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手把手教開經方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於中藥方子用量,沒有一個嚴格標準,國家有個藥典,給設置了個區間,目的是確保不會吃出問題......
但是這個東西是用來追究醫師責任的,國家對中藥監管很鬆,就是普通人去超市買上1000g枸杞漱漱口,也沒人給你說枸杞的用量是6~12g,切莫過量。
李介賓高三的時候學習用功,感覺眼睛有點昏花,每天早晚生嚼一小把寧夏枸杞,那絕對是超量了,但是除了有點口幹舌燥,也沒別的什麽問題,眼睛第二天明顯就感覺明亮了很多。(李介賓吃了一星期,後來臉上開始長痘痘了,就沒再吃了。)
久視傷血,肝血上榮於目,所以枸杞可以養肝血而明目,對於虛性的目澀昏花,迎風流淚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要是中醫師給患者開的藥吃了出了問題,而你開的藥量剛好還超了藥典範圍,嗯,哼哼......輕則賠償,重則進去踩縫紉機。
很多中醫對這個限製很有意見,這裏說那些有一定話語權的中醫專家教授們,他們並不是說不好,而是覺得不應該一刀切,應該給中醫藥一個發揮的餘地,以發揚中醫藥的特色。
比如說給高年資的中醫下放一點自由用藥的空間,可以做到安全與療效雙得。
至於說想怎麽開怎麽開……這又不是老年樂,開車上大街的都是八九十歲的老頭老太太,路人會有安全感嗎?
當然這是有爭議的東西,拋開這個有爭議的東西不談,姑且先談談實際應用。
想要掌握臨證用藥劑量,最簡單的就是找個臨床中醫大夫,跟他抄方。
常用的方子就那幾個。
常用的中藥也就那幾十味。
記得有個節目采訪一位國醫大師,問他會多少方子,他說自己就會十幾個方子……
基本上跟一段時間,你就大概知道每味藥的常用用量是多少了。
而時間久了,你更能體會到,一些常用藥不同的用量的治療目的是什麽,然後也就學會了靈活加減。
除此之外,看中醫典籍學到了新方,曆朝曆代的度量衡有差別,但是可以根據用藥比例去推斷用量。
比如張仲景的經方,東漢的度量衡與現在大異,與宋朝的也不一樣。
直到現在,關於經方用量依舊是個懸而未定,爭論不休的問題。
不爭論,講實際應用,那就是按照方子的比例去應用,像日本漢方,他們用量更輕,往往用量不過幾g,但是一樣有效果。
說個有意思的事情。
小承氣湯:大黃四兩,厚樸二兩,枳實三枚。
厚樸三物湯:厚樸八兩 ,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倘若我們隻看藥物組成,小承氣湯方與厚樸三物湯方的藥物相同,都是大黃加厚樸、枳實。
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藥量比例。
小承氣湯大黃,厚樸,枳實的比例是4:2:3,厚樸三物湯的比例則是4:8:5。
因為藥物劑量不同,其主攻方向有別,各藥物所擔“職責”的分量也各異,當然也就是完全不同的兩首方劑。
隻因調整了用藥劑量,便成為兩首不同的方子,這一個特點,頗似“城頭變幻大於旗”,仲景用藥之出神入化,令人神往。
還有就是一些常識習慣。
比如說這個研究生開的方子裏麵的薄荷,原方是少許用來輕舒肝鬱,一點點性味就可,平日裏茯苓白術用到30g的時候,薄荷也是6g意思一下,但是他一口氣用到了9g薄荷,補氣藥白術才用了9g,這是標準的頭重腳輕了。
你看奧特曼是等比例放大的,假如一個人別的都是正常人大小,而有根手指跟奧特曼的手指一樣大,那是不是很怪異?
當然,用量這個有時候不同人習慣也不一樣,這就屬於個人風格與學派理念問題。
“賓哥,現在要怎麽辦呢?”
