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領土糾紛’。
一般來說各個國家的領土糾紛都是想要給自己多拿一點兒領土,但是有的時候也有例外——比如說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
埃及和沙特這兩個國家對這兩個島的態度就是:
‘這是你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
“不不不,這是你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
兩個國家對這倆島嶼互相謙讓了七十多年。
這倆島嶼並不大,加起來也有一百113平方公裏,而且還是標準的無人島,上麵相當荒蕪沒有淡水沒有人居住沒有植被,但是這倆島嶼的重要性可真不低——有兩次中東戰爭都跟這兩座島嶼有關。
呃,這個事情倒也不奇怪。比如說著名的‘兩伊戰爭’爆發的起因之一就是因為三座小島的歸屬權。
關鍵是這倆島嶼位置太獨特了。
這倆島嶼也在紅海,距離蕭鵬所在地厄立特裏亞並不遠,但是卻在亞喀巴灣和紅海的交匯處中間位置,簡單說就是這兩座島嶼可以直接扼守整個亞喀巴灣。
而紅海的亞喀巴灣則是約旦唯一的出海口,也是乙色列往紅海的埃拉特港的唯一出海口。
如果乙色列不能使用亞喀巴灣的話,也就意味著乙色列所有運往太平洋的貨物都需要繞道地中海走非洲或者走蘇伊士運河。
不管哪種成本都劃不來。
而這兩座島嶼的歸屬原來屬於奧斯曼帝國,1882年英國占領埃及後就拿下了這兩座島的歸屬權,1922年埃及推翻英國統治獨立,在離開埃及之前英國充分發揮‘攪屎棍’本色把這兩座島的歸屬權給了沙特,這就給這兩個國家留下了禍根。
還是那句話,這個星球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遺留下來的曆史糾紛,都跟英國有關。
這兩個國家當時也跟大多數國家一樣,為了這兩座島嶼的歸屬權一時鬧得很僵。
一直到1948年乙色列的出現改變了這個故事的劇情!
乙色列南部入海口位於亞喀巴灣,對他們來說扼守亞喀巴灣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就成了絕對的戰略要地,就像現在拖鞋軍卡住曼德海峽伊朗卡住霍爾木茲海峽一樣。
所以乙色列一直覬覦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
尤其是第一次中東戰爭之後,乙色列和阿拉伯世界鬧翻,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就變得開始燙手起來——所有阿拉伯國家都知道這兩座島嶼對乙色列的重要性。
於是沙特選擇了‘放手’。
沙特在六次中東戰爭裏基本上都是屬於‘看客’,由於受到西方國家影響較多基本上就是那種‘出工不出力’的類型。
當時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是埃及。
那時候的埃及還和沙特一樣都是王權統治,是法魯克朝廷統治埃及。對於這些王權國家來說‘主權觀念’並不十分深入人心,兩個封建國王談了之後最終埃及答應代管了這兩座島嶼。
然後在1952年就有了納賽爾推翻法魯克王朝的事情,他直接宣布蒂朗島屬於埃及,並且在上麵修建了軍事設施封鎖了亞喀巴灣,然後又對乙色列關閉了蘇伊士運河。
也就因為這個事情,爆發了第二次中東戰爭。
第二次中東的起因簡單來說就是埃及宣布蘇伊士運河為‘國有’要趕走英國在當地的駐軍,這個事情讓英法非常不爽,於是聯合乙色列奪取蘇伊士運河偷襲埃及。
那次戰爭埃及被英法乙色列狠揍了一頓但是也算是‘因禍得福’——由於當時冷戰兩大國都不願意看到歐洲崛起,所以埃及最後也算是徹底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所有權。
而到了1967年的,乙色列為了爭奪蒂朗島,幹脆就直接發動了史稱‘六日戰爭’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他們不光奪得了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的所有權,還順手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
也就因為這個事情,也就是後來被稱為‘贖罪日戰爭’的第四次中東戰爭。
很多人都以為第四次中東戰爭是乙色列大獲全勝,其實真相是那次戰爭乙色列差點兒被滅國。
1973年10月6日,時任埃及總統薩達特和敘利亞南北夾攻乙色列,埃及目的是奪回西奈半島,敘利亞則是為了奪回戈蘭高地。
現在很多人吹噓乙色列農業滴灌技術冠絕全球,可是他們隻字不提另外一個問題:乙色列的水是哪裏來的?
