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砸場子的日本妞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終於等到了經典導讀課,大樹看李介賓的眼神有點幽怨,剛剛王映驕直接走到他麵前,友好的請跟他換個位子,他抱著桌子堅決不同意,誓死扞衛他跟阿賓的兄弟情義!但是隨後王映驕就對李介賓說那帥哥你跟我坐唄。
然後李介賓真的就跟著她跑了!
果然是見色忘友呀!這下子誰來掩護他上分?
上課了,王老頭拿著一遝子作業走上了講台,然後開始說:“這次的作業超出了我的預料之外,同學們寫的都很好,其實,初學中醫重要的是去了解中醫的發展曆史,而在這個過程中,各朝各代有影響力的醫家的生平及學術思想,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中醫不是一成不變的,千年來是不斷發展,不斷變化的,各種學派眾星璀璨。到了近代,還有張錫純這樣的中西醫匯通大家,阿司匹林石膏湯聽說過嗎?就是張錫純嚐試藥性後獨創的。你們能說這不是中醫嗎?”
說到這裏,他似乎是想起了熬夜挑燈夜戰的老唐,會心一笑。
“這裏尤其有幾份寫的特別好的,今天我們這節課,就重點來講一講這幾份作業,有請這幾位同學上來給大家講講,第一個徐茂樹!他寫的張仲景尤其樸實,沒有那位偉人生來偉大,必然是經曆了挫折磨難......”
下麵有幾個同學已經開啟了帝王引擎,都是找了阿賓當“槍手”的。
尤其是大樹,兩眼一黑,差點暈過去,連忙習慣性向身旁的阿賓求助,一看空空的座位,突然想起自己兄弟已經被女人拐跑了,回頭看到坐在後排的李介賓對他不懷好意(不好意思)的笑笑,隨後跟那個女人耳鬢廝磨竊竊私語去了。
靠!李介賓你不是個東西,這不坑爹嘛!我給你帶過飯,我為你流過汗,你就是這麽對待我的嘛?
“徐茂樹同學。”
“啊,在!”
“請上台來!張仲景是一代醫聖,他的《傷寒論》是方書之祖,你能在大一就對其有如此了解,更是能將他的經方講的頭頭是道,真的是了不起,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講一個!講一個!”
大樹欲哭無淚,隻得站起來,求救式的說:“老師,我太緊張了...…要不...…要不先讓其他同學講講,給我個組織語言的機會。”
靠!薛莉已經開始暗自罵人了,大樹你不是人!
王老頭哪能不懂呀,他就是故意的,隨即視線掃過全班,把幾個學生的反應盡收眼底。
“那好吧,你先好好準備準備,那誰先講呢?”
薛莉王洪心中大喊,直接讓李介賓上呀!
“王老師,讓我先講講吧。”
一個女生聲音傳來,讓很多人鬆了一口氣,隨即去看,原來是哪個經常旁聽的女生,天呀,李介賓怎麽跟她坐一起?哇塞,這不是照片上哪個嗎?
頓時,無數蕩氣回腸的小故事編纂成形,這不比寫中醫作業驚險刺激?
薛莉看著二人,酸酸滴罵一句,狗男女,難怪答應的那麽爽快,肯定是幫人寫作業去了。
王老頭似乎是認識王映驕的,從作業裏抽出她的作業,點了點頭,“好的,那你就講講張景嶽吧,張景嶽也是個傳奇人物,著作極其豐厚,對於陰陽之理研究極深,可以說是明清時代的代表醫家之一,對後世影響很大。”
隨後王映驕起身走上講台,拿起那份作業,往台下看了李介賓幾眼,開始講述道:“張景嶽,本名介賓,號景嶽,別號通一子,善用熟地,所以人稱張熟地,浙江紹興人,溫補學派的創始者,時人稱他為’仲景以後,千古一人’......”
大家聽著感覺怎麽那麽耳熟,紛紛回頭看向李介賓,好家夥,當槍手是吧。
李介賓聳了聳肩,表示雨吾無瓜。
雖然確實是指點了一下,但是這小妮子很要強,大部分內容都是靠自己寫的,學西醫能做到這一點,有點破格了。
“張景嶽出身軍伍世家,幼時遊學,壯年從軍,中年後才開始行醫......”
