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度假村裏的‘孔雀亭’,蕭鵬和楊猛一人捧著一個水煙袋目不轉睛的看著舞池中央裏麵的一個女人。
她正在那裏身著華服一邊唱歌跳舞,旁邊還有幾個樂手演奏著手鼓、西塔爾琴、坦普拉琴等樂器在現場伴奏,
蕭鵬兩人已經看傻了。
什麽?
調查獸藥失竊案?
哪有看姑娘跳舞重要。
楊猛道:“別的不說,就衝這首歌這支舞我就要少吐槽三哥幾句,這也太好看了吧?雖然旋律簡單,但是這歌舞真挑不出毛病嗎,這些印度女人跳舞的時候眼睛都會說話啊。”
蕭鵬聽了楊猛的話回過神來卻搖了搖頭:“跳的確實好,但是和原唱比起來有不少的差距。不對,說有差距這也不對,應該說是完全兩個味道。”
“嗯?你知道這首歌?”楊猛一愣。
蕭鵬點頭:“1981年印度老電影《勒克瑙之花》裏麵的插曲《於此醉人的眼波》,原唱是印度‘國寶級’女演員瑞哈。那時候的印度電影其實都很好看,拍的怎麽美怎麽來。現在則拍爛了。幾天一部電影能有什麽水平?”
印度寶萊塢有一點兒能讓全世界電影圈不得不服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電影拍攝數量。
2016年他們一年拍攝了接近2000部電影而且基本上全部院線播映。
要知道那時候那年世界電影兩大國的龍國和漂亮國加在一起才拍了不到一千五百部電影。其中還有大約九成以上沒有出現在電影院線。
很多人會說當年港片流行的時候拍攝速度也是這樣的幾天拍攝完一部電影。
道理是沒錯的,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印度絕大多數電影時長都是三小時以上,在那邊看電影劇情如何不重要,演員陣容不重要,重要的就是電影時長。
一張電影票可以吹三個多小時空調這才是觀眾們期待的好電影——如果順便電影再好看點兒當然那更好。
有一說一,印度電影確實有不少精品。什麽《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調音師》、《誤殺瞞天記》、《一個母親的複仇》之類的都很不錯,但是和他們龐大的電影數量比起來真的是鳳毛麟角。
不過印度電影還有一個值得稱讚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電影主流風格從來沒變過。
幾十年前龍國有個順口溜說:龍國電影新聞簡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半島電影又哭又笑,阿爾巴尼亞電影摟摟抱抱,印度電影唱唱跳跳。
這麽多年過去了後隻有印度電影還在堅持唱唱跳跳。
當然,如果印度電影不再玩唱跳嚴肅的問責社會問題的時候,那基本上就會出現一部神片(非貶義)。
幾十年前的印度電影不像現在這樣粗製濫造,有些影片真的好看的不行——哪怕是歌舞劇。
比如說蕭鵬說的《勒克瑙之花》這部電影,就算不說裏麵劇情之類的,單憑這一首瑞哈自跳自唱的《於此醉人的眼波》就可以封神。
蕭鵬道:“前幾天我還看了一次《勒克瑙之花》,小時候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瑞卡是我的女神。”
“現在呢?”楊猛好奇問道。
“有一說一,哪怕到了現在她跳舞的時候那種魅力也無法言喻。”蕭鵬認真道。
楊猛沉默半晌道:“鵬鵬,我該跟你道歉。”
“啊?”蕭鵬不解。
楊猛道:“我原來一直認為你喜歡找會跳舞的女孩是為了可以解鎖高難度動作,我現在發現了,你是真覺得跳舞的女孩有魅力。”
蕭鵬比出中指後繼續欣賞舞者唱跳。
這個‘孔雀亭’是一個印度商人在酒店合作的項目,就是表演印度歌舞。整個歌舞廳的布局也很有印度風格,除了周圍的牆壁屋內的裝飾陳設是印度風格外,地上都是地毯沒有座椅。來這裏的客人直接坐在地毯上圍成圈看著舞者在場中跳舞。
不得不說這樣近距離看節目也挺有意思的。
蕭鵬在那裏看到認真,楊猛戳了戳他:“你說這舞蹈和原版是兩個味道,這是什麽意思?我覺得挺好的啊。不過這是啥情況?我怎麽感覺她跳的舞和咱們在伊朗看的舞蹈挺像的?”
