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崩潰的西夏不去打,那實在是罪過。
尤其是已經感受到了勝利滋味的大宋群臣,以及更加重要的一個老邁的皇帝。不僅要打西夏,還要打北方苟延殘喘的契丹。
當然有王言在西北不斷削弱的原因,搞的西夏內亂不斷,不僅治下的百姓亂,上層的統治階級也是爭權奪利打出了狗腦子。
但是這幾年的安穩發展,範仲淹等人重新上台吸收了經驗教訓的逐步改革,大宋兵強馬壯國富民安,倒也真是強的可怕。
甚至這一次滅亡西夏的戰爭,甚至都沒有影響到國家的正常發展。一場滅國之戰,輕輕鬆鬆的便解決了。
改革肯定是有用的,但是沒有觸及到的地方也還有很多。比如一直在推行的清田、查人,遭遇了相當強大的阻力。請客、斬首、收下當狗,地方大戶們玩的精熟。包括已經全麵推行的商稅,也不過是看起來花團錦族罷了。現在的數據,十成十是不準的。
再者便是皇族問題,勳貴問題,鹽鐵、漕運問題,司法問題,官吏的監察問題等等,全都是問題,全都是不敢輕易動,動了就要命的問題。
不過即便如此,卻也是多多少少的刮出了錢來,再加上擴張地盤帶來的開拓,市場做大,倒也真是極大的平抑了矛盾。
當然也不能說範仲淹等人的改革沒有用,事情總要一步步去做的,歲入確實增長了,行政效率確實提升了,這都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就是趙禎現在有些貪功了,就想著趁著死前,把西夏、契丹都幹了,甚至還有打回鶻的意思。而在南邊,也開始研究起了大理。
他的壽命,王言最清楚,他的調理手段成功的在趙禎自己加班加點的生孩子之下,破壞的一幹二淨,現在的身體問題頻出……
不過對於趙禎勇於進取的精神,王言是很欣賞的,該打就是要打。
但可惜,這些事情跟他沒關係,所有人都不想再給一份滅國的功勞。打仗的時候,他在國子監講課,打完了仗,他還在國子監講課。甚至就連戰時的作戰會議,都沒有找他這個公認的最能打的人參謀參謀。至多不過是在跟範仲淹、歐陽修還有老包一起吃飯喝茶的時候,閑聊過幾句。
不過也不是沒有伴,狄青還在那呢。隻不過他王某人是真無所謂,狄青卻是看著他來找平衡,進行自我開解……
他們倆倒是都參與了戰後的慶祝環節,趙禎還賞賜了不少東西……
也是在慶祝結束後不久,王言見到了顧廷燁。
若非風雨雷電,每天早上,王言都是走去衙門的。這一路上,他會跟百姓們,跟軍巡鋪的兵丁,路過的巡捕等人說說話。倒也不能說是甚麽體察民情,一天兩天是體察,總是如此那就處出感情了,每天都要亂七八糟的說上幾句。…。。
誰家結了婚,誰家生了孩子,誰家日子過好了,誰家有了小麻煩,凡此種種,這大半年的時間裏,王言已經跟他上班路上的這些百姓都建立了一定的交情。
他本來就受歡迎,又願意跟百姓們接觸,這都是必然的事。百姓們也願意這樣,因為王言每天都在這條路上走,人們都混了臉熟,有人敢找事兒,他們隻要堵著王言求告就是了。沒人會懷疑,王言聽了以後會不辦事兒。
早在王言做巡使的時候,這裏的人們多多少少的都被光芒普照到了。他們深深的知道,王相公是什麽力度……
顧廷燁就是這麽出來的。
一路走到了皇城內的國子監門口,王言捏著扇子對顧廷燁點了點。
顧廷燁識趣的走了上來,鄭重的行禮:“顧廷燁拜見相公。”
“跟了一路,說說吧,所求何事。”
“相公知道廷燁?”
“此前,本官知你在本官丈人家裏讀書,後來因言獲罪,官家要你五十歲以後再行科舉。上月西北報捷,顧廷燁之名亦在其中。”
王言搖著扇子,笑吟吟的看著他,“卻不知你來尋本官,能有甚麽事?”
“廷燁想拜在相公門下。”
“收聲!”