台下的同學開始聽著,好家夥,原來是半道出家學醫的呀,這就能成為一代宗師?我上我也行!
“他早年是個道學家,博覽群書,思想多受其影響,通曉易理、天文、道學、音律、兵法之學,對醫學領悟尤多......”
額,這家夥還是有點厲害的,感受到身邊同學態度的變化,李介賓感慨:古人的智慧呀,現代人難以理解,畢竟當時子承父業,沒有就業壓力,也不用考公考研,大部分願意學習的,都是學自己想學的知識。
“他初學醫時,推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朱丹溪、劉河間一脈相承,認為‘六氣皆從火化’、‘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多為火熱陰虛生病,後來發現當時醫家盲目學習朱氏之法,攻伐寒涼,不管虛實,濫用寒涼藥.....所以張景嶽提出‘陽非有餘’及‘真陰不足’、‘人體虛多實少’等理論,抨擊當時醫生,並且主張補益真陰元陽,慎用寒涼和攻伐方藥,為此苦學《內經》並且花費30年編纂經典成書為《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嶽全書》.......”
說到了這裏,班裏同學都已經開始震驚了,朱丹溪劉河間是金元四大家呀!在中醫學界也五絕的水平,怎麽聽起來一下子變成反派了?
有幾個寫的是朱丹溪、劉河間的已經有點想拍案而起了——這小妞拉踩人是吧?什麽意思?
王老頭點點頭予以肯定,下麵的學生剛剛初學,還存在盲目崇拜古人的地步,而映驕已經可以對其學術思想進行點評批駁了。
隨後又看了看下麵一臉淡定的李介賓,這小子還真是…這怎麽評價呢?
王映驕頓了頓繼續說:“張景嶽苦心孤詣編纂出《古方八陣》,分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陣,將醫理以兵法闡述,以為可以囊括萬千,各種疾病都可以從中找到治法方藥,到了57歲之後才開始行醫,才發現很多理論看似完美,但臨床上卻並非如此,於是又重新化裁新方,編纂出《新方八陣》,其特點精專簡練,活用古方,長於溫補,終成一家之言。”
方才激動的同學聽完開始有點明白過來了,原來…這些醫家也是凡人,他們也有犯錯的時候,沒有誰生來就是醫學大家,都是一步步成長來的。
而他們也大可不必一味仰望,因為他們有更好的學習條件,千年的寶庫任其發掘。
“以六味地黃丸化裁為例,六味地黃丸本為補肝滋腎養陰之通劑,景嶽以此為基礎,舉一反三,衍化出5首類方。
大補元煎即六味地黃丸中增入人參、當歸,即變滋陰養腎之方為大補氣血之劑;
左歸飲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甘草,改治腎陰不足,腰酸遺泄,舌紅脈細;
右歸飲即六味地黃丸加杜仲、附子、肉桂、枸杞,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氣怯神疲,肢冷脈細;
左歸丸即六味地黃丸加菟絲子、牛膝、龜板膠等而成滋補腎陰,填精益髓之劑;
右歸丸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當歸等而成溫補腎陽,用治命門火衰之方。”
“衍化新方均不離治腎培元之宗旨,以此為基礎,或兼以溫補氣血,或兼以培補腎陽,或兼以滋腎養陰,或兼以填精補血。
由此可見,張景嶽對六味地黃丸的加減化裁,臨證應用已達到運用自如之境地。
至於對其它古方的變通應用,借此六味地黃丸一例,已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了。”
到了這裏,其實下麵的同學都已經跟不上了,但是很多都有種衝動,趕緊衝進圖書館,重新認真寫一次。
尤其是薛莉幾個,惡狠狠看了眼李介賓,都怪這小子!亂我道心。李介賓無辜聳肩,怪我嘍,不是你們求我的嘛。
“到了晚年,張景嶽更是根據臨床經驗寫得《質疑錄》針對早期發表的論述有所修正和補充......”
