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雖然近期不再進行事實披露成交金額和資金流向了,但不能說明他們不重要,他們的盤後資金動向還是可以看的到的,隻不過盤中以隱身的狀態進行操作。北向資金在市場差不多也有十年左右的曆史了,從它的出現,就一直備受市場關注,一度成為市場觀察盤口的重要指標之一,國內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是直觀的拿北向資金的動作作為投資參考。


    a股最大的變化,無疑就是五月中旬開始,北向資金數據,買入額、賣出額、成交額等將盤中“隱身”,取而代之的是:


    滬深股通當日額度餘額大於或等於30%時,顯示“額度充足”;小於30%時,實時公布額度餘額。


    十年北向資金的動向突然隱身,習慣在盯盤時把北向當作風向標的投資者,或許會短暫地不適應。能率先適應變化的投資者會取得一定優勢。這一周關閉北向資金實時數據,讓一向熱衷於參考北向資金方向的a股投資者一下子失去了參考依據,a股市場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習慣這種靜態模式,上周的市場就是這樣,一周的無頭蒼蠅模式運行,周末尾盤三十分鍾靠小作文拉起了一個中陽,米雲估計還要一兩周,或者幾根中陽線的出現才能恢複市場的活躍和人氣。


    滬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機製安排,最初的目的也是隻是為了有效揭示、提醒投資者交易額度使用情況,但其披露頻率和內容與a股市場信息披露的一般習慣不同,也不同於國際主流市場的普遍做法。隻不過陰差陽錯的讓北向資金主導了大a的走向,主要是國內沒有聰明資金出來撐門麵,老虎不當家,隻能讓猴子出來掛帥。


    北向資金是指從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也就是外資流入中國市場的資金。具體來說,北向資金是通過香港的股票市場注入a股的香港資金和國際資金。這些資金流入中國市場後,會通過滬港通或深港通買入在中國大陸發行上市的股票。與之相對應的是南下資金即中國大陸的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或者深港通等形式去買進中國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的資金。


    在中國股市中,“北”通常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則指的是香港股票。因此,北向資金也可以理解為是從香港市場流向中國內地市場的投資資金。這種資金流向通常反映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和預期,也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市場情緒指標。同時,由於北向資金往往具有較為成熟的投資理念和策略,其動向也備受國內投資者的關注。


    從2019年以來,全市場最引人注目的資金就是北向資金。盡管北向資金在整個a股市場中的占比較小,但其對a股股價走勢有明顯領先性,多次精準抄底讓其有了“聰明錢”的稱號,市場情緒的波動也逐漸受到北向資金流向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北向資金”作為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北向資金,通常是指通過香港市場流入a股的香港資金以及國際資金。


    大家可以做這樣的理解:以香港作為分界線,南代表香港股市,北代表大陸股市,那麽北向資金的意思就是香港資本、國際資本向北進入大陸股市,北向資金淨流入說明這些資金正在買入大陸股票,淨流出則說明這些資金正在賣出大陸股票。


    外資流入a股有多個渠道,為什麽重點看北向資金呢?因為其在外資可以投資a股的多個渠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最具有代表性。


    外資進入a股,可以通過滬深港通和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三種方式來實現。截至2019年末,全部外資持股中北向資金占比近七成,qfii、rqfii占比約三成。


    目前,北向資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總市值已接近3%且處於持續穩步上升中。此外,由於通過滬深港通買入不需要審批,也無額度限製,信息公開披露,北向資金已經成為觀察外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北向資金是否真的那麽神?


    都說北向資金是“聰明錢”,為什麽這麽說呢?


    從2019年北向資金的流向情況與a股的後續走勢來看,北向資金在2019年確實做到了三次準確且大幅提前的擇時判斷,其中2020年初的這次操作更是讓許多機構都措手不及。


    2020年農曆開年第一個交易日,國內投資者恐慌拋售,近三千隻股票跌停,北向資金瘋狂掃貨,單日淨流入199.32億。截止到2月21日,大盤已經回到3039點,相比於2700點的低點,短短幾天的時間指數就上漲了12.5%,北向資金的買入的優質股票很多已經收複節前的陣地並創新高。


    北向資金對於a股來說是增量資金,是可以明顯地影響a股走勢的。根據北向資金的類別,我們可對其影響分析如下:


