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清胃散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譬如清胃散?”劉貞問道。
聽到這句話,李介賓不禁感到一絲驚訝,他不由自主地看向劉貞。據他所知,這位女校醫所學專業應該是西醫。然而,她卻能如此準確地說出中藥方劑的名稱,這讓他有些意外。
“這是什麽眼神?在中醫藥大學待久了,耳熏目染不行嗎?”劉貞察覺到李介賓異樣的目光,解釋道。
李介賓心想:“呃,有可能,但是您光聽聽就能會,那多少中醫學生該去跳天一湖了。”
畢竟,學習中醫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實踐,不是僅僅依靠耳聞目睹就能掌握的。不過,劉貞的表現還是讓他對她刮目相看。
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
或加石膏平胃熱,口瘡吐衄與牙宣。
清胃散,一個出自《脾胃論》的經典方劑,由李東垣所創。它的名字直白地表明了其功效——清除胃火。在方劑學領域,它被歸類於清髒腑熱的範疇,常被用於胃火牙痛的治療。學習中藥與學習方劑之間常常有一種錯落有致的感覺。清胃散的藥物組成包括生地、當歸、牡丹皮、黃連和升麻。
教材對該方劑的詳細解析如下:
黃連具有苦寒性質,能夠瀉火,有效清除胃中的積熱。而生地和牡丹皮則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的作用,幫助平衡體內的陰陽。當歸負責養血和血,維持身體的正常血液循環。升麻不僅可以散火解毒,還能作為陽明經的引經藥,引導藥效到達病變部位。這五種藥物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清胃涼血的功效,從而緩解胃火牙痛等症狀。
方解這種東西,看看就行了。
到了李介賓這個境界來說,用藥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固定模式。
如果讓一個剛學習中藥但還未接觸方劑的學生來分析清胃散,他們可能會產生一係列疑問。
首先,清胃散明明是用來清除胃火的,為何其中隻有三味清熱藥呢?為什麽要使用黃連來瀉胃火?為什麽要用生地和丹皮來滋陰涼血?而且更讓人不解的是,方子裏竟然加入了當歸這種具有活血補氣作用的藥物,因為當歸本身並不具備清熱的功能。其次,升麻也是個令人費解的存在。之前大樹和小卷毛都曾服用過升麻,它雖然在功效上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但本質上屬於解表藥。
這些問題需要長期的臨床實踐之後才能有所體會。
通常情況下,苦寒之品應該直接降火,而胃火向上蒸騰時才會導致牙疼口臭等症狀。然而,此處卻使用了升陽舉陷的升麻,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當然,對於這些疑惑,總有千萬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關鍵在於能否取得實際的治療效果。
首先,我們來看黃連。黃連之所以被選用,是因為它的苦寒特性使其成為瀉胃火的理想選擇。黃連的苦寒之性能夠直接針對胃火,將其清除出去。而升麻的加入,則進一步增強了黃連的瀉火作用,並引領其他藥物進入陽明經脈,提高了方劑的療效。
其次,生地和丹皮的運用也有其深意。在中醫理論中,火邪容易灼傷陰液,導致陰虛火旺。因此,在瀉胃火的同時,也要兼顧養陰清熱。生地和丹皮的滋陰涼血作用,有助於補充體內的陰液,防止火勢過旺。此外,丹皮還有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病情的恢複。
最後,當歸的養血和血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當歸既能養血,又能活血,可使氣血通暢,有利於胃火牙痛的緩解。而且,當歸的溫和性質不會加重體內的火氣,與其他藥物相得益彰。
