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蒼流李公祠
花魁當久了,當個煉氣士怎麽了 作者:老南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一日之間,一座廟宇便於蒼流縣北城建成。
建成之後,先前那買地的胖子便消失了。
此地百姓圍在那廟宇前,便看到廟宇前牌匾寫有“李公祠”三字。
“李公……諸位,你們說會是何人?”
有人開口問道。
眾人又聯想到,先前那胖子亦不是凡人,修成這座廟宇時,也有各地的煉氣士前來出力。
那這廟宇中所供奉的便不是普通人。
眾人似乎已然知道了答案。
待到眾人進入廟宇正殿之中,見到一座女子的塑像。塑像塑出來的是個身穿神灼衛掌司服飾,玄衣玄帽,麵帶古怪麵具女子的塑像。
明明隻是一座塑像。
但無形之中卻給人一種威嚴和嚴峻,讓人不禁肅然起敬。
自然這廟宇內所供之人的身份……
眾人已然猜到。
天下為公者,又為李姓,自然就是李月白。
也是這一天之後。
李月白在大劫中身隕的消息傳了開來。天下之人聞言無不悲痛,紛紛前來祭奠祭拜。
一時間,小小一座蒼流縣跟著熱鬧了起來。更有諸多百姓,自願為李月白守廟。
這這其中就有本地的陳大戶。
本地那位陳大戶本名陳烈,過去天下太平時靠各地本地倒賣雜貨糧食發家,在大劫之前算是積攢了不少錢財。
大劫之後,陳烈倒是也,顯得大義,選擇布施糧食,並救濟在大劫中受災的人。
但在這個過程中,陳烈也思考起了一件事。
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他敏銳的嗅到了一些事情。
這場大劫之後,煉氣士有著神灼衛束縛,或許不敢作亂。而他聽聞……數萬裏外的京城已然在大劫中覆滅。
這便預示著,那大魏莊氏王朝已然滅亡了。
天下很可能又要亂了……
而在一個亂世,他陳列空有財富這是好事嗎?
絕對不是。
於是,他便散了一些家財開始招兵買馬,如今已然招募到了一千人。
一千人的力量,足夠第一時間將蒼流縣給封閉。
雖然他陳烈已年近七十。
但以此蒼流縣為起點……
並不妨礙開始他陳家割據一方的時代。
不過這都是李公祠建成之前的想法。如今李公祠建成之後,他就不這麽想了。
如今世人皆知,這位李掌司為天下太平犧牲自己。且此地又是這位李掌司的出生地。
他陳家若就這麽在此地起事,即便將來得了天下,少不了要被後人詬病。
再者,這座李公祠乃是諸多大能煉氣士建成,說不得有些神異。自己若是擾了那位李掌司的清靜……
誰知道又會惹出什麽亂子來?
而人活一世,所謂成將王帝相者,無非也就是更好延續香火。
如今他們陳家延續香火,並不一定就隻有這條路。
陳烈想到這裏,將一眾子孫叫來道:“今日之後,我陳家不起義了?”
聞言此話,他的幾個兒子都顯得不解:
“爹!為什麽?你是怕李公祠建成,我們就此起義惹人非議?可尊敬李公那位李掌司是一回事,我們起義是另外一回事,這不衝突吧?”
“是啊爹!我們準備了這麽久……豈能說停手就停手?我們又不是去折騰李公祠,我們是要起義!這不衝突啊?我看如今九州各地起義的人也大有人在!那些大能煉氣士肯定是不會插手的!”
“爹,我們已經召集了一千人,如今南北路已通……我們更可以北上雲州,南下幽州、通州……”
聽到幾個兒子顯得激進。
陳烈並不顯意外。
他笑了笑,意味深長看著自己的三個兒子道:“正是因為南北之路已通,我陳家才更無機會!”
此話一出,他的三個兒子都閉了嘴。
是啊,之前由於是蒼流縣封閉,所以他們可以以一千人為起點,去外發展。
可現在南北之路被打通。
這就使得雲州、青州、幽州往來之間,不需要再繞路了。
換言之,蒼流縣成了一處要塞。
如果要割據一方,這裏反而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如此想來,要是各方打來……
他們這陳家,還守得住蒼流嗎?