王言搖著扇子,送了他一股涼風,“戰場上能從一介小卒,一路打到如今的將軍,該是個聰明人。本官如今是何情形,你應該是清楚的。便是情形尚好,你這話叫人聽了去,本官怕是也要因之做罪。顧廷燁,你居心不良啊……”
“廷燁乃是真心投靠相公,如何居心不良?相公神武,天下皆知……”
“有話直說。”王言打斷了顧廷燁的馬屁。
“早便聽聞相公性情直爽,今日得見果真如此。不瞞相公,廷燁早便欣慕盛家六女,盛明蘭。廷燁如今雖不是文官,卻也打殺出了一些名堂。盛家六女也到了出閣的時候,廷燁有求親之意,不日便將上門。
未免旁人說廷燁攀附相公,廷燁先來攀附一番。廷燁對盛家六小姐肯定是出自真心,但是投靠相公之語,亦是實話。不論是否有相公在,廷燁都要求娶盛家女。不論盛家女是否願嫁,廷燁都甘受相公驅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不要被一時所得迷了眼。一仗打成了將軍,確非常人,卻也沒甚了不起。狄公如何情形,你該是明白的。若非本官頂在前麵,他家裏的狗頭上就要長角了。你是大宋的將軍,不是哪一人的將軍,更不是本官的將軍。這個道理,你要清楚。你自做分內事,還能有誰憑白使壞?
至於求娶盛家女,那不是本官能管的,要看明蘭是否願嫁。想跟本官做連襟,卻要看你的能耐。言盡於此,去休去休。”
“廷燁拜謝相公。”顧廷燁鄭重的行禮,而後幹脆的走人。
王言的話已經說明白了,他隻要做好分內事,就沒有人憑白使壞。但怎麽可能沒人使壞呢?當然是誰跟他使壞,誰就完蛋。…。。
隻有去了西軍,隻有接觸了西北地方的廂軍,才知道王言到底有多牛逼。也才能明白,王言被奪了權召回京在國子監撅著,那是一點兒毛病都沒有的。
恰好,顧廷燁就是投了西軍。
軍隊自然不是鐵板一塊,內部傾軋也是相當嚴重的,西軍也不例外。而在西軍之中,尤以王言舊部為最強。並且連結其他各派,各種的利益交換,軍隊打仗帶著商賈,甚至他們自己也明裏暗裏的扶植了幾個大商人出來,遵循著王言製定的規則,給大家發福利。
而王言的舊部仍舊保持著他立下的規矩,春天在官府的統籌下幫百姓耕地,秋天再去幫忙收成。打起仗來勇猛無比,悍不畏死,勢如破竹……
對於顧廷燁的突然出現,王言並沒什麽特別的感覺。一個有幾分聰明的人,更有主角運道的人,不論環境怎麽變,人家都是能起來的。當然,那是在他沒有針對的情況下,畢竟他也不是沒有收拾過主角。開玩笑,誰還不是個主角了?
來到了國子監衙門,開過了會,掌握了各種事項的進度,也順便批過了需要他過目的文件,又講過了課,直到了中午,王言見到了一個好久不見的人。
“學生拜見相公。”
“多年不見,存中倒是滄桑了許多啊。坐下說話。”
“相公曆經世事,倒還是如在杭州一般豐神俊朗。”沈括拱手道謝,坐在了王言的對麵。
當年通判杭州之時,受範純仁的邀請,去到書院講課,沈括就是當時聽課的學生之一,在散了課以後還單獨找到了王言求教。
那以後,沈括便開始了對於‘新學’的學習,也開始了鑽研其他的各種東西,在過去的幾年中,他跟王言的聯係也沒有中斷,時常通信。因為王言的身份地位,以及學識的深厚廣博,哪怕他隻比王言小一歲,卻也還是執弟子禮的,這一點沈括還是比較堅持。但實際上,兩人的關係算是亦師亦友了。
不過沈括的軌跡並沒有太大的變動,還是因為沒有考中進士,在地方做著小官。今年沈括來京參加春闈,因為他本身是做官的,所以不必要像其他士子一般還要等半年,他是才來京中的。
而他來到京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王言的府上送拜帖。王言便直接讓他這時候來國子監,趁著中午吃飯休息的時間,兩人聊一聊。
但實際上,沈括早便來了,還跟著聽了一上午的課……
王言喝了一口茶水,笑問道:“存中今次可有把握考中啊?”
