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迪剛來這裏的時候興致非常不錯,但是蕭鵬的話無疑是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但是當蕭鵬帶著她參觀了哈吉桑和埃德的農業園區後,他瞬間改變了想法,拿著手機各種拍來拍去。


    也門其實也是個農業國家,而他們的農業都是傳統農業,屬於靠天吃飯的那種。


    但是當他們看到了哈吉桑沙漠裏的大棚瓜果、速成蔬菜,光伏板下的糧食作物……


    不得不說,他是真心動了!


    就像蕭鵬說的那樣:讓他們打仗?都是好手!讓他們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都是弱雞!


    接觸的東西越多,蕭鵬發現自己越是無知。


    在他剛來非洲的時候也是氣憤不已,覺得自己認真工作為什麽不能富裕起來。


    後來他才想明白原來問題的根本在於:他所謂的工作隻不過是按照別人的安排進行機械勞作壓根就沒有不可替代性:這裏有鹽廠,他不懂製鹽工序,不懂製鹵辦法;有水泥廠,他不知道混搭比例;至於光伏電廠你讓他幫忙安裝行,進了控製中心兩眼一抹黑;就算是搞農業,他也隻知道專家讓他怎麽做他才怎麽做。


    手裏沒有技術說什麽都白搭,他有今天這一步隻是因為運氣好。


    他到現在隻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那就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沒有什麽事情都自作聰明的上去插一腳,


    可是話又說回來——讓他去插一腳他也搞不明白不是?


    說出來有點兒傷人,雖然蕭鵬也算是理科生,但是當他和這裏的能源、石化方麵的專家聊天的時候他基本都是一臉懵:基本上什麽也聽不懂。


    跟他們接觸之後讓人不得不感歎:他們做的才是工作,自己原來做的隻是混飯吃。


    他有個同學大學畢業後保研然後進入了地質研究院搞科研工作,蕭鵬卻隻能來非洲當打雜的,當時他也很不服氣這個事情,隻覺得同學運氣比自己好而已。


    現在他才明白過來:運氣是建立在實力上的!


    尤其是在理科方麵,一個小差距都會導致一個兩個人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現在社會上有種說法比較偏激,說‘文科生多了隻會耽誤國家發展,那些公知基本上都是文科出來’的諸如此類。


    這麽說也絕對片麵,不要忘記,那些在外國做外教等涉外工作的基本上都是文科生,大多數的大商人也都是文科出來的,他們更會賺錢更會發展經濟。所以合理的文理搭配才是國家發展的正確路徑。


    前蘇聯就是個好例子——他們的理科很長一段時間獨步天下,而他們也確實嚐到了理科的好處,但是因為文科的不重視導致在輿論、意識形態方麵被西方吊打,最後以國家解體告終。


    哈姆迪好奇問道:“奇怪,我怎麽沒看到羅總?”


    蕭鵬道:“他去西西裏了——哦,不是意大利的西西裏而是厄立特裏亞的西西裏。液化氣廠就在那邊。”


    “去那裏幹什麽?”


    “歐盟的能源官員來買天然氣。”蕭鵬道:“今年歐洲老百姓冬天又要燒柴火了。”


    哈姆迪撓了撓頭:“他們不是來買天然氣嗎?”


    蕭鵬道:“天然氣並不好儲存的,現在我給你錢你都建不起液化天然氣儲存設備。要不然也不會需要那麽多的lng船。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建設太多的天然氣儲備。歐盟官員雖然對外說他們的天然氣儲備即將裝滿,其實還沒做到這一步,他們滿地球找天然氣呢。而且就算裝滿了他們的儲氣罐也隻能用一周左右,壓根不夠用的。要不然歐洲的工業製造業為什麽這兩年紛紛外遷?沒有天然氣怎麽工作?”


    哈姆迪道:“歐洲人還找你們買天然氣?”


    “他們找全世界買天然氣,在搞什麽碳排指標的今天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太重要了,基本上是有多少賣多少。雖然都說這個世界離了誰都會轉,但是歐洲離開物美價廉的俄羅斯天然氣就是不行。這樣下去歐洲工業外遷,他們還需要掏家底買漂亮國的高價天然氣。現在看來他們反而成了這次戰爭的最大的受害者。感謝馮德萊恩……不過關於這事兒我隻能說做得好,借用安吉麗娜朱莉的話——雖然歐洲人花了錢挨了凍,但是人家得到了自由。哈哈哈哈哈。”


    (安吉麗娜朱莉以聯合國難民署大使的身份訪問伊拉克的時候說出名言:‘伊拉克的民眾已經失去了一切,但是他們獲得了自由’。話說聯合國難民署大使經常找一些腦子沒溝的明星來擔任大使,比如龍國當年就有一個——就是那個呼籲龍國招收難民還要給難民尊嚴的‘惡之花’,她當時的身份就是‘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哈姆迪不解:“為什麽要感謝她?”


    蕭鵬道:“歐洲人總結的很好啊,說她‘出生比利時,學籍在英國,口音像法國,德國的名字,白宮的人’。全世界都知道她是給漂亮國說話的人,要不然怎麽有那麽多的漂亮國高價天然氣進入歐洲?去年冬天歐洲天然氣價格最高的時候是戰前的11倍!今年看著吧,我覺得按照現在的趨勢起碼要到15倍!他們現在能不著急準備天然氣賣家嗎?”


    哈姆迪撓頭道:“他們怎麽讓這麽一個人來當官?”


    蕭鵬笑道:“哈姆迪,我出來後也算走了不少國家,如果問我最大的心得是什麽?那就是我發現這個星球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和官員是真正老百姓選出來的。哪怕是西方國家,你可以問問西方那些選民,他們有幾個人認識那些候選人?有幾個人知道那些候選人的履曆和政治觀點?那些候選人要拉選票就要到處跑,就要通過電視、互聯網、傳統媒體來進行宣傳,通過這些引導群眾思想走向真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我們國家的那些公知就是例子。而做到這些要什麽?錢啊!那麽那些候選人哪來的錢?靠著籌款?一百萬個支持者的募捐趕不上幾個富豪寫的支票,那麽問題來了:這些候選人從政後他們是會替誰說話?所以什麽皿煮、自由在我眼裏隻是一個笑話。”


    “一個企業的拍板者隻能有一個,一個國家也是如此,說話的人不能太多。你們也門就別想了,四個政權,都有自己的武裝。你們與其想著怎麽幹掉別人不如趁著現在這個局麵發展好自己。”蕭鵬道:“你讓我們給你幫忙開采哈尼什油田?現在這個局麵沒人敢進行投資的,風險實在太大。但是如果你們想在也門北方高地發展農業?我絕對可以幫你們找到最好的農業專家幫忙。你回去跟你叔叔說說這些話吧。”


    他叔叔就是現在拖鞋軍的最高領導人,這個事情當然要他叔叔負責。


    哈姆迪道:“我現在就給我叔叔打電話。”


    他說完拿出衛星電話準備打電話。


    唔,果然是龍國衛星電話。


    話說回來,衛星電話這玩意也是讓龍國幹成‘白菜價’的科技產品。


    蕭鵬卻攔住了他:“別啊!你現在打電話咱們沒法出去玩了!我都找史蒂文森聯係好了去約翰內斯堡的航班了,瑪德,也不知道為什麽,原來去約翰內斯堡的飛機都沒人,這次航班卻非常緊張,搞毛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非洲當酋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楊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楊半仙並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