還不如換種方式,主動成為李公祠的守祠人,將來無論誰打到這兒,占領這裏,也必然不會對李公祠怎麽樣。
而他們陳家因為李公祠的關係,自然也會跟著受人尊敬。
三個兒子想到這裏,頓時才覺得這位老爹,能在他們蒼流富甲一方是有原因的。
見三個兒子明白了自己的想法,陳烈撫著花白胡須笑道:“家族延續的方式有很多,最高者……無非是開辟帝王之家!可嘴上要人喊著萬歲,可古往今來又有哪個皇帝真的活了萬歲,又或是哪一個王朝不是隻幾百年就短命而亡。我的兒,天下至多三五年間就會亂……你們好好想想。”
也是這一日過後不久。
陳烈就臥病在床不起,沒幾日時間就去世了。
陳家,大兒子陳房繼任了陳家家主的位置。隨後,便專門派了大批人守在李公祠附近。
當然,陳家主動守祠,沒有刻意顯得高調,也沒有妨礙其他人。
更沒有以專門的守祠人自居。
甚至,要是有人遠道而來李公祠,還能受到陳家的接濟。
如此,陳家倒是也博出了一個好名聲。
此後,紛紛擾擾三五年間,天下果然就如陳老太爺說的那樣開始亂了。
這期間,果然也有各地割據一方的人打來蒼流。
但無論這些人,或是軍閥在外多麽豪橫,當得知這裏供奉著李月白後,進城之後,第一時間都會前來祭拜李月白,並且約束自己手下的兵卒絕對不生事。
連帶著,陳家也會受到這些軍閥的尊敬。
一些軍閥或許是為了買個好名聲,也會留下一大筆錢財,讓陳家用以維護李公祠。
可也正如陳烈所說,如今的蒼流縣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幾乎每隔一兩個月,這裏就會換一批軍閥。
直到又三個月前。
蒼流縣之中,又來了一批兵卒。為首的是個身形魁梧的武夫,名為方戚武,自號天威大將軍。
原是雲州割據一地的大人物,鼎盛時甚至割據了半個雲州,手下有著五萬兵。
隻是半年前,他手下有人反水,連帶著一半的讓也跟著反水。
當時半夜還在睡覺的方戚武,被此事給驚醒,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從這之後,他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一路被打的向南而逃。
他攻下蒼流縣也是不得已之舉。
如今帶著五千人馬,就此縮在一個小小的蒼流縣中,也是不得已之舉。
而今……
就在昨天,他身邊的參軍告訴他,他們馬上要發不起軍餉了。
這讓方戚武開始發愁了,如果發不出軍餉,軍心就要大亂。
軍心大亂,不要說東山再起,可能後麵北方的敵人追來,他要不得就要兵敗如山倒,再無翻身機會。
於是,他火急火燎將身邊的幕僚聚集在了一起,要他們出個主意。
可商量了半天,眾人都沒商量出個所以然。
這時,有人道:“將軍,我們過去發跡靠的是什麽呢?”
方戚武聞言,撓了撓自己的頭道:“過去,老子們靠的是搶。”
對,過去發跡,他靠的就是搶。缺什麽就搶什麽,占領一地就搶一地。且每次打下一城,必會允許手下兵卒進入城中搶上一日,如此也能提高士氣。
可現在……
在這座蒼流縣城中,他卻不敢有這個心思。
“那將軍,如今為何我們不搶呢?”
先前那人道。
“你以為老子不想嗎?可這裏是什麽地方?先前多少軍閥來過這裏,他們都沒動手……我動手……哎!”
方戚武聞言搖了搖頭。
“他們是他們,將軍是將軍!所謂古今成大事者,都不拘小節!將軍!如今我們要是拘泥小節,如何成大事?”
“這……”
方戚武聞言,顯得猶豫。
他怎麽想,都覺得這事不成。
再者,一個小縣城,就算全搶了,又能支撐他手下五千人多少時間?