“學生不比相公,省試皆各州天才,如何敢說必中之語。”
“我說你能中。”
嗯?沈括驚疑的看著麵前笑吟吟的偶像、人生榜樣,遲疑的說道:“相公,此舉怕是不妥吧?相公如今在京中正是……”
“我雖掌監事,然則貢舉之事卻不由我做主。且今歲是科舉改製首次實行,便是可能暗中操作,我也做不出這等事。我說你能中,是因你學問紮實,心態平穩,且年初亡了西夏,正是用人之際,我料今科當取士四百左右。存中隻要正常發揮,手到擒來,等閑事耳。”…。。
“學生不敢斷言,還是考過再看吧。”
“存中誌在何方?”
“自是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
“何以立?”
“相公所言求實之道,學生一日不曾懈怠,至今日,格物已有所得。卻不知相公何意?”
沈括是有些懵的,因為這不是正常的許久再見的程序。應該是先聊聊這幾年中的情況,再說一說近況,然後才是展望未來。現在倆人坐下沒說幾句話呢,就直接展望未來,他有些不會了。
王言笑道:“我在國子監給你留了個位置,正合你的心意。”
“相公所言,莫不是百工院?”
“你做祭酒。”
“學生怕是不能勝任吧?”
“百工院之中,以大匠為主,沒有高級官吏,你可以壓的住。且你通百工,此事非你莫屬。假若你發揮失常,一樣可以任職。經營好百工院,研究出利國利民的器具,你沈存中便是功莫大焉。”
沈括連猶豫都沒有,直接起身,拱手行禮:“學生敢不從命。”
王言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是大宋比較適合搞科學研究的人,而且適合統籌管理科學研究,是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的。相比起讓他去帶兵打仗,結果因為互相傾軋導致的大敗虧輸,也影響了他的官途,還是教書,搞研究,更加的好些。
他站起身,拍了拍沈括的肩膀:“走罷,去食堂用午膳。”
“正好見識一下國子監的飯食如何。”
沈括跟在王言的身後,一路好奇的打量著國子監內的情況。直到打了飯菜坐下,這次見麵終於是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兩人說說笑笑的聊起了近些年發生的事……
其實也不止是沈括,王言的府上收到的拜帖多的很,因為他已經是來到京城中必須上門拜見的人物之一。
他每天都要見上幾個人,與他們聊一聊,給他自己立個好人設,傳揚一下好口碑,也有利於他發掘人才,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甚至於三蘇都來拜訪了他。
站在曆史的角度上來看,三蘇一起登門,是王言人生的新成就。但是放在當下來講,這是尋常事,沒甚麽出奇。
王言跟他們父子三人聊的也多是文學方麵的,沒辦法,這父子三人一個比一個有才,真是捅了文曲星的老窩。
當然王言也沒忘了關照他們。
三蘇這一次進京,是求官的。因為在嘉祐二年蘇軾、蘇轍兩兄弟中了進士以後,蘇洵發妻程氏病逝,都回家了。現在是到了時候,該出來當官了。
當然求官歸求官,倒也不是要來跟他王言求。父子三人都牛逼,也不缺官做。更多的可能,還是來看看大宋能有今日氣象的最大功臣。
蘇洵就是變法派,蘇軾、蘇轍自然也是。不過後來蘇軾、蘇轍都反對王安石變法,他們其實不反對變法,反對的是王安石變的法,認為有弊病,應該慎重。不過王安石什麽脾氣?全都給踢出京去。…。。
如此一步步的發展下去,這兩兄弟也就成了保守派了。人的思想,並非一成不變,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不過不管他們來見王言是出於什麽原因,既然三蘇到了他這裏,他當然也是樂於助人的。這種與曆史人物,還是與三蘇這樣的人物麵對麵,聽他們的吹捧,以及各種的請教,還是很令人愉悅的。毫無疑問,這是一種低級快樂,但快樂……
所以王言將蘇洵拉到了國子監。
