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接見,當然要重視。所以經過日常的一番晨練運動,又在大木桶中舒服的泡了個澡,沒再穿之前的衣服,而是換了一身新的玄青厚衫,外麵裹了做工精良的棕黑熊皮襖子,腳踩溫暖舒適的鹿皮靴,頭發豎起成冠,還是一根碧玉青簪穿過,打扮的很是精神。
今天清早便飄了雪,大官人在客棧的房間中,支起了紅泥小火爐,上麵架著燒水的小陶壺,咕嘟咕嘟的冒著熱氣。弄一撮炒製的茶葉放進瓷碗,將熱水倒進去清洗茶上的灰塵,看著茶葉慢慢舒展開來,將水倒掉,又倒了熱水。
現在喝的茶,並不是清水衝泡,而是添加許多東西,非常繁瑣的一個過程,文人雅士所愛,甚至還有鬥茶的遊戲。這種喝法,王言剛來時候喝過,後來就開始炒茶了。還弄出了現在沒有的蓋碗,以及其他茶葉相關的東西,這是其中的一個產業。
不過習慣並不是一時能改,口味也不盡相同。他的茶葉推出市場,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引起極大震動,而是還在慢慢發酵。一部分人開始接觸,一部分人不認同,漸漸的,大宋文人關於茶的喝法形成了兩派,沒事兒就論一論,挺有意思的。
大官人端起茶碗,輕抿一口,感受著茶的本味在口中綻放、碰撞,品味著清香。窗外蒙蒙雪中的天地,穿越千年原汁原味的古建築,天地一色,正是好景致,大官人默默的看著,一時出了神……
上午十點左右,兩個太監帶著抗轎的一起出現在客棧外,王言下樓見著門口的兩個的太監,拱手一禮:“王言見過二位貴人。”
“王校尉快快請起,切莫折煞在下,受不得校尉的禮,更當不得校尉的貴人,咱們可都受著校尉的福呢。”領頭那太監快步上前拖著王言的手臂,笑道:“在下乃宮中殿頭,胡祥,官家差我等前來接校尉進宮。路上還要些時間,校尉且上轎。”
看著前後的兩個轎夫,王言搖頭道:“坐轎就不必了,王言出身窮鄉僻壤,莫說皇宮,這汴京城都是第一次來,所以我就與二位閣長一同步行。煩請胡殿頭與我說道一二,也讓我漲漲見識。這二位抬轎的,就請幫我抬著要獻給官家的禮物吧。”
胡祥點了點頭,沒有拒絕,雖然轎子是皇上批準的,但是不做就不做唄,也沒什麽不行。所以在看了要送的東西不是利器,不是食物,沒有危險,重新封箱後,王言戴上一頂牛皮的氈帽避雪,跟著倆太監一道進宮。
這一路上,胡祥如數家珍的介紹著各個殿閣,說著用處之類的。王言一邊聽,一邊四處看著景色。雖然同各朝代相比,宋朝的皇宮很小,也沒有形成一片建築群,但到底是皇帝住所,大宋又不窮,比在大明時他接手的紫禁城好多了,隻是小不少而已。
因為正下著雪,整個給人的體驗是非常不錯的。遺憾的,就是不能站在高處,俯瞰整個皇宮,那應是另一不同的感覺。他是當旅遊景點了,看的挺好。
雖說宋朝皇城不大,但那也是相對而言,幾人單憑腳走路,盡管倒騰的挺勤,那也用了大半個小時的時間才到了太清樓。由胡祥拿了氈帽,又幫著拍了熊皮大衣上的雪水之後,跟著早都在這裏的楊戩上樓,見到了因為雪天來了興致,正站在寬大的書桌前搞藝術的一代藝術家。
穿著一襲紫色長袍,似道家樣式經過改良而成,非常好看。頭發有些散亂的盤在頭上,靠一根白玉簪固定。眉厚、眼大、高鼻、薄唇,留著兩撇上翹的胡子。身量差不多一米七左右,微胖,圓潤且白,因而顯的臉龐看著非常和藹。此模樣,年輕時候,定然也是帥氣瀟灑的。就是現在看著,用現代的話說,也當的帥大叔。
