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銅製令牌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 作者:三各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爹,你是說我外公是開鏢局的?那要不要帶著鏢局的人走?和鏢局的人一起上路是不是還安全點?”
沈呦呦是覺得能來鏢局的身手肯定好,沒準還會武功。
“閨女,你還是太嫩了,知人知麵不知心啊,都隻是雇傭關係,你也說了他們個個會武功,如果到了缺吃少糧的時候,沈家村的人就危險了!
不過李叔,還有大虎二虎會跟著咱們,他們三人也都會武功,主要是他們一個被你外公救過命,兩個是被你外公養大的。
對你外公忠心耿耿!
對了你們快想想咱們的錢怎麽帶?你姥爺這麽多年也攢下了不少錢?”
“不少錢是多少?”沈呦呦雙眼亮晶晶的詢問。
“三千多兩吧,咱們家也有二百來兩,這些錢不好帶啊!”
“就是換成黃金也得有30多斤,的確不好帶,咱們也沒有啥空間之類的。實在不行換成銀票吧,有沒有全國通兌的那種。”
沈知秋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你們在家吧,我去鏢局裏快點把事情處理好,你們在家裏準備點放得住的幹糧。再收拾收拾東西。”
送走沈知秋後,母女兩個來到廚房,準備看看家裏有啥食材。
看到糧缸裏有一袋子白麵和半袋大米。
“娘,看來這家人夥食還不錯啊,在古代能吃得起白麵大米的,真挺不容易的。”沈呦呦看著糧缸感慨道。
李靜舒敷衍的點了點頭,她這會兒心亂如麻,聽老沈講這古代老爹的時候,心裏就酸酸的,
現代的爹娘也是自己一個女兒,晚年跟著自家過,後來年紀大了去世了,雖然傷心,但是起碼還在床前伺候了。
這古代的老爹,一天沒伺候過,穿過來的時候,已經過了頭七。人家還給存下那麽老些錢財。
哎!不知道原主一家有沒有和他老人家團聚,這樣黃泉路上也不會太孤單。
沈呦呦看出老娘有心事,出聲安慰道:“古代外公不會孤單的,原身他們肯定陪著他一起,我們既然替他們活著,就幫他們照顧好沈家人吧!”
李靜舒驚訝的看看閨女,沒想到自己想什麽她心裏都知道,
對閨女笑笑說道:“嗯,呦呦你餓了吧?娘給你炸油條吧。”
說完就擼起袖子準備和麵。
沈呦呦看到有大米,黃豆,
拎起那十來斤黃豆,來到另一口鐵鍋前,打算把大米和黃豆炒一些,到時候也能在路上吃。
沈呦呦熟練地引火後,將黃豆倒入鍋中,隨著鍋鏟的翻炒,黃豆在鍋中跳躍,發出清脆的聲響。
她精準地控製著火候,豆香漸漸彌漫開來。
當她開始炒大米時,李靜舒已經開始往鍋裏放油條了,油條在熱油中翻滾,沒多久就變得金黃酥脆。
說到沈知秋這邊,他來到鏢局的時候,鏢局裏空蕩蕩的,
“爹”
這時一位十五六歲濃眉大眼的少年,朝著他快步走來,懷中還抱著一名看起來四五歲模樣的男童,
男童生的很漂亮可愛,這就是他兒子沈鹿鳴。
沈知秋淡定的上前接過男孩抱在懷中,對少年問道:“其他的人呢?”
少年就是李二虎,他和李大虎都是孤兒,從小被古代嶽父收養。
“哎呀!姑爺別提了,今天去東邊押鏢的兄弟回來了,
說那邊在征兵了,一家隻能留一個10歲以下的男丁,
剩下都得征走,這不一聽到消息,都跑了,
咱們也得跑啊,我們把東西收拾的差不多了,您快去看看還有什麽要帶的?”
這少年劈裏啪啦的一頓講述,沈知秋暗叫壞了,這鏢局恐怕賣不出去了。
他連忙抱著兒子往裏走。對著迎上來的李叔問道:“你們收拾的怎麽樣了,還有多少東西?”
“都差不多了,武器也都裝在了車上,不過咱們還有50匹馬,之前混亂的時候有幾個滑頭的,牽走了幾匹。”
聽了李叔的話,沈知秋點點頭,這會也不是追究那個的時候。
“牽走就牽走吧,那麽多馬也帶不走,咱們先去把我嶽父藏的銀子挖出來,”
幾人直接往李老爺子的房間走,大虎連忙去拿鐵鍬。之後小跑著跟上來。
大虎二虎兩人幹活很麻利,上來就把拔步床抬開,再床底下開始挖。
“姑爺,那馬咱們能帶走,這兩個小子會訓馬,
到時候咱們三個趕馬車,大虎騎著馬,就能帶著這些馬上路,
如果您要帶著村裏人走,肯定也需要馬匹!”李叔沉吟片刻說道。
沈知秋驚喜的看了兩兄弟一眼,沒想到他們還有這本事。
就在他們說著話的時候,二人已經將土坑裏的大箱子抬出來了,
沈知秋還在想,咋就一箱子啊,二虎手快就給打開了,好家夥,明晃晃的一個個金餅子啊!