答案是戈蘭高地。
那麽戈蘭高地是怎麽給乙色列供水的?他們搶來的。
那次戰爭的過程就是乙色列被暴揍一頓,最後是漂亮國士兵穿上乙色列軍裝參戰才打贏了那場戰爭。如果不是那樣估計地球上都沒有乙色列了。
當然,西方這麽做也惹怒了阿拉伯國家,於是後麵就有了連續那麽多年的全球石油危機。然後為了解決石油危機才有了他們出麵調解乙色列歸還西奈半島的事情。
而作為交換條件,埃及就對乙色列船隻開放了蘇伊士運河,並且從那時候‘帝朗海峽’(蒂朗島和西奈半島中間海峽)就成了人人都能跑的國際水域。
也就那時候開始,這兩座島的戰略位置直線下降,從此埃及對這兩座島嶼也失去了興趣,再也沒在上麵扔過錢。不斷要求沙特拿回這座島,但是沙特就是不要。
於是連續多年兩國間就上演了——‘這是你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不不不,這是你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的劇情。
後來事情又發生了點兒變化:2017年小薩勒曼成為沙特王儲。
而在他成為王儲後的第一件‘大禮’就是埃及的塞西歸還這兩座島,而這次沙特要了。
為什麽要了?
一方麵是沙特富裕了接手了阿拉伯國家老大的位置,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小薩勒曼剛剛成為王儲,由於他是改了沙特王位繼承祖製的王儲所以需要做事情提高聲望,拿回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就很不錯。
當然,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不是免費拿回去的。
最後沙特是答應掏120億美刀的投資擔保拿回了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而且沙特還答應建一座連接兩國的跨海大橋。(從亞喀巴灣連接沙特和埃及隻有19公裏的距離。)
不過這個事情接下來向著好玩的事情發展了。
從塞納爾時期,埃及就認定一個事情那就是:塞納菲爾島和蒂朗島屬於埃及,這一點甚至寫入了埃及小學教科書裏,每年埃及4月25日的國家節日‘西奈半島解放日’裏也包括這兩座島嶼,塞西把這倆島給埃及屬於‘賣國’是‘背叛’,於是國內民情激憤!很多埃及律師甚至為了這事兒直接起訴他們政府!而埃及最高法庭也宣判這兩座島不許還給沙特。
這下沙特氣急,直接斷了埃及的石油供應。
這下好了,埃及別說吃糧食了,連油都沒得用,然後埃及最高法院又再次改判變成支持埃及政府把這兩座島給沙特……
但是他們政府多雞賊?
那兩座島的主權是給了沙特,但是實際所有權卻還在自己手裏。
這個事情對沙特來說……
省錢了啊!
反正我拿到主權就可以宣傳了,然後答應好的投資、跨海大橋到現在也沒有實現。
本來這事兒兩邊都能接受……
但是!但是!但是!
誰能想到幾年過後中東局勢這麽緊張?
拖鞋軍的封鎖紅海,亞喀巴灣的就顯得重要!然後這倆島嶼的位置就又變得微妙起來。
尤其是埃及和乙色列也發生交火後,很多軍事專家就把注意力又放到了那兩座島嶼上。
然後?
然後沙特和埃及又到了‘這是你的島——不不,這是你的島’的環節。
絕對的燙手山芋!
楊猛為什麽這麽憤怒?
讓蕭鵬接手這個島嶼是還嫌蕭鵬的處境不夠危險嗎?
這是想讓他死?