這也正常,畢竟皇族中人不出意外,就沒有長相差的。即使第一代長的不行,但人家是皇帝,下一代也是皇帝。找的皇後,長相是最基本的一點,是絕對符合時代審美,任誰見了都說好看的那一種。一代代的下來,基因也就改良了,越往後越帥。
童貫聲音適中的開口說話:“官家,王校尉來了。”
沉迷藝術創作之中的趙佶聞聲抬頭,看到站在楊戩身後,因為套著熊皮,不如往常消瘦,而是顯著格外高壯的王言。
“哈哈,子言,你終於來了。”
“小臣王言,拜見官家。”說著話,王言躬身,端端正正的一禮。現在並沒有跪禮,見皇上也沒多啥,而且他本也是正七品的致果校尉,雖是武官,但怎麽也是官身,稱個臣當然沒問題。
“起來吧。”趙佶笑嗬嗬的擺手,從案後走了出來,細細打量著王言,滿意的點頭:“好啊,果真是年少有為,這一年多以來,你幫了朕的大忙啊。”
“小臣乃大宋子民,官家乃大宋君父,子民為君父分憂,乃是應當。小臣文不成、武不就,隻於商賈、格物之道算有些小成,能為官家分憂,實乃小臣家族之榮光。”
雖然說的是拍馬屁的話,但王大官人是麵不改色,一身正氣,說的也是鏗鏘有力,好像跟真事似的,他隻是在闡述事實一般。
“朕知你忠心。”趙佶一臉笑意的看著神情認真的王言,使勁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來了一句真壯實,似長輩的關切,而後問道:“第一次來汴京,可還適應?”
“謝官家關心,就是沒有睡好。”說完,不待目露問詢之意的趙佶開口,他張嘴就是舔:“小臣見識淺薄,在陽穀縣之時,百姓已然十分富足,前日到了汴京,才知我大宋如何氣象。小臣也曾讀史,我大宋之繁華昌盛,曆朝曆代所不及,此皆官家之天功。功蓋三皇,德過武帝,實乃聖君,千古一帝非管家莫屬。”
“好了,小小年紀,倒是怪會拍馬屁的。說朕是聖君,朕倒是也認了。可這千古一帝,朕還當不得。文治武功,朕還差的遠,幽雲十六州啊……”
“小臣從來說的都是實話,而且還要糾正官家,小臣就是真拍,拍的那也是龍屁。以我大宋之強,收複幽雲十六州也是指日可待。”
人生在世,哪有不好名利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比趙佶更想收複幽雲十六州。一旦功成,他的功績除了開國的趙匡胤之外,無人可比,這是巨大的誘惑,他忍不住。
“你啊……”趙佶笑的非常暢快,伸手指了指王言:“走吧,在這太清樓呆了半天,外麵正下著雪,陪朕到花園裏走走,說說話。”
“官家且慢,小臣此行有一物獻上。”
“哦?又有賺錢的新東西了?”見王言點頭,趙佶還是那樣溫和的笑意:“拿上來看看。”
王言轉頭看向身邊的楊戩:“勞煩楊大官。”
從頭到尾就通報了一聲,一直在看王言拍馬屁,正感慨其小小年紀功力之高呢,聽見王言的話,他轉回頭看著樓梯處立著的小太監:“去把王校尉帶來的箱子抬上來。”
小太監應聲領命,下得樓去。未幾,兩個太監抬著那一口細長的木箱子上來,輕巧的落在地板上。
王言對著搬運的太監道了謝,蹲下身打開箱子,隻見其中是一匹絹布蒙著長方形的物什,還有一些開著口的木質長條,一看就是能拚接上的。他將東西都拿出來,在趙佶、楊戩兩人的注視下,手法嫻熟,速度飛快的開始拚裝。不一會兒,一個支撐的架子在手中成型。又將其放在地上,而後一把抄起那個長方形,用其上伸出來的兩根木條同方才拚好的底架拚接好。
他站起身,晃了晃立起來的物什,確認牢靠不倒之後,轉頭看著趙佶:“官家,請看。”說著話,他一把扯下蒙著的絹布,讓趙佶細看。
“鏡子?”
