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股票是指那些提供較高股息回報的股票,米雲理解和經曆過的高股息票可以是大藍籌股,大白馬票,大科技票,也能是小票,反映的是公司的分紅力度。高股息股票指的是那些具有相對較高股息收益率的股票,股息收益率是指單位時間內股息金額占股票價格的比率,是衡量股票分紅收益的重要指標之一。
高股息股票受到尋求穩定收入流的投資者的青睞,這類股票的特點包括較高的股息率和良好的分紅曆史,投資者在選擇高股息股票時,會考慮公司的財務狀況、行業地位以及未來的增長潛力。
說實話,米雲也偏愛高股息票,雖然是過去十幾年被動養成的長線投資習慣,米雲一直想做個價值投資者,可惜市場不給力,不爭氣,沒辦法,非常的無奈,米雲近幾年也隻能把倉位分成短中長三線投資,如果有機會,米雲甚至想把中長線投資全部換成短線投資,沒辦法,短線資金利用率高,剛好最近幾年米雲的資金鏈有點緊張,不再適合進行中長線投資,時間上耗不起,市場上投機的永遠比投資的多,市場太不爭氣,讓人沒辦法沉穩下來做價值投資者,但米雲相信,隻要資金量起來,資金鏈沒問題了,米雲一定還會選擇回歸價值投資者的那一天。
繼續來談高股息和價值投資,打個簡單的比方,就跟把錢存入銀行,銀行給你利息是一個道理。不同的是銀行主要就是賺取一個利息差,而上市公司給你的股息則是希望你多買入他們家的股票,股票也會產生息差,現金也有息差,比銀行活期利息多,炒股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券商每月都會有固定結息,一般安排在月底,享受高股息票,就意味著是做價值投資者,當然也會有投機取巧者也會選擇高股息票,隻要有利可圖,高股息票也會被投機者炒作,賺取差價。
過去十多年都是提倡上市公司多分紅派息,不強製,市場上大部分都是鐵公雞一毛不拔的上市公司,近幾年監管層和法律法規也鼓勵上市公司多進行分紅派息,用法律法規來強製上市公司多進行分紅派息,現在全部的上市公司股息率超過7%的是少之又少,據米雲了解到的數據,a股現在一共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過7%的目前不到100家,未來的上市公司分紅派息一定會多起來,這也是對上市公司的考核指標之一。
雖然證券法鼓勵上市公司高股息的分紅,但實際情況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很難做到股息率穩定在2%以上,更多的隻是走一個形式,象征性地給股東分發點分紅,絕大多數上市公司股息率都在1%以下,連續七八年不分紅的鐵公雞都有不少,米雲十幾年入市的時候就聽說過一毛不拔的故事。後麵估計會有好轉,畢竟現在政策法規都是鼓勵分紅派息,上市公司也不敢再任性妄為。
什麽樣的上市公司股息率高並且穩定?過去都是統稱代指銀行股,以後會有改變。
什麽是高息股?高息股有哪些? 怎樣尋找和持倉高息股?