蕭鵬深吸一口氣:“先把眼前的事情處理好,猛子,戴蒙的事情你給安排一下,先把這個事情放到一邊,鬧心的事情就別提了。”
一般來說各個國家的領土糾紛都是想要給自己多拿一點兒領土,但是有的時候也有例外——比如說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
埃及和沙特這兩個國家對這兩個島的態度就是:
‘這是你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
“不不不,這是你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
兩個國家對這倆島嶼互相謙讓了七十多年。
這倆島嶼並不大,加起來也有一百113平方公裏,而且還是標準的無人島,上麵相當荒蕪沒有淡水沒有人居住沒有植被,但是這倆島嶼的重要性可真不低——有兩次中東戰爭都跟這兩座島嶼有關。
呃,這個事情倒也不奇怪。比如說著名的‘兩伊戰爭’爆發的起因之一就是因為三座小島的歸屬權。
關鍵是這倆島嶼位置太獨特了。
這倆島嶼也在紅海,距離蕭鵬所在地厄立特裏亞並不遠,但是卻在亞喀巴灣和紅海的交匯處中間位置,簡單說就是這兩座島嶼可以直接扼守整個亞喀巴灣。
而紅海的亞喀巴灣則是約旦唯一的出海口,也是乙色列往紅海的埃拉特港的唯一出海口。
如果乙色列不能使用亞喀巴灣的話,也就意味著乙色列所有運往太平洋的貨物都需要繞道地中海走非洲或者走蘇伊士運河。
不管哪種成本都劃不來。
而這兩座島嶼的歸屬原來屬於奧斯曼帝國,1882年英國占領埃及後就拿下了這兩座島的歸屬權,1922年埃及推翻英國統治獨立,在離開埃及之前英國充分發揮‘攪屎棍’本色把這兩座島的歸屬權給了沙特,這就給這兩個國家留下了禍根。
還是那句話,這個星球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遺留下來的曆史糾紛,都跟英國有關。
這兩個國家當時也跟大多數國家一樣,為了這兩座島嶼的歸屬權一時鬧得很僵。
一直到1948年乙色列的出現改變了這個故事的劇情!
乙色列南部入海口位於亞喀巴灣,對他們來說扼守亞喀巴灣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就成了絕對的戰略要地,就像現在拖鞋軍卡住曼德海峽伊朗卡住霍爾木茲海峽一樣。
所以乙色列一直覬覦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
尤其是第一次中東戰爭之後,乙色列和阿拉伯世界鬧翻,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就變得開始燙手起來——所有阿拉伯國家都知道這兩座島嶼對乙色列的重要性。
於是沙特選擇了‘放手’。
沙特在六次中東戰爭裏基本上都是屬於‘看客’,由於受到西方國家影響較多基本上就是那種‘出工不出力’的類型。
當時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是埃及。
那時候的埃及還和沙特一樣都是王權統治,是法魯克朝廷統治埃及。對於這些王權國家來說‘主權觀念’並不十分深入人心,兩個封建國王談了之後最終埃及答應代管了這兩座島嶼。
然後在1952年就有了納賽爾推翻法魯克王朝的事情,他直接宣布蒂朗島屬於埃及,並且在上麵修建了軍事設施封鎖了亞喀巴灣,然後又對乙色列關閉了蘇伊士運河。
也就因為這個事情,爆發了第二次中東戰爭。
第二次中東的起因簡單來說就是埃及宣布蘇伊士運河為‘國有’要趕走英國在當地的駐軍,這個事情讓英法非常不爽,於是聯合乙色列奪取蘇伊士運河偷襲埃及。
那次戰爭埃及被英法乙色列狠揍了一頓但是也算是‘因禍得福’——由於當時冷戰兩大國都不願意看到歐洲崛起,所以埃及最後也算是徹底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所有權。
而到了1967年的,乙色列為了爭奪蒂朗島,幹脆就直接發動了史稱‘六日戰爭’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他們不光奪得了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的所有權,還順手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
也就因為這個事情,也就是後來被稱為‘贖罪日戰爭’的第四次中東戰爭。
很多人都以為第四次中東戰爭是乙色列大獲全勝,其實真相是那次戰爭乙色列差點兒被滅國。
1973年10月6日,時任埃及總統薩達特和敘利亞南北夾攻乙色列,埃及目的是奪回西奈半島,敘利亞則是為了奪回戈蘭高地。
現在很多人吹噓乙色列農業滴灌技術冠絕全球,可是他們隻字不提另外一個問題:乙色列的水是哪裏來的?