王老頭心裏在想,這個思想高度足夠給學術會議上發言了,給這一群大一學生有點浪費了。
但是看了看下麵一群熱情高漲的學生,馬上又打消了這個念頭,未來還是要看他們的。
這個班是他帶的最不同凡響的班。
這個李介賓,真了不起呀!
“清道光年間,章楠在《醫門棒喝》中描述,論《景嶽全書》雲:‘或曰:嚐見誦景嶽者,其門如市’,自順治中葉至1828年的近200年間,張景嶽的著作是醫生的必讀經典,堪稱一代宗師。”
同學們沉浸在了王映驕的講述中,直到王映驕講完走下了講台,才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沒想到一個“不起眼”的醫家居然有如此大的貢獻及地位,也沒想到會有學生講的那麽好,感覺到中醫的博大精深,這千百年裏,湧現的醫家,絕對不是隻有張仲景一人而已,這極大的激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心,所有的同學已經覺得自己的作業寫的不夠用心了,明明可以更好的。
盡管已經看過王映驕的作業,即使對張景嶽也是很了解,但是王老頭還是被她的表現驚豔到了,直到掌聲停下才慢慢反應過來。
“阿驕...王同學講的很好,太精彩了,中醫在不同朝代的風格不同,而明清醫家重視溫補,可以說是張景嶽一人引領了時代,即使到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更難得的是張景嶽中年才開始行醫,剛開始多有稚嫩之處,但後來又不斷糾正,進步。這是我們更應該學習的地方。”
“下一個同學誰來講呢?”
下麵再次寂靜下來,人都是想有準備的,有王映驕珠玉在前,誰還敢獻醜?
大樹呐喊道,老師,這邊有個手撕老唐的李介賓,你就不想著為自己同事報仇嗎?
王老師似乎聽到了大樹的心聲,目光已經看向了李介賓,這時候有一個帶著口音的聲音響起來了。
“老師,我能不能講一個日本醫家?”一個陌生的女生在角落裏舉手問道。
這個女生齊耳短發,穿著一身不知道哪裏的校服,都已經快入冬了,穿著長筒襪,棕皮鞋。
不認識呀,我們班裏什麽時候多出來了個妞?眾人疑惑道。
然後李介賓真的就跟著她跑了!
果然是見色忘友呀!這下子誰來掩護他上分?
上課了,王老頭拿著一遝子作業走上了講台,然後開始說:“這次的作業超出了我的預料之外,同學們寫的都很好,其實,初學中醫重要的是去了解中醫的發展曆史,而在這個過程中,各朝各代有影響力的醫家的生平及學術思想,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中醫不是一成不變的,千年來是不斷發展,不斷變化的,各種學派眾星璀璨。到了近代,還有張錫純這樣的中西醫匯通大家,阿司匹林石膏湯聽說過嗎?就是張錫純嚐試藥性後獨創的。你們能說這不是中醫嗎?”
說到這裏,他似乎是想起了熬夜挑燈夜戰的老唐,會心一笑。
“這裏尤其有幾份寫的特別好的,今天我們這節課,就重點來講一講這幾份作業,有請這幾位同學上來給大家講講,第一個徐茂樹!他寫的張仲景尤其樸實,沒有那位偉人生來偉大,必然是經曆了挫折磨難......”
下麵有幾個同學已經開啟了帝王引擎,都是找了阿賓當“槍手”的。
尤其是大樹,兩眼一黑,差點暈過去,連忙習慣性向身旁的阿賓求助,一看空空的座位,突然想起自己兄弟已經被女人拐跑了,回頭看到坐在後排的李介賓對他不懷好意(不好意思)的笑笑,隨後跟那個女人耳鬢廝磨竊竊私語去了。
靠!李介賓你不是個東西,這不坑爹嘛!我給你帶過飯,我為你流過汗,你就是這麽對待我的嘛?
“徐茂樹同學。”
“啊,在!”
“請上台來!張仲景是一代醫聖,他的《傷寒論》是方書之祖,你能在大一就對其有如此了解,更是能將他的經方講的頭頭是道,真的是了不起,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講一個!講一個!”
