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傲嬌的內經專家們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天回醫簡》被挖出來洗幹淨後,搞內經的那批專家就有點不自在。
話說,老唐一開始那種囂張跋扈的性格是有原因的。
這幫研究內經的,仗著《黃帝內經》在中醫學體係裏,t0的地位,一個個眼高於頂,仿佛其他學科的都是渣渣:
sorry,我不是針對某個人,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
文化人就有這通病,隔壁儒教那群腐乳們,動不動掛在嘴邊的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你們這些小子從聖賢指頭縫兒裏,悟出來幾個字兒就能受用終身了雲雲......
所以要不然說後麵稱呼其為儒教,而不是儒家呢。
當一件事物,或者一個人物,或者一個學說被放到了神龕上的時候,那麽不可避免的就要接受一些不必要的包裝、造神,而逐漸的偏離了本意。
醫學,本為治病,越是一線的大夫,其實越能體會這個道理,所以很多時候,臨床大夫對於中西醫的爭議是比較少的,因為大家都是看病的,有沒有療效心裏是門清兒的,很多時候相互攻擊多少因為一點競爭關係。
反而是後麵這些不看病的,打起嘴炮來,掐起來是最凶的。
大道理說的一套又一套,吹起牛來也是要上天的模樣,反正動動嘴皮子頂多損失幾口唾沫,自己又不看病,病好不好不都是自己說出來的嘛。
自以為指點江山,運籌帷幄,決勝千裏,這是中國文人的通病。
唐宋之前,醫術以術為主,而唐宋之後,受到了儒教理學的影響,中醫界也是開始大搞理論,反而沒有之前那麽務實了.......
而不巧,《黃帝內經》高速發展,恰恰就是在宋之後,北宋校正醫書局林億、高保衡等人奉敕校正《素問》,定名《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至此,靈素之學遍布天下。諸多注家也大都是明清時期的。
而現在,《天回醫簡》出世,研究者逐漸發現,《黃帝內經》似乎是“以經釋經”。
《黃帝內經》這部最經典的典籍,是為了解釋《天回醫簡》所編纂的......
研究《內經》的老頭子們被告知頭上多了個祖宗,你們的《黃帝內經》其實是二創作品,已經感覺臉麵不保,聽說都氣暈了好幾個了。
幸好老唐接受了李介賓的教化,如今不像以前那麽狹隘了,不然估計也要心魔叢生。
不過這跟老劉有什麽關係呢?他不是搞傷寒的嘛?
呃,本來是沒關係的,咱傷寒派是跟著醫聖仲景混的,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呀。
現在又有人拿著這個《天回醫簡》說,我咋瞅著《傷寒論》跟這《天回醫簡》的關係,不一般呢。
嗯?咋意思?搞經方的這幫人不樂意了。
誰想給自己認個爹地?
老劉反正不想,但是他也有疑惑呀。
“《治六十病和齊湯法》中的治疝方與《傷寒雜病論》中的仲景桂枝湯隻有穀與甘草之別,而到現在,仲景桂枝湯還是常見的中醫方劑。”
“劉老師是對這一點迷惑吧?”
老劉心裏想的什麽,李介賓門清兒。
《傷寒雜病論》與《黃帝內經》算是中醫學界兩大門閥,很多時候,理論是有摩擦的。
有人問了,《傷寒論》不是根據《內經》寫的嘛?張仲景序裏麵還寫了呢。
以前大家都是這麽說的,抱歉,現在隨著經方的重新流行,越來越有呼聲提議,要將經方“去內經化”。
關於到底《傷寒雜病論》有木有參考《黃帝內經》,張仲景的六經體係到底是不是來自《黃帝內經》。
中醫學界已經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了。
相當一部分經方派表示,傷寒論序裏麵,“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是宋人竄文,他們後來添加上去的。
因為康平本裏麵的序就沒有這一段,這是很有力的證據,之前曾經提到過,宋本的傷寒論裏麵很多注釋是直接放到了原文,而康平本則是在排版上有所區別。
......