但不可否認,他又是真的在很認真思考這件事情。畢竟,他現在真的快到絕境了。就好比,他已然身處懸崖邊上,隻一步就會墜落深淵。
那人又繼續道:“大將軍,此事得速速決斷!如果不行動,我們很可能不等敵人打來,我們自己就先要方寸大亂了!”
頓了頓他繼續道:“而且,我這幾日也派人去李公祠踩點過了……建這座廟宇用的材料可都不是凡品。把它拆了,我們不單能阻擊追來的敵人,還能有機會東山再起!大將軍,您覺得如何呢?”
這位幕僚的聲音,並不帶有蠱惑性。
但方戚武聽在心裏,卻覺得那番話字字都撩撥著他的心弦,開啟著他心中的貪婪和欲望。
也許,有些事是真的明知不可為的。
可現實是……
他真的已經到絕境了。
如果他真的拆了李公祠,這絕對要受天下人的指責,說不得還會引來天下人的討伐。
至少,方戚武雖然是個粗魯之人。但人還是清醒的。
“大將軍,若還猶豫……我等必死!”
那人又道。
這句話點醒了方戚武。
是啊……
如果現在什麽都不做,那他一定會在這絕境中被慢慢耗死。
“好。依你所言,老子也不守什麽規矩了!規矩這種東西……老子早就受夠了!明天一早,我們就行動!”
最終,方戚武心中的欲望,戰勝了他的理智。
而方戚武不知道,他和一眾幕僚所說的這些,又被陳家的小兒子在外聽到了耳中。
這些天,陳家也算接濟了方戚武,所以時常能出入方戚武出的地方。
眼下,他聽聞這些後卻是速速回到自家,與家中兩位兄長商議了起來:
“兩位兄長,這方戚武要拆李公祠和洗劫全城!”
隨後,他便把事情又說了一遍。
“這家夥真是膽子大到冒天下之大不韙……先不說我們會拿他怎樣,要是惹怒了李公祠背後的大能煉氣士們!他方戚武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陳家老大陳房說道。
“他方戚武想要洗劫全城,我陳家也不是泥捏的!今晚,我們便出手滅了這家夥!”
他說著,眼中閃過一抹殺意。
既然選擇了主動為李公祠守祠 他們陳家便不隻是嘴上說說。
而當天夜裏……
陳家便組織了百來號人衝進了方戚武睡覺的地方。
隻是陳家人沒有預料到,方戚武或許是之前半夜被手下反水偷襲,偷襲的有了陰影,半夜睡覺時身邊被窩裏,抱著的不再是美人,反而在床邊有專門的侍衛守著他。
並且房間裏埋伏了諸多人。
這就使得……
方戚武就此被驚醒。
由於房間裏還有其他人,方戚武也沒有被陳家人第一時間殺死。
反而,陳家人被一眾兵卒給圍了上來無法脫身。
“陳房!你竟然敢行刺我們大將軍!”
方戚武這邊,有人大喊。
方戚武也上瞪大了眼睛大叫一聲:“好啊……你陳家竟然敢行刺老子!”
“嗬嗬!方戚武倒是你!你準備洗劫本城不說,還準備要拆李公祠,你不怕天下人的恥笑嗎?”
陳房罵道。
被人痛罵,方戚武卻是一點都不覺丟臉,反而大笑道:“哈哈哈哈哈……老子已經想明白了!與其慢慢等死,不如就此搏上一把!興許還能有些活路!還有,別的我不知道,今日……你們就要死在這裏。”
“要拆李公祠……爾等的心肺果然畜生不如!”
正在這時,一道突兀的聲音響了起來。
眾人尋身看去,卻見外麵人群之中不知何時多了個騎著毛驢的青年。
那青年身背一把生鏽鐵劍,麵容也看著平平無奇。
可這一刻隨著他說話,給人的壓迫感卻是撲麵而來。
方戚武自認也算是割據一方的大人物,可對上這青年的視線還是覺一陣心悸。
“你……你是何人?”
“落寶宗,鄧玄。李掌司是我尊敬敬仰之人!她為大劫而犧牲,我便發願為她守祠三十年!對了,我是個煉氣士!還有,我也不怎麽守規矩。今日,你要試試你那五千人,擋得住我一劍嗎?”