他看到還有一個小木箱子,就伸出一隻手打開,
這木箱內隻有一封信,與一個銅製的令牌,正麵一個傅字,背麵是個麒麟踏祥雲的圖案。
沈知秋剛要拿起信件查看,就被李叔阻止了,
他抬頭看去李叔一臉嚴肅的說道:
“姑爺,這信件是給令牌主人的。”
沈知秋心中一跳,咋覺得這裏麵有事啊?
這時李叔俯身過來在沈知秋耳邊說了幾句話。
弄的沈知秋小心髒狂跳,他喉嚨動了動,不動聲色的把木箱子蓋上。
讓大虎二虎把大木箱抬上馬車。自己抱著兒子,最後看了一眼鏢局。
而此時的沈呦呦,在做水壺,她從這家裏找到了幾個葫蘆,想做成水壺。
“別折騰了,這裏又沒啥工具,你咋做?”
李靜舒已經收拾好了要帶的東西,發現有麩皮和石灰,就想把家裏的雞蛋做成鬆花蛋,到時候吃起來方便,還易儲存。
她就看她閨女一會兒做火折子,一會做水壺的,火折子還好說,家裏啥材料都有,你水壺咋整?
“這個簡單,我這不是找了很多小石子嗎,把小石子放進葫蘆裏,使勁搖晃,就這樣…”
沈呦呦說著,用力搖晃自己手裏的葫蘆,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
搖晃了五六分鍾,她從葫蘆口裏到出很多葫蘆籽和幹了的瓤,當然還有放進去的小石子。
沈呦呦撿出小石子,放入葫蘆裏繼續搖晃,
反反複複好幾次,終於裏麵除了石頭子再也倒不出什麽了,就再次倒入水,搖晃著清洗。
“你說你一個城市孩子,哪裏學的這些奇奇怪怪的?”
李靜舒沒想到閨女真有辦法,出聲詢問道。
“刷視頻看到的!”
她最後把一段合適的小竹竿,當做塞子把葫蘆頭和身子連接,大功告成!
沈呦呦是覺得能來鏢局的身手肯定好,沒準還會武功。
“閨女,你還是太嫩了,知人知麵不知心啊,都隻是雇傭關係,你也說了他們個個會武功,如果到了缺吃少糧的時候,沈家村的人就危險了!
不過李叔,還有大虎二虎會跟著咱們,他們三人也都會武功,主要是他們一個被你外公救過命,兩個是被你外公養大的。
對你外公忠心耿耿!
對了你們快想想咱們的錢怎麽帶?你姥爺這麽多年也攢下了不少錢?”
“不少錢是多少?”沈呦呦雙眼亮晶晶的詢問。
“三千多兩吧,咱們家也有二百來兩,這些錢不好帶啊!”
“就是換成黃金也得有30多斤,的確不好帶,咱們也沒有啥空間之類的。實在不行換成銀票吧,有沒有全國通兌的那種。”
沈知秋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你們在家吧,我去鏢局裏快點把事情處理好,你們在家裏準備點放得住的幹糧。再收拾收拾東西。”
送走沈知秋後,母女兩個來到廚房,準備看看家裏有啥食材。
看到糧缸裏有一袋子白麵和半袋大米。
“娘,看來這家人夥食還不錯啊,在古代能吃得起白麵大米的,真挺不容易的。”沈呦呦看著糧缸感慨道。
李靜舒敷衍的點了點頭,她這會兒心亂如麻,聽老沈講這古代老爹的時候,心裏就酸酸的,
現代的爹娘也是自己一個女兒,晚年跟著自家過,後來年紀大了去世了,雖然傷心,但是起碼還在床前伺候了。
這古代的老爹,一天沒伺候過,穿過來的時候,已經過了頭七。人家還給存下那麽老些錢財。
哎!不知道原主一家有沒有和他老人家團聚,這樣黃泉路上也不會太孤單。
沈呦呦看出老娘有心事,出聲安慰道:“古代外公不會孤單的,原身他們肯定陪著他一起,我們既然替他們活著,就幫他們照顧好沈家人吧!”
