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內。
握著手上的紙張,感受著紙張那柔滑而又厚實的手感,李翔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喜悅。
隨後,李翔將紙張放在桌上,從筆架上取下一支羽毛筆蘸了蘸墨水,在紙上龍飛鳳舞的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寫完後,李翔放下筆拿起紙張前後翻麵看了看,見沒有陰漬出現,墨水也沒有化開,不由連連點頭道:“好紙,好紙啊。”
一旁的楊千羽含蓄一笑,同時也看著那潔白的紙張,心中也是覺得前所未有的滿足。
以楊千羽的感覺,這樣程度的紙已經和地球上的書寫紙很接近了,應該能雙麵的印刷上文章,而且不會因為墨水滲透,導致字跡模糊。
這就是眾人一直想要的紙張,能夠印刷出文章、裝訂成冊、成為書籍的紙張。
造紙術,印刷術。
想要讓麾下領民皆有能夠識字讀書的可能,造就源源不斷的人才,沒有這兩樣法寶是不行的。
造紙術能夠取代昂貴的羊皮紙和麻煩的木石板,讓普通的人家也能讀得起書,寫得起字,而印刷術更加降低了這一成本。
伊伯爾大陸上的所謂‘書籍’實際上都是都是靠手抄出來的一卷卷羊皮紙卷軸,要寫出一卷書冊很是麻煩,耗時、費力而且成本不菲。正因為如此,知識的傳播麵很小,以至於隻有貴族階層才能普及教育。除此之外就隻有有錢的富裕階層——如商人、擁有自耕地的平民莊園主等——才能有閑錢用於識字和學習知識。至於一般的平民,能夠分辨清楚文字字母,正確拚寫出自己的名字,熟識運用算數或者是讀懂領主張貼的布告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而造紙術和印刷術則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這樣的紙張已經製造成功了,隨時能夠投入使用。
隻要配套的印刷技術能夠研製出來,書籍的出現就勢不可擋。
雕版印刷術是印刷術的基礎,眾人對它還是知道的。至於更加高端的活字印刷術什麽的,眾人倒是也知道,但是其工藝繁雜程度可就遠甚於製造雕版了,不是短時間能夠製造的出來的。不過就目前而言,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對於伊伯爾大陸的文化普及已經是跳躍式的發展了,至於活字印刷術,來日再改進研發就行了。
“希望雕版作坊那裏也能有好的消息。”李翔摩挲著手中的白紙,口中喃喃自語,臉上卻寫滿了期待的神情。
楊千羽聞言笑了笑,緩聲道:“其實呢,製造雕版比起製造紙張來要容易的多了。莊園內的木匠雖然雕刻手藝比較一般,可是刻一些文字還是沒問題的。早在一星期之前我就接到了消息,雕版已經製作成功了。”
“真的?”李翔聞言驚喜的問道。
“那是當然!”楊千羽笑道。
“好你個老楊!藏得夠深的。”一旁的付斌也驚訝道:“為何不早點說?”
“個人覺得這個消息和造紙術研發成功一起來說更好。”楊千羽聳了聳肩解釋道。“而且我還利用這段時間安排雕版作坊的工匠們試做了一套正規的雕版,如今正好可以拿來與新造的紙張相互進行試驗。”
“那我們還等什麽?”李翔跳起身來。“我們現在就去雕版作坊!”