站在後邊的趙佶疑問了一句,繞過楊戩上前,驚奇的站在鏡子麵前,看著其中纖毫畢現的清晰模樣,他高興的站在大鏡子前轉圈的照著自己,還讓小太監給穿上了衣服,看著鏡中的自己,就是開心。
這會兒銅鏡的清晰度其實也不錯的,打磨拋光之後,照著也很清楚。隻是相比起玻璃鏡來說,銅鏡就不夠看了,不光清晰度一點,另一點也是銅的造假太高。畢竟銅就是錢的原材料,多大的鏡子,那就是多少錢。真要弄一麵如此大的全身鏡,一般人哪裏用的起。
而這個玻璃鏡其實也不稀奇,正處中世紀的歐洲已經有了玻璃鏡,隻是宋朝沒有罷了。能用的起銅鏡的,必然買的起玻璃鏡。而以前可以買不起銅鏡的,那麽同樣也買不起玻璃鏡。盡管造價很便宜,但當然不可能便宜賣,總是要慢慢降下去才好。
“好,好啊,此鏡比銅鏡更清晰,看著也更舒服。”趙佶不掩飾的稱讚,他對王言如此和藹耐心,正是這個原因,不斷出現的新事物,以及新事物帶來的海量錢財。
而王言在他心中的地位,那也是相當高的,並不比蔡京、童貫等人差。他不是傻子,陽穀縣的情況他清清楚楚。那裏的改變,都是王言一己之力帶起來的。不似蔡京等人那般,弄的下邊烏煙瘴氣,而且搞得錢還更多,高下立判。
現在眼見得又是一財源出現,他當然高興。
王言從來知道,趙佶並不是沒腦子的,他是昏,但是還算有政治手腕。若不然,也不能做了那麽多年的皇帝。對於民生疾苦,他一定是知道的,隻是當沒看見罷了。當然,他知道的是紙麵上的疾苦,真正的疾苦他看不到。而他端王上位,從來錦衣玉食,老百姓多慘是想不到的,他知道慘,但不知道怎麽慘。當然,即使知道怎麽慘,也不會在他的眼中,這是誰都沒辦法的。
他又拿出了一塊小的透明玻璃:“官家,主要賺錢的是這個。”
“哦?”臭美的趙佶聞聲轉頭,接過他手中的東西,隨即又上手摸了一下麵前的鏡子:“此二者為一物?此物何名?”
“官家好眼力,正是一物,此乃玻璃,鏡子隻是在這一塊玻璃的一麵塗了特質的材料罷了。”
“此物除了做鏡子,難道還能做旁的?”
王言指著難麵糊了紙的窗戶:“官家,若此物替代糊窗紙,陽光直入室內,在室內亦可清楚的看到外麵的景致而無需開窗,似今天這等落雪日子,在窗前喝茶讀書,寫字作畫,豈不別是一番趣味?”
趙佶作為一個藝術家,想象力當然不缺,看著手中幹淨透明的玻璃,腦子裏已經閃過了那般情景該是如何歡喜,他笑嗬嗬的看著王言:“可是已經有了足夠的玻璃,可以將朕這皇宮都換一遍?”
