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所有的直升機設計有一條‘真理’,就是一款直升機上的新技術絕對不能超過20%,隻要超過這個數,設計出來的直升機是100%失敗。所以世界各國的直升機都是一代一代的更新換代,不管一款直升機外形變化有多大,新技術絕對不會超過20%,從來沒有一款直升機的超過這個數。


    而打破這個真理的直升機就是直十,在這玩意出現之前,龍國壓根就沒有武裝直升機——別說直-九wa和直-19,那倆就相當於坦克旁邊的吉普車,壓根就不算真正的武裝直升機。


    而這款直升機的出現就是‘摸著鷹醬過河’的產物。


    世界上最早研發出武裝直升機的國家就是漂亮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他們就研發出了武裝直升機,並且在科索沃戰爭、入侵巴拿馬的時候都派上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最讓武裝直升機大出風頭的那必須是海灣戰爭。


    當時海灣戰爭的時候,‘阿帕奇’大出風頭,在伊拉克戰場上殺敵如砍瓜切菜,一口氣摧毀了三百多輛坦克,還有大量的地麵設施、裝甲車等等。


    而海灣戰爭真的是打醒了龍國的一場戰爭:盡管這場戰爭跟龍國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龍國人發現了一個事實:漂亮國實在太強了,他們以犧牲了148人的代價造成了伊拉克十萬人的傷亡!直接損失二千多億美刀!


    比較起來龍國軍工實在太落後!


    當時漂亮國的電子戰、夜戰、隱身戰等等戰術真的給全世界上了一課。也就是那時候,龍國軍隊開始了一步步走向了真正的現代化建設。


    而直十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


    直十出現之前龍國就沒有任何關於武裝直升機的經驗!毫不誇張的說:在直十出現之前,龍國的直升機產業隻是局限於仿製外國直升機的地步,壓根就沒有自己設計生產直升機的能力!而且那時候陸軍航空兵才剛剛成立沒兩年,哪有錢和技術搞這玩意?當時龍國的經濟實力和工業能力也根本無法承擔自己獨立設計生產一款武裝直升機!


    當時龍國沒有辦法,搞出來一個新名詞,叫做‘專用武裝直升機預研’,意思就是在項目正式上馬之前先看看能不能解決一些其中的關鍵技術。


    說白了就是大家都沒錢,你們搞搞試試,有希望就搞,沒希望就放下去等有錢再說。。


    事實上當時項目組的人可能都沒有什麽信心。


    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預研項目是直升機的‘三大動部件’。


    所謂的三大動部件就是直升機最核心的三樣東西:發動機、旋翼和尾翼以及連接發動機和旋翼的傳動係統,這也是直升機最核心的技術,而武裝直升機的三大動部件比一般直升機的指標要高一大截,要求飛行速度快,反應靈活機動性強生存力強,基本上搞出來這三樣的話武裝直升機也就成了……


    反正當時龍國的各個部門的研發人員基本上就等於‘開局選擇地獄難度’直接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


    現在看看當時的設計過程都可笑的讓人心疼。


    當時正屬於親漂亮國派當道的時候,一群人要求斃掉這個項目,說自己研發浪費錢,當直接買外國的不好?


    那就是一個不重視科研的年代。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時負責發動機研究的‘龍航發動機動力研究所’直接就是一家‘停緩建單位’,可以理解為是一個把一群科研人員放在裏麵養老的單位。


    這事情在那個年代一點兒不奇怪,比如說後來負責生產直十的昌飛集團,很長時間內是靠著生產火鍋才能養活工人,如果不是後來他們生產的‘昌河微麵’大受市場歡迎,恐怕昌飛集團已經消失在曆史長河。


    龍航發動機動力研究所在研究的武裝直升機使用的渦軸發動機這個項目之前對這種發動機的了解是‘0’。也就是讓他們從無到有研究一款5.5噸級的渦軸發動機!


    而負責旋翼預研任務的直升機研究所更慘:直升機的旋翼是衡量直升機第幾代的關鍵技術。他們在這之前研究的槳葉都是由鋼梁和鋁合金材質組成,都是金屬槳葉,槳轂技術還是六十年代的全金屬全鉸接式槳轂,而金屬槳葉和槳轂壓根承受不住武裝直升機飛行時候產生的過載!西方先進武裝直升機用的都是新型的柔性槳轂和複合材料槳葉。而受製於技術封鎖,龍國在這方麵的技術還是‘0’,像西方那樣的技術連見都沒見過,隻是聽說過而已。


    反正說白了就是沒有外國專家可以討教,沒有自主研發經驗的情況下進行了這個項目。


    預研工作整整搞了十年,然後這個項目終於在1998年立項開始正式研發:之所以有這個自信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那時候有錢了,第二個原因則是當時三個預研項目裏除了發動機外,旋翼和傳統係統都取得了重大的進步。


    比如說旋翼,


    事實上到了今天為止,直十的槳葉還是國產材料和國產技術的,和現在世界所有的直升機旋翼製造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全都是獨有的技術獨有的專利!