在股市交易中有不同的選股技巧和股票術語,但是很多的投資者都想要獲得豐厚的盈利,可以從長線投資的角度進行分析,選擇高息股,那麽什麽是高息股,高息股有哪些,怎樣尋找高息股,有哪些操作的技巧和研判方法,米雲在網上進行了係統整理,僅供自己學習和投資者參考。
首先,高息股是指發行公司派發了較多股息的股票,一般認為是每年的股息率能夠到達4%到5%,派息的政策是比較穩定的,其中對於高息股的股息率並沒有嚴格的標準要求,而且某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否是屬於高息股票,應該從該上市公司的分紅曆史和財務狀況進行研究和分析。因為公司的股息取決於經營的狀況。
此外,衡量公司股息水平的指標是股息率,也就是每股股息與股價的比率,如果股息率與股息成正比,與股價呈反比,股息率越高,也就說明投資回報越高,股票就越值得進行購買。
那麽在股市交易中,高息股有哪些呢,雖然知道了這些股票的存在,怎麽進行選擇單一的個股呢,因為我們進行操作的時候要保持在3到5隻股票,怎樣尋找高息股就是我們的主要關注內容。
在股票投資分類中,高股息股票是一種價值投資者喜愛的標的。一般來說,高股息股票指的是每年的派息相對於股票價格的比例,至少在5%以上、甚至超過8%-10%的股票。高股息股票是投資者特別關注的一類產品,因為它們往往能提供比市場平均水平更高的現金回報。
對於保險基金、養老基金、依靠投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個人投資者等投資群體來說,高股息股票有著天然的優勢:它會讓投資者在得到企業資本回報的同時,也會得到源源不斷的現金流。而即使對於不那麽看重高股息帶來的現金流的投資者,高股息本身所經常代表的低估值和穩健的企業現金情況,也是不錯的加分項。
不過,選擇高股息股票並不是隻看股息和股價的比值那麽簡單。如果投資真是這樣簡單的話,那麽一個excel表格就能勝任投資的工作了。這裏,就讓我們來看看,選擇高股息類股票時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注意曆史派息的明細數據和派息連續性
對於股息率的計算,一般來說,證券分析軟件會提供給投資者兩種股息率數據:過去12個月派息和股價的比值,以及基於某一年財務報表的派息和股價的比值。
在現代投資工作中,基於方便的電腦軟件數據,許多投資者一看到派息率6%,就覺得非常開心,忙不迭的下手就買。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計算,以上這兩種數據都可能具有誤導性。
對於第一種股息率的計算方法,即過去12個月派息和股價的比值,最容易出現的偏差,是錯誤的把兩年的累積派息當作了一年中的派息。即使在許多專業的軟件中,這樣的錯誤也經常出現。
比如,一家公司在2020年7月1日對2019財年派息0.5元,在2021年3月1日對2020財年派息0.5元。在2022年4月1日,如果這家公司的股價是10元,那麽它過去12個月的股息率就會變成10%。但是很顯然,這家公司真實的股息率是5%,這裏10%的過去12個月股息率是錯誤的計算,它沒有考慮到兩個財年對應派息日錯位的情況。
而對於第二種股息率計算方法,即用曆史上某個財年,往往是剛過去的一年的派息除以當前股價,其主要問題在於,沒有考慮到曆史上派息是否連續。
比如說,一家公司在2018、2019、2020年分別派息0.1元,2021年派息0.6元,那麽對於2022年的10元股價,這家公司的股息率應該是6%呢,還是1%?經典的計算方法會告訴我們,這家公司的股息率是6%,看起來很不錯。但是,過去4年的年均派息所對應當前股價的股息率,則要大大低於6%。
注意企業派息的動機
一般來說,企業進行高額派息都是對於股東的回饋,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但是,在有些時候,企業派息的目的則是將現金分配給大股東。這種類別的高派息股票,和價值投資者所追尋的高派息股票,顯然並不等同。