王言稍顯局促的搖頭:“官家恕罪,因為剛產出來,時日尚短,而想要達到如此清晰透光又非易事,故而小臣帶來的玻璃,隻能給官家先換一個宮殿。”
“無事,朕不怪你,慢慢來吧。”趙佶笑道:“一個宮殿的話,就先把這太清樓換了吧,朕在這裏的時間多一些。楊戩,這件事由你來辦。”
“老奴遵旨。”
“走吧,出去賞賞雪。”說罷,趙佶背著手,悠哉的下了樓。
王言、楊戩二人,一左一右的落後一小步,跟在趙佶身邊,隨著趙佶在禦花園中溜達。這花園中早都掃出了一條小路,隻是雪下的不小,即使現在一堆小太監們在那掃,可很快又落了一層,踩在上麵仍然是咯吱咯吱。
“瑞雪照豐年啊,今年又是個好年景。”
聽見主子的感慨,楊戩適時的一記小馬屁送上:“大宋有聖君庇佑,自然風調雨順。”
趙佶馬屁聽的多了,很吃勁,這一下顯然沒啥大用,他笑嗬嗬的瞥了一眼跟在身邊四處張望的莽撞小子:“子言啊,朕聽聞你十五歲就過了府試,若不是因為父母相繼病故的影響,過會試也有希望,真是天資聰穎啊,不知這幾年可還讀聖賢書?”
這就子言了……大官人搖頭道:“小臣不敢欺瞞官家,書確實再讀,隻是平日商事繁忙,未曾深入,早已荒廢了,官家可是要考教小臣?”
“哈哈,本來無此想法,你一說,便有了。就用你所學,采今日這盛雪,賦詩一首吧。好壞不論,隻管做來,你慢慢想,不急。”
還得是當領導好,隨心所欲。想玩你,就玩你,還得謝人家。
又走了一會兒,大官人裝模作樣一邊應付著趙佶的問話,一邊分心思考,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他拱了拱手:“啟稟官家,小臣想了一首打油詩。”
“先前已經說過,好壞不論,隻管做來,說吧。”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在趙佶不明所以的眼神中,大官人清了清嗓,緩緩開口道:“飛入梅花總不見!”
果然,不搬詩的穿越,不是好穿越。
趙佶愣了一下,重複了一遍最後的半句,看著不遠處盛開的梅花,他拍手叫好:“不錯,不錯,雖是打油詩,卻自有意境,正合此景。好啊,好,憑這一句飛入梅花總不見,午膳就要多喝一杯酒。說吧,想要何賞賜?”
“官家不怪罪就是小臣的福分,不敢要官家賞賜。”
楊戩開口道:“王校尉好不曉事,官家乃一言九鼎的聖君,何故扭捏作態。”
小心的看著趙佶,王言道:“那小臣說了?”
“說吧。”
“小臣還想求一幅官家的字畫,去歲官家所賜的那一幅墨寶,得見官家獨創鶴體之真跡,小臣喜愛至極,日日臨摹。時過一年,想來官家更有進益,如今想再求官家賜一幅,好教小臣細細揣摩。”
趙佶哈哈笑,非常受用:“晚間朕寫一幅差人與你送去。”
“謝官家賞賜。”
又晃悠了一會兒,趙佶漫無目的各方麵的東問西問,最後問到了武事,他說道:“子言啊,朕才想起,你不止讀書,也好武事,自幼跟隨家中護院打熬氣力,至今勤練不輟。去歲更是聽聞,打敗了那個有什麽天下第一高手之稱的……”
看出大哥忘了名,楊戩適時的接話:“官家,是盧俊義,曾與北軍聽用。”
“對,就是盧俊義。那麽大的名頭,斷不是無能之輩,你能打敗他,定然是武功高強。馬上要用午膳,子言不妨與人比鬥一番,活動活動筋骨,少時也好有胃口多吃一些。”
王言苦笑道:“官家今天是有意考教小臣啊。”
楊戩繼續盡職捧哏:“是官家要重用你呢,旁人想要官家考教都沒機會,你不知是走了多大的運。”
“謝官家愛護,既如此,那小臣就獻醜了,不知官家要小臣與哪一位高手比鬥?”
