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鵬在外國那麽久看了不少地方,他現在有一個結論。


    在‘民生’這方麵,龍國就算不是世界上最頂尖的也絕對是第一梯隊。


    現在的龍國是兩條腿走路:一邊是高價的收購糧食刺激國內糧食生產,確保龍國的人均糧食產量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而另外一方麵則大量進口國際低價飼料糧來增加龍國的肉類產量,讓老百姓吃的滿嘴流油心寬體胖……


    而支撐這一切的靠的是什麽?


    錢!


    和印度做個對比就行,難道龍國人天生飯量就是印度人的兩倍以上?


    除了這一個理由之外真的無法解釋兩國的糧食產量和進出口數量如此異常。


    事情就是這樣:龍國進口糧食不代表國內缺糧;印度出口糧食不代表印度糧多。


    老祖宗都說‘民以食為天’,龍國自古以來曆朝曆代,統治者的第一要務就是要讓老百姓吃飽了肚子!


    別看龍國天天呼籲節約糧食,這並不是因為缺糧,而是龍國在‘吃’這方麵連萬分之一的險都不願意冒!


    考慮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水平,單憑簡單點糧食進出口數量數據來看是看不出來的,而是應該從老百姓的腰圍和體重上去判斷!


    別看印度人天天喊著他們是‘超級大國’,天天說他們肯定超過龍國,說他們現在年輕化能吃到人口紅利之類的。


    誰信誰傻x。


    所謂的‘人口紅利’真不是人多就是‘人口紅利’,一個平均年齡五十多歲的國家能不年輕化嘛……


    印度這個國家真的是窮,全方位的窮。


    那為什麽很多人卻覺得印度是個‘超級大國’?


    吹的,吹牛吹多了自己都信了那是真的了。


    還記得有個黑框眼鏡天天拿著扇子的胖公知說他最喜歡的國家是印度,說喜歡印度的平和。原話是:‘印度整個社會的平和,到處看不到警察,然後貧民窟那麽大但是犯罪率很低,幾乎見不到小偷’、‘乞丐眼神中都很平和’等等等等。


    反正從他嘴裏的印度是什麽樣子呢?之所以他們戰爭輸了是因為印度性格平和不愛打仗,說他們國家以佛教為主所以平和,說他們因為平和連奧運會的獎牌都不爭不搶;說印度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說街上很少看到警察也沒有小偷……


    印度人聽後都震驚了:這樣的印度在哪裏?我也想去!


    印度人不愛打仗?幾次印巴戰爭?出兵吞並錫金,周圍鄰居打了一圈!


    印度人以佛教為主?現在去印度看看還有佛教嗎?那邊可是官方滅佛!


    他們去奧運會不搶金牌是因為不想搶嗎?說他們夜不閉戶……


    這倒是真的!


    因為大量的印度人壓根就沒房子!


    他們就住在街上!


    不過想一下那個胖子倒是也能理解,他這個人嘛,去了加拿大說那麗福利高人們有禮貌;去了英國就說英國人有風度很紳士,去了霓虹國說那麗人們謙虛街道幹淨,不過對他生活那麽久的北都?他嘴裏沒有一句好話。


    不過那時候吹印度的還真不止他一個人,當時吹印度那基本上是公知必修課。


    那時候真的把印度吹上了天,天天鼓吹什麽‘龍象之爭’,在那些公知嘴裏,印度是‘民之之母’,龍國最大的對手巴拉巴拉,


    吹也就吹了,問題是還有很多人真的認為龍國的產能可以轉移到印度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確實,印度人和人一樣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但是龍國的勞動力和印度的勞動力是一回事嗎?龍國的市場和印度的市場是一個級別嗎?


    這就好像《射雕英雄傳》裏周伯通也教過郭靖也教過耶律齊,可是這倆人功夫是一個水平嗎?


    周芷若也學過九陰真經,那讓她去找找同樣學會九陰真經的郭靖去比比啊!喬峰會降龍十八掌,史火龍也會降龍十八掌,兩人打一架估計他連喬峰一掌都接不下!


    龍國和印度就是這麽回事。


    其實‘世界工廠’這個名頭在世界範圍內轉移過很多次。


    英國曾經是‘世界工廠’,漂亮國也曾經是‘世界工廠’、霓虹國和德國也曾經是‘世界工廠’,現在輪到了龍國。


    不是什麽國家都能成為‘世界工廠’的,想要成為‘世界工廠’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全部工業體係;第二,大一統的國家,第三,龐大的受過中等教育的高素質勞動力——這才是人口紅利!


    以上四個國家都是當時所處曆史時期能滿足這三點的國家。


    但是現在時代變了:英國已經沒落,霓虹國讓漂亮國給拆分了;德國那邊綠黨折騰了幾年搞起了去工業化;漂亮國產業空心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建國喊了幾年讓工業回歸,可是到了今天他們不采購外國零件連輛自行車都造不出來!