出於將現金分配給大股東的動機所進行的派息,往往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大股東持股比例很高,這樣大股東可以拿到派息中的大頭。其次,公司派息遠遠超出了自身盈利情況,屬於“把庫存現金、而不是經營所得現金派發給股東”。最後,公司大股東經常有股票限售的情況,比如公司剛上市、還沒有超過限售期,因此隻能通過派息從上市公司處獲取現金。
對於這一類高派息的股票,基於同股同權的規則,小股東和公眾投資者固然也可以和大股東一起分到派息現金,但是這種派息由於往往超出了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因此持續性經常是可疑的。因此,公司股票也就不那麽符合價值投資的選擇標的。
注意派息的未來可持續性
對於高股息股票的研究,投資者不僅應該注意曆史上派息的情況,還要注意研究,當前的高額派息是否在未來具有可持續性。
比如說,有些公司雖然當前派息很高,過去幾年派息也都不錯,但是這種派息是基於一個過去幾年比較高的行業景氣度、或者企業一次性收入造成的。舉例來說,煤炭、發電、石油等行業,容易出現連續幾年的高景氣度。在另一種情況下,有些公司通過出售土地儲備,也能連續幾年獲得高額收入。這些公司的派息,是否在未來能夠持續,是需要畫一個問號的。
簡單來說,投資者需要尋找的高股息股票,並不是真的為了“隻拿股息”,而是通過高股息率這樣一個指標,尋找長期可以產生相對股價的、高盈利能力的股票。如果一家公司過去幾年派息很高,但是未來盈利會跟不上、無法繼續發放如此高的股息,那麽價值投資者自然應當遠離這樣的股票。
看重派息不等於隻拿派息
總的來說,對於看重股息率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已經在投資中找到了相對靠譜的投資方法:看重企業的經營能力、估值,而不是看短期價格的波動。
對於股息來說,如果投資者隻看重股息率,隻看重數字上的派息,就會難免犯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錯誤。
對於看重派息的投資者來說,他們需要明白,派息並不是他們投資股票所得收入的唯一來源。選擇高派息股票的目的,最終還是在於通過這個比較實打實的指標,找到現金流充裕、願意回報股東的好公司和好股票,而不是僅僅眼睛盯著每年百分之幾的派息。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下麵兩個比例是投資者需要思考的。
第一個比例是派息率,也就是派息比上盈利的比例。舉例來說,一家公司每股收益是1元、派息0.5元,另一家公司每股收益0.6元、派息也是0.5元,那麽僅就財務數據而言,第一家公司顯然比第二家更好,盡管派息比例一樣。
第二個比例,則是股息稅率。在2022年執行的港股通製度下,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個人投資者,會被收取比較高的股息稅率。但是,投資者並不應該過多受到這種高稅率的幹擾,從而認為“港股高股息股票不值得投資”。
至少有兩個原因,支持“股息稅率不應當過多影響投資者的判斷”這一邏輯。首先,如上文所述,投資者投資高股息股票,並不僅僅為了股息,公司也往往不會把所有收益都通過分紅的形式發放,這也就意味著不是所有收益都被課以更高的股息稅率。
其次,許多投資機構投資港股,是不會被收取這麽高的股息稅率的。內地的企業賬戶、基金賬戶等通過港股通投資高股息股票,所收取的稅率就和個人投資者不同。而海外投資者在投資港股時,也會麵對更低的稅率。
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個案例下,盡管個人投資者在通過港股通投資時會麵對更高的股息稅率,但是這種稅率並不會阻礙高股息股票的價格發現機製。如此,雖然股息可能會因為高稅率少收一些,但是當股價上漲時,即使是麵對更高稅率的個人投資者,該賺的還是一樣會賺到。
注意行業和個股的分散
