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天氣總是讓人捉摸不透,一會兒傾盆大雨,一會兒又是烈日炎炎,氣溫眼看就要飆升到40度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迎新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有些女生對出汗這件事非常敏感,她們認為一旦出了汗,身體就會變得黏糊糊的,令人感到不適……相比之下,男生們則顯得無所謂很多,有的人直接脫掉上衣,隻剩下一件單薄的背心。


    實際上,如果男生願意,還可以繼續脫,但畢竟這是校園環境,不文明的事情不合適做。


    在炎熱的天氣裏,汗水不斷地流淌出來,然後逐漸消散。但還是能夠感受到一絲微弱的涼風拂過肌膚,帶來些許涼爽。


    而當汗液被風幹時,又會有一種清爽宜人的感覺湧上心頭。


    以前沒有空調的時候,其實夏天也沒那麽難過......


    在這樣的炎熱天氣中,迎新小分隊的隊長十分貼心地為大家準備好了西瓜。


    幾個年輕人圍坐在一起,分享一隻大西瓜。


    這個西瓜有些奇特——竟然是圓形的!


    李介賓好奇問道:“怎麽會有這麽圓的西瓜呢?是不是在溫室裏長大的啊?或許也可能是那種懸掛式種植的品種吧?”


    另一邊的豪哥邊吃著手中的西瓜,邊解釋道:“你所說的那種長形的西瓜,應該是沙地瓜,不過如今這種品種已經很少見了。”


    這時,一旁的李介賓陷入了對兒時記憶的回憶之中,感慨地說:“我記得小時候吃的那些西瓜都非常甜,而且價格十分便宜,才幾毛錢一斤呢。”


    大樹好奇地問他:“這麽久以前的事,你竟然還記得這麽清楚啊?”


    李介賓笑了笑,回答道:“當然啦,那時候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幸福和滿足感。這些美好的回憶總是讓人難以忘懷。”說完,他繼續品嚐著手中的西瓜,仿佛在品味著童年時那份甜蜜的滋味。


    “你最早記事兒是什麽時候?”


    “三歲之後的事情,大概吧......”李介賓一邊吃瓜,一邊說:“那時候每年冬天下雪都會大雪封路一個多月,路兩邊都是雪,路上結冰好久,我們拉著車然後溜冰。”


    “那時候夏天的雨季,下大雨就跟倒水一樣,那真的是瓢潑大雨,夏天經常水庫會決堤。”


    “還有我們後麵那條河,那時候水還不錯,夏天會去摸魚抓螃蟹,割薄荷......後來再回去,發現已經幹了,上遊修了水庫,唉,破壞風水呀。”


    “還有,那些年每年單位過年都會分東西,什麽紅薯粉呀,五香牛肉呀,糧油什麽的,還有,那時候的黃酒喝著是真不錯,是純糧食酒,現在的用乙醇勾兌的太多了。”


    “還有那時候的瓜......”李介賓回憶說:“有一次一個大夏天,那時候有賣‘笨瓜’的,就是特別大的那種,一個瓜有個大盆子那麽大,那次下大雨,回來後來不及做飯,我們就殺瓜吃,那瓜瓤呀,看起來都跟砂糖一樣,吃起來可甜了,結果吃了兩個瓜,應該沒吃完,就吃飽了,之後大家排著隊去上廁所......”


    “你別說,我想去上廁所了。”大樹說著,放下了手裏的瓜,去餐廳衛生間小便去了。


    為什麽是小便?


    “西瓜含水分大,同時含糖量高,可以生津止渴,利尿清熱。《本草綱目》看過不?”


    大家紛紛搖頭,誰看那玩意兒。


    李介賓有點曲高和寡的意思,但是還是繼續說:“《本草綱目》不僅僅是一本藥書,裏麵還記載了很多蔬菜瓜果,你看現在很多人想搞什麽中醫藥養生食療,其實可以研究研究裏麵的果部什麽的......”


    《本草綱目》記載了西瓜的來源,西瓜又名寒瓜。


    元代吳瑞曰∶契丹破回紇,始得此種,以牛糞覆而種之。結實如鬥大,而圓如匏,色 如青玉,子如金色,或黑麻色。北地多有之。


    時珍曰∶按∶胡嶠《陷虜記》言∶嶠征回紇,得此種歸,名曰西瓜。


    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則南北皆有,而南方者味稍不及,亦甜瓜之類也。


    二月下種,蔓生,花、葉皆如甜瓜。


    七、八月實熟,有圍及徑尺者,長至二尺者。


    其棱或有或無,其色或青或綠,其瓤或白或紅,紅者味尤勝。


    其子或黃或紅,或黑或白,白者味更劣。其味有甘、有淡、有酸,酸者為下。


    “所以三國人是吃不到西瓜的?”龍兒的關注點很有意思:白瓤不是生瓜蛋子嘛?”


    “野生西瓜本來就不甜,咱們吃的這些西瓜都是千百年來農業家選種嫁接培育出來的。”豪哥說:“聽說真的野生西瓜是非洲產的,又小又酸,不過水很多,當地居民用來儲水了。”


    “電視上不是有科普欄目嘛,稍微看了一點點。”


    “不過,好奇,藥書裏,西瓜是什麽性味?”


    “肯定是甜的嘛。”


    “我覺得應該是寒涼的,畢竟能解暑。”


    “不是,中藥的性味能這樣去推斷嗎?就因為吃著甜就是甘的?就因為能清熱就是寒性的,這也太隨意了吧?”


    李介賓看著幾個小夥伴七嘴八舌的討論,自己在一旁吃瓜。


    明代《本草綱目》,李時珍曰:西瓜,甘、淡,寒,無毒。


    元代《日常本草》,吳瑞說∶西瓜,有小毒。多食作吐利,胃弱者不可食。同油餅食,損脾。


    關於主治,不同版本的標準不一:


    消煩止渴,解暑熱(吳瑞)。


    療喉痹(汪穎)。


    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寧原)。


    含汁,治口瘡(朱丹溪)。


    “不過瓜果雖好,不能貪食。”


    明代汪穎在《食物本草》雲:西瓜,性寒解熱,有天生百虎湯之號,然亦不宜多食。


    李時珍曰∶西瓜、甜瓜皆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 傷脾助濕之害也。


    李鵬飛《延壽書》雲∶北人稟濃(北方人體質壯實),食之猶慣;南人稟薄,多食易至霍亂,冷病終身也。防州太守陳逢原,避暑食瓜過多,至秋忽腰腿痛,不能舉動。遇商助教療之,乃愈。此皆食瓜之患也,故集書於此,以為鑒戒雲。


    洪忠宣《鬆漠紀聞》言∶有人苦目病。或令以西瓜切片曝幹,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


    《相感誌》雲∶食西瓜後食其子,即不噫瓜氣。以瓜劃破,曝日中,少頃食, 即冷如水也。得酒氣、近糯米,即易爛。貓踏之,即易沙。


    《真西山衛生歌》雲∶“瓜桃生冷宜少飧,免致秋來成瘧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