大樹欲哭無淚,隻得站起來,求救式的說:“老師,我太緊張了...…要不...…要不先讓其他同學講講,給我個組織語言的機會。”
靠!薛莉已經開始暗自罵人了,大樹你不是人!
王老頭哪能不懂呀,他就是故意的,隨即視線掃過全班,把幾個學生的反應盡收眼底。
“那好吧,你先好好準備準備,那誰先講呢?”
薛莉王洪心中大喊,直接讓李介賓上呀!
“王老師,讓我先講講吧。”
一個女生聲音傳來,讓很多人鬆了一口氣,隨即去看,原來是哪個經常旁聽的女生,天呀,李介賓怎麽跟她坐一起?哇塞,這不是照片上哪個嗎?
頓時,無數蕩氣回腸的小故事編纂成形,這不比寫中醫作業驚險刺激?
薛莉看著二人,酸酸滴罵一句,狗男女,難怪答應的那麽爽快,肯定是幫人寫作業去了。
王老頭似乎是認識王映驕的,從作業裏抽出她的作業,點了點頭,“好的,那你就講講張景嶽吧,張景嶽也是個傳奇人物,著作極其豐厚,對於陰陽之理研究極深,可以說是明清時代的代表醫家之一,對後世影響很大。”
隨後王映驕起身走上講台,拿起那份作業,往台下看了李介賓幾眼,開始講述道:“張景嶽,本名介賓,號景嶽,別號通一子,善用熟地,所以人稱張熟地,浙江紹興人,溫補學派的創始者,時人稱他為’仲景以後,千古一人’......”
大家聽著感覺怎麽那麽耳熟,紛紛回頭看向李介賓,好家夥,當槍手是吧。
李介賓聳了聳肩,表示雨吾無瓜。
雖然確實是指點了一下,但是這小妮子很要強,大部分內容都是靠自己寫的,學西醫能做到這一點,有點破格了。
“張景嶽出身軍伍世家,幼時遊學,壯年從軍,中年後才開始行醫......”
台下的同學開始聽著,好家夥,原來是半道出家學醫的呀,這就能成為一代宗師?我上我也行!
“他早年是個道學家,博覽群書,思想多受其影響,通曉易理、天文、道學、音律、兵法之學,對醫學領悟尤多......”
額,這家夥還是有點厲害的,感受到身邊同學態度的變化,李介賓感慨:古人的智慧呀,現代人難以理解,畢竟當時子承父業,沒有就業壓力,也不用考公考研,大部分願意學習的,都是學自己想學的知識。
“他初學醫時,推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朱丹溪、劉河間一脈相承,認為‘六氣皆從火化’、‘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多為火熱陰虛生病,後來發現當時醫家盲目學習朱氏之法,攻伐寒涼,不管虛實,濫用寒涼藥.....所以張景嶽提出‘陽非有餘’及‘真陰不足’、‘人體虛多實少’等理論,抨擊當時醫生,並且主張補益真陰元陽,慎用寒涼和攻伐方藥,為此苦學《內經》並且花費30年編纂經典成書為《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嶽全書》.......”
說到了這裏,班裏同學都已經開始震驚了,朱丹溪劉河間是金元四大家呀!在中醫學界也五絕的水平,怎麽聽起來一下子變成反派了?
有幾個寫的是朱丹溪、劉河間的已經有點想拍案而起了——這小妞拉踩人是吧?什麽意思?
王老頭點點頭予以肯定,下麵的學生剛剛初學,還存在盲目崇拜古人的地步,而映驕已經可以對其學術思想進行點評批駁了。
隨後又看了看下麵一臉淡定的李介賓,這小子還真是…這怎麽評價呢?
