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柴胡桂枝幹薑湯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關鍵詞:小便不利、但頭汗出。(患者可以確定的症狀)
回到討論環節,李介賓跟孟超凡就這個方子開始講解,兩個人水平極高,所以一討論起來,羅娜在一旁跟聽天書的一樣。
宋本150條: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關鍵詞:心下硬、水漿不下。(患者可以確定的症狀)
聯係兩條的,是下法,傷寒論裏麵大量的誤治,最多的就是不該發汗的時候發汗,不該用下法的時候用了瀉下法。
表現在這個患者身上,就是用了灌腸法。
針對這個灌腸,羅娜有意見,“用灌腸法很正常呀,大便不通,用灌腸通便很普通。”
“至於小便不利,那肯定是津液虧了,補液就行了。”
“至於頭上出汗,那肯定是虛脫了嘛。”
“還有發熱......”
羅娜慢慢的有點講不下去了。
李介賓對她溫和的笑了笑,給她掰碎了先開講原文條文:
“傷寒五六日的時候,已發汗而複下之”,太陽傷寒是沒有汗,已經發過汗,然後又用過瀉藥。
五六天的時候,正是傳半表半裏的時候,正是由表傳少陽病的時候。但是發汗不解之後,就要好好看一看了,到底是不是要用柴胡和解少陽。
古代醫家有這麽個陋習,遇著病先發汗,不好了就吃瀉下,先汗後瀉,這都是一種成套方案(約定俗成的錯誤套路)。
張仲景在傷寒論裏麵寫了那麽多的誤治,說明這都是當時那些中醫最容易犯的錯誤——好吧,就算是放到現在好像也是。
表沒解,又瀉下,就會使邪熱內陷。
“胸脅滿微結”。胸脅滿是柴胡證、少陽病。“微結”者,裏也微有所結,結得不厲害,但是有所結。
李介賓用柴胡桂薑湯的一點體會,柴胡桂枝幹薑湯對於大便幹是有利的。
孟超凡聽到後有點疑問:“我在用經方的時候,大便稀會用幹薑,大便幹就用生薑......”
確實,有人一看這個方子裏又有幹薑,又有桂枝,覺得這是個偏溫的方藥,其實喝了之後大便會稍溏,用這個方藥都要瀉的。
注意仲景用詞,“微結”,是裏微有所結,不是結得厲害,不是像陽明病或者像結胸證結得那麽凶。
“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已發汗而複下之”就喪失津液了,所以小便不利,同時也有氣上衝的關係,導致小便也不下行。這是兩種問題了:一個是津液喪失得多;一個誤下後有氣上衝。氣往上衝,就誘之水上而不下,所以有小便不利。
津液喪失得多,這一點羅娜說的也沒錯,補液的話應該也是有用的。
但是這裏體現出來的中醫的優越性就在於,補液解決不了整個症候群,這是一堆症狀,有聯係的連鎖反應,西醫西藥一項一項的來,而中藥卻可以通過配伍應用,一波流全帶走。
“渴而不嘔”,微結,裏頭有熱,則渴。胃裏頭沒停水,則不嘔。內裏沒水,有熱。
“但頭汗出”,氣衝於上,氣往上行而不下,所以但頭汗出,隻頭上出汗。不過李介賓覺得張錫駒的說法也很值得參考:但頭汗出者,太陽之津液不能旁達,惟上蒸於頭也。
“往來寒熱,心煩者”,心煩就是有熱,往來寒熱就是柴胡證。
“此為未解也”,這個病仍然還沒解除,“未解也”是兩個問題,也就是說表證還在,一個少陽病整個也微結。都衝著“微結”來的,“微結”是,不是整個結於裏,而表證也沒解呢!所以仍然還是以柴胡為主來治療,方中加了桂枝,是可以解表的。
仲景經方中的用藥方法,與後世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一直都在說,需要慢慢去品味,如同龍珠跟火影一樣,大家都是搓丸子,發波,看起來很像,但是畫風不一樣。
孟超凡也做了點功課:“陳修園說:此湯達表、轉樞、解結、止渴、理中,各絲絲入扣。此一節,言太陽病值厥陰主氣之期而為微結也。”
