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龍年節後四個交易日都是上漲的,大盤指數已經七連陽了,實話實說,米雲收益也是七連陽,隻不過節前三天的一天利潤超過了節後四天的利潤總和,隻能苦笑,人要知足,小賺比虧錢總是好的,米雲近半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股民朋友如何避免下跌趨勢的滿倉和上漲趨勢的半倉。


    過去十多年,米雲不是沒有思考過這個課題,隻不過沒有近一年多的感受深刻,尤其近半年的極端下跌行情和近一周的連續上漲行情,讓米雲重新思考和探究這個課題的各種客觀規律和邏輯,以前也有探究過,隻不過沒有深層次的探究和應對策略,隻是簡單的應付一下,近一年的大虧損,讓米雲印象太深刻了,可能會終身銘記這兩年的股市行情。


    米雲一致認為很多股民下跌趨勢滿倉不一定是主動為之,在沒有形成下跌趨勢前,隻是被動持倉,突然大回調可能都來不及止損,或者本身就被套很久了,既然已經下跌了,想要早日回本,隻能被動補倉,下跌趨勢越補越跌,一直補到滿倉,無子彈可加,還不幸每次都補在半山腰,大多數散戶都不懂技術指標的,基本上都會追漲殺跌割肉止損,最後的結果就是本金越割越少。米雲自己也是感同身受。


    在上漲趨勢中半倉,也可能是被動為之,也不能說是錯誤的策略,股票高位上漲拉升趨勢中,主動減倉個股降低持倉成本也是很有必要的,避免坐過山車回吐利潤,就是注意掌握好每次減倉的尺度就好,盡量吃到最大利潤,不要想著吃盡最大利潤,有可能貪心吃不到中級利潤,甚至最後還割肉出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上漲趨勢中,散戶也不一定有勇氣去加倉,個股越上漲,天天上漲,會造成天天猶豫不敢加倉,主要怕高位接盤站崗,不能說是錯誤,隻可能是錯過了最佳介入機會而已。


    下跌行情滿倉,上漲行情半倉,這種神操作倒過來的操作,真正想要糾正這種錯誤,最有效的方法是遠離股市,正因而大家都不是神,都會有弱點,最後就看控製能力的強弱。


    米雲十多年的炒股經驗,個人認為炒股永遠都要做好風控,而散戶的風控就是要從倉位管理為出發點,倉位是散戶掌握主動權的有效工具,真正想要做好炒股的風控,做好以下兩點:


    第一:永遠不滿倉,不管牛熊,都留部分資金備用;


    第二:合理分倉,不滿倉一隻股票,把倉位分2到3隻,但也別分倉太散。


    這兩個做法就是炒股最合理的倉位管理,這樣可以做好風控。


    至於有些散戶炒股在下跌滿倉,估計這種情況是由於補倉所致,越跌越補,補到滿倉為止。


    而上漲半倉操作要麽就是虧怕了,要麽就是留部分倉位想要做波段,才會在上漲趨勢中半倉操作。


    針對這兩種情針對這兩種情況,想要完全糾正這種錯誤操作,可以按照以下辦法來處理:


    1、永遠不滿倉,可以有效避免下跌滿倉的錯誤決定;


    2、不盲目補倉,同樣有效做好風控,不至於越補越倉位越重;


    3、不貪婪,學會止損,見好就收,不看好就走,完全避免很多不確定因素。


    建議有逆思維下跌滿倉,上漲半倉的散戶,可以按照上麵三種方法來糾正這種錯誤的炒股操作。


    如果這三種方法都無法糾正,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股市了,畢竟這種逆思維炒股不可取,把錢送股市何必選擇退出股市,也許這樣是最明智的做法。散戶最大的弱點就是貪婪和恐懼,機構投資者相對穩重點。


    散戶心態的弱點太明顯。從交易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虧錢過後的散戶,最害怕被套,賺錢過後的散戶,最害怕踏空。米雲自己也是這個心態,隻不過調整的快點。


    牛市的初期,是熊市陰霾的驅散,心有餘悸的散戶,帶著剛解套的心情,勢必害怕再次被套,所以不敢滿倉。


    熊市的初期,是牛市的尾巴,賺到錢的散戶,帶著滿臉的自信,最害怕的就是踏空,錯過行情,所以始終滿倉。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人性的心理循環,是由大資金主導,散戶的集體跳坑。所以,這種上漲半倉,下跌滿倉的散戶行為,是非常容易發生的,很多散戶都經曆過,甚至還在不斷重複經曆。


