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問診之重,一問寒熱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小卷毛怎麽想,老王打算先讓他吃三副試試。
而李介賓則是愉快白嫖著教研室的免費電腦跟打印機,繼續整理自己的資料了。
第二天,又上了兩節中醫診斷學。
中醫診斷學的聞診實在沒什麽好說的,所以何老師很快就講完了,倒是這問診,挺重要的。
何老師在講台上講起來這問診。
“問診就是醫生通過對病人有目的的詢問,以了解病情的方法,是了解病情、診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因為疾病的許多情況,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及診療經過,患者的自覺症狀、既往病史、生活史和家族史,隻有通過詢問獲得。”
中醫診斷學教材編的一言難盡。
很碎,很零碎。
李介賓一眼看過去,各家學說雜陳其中,傷寒的,溫病的,還有漢唐明清各個時代的。
中醫學生剛一接觸,就被搞的暈頭轉向,背不會也就算了,真的遇到苦學的,背的滾瓜爛熟,馬上又發現很多自相矛盾,驢唇不對馬嘴的地方,因為這些知識原本就是不同時間地點人物對象提出來的。
為了追求全麵,教材竟然將所有相關知識一股腦兒地照搬照抄,堆積如山。
僅僅一個“渴不多飲”的病症,其中便摻雜著傷寒、溫病和瘀血等多種學說理論。
如果學生能夠自行辨別分析,那自然再好不過;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大多數學生或許隻有在上臨床實踐時,親自麵對這樣的病患、開具藥方遭遇挫折後,才會回過頭來翻閱書籍,然後如醍醐灌頂般頓悟:哦!原來這種症狀意味著什麽,應該采用何種治法。
也許隻有親身經曆過臨床實踐之後,許多中醫學子才能逐漸領悟到診斷學的至關重要性。
在望診和切診方麵更是一大難題,因為這直接關乎著一個人能力水平的上限高度;相比之下,問診雖然看似簡單,但卻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最低水準。
現實生活中,相當數量的中醫師無法開出有效方劑,其症結就在於他們甚至都弄不清通過詢問所獲取信息的指導意義究竟何在。
比如說外感病,麵對一個發燒病人,燒三十八九度,你怎麽判斷他是風寒還是風熱呢?
你是給他用麻黃桂枝?還是用金銀花連翹?
何老師說:“這問診大綱便是這十問歌,乃是明代張景嶽《十問篇》,經清代陳修園修改得來的,大家跟我讀一遍。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大家在問診的時候,如果不知道怎麽問,就按這個順序去問......”
一問寒熱,乃辨表裏。
惡寒發熱,則是表,用解表法,也就是汗法。
隻熱不寒,或者隻寒不熱,那是裏;或者用清熱,或者用溫補。
寒熱往來,那是半表半裏,標準的少陽證,柴胡類方。
問的時候很簡單,一句話,怕冷還是怕熱。
怕冷,邪在表也,胡希恕曾經說過“素來有一分惡寒,便是一分表證”,而表證,當用汗法,這是治療大法。
這裏還要解釋一句,那就是“惡寒”與“畏寒”的區別,患者可能都會說怕冷,惡寒不為厚衣所減,而畏寒則是因為陽虛,加蓋衣被可以感覺到溫暖。
而如果是真陽虛,按傷寒中所言,那就可以用附子了。
“等等!老師,這不是表證嗎?附子不是治裏證的嗎?為什麽還能加附子?”有同學極其不理解。
而且這學生顯然還預習過了,知道八綱辨證裏的表證、裏證。
何老師有點不知道怎麽解釋,這狗日的教材,如果不告訴學生問診的目的,那麽他們體會不出問這些的意義,但是望聞問切之後才是八綱辨證......難道要自己先講完八綱辨證然後再講問診嗎?
