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編輯給我寄來《職業經理人手記》(以下稱《手記》)時,在我為這本小說寫一篇序言之前,還真沒有想過"職業經理人"可以作為小說的題材和主人公。帶著驚奇與好奇,我閱讀了《手記》,但是,掩卷之餘,卻不知道該如何完成"寫序"這一"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impossible)",因為這裏麵有太多的情緒觸點、情感觸點和思想觸點(特別是對於做過職業經理人或正在做職業經理人的人來說),以我笨拙微弱的筆力是無法在一篇簡短的序言裏準確地提煉、清楚地表達出來的。我尤其不擅長描述情緒和情感之類的東西,同時也覺得那些情緒和情感觸點不應該由我來廉價地轉述或總結一番,而應該留給讀者在親身(眼)的閱讀和品味中自己去"引爆",這樣才能"炸"出痛快的感覺。那我能做點什麽呢?我想,我還是權且引爆幾個思想觸點,因為理性思考似乎是我僅有的一點特長。
首先,我從《手記》中感受到了商業的力量。我的朋友秦朔在談到他辦《第一財經日報》的理念時曾說:"商業改變世界,我們認為商業的力量是一種深刻的、建設性地改變全球的力量。商業改變世界,同時商業力量也改變中國,而中國在未來也會改變世界,所以我們是秉持這樣一個觀點。在這個觀點裏的含義就是尊重商業力量,發覺商業背後的邏輯,站在全球化背景下關注中國經濟發展,這樣一個理念。"而地產界的"獨行俠"潘石屹也曾經在某種場合說過:"在今天這個社會中,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商業的力量,甚至比宗教、政治的力量都要強大,是生活中每一分鍾都離不開的,這個強大的力量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每一個環節。"他們的話使我想起了我在美國讀mba的時候,我們的"商業倫理學"教授跟我們說的話:"itisbusinessthatrunstheworld.(是商業在推動世界的運轉)"。同時,我也想起我本人以及很多年輕人正是受了和受著商業的力量的影響才走進商學院的,也想起商學院的誕生和發展也是受商業的力量的影響,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商業力量的發展。當今的世界,當今的中國,似乎已出現"萬般皆下品,唯有商業高"的態勢。《手記》中所記述的時間起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正是中國揮別文化力量(在整個八十年代都占據上風)、開始擁抱商業力量的時期。正是商業力量的崛起,才有了職業經理人階層的誕生和崛起,就像政治力量和職業官員、文化力量和職業文人、軍事力量和職業軍人是相伴而生的一樣。從《手記》中我們自始至終可以感受商業的力量(當然包括資本的力量)。雖然現在也有人不習慣商業的力量,但是我覺得商業力量的崛起是不可逆轉的,而且我覺得現在還不是我們做過多道德判斷的時間,而是要進一步張揚商業的力量,因為它帶給我們的是經濟基礎的牢固。
其次,我從《手記》中感受到了信托的力量。我不是從金融的角度來使用"信托"一詞,而是從法律的角度來使用它的。股東和管理層、創業老板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係是"fiduciaryrtionship(信托/受托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一方信任、依靠另一方的判斷和專才,受托方要維護委托方的利益。這種關係的發明和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的高效、合理發展創造了條件,但是這一關係是相當微妙的,"合則兩利,鬥則兩傷。"但是,在複雜的企業管理中,這一關係是不可或缺的。在西方發達國家,公司中的信托關係是得到尊重的,受法律保護的,而且也有倫理作基礎。在中國,以前主人和管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信托關係",如今企業老板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係跟主人和管家之間的關係有些類似,但是性質、範圍和層次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由於現代企業的股東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係在中國的曆史不長,因而難免出現相對較多的矛盾和糾葛,這是很正常的。今後,中國的職業經理人要繼續加強尊重和維護"信托關係"方麵的修煉,企業的股東和老板也一樣,我說不準這應該是"第幾項修煉",但總是"必要的修煉"。從《手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小說主人公作為職業經理人的修煉曆程。