“沒事兒,我給她開個方子。”
薑半夏20g,黃芩14g,黃連5g,幹薑14g,炙甘草10g,人參16g,大棗12g,白豆蔻10g。
很難得的,為了給自己這個不省心的研究生學長教學一下,這次李介賓標上了標準用量。
研究生不是白讀的,他看到方子反應過來:“半夏瀉心湯?”
傷寒論1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柴胡湯證,就是少陽病,口苦咽幹目眩,有膽胃不和,都可以用。)
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麵對發熱病人,有些中醫師會誤認為是陽明熱盛而用苦泄之法,比如承氣湯類,這就是誤治了,張仲景的建議是,如果之前的症狀不變,那麽就繼續用柴胡湯。)
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理想狀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喝了柴胡湯,病好了。)
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變證一,因為誤用下法,導致邪陷於胃,也就是張仲景口中心下這個部位,實證就是堅硬疼痛,命名為結胸病,用大陷胸湯治療。)
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變證二,如果隻是感覺胃這個部位脹滿,但是不疼,按著還會感覺比較舒服,這是虛證,張仲景起個名字,叫痞,柴胡湯就不中了,要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所以半夏瀉心湯的核心就是胃病,與研究生學長剛剛反複描述的自己女朋友的心髒被壓呀,胃不舒服呀,其實是一個症狀,但是病人描述的時候,有經驗的醫師要從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消化科十分警惕收治的病人中,會混入心肌梗死心絞痛的患者,消化內科入院心電圖跟心肌酶譜是必查選項。
這一點跟張仲景把胃描述為“心下”,是一個道理,很多時候,胃痛跟心痛是很難分的清的。
金匱要略: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這條很簡單,嘔吐,拉肚子,胃脹滿,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對的,而且是按原方比例開的,中規中矩。加了一味白豆蔻是她現在腹瀉,給她補補腸胃。”
李介賓嘴上這樣說,實際上真按原方比例,炙甘草應該是15g,隻是他用藥習慣,如非必要,甘草不會開到10g以上。
但是這個東西是用來追究醫師責任的,國家對中藥監管很鬆,就是普通人去超市買上1000g枸杞漱漱口,也沒人給你說枸杞的用量是6~12g,切莫過量。
李介賓高三的時候學習用功,感覺眼睛有點昏花,每天早晚生嚼一小把寧夏枸杞,那絕對是超量了,但是除了有點口幹舌燥,也沒別的什麽問題,眼睛第二天明顯就感覺明亮了很多。(李介賓吃了一星期,後來臉上開始長痘痘了,就沒再吃了。)
久視傷血,肝血上榮於目,所以枸杞可以養肝血而明目,對於虛性的目澀昏花,迎風流淚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要是中醫師給患者開的藥吃了出了問題,而你開的藥量剛好還超了藥典範圍,嗯,哼哼......輕則賠償,重則進去踩縫紉機。
很多中醫對這個限製很有意見,這裏說那些有一定話語權的中醫專家教授們,他們並不是說不好,而是覺得不應該一刀切,應該給中醫藥一個發揮的餘地,以發揚中醫藥的特色。
比如說給高年資的中醫下放一點自由用藥的空間,可以做到安全與療效雙得。
至於說想怎麽開怎麽開……這又不是老年樂,開車上大街的都是八九十歲的老頭老太太,路人會有安全感嗎?