    那麽印度為什麽會人覺得世界他會取代龍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呢?


    原因很簡單:他們人多,而且他們有很好的工業基礎。


    當年的印度工業基礎真的領先龍國幾十年!


    他們原來是英國殖民地,二戰時期英國進行了工業大轉移,在印度建立了工廠、鐵路和供電係統。對了,當時厄立特裏亞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意大利在那邊也建設了很多工廠,而英國人離開厄立特裏亞的時候也發揮了他們一貫不做人的作風,把那些工廠都拆了全部送到了印度。


    這都為印度打下了強大的工業基礎。


    當年印度還有一個叫做羅易的跑到龍國來‘援助革命’,因為在他眼裏,印度是文明的工業國,龍國是落後的農業國,他來援助龍國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等到龍國建設後,印度的工業化程度也是遠超龍國的,那時候他們的鋼產量是龍國的接近十倍,生鐵產量超過五倍;鐵路裏程是龍國的兩倍!


    一直到1994年,龍國的鐵路總裏程才剛剛超過印度!


    最可怕的占比是工人數量:龍國剛建國的時候隻有120萬產業工人,而印度呢?超過六百萬!


    而且他們還有120多萬的在校高中生,同期的龍國隻有26萬,那時候的gdp龍國不到印度的一半。


    那時候的龍國多窮?5.4億人口,人均gdp隻有23美刀,人均國民收入隻有16美刀,在印度麵前真的就是個‘弟弟’。


    那麽現在呢?兩個國家早就不是一個量級的了。


    就連曾經印度人引以為豪的鋼鐵產量,現在也不足龍國的十分之一:現在的情況和當年正好反了過來。至於發電、是有、鐵路、電子工業……那是全方位的碾壓,他們想取代龍國成為‘世界工廠’?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口紅利不是說人多就行!也要講究質量。


    關於印度最大的現實問題就是:他們其實隻有一億人口。


    那剩下的十多億呢?


    那是賤民,壓根就不算人。


    那為什麽不推翻這個製度?


    誰推翻?


    高種姓的貴族、精英自己推翻自己?


    底層連自己命運都無法主宰還談個屁的政治!


    除非印度爆發一次革命,否則都是這樣子。


    這還真不是瞎扯,英國當年為什麽強大?通過‘圈地運動’和‘勞動救濟’獲得的土地和自由勞動力;漂亮國是通過‘南北戰爭’、‘廢奴運動’和‘西進運動’得到的這兩樣。


    他們這些運動說白了都是‘土地改革’,把農奴從地主手裏解放出來,經過教育、培訓成為產業工人,這樣國家才能實現工業化,然後有了工業化的化肥、農田水利電力、農用機械、交通運輸這方方麵麵來反哺農村,這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而印度呢?說是有十年義務教育,其實大量農村人口和低種姓兒童無法入學,到了四五年級的時候入學率就不到60%,五到八年級的時候輟學率則高達50%!而且大量的女孩壓根就不能進入學校接受正規教育。


    這樣的情況有什麽人口紅利?


    “我在非洲最愁的就是培訓那邊的工人。那真是手把手的教還不一定教的會,印度比那邊情況好不了多少。就這樣還以為龍國行他們也行?做夢呢!”蕭鵬下了個結論:“涵涵,好好上學,今後出去走走看看,那時候你就……”


    他得話沒說完,突然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他。


    “誰啊?”蕭鵬一聯懵,他這是在酒店裏,有誰會這麽砸門呢?


    這時候陳芸站了起來:“我去開門。”


    蕭鵬想要攔住她,結果陳芸更靠近門的位置所以直接起身去開門,過去的時候還給蕭鵬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有危險的話做出反應。


    由於盧卿涵在旁邊,蕭鵬也不能製止她,於是盯著門口想要看是什麽情況。


    陳芸也保持警惕,側身打開房門,結果開門後門口站著一個陌生大媽。


    “你找誰?”陳芸看到陌生麵孔轉頭問蕭鵬:“蕭鵬,這是找你的?”


    蕭鵬也是一臉懵:“我不認識啊!”


    就在他們以為這是找錯人的時候,那個陌生大媽突然喊了一嗓子:“找到了找到了!在這裏!你們快來啊!”


    說完她直接揪住了陳芸的衣服,然後朝著陳芸臉上就打了一巴掌,陳芸反應也快,直接抬手格擋住了這一巴掌。


    “你是誰?你要幹什麽?”陳芸一臉怒色。


    說起來也巧,那個大媽的這一巴掌正好打在陳芸抬起的手肘上,疼的她慘叫一聲,然後卻一臉怒色的看著陳芸:“你還敢擋?你勾引別人老公還有理了?姐妹們,快點兒來,打死這個不要臉的j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非洲當酋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楊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楊半仙並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