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雲在券商做前後端運維工程師差不多十個年頭了,工作過的兩大券商從2014到2023年中也出現過係統問題。並且出現過幾次,而且算中國的大券商,客戶都是2000萬戶級別,營業部在2015年左右就有三百家以上。


    券商係統出問題一般主要就是發生在開盤前的時間段,盤中偶爾也會出現,處理的快,半小時和一小時左右就能搞定,不順利可能要每個小時左右,真出問題了,備用機器和應急預案根本就不會管用,客戶肯定會有半小時以上都登陸不上來。


    係統罷工讓股民很崩潰,券商領導更怕,一般半小時的係統出問題在業內就算事故 ,交易所都可能追責,部門領導和員工都會承擔責任,績效考核肯定會有影響,兩大券商係統出故障的時候,米雲都在旁邊看到過,因為米雲的座位旁邊兩個都是信息技術部的dba數據庫工程師,所有領導在後麵指示,老總和主管盯著,dna不停的在服務器上敲代碼,係統出問題,最忙的首先是dba。


    券商交易係統經常“罷工”也折射出當前資本市場基礎設施的落後。尤其是2015年牛市萬億成交量啟動後,基本上所有券商都會經曆過卡頓和宕機,沒辦法的事,因為大a在15年前沒有過萬億成交量的經驗,行情軟件峰值都沒有設計到萬億成交量,一旦過了萬億,就不顯示後麵的成交量了,所以15年牛市後,所有大小券商基本上都換了服務器 ,小券商可能晚幾年換服務器,行情也是臨時加急處理到容納萬億成交量以上。


    從2015年四季度以來,a股成交額多次衝上萬億元大關。這導致很多券商服務出現嚴重塞車,甚至崩潰。特別是手機交易軟件,不是登錄不上,就是死機沒反應。在市場成交量飆升的時候,往往會卡殼,比正常情況要慢上四五秒,甚至更長。因為米雲是15年底才換上智能手機,所以對app不敏感,但身邊的同事都說軟件登陸不上,米雲登陸電腦交易軟件的時候少,感覺不多,但當時的國信金太陽app還不錯,一個步步高半智能商務手機可以登陸qq和金太陽,確實沒有卡頓,當時米雲親測過,除了當時的國信,基本上所有券商不能幸免,全部都有係統崩潰的情況發生,不多,也會經常。


    有券商人士也直言,從去年成交量巨量放大後,很多券商交易係統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一般投資者而言,由於我們看到的交易行情已是‘曆史’數據,而且對時間要求不是太敏感,係統慢三四秒影響不大。但對大戶、高頻交易的投資者,這個時間成本還是很高的。米雲自身的影響確實不大,但從各種投訴電話和身邊的同事可以感受到,券商軟件的服務確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也不排除個別虧錢的客戶就是要找茬,想找券商索賠損失。


    市麵上交易軟件主要有通達信、同花順運營,很多券商也在開發和優化自己的交易係統。廠商提供的交易軟件就那麽幾家,整個市場,金融證券交易軟件沒有太多的公司,總共不到四家,主流的就兩家證券軟件服務商,而且這兩家券商軟件服務商提供的都是標準版和個別券商的個性化定製軟件。


    券商軟件服務商提供給券商使用後,券商自己那邊也會二次開發係統軟件,至少界麵就改的完全不同提供的標準版軟件,很多外派出去的同事閑聊的時候說過,改的麵目全非,還以為不是自己公司提供的軟件。各種原因往往會造成係統兼容,超負荷運轉等,使得部分股民交易不爽,券商工作人員使用起來也不友好,主要是券商軟件服務商交出的版本基本不會安排美工來優化客戶端前端,就是開發出主要菜單列表 ,隻要功能正常使用就行,至於確定按鈕能不能顯示,找不到確定按鈕都是經常發生的故事,還要手工拖曳按鈕,體驗過很不好,我們駐場券商那邊也有深刻的印象,券商長期會投入更多的資金升級和優化交易係統。


    “消息”是a股炒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特別是散戶投資者最喜歡到處打探消息。大部分股民對傭金並不敏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炒股傭金,米雲前期五年也是,不怎麽在乎,也不知道自己的傭金 從事證券行業幾年的工作後才知道傭金收費的事。


