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都有其兩麵性,如果我們隻看到了表麵現象而不去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就會被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慣性所束縛。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新的知識領域,以拓寬視野、增強思維能力。


    同時,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避免因為固有的觀念或偏見而導致對事實的誤解。


    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透過現象去看本質”,從而更好地理解世界,照見真實。


    老羅繼續講:“隨後我們即將學的第一味解表藥,麻黃。


    它以整個草質莖來入藥的時候,按照中醫的理論來認識,它是辛溫的。


    給它定一個藥性、藥味,它是辛味的,屬溫性的,它主要是歸肺和膀胱經的。


    它的功效是用於發散風寒、平喘止咳和利尿消腫,所以中醫在臨床上把它用於風寒感冒,或者風寒引起的咳嗽氣喘和水腫。


    那麽按照這樣的理論來認識麻黃,來使用麻黃,麻黃就是?個中藥。”


    然後他又換了個說法,繼續說道:


    “而如果是把麻黃作為一個原料,來提取裏麵的生物堿,提取麻黃素,那麽西醫認為它是一個擬腎上腺素的藥。


    就變成了升高血壓的藥物,那麽這樣來使用,它就是?個把麻黃作為西藥的原料,作為西藥在使用。


    它物質是相同的,但是指導的理論不一樣,在臨床使用上也有區別。


    所以我們認為能夠揭示中藥這個術語的本質屬性,什麽叫中藥?就是在中醫的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的藥物叫做中藥。”


    李介賓撫掌,這就把中西藥的本質說透了。


    所以就能理解會出現阿司匹林石膏湯這種方子,而為什麽大家不覺得這是在瞎搞,並不是因為張錫純是大師,而是因為在中醫看來,中藥就是可以用中醫理論去認識並且使用的藥物。


    《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方·(一)治陰虛勞熱方》寫道:“阿斯匹林,其性涼而能散,善退外感之熱,初得外感風熱,服之出涼汗即愈。兼能退內傷之熱,肺結核者,借之以消除其熱,誠有奇效。又善治急性關節腫疼,發表痘毒、麻疹及腸胃炎、肋膜炎諸證,西藥中之最適用者也。”


    在張錫純看來,阿司匹林,味辛,性涼,可以治療內外熱,可以解諸節疼痛。


    當張錫純在中醫理論下使用阿司匹林的時候,阿司匹林就是中藥。


    到了現在,網上還有人爭論阿司匹林石膏湯是否科學,有中醫否認這是中藥,也有西醫否認這是西藥。


    佛教有雲:知見障。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世人多被表象所迷惑,難以看清本質,唯上智下愚之輩,可以明晰。


    那麽,張錫純又為什麽判斷阿司匹林是辛涼之品呢?這就要說到中藥的四氣五味了,之前阿賓曾經說過,最早的中藥湯劑,是來源於廚子,所謂五香五色,也是五味流傳,酸、苦、甘、辛、鹹。


    說句有意思的話,文人雲: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用做對君王的勸諫。


    這句話重點是放在後麵的,前麵的話並不算嚴謹,因為藥有五味,不僅是苦藥可以治病,甘甜也能治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宋錢乙,要知道,他是兒科大夫,很多大人都不願意喝中藥,要讓小孩兒願意去喝這個藥,該有多難。


    但是偏偏錢乙開的中藥,口感絕佳,小孩子都愛喝......


    隻是今天的課講到這裏,卻是講不完了。


    老羅看了看時間,覺得再講點基礎常識,以免自己的學生出去說錯了話,被人笑話。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麽叫草藥嗎?”


    “我知道,《本草綱目》。”


    “我也知道,《神農本草經》。”


    “本草不就是草藥嘛?”


    ......


    草藥這個說法出現在宋代,這個術語使用也是有八九百年的時間。


    在宋代這個中藥是由國家專營的,民間不得進行隨便的這種交易,所以還記得西門大官人是幹什麽買賣的嘛?藥材生意!所以《金色瓶子裏的梅花》描寫的g商勾結,西門慶一直都是逍遙快活,最後還是因為正義需要,才給他安排了一個病死的結局。


    當時由國家專營的藥,在這個正規的中藥書(一般是官方修訂的本草,等同現在的藥典)上有記載的,那麽它把它稱為官藥。


    相對於這個官藥而言,流傳在民間的,正規的藥學著作上沒有收載,那麽就把它叫做草藥。


    這個草有草粗的意思,比較粗糙,還沒有上升為理論的高度,還不是很正規的這種中藥,它是相對於這個比較正規的由國家專營的中藥而言叫做草藥。


    那麽後來慢慢地就把一些中藥書上沒有收載,一些商業單位也不經營,主要是在民間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和使用的一些藥物,就把它叫做草藥。


    其實中藥和草藥沒有本質的區別,這個草藥往往是中藥的重要的來源,中藥從古代到現在,它的使用的品種不斷地增加,從最早的中藥著作的三百多味藥,到現在的資源普查一萬多種,不斷地發展,很多都是從草藥裏麵慢慢的成為了這個中藥。


    比如說中藥裏麵很重要的、很名貴的一味藥,叫做三七。


    在明代李時珍的時代,三七還沒被中藥書收載,一般的醫生並不清楚,一開始是在民間流傳使用,所以當時這個三七也是一種草藥,但是後來發現三七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止痛,還有止血功效以後,那麽用中醫的理論來整理,然後記載在中藥書上。


    現在三七不但是中藥,而且是名貴的中藥,這種例子是非常多的。


    所以草藥往往是中藥數量發展的源泉,沒有本質的區別。


    就好像凡人修仙一樣,龐大的修士是仙人的補充基礎。而且也有仙人不小心墮落凡塵的。


    比如《神農本草經》上,最早的中藥著作,裏麵的很多藥物,很經典,但是現在不常用了。比如說什麽龍芮(毛茛)或者這樣的一些藥,現在很多早就淪落為草藥了。


    金錢,味甘,大熱,有毒。服之非理,則弱誌傷神,須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