最後,高股息股票的投資者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需要注意投資中的分散問題:包括行業的分散與個股的分散。
沃倫﹒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話,“分散投資是對無知者的保護。”許多人把這句話錯誤理解成“投資就應該集中”,因為沒人肯承認自己是無知的。但是實際上,不管是普通投資者,還是是一些專業機構裏的投資者也是“普通”投資者和巴菲特這樣可以加入董事會的投資者相比,基本就屬於“無知者”。因此,投資組合中一定的分散度是完全必要的。
由於高股息股票並不常見,因此它們有時候會集中出現在幾個特定行業。這時候,投資者一定要按捺住自己想重倉某個行業、甚至幾個公司的衝動,寧可損失一些高股息率帶來的賬麵回報,也要保證投資組合在行業、公司上,有足夠的分散度。通過“理念集中、持倉分散”的做法,在獲取收益的同時,盡量保護自己賬戶的安全性。
最後再重複一下差異化紅利稅標準,前麵章節有就提到過,這裏再簡單科普下高息股的紅利稅規定:
1、持股在一個月及以內期限。獲得的股息紅利按照2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2、持股在一個月以上,一年及一年以下期限。獲得的股息紅利按照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3、持股在一年以上的期限。獲得的股息紅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高股息股票受到尋求穩定收入流的投資者的青睞,這類股票的特點包括較高的股息率和良好的分紅曆史,投資者在選擇高股息股票時,會考慮公司的財務狀況、行業地位以及未來的增長潛力。
說實話,米雲也偏愛高股息票,雖然是過去十幾年被動養成的長線投資習慣,米雲一直想做個價值投資者,可惜市場不給力,不爭氣,沒辦法,非常的無奈,米雲近幾年也隻能把倉位分成短中長三線投資,如果有機會,米雲甚至想把中長線投資全部換成短線投資,沒辦法,短線資金利用率高,剛好最近幾年米雲的資金鏈有點緊張,不再適合進行中長線投資,時間上耗不起,市場上投機的永遠比投資的多,市場太不爭氣,讓人沒辦法沉穩下來做價值投資者,但米雲相信,隻要資金量起來,資金鏈沒問題了,米雲一定還會選擇回歸價值投資者的那一天。
繼續來談高股息和價值投資,打個簡單的比方,就跟把錢存入銀行,銀行給你利息是一個道理。不同的是銀行主要就是賺取一個利息差,而上市公司給你的股息則是希望你多買入他們家的股票,股票也會產生息差,現金也有息差,比銀行活期利息多,炒股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券商每月都會有固定結息,一般安排在月底,享受高股息票,就意味著是做價值投資者,當然也會有投機取巧者也會選擇高股息票,隻要有利可圖,高股息票也會被投機者炒作,賺取差價。
過去十多年都是提倡上市公司多分紅派息,不強製,市場上大部分都是鐵公雞一毛不拔的上市公司,近幾年監管層和法律法規也鼓勵上市公司多進行分紅派息,用法律法規來強製上市公司多進行分紅派息,現在全部的上市公司股息率超過7%的是少之又少,據米雲了解到的數據,a股現在一共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過7%的目前不到100家,未來的上市公司分紅派息一定會多起來,這也是對上市公司的考核指標之一。
雖然證券法鼓勵上市公司高股息的分紅,但實際情況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很難做到股息率穩定在2%以上,更多的隻是走一個形式,象征性地給股東分發點分紅,絕大多數上市公司股息率都在1%以下,連續七八年不分紅的鐵公雞都有不少,米雲十幾年入市的時候就聽說過一毛不拔的故事。後麵估計會有好轉,畢竟現在政策法規都是鼓勵分紅派息,上市公司也不敢再任性妄為。
什麽樣的上市公司股息率高並且穩定?過去都是統稱代指銀行股,以後會有改變。
什麽是高息股?高息股有哪些? 怎樣尋找和持倉高息股?