這個學生問的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許多中醫學生一旦進入臨床便會變得猶豫不決,原因就在於麵對患者時無法準確判斷病情、難以捉摸病症。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醫學生盡早接觸臨床實踐是非常有益的。
當他們完成中醫基礎理論學習後,接下來學習中醫診斷學,掌握了望、聞、問、切等技能,就應該前往門診跟診實習,如此一來,可以有效提升辯證診斷的能力。
此外,最佳選擇是全科門診,即各種疾病類型都有的那種,這樣能夠讓學生全麵了解和應對各類病症。
隻有這樣,他才會真正理解,為什麽外感病在治療過程中會逐漸演變成胃病,接著又變成肝膽病,甚至最後發展成腎病。
近年來時方之所以如此流行,與醫學分科有很大關係。各個科室都專注於自己領域內的疾病,形成了所謂的“專科專藥”現象。
就像那些祖傳秘方一樣,遇到某種病症,醫生隻要確認是自己擅長的範疇,就能迅速開出相應的藥方,而患者服用後往往也能收到顯著療效。
但僅限該病,換了一樣病,馬上抓瞎。
正當何老師進退兩難之時,李介賓出言為其解圍:“小崔,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八綱辨證雖然自古有之,但一直不成係統,是由清代程鍾齡進一步闡發而出,提出正反治病不過陰陽、表裏、寒熱和虛實八字之說。後世醫家綜合各種說法,創立八綱辯證學說,沿用至今。”
“而何老師方才的說法,乃是出自傷寒論,要知道傷寒論是漢朝的方書,那時候還沒有什麽八綱辨證,自然談不上什麽表裏;
如同五苓散是治療太陽蓄水證,小青龍湯治療太陽心下有水飲,都是既有表證又有裏證,張仲景用表裏雙解之法......你這樣強行一分為二的解讀,是用今朝的劍,斬前前前前前朝的官。”
小崔明顯吃了曆史學的不好的虧,即使李介賓講的很簡單了,他還是被繞進去沒走出來。
沒辦法,小崔學的很用功,看了八綱辨證就奉為絕對真理,在他的概念中是非表即裏,怎麽還會有又裏又表的?這不成表子了嗎?
李介賓為其默哀三分鍾,這才剛一問呢,八綱辨證就已經這樣了,後麵還有九問呢,兄弟你扛不扛的住?
而且八綱後還有髒腑辨證、六經辨證、病性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呢......他們可都是平行同級關係呀。
而李介賓則是愉快白嫖著教研室的免費電腦跟打印機,繼續整理自己的資料了。
第二天,又上了兩節中醫診斷學。
中醫診斷學的聞診實在沒什麽好說的,所以何老師很快就講完了,倒是這問診,挺重要的。
何老師在講台上講起來這問診。
“問診就是醫生通過對病人有目的的詢問,以了解病情的方法,是了解病情、診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因為疾病的許多情況,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及診療經過,患者的自覺症狀、既往病史、生活史和家族史,隻有通過詢問獲得。”
中醫診斷學教材編的一言難盡。
很碎,很零碎。
李介賓一眼看過去,各家學說雜陳其中,傷寒的,溫病的,還有漢唐明清各個時代的。
中醫學生剛一接觸,就被搞的暈頭轉向,背不會也就算了,真的遇到苦學的,背的滾瓜爛熟,馬上又發現很多自相矛盾,驢唇不對馬嘴的地方,因為這些知識原本就是不同時間地點人物對象提出來的。
為了追求全麵,教材竟然將所有相關知識一股腦兒地照搬照抄,堆積如山。
僅僅一個“渴不多飲”的病症,其中便摻雜著傷寒、溫病和瘀血等多種學說理論。
如果學生能夠自行辨別分析,那自然再好不過;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大多數學生或許隻有在上臨床實踐時,親自麵對這樣的病患、開具藥方遭遇挫折後,才會回過頭來翻閱書籍,然後如醍醐灌頂般頓悟:哦!原來這種症狀意味著什麽,應該采用何種治法。
也許隻有親身經曆過臨床實踐之後,許多中醫學子才能逐漸領悟到診斷學的至關重要性。
在望診和切診方麵更是一大難題,因為這直接關乎著一個人能力水平的上限高度;相比之下,問診雖然看似簡單,但卻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最低水準。
現實生活中,相當數量的中醫師無法開出有效方劑,其症結就在於他們甚至都弄不清通過詢問所獲取信息的指導意義究竟何在。
比如說外感病,麵對一個發燒病人,燒三十八九度,你怎麽判斷他是風寒還是風熱呢?
