願得償,縱然辛苦些,但也甘之如飴。
王郢等人畢竟自自恃身份,不可能直白地讓魏臨快點弄死老皇帝,魏臨從前幾個東宮臣僚,在他困難的時候也不忘與他暗通款曲,倒是真心為魏臨打算的,便暗示他早日登基,確立名分。
無論如何,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所有事情似乎都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隻稍等老皇帝駕崩,新皇登基,一切就又翻過新的一頁。
李封也是這樣想的。
從前老皇帝主事的時候,眾臣擔心被猜疑,又有朱襄的前車之鑒,都要避嫌,不敢與淮南王走得太近,連李封在外麵都要夾著尾巴做人,生怕給主人惹麻煩。
如今卻不同了,李封走在宮裏頭,多的是人想要巴結討好他,雖說如今名義上的內監總管還是陸青,但他是陛下的人,新帝將來登基,肯定不可能繼續用他,那麽李封就理所當然成為新帝跟前的第一紅人了。
如果不把楊穀計算在內的話。
論服侍淮南王的時間,楊穀畢竟比李封來得長,資曆也比李封老,但李封自忖並不比楊穀差多少,就憑著他這些日子跟著淮南王鞍前馬後,出生入死,功勞也比楊穀大得多。
所以李封絕對有理由相信,他以後的地位,比起成天在王府裏享福的楊穀,肯定隻高不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論對殿下的忠心,誰也不比誰差,憑什麽你就能爬到我頭上呢,對不對?
站在門外待命的當口,他忍不住出了一會兒神,對自己未來做了一下規劃,然後頗感心滿意足。
說曹操曹操就到,正想到楊穀呢,楊穀還真就出現了。
李封眯起眼睛,看著對方從長廊盡頭步履匆匆走過來。
不,應該是說小跑才對。
等楊穀跑近一些,李封才發現,對方神情惶然,還差點絆了一跤,還好及時扶住旁邊廊柱,沒有被李封看了笑話。
“老楊,你這是怎麽了,上了年紀可得小心些!”李封作勢去扶。
楊穀沒工夫和他扯閑篇:“殿下是不是在裏頭?”
李封道:“殿下正與王相他們商談要事呢,你可得等等。”
楊穀心急火燎:“等不及了,我現在就要見到殿下,王妃出事了!”
李封一愣:“什麽事?你不妨與我先說說,我再進去稟告。”
楊穀知道他不放過任何一點在殿下麵前露臉的機會,但此事事關重大,在殿下沒有發話之前,他不可能先透露給李封,便頓足道:“你若不通報,我便闖進去,屆時殿下追究下來,你也脫不開幹係!”
李封還真怕他這樣不依不饒,聞言暗罵一聲,隻好道:“那我進去說,你且等著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