    其實,當我們知道了散戶心態的來龍去脈,想要對症下藥,就並不難了。


    今天就介紹幾種,讓股民朋友們滿倉進入牛市,輕倉度過熊市的訣竅。這也是米雲從網上看到財經專業人士的精彩解讀,個人認為比米雲自己分析的全麵和專業,很有參考價值。


    關於散戶的倉位控製,其實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輔助依據,就是趨勢。


    上漲趨勢中,不論漲跌都能加倉。下跌趨勢中,不論漲跌都得減倉。


    牛市裏不敢加倉是大忌,熊市裏不懂止損也是大忌,這兩者如果做反了,炒股必然出現虧損。


    而趨勢,就是幫助股民判斷牛熊的依據。很多股民吃虧就吃虧在根本不懂得把握趨勢,不懂得趨勢的重要性,以自己主觀的意識,作為判斷依據,去臆測行情。


    趨勢是由資金的共識形成的,是大勢,並不是說趨勢都是喊口號出來的。


    所以,對於倉位的調整一定要符合大勢。說說判斷大勢的幾個依據。


    1、成交量。


    資金形成了趨勢,那麽維持趨勢同樣需要不斷的運作。


    原則上,由於股份的一致性,股價的上漲,所需要的資金就會越來越多,成交金額自然就會穩步上漲。


    加上賺錢效應的積聚,資金的不斷加碼湧入,成交量也就會穩步上升。反之,成交量如果開始萎縮,那麽無疑是進入了下跌的趨勢中。


    2、股票價格。


    有量就有價,股價本身,其實是最容易判斷趨勢的標準和依據。


    股價不斷的創出新高,就是在上漲趨勢中,股價不斷的創出新低,無疑在下跌趨勢中。


    在趨勢的引導下,強者恒強,越漲越高,弱者恒弱,越跌越低。


    本質上,隻有大資金的介入,將買賣交易再平衡,才能扭轉趨勢。


    3、均線集合。


    說說均線,因為拋開量價,均線就是最好的趨勢判斷依據了。很多散戶不懂均線的重要性,其實均線也是有理有據的,是成本的一個集合線。


    資金要運作股票,形成趨勢,一般都要保證賬麵浮盈,股價運作在中長期的均線上方。


    因此,均線的方向性和股價對於均線的位置,是輔助判斷趨勢的標準之一。


    均線多頭排列,趨勢向上,反之,如果是空頭排列,趨勢向下。


    4、上市公司業績預期。


    最後一條,其實是趨勢的本質。趨勢是由資金共識而形成,那資金通過什麽達成共識,又為什麽會達成共識。


    其實就是業績預期。即便是炒作題材本身,也是在炒作業績預期,資金要做的就是透支業績預期,提前落袋為安。


    業績預期的好壞,是直接決定資金是否會持續流入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趨勢的本質。但千萬不要把業績預期和當下業績搞混,預期遠比當下重要的多。


    如果能看懂以上4點,對於大勢的把握就會相對精準,從概率上來看,賺錢的機會就會倍增。


    認清估值,倉位有序,說說另一種對於倉位控製的方法,就是估值法。很多股民認為估值沒用,市盈率市淨率是騙人的,都是瞎忽悠,其實不然。之所以沒用,是因為方式方法錯了。


    首先,市盈率本身,一定要看動態的,不是靜態的。動態代表了當下,靜態代表了過去,而業績預估才代表了未來。


    為什麽那些市盈率百倍的股票,遠比市盈率十倍的股票漲得好?如果你站在一年後去看,前者的動態市盈率會不斷下降,後者可能還在原地踏步。


    業內公認,最合理的估值方式,是股價除以三年後的單位淨利潤。也就是,分母的係數,要加上3年的複合增長率。


    什麽時候,估值體係會崩塌呢?


    就是實際業績增長,不及預期的時候,需要重新換算。


    股價在低估值範圍內,就是相對合理的,倉位可以重一些,在高估值範圍內,風險就會偏高,可以適當降低倉位。


    同樣的,指數也存在市盈率,相對低位,即便是熊市,也可以重倉,相對高位,即便是牛市,也該謹慎控製倉位。


    用估值去控製倉位,是相對最合理的方式,但一定要把業績預期算上,因為估值一定是動態的。


    對於普通的散戶,尤其是資金量偏大,又不太懂股票交易的散戶,根據估值控製倉位,可以有效地降低損失,增加盈利。


    至於估值怎樣查詢,其實很多股票軟件本身就有自帶的指標,過往的數據和行業評論數據也可以在網上查詢到。


    落袋為安,主動規避,是一種智慧。散戶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懂得如何拋售股票,總寄希望於能夠精準逃頂。殘酷的現實是,“逃頂”大概率成了“套頂”。


