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野棉花不是棉花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 作者:三各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人呢,如願以償,解決了心事,再加上吃飽喝足,就想睡覺,尤其是沈呦呦他們幾個一夜沒睡的。
沈呦呦和大丫姐三人早早跑上架子補覺了,現在這個季節在這裏睡覺太舒服了,微風吹著,也不像之前熱的要死。
沈知秋一邊打著哈欠,一邊給眾人分配任務,畢竟人員又要有所變動了。
他說道:“壯勞力繼續去割樹皮,老爺子負責收集樹葉,姑娘們去搓編草帽的草繩,婦女們挑出十幾個針線活兒好的人繼續做襪子,其餘的人跟靜舒一起製作橡膠球。
現在陽光正好,做出來的橡膠球不用烤,直接放在幹草上晾曬就行。小子們去撿蟬蛻、抓知了和蝗蟲。至於怎麽抓,我來教你們。”
說完,沈知秋拿起幾根長棍子,用草繩捆紮起來,做成一根長長的棍子。
在較細的一端,他綁上一個用竹篾條彎曲而成的橢圓形圈。
接著他開始在周圍收集蜘蛛網。此時的林子裏,各種生物蟲子繁多,蜘蛛網也不少。
他將蜘蛛網纏繞在竹竿的圈上,直到纏滿為止。
最後他向小子們展示道:“都看明白了吧?每個人做一個這樣的工具,然後拿著去找知了,保證一粘一個準。”
剛要往木架子那裏走,想到啥又轉過身告訴:
“你們就聽聲音,哪裏叫的歡,就往哪裏去,找到後直接拿這杆子伸過去,夏天還可能驚了知了讓它飛走,現在過了秋,你就是使勁踹樹他都不待跑的,這就是咱們晚上點火,踹樹捉到的少的原因,不過這時候它們也不咋樂意叫了,你們也看著點,樹葉下,樹枝上。”
說完又打一個哈欠,也爬上木架子睡覺去了:可不行了他是真堅持不住了,昨天其他人還睡了會,他們幾個是真的一夜沒合眼啊!
沈知秋瞅瞅她閨女睡的那個香,也沉沉睡去。
大寶他們這邊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們都是在村裏後山上長大的孩子,爬樹抓鳥、下河捕魚這些事對他們來說可謂是家常便飯。
所以製作沾知了的工具對於他們來說輕而易舉,沒多久,每個人都擁有了自己的沾知了工具。
這群大小夥子一共有三十多人,年齡從十二歲到十六歲不等,大家都扛著一根知了沾子,包括大虎和二虎。
二虎眼睛比較尖,他突然指著一棵樹上說:“你們看,姑爺說的真對,這棵樹上明明沒有聽到叫聲,但上麵卻有好幾隻知了。”
說完,他小心翼翼地走過去,高高舉起手中的竹竿,迅速而準確地將一隻知了粘在了杆子上。
這小子非常機靈,他並沒有立刻把粘住的知了取下來,而是繼續用杆子粘著其他知了。等他把所有知了都粘住時,已經成功捕獲了四隻。
看到這個情景,沈二寶興奮地叫起來:“哇!這工具太好用了吧!我也要趕緊試試看。”
這些小夥子們年輕力壯,眼神敏銳,尋找樹上的知了簡直是小菜一碟。隻見他們有的粘到了一隻,有的粘到了兩隻,還有的甚至粘到了三隻,收獲頗豐。
沈麻子家的狗剩子高高的舉著杆子又沾了兩個,一臉興奮:“我覺得粘知了比下河摸魚還好玩,知了很多,太痛快。”
大林爺家的大孫子金子也在從沾子上往下拿知了:“那是因為咱們村河裏的魚被撈了一遍又一遍,根本找不到多少魚了,要是魚多我就不信你還這麽說。”
狗剩子嘿嘿一樂,確實是這麽個情況。
多半日的時間,他們餓了就用樹枝子點火,燒幾串知了吃,吃完再繼續捉。
最後差不多他們背出來的竹簍都裝了大半簍,少說一人也捉了四五百隻,為了怕知了跑掉,還去了翅膀,幹草蓋上。
眼看著太陽就要下山了,他們才往回走。
等沈呦呦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而她是被餓醒的。
肚子咕咕叫的厲害,順著香味就找過去了,看到大伯母和姑母在煎知了。
現在這活李靜舒早就不幹了,因為她要帶著大家做橡膠球。
大姑沈知夏看到沈呦呦過來,笑著招呼:“呦呦,醒了啊,一定是餓了吧,晚上也沒吃東西。”
沈呦呦嘿嘿一笑:“知我者姑母也。”
大伯母宋氏端著一個竹碗,打趣道:“行吧!我剛盛好的知了,既然你姑母知你,那我就拿回去了,叫你姑母給你盛吧!”
