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哥們領導的摩洛哥獨立運動和克裏姆領導的獨立運動還不一樣,他領導的獨立運動有種‘順水推舟’的感覺。
現在的摩洛哥在那時候可以說是被西班牙和法國一起殖民的:北邊的靠近地中海的地方屬於西班牙,而南邊大部分則屬於法國。
在他們聯合絞殺了克裏姆的獨立運動後,在1930年法國推出了一個法案,大體意思就是北邊的msl歸摩洛哥蘇丹管理;南邊的柏柏爾人歸法國人管理。
這是歐洲殖民者的老把戲——分而治之。
這個事情直接導致大規模抗議活動,貝拉弗裏傑就這麽被出來搞起了反殖民運動。
而這哥們利用清真寺搞串聯,把民族獨立思想傳播了出去,那些年搞得西班牙和法國都頭疼不已!
就在法國想要竭盡全力搞定他的時候,發生了超級大變故——二戰爆發了!
這法國自己都給德國給揚了,原來摩洛哥屬於法國的殖民區域成了‘維希法國’的殖民地。
他們哪裏還有精力對付摩洛哥的反殖民運動?
而摩洛哥獨立運動的目標也從對付法國人變成了對付na粹,電影《北非諜影》講的就是那個時候的事情。
到了這裏的時候還算一切正常,但是接下來故事的走向突然就有點兒跑偏了……
1942年末的時候,盟軍發動‘火炬行動’登陸摩洛哥建立軍隊,並且以那裏為基地和德國開展了北非戰線一直把德國趕出非洲。
貝拉弗裏傑率領的摩洛哥反抗軍在這裏貢獻了巨大的力量——那時候他們在非洲和德國人打,打完後又去歐洲繼續和德國人打。然後等他們回國之後驚奇的發現日子沒法過了!
當時法國人為了和德國人作戰,在摩洛哥的一舉一動比英國還英國!
為了快速彌補戰爭損失,他們在這裏強迫種植、征召童軍,還造成了跟幾十年後的津巴布韋可以媲美的通貨膨脹,導致摩洛哥百姓民不聊生!
而這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站出來了:當時的摩洛哥國王莫哈默德五世。
麵對當時摩洛哥的情況,莫哈默德五世帶著兒子把本國王室、知識分子、宗教團體、工人階級、老兵全部聯合起來爭取獨立,並且借此機會重新抬起了君主製地位。
他們出麵來搞這個事情也很有意思,。
首先摩洛哥其實一直都是個王權國家。
這個國家在1957年之前,他們的國王都叫‘蘇丹’,從公元七世紀開始,摩洛哥經曆了伊德裏斯王朝、阿爾穆拉比特王朝、阿爾穆瓦希德王朝、馬林王朝、瓦塔斯王朝、薩阿德王朝、薩阿德王朝一直到現在的阿拉維王朝,而現在的摩洛哥國王已經是這個阿拉維王朝的第二十七任國王,所以那也是一個曆史悠久的王室。
搞君主製也沒什麽讓人意外。
但是這個莫哈默德五世包括他的他父親尤塞夫他祖父哈非德他曾祖父哈奇德他增增增祖父莫哈默德四世他增增增增祖父……
全都是全心全意為殖民者服務的!
結果在二戰時期,他們認了一個‘好大哥’,所以在二戰結束後開始換了一副嘴臉。
這個‘好大哥’就是漂亮國。
在二戰後,蘇聯和漂亮國聯手解體了歐洲殖民國的殖民霸權,自然也包括了摩洛哥。他們在後麵支持,莫哈默德五世站到了前台。
那段時間摩洛哥各地武裝獨立運動不斷,法國和西班牙瘋狂鎮壓,最後幹脆直接廢除了莫哈默德五世的王位,把他和他兒子流放到了非洲另一端的馬達加斯加!這個行為反而加劇了摩洛哥的武裝獨立運動。
最後法國他們扛不住了,最後恢複了莫哈默德五世的王位,摩洛哥於1956年獨立,法國和西班牙都離開了摩洛哥——倒是西班牙還保留了三個地中海港口城市的主權,理由是這幾個地方使我們建立的。
不管怎麽說,摩洛哥獨立了,和別的殖民地國家不同的地方在於:別的國家獨立後都是先推翻君主製,而摩洛哥由於莫哈默德五世在獨立活動初期的活躍表現,反而向著君主專製的方向發展。
而莫哈默德五世成為獨立後的摩洛哥國王後,搞了一係列操作趕走了和法國和漂亮國在摩洛哥的駐軍,然後搞起行政司法分離等等手段,並且支持他國獨立運動,非常重視和其餘msl國家的來往。
比如說後來他們的死對頭阿爾及利亞在獨立運動時期最大的武裝派係‘烏季達集團’的根據題就是就是在摩洛哥境內。
他的一係列手段給摩洛哥發展開了個好頭。
一直到1961年,他因為一個小手術導致的並發症意外去世,他的兒子哈桑二世成為王國。
這個哈桑二世就比較讓人難以評價,真的不能單純的用‘好和壞’來評價他。
摩洛哥現在今天不管是財富也好還是社會問題也罷,都是他搞出來的。
哈桑二世成為國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集權。
當年他爹雖然是獨立運動領袖,但是其實他根本就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反殖民鬥爭。
當年摩洛哥的反殖民運動時不管是聯絡群眾、武裝鬥爭其實都是各個派別、各個部落來完成的,哈桑二世登基後麵對那些有實力的部落、派別,就總有一種‘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感覺。於是他首先搞起了‘集權’。開始揮重拳搞起了大清洗,所有重要職責自己一把抓。
短短幾年時間內,所有反對他的人要不然抓要不然殺,關監獄裏就關了好幾萬!