    配置型資金主要是跟蹤國際指數的,比如跟蹤msci指數,跟蹤羅素指數等。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理解這部分北向資金的操作。2019年5月28日,msci納入a股的權重從5%提升至10%,北向資金中的配置型資金在當天就完成了建倉。在2019年5月28日交易時間尾盤5分鍾,超100億資金借道滬深股通快速湧入a股,直接把滬市拉紅。


    這也就是配置型北向資金影響a股市場的主要方式。


    北京時間2月21日,知名指數編製公司富時羅素公布了其旗艦指數2020年2月的季度調整結果。本次季度調整如期將中國a股的納入因子由15%提升至25%。


    根據此前富時羅素的官方測算,本次擴容預計將給a股帶來40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


    北向資金屬於套利型資金


    滬深股市和港股存在著幾個利差:個股間的利差、指數間的利差、匯率間的利差。


    1 個股間的利差,是指在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的上市公司,其在a股和港股的股價並不一定一致,從而產生的利差。


    2 指數間的利差,是指國內股指期貨品種和境外a股期貨品種(富時a50)的利差。


    3 匯率間的利差,是指港幣和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利差,還有在岸人民幣匯率和離岸人民幣匯率之間的利差。


    這些因素的不同,使得交易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套利空間,那麽套利資金就會為利而北上或者撤離。


    總得來說,套利類的北向資金對匯率波動是非常敏感的,人民幣升值,北向資金大概率流入;人民幣貶值,北向資金則大概率流出。


    簡單解釋一下:在股價沒有波動的前提下,若人民幣進入升值趨勢,那麽買入持有a股後,在後麵能換回的美金就多,就是賺錢,所以這個時候外資一般會流入;反之,人民幣如果進入貶值通道,外資就會選擇流出。


    北向資金偏好什麽股票?


    過去的多年中,北向資金在a股市場中獲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那麽北向資金最為偏好的是什麽行業的股票呢?


    在從2017年1月到2019年8月這差不多3年時間裏,北向資金在各個行業都取得了超越行業指數累積漲幅的持股收益率,而在餐飲旅遊與食品飲料兩個行業中個,北向資金取得了最高的累積收益率,接近200%。


    我們還可以發現另外一個規律:在北向資金占比越高的行業中,北向資金所取得的超額收益率更高,北向資金的動向更值得關注。


    對於具體的擇股來說,北向資金更喜歡“核心資產”,核心資產股票有3大特點:


    1所在行業發展成熟,並且在產業鏈上具有高溢價的位置,這樣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2所處行業壁壘高,護城河比較寬,保證了短時間內很難有新的競爭者介入;


    3表現在公司財務上,擁有持續且穩定的高roe。


    香港和國外的投資者大多數都是機構投資者,他們喜歡買入價值股,買入市值偏大的股票以及國內稀缺的板塊。他們喜歡的主要板塊有:白酒、超級品牌、大金融、大科技、券商、銀行等。


    北向資金一向被稱為熱錢,是a股的風向標。那麽,到底什麽是北向資金?


    在中國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因此,北上資金就是指從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也就是所謂的外資。


    而南下資金則是內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這個資金被稱為南下資金,也就是所謂的內資。


    北向資金指的是滬港通和深港通買入資金之和,就是通過香港交易所買入內地的股票的資金。


    由於a股市場有管製,不允許外資直接參與,我國分別在2014年和2016年開通了滬港通和深港通,形成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中的資金互流,因為內地在香港的北麵,就形成了北向資金的說法。


    由於“北向資金”大都是國外機構投資,而機構一般都有較為雄厚的資金實力、專門的公司研究團與信息搜集團隊,在投資上相比普通的散戶更專業,也更有優勢的多。因此北上資金也有“聰明的資金”之稱,對於普通價值投資者而言,關注北上資金買入與賣出以及關注北上資金長期買入的股票,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在熊市低位,公募資金更多的是存量博弈。而外資是純粹的增量資金,能明顯的影響市場走勢。


    北向資金運作其實是有規律的,我們可以利用規律來著手判斷:


    一、對外圍股市很敏感,每次美股大跌,北向資金基本都是大幅流出,所以先看美股。


    北向資金代表了外資,外資主要還是以美股為全球風險資產風向標,所以每次美股大跌,北向資金基本上都是大幅流出。這裏注意了,如果哪次美股大跌,而北向資金還是強勢流入,那麽很可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二、對匯率波動敏感,人民幣升值,大概率流入;人民幣貶值,大概率流出,也就是其次看匯率。


    因為外資買賣a股,其收益會直接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在股價沒有波動的前提下,若人民幣進入升值趨勢,那麽買入持有a股後,在後麵能換回的美金就多,就是賺錢,所以這個時候外資一般會流入;反之,人民幣如果進入貶值通道,外資就會選擇流出。


    三、這一條也是核心規律,在擇股上,北向資金喜歡核心資產,什麽是核心資產?