李靜舒驚訝的看看閨女,沒想到自己想什麽她心裏都知道,
對閨女笑笑說道:“嗯,呦呦你餓了吧?娘給你炸油條吧。”
說完就擼起袖子準備和麵。
沈呦呦看到有大米,黃豆,
拎起那十來斤黃豆,來到另一口鐵鍋前,打算把大米和黃豆炒一些,到時候也能在路上吃。
沈呦呦熟練地引火後,將黃豆倒入鍋中,隨著鍋鏟的翻炒,黃豆在鍋中跳躍,發出清脆的聲響。
她精準地控製著火候,豆香漸漸彌漫開來。
當她開始炒大米時,李靜舒已經開始往鍋裏放油條了,油條在熱油中翻滾,沒多久就變得金黃酥脆。
說到沈知秋這邊,他來到鏢局的時候,鏢局裏空蕩蕩的,
“爹”
這時一位十五六歲濃眉大眼的少年,朝著他快步走來,懷中還抱著一名看起來四五歲模樣的男童,
男童生的很漂亮可愛,這就是他兒子沈鹿鳴。
沈知秋淡定的上前接過男孩抱在懷中,對少年問道:“其他的人呢?”
少年就是李二虎,他和李大虎都是孤兒,從小被古代嶽父收養。
“哎呀!姑爺別提了,今天去東邊押鏢的兄弟回來了,
說那邊在征兵了,一家隻能留一個10歲以下的男丁,
剩下都得征走,這不一聽到消息,都跑了,
咱們也得跑啊,我們把東西收拾的差不多了,您快去看看還有什麽要帶的?”
這少年劈裏啪啦的一頓講述,沈知秋暗叫壞了,這鏢局恐怕賣不出去了。
他連忙抱著兒子往裏走。對著迎上來的李叔問道:“你們收拾的怎麽樣了,還有多少東西?”
“都差不多了,武器也都裝在了車上,不過咱們還有50匹馬,之前混亂的時候有幾個滑頭的,牽走了幾匹。”
聽了李叔的話,沈知秋點點頭,這會也不是追究那個的時候。
“牽走就牽走吧,那麽多馬也帶不走,咱們先去把我嶽父藏的銀子挖出來,”
幾人直接往李老爺子的房間走,大虎連忙去拿鐵鍬。之後小跑著跟上來。
大虎二虎兩人幹活很麻利,上來就把拔步床抬開,再床底下開始挖。
“姑爺,那馬咱們能帶走,這兩個小子會訓馬,
到時候咱們三個趕馬車,大虎騎著馬,就能帶著這些馬上路,
如果您要帶著村裏人走,肯定也需要馬匹!”李叔沉吟片刻說道。
沈知秋驚喜的看了兩兄弟一眼,沒想到他們還有這本事。
就在他們說著話的時候,二人已經將土坑裏的大箱子抬出來了,
沈知秋還在想,咋就一箱子啊,二虎手快就給打開了,好家夥,明晃晃的一個個金餅子啊!
他看到還有一個小木箱子,就伸出一隻手打開,
這木箱內隻有一封信,與一個銅製的令牌,正麵一個傅字,背麵是個麒麟踏祥雲的圖案。
沈知秋剛要拿起信件查看,就被李叔阻止了,
他抬頭看去李叔一臉嚴肅的說道:
“姑爺,這信件是給令牌主人的。”
沈知秋心中一跳,咋覺得這裏麵有事啊?
這時李叔俯身過來在沈知秋耳邊說了幾句話。
弄的沈知秋小心髒狂跳,他喉嚨動了動,不動聲色的把木箱子蓋上。
讓大虎二虎把大木箱抬上馬車。自己抱著兒子,最後看了一眼鏢局。
而此時的沈呦呦,在做水壺,她從這家裏找到了幾個葫蘆,想做成水壺。
“別折騰了,這裏又沒啥工具,你咋做?”
李靜舒已經收拾好了要帶的東西,發現有麩皮和石灰,就想把家裏的雞蛋做成鬆花蛋,到時候吃起來方便,還易儲存。
她就看她閨女一會兒做火折子,一會做水壺的,火折子還好說,家裏啥材料都有,你水壺咋整?
“這個簡單,我這不是找了很多小石子嗎,把小石子放進葫蘆裏,使勁搖晃,就這樣…”
沈呦呦說著,用力搖晃自己手裏的葫蘆,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
搖晃了五六分鍾,她從葫蘆口裏到出很多葫蘆籽和幹了的瓤,當然還有放進去的小石子。
沈呦呦撿出小石子,放入葫蘆裏繼續搖晃,
反反複複好幾次,終於裏麵除了石頭子再也倒不出什麽了,就再次倒入水,搖晃著清洗。
“你說你一個城市孩子,哪裏學的這些奇奇怪怪的?”
李靜舒沒想到閨女真有辦法,出聲詢問道。
“刷視頻看到的!”
她最後把一段合適的小竹竿,當做塞子把葫蘆頭和身子連接,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