蘇洵是沒功名的,原本是歐陽修保薦,現在則是王言出手了。把蘇洵拉到手下幹活,每天看著都能樂嗬樂嗬,心情愉悅。當然如果是蘇軾,那就更好了。
隻不過王言是考慮到蘇洵的年紀問題,再加上父子三人不可能在同一個衙門裏任職。若非如此,王言是必要把三蘇都拉到他手下的。
至於蘇軾、蘇轍兩兄弟的官位,王言沒有插手,不出意外的都被送到了西北,現在那邊缺人缺的厲害。雖然艱苦了些,但是也好出成績,總的來說是不錯的……
就在這一段時間之內,顧廷燁果真去盛府提了親。王言還讓華蘭去跟明蘭說了一下,這個不喜歡,他便給明蘭介紹。但是經過了來來回回的同顧廷燁的溝通,明蘭還是同意了,這說明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
明蘭不是傻的,王言的態度已經表示了,她當然知道自己把握幸福。那麽還選擇顧廷燁,不看對眼,那就是真傻了。畢竟歲數差距大,顧廷燁還有妾生的孩子,都不太好聽。
反倒是盛紘不同意,還是明蘭找了華蘭,最後王言出馬跟老丈杆子聊了聊。
盛紘的反對是多方麵因素構成的,顧廷燁是勳貴,是武將,再加上王言比較敏感,結果他盛家還從中搭橋,給王言找一個參與了滅亡西夏之戰,在京統領禁軍的武將做連襟。這種事兒,盛紘當然是不願意的。
王言又一次的給老丈人講明了利害關係,關鍵的問題就在於,這老丈杆子總是抱著即使他王某人倒了,盛家也能繼續存在的念想,這怎麽能行呢。
他娶了盛華蘭的那天開始,盛家就已經跑不掉了。所以他殘忍的擊碎了盛紘的那點兒念想,盛紘現在已經十分後悔當年的決定。
有這麽個女婿,牛逼是牛逼了,但怕也是真的怕,膽顫心驚。他都沒敢跟人說,他總是做夢夢到王言造反事敗,株連九族。
隻要想一想,他就感覺脖頸泛寒……
不管他寒不寒,結果卻是好的,顧廷燁跟盛明蘭的婚事就此定了下來。然後顧廷燁就被調整了工作,帶的兵少了許多……
而在這個時間中,京中的紛紛擾擾也從沒停下。朝中隻有兩件大事,一是徹底的消滅契丹政權,二是儲事。
甚至於,現在契丹可以不打,但是太子之位,必須早早定下。
趙禎跟群臣來來回回的磨嘰了一年,終於也有了結果……
日常感謝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39314553。。
...
尤其是已經感受到了勝利滋味的大宋群臣,以及更加重要的一個老邁的皇帝。不僅要打西夏,還要打北方苟延殘喘的契丹。
當然有王言在西北不斷削弱的原因,搞的西夏內亂不斷,不僅治下的百姓亂,上層的統治階級也是爭權奪利打出了狗腦子。
但是這幾年的安穩發展,範仲淹等人重新上台吸收了經驗教訓的逐步改革,大宋兵強馬壯國富民安,倒也真是強的可怕。
甚至這一次滅亡西夏的戰爭,甚至都沒有影響到國家的正常發展。一場滅國之戰,輕輕鬆鬆的便解決了。
改革肯定是有用的,但是沒有觸及到的地方也還有很多。比如一直在推行的清田、查人,遭遇了相當強大的阻力。請客、斬首、收下當狗,地方大戶們玩的精熟。包括已經全麵推行的商稅,也不過是看起來花團錦族罷了。現在的數據,十成十是不準的。
再者便是皇族問題,勳貴問題,鹽鐵、漕運問題,司法問題,官吏的監察問題等等,全都是問題,全都是不敢輕易動,動了就要命的問題。
不過即便如此,卻也是多多少少的刮出了錢來,再加上擴張地盤帶來的開拓,市場做大,倒也真是極大的平抑了矛盾。
當然也不能說範仲淹等人的改革沒有用,事情總要一步步去做的,歲入確實增長了,行政效率確實提升了,這都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就是趙禎現在有些貪功了,就想著趁著死前,把西夏、契丹都幹了,甚至還有打回鶻的意思。而在南邊,也開始研究起了大理。
他的壽命,王言最清楚,他的調理手段成功的在趙禎自己加班加點的生孩子之下,破壞的一幹二淨,現在的身體問題頻出……
不過對於趙禎勇於進取的精神,王言是很欣賞的,該打就是要打。
但可惜,這些事情跟他沒關係,所有人都不想再給一份滅國的功勞。打仗的時候,他在國子監講課,打完了仗,他還在國子監講課。甚至就連戰時的作戰會議,都沒有找他這個公認的最能打的人參謀參謀。至多不過是在跟範仲淹、歐陽修還有老包一起吃飯喝茶的時候,閑聊過幾句。