熱結在上而不在下,故別處無汗而但頭汗被蒸而出。
李介賓對這個說法不是很讚同,因為稍微有點複雜,有道理的事物應該有簡約之美。
不過想了想,還是基本認同的。
“張錫駒也曾經說過:此病在太陽而涉厥陰之氣,不得少陽之樞以外出,故曰此為未解也。
用柴胡、桂枝、黃芩轉少陽之樞,以達太陽之氣;
牡蠣啟厥陰之氣,以解胸脅之結;
蔞根引水液以上升而止煩渴;
汗下後中氣虛矣,故用幹薑甘草以理中。”
孟超凡滿意的點點頭,之前給自己學生講的,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上熱下寒,厥陰病,總算沒說錯。
這個方劑,李介賓之前用來治療過無名的低燒,他給孟超凡推薦,以後可以試試。
患者沒有其他的表證,但是表現一些柴胡證,這些低燒似乎找不出來什麽原因,像肝炎有低燒用這個方子也可解除。
這個方子與小柴胡湯不同,裏不虛,不用人參;胃不嘔,也不用半夏;有“渴”,所以用瓜蔞根(天花粉)、牡蠣。
在經方方藥的用法中,瓜蔞根、牡蠣,解渴的力量很強。(再次強調,經方用藥之法獨特,與後世的思路不一樣)
同時“微結”,瓜蔞這個藥有潤下的作用,尤其加上鹹寒的牡蠣在一起,有通大便的作用,像大便幹吃瓜蔞、牡蠣,調大便;
柴胡桂枝幹薑湯裏麵有桂枝甘草湯,可以治氣上衝,表現出來就是患者的頭熱、頭汗。
柴胡桂枝幹薑湯也就是小柴胡湯證,裏不虛,不嘔,渴,有的時候氣上衝,有微發燒,就是有表證,這一個方子都可以用的。
柴胡桂枝幹薑湯中柴胡用得也相當重,原方說用半斤(漢朝計量),現在大概就是24g。
備注:關於用量,按東漢出土銅權計算大概是一兩15g,漢朝一斤十六兩,半斤是120g,原文用法煮三升,取一升,日三服,那一天的劑量就是40g。
但首先關於經方劑量,一則飽受爭議,不止這一種說法,二則臨床用藥不僅看劑量也看比例,也要根據臨床實際情況。
關於用量問題,後續中藥學方劑學會進行詳細討論,在此提醒非專業讀者,用藥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不能照搬古書。
關鍵詞:小便不利、但頭汗出。(患者可以確定的症狀)
回到討論環節,李介賓跟孟超凡就這個方子開始講解,兩個人水平極高,所以一討論起來,羅娜在一旁跟聽天書的一樣。
宋本150條: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關鍵詞:心下硬、水漿不下。(患者可以確定的症狀)
聯係兩條的,是下法,傷寒論裏麵大量的誤治,最多的就是不該發汗的時候發汗,不該用下法的時候用了瀉下法。
表現在這個患者身上,就是用了灌腸法。
針對這個灌腸,羅娜有意見,“用灌腸法很正常呀,大便不通,用灌腸通便很普通。”
“至於小便不利,那肯定是津液虧了,補液就行了。”
“至於頭上出汗,那肯定是虛脫了嘛。”
“還有發熱......”
羅娜慢慢的有點講不下去了。
李介賓對她溫和的笑了笑,給她掰碎了先開講原文條文:
“傷寒五六日的時候,已發汗而複下之”,太陽傷寒是沒有汗,已經發過汗,然後又用過瀉藥。
五六天的時候,正是傳半表半裏的時候,正是由表傳少陽病的時候。但是發汗不解之後,就要好好看一看了,到底是不是要用柴胡和解少陽。
古代醫家有這麽個陋習,遇著病先發汗,不好了就吃瀉下,先汗後瀉,這都是一種成套方案(約定俗成的錯誤套路)。
張仲景在傷寒論裏麵寫了那麽多的誤治,說明這都是當時那些中醫最容易犯的錯誤——好吧,就算是放到現在好像也是。
表沒解,又瀉下,就會使邪熱內陷。
“胸脅滿微結”。胸脅滿是柴胡證、少陽病。“微結”者,裏也微有所結,結得不厲害,但是有所結。
李介賓用柴胡桂薑湯的一點體會,柴胡桂枝幹薑湯對於大便幹是有利的。
孟超凡聽到後有點疑問:“我在用經方的時候,大便稀會用幹薑,大便幹就用生薑......”
