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謹慎,李介賓婉拒了譚主任的專車接送,而是自己坐地鐵去了醫院。


    譚主任表示,等隨後檢查過後,到時候都可以報銷。


    李介賓想著,就幾塊錢地鐵費,有什麽好報銷的.......缺乏工作常識了吧,報賬那可是每個碩士生博士生的必修課,如何把經費“合理”的花光,那可是西紅柿首富都要請教的問題。


    到了醫院後,剛好就看到了熟人。


    “阿嬌,好久不見,你這是等誰呀?”


    “好久不見,這是在等你呀,李大專家。”王映驕還是一頭短發,實習了半年,顯得比以前高挑了不少,穿著白大褂亭亭玉立。


    “你可別打趣我了,我就是好奇過來看看.....”


    兩個人邊走邊聊,王映驕剛好這個月就在譚主任這個科室,剛剛整理東西的時候聽到了他們通電話,於是主動請纓來接李介賓了。


    “整個材料而已,有那麽難嗎?”


    “我感覺要掛,三年,三十四個月,每個月的東西都要整,光病曆都有三百多份,手寫的呀!”


    “弄不完怎麽辦?”


    “沒事兒,這些都是領導們的工作,過不過的了,那不是下麵的人的努力,而是領導們的努力,過不了,那就是領導們的工作沒做到位,我們嘛...... 不過就是裝裱太平而已。”王映驕畢竟“家學淵博”,對於這類檢查那是見怪不怪。


    世界其實就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小到一個路邊攤,或者是雙一流評級驗收,其實本質上並無區別。


    醫院這次的檢查也是一樣的,說小不小,說大不大。


    李介賓畢竟年輕,有些道理是需要以後被社會吊打之後才有的領悟。


    其實,他之所以願意來,不是當什麽免費的牛馬,也不是什麽好心,純粹是想看看這些所謂的疑難病例討論.......


    到了科室,譚主任直接在電梯口迎接,科主任依然在“養病”,所以目前科室裏這一攤子活兒都交給了他。


    “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你盼來了!賓哥呀!你這次幫我度過這一關,倒時候需要報多少,我給你報銷多少,放心,經費管夠!”譚主任上來就是一個熊抱,然後拉著他就往辦公室走。


    辦公室裏此時已經如同一個大型的考試現場一樣,一群白大褂圍著桌子在整東西。


    譚主任這麽大張旗鼓的迎接李介賓進來,他們都抬起頭好奇,這是哪裏來的專家?怎麽那麽年輕?難道中醫真的可以駐顏有術?


    其中一個帶著耳墜的長發女生看了一眼李介賓,好奇的問向旁邊,“這是誰呀?看譚主任對他那麽客氣,有來頭?”


    “不知道呀,剛剛還讓人下去接他呢,估計是有來頭吧。”


    這個女生就這樣留意著了李介賓。


    譚主任一路把李介賓拉到了一台電腦前,大致給李介賓解釋了一下這個疑難病例討論的格式問題。


    前麵是科室、時間、地點、主持人、主講人、記錄人什麽的。


    參加人員。


    然後是病曆摘要、討論過程、反饋、總結......


    李介賓看著一份不明原因發熱的病曆,看著津津有味的,這個病人住院住了四十多天,已經從頭查到了腳,血液科,風濕科也都查過了,就是查不出什麽原因。


    最後還是用了激素,才勉強維持到37c。


    西醫討論內容很詳實,排除了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季節性感染、肺炎、扁桃體發炎等感染性發熱,又排除了各種非感染性發熱,風濕熱......最後還是懷疑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病發熱。


    “這寫的不是挺好的嘛。”李介賓看完後,對身後的譚主任說:“這都很全呀。”


    譚主任壓低身子,“這不是,缺了中醫討論內容嘛。”


    哦哦,也對,咱這是家中醫院,怎麽沒有中醫討論呢。


    看了看,還真沒什麽中醫討論,裏麵就是寫了一些關於肺癉與肺癆的鑒別,用的方子,從桂枝湯、到麻杏石甘湯,小柴胡湯,銀翹散,還有一些時方驗方,都有,隻是效果也並不理想。


    當然,在李介賓的眼中,跟發病的時機也有關係。


    住院四十五天,其實在第七天的時候,當時用了桂枝麻黃各半湯,當時的效果是很好的。


    李介賓好奇問道:“當時為什麽要用這個方子?”


    這個桂枝麻黃各半湯還是比較冷門的,一般人不會想到。


    “這個呀,這是當時孟主任說的,這個患者那幾天總是下午發熱,而且還會發癢,當時孟主任就說......”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麵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身必癢......”李介賓玩味良久,仲景用心良苦。


    中醫是個時間醫學,也是運動的醫學。


    外行人總是覺得號脈很厲害,好像一摸什麽就知道了。


    初學者總是覺得方子很厲害,遇到治療有效的方子就想打聽,抄下來然後就覺得自己也會了。


    等多看了幾個病人就會出現疑惑,為什麽同樣的病,有些喝了有用,有些沒用?


    書上說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又有雲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機者,神機變化也。


    李介賓看完開的方子,歎息一聲,也許是他事後諸葛李了,這個病人,最接近治療成功的一次就是孟超凡開的桂枝麻黃各半湯。


    但是當時因為出汗,皮膚癢,請了皮膚科會診,開了個驗方,銀翹散。


    結果本來小發汗而解的病,硬生生給捂了回去。


    之後反複換方,都切不中要害。


    開方的大夫就如同一個拙劣的舞者,與這個病的舞蹈中,不斷跳錯舞步,就這樣被帶著節奏,把一個好好的外感病,遷延成了內傷雜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