第三,我從《手記》中感受到了專業的力量。從"信托關係"的定義中,職業經理人需要發揮專業的判斷和能力。雖然中國商業的力量正在崛起,但是"專業的力量"還相差甚遠。被譽為"日本戰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前兩年寫了《專業主義》一書,我覺得中國的職業經理人應該仔細閱讀。大前研一說:"專家要控製感情,並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倫理觀念,而且無一例外地以顧客為第一位,具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以上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我想把他們稱之為專家。這樣定義是否過於嚴格?我並不這麽認為。我甚至認為這些條件尚且不夠。"《手記》的作者雖然不是管理學家,也不是戰略大師,但是他的經曆和他的作品都昭示著一個真理:職業經理人是靠專業吃飯的,離開了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職業經理人無異於江湖騙子。
第四,我從《手記》中感受到了個人的力量。在商業世界裏,人們除了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錯誤,還犯"森林障目,不見一葉"的錯誤,存在把個人工具化、渺小化的傾向。在商業的大潮中,個人的力量似乎不大於一朵浪花的力量,但是假使沒有一朵朵浪花,那大潮和大海還有什麽好看呢?我覺得《手記》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擷取的一朵浪花,他所經曆的跌宕起伏、所體驗的酸甜苦辣都是充滿魅力的,具有豐富乃至無限的思考價值和審美價值。個人的力量,在當今社會中太容易被忽視、被摧毀了,我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文化熱中找回來的"(個)人的主體性",不應該在現今的商業熱中喪失。但是這一點,正是我所擔心的,正是我的矛盾所在,因為我前麵也說過,我主張進一步張揚商業的力量。
最後,我從《手記》中再次感受到了文學的力量。我說的"文學",主要是指"純文學"或"原創性文學"。如今的時代,純文學、原創性的文學受關注的程度大不如從前了,作為原創性文學,由於它生動地再現了中國第一代職業經理人的職業路徑和心路曆程,受歡迎程度肯定大過那些專門定位給職業經理人的五花八門、粗製濫造的經管類圖書,這從清華大學出版社兩年前推出的《圈子圈套》的暢銷中就可以看出。因此,我非常佩服這兩本書共同的圖書編輯那洞察先機的銳利眼光。我想,她一定深知,到目前為止"管理學的力量還是不如文學的力量"。人在世界和命運中的境遇,是曆史和文學共同關注的問題。但是,曆史關注的往往是群體及其大事,而關注個人及其小事的則是文學,這也是文學的特殊魅力所在。
但願我上麵提到的幾個思想觸點,能夠引爆更多的思想觸點,能夠激起人們更多的思考。但是,思想永遠也代替不了微妙的情緒和情感。為了能夠最真切地感染小說主人公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心路曆程中一陣又一陣的情緒和一份又一份的情感,我建議你馬上忘記我上麵所說的一切思想觸點,趕緊把自己沉浸到《手記》的具體文本中。
(王茁,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佰草集化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營銷:美國故事中國啟示》和《三位一體的商務智能》兩本專著的作者,《銷售創造奇跡》一書的譯者。)
首先,我從《手記》中感受到了商業的力量。我的朋友秦朔在談到他辦《第一財經日報》的理念時曾說:"商業改變世界,我們認為商業的力量是一種深刻的、建設性地改變全球的力量。商業改變世界,同時商業力量也改變中國,而中國在未來也會改變世界,所以我們是秉持這樣一個觀點。在這個觀點裏的含義就是尊重商業力量,發覺商業背後的邏輯,站在全球化背景下關注中國經濟發展,這樣一個理念。"而地產界的"獨行俠"潘石屹也曾經在某種場合說過:"在今天這個社會中,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商業的力量,甚至比宗教、政治的力量都要強大,是生活中每一分鍾都離不開的,這個強大的力量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每一個環節。"他們的話使我想起了我在美國讀mba的時候,我們的"商業倫理學"教授跟我們說的話:"itisbusinessthatrunstheworld.(是商業在推動世界的運轉)"。同時,我也想起我本人以及很多年輕人正是受了和受著商業的力量的影響才走進商學院的,也想起商學院的誕生和發展也是受商業的力量的影響,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商業力量的發展。當今的世界,當今的中國,似乎已出現"萬般皆下品,唯有商業高"的態勢。《手記》中所記述的時間起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正是中國揮別文化力量(在整個八十年代都占據上風)、開始擁抱商業力量的時期。正是商業力量的崛起,才有了職業經理人階層的誕生和崛起,就像政治力量和職業官員、文化力量和職業文人、軍事力量和職業軍人是相伴而生的一樣。從《手記》中我們自始至終可以感受商業的力量(當然包括資本的力量)。雖然現在也有人不習慣商業的力量,但是我覺得商業力量的崛起是不可逆轉的,而且我覺得現在還不是我們做過多道德判斷的時間,而是要進一步張揚商業的力量,因為它帶給我們的是經濟基礎的牢固。
