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方醫學界,主流的有三大學派,我曾經在古方派遊學過一段時間.......”


    “納尼?你還去過日本?”林動聽到李介賓曾經去過鄰邦,那叫一個驚訝,同時臉上露出了隻有男生才懂的曖昧笑容。


    “聽說那邊風俗業很發達,有沒有體驗一下?感覺咋樣?”


    “說什麽呢,我在那邊是學習漢方醫學的精髓去了,你這什麽思想,不單純!”李介賓對林動的邪惡想法大力譴責。


    倒不是沒這個想法,隻是湯本月池天天盯著他,想去批判一下日本的邪惡風俗都沒機會。


    林動很是失望,不過還是繼續聽李介賓講下去。


    “日本漢方醫學的三大流派分別是古方派、後世派、折衷派,其中古方派最為興盛......”


    古方派獨尊《傷寒論》,拒絕空洞理論,講究實證研究。


    這一派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為草創期,代表人物如名古屋玄醫主張“貴陽賤陰”說;後藤艮山主張“一氣留滯論”。


    18世紀中葉,隨著吉益東洞“萬病一毒”學術思想的提出,標誌著古方派醫學的正式形成。


    古方派的特征包括《傷寒論》中心主義、批判主義和實證主義。


    後世派的創始人是日本名醫田代三喜,他將李東垣、朱丹溪等金元四大家的醫學思想帶回了日本。


    這一派的學術思想強調以《內經》為基礎,以李朱醫學和後世派的學說為主導。


    曲直瀨道三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他首創了腹診術,並將自己的經驗和古籍中的精粹結合起來,使漢方醫學更加適合日本國情,因此被稱為日本醫學“後世派”的中興之祖。


    折衷派在古方派和後世派的爭鳴中逐漸產生,既使用古方,又使用後世方。


    這一派廣采諸家之長,以《傷寒論》為主,輔以《內經》理論及後世方,但對五運五行觀點亦不苟同,偏重臨床,以治病為本。


    “這折中派很像牆頭草嘛。”林動聽完後首先感覺。


    “其實我覺得國內的中醫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日本折衷派的理念。”李介賓淡淡說道:“融合古今、臨床經驗重視、吸收西洋醫學觀點、對醫經的態度、實踐與理論的結合。”


    折衷派既不偏重於後世派的宋、元醫方,也不盲從於古方派的漢代和隋唐的古方。而是試圖將兩派的長處有機地結合起來,主張古方與新方應擇優而用,提倡融合古今,取各家之所長。


    折衷派重視臨床經驗,主張博采眾長,視處方的有效性為第一要義。他們認為無論是哪一派,隻要在臨床有效就應選用,這種實用主義的態度使得折衷派在古方派和後世派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


    折衷派在吸收兩派優點的同時,也吸取了一些西洋醫學觀點而立論。這種開放的態度使得折衷派能夠結合東西方醫學的長處,進一步在古方派和後世派之間取得平衡。


    折衷派與古方派的一個不同之處是不反對古代醫經。他們對唐宋以前的醫籍仍持尊重態度,強調“經則溯秦漢,方則迄唐宋”,這樣就將批評的焦點集中到了金元時期,從而在尊古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折衷派在實踐中更加注重經驗性和在臨床上發揮的有效性,人們的認知態度變得靈活。他們認為隻要在臨床上有用即可,不需要考慮其學派,這種結合實踐與理論的態度有助於在古方派和後世派之間取得平衡。


    通過這些方式,折衷派在古方派和後世派之間實現了一種平衡,既保留了傳統醫學的精髓,又吸收了新的醫學知識,形成了獨特的醫學流派。


    “那我好奇,他們對金元四大家的態度是什麽?”林動問。


    李介賓臉色變得有點奇怪。


    .......


    在城市的某家酒店裏,幾個年輕的小日本在圍著桌子討論著什麽。


    “中神桑,中國金元時期的一些醫學理論過於複雜和穿鑿,與古代醫學的簡明扼要相比,顯得有些偏離。金元時期的醫學理論‘曲說穿鑿,僻論附會’,這些理論對後世產生了不良影響。”


    “望月君,朱震亨在《格致餘論》中提到了李東垣和張從正的學術成就,並對他們的理論表示了肯定,中國金元時期的醫家理論並不是完全不可取。”


    “和田君,你說幾句嘛,接下來的交流會,我們可是要好好展現一下我流派的奧義呢。”


    被叫到的青年和田百無聊賴,“我覺得諸君說的都有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