……
雕版作坊距離造紙作坊的距離並不遠,在楊千羽的帶路下,三人很輕鬆的找到了地方。
進入作坊大屋後,隻見房間內有著十餘個工匠,以及幾台小機器,裏邊放著一張刻好了雕版。旁邊還有刷子、成山的紙張、以及墨水。
看這架勢,楊千羽口中的‘初步成型’不過是謙語罷了。實際上在楊千羽的提點和工匠們的努力下,雕版印刷術早已經成型了。
“督造,快些督造出來,我要立刻見到一整篇的文章。”李翔見到印刷版的時候,立刻下令道。
“是。大人”屋子內的工匠到是不認得李翔,不過他們卻認識這些天來一直監督他們工作的楊千羽。此時見到楊千羽的站位居然還落後李翔半步,自然看出來了來的人中是以李翔為首的。連忙應令開始製造。
在李翔三人的目光下,工匠們把墨水塗到木板上,然後將一張張的紙張敷在上邊壓實、再揭下,形成了一張張印滿文字的書頁。剛出來的書頁,墨跡還沒幹透。要在陽光處烘曬片刻,等墨跡幹了之後,才能印刷另一麵。
整個過程很是繁瑣和枯燥。但是李翔三人還是看得的井井有味,幾乎入神。
在地球的華夏曆史上,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取代了昂貴的竹簡,以及書的傳播隻能靠抄,這個低級的傳播方式。讓書籍融入到了方方麵麵,對文化的傳播起到的作用是劃時代的。
如今,這項技術在異界的伊伯爾大陸上出現,又能帶起什麽樣的風暴呢?
真值得期待呢……
楊千羽所選用刊印的書是大陸上最為常見的一篇講述大陸人類曆史的長篇詩歌。因為有四台機器,許多工人。所以製作出了兩篇,幾乎是一摸一樣的。
當最後書籍被套上簡易的封麵,隻印有書名,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裝飾。
出身皮匠的匠人將書頁整齊的碼好,然後用錐子在側邊整齊的打孔。隨後出身裁縫的匠人用穿了細麻繩的針將所有的書頁連帶封麵裝訂在一起。
就這樣,一兩本完整的書籍終於製作完成了。
“嗯……兩套書總共耗時約一個小時。”楊千羽大約的估摸了一下時間。“雖然和傳統的抄書相比耗時差不多,不過這是第一次嚐試,而且參與的人員中沒有善於書寫的學者,這樣算來還算是成功的呢。”
“是啊,相信隻要訓練得益,將工作效率在加快也不是難事。”付斌讚同道。
李翔則拿起了其中薄薄的一本書,仔細的翻閱著。
一冊,一整本。李翔花掉了幾乎半個小時的時間,逐一校對。其中無一字錯字,也沒有任何遺漏。
這是一篇非常完美的文章。
自此,伊伯爾世界中,第一次出現的書籍。
握著手上的紙張,感受著紙張那柔滑而又厚實的手感,李翔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喜悅。
隨後,李翔將紙張放在桌上,從筆架上取下一支羽毛筆蘸了蘸墨水,在紙上龍飛鳳舞的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寫完後,李翔放下筆拿起紙張前後翻麵看了看,見沒有陰漬出現,墨水也沒有化開,不由連連點頭道:“好紙,好紙啊。”
一旁的楊千羽含蓄一笑,同時也看著那潔白的紙張,心中也是覺得前所未有的滿足。
以楊千羽的感覺,這樣程度的紙已經和地球上的書寫紙很接近了,應該能雙麵的印刷上文章,而且不會因為墨水滲透,導致字跡模糊。
這就是眾人一直想要的紙張,能夠印刷出文章、裝訂成冊、成為書籍的紙張。
造紙術,印刷術。
想要讓麾下領民皆有能夠識字讀書的可能,造就源源不斷的人才,沒有這兩樣法寶是不行的。
造紙術能夠取代昂貴的羊皮紙和麻煩的木石板,讓普通的人家也能讀得起書,寫得起字,而印刷術更加降低了這一成本。
伊伯爾大陸上的所謂‘書籍’實際上都是都是靠手抄出來的一卷卷羊皮紙卷軸,要寫出一卷書冊很是麻煩,耗時、費力而且成本不菲。正因為如此,知識的傳播麵很小,以至於隻有貴族階層才能普及教育。除此之外就隻有有錢的富裕階層——如商人、擁有自耕地的平民莊園主等——才能有閑錢用於識字和學習知識。至於一般的平民,能夠分辨清楚文字字母,正確拚寫出自己的名字,熟識運用算數或者是讀懂領主張貼的布告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而造紙術和印刷術則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這樣的紙張已經製造成功了,隨時能夠投入使用。
隻要配套的印刷技術能夠研製出來,書籍的出現就勢不可擋。
雕版印刷術是印刷術的基礎,眾人對它還是知道的。至於更加高端的活字印刷術什麽的,眾人倒是也知道,但是其工藝繁雜程度可就遠甚於製造雕版了,不是短時間能夠製造的出來的。不過就目前而言,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對於伊伯爾大陸的文化普及已經是跳躍式的發展了,至於活字印刷術,來日再改進研發就行了。
“希望雕版作坊那裏也能有好的消息。”李翔摩挲著手中的白紙,口中喃喃自語,臉上卻寫滿了期待的神情。
楊千羽聞言笑了笑,緩聲道:“其實呢,製造雕版比起製造紙張來要容易的多了。莊園內的木匠雖然雕刻手藝比較一般,可是刻一些文字還是沒問題的。早在一星期之前我就接到了消息,雕版已經製作成功了。”
“真的?”李翔聞言驚喜的問道。
“那是當然!”楊千羽笑道。
“好你個老楊!藏得夠深的。”一旁的付斌也驚訝道:“為何不早點說?”