鄧玄平淡無奇說著,可給人的感覺卻是鋒芒畢露,刺的人不敢和他對視。
建成之後,先前那買地的胖子便消失了。
此地百姓圍在那廟宇前,便看到廟宇前牌匾寫有“李公祠”三字。
“李公……諸位,你們說會是何人?”
有人開口問道。
眾人又聯想到,先前那胖子亦不是凡人,修成這座廟宇時,也有各地的煉氣士前來出力。
那這廟宇中所供奉的便不是普通人。
眾人似乎已然知道了答案。
待到眾人進入廟宇正殿之中,見到一座女子的塑像。塑像塑出來的是個身穿神灼衛掌司服飾,玄衣玄帽,麵帶古怪麵具女子的塑像。
明明隻是一座塑像。
但無形之中卻給人一種威嚴和嚴峻,讓人不禁肅然起敬。
自然這廟宇內所供之人的身份……
眾人已然猜到。
天下為公者,又為李姓,自然就是李月白。
也是這一天之後。
李月白在大劫中身隕的消息傳了開來。天下之人聞言無不悲痛,紛紛前來祭奠祭拜。
一時間,小小一座蒼流縣跟著熱鬧了起來。更有諸多百姓,自願為李月白守廟。
這這其中就有本地的陳大戶。
本地那位陳大戶本名陳烈,過去天下太平時靠各地本地倒賣雜貨糧食發家,在大劫之前算是積攢了不少錢財。
大劫之後,陳烈倒是也,顯得大義,選擇布施糧食,並救濟在大劫中受災的人。
但在這個過程中,陳烈也思考起了一件事。
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他敏銳的嗅到了一些事情。
這場大劫之後,煉氣士有著神灼衛束縛,或許不敢作亂。而他聽聞……數萬裏外的京城已然在大劫中覆滅。
這便預示著,那大魏莊氏王朝已然滅亡了。
天下很可能又要亂了……
而在一個亂世,他陳列空有財富這是好事嗎?
絕對不是。
於是,他便散了一些家財開始招兵買馬,如今已然招募到了一千人。
一千人的力量,足夠第一時間將蒼流縣給封閉。
雖然他陳烈已年近七十。
但以此蒼流縣為起點……
並不妨礙開始他陳家割據一方的時代。
不過這都是李公祠建成之前的想法。如今李公祠建成之後,他就不這麽想了。
如今世人皆知,這位李掌司為天下太平犧牲自己。且此地又是這位李掌司的出生地。
他陳家若就這麽在此地起事,即便將來得了天下,少不了要被後人詬病。
再者,這座李公祠乃是諸多大能煉氣士建成,說不得有些神異。自己若是擾了那位李掌司的清靜……
誰知道又會惹出什麽亂子來?
而人活一世,所謂成將王帝相者,無非也就是更好延續香火。
如今他們陳家延續香火,並不一定就隻有這條路。
陳烈想到這裏,將一眾子孫叫來道:“今日之後,我陳家不起義了?”
聞言此話,他的幾個兒子都顯得不解:
“爹!為什麽?你是怕李公祠建成,我們就此起義惹人非議?可尊敬李公那位李掌司是一回事,我們起義是另外一回事,這不衝突吧?”
“是啊爹!我們準備了這麽久……豈能說停手就停手?我們又不是去折騰李公祠,我們是要起義!這不衝突啊?我看如今九州各地起義的人也大有人在!那些大能煉氣士肯定是不會插手的!”
“爹,我們已經召集了一千人,如今南北路已通……我們更可以北上雲州,南下幽州、通州……”
聽到幾個兒子顯得激進。
陳烈並不顯意外。
他笑了笑,意味深長看著自己的三個兒子道:“正是因為南北之路已通,我陳家才更無機會!”
此話一出,他的三個兒子都閉了嘴。
是啊,之前由於是蒼流縣封閉,所以他們可以以一千人為起點,去外發展。
可現在南北之路被打通。
這就使得雲州、青州、幽州往來之間,不需要再繞路了。
換言之,蒼流縣成了一處要塞。
如果要割據一方,這裏反而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如此想來,要是各方打來……
他們這陳家,還守得住蒼流嗎?