    同樣道理:采用的鈦合金槳轂傳統係統也是和世界各國的槳轂材料都不同。


    但是還真的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到了今天,龍國直十直升機使用的槳轂和旋翼的指數都是世界第一梯隊的。


    直十這款直升機2001年完成整體設計;2002年開始生產;2003年完成首飛。


    聽上去好像很順利吧?這是因為三大動部件裏麵使用的發動機是惠普的pt6c-67c,人家隻賣給咱們六台發動機後漂亮國就站了出來進行製裁,於是發動機又沒了。


    而當時軍方對值十的需求已經到了什麽地步了呢?


    直十還沒定型,已經生產了24架直十機身!


    這下所有的人都把目標放倒了龍航發動機動力研究所上,雖然當時渦軸發動機已經研發出來了,但是小問題不斷,尤其是固定渦輪葉片的榫齒產生裂紋問題特難解決。


    這事情不奇怪,渦輪葉片工作溫度上千度,每分鍾四五萬的轉速,一個葉片也就20克左右,可是轉起來的時候要承受大約五噸的離心力,科研人員用了幾年時間又解決了這個問題研發了第二代單晶材料研發出龍國的第一款渦旋發動機渦軸—9,直接拿下了國家科學一等獎。


    這可是航空發動機產品的最高獎項。


    事實證明科學家都是瘋子,既然發動機問題解決了,科研人員腦子一熱,又順便提高了直升機20%的指標,什麽攻擊、探測、防衛等功能使勁往上裝,直十特麽的又超重了!機動性又沒了!


    而軍方對這款飛機的要求很簡單:火力不能減。戰鬥性能不能減,這是不能逾越的底線。於是直十又開始‘減肥’,為了減重等於又重新設計設計了一遍。


    反正就這樣,2010年的時候這款飛機終於定型,然後直接開始批量生產,龍國成為世界上第八個生產專用武裝直升機的國家,也就是那時候龍國才真正的成為世界上直升機工業裏的新生力量。


    換句話說就是:一直到2010年,龍國才真正的掌握直升機生產製造技術。


    那麽直十的表現如何?


    在幾年後‘航空飛鏢’國際軍事比賽裏,輕而易舉的擊敗米-28、卡-52這樣的名聲在外的武裝直升機,是現在全球機動性最好的專用武裝直升機。


    論綜合能力是妥妥能排進世界前三的武裝直升機。


    當然,直十也有問題,比如‘攻強守弱’,當時為了減重犧牲了不少機體結構和裝甲;還有偵測設備選擇有爭議、排氣係統設計缺陷等等,但是這款直升機目前也在不斷改進中,現在渦軸-16發動機已經研發成功,直十有了最新發動機動力充足,於是各種改進型上也在不斷‘打補丁’,各種原來的短板都在不斷改進。


    網上那些噴子提到直十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不屑——‘不如阿帕奇’、‘不如超級眼鏡蛇’巴拉巴拉。


    人家再先進的武器也是揍你的!咱們再落後的武器也是保護自己的!


    而且直十也不落後啊!


    在蕭鵬眼裏直十是最能代表龍國軍工精神的裝備:所有的技術從無到有,幾代軍工人員二十年磨一劍。


    向所有研發人員致敬!


    那些說直十不行的鍵盤俠可能一輩子都沒坐過直升機,他們一句‘不行’就否定了那麽多人那麽多年的心血?


    he~~~~tui!


    “見鬼了!”突然穆桂英喊了起來。


    蕭鵬不解:“怎麽了?”


    穆桂英道:“老板,我說如果也有人讓我自報身份你信麽?”


    “我不信!這裏哪有航空監管?”


    “可就是有人找我讓我自報身份!”


    “你鬧我呢?”


    “真的,我去,還讓我要身份識別碼,我特麽的怎麽知道?”


    蕭鵬皺眉:“你拖他一下,我這就聯係一下維和部隊那邊。真特麽的見鬼了!對了,咱們到哪了?”


    “已經快到瓦烏了。我靠,蕭老板,你快點兒啊,他們在驅離咱們,已經進行攻擊警告了啊!”


    “你傻啊,先穩住他們!”


    “我怎麽穩住他們?”


    “告訴他們咱們是龍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非洲當酋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楊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楊半仙並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