趙佶頭也不回的擺了擺手,後方一高大佩刀軍漢上前,先是對著趙佶躬身請示,見其點頭後,轉過身對著王言拱手一禮:“帶禦器械,周洪,見過王校尉。”
今天清早便飄了雪,大官人在客棧的房間中,支起了紅泥小火爐,上麵架著燒水的小陶壺,咕嘟咕嘟的冒著熱氣。弄一撮炒製的茶葉放進瓷碗,將熱水倒進去清洗茶上的灰塵,看著茶葉慢慢舒展開來,將水倒掉,又倒了熱水。
現在喝的茶,並不是清水衝泡,而是添加許多東西,非常繁瑣的一個過程,文人雅士所愛,甚至還有鬥茶的遊戲。這種喝法,王言剛來時候喝過,後來就開始炒茶了。還弄出了現在沒有的蓋碗,以及其他茶葉相關的東西,這是其中的一個產業。
不過習慣並不是一時能改,口味也不盡相同。他的茶葉推出市場,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引起極大震動,而是還在慢慢發酵。一部分人開始接觸,一部分人不認同,漸漸的,大宋文人關於茶的喝法形成了兩派,沒事兒就論一論,挺有意思的。
大官人端起茶碗,輕抿一口,感受著茶的本味在口中綻放、碰撞,品味著清香。窗外蒙蒙雪中的天地,穿越千年原汁原味的古建築,天地一色,正是好景致,大官人默默的看著,一時出了神……
上午十點左右,兩個太監帶著抗轎的一起出現在客棧外,王言下樓見著門口的兩個的太監,拱手一禮:“王言見過二位貴人。”
“王校尉快快請起,切莫折煞在下,受不得校尉的禮,更當不得校尉的貴人,咱們可都受著校尉的福呢。”領頭那太監快步上前拖著王言的手臂,笑道:“在下乃宮中殿頭,胡祥,官家差我等前來接校尉進宮。路上還要些時間,校尉且上轎。”
看著前後的兩個轎夫,王言搖頭道:“坐轎就不必了,王言出身窮鄉僻壤,莫說皇宮,這汴京城都是第一次來,所以我就與二位閣長一同步行。煩請胡殿頭與我說道一二,也讓我漲漲見識。這二位抬轎的,就請幫我抬著要獻給官家的禮物吧。”
胡祥點了點頭,沒有拒絕,雖然轎子是皇上批準的,但是不做就不做唄,也沒什麽不行。所以在看了要送的東西不是利器,不是食物,沒有危險,重新封箱後,王言戴上一頂牛皮的氈帽避雪,跟著倆太監一道進宮。
這一路上,胡祥如數家珍的介紹著各個殿閣,說著用處之類的。王言一邊聽,一邊四處看著景色。雖然同各朝代相比,宋朝的皇宮很小,也沒有形成一片建築群,但到底是皇帝住所,大宋又不窮,比在大明時他接手的紫禁城好多了,隻是小不少而已。
因為正下著雪,整個給人的體驗是非常不錯的。遺憾的,就是不能站在高處,俯瞰整個皇宮,那應是另一不同的感覺。他是當旅遊景點了,看的挺好。
雖說宋朝皇城不大,但那也是相對而言,幾人單憑腳走路,盡管倒騰的挺勤,那也用了大半個小時的時間才到了太清樓。由胡祥拿了氈帽,又幫著拍了熊皮大衣上的雪水之後,跟著早都在這裏的楊戩上樓,見到了因為雪天來了興致,正站在寬大的書桌前搞藝術的一代藝術家。
穿著一襲紫色長袍,似道家樣式經過改良而成,非常好看。頭發有些散亂的盤在頭上,靠一根白玉簪固定。眉厚、眼大、高鼻、薄唇,留著兩撇上翹的胡子。身量差不多一米七左右,微胖,圓潤且白,因而顯的臉龐看著非常和藹。此模樣,年輕時候,定然也是帥氣瀟灑的。就是現在看著,用現代的話說,也當的帥大叔。
這也正常,畢竟皇族中人不出意外,就沒有長相差的。即使第一代長的不行,但人家是皇帝,下一代也是皇帝。找的皇後,長相是最基本的一點,是絕對符合時代審美,任誰見了都說好看的那一種。一代代的下來,基因也就改良了,越往後越帥。