其次,我從《手記》中感受到了信托的力量。我不是從金融的角度來使用"信托"一詞,而是從法律的角度來使用它的。股東和管理層、創業老板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係是"fiduciaryrtionship(信托/受托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一方信任、依靠另一方的判斷和專才,受托方要維護委托方的利益。這種關係的發明和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的高效、合理發展創造了條件,但是這一關係是相當微妙的,"合則兩利,鬥則兩傷。"但是,在複雜的企業管理中,這一關係是不可或缺的。在西方發達國家,公司中的信托關係是得到尊重的,受法律保護的,而且也有倫理作基礎。在中國,以前主人和管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信托關係",如今企業老板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係跟主人和管家之間的關係有些類似,但是性質、範圍和層次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由於現代企業的股東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係在中國的曆史不長,因而難免出現相對較多的矛盾和糾葛,這是很正常的。今後,中國的職業經理人要繼續加強尊重和維護"信托關係"方麵的修煉,企業的股東和老板也一樣,我說不準這應該是"第幾項修煉",但總是"必要的修煉"。從《手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小說主人公作為職業經理人的修煉曆程。
第三,我從《手記》中感受到了專業的力量。從"信托關係"的定義中,職業經理人需要發揮專業的判斷和能力。雖然中國商業的力量正在崛起,但是"專業的力量"還相差甚遠。被譽為"日本戰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前兩年寫了《專業主義》一書,我覺得中國的職業經理人應該仔細閱讀。大前研一說:"專家要控製感情,並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倫理觀念,而且無一例外地以顧客為第一位,具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以上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我想把他們稱之為專家。這樣定義是否過於嚴格?我並不這麽認為。我甚至認為這些條件尚且不夠。"《手記》的作者雖然不是管理學家,也不是戰略大師,但是他的經曆和他的作品都昭示著一個真理:職業經理人是靠專業吃飯的,離開了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職業經理人無異於江湖騙子。
第四,我從《手記》中感受到了個人的力量。在商業世界裏,人們除了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錯誤,還犯"森林障目,不見一葉"的錯誤,存在把個人工具化、渺小化的傾向。在商業的大潮中,個人的力量似乎不大於一朵浪花的力量,但是假使沒有一朵朵浪花,那大潮和大海還有什麽好看呢?我覺得《手記》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擷取的一朵浪花,他所經曆的跌宕起伏、所體驗的酸甜苦辣都是充滿魅力的,具有豐富乃至無限的思考價值和審美價值。個人的力量,在當今社會中太容易被忽視、被摧毀了,我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文化熱中找回來的"(個)人的主體性",不應該在現今的商業熱中喪失。但是這一點,正是我所擔心的,正是我的矛盾所在,因為我前麵也說過,我主張進一步張揚商業的力量。
最後,我從《手記》中再次感受到了文學的力量。我說的"文學",主要是指"純文學"或"原創性文學"。如今的時代,純文學、原創性的文學受關注的程度大不如從前了,作為原創性文學,由於它生動地再現了中國第一代職業經理人的職業路徑和心路曆程,受歡迎程度肯定大過那些專門定位給職業經理人的五花八門、粗製濫造的經管類圖書,這從清華大學出版社兩年前推出的《圈子圈套》的暢銷中就可以看出。因此,我非常佩服這兩本書共同的圖書編輯那洞察先機的銳利眼光。我想,她一定深知,到目前為止"管理學的力量還是不如文學的力量"。人在世界和命運中的境遇,是曆史和文學共同關注的問題。但是,曆史關注的往往是群體及其大事,而關注個人及其小事的則是文學,這也是文學的特殊魅力所在。
但願我上麵提到的幾個思想觸點,能夠引爆更多的思想觸點,能夠激起人們更多的思考。但是,思想永遠也代替不了微妙的情緒和情感。為了能夠最真切地感染小說主人公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心路曆程中一陣又一陣的情緒和一份又一份的情感,我建議你馬上忘記我上麵所說的一切思想觸點,趕緊把自己沉浸到《手記》的具體文本中。
(王茁,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佰草集化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營銷:美國故事中國啟示》和《三位一體的商務智能》兩本專著的作者,《銷售創造奇跡》一書的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