    1、所在行業發展成熟,並且在產業鏈上具有高溢價的位置,這樣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2、所處行業壁壘高,護城河比較寬,保證了短時間內很難有新的競爭者介入;


    3、表現在公司財務上,擁有持續且穩定的高roe。


    香港和國外的投資者大多數都是機構投資者,他們並不像國內資金一樣熱衷於炒作題材。他們更喜歡做的是買價值股、買市值偏大的白馬。


    北上資金集中持有的都是一些超級行業龍頭公司,比如貴州茅台、中國平安、美的集團、恒瑞醫藥、五糧液、格力電器、招商銀行、長江電力、上海機場等。


    北向資金也分配置型、交易型


    2019年伊始,北向資金便大刀闊斧連買3個月,而進入二季度,北向資金又掉頭轉向淨流出,5月份創下單月淨流出額曆史新高,6月份方才再度連續多日回流。


    對習慣了外資連續、大幅流入的投資者而言,這種現象不免在短期內引起擔憂。是外部環境變化改變了外資的入場趨勢?還是北向資金也會波段操作,獲利離場?


    提起北向資金,a股投資者給其的標簽多是“長線資金”、“價值投資”、“持股不動”。但機構分析認為,北向資金內部也可分為配置型和交易型兩類。交易型資金可能是宏觀對衝,也可能是偏量化的基金投資,這一部分交易構成了北向資金短期內的進出波動。


    中信證券表示,北向資金較高的換手率主要源自托管於外資券商的客戶,背後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對衝基金的高頻交易,約占北向資金的26.3%;而符合“長期持有”和“價值投資”行為特征的海外資金約占整體67.9%,跟蹤此類資金更能反映外資的長線邏輯,更具參考價值。


    總體來看,托管於不同類型機構的北向資金在配置行為上存在明顯差異:托管於券商的北向資金比托管於銀行的交易明顯更加頻繁;而托管於內資和港資券商的資金則明顯比外資的同類機構更加活躍。


    此外,具有明顯主題投機性交易特征的北向資金多托管於內資券商,其交易頻繁度約是托管於外資銀行和券商的北向資金的17.3倍。


    但需要理清的是,更能反映外資長線邏輯的北向資金占比在總量的七成左右,是絕大多數,也與a股投資者對外資的一貫認知較為符合。這類資金目前還很少出現大幅撤離的跡象。區分不同托管機構背後代表的不同類型投資者,有助於解析不同時期北向資金對不同板塊的買入邏輯。


    北向資金,作為a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對a股的影響深遠而多元。


    首先,它們的湧入為市場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市場的國際化水平,推動了a股市場的發展。它們的投資流向在全球化投資的背景下,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更多的國際投資者,進一步增強了a股市場的全球影響力。


    其次,北向資金對a股市場的影響體現在它們對優質公司、龍頭公司、潛力成長公司的投資布局上。這些公司常常被視為外資眼中的璀璨明珠,如釀酒、家電、食品飲料等板塊。外資對這些行業的加倉之快,如同餓狼撲食,表明他們對這些行業和公司的長期看好。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外資機構爭相布局中國市場,例如橋水、瑞銀等外資機構都在積極搶占中國市場。這些外資機構的參與,無疑會增加a股市場的複雜性,這也是投資者必須密切關注和考慮的因素。


    總的來說,北向資金對a股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增加市場流動性、推動市場國際化、影響市場布局等方麵。北向資金過去十年的戰績不錯,陰差陽錯的成為資本市場的聰明資金,這也是國內資本市場的不作為導致的原因,雖然外資的參與對a股市場有一定影響,但其影響不應該占主導地位。因此,投資者在製定投資策略時,除了考慮北向資金的動向,還必須充分權衡外資的諸多影響要素,近期對北向資金的隱身,也標誌著我們也要培育出屬於自己的聰明資金出來主導市場走向,希望國內資本爭口氣,沒有成績是不行的,不能讓人信服,起碼要有北向資金過往一半的戰績和勝率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股民的炒股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雲小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雲小散並收藏股民的炒股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