這還隻是兩大經典的爭議,其中內部的爭端更是錯綜複雜。總之,這裏麵的恩恩怨怨,那是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然,讓李介賓看,無非四個字。
門戶之見。
“劉老師的想法,我已經了解了,但是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麽矛盾之處。”
一說這個,劉教授不淡定了,“這怎麽能行!挖出來幾根破竹簡,就想當祖宗?”
“稍安勿躁,劉老師,不管怎麽說,能讓老祖宗的東西重見天日,也是子孫之福,來,先喝口水。”李介賓扶著老劉坐下,然後給他倒了杯水。
老劉什麽時候受過這小祖宗的待遇,也就稍微冷靜了一點。
“以劉老師之見,何為經典?”
“聖人之言!”老劉斬釘截鐵的說道。
得,又一個瘋掉的。
李介賓有點無奈,你要是這樣,那沒法聊下去了。
“劉教授身為傷寒大家,浸淫傷寒幾十年.....”這高帽子戴的,老劉是一副愧不敢當,但又飄飄然的趕腳。
“可知道這《傷寒論》的流傳淵源?”李介賓話鋒一轉問道。
老劉想了片刻,開始說道:“中醫藥史記載是東漢張仲景所著,但隨後失散,曆經魏太醫令王叔和整理、唐孫思邈收集......直到宋代林億等人奉命勘正才得以成書刊行,我們現在看到的主流版本是明萬曆年間趙開美刻印版。”
“那傷寒論主要有幾個版本呢?”李介賓繼續問道。
好家夥,阿賓,你這是在向一個傷寒大教授提問問題嗎?
老劉有點不自在的回答:“除了主流的宋本以外,還有敦煌本、淳化本、孫思邈本、成無己本......康治本、康平本。”
李介賓有點意外,康平康治這兩個版本,也是最近幾年隨著黃煌等人的提倡,才重視起來的,沒想到老劉居然還知道。
阿賓,你太大意了,天天在人家教研室裏學習,還不允許人家偷偷暗中觀察嗎?
話說,老唐一開始那種囂張跋扈的性格是有原因的。
這幫研究內經的,仗著《黃帝內經》在中醫學體係裏,t0的地位,一個個眼高於頂,仿佛其他學科的都是渣渣:
sorry,我不是針對某個人,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
文化人就有這通病,隔壁儒教那群腐乳們,動不動掛在嘴邊的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你們這些小子從聖賢指頭縫兒裏,悟出來幾個字兒就能受用終身了雲雲......
所以要不然說後麵稱呼其為儒教,而不是儒家呢。
當一件事物,或者一個人物,或者一個學說被放到了神龕上的時候,那麽不可避免的就要接受一些不必要的包裝、造神,而逐漸的偏離了本意。
醫學,本為治病,越是一線的大夫,其實越能體會這個道理,所以很多時候,臨床大夫對於中西醫的爭議是比較少的,因為大家都是看病的,有沒有療效心裏是門清兒的,很多時候相互攻擊多少因為一點競爭關係。
反而是後麵這些不看病的,打起嘴炮來,掐起來是最凶的。
大道理說的一套又一套,吹起牛來也是要上天的模樣,反正動動嘴皮子頂多損失幾口唾沫,自己又不看病,病好不好不都是自己說出來的嘛。
自以為指點江山,運籌帷幄,決勝千裏,這是中國文人的通病。
唐宋之前,醫術以術為主,而唐宋之後,受到了儒教理學的影響,中醫界也是開始大搞理論,反而沒有之前那麽務實了.......
而不巧,《黃帝內經》高速發展,恰恰就是在宋之後,北宋校正醫書局林億、高保衡等人奉敕校正《素問》,定名《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至此,靈素之學遍布天下。諸多注家也大都是明清時期的。
而現在,《天回醫簡》出世,研究者逐漸發現,《黃帝內經》似乎是“以經釋經”。
《黃帝內經》這部最經典的典籍,是為了解釋《天回醫簡》所編纂的......