不過也不是沒有伴,狄青還在那呢。隻不過他王某人是真無所謂,狄青卻是看著他來找平衡,進行自我開解……
他們倆倒是都參與了戰後的慶祝環節,趙禎還賞賜了不少東西……
也是在慶祝結束後不久,王言見到了顧廷燁。
若非風雨雷電,每天早上,王言都是走去衙門的。這一路上,他會跟百姓們,跟軍巡鋪的兵丁,路過的巡捕等人說說話。倒也不能說是甚麽體察民情,一天兩天是體察,總是如此那就處出感情了,每天都要亂七八糟的說上幾句。…。。
誰家結了婚,誰家生了孩子,誰家日子過好了,誰家有了小麻煩,凡此種種,這大半年的時間裏,王言已經跟他上班路上的這些百姓都建立了一定的交情。
他本來就受歡迎,又願意跟百姓們接觸,這都是必然的事。百姓們也願意這樣,因為王言每天都在這條路上走,人們都混了臉熟,有人敢找事兒,他們隻要堵著王言求告就是了。沒人會懷疑,王言聽了以後會不辦事兒。
早在王言做巡使的時候,這裏的人們多多少少的都被光芒普照到了。他們深深的知道,王相公是什麽力度……
顧廷燁就是這麽出來的。
一路走到了皇城內的國子監門口,王言捏著扇子對顧廷燁點了點。
顧廷燁識趣的走了上來,鄭重的行禮:“顧廷燁拜見相公。”
“跟了一路,說說吧,所求何事。”
“相公知道廷燁?”
“此前,本官知你在本官丈人家裏讀書,後來因言獲罪,官家要你五十歲以後再行科舉。上月西北報捷,顧廷燁之名亦在其中。”
王言搖著扇子,笑吟吟的看著他,“卻不知你來尋本官,能有甚麽事?”
“廷燁想拜在相公門下。”
“收聲!”
王言搖著扇子,送了他一股涼風,“戰場上能從一介小卒,一路打到如今的將軍,該是個聰明人。本官如今是何情形,你應該是清楚的。便是情形尚好,你這話叫人聽了去,本官怕是也要因之做罪。顧廷燁,你居心不良啊……”
“廷燁乃是真心投靠相公,如何居心不良?相公神武,天下皆知……”
“有話直說。”王言打斷了顧廷燁的馬屁。
“早便聽聞相公性情直爽,今日得見果真如此。不瞞相公,廷燁早便欣慕盛家六女,盛明蘭。廷燁如今雖不是文官,卻也打殺出了一些名堂。盛家六女也到了出閣的時候,廷燁有求親之意,不日便將上門。
未免旁人說廷燁攀附相公,廷燁先來攀附一番。廷燁對盛家六小姐肯定是出自真心,但是投靠相公之語,亦是實話。不論是否有相公在,廷燁都要求娶盛家女。不論盛家女是否願嫁,廷燁都甘受相公驅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不要被一時所得迷了眼。一仗打成了將軍,確非常人,卻也沒甚了不起。狄公如何情形,你該是明白的。若非本官頂在前麵,他家裏的狗頭上就要長角了。你是大宋的將軍,不是哪一人的將軍,更不是本官的將軍。這個道理,你要清楚。你自做分內事,還能有誰憑白使壞?
至於求娶盛家女,那不是本官能管的,要看明蘭是否願嫁。想跟本官做連襟,卻要看你的能耐。言盡於此,去休去休。”
“廷燁拜謝相公。”顧廷燁鄭重的行禮,而後幹脆的走人。
王言的話已經說明白了,他隻要做好分內事,就沒有人憑白使壞。但怎麽可能沒人使壞呢?當然是誰跟他使壞,誰就完蛋。…。。
隻有去了西軍,隻有接觸了西北地方的廂軍,才知道王言到底有多牛逼。也才能明白,王言被奪了權召回京在國子監撅著,那是一點兒毛病都沒有的。
恰好,顧廷燁就是投了西軍。
軍隊自然不是鐵板一塊,內部傾軋也是相當嚴重的,西軍也不例外。而在西軍之中,尤以王言舊部為最強。並且連結其他各派,各種的利益交換,軍隊打仗帶著商賈,甚至他們自己也明裏暗裏的扶植了幾個大商人出來,遵循著王言製定的規則,給大家發福利。
而王言的舊部仍舊保持著他立下的規矩,春天在官府的統籌下幫百姓耕地,秋天再去幫忙收成。打起仗來勇猛無比,悍不畏死,勢如破竹……
對於顧廷燁的突然出現,王言並沒什麽特別的感覺。一個有幾分聰明的人,更有主角運道的人,不論環境怎麽變,人家都是能起來的。當然,那是在他沒有針對的情況下,畢竟他也不是沒有收拾過主角。開玩笑,誰還不是個主角了?