童貫聲音適中的開口說話:“官家,王校尉來了。”
沉迷藝術創作之中的趙佶聞聲抬頭,看到站在楊戩身後,因為套著熊皮,不如往常消瘦,而是顯著格外高壯的王言。
“哈哈,子言,你終於來了。”
“小臣王言,拜見官家。”說著話,王言躬身,端端正正的一禮。現在並沒有跪禮,見皇上也沒多啥,而且他本也是正七品的致果校尉,雖是武官,但怎麽也是官身,稱個臣當然沒問題。
“起來吧。”趙佶笑嗬嗬的擺手,從案後走了出來,細細打量著王言,滿意的點頭:“好啊,果真是年少有為,這一年多以來,你幫了朕的大忙啊。”
“小臣乃大宋子民,官家乃大宋君父,子民為君父分憂,乃是應當。小臣文不成、武不就,隻於商賈、格物之道算有些小成,能為官家分憂,實乃小臣家族之榮光。”
雖然說的是拍馬屁的話,但王大官人是麵不改色,一身正氣,說的也是鏗鏘有力,好像跟真事似的,他隻是在闡述事實一般。
“朕知你忠心。”趙佶一臉笑意的看著神情認真的王言,使勁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來了一句真壯實,似長輩的關切,而後問道:“第一次來汴京,可還適應?”
“謝官家關心,就是沒有睡好。”說完,不待目露問詢之意的趙佶開口,他張嘴就是舔:“小臣見識淺薄,在陽穀縣之時,百姓已然十分富足,前日到了汴京,才知我大宋如何氣象。小臣也曾讀史,我大宋之繁華昌盛,曆朝曆代所不及,此皆官家之天功。功蓋三皇,德過武帝,實乃聖君,千古一帝非管家莫屬。”
“好了,小小年紀,倒是怪會拍馬屁的。說朕是聖君,朕倒是也認了。可這千古一帝,朕還當不得。文治武功,朕還差的遠,幽雲十六州啊……”
“小臣從來說的都是實話,而且還要糾正官家,小臣就是真拍,拍的那也是龍屁。以我大宋之強,收複幽雲十六州也是指日可待。”
人生在世,哪有不好名利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比趙佶更想收複幽雲十六州。一旦功成,他的功績除了開國的趙匡胤之外,無人可比,這是巨大的誘惑,他忍不住。
“你啊……”趙佶笑的非常暢快,伸手指了指王言:“走吧,在這太清樓呆了半天,外麵正下著雪,陪朕到花園裏走走,說說話。”
“官家且慢,小臣此行有一物獻上。”
“哦?又有賺錢的新東西了?”見王言點頭,趙佶還是那樣溫和的笑意:“拿上來看看。”
王言轉頭看向身邊的楊戩:“勞煩楊大官。”
從頭到尾就通報了一聲,一直在看王言拍馬屁,正感慨其小小年紀功力之高呢,聽見王言的話,他轉回頭看著樓梯處立著的小太監:“去把王校尉帶來的箱子抬上來。”
小太監應聲領命,下得樓去。未幾,兩個太監抬著那一口細長的木箱子上來,輕巧的落在地板上。
王言對著搬運的太監道了謝,蹲下身打開箱子,隻見其中是一匹絹布蒙著長方形的物什,還有一些開著口的木質長條,一看就是能拚接上的。他將東西都拿出來,在趙佶、楊戩兩人的注視下,手法嫻熟,速度飛快的開始拚裝。不一會兒,一個支撐的架子在手中成型。又將其放在地上,而後一把抄起那個長方形,用其上伸出來的兩根木條同方才拚好的底架拚接好。
他站起身,晃了晃立起來的物什,確認牢靠不倒之後,轉頭看著趙佶:“官家,請看。”說著話,他一把扯下蒙著的絹布,讓趙佶細看。
“鏡子?”
