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威猛、鹿的柔美、熊的穩重、猿的靈活和鶴的優雅。


    李介賓的動作舒緩而有力,每一個動作都流暢自然,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路天正和侯偉努力模仿著他的動作。


    他們的動作雖然還有些生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動作變得越來越流暢,姿勢也逐漸標準起來。


    身體逐漸感受到了氣流的流動,內力的運轉,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


    隨著太陽漸漸升高,他們汗流浹背,感覺到身體舒泰,充滿了滿足和喜悅。


    沒想到這五禽戲看著運動量不大,但是練起來身體居然會有那麽大的反應。


    這就是運動理念的不一樣了,人身為爐鼎,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皆是現實生命的承載。


    西方的鍛煉多是重視外在的肌肉,而東方的鍛煉則是注意關節的靈活以及筋骨內髒的和諧。


    等到幾人練完,然後李媽媽喊他們吃飯才停下來。


    李介賓因為常年練習,所以沒什麽感覺,而另外兩位練了之後,驚訝發現自己的身體似乎沒想象的那麽好,很多動作做著會感覺到有酸脹感。


    人的衰老是一個過程,他們還在生長期,哪怕有什麽問題也都不會顯現出來,但是俗話說得好,年少不惜身,老來落殘疾。


    人到中年才知道年輕的可貴,而到了老年,才懂得健康的難得。


    這不,一個中年患者上門了,說自己最近胃脹,吃飯不消化,以前能吃兩碗蒸麵條,現在吃一碗不喝個麵湯就覺得不舒服,而且每天早上三四點就要起來解大便......


    路天正一開始琢磨著補脾胃,聽到後麵又覺得有點像五更瀉,應該脾腎雙補。


    “李東垣是個很非凡的醫家。”李介賓一邊在給患者號脈,一邊對身邊的兩人說道:“現代經方派力主讓經方獨立出來,就方言方。”


    換右手,然後繼續說:“他們認為張仲景的經方與內經很多其實是不相幹的。”


    路天正點頭,現在確實很多搞經方的會有這種想法。


    原因隻在於經方的實用性太強了,假如說一個方子,從千年前一直用到現在,還能繼續用,這強大的生命力是極其可怕的。


    對於很多剛上臨床,開方沒什麽療效的年輕人來說,經方上手是最快的,而且門檻極低,張仲景在中醫界的地位不是吹出來的,而是他的經方相當於一部《中醫指南》,什麽什麽症狀,用什麽什麽方。


    隻要稍微有點中醫基礎的人,細心一點,踏實一點,按照方證合一的方法去開方子,那麽基本都會有療效——因為就是對著症狀去開的藥,這可比說這虛,那濕,還隔著一層來的痛快。


    不過,如果隻是滿足於此,那就難以一窺中醫精深之處。


    李介賓示意讓路天正切這人的脈象。


    “一些比較偏激的,直接說不需要舌脈,而是單純靠方證去開方,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通脈法的越來越少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侯偉則是好奇問道:“那這樣的方子會有效嗎?”


    李介賓點頭道:“有這種言論,就是建立在療效上的,實際上,確實有,但是世人往往喜歡非此即彼,而到了最後,就是非黑即白。”


    他看路天正號完後問道:“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嗎?”


    路天正搖了搖頭。


    李介賓給他們說道:“李東垣主張從脾胃論治內外病,很多人以為他的成就便是甘溫益氣升陽,但其實他未局限於此。


    他的老師張元素精研《內經》,李時珍稱讚自從有《內經》之後,真正能發揮裏麵的用藥精髓的隻有張元素,而李東垣所得卻早已超越了其師。”


    “路天正你雖然能號出脈象,但也隻是剛剛入門而已,雖然......現在能達到你這個水平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李介賓拿著路天正的手切脈道:“聽好了,外感風寒,其病必見左手,左手主表;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必見於右手,右手主裏。”


    路天正聽完手下探尋,右手脈緩?可是這病人不是腎瀉嗎?難道不是尺脈?


    隻聽李介賓繼續講道:“澀脈,是肺病本脈;代脈,元氣不相順接,脾胃不及之脈。”


    “若不甚勞役,惟右關脾脈大而數,謂獨大五脈,數中顯緩,時一代也。”


    侯偉看著李介賓手把手教路天正診脈,羨慕不得了,恨不能以身代之,可惜他現在連號脈都號不準,更別提這更高水平的脈法了。


    而路天正更是吃力,以他的水平,可以精準分辨二十八種脈象,但是李介賓此時教的卻是更高層次的變化,他能感覺到李介賓是在帶他,他拚盡全力也隻是堪堪跟上。


    “飲食不節,寒溫失所,則先右關胃脈損弱,惟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宿食不消,則獨右關脈沉而滑......怎麽樣,號出來了嗎?”


    路天正已經是滿頭大汗,集中精力後艱難點頭說:“右關脈遲......”


    李介賓滿意的笑了笑,送手說:“本經太過,濕邪所傷,當用平胃散加白術、茯苓,或者除濕淡滲之劑......你開吧。”


    路天正伸手向筆,但是伸到一半又縮了回來。


    李介賓把筆給了侯偉,“平胃散,開!”


    侯偉好歹是學過《方劑學》的,平胃散還是會開的,然後就中規中矩的寫了一方:


    蒼術、甘草、厚樸、陳皮、生薑、大棗。


    李介賓拿過來後,稍微加減了一下藥物,加了白術、茯苓、豆蔻、吳茱萸,讓侯偉去抓藥煎藥去了。


    路天正定了定神,突然說道:“其實,如果不這樣號脈,大概我也會開平胃散。”


    “確實,平胃散本來就是燥濕理氣常用方,這也是為什麽有些人即使不明脈法,不查舌象,依舊能看好病的原因。”


    李介賓話鋒一轉問道:“但倘若他是弦脈呢?”


    路天正沉思良久說道:“弦脈主肝,風邪所傷,當用甘酸之劑?”


    李介賓撫掌大笑:“這就對了,這便是脈法,你已經初入門徑了。”


    路天正癡癡的看著自己的雙手,似乎開啟了一扇新大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