綜上所述,清胃散的配方巧妙地結合了黃連的瀉火、生地和丹皮的滋陰涼血以及當歸的養血和血等多種功效。通過合理的藥物搭配,清胃散能夠有效地清除胃火,緩解胃火牙痛等症狀,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當然,具體的用藥劑量和加減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建議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問起來,這就叫學術思想,是屬於李東垣的用法。李東垣在中醫圈是有學術地位的,人家這樣用,而且還有用,那後世醫家還要給起個好聽的名字——火鬱發之。
所以方劑學裏麵收錄的方子,讓懂行的看一眼,就能知道那個方子屬於誰的,或者那個流派的。
而一個經驗豐富、技藝嫻熟的中醫,他開出的藥方,其中蘊含的用藥規律隻需讓同行稍加審視,便能大致推斷出這位中醫師的師從淵源。
這就如同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王語嫣一般,當她目睹武林高手出手時,立刻就能預測到對方下一步的招式。因為不同的流派往往會決定其弟子的功法特色和技巧運用。這種對用藥規律的熟悉程度,可以類比於王語嫣對各派武功的了解,都是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積累而來的。
但是有一個地方需要特別注意一下,那就是清胃散主要針對的病症是胃火牙痛。具體來說,如果出現了牙痛牽連到頭部疼痛,臉頰發熱的情況,牙齒喜歡寒冷而厭惡炎熱,或者牙齒出血,牙齦紅腫潰爛,嘴唇、舌頭和腮頰腫脹疼痛,口氣熱臭,口幹舌燥,舌苔發紅且發黃,脈象滑數,那麽就可以考慮使用清胃散來治療。
臨床上常常將其用於治療口腔炎、牙周炎等屬於胃火上攻的疾病。然而,如果牙痛是由風寒或腎虛火炎引起的,則不適合使用這個方劑。因此,在用藥之前,一定要仔細辨證論治,確保對症下藥,避免誤用藥物帶來不良後果。
腎虛火炎,為什麽不宜用呢?看看方劑組成,生地那不是滋陰益腎的嘛?
因為裏麵有升麻呀。
李東垣愛用升麻,如同張介賓愛用熟地,屬於標誌性用藥了。
能把升麻用好,也能體會一二李東垣的用藥思路。
這裏教材編纂,大概是考慮了中藥升麻的副作用,不適用於陰虛火旺,所以這個方子也給寫了不宜用腎虛火炎的注意事項。
聽到這句話,李介賓不禁感到一絲驚訝,他不由自主地看向劉貞。據他所知,這位女校醫所學專業應該是西醫。然而,她卻能如此準確地說出中藥方劑的名稱,這讓他有些意外。
“這是什麽眼神?在中醫藥大學待久了,耳熏目染不行嗎?”劉貞察覺到李介賓異樣的目光,解釋道。
李介賓心想:“呃,有可能,但是您光聽聽就能會,那多少中醫學生該去跳天一湖了。”
畢竟,學習中醫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實踐,不是僅僅依靠耳聞目睹就能掌握的。不過,劉貞的表現還是讓他對她刮目相看。
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
或加石膏平胃熱,口瘡吐衄與牙宣。
清胃散,一個出自《脾胃論》的經典方劑,由李東垣所創。它的名字直白地表明了其功效——清除胃火。在方劑學領域,它被歸類於清髒腑熱的範疇,常被用於胃火牙痛的治療。學習中藥與學習方劑之間常常有一種錯落有致的感覺。清胃散的藥物組成包括生地、當歸、牡丹皮、黃連和升麻。
教材對該方劑的詳細解析如下:
黃連具有苦寒性質,能夠瀉火,有效清除胃中的積熱。而生地和牡丹皮則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的作用,幫助平衡體內的陰陽。當歸負責養血和血,維持身體的正常血液循環。升麻不僅可以散火解毒,還能作為陽明經的引經藥,引導藥效到達病變部位。這五種藥物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清胃涼血的功效,從而緩解胃火牙痛等症狀。
方解這種東西,看看就行了。
到了李介賓這個境界來說,用藥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固定模式。
如果讓一個剛學習中藥但還未接觸方劑的學生來分析清胃散,他們可能會產生一係列疑問。