站在後邊的趙佶疑問了一句,繞過楊戩上前,驚奇的站在鏡子麵前,看著其中纖毫畢現的清晰模樣,他高興的站在大鏡子前轉圈的照著自己,還讓小太監給穿上了衣服,看著鏡中的自己,就是開心。
這會兒銅鏡的清晰度其實也不錯的,打磨拋光之後,照著也很清楚。隻是相比起玻璃鏡來說,銅鏡就不夠看了,不光清晰度一點,另一點也是銅的造假太高。畢竟銅就是錢的原材料,多大的鏡子,那就是多少錢。真要弄一麵如此大的全身鏡,一般人哪裏用的起。
而這個玻璃鏡其實也不稀奇,正處中世紀的歐洲已經有了玻璃鏡,隻是宋朝沒有罷了。能用的起銅鏡的,必然買的起玻璃鏡。而以前可以買不起銅鏡的,那麽同樣也買不起玻璃鏡。盡管造價很便宜,但當然不可能便宜賣,總是要慢慢降下去才好。
“好,好啊,此鏡比銅鏡更清晰,看著也更舒服。”趙佶不掩飾的稱讚,他對王言如此和藹耐心,正是這個原因,不斷出現的新事物,以及新事物帶來的海量錢財。
而王言在他心中的地位,那也是相當高的,並不比蔡京、童貫等人差。他不是傻子,陽穀縣的情況他清清楚楚。那裏的改變,都是王言一己之力帶起來的。不似蔡京等人那般,弄的下邊烏煙瘴氣,而且搞得錢還更多,高下立判。
現在眼見得又是一財源出現,他當然高興。
王言從來知道,趙佶並不是沒腦子的,他是昏,但是還算有政治手腕。若不然,也不能做了那麽多年的皇帝。對於民生疾苦,他一定是知道的,隻是當沒看見罷了。當然,他知道的是紙麵上的疾苦,真正的疾苦他看不到。而他端王上位,從來錦衣玉食,老百姓多慘是想不到的,他知道慘,但不知道怎麽慘。當然,即使知道怎麽慘,也不會在他的眼中,這是誰都沒辦法的。
他又拿出了一塊小的透明玻璃:“官家,主要賺錢的是這個。”
“哦?”臭美的趙佶聞聲轉頭,接過他手中的東西,隨即又上手摸了一下麵前的鏡子:“此二者為一物?此物何名?”
“官家好眼力,正是一物,此乃玻璃,鏡子隻是在這一塊玻璃的一麵塗了特質的材料罷了。”
“此物除了做鏡子,難道還能做旁的?”
王言指著難麵糊了紙的窗戶:“官家,若此物替代糊窗紙,陽光直入室內,在室內亦可清楚的看到外麵的景致而無需開窗,似今天這等落雪日子,在窗前喝茶讀書,寫字作畫,豈不別是一番趣味?”
趙佶作為一個藝術家,想象力當然不缺,看著手中幹淨透明的玻璃,腦子裏已經閃過了那般情景該是如何歡喜,他笑嗬嗬的看著王言:“可是已經有了足夠的玻璃,可以將朕這皇宮都換一遍?”