蕭鵬聽後道一愣:“你都看出來了?”
楊猛撇嘴道:“這些年我可是你的代言人,我這些年跑來跑去比你累的多好麽?你知道我剛才看到誰了?”
“誰啊?”
“伊朗的情報官阿亞圖拉。”楊猛道:“埃及的馬德布利一直都在這裏。看來你和老劉讓我辦的那事兒有戲。”
蕭鵬咧嘴笑了起來:“伊朗正式加入了上合,再加上現在中東一家親,如果伊朗能和埃及重新建交這也是好事,畢竟都快半個世紀了,何必呢!咱這是做積德的好事。不過你剛才說能在這個印度舞裏找到波斯舞的影子,我可以表揚你一下,眼光還不錯。”
這些年蕭鵬在非洲幹的就是各種牽線搭橋的活兒。
“印度有四大古典舞,其中有一個叫做‘卡塔克’,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說故事的人’,你看寶萊塢電影裏麵那種跟著劇情又唱又跳的基本上就是那種舞。而現在這姑娘跳的舞蹈是波斯舞和卡塔克舞結合的產物,叫做‘穆紮’。傳說中有一名叫做娜迪拉-貝古姆的波斯舞女跟隨商隊到了印度,因為美貌進入了莫臥兒王宮裏擔任藝伎,然後她把波斯舞蹈和卡塔爾舞蹈結合起來開創了這種‘穆紮’,然後她也憑借優美的舞姿和皇子薩利姆相愛,還被賜名‘安娜卡裏’,意思就是‘石榴花’。”
楊猛聽到這裏思考了一下:“你說薩利姆皇子?那不就是莫臥兒王朝的賈漢吉爾皇帝嗎?她這不是一步登天了嗎?”
蕭鵬點點頭:“確實如此,賈漢吉爾皇帝上位之後安娜卡裏就被賜死,被活活砌死在一麵牆裏,也算是直接‘升天’了。”
楊猛:“……”
蕭鵬繼續道:“我說現在這舞和原來是兩種味道也很簡單。原來穆紮屬於‘宮廷舞’, ‘穆紮’這個詞的本意就是‘敬意’的意思。是用來表達敬意的舞蹈。講究的就是優雅,藝術。舞蹈裏充滿技巧,但是隨著社會發展,現在的‘穆紮’已經成為挑逗性的邊緣舞蹈,成為流行在卡瑪特普拉等地方的風俗舞蹈,主打的就是一個性感。”
楊猛恍然大悟:“難怪看她跳的那麽勾人呢。”
卡瑪特普拉在哪?
印度孟買。
全球最大的紅燈區。
沒錯,全球最大!
那就是印度孟買的一個城區!
但凡去過孟買的人沒有不知道那個地方的,那裏生活著幾萬j女,j院門挨門開著,
去了那裏後都是站在路旁的人在攬客:什麽老的少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男的女的應有盡有,隻有你想不到,沒有那裏找不到。
哦,說男的有點兒錯誤,準確的說叫‘第三性別者’。
在印巴孟加拉三國有一群人叫做‘海吉拉斯’也就是‘閹人’,但是隻有在10-15歲這個年齡段經過正宗宗教儀式後再‘一刀切’的才叫‘海吉拉斯’,沒有經過這個過程的還不算。光印度一國就有超過一百萬的‘海吉拉斯’,數量是大名鼎鼎的‘泰國人妖’的三倍以上。
那麽為什麽印度有這麽多海吉拉斯卻沒有印度的出名?
原因就是一個字——醜!
泰國的那基本都是從小要服用雌性激素,言行舉止和女人幾乎一樣,不開口的話分不清男女——甚至有的開口也分不清。
而印度呢?