在股市交易中有不同的選股技巧和股票術語,但是很多的投資者都想要獲得豐厚的盈利,可以從長線投資的角度進行分析,選擇高息股,那麽什麽是高息股,高息股有哪些,怎樣尋找高息股,有哪些操作的技巧和研判方法,米雲在網上進行了係統整理,僅供自己學習和投資者參考。
首先,高息股是指發行公司派發了較多股息的股票,一般認為是每年的股息率能夠到達4%到5%,派息的政策是比較穩定的,其中對於高息股的股息率並沒有嚴格的標準要求,而且某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否是屬於高息股票,應該從該上市公司的分紅曆史和財務狀況進行研究和分析。因為公司的股息取決於經營的狀況。
此外,衡量公司股息水平的指標是股息率,也就是每股股息與股價的比率,如果股息率與股息成正比,與股價呈反比,股息率越高,也就說明投資回報越高,股票就越值得進行購買。
那麽在股市交易中,高息股有哪些呢,雖然知道了這些股票的存在,怎麽進行選擇單一的個股呢,因為我們進行操作的時候要保持在3到5隻股票,怎樣尋找高息股就是我們的主要關注內容。
在股票投資分類中,高股息股票是一種價值投資者喜愛的標的。一般來說,高股息股票指的是每年的派息相對於股票價格的比例,至少在5%以上、甚至超過8%-10%的股票。高股息股票是投資者特別關注的一類產品,因為它們往往能提供比市場平均水平更高的現金回報。
對於保險基金、養老基金、依靠投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個人投資者等投資群體來說,高股息股票有著天然的優勢:它會讓投資者在得到企業資本回報的同時,也會得到源源不斷的現金流。而即使對於不那麽看重高股息帶來的現金流的投資者,高股息本身所經常代表的低估值和穩健的企業現金情況,也是不錯的加分項。
不過,選擇高股息股票並不是隻看股息和股價的比值那麽簡單。如果投資真是這樣簡單的話,那麽一個excel表格就能勝任投資的工作了。這裏,就讓我們來看看,選擇高股息類股票時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注意曆史派息的明細數據和派息連續性
對於股息率的計算,一般來說,證券分析軟件會提供給投資者兩種股息率數據:過去12個月派息和股價的比值,以及基於某一年財務報表的派息和股價的比值。
在現代投資工作中,基於方便的電腦軟件數據,許多投資者一看到派息率6%,就覺得非常開心,忙不迭的下手就買。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計算,以上這兩種數據都可能具有誤導性。
對於第一種股息率的計算方法,即過去12個月派息和股價的比值,最容易出現的偏差,是錯誤的把兩年的累積派息當作了一年中的派息。即使在許多專業的軟件中,這樣的錯誤也經常出現。
比如,一家公司在2020年7月1日對2019財年派息0.5元,在2021年3月1日對2020財年派息0.5元。在2022年4月1日,如果這家公司的股價是10元,那麽它過去12個月的股息率就會變成10%。但是很顯然,這家公司真實的股息率是5%,這裏10%的過去12個月股息率是錯誤的計算,它沒有考慮到兩個財年對應派息日錯位的情況。
而對於第二種股息率計算方法,即用曆史上某個財年,往往是剛過去的一年的派息除以當前股價,其主要問題在於,沒有考慮到曆史上派息是否連續。
比如說,一家公司在2018、2019、2020年分別派息0.1元,2021年派息0.6元,那麽對於2022年的10元股價,這家公司的股息率應該是6%呢,還是1%?經典的計算方法會告訴我們,這家公司的股息率是6%,看起來很不錯。但是,過去4年的年均派息所對應當前股價的股息率,則要大大低於6%。
注意企業派息的動機
一般來說,企業進行高額派息都是對於股東的回饋,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但是,在有些時候,企業派息的目的則是將現金分配給大股東。這種類別的高派息股票,和價值投資者所追尋的高派息股票,顯然並不等同。
出於將現金分配給大股東的動機所進行的派息,往往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大股東持股比例很高,這樣大股東可以拿到派息中的大頭。其次,公司派息遠遠超出了自身盈利情況,屬於“把庫存現金、而不是經營所得現金派發給股東”。最後,公司大股東經常有股票限售的情況,比如公司剛上市、還沒有超過限售期,因此隻能通過派息從上市公司處獲取現金。
對於這一類高派息的股票,基於同股同權的規則,小股東和公眾投資者固然也可以和大股東一起分到派息現金,但是這種派息由於往往超出了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因此持續性經常是可疑的。因此,公司股票也就不那麽符合價值投資的選擇標的。