研究《內經》的老頭子們被告知頭上多了個祖宗,你們的《黃帝內經》其實是二創作品,已經感覺臉麵不保,聽說都氣暈了好幾個了。
幸好老唐接受了李介賓的教化,如今不像以前那麽狹隘了,不然估計也要心魔叢生。
不過這跟老劉有什麽關係呢?他不是搞傷寒的嘛?
呃,本來是沒關係的,咱傷寒派是跟著醫聖仲景混的,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呀。
現在又有人拿著這個《天回醫簡》說,我咋瞅著《傷寒論》跟這《天回醫簡》的關係,不一般呢。
嗯?咋意思?搞經方的這幫人不樂意了。
誰想給自己認個爹地?
老劉反正不想,但是他也有疑惑呀。
“《治六十病和齊湯法》中的治疝方與《傷寒雜病論》中的仲景桂枝湯隻有穀與甘草之別,而到現在,仲景桂枝湯還是常見的中醫方劑。”
“劉老師是對這一點迷惑吧?”
老劉心裏想的什麽,李介賓門清兒。
《傷寒雜病論》與《黃帝內經》算是中醫學界兩大門閥,很多時候,理論是有摩擦的。
有人問了,《傷寒論》不是根據《內經》寫的嘛?張仲景序裏麵還寫了呢。
以前大家都是這麽說的,抱歉,現在隨著經方的重新流行,越來越有呼聲提議,要將經方“去內經化”。
關於到底《傷寒雜病論》有木有參考《黃帝內經》,張仲景的六經體係到底是不是來自《黃帝內經》。
中醫學界已經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了。
相當一部分經方派表示,傷寒論序裏麵,“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是宋人竄文,他們後來添加上去的。
因為康平本裏麵的序就沒有這一段,這是很有力的證據,之前曾經提到過,宋本的傷寒論裏麵很多注釋是直接放到了原文,而康平本則是在排版上有所區別。
......
這還隻是兩大經典的爭議,其中內部的爭端更是錯綜複雜。總之,這裏麵的恩恩怨怨,那是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然,讓李介賓看,無非四個字。
門戶之見。
“劉老師的想法,我已經了解了,但是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麽矛盾之處。”
一說這個,劉教授不淡定了,“這怎麽能行!挖出來幾根破竹簡,就想當祖宗?”
“稍安勿躁,劉老師,不管怎麽說,能讓老祖宗的東西重見天日,也是子孫之福,來,先喝口水。”李介賓扶著老劉坐下,然後給他倒了杯水。
老劉什麽時候受過這小祖宗的待遇,也就稍微冷靜了一點。
“以劉老師之見,何為經典?”
“聖人之言!”老劉斬釘截鐵的說道。
得,又一個瘋掉的。
李介賓有點無奈,你要是這樣,那沒法聊下去了。
“劉教授身為傷寒大家,浸淫傷寒幾十年.....”這高帽子戴的,老劉是一副愧不敢當,但又飄飄然的趕腳。
“可知道這《傷寒論》的流傳淵源?”李介賓話鋒一轉問道。
老劉想了片刻,開始說道:“中醫藥史記載是東漢張仲景所著,但隨後失散,曆經魏太醫令王叔和整理、唐孫思邈收集......直到宋代林億等人奉命勘正才得以成書刊行,我們現在看到的主流版本是明萬曆年間趙開美刻印版。”
“那傷寒論主要有幾個版本呢?”李介賓繼續問道。
好家夥,阿賓,你這是在向一個傷寒大教授提問問題嗎?
老劉有點不自在的回答:“除了主流的宋本以外,還有敦煌本、淳化本、孫思邈本、成無己本......康治本、康平本。”
李介賓有點意外,康平康治這兩個版本,也是最近幾年隨著黃煌等人的提倡,才重視起來的,沒想到老劉居然還知道。
阿賓,你太大意了,天天在人家教研室裏學習,還不允許人家偷偷暗中觀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