來到了國子監衙門,開過了會,掌握了各種事項的進度,也順便批過了需要他過目的文件,又講過了課,直到了中午,王言見到了一個好久不見的人。
“學生拜見相公。”
“多年不見,存中倒是滄桑了許多啊。坐下說話。”
“相公曆經世事,倒還是如在杭州一般豐神俊朗。”沈括拱手道謝,坐在了王言的對麵。
當年通判杭州之時,受範純仁的邀請,去到書院講課,沈括就是當時聽課的學生之一,在散了課以後還單獨找到了王言求教。
那以後,沈括便開始了對於‘新學’的學習,也開始了鑽研其他的各種東西,在過去的幾年中,他跟王言的聯係也沒有中斷,時常通信。因為王言的身份地位,以及學識的深厚廣博,哪怕他隻比王言小一歲,卻也還是執弟子禮的,這一點沈括還是比較堅持。但實際上,兩人的關係算是亦師亦友了。
不過沈括的軌跡並沒有太大的變動,還是因為沒有考中進士,在地方做著小官。今年沈括來京參加春闈,因為他本身是做官的,所以不必要像其他士子一般還要等半年,他是才來京中的。
而他來到京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王言的府上送拜帖。王言便直接讓他這時候來國子監,趁著中午吃飯休息的時間,兩人聊一聊。
但實際上,沈括早便來了,還跟著聽了一上午的課……
王言喝了一口茶水,笑問道:“存中今次可有把握考中啊?”
“學生不比相公,省試皆各州天才,如何敢說必中之語。”
“我說你能中。”
嗯?沈括驚疑的看著麵前笑吟吟的偶像、人生榜樣,遲疑的說道:“相公,此舉怕是不妥吧?相公如今在京中正是……”
“我雖掌監事,然則貢舉之事卻不由我做主。且今歲是科舉改製首次實行,便是可能暗中操作,我也做不出這等事。我說你能中,是因你學問紮實,心態平穩,且年初亡了西夏,正是用人之際,我料今科當取士四百左右。存中隻要正常發揮,手到擒來,等閑事耳。”…。。
“學生不敢斷言,還是考過再看吧。”
“存中誌在何方?”
“自是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
“何以立?”
“相公所言求實之道,學生一日不曾懈怠,至今日,格物已有所得。卻不知相公何意?”
沈括是有些懵的,因為這不是正常的許久再見的程序。應該是先聊聊這幾年中的情況,再說一說近況,然後才是展望未來。現在倆人坐下沒說幾句話呢,就直接展望未來,他有些不會了。
王言笑道:“我在國子監給你留了個位置,正合你的心意。”
“相公所言,莫不是百工院?”
“你做祭酒。”
“學生怕是不能勝任吧?”
