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和提出了攻邪即是扶正的辨證關係,認為“不補之中,真補存焉”。


    “蓋邪未去而不可言補,補之則適足資寇,故病蠲之後,莫若以五穀養之,五果助之,五畜益之,五菜充之,相五髒所宜,毋使偏傾可也。凡藥皆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謂之毒。”


    有外邪在,不能濫補,不然就是資敵留寇,而病好了之後最好是通過正常規律的飲食調理,藥物多少都是有毒性的,可不是標了有毒,才算有毒。


    後半段,很難想象這會是攻邪張子和說出的話。


    張從正的攻邪學說指出一些醫家盲目投補給病人帶來的嚴重危害,對糾正醫界的不良時弊起到了積極作用,強調補法的運用應當針對病情,不能濫用。


    “不虛者強補,不實者強攻,此自是庸工不識虛實之罪也。豈有虛者不可補,實者不可泄之理哉?”


    虛了才補,實了才泄。


    如果簡單的將張子和看成隻攻不補的醫家,那也太小看他了,他針對的是當時的時弊而已。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如同今天也是如此,凡問中醫者,多說氣血兩虛,腎虛脾虛,仿佛什麽都可以補,而中醫中藥就該是十全大補。


    隻要一用藥,就害怕辛熱,就想用清熱的藥。


    可惜,可歎。


    “繞了一大圈子,所以呢?你的意思減肥就是給病人吃瀉藥嗎?”羅娜對這種長篇大論不感興趣,她這是西化太深了。


    “市麵上所謂的中醫藥減肥,承諾一個月減多少斤的那種,大部分估計就是用的大黃之類的瀉下藥。”李介賓看她聽不進去理論,也直接回答了。


    “那不就是靠拉肚子脫水嘛,西醫來幾針速尿,馬上也能讓人一天瘦個四五斤……”羅娜這話說的不錯,心衰患者記出入水量,確實會有這樣的情況,一天相差個七八斤的都有,不過那是利水利的了。


    別說,市麵上還真有人把拉肚子當做排毒,那些賣保健品的還一個勁兒鼓勵說這是人體在排出毒素,是好事兒……但是說實話,總感覺有點不對勁兒。


    豪哥盛完飯回來,說道:“我可沒拉肚子,也好好的,就瘦下來了……”


    “所以阿賓用的法子肯定不一樣嘛,怎麽做到的?”


    “肥胖也分虛實,虛胖子在於軟,實胖子在於盛,但難點在於很多時候都是虛實夾雜,我給豪哥用的是根據他體質調的溫膽湯加減……”


    之前學的中基課裏麵就講過痰濕。


    在中醫裏,痰濕是身體內津液代謝異常形成的產物。


    簡單來說,就是身體裏的水液代謝出現了問題(髒腑功能失調),導致多餘的水分和有害物質在體內積累,形成了痰和濕。這時候,就會感覺身體黏黏糊糊的,天天洗感覺怎麽洗都洗不幹淨,大便也不順溜。


    痰是體內水液停聚凝結形成的質地稠濁而黏的病理產物,可以分為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


    有形之痰是指可以看見或觸摸到的痰,例如停留於肺胃中呈咯吐而出,或凝聚於皮下肌肉、乳腺、甲狀腺等部位的痰。


    無形之痰是指看不見、觸摸不到但能通過病機分析定性為痰的致病性質。濕則無明顯性質,多呈“汽態”,彌漫性大,以肢體悶重、酸困、大便溏粘、舌苔厚等為表現特點。


    這就是說,人體內的津液經過脾、肺、腎等髒腑的協同作用,能夠轉化為對人體有益的物質,而多餘的沒有消化食物和水,隨著氣息的流動會被帶到全身蓄積,有形的叫痰,無形的叫濕這些痰濕在體內堆積,容易導致肥胖、“三高”、代謝綜合征、結節、腫瘤、內分泌失調等多種病症。


    而“代謝綜合征”也是這個時代的時代病。


    溫膽湯這個方子就又被挖掘出來了。


    名字叫溫膽,但是其實這個方子並不是熱性的。


    方子組成:半夏、竹茹、枳實、陳皮、炙甘草、茯苓。


    溫膽湯之所以成為千年祛濕化痰的古方,是最早見載於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專攻痰濕。


    宋代醫家陳無擇所著《三因方》中的溫膽湯做了調整使溫膽湯之性由溫而平,後世所沿用的溫膽湯,也大都是以這個方子為主。


    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此藥主之。又治驚悸。


    隻是後來被醫家發現此方不僅化痰祛濕效果極好,還能利膽和胃,不僅治療器質病,還能治療情誌精神類疾病,這可就不得了。


    曆代醫家對此百思不得其解,要說祛痰劑,二陳湯也化痰呀,但是有那麽廣泛治療範圍的,唯有溫膽湯。


    現如今的方論選錄汪昂《醫方集解·和解之劑》:\"此足少陽、陽明藥也。


    橘、半、生薑之辛溫,以之導痰止嘔,即以之溫膽;


    枳實破滯;茯苓滲濕;甘草和中;竹茹開胃土之鬱,清肺金之燥,涼肺金即所以平肝木也。


    如是則不寒不燥而膽常溫矣。\"


    到了現如今,被拿來用來減肥了,也是……老方新用吧。


    “你們知道這個方子裏麵關鍵點在那兩味藥嗎?”李介賓問道。


    他們自然都是搖頭不知。


    “半夏,枳實。”李介賓淡淡說道,“半夏辛開,枳實苦降,其中溫藥三味(半夏、陳皮、生薑),涼藥一味(竹茹),平藥三味(茯苓、甘草、大棗),總以辛溫組方。


    寒熱並用,辛苦兼施,酸甘相配。


    辛溫而不熱,清熱而不寒,祛痰而不燥,健脾而不膩。


    全方性平氣和,由原方的溫複膽氣擴大為溫順膽氣,和胃祛痰,清淨膽腑。


    由原方主治虛煩不得眠擴大為治痰濁證的主方,解除木鬱土壅,痰濁內生之證。”


    看著幾個人聽得不太懂,李介賓隻能換個通俗的說法:


    “南中醫的黃煌說這些藥物都是刮油、減肥的,可以用於減肥,這個比較溫和,不像大黃那樣猛烈,所以用於那些滋潤的、富態的女性,當然也是大眼睛、雙眼皮、晚上睡覺不好的有效。”


    你這麽說那我們就懂了,至於什麽四氣五味,那是什麽,那玩意兒,很重要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