“個人覺得這個消息和造紙術研發成功一起來說更好。”楊千羽聳了聳肩解釋道。“而且我還利用這段時間安排雕版作坊的工匠們試做了一套正規的雕版,如今正好可以拿來與新造的紙張相互進行試驗。”
“那我們還等什麽?”李翔跳起身來。“我們現在就去雕版作坊!”
……
雕版作坊距離造紙作坊的距離並不遠,在楊千羽的帶路下,三人很輕鬆的找到了地方。
進入作坊大屋後,隻見房間內有著十餘個工匠,以及幾台小機器,裏邊放著一張刻好了雕版。旁邊還有刷子、成山的紙張、以及墨水。
看這架勢,楊千羽口中的‘初步成型’不過是謙語罷了。實際上在楊千羽的提點和工匠們的努力下,雕版印刷術早已經成型了。
“督造,快些督造出來,我要立刻見到一整篇的文章。”李翔見到印刷版的時候,立刻下令道。
“是。大人”屋子內的工匠到是不認得李翔,不過他們卻認識這些天來一直監督他們工作的楊千羽。此時見到楊千羽的站位居然還落後李翔半步,自然看出來了來的人中是以李翔為首的。連忙應令開始製造。
在李翔三人的目光下,工匠們把墨水塗到木板上,然後將一張張的紙張敷在上邊壓實、再揭下,形成了一張張印滿文字的書頁。剛出來的書頁,墨跡還沒幹透。要在陽光處烘曬片刻,等墨跡幹了之後,才能印刷另一麵。
整個過程很是繁瑣和枯燥。但是李翔三人還是看得的井井有味,幾乎入神。
在地球的華夏曆史上,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取代了昂貴的竹簡,以及書的傳播隻能靠抄,這個低級的傳播方式。讓書籍融入到了方方麵麵,對文化的傳播起到的作用是劃時代的。
如今,這項技術在異界的伊伯爾大陸上出現,又能帶起什麽樣的風暴呢?
真值得期待呢……
楊千羽所選用刊印的書是大陸上最為常見的一篇講述大陸人類曆史的長篇詩歌。因為有四台機器,許多工人。所以製作出了兩篇,幾乎是一摸一樣的。
當最後書籍被套上簡易的封麵,隻印有書名,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裝飾。
出身皮匠的匠人將書頁整齊的碼好,然後用錐子在側邊整齊的打孔。隨後出身裁縫的匠人用穿了細麻繩的針將所有的書頁連帶封麵裝訂在一起。
就這樣,一兩本完整的書籍終於製作完成了。
“嗯……兩套書總共耗時約一個小時。”楊千羽大約的估摸了一下時間。“雖然和傳統的抄書相比耗時差不多,不過這是第一次嚐試,而且參與的人員中沒有善於書寫的學者,這樣算來還算是成功的呢。”
“是啊,相信隻要訓練得益,將工作效率在加快也不是難事。”付斌讚同道。
李翔則拿起了其中薄薄的一本書,仔細的翻閱著。
一冊,一整本。李翔花掉了幾乎半個小時的時間,逐一校對。其中無一字錯字,也沒有任何遺漏。
這是一篇非常完美的文章。
自此,伊伯爾世界中,第一次出現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