簡簡單單‘一刀切’。
想象一下:一群大老爺們臉上畫著濃妝,身穿五顏六色鮮亮的‘紗麗’,那就是‘海吉拉斯’。
那真的辣眼睛。
她正在那裏身著華服一邊唱歌跳舞,旁邊還有幾個樂手演奏著手鼓、西塔爾琴、坦普拉琴等樂器在現場伴奏,
蕭鵬兩人已經看傻了。
什麽?
調查獸藥失竊案?
哪有看姑娘跳舞重要。
楊猛道:“別的不說,就衝這首歌這支舞我就要少吐槽三哥幾句,這也太好看了吧?雖然旋律簡單,但是這歌舞真挑不出毛病嗎,這些印度女人跳舞的時候眼睛都會說話啊。”
蕭鵬聽了楊猛的話回過神來卻搖了搖頭:“跳的確實好,但是和原唱比起來有不少的差距。不對,說有差距這也不對,應該說是完全兩個味道。”
“嗯?你知道這首歌?”楊猛一愣。
蕭鵬點頭:“1981年印度老電影《勒克瑙之花》裏麵的插曲《於此醉人的眼波》,原唱是印度‘國寶級’女演員瑞哈。那時候的印度電影其實都很好看,拍的怎麽美怎麽來。現在則拍爛了。幾天一部電影能有什麽水平?”
印度寶萊塢有一點兒能讓全世界電影圈不得不服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電影拍攝數量。
2016年他們一年拍攝了接近2000部電影而且基本上全部院線播映。
要知道那時候那年世界電影兩大國的龍國和漂亮國加在一起才拍了不到一千五百部電影。其中還有大約九成以上沒有出現在電影院線。
很多人會說當年港片流行的時候拍攝速度也是這樣的幾天拍攝完一部電影。
道理是沒錯的,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印度絕大多數電影時長都是三小時以上,在那邊看電影劇情如何不重要,演員陣容不重要,重要的就是電影時長。
一張電影票可以吹三個多小時空調這才是觀眾們期待的好電影——如果順便電影再好看點兒當然那更好。
有一說一,印度電影確實有不少精品。什麽《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調音師》、《誤殺瞞天記》、《一個母親的複仇》之類的都很不錯,但是和他們龐大的電影數量比起來真的是鳳毛麟角。
不過印度電影還有一個值得稱讚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電影主流風格從來沒變過。
幾十年前龍國有個順口溜說:龍國電影新聞簡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半島電影又哭又笑,阿爾巴尼亞電影摟摟抱抱,印度電影唱唱跳跳。
這麽多年過去了後隻有印度電影還在堅持唱唱跳跳。
當然,如果印度電影不再玩唱跳嚴肅的問責社會問題的時候,那基本上就會出現一部神片(非貶義)。
幾十年前的印度電影不像現在這樣粗製濫造,有些影片真的好看的不行——哪怕是歌舞劇。
比如說蕭鵬說的《勒克瑙之花》這部電影,就算不說裏麵劇情之類的,單憑這一首瑞哈自跳自唱的《於此醉人的眼波》就可以封神。
蕭鵬道:“前幾天我還看了一次《勒克瑙之花》,小時候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瑞卡是我的女神。”
“現在呢?”楊猛好奇問道。
“有一說一,哪怕到了現在她跳舞的時候那種魅力也無法言喻。”蕭鵬認真道。
楊猛沉默半晌道:“鵬鵬,我該跟你道歉。”
“啊?”蕭鵬不解。
楊猛道:“我原來一直認為你喜歡找會跳舞的女孩是為了可以解鎖高難度動作,我現在發現了,你是真覺得跳舞的女孩有魅力。”
蕭鵬比出中指後繼續欣賞舞者唱跳。
這個‘孔雀亭’是一個印度商人在酒店合作的項目,就是表演印度歌舞。整個歌舞廳的布局也很有印度風格,除了周圍的牆壁屋內的裝飾陳設是印度風格外,地上都是地毯沒有座椅。來這裏的客人直接坐在地毯上圍成圈看著舞者在場中跳舞。
不得不說這樣近距離看節目也挺有意思的。
蕭鵬在那裏看到認真,楊猛戳了戳他:“你說這舞蹈和原版是兩個味道,這是什麽意思?我覺得挺好的啊。不過這是啥情況?我怎麽感覺她跳的舞和咱們在伊朗看的舞蹈挺像的?”