甚至連跑了都不放過。
比如說當年有一個反對他的運動領袖叫邁赫迪-本-巴爾卡,逃到了巴黎後以為安全了,結果在巴黎街頭被人綁架自此後人間蒸發!
他這麽做有沒有人反對?
非洲那地方沒有政變那不叫非洲,但是最可笑的政變就發生在摩洛哥。
當時摩洛哥王國護衛隊指揮官邁德布赫在哈桑二世的生日宴上發動政變,準備推翻哈桑二世!
邁德布赫帶著一千多人血洗了哈桑的生日宴,參加生日宴的比利時大使、摩洛哥首相辦公室主任、摩洛哥最高法院院長、摩洛哥旅遊大臣等政要人物當場死亡,還有好幾個親王、外交使節、高官及家屬受傷!
哈桑當時物理意義上嚇尿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求饒。
那麽這個政變成了嗎?
沒成。
至於沒成的理由說起來很可笑:衝進現場開火的士兵把邁德布赫給打死了!
沒錯,政變發起人被打死了!
至於他被打死的原因更可笑:當時王宮裏有一個法國醫生,是哈桑二世的‘禦醫’,也不知道他怎麽得罪了一個參與造反的上尉,端著槍就過去把他給突突了,而突突他時候的跳彈把邁德布赫打死了……
而邁德布赫死後,哈桑第一時間高聲背誦古蘭經,摩洛哥國王同時也是蘇丹,所以當時參與政變的士兵集體下跪高喊國王萬歲,然後政變失敗。
現實果然比小說更玄幻,但凡有一個寫小說的敢寫這樣的劇情都會讓人罵死吧?
這個事情就夠魔幻了,結果第二年發生的事情更魔幻!
現在的摩洛哥在那時候可以說是被西班牙和法國一起殖民的:北邊的靠近地中海的地方屬於西班牙,而南邊大部分則屬於法國。
在他們聯合絞殺了克裏姆的獨立運動後,在1930年法國推出了一個法案,大體意思就是北邊的msl歸摩洛哥蘇丹管理;南邊的柏柏爾人歸法國人管理。
這是歐洲殖民者的老把戲——分而治之。
這個事情直接導致大規模抗議活動,貝拉弗裏傑就這麽被出來搞起了反殖民運動。
而這哥們利用清真寺搞串聯,把民族獨立思想傳播了出去,那些年搞得西班牙和法國都頭疼不已!
就在法國想要竭盡全力搞定他的時候,發生了超級大變故——二戰爆發了!
這法國自己都給德國給揚了,原來摩洛哥屬於法國的殖民區域成了‘維希法國’的殖民地。
他們哪裏還有精力對付摩洛哥的反殖民運動?
而摩洛哥獨立運動的目標也從對付法國人變成了對付na粹,電影《北非諜影》講的就是那個時候的事情。
到了這裏的時候還算一切正常,但是接下來故事的走向突然就有點兒跑偏了……
1942年末的時候,盟軍發動‘火炬行動’登陸摩洛哥建立軍隊,並且以那裏為基地和德國開展了北非戰線一直把德國趕出非洲。
貝拉弗裏傑率領的摩洛哥反抗軍在這裏貢獻了巨大的力量——那時候他們在非洲和德國人打,打完後又去歐洲繼續和德國人打。然後等他們回國之後驚奇的發現日子沒法過了!
當時法國人為了和德國人作戰,在摩洛哥的一舉一動比英國還英國!
為了快速彌補戰爭損失,他們在這裏強迫種植、征召童軍,還造成了跟幾十年後的津巴布韋可以媲美的通貨膨脹,導致摩洛哥百姓民不聊生!