說完還轉身要走,沈呦呦又不是真小孩,當然知道大伯母是逗自己的,不過她也很配合的連忙伸手接過竹碗,討好的笑道:“大伯母也知我。”
宋氏看著小侄女機靈古怪的模樣,笑著點了點她的額頭:“吃吧,你水葫蘆呢,我給你裝點涼白開。”
沈呦呦連忙把自己身上的大葫蘆解下來遞給大伯母,小手直接捏了一個知了放嘴裏,嚼得嘎吱作響。。
沈知春快步走回來,端著一個水盆,接過沈呦呦手中裝有知了的碗:“起來臉都沒洗,先洗漱在吃。不是你說不注意衛生,肚子生蟲嗎?”
沈呦呦乖乖洗漱後,才又繼續吃知了,邊吃還邊問:“我奶奶我娘他們呢?”
沈知夏正彎著腰,將知了幹裝進竹籮裏,頭也不抬地回答道:
“你大哥他們昨天出去捉知了時,發現了一片野棉花。天氣越來越冷,你娘和你奶奶都去采摘野棉花了。”
沈呦呦聽聞,臉上浮現出驚喜的神情,迫不及待地追問道:“真的嗎?野棉花在哪裏呀?我也要去看看!”
沈知夏猶豫了下說道:“離這裏有點遠,我送你過去吧。”
小侄女聰明歸聰明,但是才十歲,在山裏走丟了咋整?
沈呦呦看做知了的就這麽幾個人,竹筐裏還有很多知了沒做:“姑母我自己去就行,你告訴我在哪個方向。”
沈知秋和大嫂打過招呼,擦擦手:“那可不行,要去我就送你去,要不就等他們回來。”
最後沒辦法隻能讓大姑送去。其實沒多遠,就距離他們一千多步,不過這邊屬於山邊上了,是一個斜坡的地方,
遠遠看到白茫茫的一大片,沈呦呦對沈知夏說道:“姑母,你就回去吧,這不看到了,這次肯定丟不了我。”
沈知夏猶豫了下,就點頭應了,不過還繼續叮囑道:“行,你別瞎跑,直接去找你娘她們啊!”
沈呦呦乖巧地點頭,目送大姑離開後,她才順著山坡向下走。這個坡度還行,一點也不陡。
她一路小跑著就下來了,速度快得像一道閃電。然而,當她離近時,卻傻眼了——這是棉花嗎?別欺負她現在小,她可是見過棉花的人呢!
於是,她一邊跑一邊喊:“娘,奶!”
沈呦呦和大丫姐三人早早跑上架子補覺了,現在這個季節在這裏睡覺太舒服了,微風吹著,也不像之前熱的要死。
沈知秋一邊打著哈欠,一邊給眾人分配任務,畢竟人員又要有所變動了。
他說道:“壯勞力繼續去割樹皮,老爺子負責收集樹葉,姑娘們去搓編草帽的草繩,婦女們挑出十幾個針線活兒好的人繼續做襪子,其餘的人跟靜舒一起製作橡膠球。
現在陽光正好,做出來的橡膠球不用烤,直接放在幹草上晾曬就行。小子們去撿蟬蛻、抓知了和蝗蟲。至於怎麽抓,我來教你們。”
說完,沈知秋拿起幾根長棍子,用草繩捆紮起來,做成一根長長的棍子。
在較細的一端,他綁上一個用竹篾條彎曲而成的橢圓形圈。
接著他開始在周圍收集蜘蛛網。此時的林子裏,各種生物蟲子繁多,蜘蛛網也不少。
他將蜘蛛網纏繞在竹竿的圈上,直到纏滿為止。
最後他向小子們展示道:“都看明白了吧?每個人做一個這樣的工具,然後拿著去找知了,保證一粘一個準。”
剛要往木架子那裏走,想到啥又轉過身告訴:
“你們就聽聲音,哪裏叫的歡,就往哪裏去,找到後直接拿這杆子伸過去,夏天還可能驚了知了讓它飛走,現在過了秋,你就是使勁踹樹他都不待跑的,這就是咱們晚上點火,踹樹捉到的少的原因,不過這時候它們也不咋樂意叫了,你們也看著點,樹葉下,樹枝上。”
說完又打一個哈欠,也爬上木架子睡覺去了:可不行了他是真堅持不住了,昨天其他人還睡了會,他們幾個是真的一夜沒合眼啊!