王映驕頓了頓繼續說:“張景嶽苦心孤詣編纂出《古方八陣》,分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陣,將醫理以兵法闡述,以為可以囊括萬千,各種疾病都可以從中找到治法方藥,到了57歲之後才開始行醫,才發現很多理論看似完美,但臨床上卻並非如此,於是又重新化裁新方,編纂出《新方八陣》,其特點精專簡練,活用古方,長於溫補,終成一家之言。”
方才激動的同學聽完開始有點明白過來了,原來…這些醫家也是凡人,他們也有犯錯的時候,沒有誰生來就是醫學大家,都是一步步成長來的。
而他們也大可不必一味仰望,因為他們有更好的學習條件,千年的寶庫任其發掘。
“以六味地黃丸化裁為例,六味地黃丸本為補肝滋腎養陰之通劑,景嶽以此為基礎,舉一反三,衍化出5首類方。
大補元煎即六味地黃丸中增入人參、當歸,即變滋陰養腎之方為大補氣血之劑;
左歸飲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甘草,改治腎陰不足,腰酸遺泄,舌紅脈細;
右歸飲即六味地黃丸加杜仲、附子、肉桂、枸杞,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氣怯神疲,肢冷脈細;
左歸丸即六味地黃丸加菟絲子、牛膝、龜板膠等而成滋補腎陰,填精益髓之劑;
右歸丸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當歸等而成溫補腎陽,用治命門火衰之方。”
“衍化新方均不離治腎培元之宗旨,以此為基礎,或兼以溫補氣血,或兼以培補腎陽,或兼以滋腎養陰,或兼以填精補血。
由此可見,張景嶽對六味地黃丸的加減化裁,臨證應用已達到運用自如之境地。
至於對其它古方的變通應用,借此六味地黃丸一例,已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了。”
到了這裏,其實下麵的同學都已經跟不上了,但是很多都有種衝動,趕緊衝進圖書館,重新認真寫一次。
尤其是薛莉幾個,惡狠狠看了眼李介賓,都怪這小子!亂我道心。李介賓無辜聳肩,怪我嘍,不是你們求我的嘛。
“到了晚年,張景嶽更是根據臨床經驗寫得《質疑錄》針對早期發表的論述有所修正和補充......”
王老頭心裏在想,這個思想高度足夠給學術會議上發言了,給這一群大一學生有點浪費了。
但是看了看下麵一群熱情高漲的學生,馬上又打消了這個念頭,未來還是要看他們的。
這個班是他帶的最不同凡響的班。
這個李介賓,真了不起呀!
“清道光年間,章楠在《醫門棒喝》中描述,論《景嶽全書》雲:‘或曰:嚐見誦景嶽者,其門如市’,自順治中葉至1828年的近200年間,張景嶽的著作是醫生的必讀經典,堪稱一代宗師。”
同學們沉浸在了王映驕的講述中,直到王映驕講完走下了講台,才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沒想到一個“不起眼”的醫家居然有如此大的貢獻及地位,也沒想到會有學生講的那麽好,感覺到中醫的博大精深,這千百年裏,湧現的醫家,絕對不是隻有張仲景一人而已,這極大的激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心,所有的同學已經覺得自己的作業寫的不夠用心了,明明可以更好的。
盡管已經看過王映驕的作業,即使對張景嶽也是很了解,但是王老頭還是被她的表現驚豔到了,直到掌聲停下才慢慢反應過來。
“阿驕...王同學講的很好,太精彩了,中醫在不同朝代的風格不同,而明清醫家重視溫補,可以說是張景嶽一人引領了時代,即使到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更難得的是張景嶽中年才開始行醫,剛開始多有稚嫩之處,但後來又不斷糾正,進步。這是我們更應該學習的地方。”
“下一個同學誰來講呢?”
下麵再次寂靜下來,人都是想有準備的,有王映驕珠玉在前,誰還敢獻醜?
大樹呐喊道,老師,這邊有個手撕老唐的李介賓,你就不想著為自己同事報仇嗎?
王老師似乎聽到了大樹的心聲,目光已經看向了李介賓,這時候有一個帶著口音的聲音響起來了。
“老師,我能不能講一個日本醫家?”一個陌生的女生在角落裏舉手問道。
這個女生齊耳短發,穿著一身不知道哪裏的校服,都已經快入冬了,穿著長筒襪,棕皮鞋。
不認識呀,我們班裏什麽時候多出來了個妞?眾人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