首先,清胃散明明是用來清除胃火的,為何其中隻有三味清熱藥呢?為什麽要使用黃連來瀉胃火?為什麽要用生地和丹皮來滋陰涼血?而且更讓人不解的是,方子裏竟然加入了當歸這種具有活血補氣作用的藥物,因為當歸本身並不具備清熱的功能。其次,升麻也是個令人費解的存在。之前大樹和小卷毛都曾服用過升麻,它雖然在功效上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但本質上屬於解表藥。
這些問題需要長期的臨床實踐之後才能有所體會。
通常情況下,苦寒之品應該直接降火,而胃火向上蒸騰時才會導致牙疼口臭等症狀。然而,此處卻使用了升陽舉陷的升麻,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當然,對於這些疑惑,總有千萬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關鍵在於能否取得實際的治療效果。
首先,我們來看黃連。黃連之所以被選用,是因為它的苦寒特性使其成為瀉胃火的理想選擇。黃連的苦寒之性能夠直接針對胃火,將其清除出去。而升麻的加入,則進一步增強了黃連的瀉火作用,並引領其他藥物進入陽明經脈,提高了方劑的療效。
其次,生地和丹皮的運用也有其深意。在中醫理論中,火邪容易灼傷陰液,導致陰虛火旺。因此,在瀉胃火的同時,也要兼顧養陰清熱。生地和丹皮的滋陰涼血作用,有助於補充體內的陰液,防止火勢過旺。此外,丹皮還有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病情的恢複。
最後,當歸的養血和血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當歸既能養血,又能活血,可使氣血通暢,有利於胃火牙痛的緩解。而且,當歸的溫和性質不會加重體內的火氣,與其他藥物相得益彰。
綜上所述,清胃散的配方巧妙地結合了黃連的瀉火、生地和丹皮的滋陰涼血以及當歸的養血和血等多種功效。通過合理的藥物搭配,清胃散能夠有效地清除胃火,緩解胃火牙痛等症狀,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當然,具體的用藥劑量和加減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建議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問起來,這就叫學術思想,是屬於李東垣的用法。李東垣在中醫圈是有學術地位的,人家這樣用,而且還有用,那後世醫家還要給起個好聽的名字——火鬱發之。
所以方劑學裏麵收錄的方子,讓懂行的看一眼,就能知道那個方子屬於誰的,或者那個流派的。
而一個經驗豐富、技藝嫻熟的中醫,他開出的藥方,其中蘊含的用藥規律隻需讓同行稍加審視,便能大致推斷出這位中醫師的師從淵源。
這就如同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王語嫣一般,當她目睹武林高手出手時,立刻就能預測到對方下一步的招式。因為不同的流派往往會決定其弟子的功法特色和技巧運用。這種對用藥規律的熟悉程度,可以類比於王語嫣對各派武功的了解,都是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積累而來的。
但是有一個地方需要特別注意一下,那就是清胃散主要針對的病症是胃火牙痛。具體來說,如果出現了牙痛牽連到頭部疼痛,臉頰發熱的情況,牙齒喜歡寒冷而厭惡炎熱,或者牙齒出血,牙齦紅腫潰爛,嘴唇、舌頭和腮頰腫脹疼痛,口氣熱臭,口幹舌燥,舌苔發紅且發黃,脈象滑數,那麽就可以考慮使用清胃散來治療。
臨床上常常將其用於治療口腔炎、牙周炎等屬於胃火上攻的疾病。然而,如果牙痛是由風寒或腎虛火炎引起的,則不適合使用這個方劑。因此,在用藥之前,一定要仔細辨證論治,確保對症下藥,避免誤用藥物帶來不良後果。
腎虛火炎,為什麽不宜用呢?看看方劑組成,生地那不是滋陰益腎的嘛?
因為裏麵有升麻呀。
李東垣愛用升麻,如同張介賓愛用熟地,屬於標誌性用藥了。
能把升麻用好,也能體會一二李東垣的用藥思路。
這裏教材編纂,大概是考慮了中藥升麻的副作用,不適用於陰虛火旺,所以這個方子也給寫了不宜用腎虛火炎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