“百工院之中,以大匠為主,沒有高級官吏,你可以壓的住。且你通百工,此事非你莫屬。假若你發揮失常,一樣可以任職。經營好百工院,研究出利國利民的器具,你沈存中便是功莫大焉。”
沈括連猶豫都沒有,直接起身,拱手行禮:“學生敢不從命。”
王言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是大宋比較適合搞科學研究的人,而且適合統籌管理科學研究,是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的。相比起讓他去帶兵打仗,結果因為互相傾軋導致的大敗虧輸,也影響了他的官途,還是教書,搞研究,更加的好些。
他站起身,拍了拍沈括的肩膀:“走罷,去食堂用午膳。”
“正好見識一下國子監的飯食如何。”
沈括跟在王言的身後,一路好奇的打量著國子監內的情況。直到打了飯菜坐下,這次見麵終於是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兩人說說笑笑的聊起了近些年發生的事……
其實也不止是沈括,王言的府上收到的拜帖多的很,因為他已經是來到京城中必須上門拜見的人物之一。
他每天都要見上幾個人,與他們聊一聊,給他自己立個好人設,傳揚一下好口碑,也有利於他發掘人才,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甚至於三蘇都來拜訪了他。
站在曆史的角度上來看,三蘇一起登門,是王言人生的新成就。但是放在當下來講,這是尋常事,沒甚麽出奇。
王言跟他們父子三人聊的也多是文學方麵的,沒辦法,這父子三人一個比一個有才,真是捅了文曲星的老窩。
當然王言也沒忘了關照他們。
三蘇這一次進京,是求官的。因為在嘉祐二年蘇軾、蘇轍兩兄弟中了進士以後,蘇洵發妻程氏病逝,都回家了。現在是到了時候,該出來當官了。
當然求官歸求官,倒也不是要來跟他王言求。父子三人都牛逼,也不缺官做。更多的可能,還是來看看大宋能有今日氣象的最大功臣。
蘇洵就是變法派,蘇軾、蘇轍自然也是。不過後來蘇軾、蘇轍都反對王安石變法,他們其實不反對變法,反對的是王安石變的法,認為有弊病,應該慎重。不過王安石什麽脾氣?全都給踢出京去。…。。
如此一步步的發展下去,這兩兄弟也就成了保守派了。人的思想,並非一成不變,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不過不管他們來見王言是出於什麽原因,既然三蘇到了他這裏,他當然也是樂於助人的。這種與曆史人物,還是與三蘇這樣的人物麵對麵,聽他們的吹捧,以及各種的請教,還是很令人愉悅的。毫無疑問,這是一種低級快樂,但快樂……
所以王言將蘇洵拉到了國子監。
蘇洵是沒功名的,原本是歐陽修保薦,現在則是王言出手了。把蘇洵拉到手下幹活,每天看著都能樂嗬樂嗬,心情愉悅。當然如果是蘇軾,那就更好了。
隻不過王言是考慮到蘇洵的年紀問題,再加上父子三人不可能在同一個衙門裏任職。若非如此,王言是必要把三蘇都拉到他手下的。
至於蘇軾、蘇轍兩兄弟的官位,王言沒有插手,不出意外的都被送到了西北,現在那邊缺人缺的厲害。雖然艱苦了些,但是也好出成績,總的來說是不錯的……
就在這一段時間之內,顧廷燁果真去盛府提了親。王言還讓華蘭去跟明蘭說了一下,這個不喜歡,他便給明蘭介紹。但是經過了來來回回的同顧廷燁的溝通,明蘭還是同意了,這說明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
明蘭不是傻的,王言的態度已經表示了,她當然知道自己把握幸福。那麽還選擇顧廷燁,不看對眼,那就是真傻了。畢竟歲數差距大,顧廷燁還有妾生的孩子,都不太好聽。
反倒是盛紘不同意,還是明蘭找了華蘭,最後王言出馬跟老丈杆子聊了聊。
盛紘的反對是多方麵因素構成的,顧廷燁是勳貴,是武將,再加上王言比較敏感,結果他盛家還從中搭橋,給王言找一個參與了滅亡西夏之戰,在京統領禁軍的武將做連襟。這種事兒,盛紘當然是不願意的。
王言又一次的給老丈人講明了利害關係,關鍵的問題就在於,這老丈杆子總是抱著即使他王某人倒了,盛家也能繼續存在的念想,這怎麽能行呢。
他娶了盛華蘭的那天開始,盛家就已經跑不掉了。所以他殘忍的擊碎了盛紘的那點兒念想,盛紘現在已經十分後悔當年的決定。
有這麽個女婿,牛逼是牛逼了,但怕也是真的怕,膽顫心驚。他都沒敢跟人說,他總是做夢夢到王言造反事敗,株連九族。
隻要想一想,他就感覺脖頸泛寒……
不管他寒不寒,結果卻是好的,顧廷燁跟盛明蘭的婚事就此定了下來。然後顧廷燁就被調整了工作,帶的兵少了許多……
而在這個時間中,京中的紛紛擾擾也從沒停下。朝中隻有兩件大事,一是徹底的消滅契丹政權,二是儲事。
甚至於,現在契丹可以不打,但是太子之位,必須早早定下。
趙禎跟群臣來來回回的磨嘰了一年,終於也有了結果……
日常感謝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39314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