還不如換種方式,主動成為李公祠的守祠人,將來無論誰打到這兒,占領這裏,也必然不會對李公祠怎麽樣。
而他們陳家因為李公祠的關係,自然也會跟著受人尊敬。
三個兒子想到這裏,頓時才覺得這位老爹,能在他們蒼流富甲一方是有原因的。
見三個兒子明白了自己的想法,陳烈撫著花白胡須笑道:“家族延續的方式有很多,最高者……無非是開辟帝王之家!可嘴上要人喊著萬歲,可古往今來又有哪個皇帝真的活了萬歲,又或是哪一個王朝不是隻幾百年就短命而亡。我的兒,天下至多三五年間就會亂……你們好好想想。”
也是這一日過後不久。
陳烈就臥病在床不起,沒幾日時間就去世了。
陳家,大兒子陳房繼任了陳家家主的位置。隨後,便專門派了大批人守在李公祠附近。
當然,陳家主動守祠,沒有刻意顯得高調,也沒有妨礙其他人。
更沒有以專門的守祠人自居。
甚至,要是有人遠道而來李公祠,還能受到陳家的接濟。
如此,陳家倒是也博出了一個好名聲。
此後,紛紛擾擾三五年間,天下果然就如陳老太爺說的那樣開始亂了。
這期間,果然也有各地割據一方的人打來蒼流。
但無論這些人,或是軍閥在外多麽豪橫,當得知這裏供奉著李月白後,進城之後,第一時間都會前來祭拜李月白,並且約束自己手下的兵卒絕對不生事。
連帶著,陳家也會受到這些軍閥的尊敬。
一些軍閥或許是為了買個好名聲,也會留下一大筆錢財,讓陳家用以維護李公祠。
可也正如陳烈所說,如今的蒼流縣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幾乎每隔一兩個月,這裏就會換一批軍閥。
直到又三個月前。
蒼流縣之中,又來了一批兵卒。為首的是個身形魁梧的武夫,名為方戚武,自號天威大將軍。
原是雲州割據一地的大人物,鼎盛時甚至割據了半個雲州,手下有著五萬兵。
隻是半年前,他手下有人反水,連帶著一半的讓也跟著反水。
當時半夜還在睡覺的方戚武,被此事給驚醒,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從這之後,他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一路被打的向南而逃。
他攻下蒼流縣也是不得已之舉。
如今帶著五千人馬,就此縮在一個小小的蒼流縣中,也是不得已之舉。
而今……
就在昨天,他身邊的參軍告訴他,他們馬上要發不起軍餉了。
這讓方戚武開始發愁了,如果發不出軍餉,軍心就要大亂。
軍心大亂,不要說東山再起,可能後麵北方的敵人追來,他要不得就要兵敗如山倒,再無翻身機會。
於是,他火急火燎將身邊的幕僚聚集在了一起,要他們出個主意。
可商量了半天,眾人都沒商量出個所以然。
這時,有人道:“將軍,我們過去發跡靠的是什麽呢?”
方戚武聞言,撓了撓自己的頭道:“過去,老子們靠的是搶。”
對,過去發跡,他靠的就是搶。缺什麽就搶什麽,占領一地就搶一地。且每次打下一城,必會允許手下兵卒進入城中搶上一日,如此也能提高士氣。
可現在……
在這座蒼流縣城中,他卻不敢有這個心思。
“那將軍,如今為何我們不搶呢?”
先前那人道。
“你以為老子不想嗎?可這裏是什麽地方?先前多少軍閥來過這裏,他們都沒動手……我動手……哎!”
方戚武聞言搖了搖頭。
“他們是他們,將軍是將軍!所謂古今成大事者,都不拘小節!將軍!如今我們要是拘泥小節,如何成大事?”
“這……”
方戚武聞言,顯得猶豫。
他怎麽想,都覺得這事不成。
再者,一個小縣城,就算全搶了,又能支撐他手下五千人多少時間?
但不可否認,他又是真的在很認真思考這件事情。畢竟,他現在真的快到絕境了。就好比,他已然身處懸崖邊上,隻一步就會墜落深淵。
那人又繼續道:“大將軍,此事得速速決斷!如果不行動,我們很可能不等敵人打來,我們自己就先要方寸大亂了!”