當然這是有爭議的東西,拋開這個有爭議的東西不談,姑且先談談實際應用。
想要掌握臨證用藥劑量,最簡單的就是找個臨床中醫大夫,跟他抄方。
常用的方子就那幾個。
常用的中藥也就那幾十味。
記得有個節目采訪一位國醫大師,問他會多少方子,他說自己就會十幾個方子……
基本上跟一段時間,你就大概知道每味藥的常用用量是多少了。
而時間久了,你更能體會到,一些常用藥不同的用量的治療目的是什麽,然後也就學會了靈活加減。
除此之外,看中醫典籍學到了新方,曆朝曆代的度量衡有差別,但是可以根據用藥比例去推斷用量。
比如張仲景的經方,東漢的度量衡與現在大異,與宋朝的也不一樣。
直到現在,關於經方用量依舊是個懸而未定,爭論不休的問題。
不爭論,講實際應用,那就是按照方子的比例去應用,像日本漢方,他們用量更輕,往往用量不過幾g,但是一樣有效果。
說個有意思的事情。
小承氣湯:大黃四兩,厚樸二兩,枳實三枚。
厚樸三物湯:厚樸八兩 ,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倘若我們隻看藥物組成,小承氣湯方與厚樸三物湯方的藥物相同,都是大黃加厚樸、枳實。
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藥量比例。
小承氣湯大黃,厚樸,枳實的比例是4:2:3,厚樸三物湯的比例則是4:8:5。
因為藥物劑量不同,其主攻方向有別,各藥物所擔“職責”的分量也各異,當然也就是完全不同的兩首方劑。
隻因調整了用藥劑量,便成為兩首不同的方子,這一個特點,頗似“城頭變幻大於旗”,仲景用藥之出神入化,令人神往。
還有就是一些常識習慣。
比如說這個研究生開的方子裏麵的薄荷,原方是少許用來輕舒肝鬱,一點點性味就可,平日裏茯苓白術用到30g的時候,薄荷也是6g意思一下,但是他一口氣用到了9g薄荷,補氣藥白術才用了9g,這是標準的頭重腳輕了。
你看奧特曼是等比例放大的,假如一個人別的都是正常人大小,而有根手指跟奧特曼的手指一樣大,那是不是很怪異?
當然,用量這個有時候不同人習慣也不一樣,這就屬於個人風格與學派理念問題。
“賓哥,現在要怎麽辦呢?”
“沒事兒,我給她開個方子。”
薑半夏20g,黃芩14g,黃連5g,幹薑14g,炙甘草10g,人參16g,大棗12g,白豆蔻10g。
很難得的,為了給自己這個不省心的研究生學長教學一下,這次李介賓標上了標準用量。
研究生不是白讀的,他看到方子反應過來:“半夏瀉心湯?”
傷寒論1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柴胡湯證,就是少陽病,口苦咽幹目眩,有膽胃不和,都可以用。)
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麵對發熱病人,有些中醫師會誤認為是陽明熱盛而用苦泄之法,比如承氣湯類,這就是誤治了,張仲景的建議是,如果之前的症狀不變,那麽就繼續用柴胡湯。)
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理想狀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喝了柴胡湯,病好了。)
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變證一,因為誤用下法,導致邪陷於胃,也就是張仲景口中心下這個部位,實證就是堅硬疼痛,命名為結胸病,用大陷胸湯治療。)
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變證二,如果隻是感覺胃這個部位脹滿,但是不疼,按著還會感覺比較舒服,這是虛證,張仲景起個名字,叫痞,柴胡湯就不中了,要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所以半夏瀉心湯的核心就是胃病,與研究生學長剛剛反複描述的自己女朋友的心髒被壓呀,胃不舒服呀,其實是一個症狀,但是病人描述的時候,有經驗的醫師要從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消化科十分警惕收治的病人中,會混入心肌梗死心絞痛的患者,消化內科入院心電圖跟心肌酶譜是必查選項。
這一點跟張仲景把胃描述為“心下”,是一個道理,很多時候,胃痛跟心痛是很難分的清的。
金匱要略: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這條很簡單,嘔吐,拉肚子,胃脹滿,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對的,而且是按原方比例開的,中規中矩。加了一味白豆蔻是她現在腹瀉,給她補補腸胃。”
李介賓嘴上這樣說,實際上真按原方比例,炙甘草應該是15g,隻是他用藥習慣,如非必要,甘草不會開到10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