確實,有人一看這個方子裏又有幹薑,又有桂枝,覺得這是個偏溫的方藥,其實喝了之後大便會稍溏,用這個方藥都要瀉的。
注意仲景用詞,“微結”,是裏微有所結,不是結得厲害,不是像陽明病或者像結胸證結得那麽凶。
“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已發汗而複下之”就喪失津液了,所以小便不利,同時也有氣上衝的關係,導致小便也不下行。這是兩種問題了:一個是津液喪失得多;一個誤下後有氣上衝。氣往上衝,就誘之水上而不下,所以有小便不利。
津液喪失得多,這一點羅娜說的也沒錯,補液的話應該也是有用的。
但是這裏體現出來的中醫的優越性就在於,補液解決不了整個症候群,這是一堆症狀,有聯係的連鎖反應,西醫西藥一項一項的來,而中藥卻可以通過配伍應用,一波流全帶走。
“渴而不嘔”,微結,裏頭有熱,則渴。胃裏頭沒停水,則不嘔。內裏沒水,有熱。
“但頭汗出”,氣衝於上,氣往上行而不下,所以但頭汗出,隻頭上出汗。不過李介賓覺得張錫駒的說法也很值得參考:但頭汗出者,太陽之津液不能旁達,惟上蒸於頭也。
“往來寒熱,心煩者”,心煩就是有熱,往來寒熱就是柴胡證。
“此為未解也”,這個病仍然還沒解除,“未解也”是兩個問題,也就是說表證還在,一個少陽病整個也微結。都衝著“微結”來的,“微結”是,不是整個結於裏,而表證也沒解呢!所以仍然還是以柴胡為主來治療,方中加了桂枝,是可以解表的。
仲景經方中的用藥方法,與後世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一直都在說,需要慢慢去品味,如同龍珠跟火影一樣,大家都是搓丸子,發波,看起來很像,但是畫風不一樣。
孟超凡也做了點功課:“陳修園說:此湯達表、轉樞、解結、止渴、理中,各絲絲入扣。此一節,言太陽病值厥陰主氣之期而為微結也。”
熱結在上而不在下,故別處無汗而但頭汗被蒸而出。
李介賓對這個說法不是很讚同,因為稍微有點複雜,有道理的事物應該有簡約之美。
不過想了想,還是基本認同的。
“張錫駒也曾經說過:此病在太陽而涉厥陰之氣,不得少陽之樞以外出,故曰此為未解也。
用柴胡、桂枝、黃芩轉少陽之樞,以達太陽之氣;
牡蠣啟厥陰之氣,以解胸脅之結;
蔞根引水液以上升而止煩渴;
汗下後中氣虛矣,故用幹薑甘草以理中。”
孟超凡滿意的點點頭,之前給自己學生講的,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上熱下寒,厥陰病,總算沒說錯。
這個方劑,李介賓之前用來治療過無名的低燒,他給孟超凡推薦,以後可以試試。
患者沒有其他的表證,但是表現一些柴胡證,這些低燒似乎找不出來什麽原因,像肝炎有低燒用這個方子也可解除。
這個方子與小柴胡湯不同,裏不虛,不用人參;胃不嘔,也不用半夏;有“渴”,所以用瓜蔞根(天花粉)、牡蠣。
在經方方藥的用法中,瓜蔞根、牡蠣,解渴的力量很強。(再次強調,經方用藥之法獨特,與後世的思路不一樣)
同時“微結”,瓜蔞這個藥有潤下的作用,尤其加上鹹寒的牡蠣在一起,有通大便的作用,像大便幹吃瓜蔞、牡蠣,調大便;
柴胡桂枝幹薑湯裏麵有桂枝甘草湯,可以治氣上衝,表現出來就是患者的頭熱、頭汗。
柴胡桂枝幹薑湯也就是小柴胡湯證,裏不虛,不嘔,渴,有的時候氣上衝,有微發燒,就是有表證,這一個方子都可以用的。
柴胡桂枝幹薑湯中柴胡用得也相當重,原方說用半斤(漢朝計量),現在大概就是24g。
備注:關於用量,按東漢出土銅權計算大概是一兩15g,漢朝一斤十六兩,半斤是120g,原文用法煮三升,取一升,日三服,那一天的劑量就是40g。
但首先關於經方劑量,一則飽受爭議,不止這一種說法,二則臨床用藥不僅看劑量也看比例,也要根據臨床實際情況。
關於用量問題,後續中藥學方劑學會進行詳細討論,在此提醒非專業讀者,用藥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不能照搬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