蕭鵬聽後道一愣:“你都看出來了?”
楊猛撇嘴道:“這些年我可是你的代言人,我這些年跑來跑去比你累的多好麽?你知道我剛才看到誰了?”
“誰啊?”
“伊朗的情報官阿亞圖拉。”楊猛道:“埃及的馬德布利一直都在這裏。看來你和老劉讓我辦的那事兒有戲。”
蕭鵬咧嘴笑了起來:“伊朗正式加入了上合,再加上現在中東一家親,如果伊朗能和埃及重新建交這也是好事,畢竟都快半個世紀了,何必呢!咱這是做積德的好事。不過你剛才說能在這個印度舞裏找到波斯舞的影子,我可以表揚你一下,眼光還不錯。”
這些年蕭鵬在非洲幹的就是各種牽線搭橋的活兒。
“印度有四大古典舞,其中有一個叫做‘卡塔克’,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說故事的人’,你看寶萊塢電影裏麵那種跟著劇情又唱又跳的基本上就是那種舞。而現在這姑娘跳的舞蹈是波斯舞和卡塔克舞結合的產物,叫做‘穆紮’。傳說中有一名叫做娜迪拉-貝古姆的波斯舞女跟隨商隊到了印度,因為美貌進入了莫臥兒王宮裏擔任藝伎,然後她把波斯舞蹈和卡塔爾舞蹈結合起來開創了這種‘穆紮’,然後她也憑借優美的舞姿和皇子薩利姆相愛,還被賜名‘安娜卡裏’,意思就是‘石榴花’。”
楊猛聽到這裏思考了一下:“你說薩利姆皇子?那不就是莫臥兒王朝的賈漢吉爾皇帝嗎?她這不是一步登天了嗎?”
蕭鵬點點頭:“確實如此,賈漢吉爾皇帝上位之後安娜卡裏就被賜死,被活活砌死在一麵牆裏,也算是直接‘升天’了。”
楊猛:“……”
蕭鵬繼續道:“我說現在這舞和原來是兩種味道也很簡單。原來穆紮屬於‘宮廷舞’, ‘穆紮’這個詞的本意就是‘敬意’的意思。是用來表達敬意的舞蹈。講究的就是優雅,藝術。舞蹈裏充滿技巧,但是隨著社會發展,現在的‘穆紮’已經成為挑逗性的邊緣舞蹈,成為流行在卡瑪特普拉等地方的風俗舞蹈,主打的就是一個性感。”
楊猛恍然大悟:“難怪看她跳的那麽勾人呢。”
卡瑪特普拉在哪?
印度孟買。
全球最大的紅燈區。
沒錯,全球最大!
那就是印度孟買的一個城區!
但凡去過孟買的人沒有不知道那個地方的,那裏生活著幾萬j女,j院門挨門開著,
去了那裏後都是站在路旁的人在攬客:什麽老的少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男的女的應有盡有,隻有你想不到,沒有那裏找不到。
哦,說男的有點兒錯誤,準確的說叫‘第三性別者’。
在印巴孟加拉三國有一群人叫做‘海吉拉斯’也就是‘閹人’,但是隻有在10-15歲這個年齡段經過正宗宗教儀式後再‘一刀切’的才叫‘海吉拉斯’,沒有經過這個過程的還不算。光印度一國就有超過一百萬的‘海吉拉斯’,數量是大名鼎鼎的‘泰國人妖’的三倍以上。
那麽為什麽印度有這麽多海吉拉斯卻沒有印度的出名?
原因就是一個字——醜!
泰國的那基本都是從小要服用雌性激素,言行舉止和女人幾乎一樣,不開口的話分不清男女——甚至有的開口也分不清。
而印度呢?
簡簡單單‘一刀切’。
想象一下:一群大老爺們臉上畫著濃妝,身穿五顏六色鮮亮的‘紗麗’,那就是‘海吉拉斯’。
那真的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