王言稍顯局促的搖頭:“官家恕罪,因為剛產出來,時日尚短,而想要達到如此清晰透光又非易事,故而小臣帶來的玻璃,隻能給官家先換一個宮殿。”
“無事,朕不怪你,慢慢來吧。”趙佶笑道:“一個宮殿的話,就先把這太清樓換了吧,朕在這裏的時間多一些。楊戩,這件事由你來辦。”
“老奴遵旨。”
“走吧,出去賞賞雪。”說罷,趙佶背著手,悠哉的下了樓。
王言、楊戩二人,一左一右的落後一小步,跟在趙佶身邊,隨著趙佶在禦花園中溜達。這花園中早都掃出了一條小路,隻是雪下的不小,即使現在一堆小太監們在那掃,可很快又落了一層,踩在上麵仍然是咯吱咯吱。
“瑞雪照豐年啊,今年又是個好年景。”
聽見主子的感慨,楊戩適時的一記小馬屁送上:“大宋有聖君庇佑,自然風調雨順。”
趙佶馬屁聽的多了,很吃勁,這一下顯然沒啥大用,他笑嗬嗬的瞥了一眼跟在身邊四處張望的莽撞小子:“子言啊,朕聽聞你十五歲就過了府試,若不是因為父母相繼病故的影響,過會試也有希望,真是天資聰穎啊,不知這幾年可還讀聖賢書?”
這就子言了……大官人搖頭道:“小臣不敢欺瞞官家,書確實再讀,隻是平日商事繁忙,未曾深入,早已荒廢了,官家可是要考教小臣?”
“哈哈,本來無此想法,你一說,便有了。就用你所學,采今日這盛雪,賦詩一首吧。好壞不論,隻管做來,你慢慢想,不急。”
還得是當領導好,隨心所欲。想玩你,就玩你,還得謝人家。
又走了一會兒,大官人裝模作樣一邊應付著趙佶的問話,一邊分心思考,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他拱了拱手:“啟稟官家,小臣想了一首打油詩。”
“先前已經說過,好壞不論,隻管做來,說吧。”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在趙佶不明所以的眼神中,大官人清了清嗓,緩緩開口道:“飛入梅花總不見!”
果然,不搬詩的穿越,不是好穿越。
趙佶愣了一下,重複了一遍最後的半句,看著不遠處盛開的梅花,他拍手叫好:“不錯,不錯,雖是打油詩,卻自有意境,正合此景。好啊,好,憑這一句飛入梅花總不見,午膳就要多喝一杯酒。說吧,想要何賞賜?”
“官家不怪罪就是小臣的福分,不敢要官家賞賜。”
楊戩開口道:“王校尉好不曉事,官家乃一言九鼎的聖君,何故扭捏作態。”
小心的看著趙佶,王言道:“那小臣說了?”
“說吧。”
“小臣還想求一幅官家的字畫,去歲官家所賜的那一幅墨寶,得見官家獨創鶴體之真跡,小臣喜愛至極,日日臨摹。時過一年,想來官家更有進益,如今想再求官家賜一幅,好教小臣細細揣摩。”
趙佶哈哈笑,非常受用:“晚間朕寫一幅差人與你送去。”
“謝官家賞賜。”
又晃悠了一會兒,趙佶漫無目的各方麵的東問西問,最後問到了武事,他說道:“子言啊,朕才想起,你不止讀書,也好武事,自幼跟隨家中護院打熬氣力,至今勤練不輟。去歲更是聽聞,打敗了那個有什麽天下第一高手之稱的……”
看出大哥忘了名,楊戩適時的接話:“官家,是盧俊義,曾與北軍聽用。”
“對,就是盧俊義。那麽大的名頭,斷不是無能之輩,你能打敗他,定然是武功高強。馬上要用午膳,子言不妨與人比鬥一番,活動活動筋骨,少時也好有胃口多吃一些。”
王言苦笑道:“官家今天是有意考教小臣啊。”
楊戩繼續盡職捧哏:“是官家要重用你呢,旁人想要官家考教都沒機會,你不知是走了多大的運。”
“謝官家愛護,既如此,那小臣就獻醜了,不知官家要小臣與哪一位高手比鬥?”
趙佶頭也不回的擺了擺手,後方一高大佩刀軍漢上前,先是對著趙佶躬身請示,見其點頭後,轉過身對著王言拱手一禮:“帶禦器械,周洪,見過王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