    一般股民更看重券商的服務。券商如果僅靠傭金賺錢,我們憑什麽讓券商賺錢,券商軟件服務經常崩潰,體驗不好,也會遭到客戶投訴,大部分股民隻會為券商登陸卡頓去投訴券商,不會會傭金收費高低去投訴,大不了,重新換券商,米雲自己就是15年牛市高峰期主動因為傭金收費高換券商,但從來沒有投訴過,不會像很多股民虧損了,也會找機會投訴券商,券商那邊的官方話術也不管用,就是看你不爽,要投訴。


    目前各個券商給股民提供的常規服務中最多的就是分析薦股短信,但許多股民認為,每天清晨有n多券商給自己發送“盤前參考”、“信息早餐”,已成為一種負擔。根本就不會有股民會主動去看,至少作為一個十多年的老股民,米雲自己是不會去看盤前的推薦,或者盤後的點評,甚至券商提供的這些信息服務,有的還會收投顧費用,有的股民不自知而已,事後知道了,就會投訴,追討自己交過的投顧費用,一般一年可能幾千塊或者上萬,反正虧錢了,股民肯定會主動要回來,賺錢了,就算了,可以忽略。


    不管是券商對大盤的分析,還是對個股的推薦,都很不準,幾次之後,就失去信任了。還有股民抱怨稱,有些券商信息存在誤導投資者,研報要麽幹貨少,要麽是個股已經啟動20%~30%後才大力推薦,讓小散戶高位接盤。


    但是也有股民認為,券商對市場的分析和薦股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尤其是行情高位或者低位時候的心態提醒。另外,新股發行、上市公司異常公告等等投資者難以完全及時掌握的信息,也可以從券商短信中得到。券商的分析隻能作為參考,券商有義務為股民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務,至於要不要收信息服務費,這個米雲不了解,個人認為提供基本的信息服務,包括新股申購和上市這些不應該收費 ,推薦股票盈利後可以收費,但費用要明確告知就好,而且官方一般不允許薦股。


    還有股民表示,券商不定期舉辦的免費股民沙龍、投資論壇等活動,對於股民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缺乏消息途徑和技術的小白股民,反正米雲接到這樣的電話都會婉拒,或者說看時間,有時間就去看看。


    一般小券商服務確實差一些,這個是股民們的體會和共識,反正米雲沒有大的體會,選擇的三家券商都算大券商。在服務上,具有券商優勢存在。小券商下單排隊通道肯定會慢點,這個是沒法避免的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所在,有的股民貪便宜,當年從大券商轉到小券商,服務確實差一些,交易也明顯慢一些,然後又吐槽,來來回回開戶和銷戶,都說一分錢一分貨,這個不知道怎麽解釋 ,米雲自己沒有體會,但情理上還是認可大券商肯定有它的好處。


    而對於互聯網金融對券商的衝擊,會影響到普通散戶,就是傭金收費價格戰,米雲就在15年後又多開了兩家券商,都是選的大券商,和公司有戰略合作的大券商。如果有其他互聯網金融等交易方式選擇的話,基金還會選擇券商這種傳統席位的交易方式,因為大部分基金覺得券商的增值服務還是很有價值的。對於券商來說就要比拚服務,哪個服務多,服務好,我們就會選擇哪家,哪怕傭金再提高一點,隻要能提供相應的服務,基金也是可以接受的。


    某私募基金人士說過,相對於公募基金來說,私募基金享受的服務少一些,因此給券商的傭金也低一些,目前在萬分之三到萬分之五之間,而券商給私募提供的服務也是有差異化的,單純交易和提供研發報告的,傭金收費自然不一樣。這個沒法評說,米雲工作過的兩大券商確實在傭金收費上有差別化,有的基金大戶可以做到萬一免五的傭金,就是一筆最低五元手續費不用交,按實際成交金額收費,不是必須每筆都會有最低五元手續費。


    米雲是結合自己十年來的券商總部駐場的見聞來說券商服務,反正個人覺得,大小券商各有各的好處,就是交易通道席位的優先權,而且每家券商都不同,看券商在這方麵的預算,不一定非得大券商,大券商說不定不舍得投入這比費用,就是要在證券通信公司開設單獨的高速行情專線下單通道,適合大小機構投資者,散戶也有一定的好處,券商幾十年來,幾十家大小券商都合並重組過無數次了,選擇一家大券商,避免以後的陌生,一家小券商開戶,可能以後經常會換券商,經常被收購,這隻是米雲自己的個人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股民的炒股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雲小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雲小散並收藏股民的炒股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