    很多散戶特別害怕被洗盤,在下跌的初期,總會覺得主力在洗盤,所以始終不願意賣出,哪怕先落袋一半都不願意。


    這無異於從投資變成了賭博,而且命運是掌握在主力資金手裏。在熊市裏,籌碼顯得越來越廉價,千萬不要有主力想讓我割肉的想法。


    尤其是看到股價創新低,壓根不是散戶割肉導致的,而是主力資金在不斷止損出局,出現了這種情況。


    在適當的時候,把籌碼換回錢,是非常必要的。散戶心態中,有幾種行為,非常的不可取。


    1、覺得籌碼更珍貴,一定堅決持倉。


    買賣過股票的都知道,從現金變成股票,隻需要短短幾秒鍾。


    確實,某些情況下,籌碼會很珍貴。但本質上,廉價籌碼很珍貴,高價籌碼並不珍貴。堅決持倉並不是一種好的選擇,懂得取舍才是交易之道。


    2、害怕賣出後就漲,擔心踏空死捂。


    另一種比較要命的心態,就是害怕踏空,死捂股票。


    行情從來沒有真正的踏空,隻需要幾秒,你就能滿倉。交易隻有風險和收益的概率比,永遠把風險放在第一位。


    3、認為隻要捂得住,遲早會漲回來。


    熊市滿倉的心態中,最要命的,就是覺得隻要捂得住,就能賺得到。


    前提是股票足夠好,可以通過時間換空間,如果買到一隻垃圾股,捂久了,隻能增加損失。


    時間是有成本的,時間會帶來通脹,會帶來貨幣貶值,捂一年,即便不虧錢,虧的也是時間。


    分批買賣,止盈止損


    對於散戶來說,還有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可以規避風險。當然,規避風險的同時,會放棄一部分的利潤,兩者是對等的。


    分批買賣,是克服貪婪和恐懼情緒最好的方式,也是控製倉位的好幫手。


    分批買賣可以讓股民在牛市裏賺到一個平均數,不至於空手而歸。分批買賣可以讓股民在熊市裏有效降低虧損,不至於因為滿倉而大幅度虧損。


    分批買賣,是一種交易方式,並不是一種判斷依據,所以本質上還是要結合趨勢,結合估值,結合資金情況去判斷。


    分批買賣的方式非常簡單。買入的時候,將資金切割分批次。


    在估值偏低的時候買入一部分,在出現底部形態的時候買入一部分,在形成上漲趨勢的時候買入一部分。賣出的時候,同樣將持股分批拋售。


    在股價進入高估值區域的時候拋售一部分,在出現頭部形態的時候拋售一部分,在明顯趨勢破位的時候賣出一部分。


    分批買賣說起來很簡單,但本質上需要對抗的,就是人性。因為分批買賣,沒來得及滿倉上車,導致部分資金踏空。因為分批買賣,沒能在股價的最高點下車,導致錯過最佳賣出良機。


    這種人性會讓人誤以為自己能夠永遠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從而沉淪。


    分批買賣,其實還有一些小的要點,需要特別注意。


    1、資金不要在同等價位分批。


    有一些人屬於分批買賣,但是價格差不多。一旦開始買,就想著會漲,所以分批變成了每隔兩三天,就買入一批,本質上沒有任何效果。


    所謂的分批,在價格上至少有10%以上的波動,可以適當地平攤風險,而不是同等價格區間。


    2、不要把資金切的過碎。


    不要把資金切的太碎,一般3-5份即可。資金切的太碎,確實會導致倉位過低,或者高位逃跑不及,資金管理效率也非常差。


    20-30%一次,是相對合理的分批方式。


    3、不要留戀和猶豫不決。


    分批買入,出現踏空的情況也很正常,買了多少就算多少,要懂得平衡心態。


    交易中,最忌諱猶豫不決,也最忌諱反複戀戰。既然已經分批,就要有心理準備,降低風險的同時,一定會降低收益。


    牛市滿倉,熊市空倉,對於絕大多數散戶來說,很難做到,因為無從辨別牛熊市。但是,要根據趨勢、量價、估值,去做倉位動態調整,其實並不是很難。


    同時,建立好的交易習慣,通過分批買賣降低風險,主動落袋的方式鎖定利潤。所有好的交易,都是反人性的,是製度化的,是安全第一,收益第二位的。


    如果你還在交易中搖曳,不妨靜靜思考一下,然後,擺正心態,重新出發。米雲自己也要重新出發了,希望在一個月左右能掌握主動權,把資金倉位控製好,輕裝上陣,把這一年多的虧損盡快賺回來,也希望各位還在市場的股民朋友也能輕裝上陣,祝大家都好運,我國股市能長牛和慢牛不衰,善待我國股民,不要常年享受被割韭菜的命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股民的炒股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雲小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雲小散並收藏股民的炒股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