沈知秋瞅瞅她閨女睡的那個香,也沉沉睡去。
大寶他們這邊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們都是在村裏後山上長大的孩子,爬樹抓鳥、下河捕魚這些事對他們來說可謂是家常便飯。
所以製作沾知了的工具對於他們來說輕而易舉,沒多久,每個人都擁有了自己的沾知了工具。
這群大小夥子一共有三十多人,年齡從十二歲到十六歲不等,大家都扛著一根知了沾子,包括大虎和二虎。
二虎眼睛比較尖,他突然指著一棵樹上說:“你們看,姑爺說的真對,這棵樹上明明沒有聽到叫聲,但上麵卻有好幾隻知了。”
說完,他小心翼翼地走過去,高高舉起手中的竹竿,迅速而準確地將一隻知了粘在了杆子上。
這小子非常機靈,他並沒有立刻把粘住的知了取下來,而是繼續用杆子粘著其他知了。等他把所有知了都粘住時,已經成功捕獲了四隻。
看到這個情景,沈二寶興奮地叫起來:“哇!這工具太好用了吧!我也要趕緊試試看。”
這些小夥子們年輕力壯,眼神敏銳,尋找樹上的知了簡直是小菜一碟。隻見他們有的粘到了一隻,有的粘到了兩隻,還有的甚至粘到了三隻,收獲頗豐。
沈麻子家的狗剩子高高的舉著杆子又沾了兩個,一臉興奮:“我覺得粘知了比下河摸魚還好玩,知了很多,太痛快。”
大林爺家的大孫子金子也在從沾子上往下拿知了:“那是因為咱們村河裏的魚被撈了一遍又一遍,根本找不到多少魚了,要是魚多我就不信你還這麽說。”
狗剩子嘿嘿一樂,確實是這麽個情況。
多半日的時間,他們餓了就用樹枝子點火,燒幾串知了吃,吃完再繼續捉。
最後差不多他們背出來的竹簍都裝了大半簍,少說一人也捉了四五百隻,為了怕知了跑掉,還去了翅膀,幹草蓋上。
眼看著太陽就要下山了,他們才往回走。
等沈呦呦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而她是被餓醒的。
肚子咕咕叫的厲害,順著香味就找過去了,看到大伯母和姑母在煎知了。
現在這活李靜舒早就不幹了,因為她要帶著大家做橡膠球。
大姑沈知夏看到沈呦呦過來,笑著招呼:“呦呦,醒了啊,一定是餓了吧,晚上也沒吃東西。”
沈呦呦嘿嘿一笑:“知我者姑母也。”
大伯母宋氏端著一個竹碗,打趣道:“行吧!我剛盛好的知了,既然你姑母知你,那我就拿回去了,叫你姑母給你盛吧!”
說完還轉身要走,沈呦呦又不是真小孩,當然知道大伯母是逗自己的,不過她也很配合的連忙伸手接過竹碗,討好的笑道:“大伯母也知我。”
宋氏看著小侄女機靈古怪的模樣,笑著點了點她的額頭:“吃吧,你水葫蘆呢,我給你裝點涼白開。”
沈呦呦連忙把自己身上的大葫蘆解下來遞給大伯母,小手直接捏了一個知了放嘴裏,嚼得嘎吱作響。。
沈知春快步走回來,端著一個水盆,接過沈呦呦手中裝有知了的碗:“起來臉都沒洗,先洗漱在吃。不是你說不注意衛生,肚子生蟲嗎?”
沈呦呦乖乖洗漱後,才又繼續吃知了,邊吃還邊問:“我奶奶我娘他們呢?”
沈知夏正彎著腰,將知了幹裝進竹籮裏,頭也不抬地回答道:
“你大哥他們昨天出去捉知了時,發現了一片野棉花。天氣越來越冷,你娘和你奶奶都去采摘野棉花了。”
沈呦呦聽聞,臉上浮現出驚喜的神情,迫不及待地追問道:“真的嗎?野棉花在哪裏呀?我也要去看看!”
沈知夏猶豫了下說道:“離這裏有點遠,我送你過去吧。”
小侄女聰明歸聰明,但是才十歲,在山裏走丟了咋整?
沈呦呦看做知了的就這麽幾個人,竹筐裏還有很多知了沒做:“姑母我自己去就行,你告訴我在哪個方向。”
沈知秋和大嫂打過招呼,擦擦手:“那可不行,要去我就送你去,要不就等他們回來。”
最後沒辦法隻能讓大姑送去。其實沒多遠,就距離他們一千多步,不過這邊屬於山邊上了,是一個斜坡的地方,
遠遠看到白茫茫的一大片,沈呦呦對沈知夏說道:“姑母,你就回去吧,這不看到了,這次肯定丟不了我。”
沈知夏猶豫了下,就點頭應了,不過還繼續叮囑道:“行,你別瞎跑,直接去找你娘她們啊!”
沈呦呦乖巧地點頭,目送大姑離開後,她才順著山坡向下走。這個坡度還行,一點也不陡。
她一路小跑著就下來了,速度快得像一道閃電。然而,當她離近時,卻傻眼了——這是棉花嗎?別欺負她現在小,她可是見過棉花的人呢!
於是,她一邊跑一邊喊:“娘,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