頓了頓他繼續道:“而且,我這幾日也派人去李公祠踩點過了……建這座廟宇用的材料可都不是凡品。把它拆了,我們不單能阻擊追來的敵人,還能有機會東山再起!大將軍,您覺得如何呢?”
這位幕僚的聲音,並不帶有蠱惑性。
但方戚武聽在心裏,卻覺得那番話字字都撩撥著他的心弦,開啟著他心中的貪婪和欲望。
也許,有些事是真的明知不可為的。
可現實是……
他真的已經到絕境了。
如果他真的拆了李公祠,這絕對要受天下人的指責,說不得還會引來天下人的討伐。
至少,方戚武雖然是個粗魯之人。但人還是清醒的。
“大將軍,若還猶豫……我等必死!”
那人又道。
這句話點醒了方戚武。
是啊……
如果現在什麽都不做,那他一定會在這絕境中被慢慢耗死。
“好。依你所言,老子也不守什麽規矩了!規矩這種東西……老子早就受夠了!明天一早,我們就行動!”
最終,方戚武心中的欲望,戰勝了他的理智。
而方戚武不知道,他和一眾幕僚所說的這些,又被陳家的小兒子在外聽到了耳中。
這些天,陳家也算接濟了方戚武,所以時常能出入方戚武出的地方。
眼下,他聽聞這些後卻是速速回到自家,與家中兩位兄長商議了起來:
“兩位兄長,這方戚武要拆李公祠和洗劫全城!”
隨後,他便把事情又說了一遍。
“這家夥真是膽子大到冒天下之大不韙……先不說我們會拿他怎樣,要是惹怒了李公祠背後的大能煉氣士們!他方戚武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陳家老大陳房說道。
“他方戚武想要洗劫全城,我陳家也不是泥捏的!今晚,我們便出手滅了這家夥!”
他說著,眼中閃過一抹殺意。
既然選擇了主動為李公祠守祠 他們陳家便不隻是嘴上說說。
而當天夜裏……
陳家便組織了百來號人衝進了方戚武睡覺的地方。
隻是陳家人沒有預料到,方戚武或許是之前半夜被手下反水偷襲,偷襲的有了陰影,半夜睡覺時身邊被窩裏,抱著的不再是美人,反而在床邊有專門的侍衛守著他。
並且房間裏埋伏了諸多人。
這就使得……
方戚武就此被驚醒。
由於房間裏還有其他人,方戚武也沒有被陳家人第一時間殺死。
反而,陳家人被一眾兵卒給圍了上來無法脫身。
“陳房!你竟然敢行刺我們大將軍!”
方戚武這邊,有人大喊。
方戚武也上瞪大了眼睛大叫一聲:“好啊……你陳家竟然敢行刺老子!”
“嗬嗬!方戚武倒是你!你準備洗劫本城不說,還準備要拆李公祠,你不怕天下人的恥笑嗎?”
陳房罵道。
被人痛罵,方戚武卻是一點都不覺丟臉,反而大笑道:“哈哈哈哈哈……老子已經想明白了!與其慢慢等死,不如就此搏上一把!興許還能有些活路!還有,別的我不知道,今日……你們就要死在這裏。”
“要拆李公祠……爾等的心肺果然畜生不如!”
正在這時,一道突兀的聲音響了起來。
眾人尋身看去,卻見外麵人群之中不知何時多了個騎著毛驢的青年。
那青年身背一把生鏽鐵劍,麵容也看著平平無奇。
可這一刻隨著他說話,給人的壓迫感卻是撲麵而來。
方戚武自認也算是割據一方的大人物,可對上這青年的視線還是覺一陣心悸。
“你……你是何人?”
“落寶宗,鄧玄。李掌司是我尊敬敬仰之人!她為大劫而犧牲,我便發願為她守祠三十年!對了,我是個煉氣士!還有,我也不怎麽守規矩。今日,你要試試你那五千人,擋得住我一劍嗎?”
鄧玄平淡無奇說著,可給人的感覺卻是鋒芒畢露,刺的人不敢和他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