而這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站出來了:當時的摩洛哥國王莫哈默德五世。
麵對當時摩洛哥的情況,莫哈默德五世帶著兒子把本國王室、知識分子、宗教團體、工人階級、老兵全部聯合起來爭取獨立,並且借此機會重新抬起了君主製地位。
他們出麵來搞這個事情也很有意思,。
首先摩洛哥其實一直都是個王權國家。
這個國家在1957年之前,他們的國王都叫‘蘇丹’,從公元七世紀開始,摩洛哥經曆了伊德裏斯王朝、阿爾穆拉比特王朝、阿爾穆瓦希德王朝、馬林王朝、瓦塔斯王朝、薩阿德王朝、薩阿德王朝一直到現在的阿拉維王朝,而現在的摩洛哥國王已經是這個阿拉維王朝的第二十七任國王,所以那也是一個曆史悠久的王室。
搞君主製也沒什麽讓人意外。
但是這個莫哈默德五世包括他的他父親尤塞夫他祖父哈非德他曾祖父哈奇德他增增增祖父莫哈默德四世他增增增增祖父……
全都是全心全意為殖民者服務的!
結果在二戰時期,他們認了一個‘好大哥’,所以在二戰結束後開始換了一副嘴臉。
這個‘好大哥’就是漂亮國。
在二戰後,蘇聯和漂亮國聯手解體了歐洲殖民國的殖民霸權,自然也包括了摩洛哥。他們在後麵支持,莫哈默德五世站到了前台。
那段時間摩洛哥各地武裝獨立運動不斷,法國和西班牙瘋狂鎮壓,最後幹脆直接廢除了莫哈默德五世的王位,把他和他兒子流放到了非洲另一端的馬達加斯加!這個行為反而加劇了摩洛哥的武裝獨立運動。
最後法國他們扛不住了,最後恢複了莫哈默德五世的王位,摩洛哥於1956年獨立,法國和西班牙都離開了摩洛哥——倒是西班牙還保留了三個地中海港口城市的主權,理由是這幾個地方使我們建立的。
不管怎麽說,摩洛哥獨立了,和別的殖民地國家不同的地方在於:別的國家獨立後都是先推翻君主製,而摩洛哥由於莫哈默德五世在獨立活動初期的活躍表現,反而向著君主專製的方向發展。
而莫哈默德五世成為獨立後的摩洛哥國王後,搞了一係列操作趕走了和法國和漂亮國在摩洛哥的駐軍,然後搞起行政司法分離等等手段,並且支持他國獨立運動,非常重視和其餘msl國家的來往。
比如說後來他們的死對頭阿爾及利亞在獨立運動時期最大的武裝派係‘烏季達集團’的根據題就是就是在摩洛哥境內。
他的一係列手段給摩洛哥發展開了個好頭。
一直到1961年,他因為一個小手術導致的並發症意外去世,他的兒子哈桑二世成為王國。
這個哈桑二世就比較讓人難以評價,真的不能單純的用‘好和壞’來評價他。
摩洛哥現在今天不管是財富也好還是社會問題也罷,都是他搞出來的。
哈桑二世成為國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集權。
當年他爹雖然是獨立運動領袖,但是其實他根本就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反殖民鬥爭。
當年摩洛哥的反殖民運動時不管是聯絡群眾、武裝鬥爭其實都是各個派別、各個部落來完成的,哈桑二世登基後麵對那些有實力的部落、派別,就總有一種‘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感覺。於是他首先搞起了‘集權’。開始揮重拳搞起了大清洗,所有重要職責自己一把抓。
短短幾年時間內,所有反對他的人要不然抓要不然殺,關監獄裏就關了好幾萬!
甚至連跑了都不放過。
比如說當年有一個反對他的運動領袖叫邁赫迪-本-巴爾卡,逃到了巴黎後以為安全了,結果在巴黎街頭被人綁架自此後人間蒸發!
他這麽做有沒有人反對?
非洲那地方沒有政變那不叫非洲,但是最可笑的政變就發生在摩洛哥。
當時摩洛哥王國護衛隊指揮官邁德布赫在哈桑二世的生日宴上發動政變,準備推翻哈桑二世!
邁德布赫帶著一千多人血洗了哈桑的生日宴,參加生日宴的比利時大使、摩洛哥首相辦公室主任、摩洛哥最高法院院長、摩洛哥旅遊大臣等政要人物當場死亡,還有好幾個親王、外交使節、高官及家屬受傷!
哈桑當時物理意義上嚇尿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求饒。
那麽這個政變成了嗎?
沒成。
至於沒成的理由說起來很可笑:衝進現場開火的士兵把邁德布赫給打死了!
沒錯,政變發起人被打死了!
至於他被打死的原因更可笑:當時王宮裏有一個法國醫生,是哈桑二世的‘禦醫’,也不知道他怎麽得罪了一個參與造反的上尉,端著槍就過去把他給突突了,而突突他時候的跳彈把邁德布赫打死了……
而邁德布赫死後,哈桑第一時間高聲背誦古蘭經,摩洛哥國王同時也是蘇丹,所以當時參與政變的士兵集體下跪高喊國王萬歲,然後政變失敗。
現實果然比小說更玄幻,但凡有一個寫小說的敢寫這樣的劇情都會讓人罵死吧?
這個事情就夠魔幻了,結果第二年發生的事情更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