注意派息的未來可持續性
對於高股息股票的研究,投資者不僅應該注意曆史上派息的情況,還要注意研究,當前的高額派息是否在未來具有可持續性。
比如說,有些公司雖然當前派息很高,過去幾年派息也都不錯,但是這種派息是基於一個過去幾年比較高的行業景氣度、或者企業一次性收入造成的。舉例來說,煤炭、發電、石油等行業,容易出現連續幾年的高景氣度。在另一種情況下,有些公司通過出售土地儲備,也能連續幾年獲得高額收入。這些公司的派息,是否在未來能夠持續,是需要畫一個問號的。
簡單來說,投資者需要尋找的高股息股票,並不是真的為了“隻拿股息”,而是通過高股息率這樣一個指標,尋找長期可以產生相對股價的、高盈利能力的股票。如果一家公司過去幾年派息很高,但是未來盈利會跟不上、無法繼續發放如此高的股息,那麽價值投資者自然應當遠離這樣的股票。
看重派息不等於隻拿派息
總的來說,對於看重股息率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已經在投資中找到了相對靠譜的投資方法:看重企業的經營能力、估值,而不是看短期價格的波動。
對於股息來說,如果投資者隻看重股息率,隻看重數字上的派息,就會難免犯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錯誤。
對於看重派息的投資者來說,他們需要明白,派息並不是他們投資股票所得收入的唯一來源。選擇高派息股票的目的,最終還是在於通過這個比較實打實的指標,找到現金流充裕、願意回報股東的好公司和好股票,而不是僅僅眼睛盯著每年百分之幾的派息。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下麵兩個比例是投資者需要思考的。
第一個比例是派息率,也就是派息比上盈利的比例。舉例來說,一家公司每股收益是1元、派息0.5元,另一家公司每股收益0.6元、派息也是0.5元,那麽僅就財務數據而言,第一家公司顯然比第二家更好,盡管派息比例一樣。
第二個比例,則是股息稅率。在2022年執行的港股通製度下,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個人投資者,會被收取比較高的股息稅率。但是,投資者並不應該過多受到這種高稅率的幹擾,從而認為“港股高股息股票不值得投資”。
至少有兩個原因,支持“股息稅率不應當過多影響投資者的判斷”這一邏輯。首先,如上文所述,投資者投資高股息股票,並不僅僅為了股息,公司也往往不會把所有收益都通過分紅的形式發放,這也就意味著不是所有收益都被課以更高的股息稅率。
其次,許多投資機構投資港股,是不會被收取這麽高的股息稅率的。內地的企業賬戶、基金賬戶等通過港股通投資高股息股票,所收取的稅率就和個人投資者不同。而海外投資者在投資港股時,也會麵對更低的稅率。
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個案例下,盡管個人投資者在通過港股通投資時會麵對更高的股息稅率,但是這種稅率並不會阻礙高股息股票的價格發現機製。如此,雖然股息可能會因為高稅率少收一些,但是當股價上漲時,即使是麵對更高稅率的個人投資者,該賺的還是一樣會賺到。
注意行業和個股的分散
最後,高股息股票的投資者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需要注意投資中的分散問題:包括行業的分散與個股的分散。
沃倫﹒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話,“分散投資是對無知者的保護。”許多人把這句話錯誤理解成“投資就應該集中”,因為沒人肯承認自己是無知的。但是實際上,不管是普通投資者,還是是一些專業機構裏的投資者也是“普通”投資者和巴菲特這樣可以加入董事會的投資者相比,基本就屬於“無知者”。因此,投資組合中一定的分散度是完全必要的。
由於高股息股票並不常見,因此它們有時候會集中出現在幾個特定行業。這時候,投資者一定要按捺住自己想重倉某個行業、甚至幾個公司的衝動,寧可損失一些高股息率帶來的賬麵回報,也要保證投資組合在行業、公司上,有足夠的分散度。通過“理念集中、持倉分散”的做法,在獲取收益的同時,盡量保護自己賬戶的安全性。
最後再重複一下差異化紅利稅標準,前麵章節有就提到過,這裏再簡單科普下高息股的紅利稅規定:
1、持股在一個月及以內期限。獲得的股息紅利按照2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2、持股在一個月以上,一年及一年以下期限。獲得的股息紅利按照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3、持股在一年以上的期限。獲得的股息紅不征收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