答案是戈蘭高地。
那麽戈蘭高地是怎麽給乙色列供水的?他們搶來的。
那次戰爭的過程就是乙色列被暴揍一頓,最後是漂亮國士兵穿上乙色列軍裝參戰才打贏了那場戰爭。如果不是那樣估計地球上都沒有乙色列了。
當然,西方這麽做也惹怒了阿拉伯國家,於是後麵就有了連續那麽多年的全球石油危機。然後為了解決石油危機才有了他們出麵調解乙色列歸還西奈半島的事情。
而作為交換條件,埃及就對乙色列船隻開放了蘇伊士運河,並且從那時候‘帝朗海峽’(蒂朗島和西奈半島中間海峽)就成了人人都能跑的國際水域。
也就那時候開始,這兩座島的戰略位置直線下降,從此埃及對這兩座島嶼也失去了興趣,再也沒在上麵扔過錢。不斷要求沙特拿回這座島,但是沙特就是不要。
於是連續多年兩國間就上演了——‘這是你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不不不,這是你的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的劇情。
後來事情又發生了點兒變化:2017年小薩勒曼成為沙特王儲。
而在他成為王儲後的第一件‘大禮’就是埃及的塞西歸還這兩座島,而這次沙特要了。
為什麽要了?
一方麵是沙特富裕了接手了阿拉伯國家老大的位置,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小薩勒曼剛剛成為王儲,由於他是改了沙特王位繼承祖製的王儲所以需要做事情提高聲望,拿回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就很不錯。
當然,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不是免費拿回去的。
最後沙特是答應掏120億美刀的投資擔保拿回了這兩座島嶼的所有權。而且沙特還答應建一座連接兩國的跨海大橋。(從亞喀巴灣連接沙特和埃及隻有19公裏的距離。)
不過這個事情接下來向著好玩的事情發展了。
從塞納爾時期,埃及就認定一個事情那就是:塞納菲爾島和蒂朗島屬於埃及,這一點甚至寫入了埃及小學教科書裏,每年埃及4月25日的國家節日‘西奈半島解放日’裏也包括這兩座島嶼,塞西把這倆島給埃及屬於‘賣國’是‘背叛’,於是國內民情激憤!很多埃及律師甚至為了這事兒直接起訴他們政府!而埃及最高法庭也宣判這兩座島不許還給沙特。
這下沙特氣急,直接斷了埃及的石油供應。
這下好了,埃及別說吃糧食了,連油都沒得用,然後埃及最高法院又再次改判變成支持埃及政府把這兩座島給沙特……
但是他們政府多雞賊?
那兩座島的主權是給了沙特,但是實際所有權卻還在自己手裏。
這個事情對沙特來說……
省錢了啊!
反正我拿到主權就可以宣傳了,然後答應好的投資、跨海大橋到現在也沒有實現。
本來這事兒兩邊都能接受……
但是!但是!但是!
誰能想到幾年過後中東局勢這麽緊張?
拖鞋軍的封鎖紅海,亞喀巴灣的就顯得重要!然後這倆島嶼的位置就又變得微妙起來。
尤其是埃及和乙色列也發生交火後,很多軍事專家就把注意力又放到了那兩座島嶼上。
然後?
然後沙特和埃及又到了‘這是你的島——不不,這是你的島’的環節。
絕對的燙手山芋!
楊猛為什麽這麽憤怒?
讓蕭鵬接手這個島嶼是還嫌蕭鵬的處境不夠危險嗎?
這是想讓他死?
蕭鵬深吸一口氣:“先把眼前的事情處理好,猛子,戴蒙的事情你給安排一下,先把這個事情放到一邊,鬧心的事情就別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