你是給他用麻黃桂枝?還是用金銀花連翹?
何老師說:“這問診大綱便是這十問歌,乃是明代張景嶽《十問篇》,經清代陳修園修改得來的,大家跟我讀一遍。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大家在問診的時候,如果不知道怎麽問,就按這個順序去問......”
一問寒熱,乃辨表裏。
惡寒發熱,則是表,用解表法,也就是汗法。
隻熱不寒,或者隻寒不熱,那是裏;或者用清熱,或者用溫補。
寒熱往來,那是半表半裏,標準的少陽證,柴胡類方。
問的時候很簡單,一句話,怕冷還是怕熱。
怕冷,邪在表也,胡希恕曾經說過“素來有一分惡寒,便是一分表證”,而表證,當用汗法,這是治療大法。
這裏還要解釋一句,那就是“惡寒”與“畏寒”的區別,患者可能都會說怕冷,惡寒不為厚衣所減,而畏寒則是因為陽虛,加蓋衣被可以感覺到溫暖。
而如果是真陽虛,按傷寒中所言,那就可以用附子了。
“等等!老師,這不是表證嗎?附子不是治裏證的嗎?為什麽還能加附子?”有同學極其不理解。
而且這學生顯然還預習過了,知道八綱辨證裏的表證、裏證。
何老師有點不知道怎麽解釋,這狗日的教材,如果不告訴學生問診的目的,那麽他們體會不出問這些的意義,但是望聞問切之後才是八綱辨證......難道要自己先講完八綱辨證然後再講問診嗎?
這個學生問的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許多中醫學生一旦進入臨床便會變得猶豫不決,原因就在於麵對患者時無法準確判斷病情、難以捉摸病症。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醫學生盡早接觸臨床實踐是非常有益的。
當他們完成中醫基礎理論學習後,接下來學習中醫診斷學,掌握了望、聞、問、切等技能,就應該前往門診跟診實習,如此一來,可以有效提升辯證診斷的能力。
此外,最佳選擇是全科門診,即各種疾病類型都有的那種,這樣能夠讓學生全麵了解和應對各類病症。
隻有這樣,他才會真正理解,為什麽外感病在治療過程中會逐漸演變成胃病,接著又變成肝膽病,甚至最後發展成腎病。
近年來時方之所以如此流行,與醫學分科有很大關係。各個科室都專注於自己領域內的疾病,形成了所謂的“專科專藥”現象。
就像那些祖傳秘方一樣,遇到某種病症,醫生隻要確認是自己擅長的範疇,就能迅速開出相應的藥方,而患者服用後往往也能收到顯著療效。
但僅限該病,換了一樣病,馬上抓瞎。
正當何老師進退兩難之時,李介賓出言為其解圍:“小崔,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八綱辨證雖然自古有之,但一直不成係統,是由清代程鍾齡進一步闡發而出,提出正反治病不過陰陽、表裏、寒熱和虛實八字之說。後世醫家綜合各種說法,創立八綱辯證學說,沿用至今。”
“而何老師方才的說法,乃是出自傷寒論,要知道傷寒論是漢朝的方書,那時候還沒有什麽八綱辨證,自然談不上什麽表裏;
如同五苓散是治療太陽蓄水證,小青龍湯治療太陽心下有水飲,都是既有表證又有裏證,張仲景用表裏雙解之法......你這樣強行一分為二的解讀,是用今朝的劍,斬前前前前前朝的官。”
小崔明顯吃了曆史學的不好的虧,即使李介賓講的很簡單了,他還是被繞進去沒走出來。
沒辦法,小崔學的很用功,看了八綱辨證就奉為絕對真理,在他的概念中是非表即裏,怎麽還會有又裏又表的?這不成表子了嗎?
李介賓為其默哀三分鍾,這才剛一問呢,八綱辨證就已經這樣了,後麵還有九問呢,兄弟你扛不扛的住?
而且八綱後還有髒腑辨證、六經辨證、病性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呢......他們可都是平行同級關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