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雙股的棕繩隻能算是半成品,用來縫縫東西沒問題,但是要做繩子用就要繼續做成三股繩。


    沈呦呦取下剛編好的兩股棕繩,纏在另外一個空的叉子上。


    叉子繼續在她手中轉動,單股棕繩剛好交織在兩股棕繩的縫隙裏。


    繼續轉動叉子,讓三股棕繩匯成一股。


    最後,打結並割下棕繩,整理好,用手搓拉片刻,一根能承重百來斤的籮筐繩就做成了。


    “爺爺,你們也可以製作不同粗細的棕繩,用法一樣,就是這個工具有點小,做不了那個太粗的。”


    沈老爹臉上都笑出了褶子,用滿是老繭的雙手,摸索著這個簡單的竹製工具,心裏別提多自豪了。


    其他的老爺子們也是一臉興奮,開始自己動手做棕繩叉,要知道就是他們不是專業的木匠,但是誰在家裏還沒做個凳子椅子,或者做個竹製品的經驗啊。


    這麽簡單的工具,都不需要找王福喜了。


    其實這種做棕繩的手藝在後世也是不常見的,因為市麵上已經出現了各種繩子,全部都是機械化,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棕繩的手藝依舊流傳,而那不隻是一根繩子,更是我們華夏寶貴的文化遺產。


    棕繩叉子一做出來,沈老爹,花老太,李靜舒,以及其他的家人都感覺臉上老友光了,


    就一向看不慣,公婆偏寵沈呦呦的楊氏都感覺驕傲,還對著一起幹活的女人們炫耀:


    “瞧見沒,我們家呦呦多聰明,這麽多人搓了多少年的棕繩,也沒想到這主意。”


    這話真是碰到花老太心裏去了,老太太也是這麽想的,你們瞅瞅我乖孫兒,那跟別的孩子一樣嗎?


    她三兒聰明,每次科舉都考第一,乖孫兒是不能考科舉,可她就是眼瞅著,咋比三兒還聰明?


    甚至她好多次瞅見三兒問乖孫兒問題,這說明啥,有些書裏的東西,三兒教了就忘了,可乖孫兒什麽都能記住,這腦子得多好使?


    李靜舒臉上的驕傲也是遮都遮不住,麵帶笑意的看著她閨女在那群老爺子中間侃侃而談,一點都沒被現在的身高影響氣勢,完全是一個小帶頭人的架勢。


    隻見她閨女,拿著那個叫叉子的東西,像極了放風箏時候用的把手,小手那個靈活,轉的飛快,一會兒就擰出一股繩子。


    沈鹿鳴也昂著小腦袋,衝著沈元寶說:


    “元寶哥哥,你快看姐姐,她真的好厲害呀,就用幾個竹條,就能搓那麽多繩子,還有那個叉子咋就那麽聽她話,能轉的那麽快呢?”


    上次沈呦呦已經給沈元寶鎮住了,用土都能變出鹽,後來又是各種好吃的被找到,他儼然也成了沈呦呦的小迷弟,再也不喊沈呦呦死丫頭了。


    甚至知道呦呦姐不喜歡這個稱呼,他也不這樣稱呼沈大丫,沈二丫了。


    他緊跟著點頭:“嗯,你說咋那麽好使,就那樣轉轉,就成繩子了,我好想試試啊,鹿鳴你想不想試試?”


    沈鹿鳴瘋狂點頭,感覺那個工具,真的很好玩的樣子。


    而此時的沈太爺,王福喜,以及在場的所有老爺子,已經在製作叉子了,


    製作方法很簡單,隻要仔細觀察一下都能掌握,很快就有人成功做出來了。


    沈大海拿著製作好的叉子,一邊學著沈呦呦的樣子擰麻繩,一邊嘖嘖出聲。


    他說:‘真是奇了噯!這玩意看著這麽簡單,咋就咱們誰也沒想到過用這東西做棕繩?’


    沈太爺的大兒子,沈大山也接茬:“呦呦這腦子是真隨了小三子,我一個常年在家,閑下來就會搓草繩,搓麻繩的,也想不出這種工具,真是連要用個啥工具搓繩子更快的想法都沒有過。”


    看著麻繩從單股變雙股,再變三股,真是越弄越上手,感覺不但快速,也輕鬆太多了。


    用沈太爺的話說,就老頭子我都能搓上一天,不帶累的。


    這就有點誇張了啊,怎麽可能不累,主要是現在都感覺新鮮,搓個麻繩跟玩兒似的一樣有意思,才不感覺累得慌。


    李全也笑眯眯的聽著眾人誇沈呦呦,也是滿臉得意,他一生沒有娶妻,更沒有孩子。


    自從被老爺救了命以後,老爺就是他在這個世上最親近的人,因此他跟了老爺姓。


    其實他是一個孤兒,隻是記得小時候被拐子拐了,唯一的印象就是記憶裏親生母親做了一手好吃的麵條。


    至於母親父親的樣子,一點都記不得了,完全沒有印象。


    後來在戰場上被老爺救了,他就決定誓死追隨,說句越矩的話,他也是把小姐看做自己的孩子,把小小姐,小少爺,看做自己的孫兒的。


    所以沈呦呦被誇獎,他感覺也特別光彩。


    高獵戶今日也沒去挖葛根,而是被沈知秋留下和李全一起保護大家,他是帶著大虎二虎走的。


    咋說高獵戶也快四十出頭了,在現代絕對是正值壯年,但古代確實算是老人了。總不能帶著歲數大的去幹挖葛根這種力氣活,把年紀小的留下搓麻繩吧!


    這會高獵戶拿著兩根竹劈兒,聽著沈呦呦指揮著打棕絨。


    隨著反複敲打,棕絨一根根的分散開,棕毛內的粉塵等雜質一一散落,得到更為幹淨的純棕毛。


    這個過程不僅涉及到物理處理,還體現了傳統手工藝的智慧和技巧。


    通過敲打,棕絨的纖維被均勻分散,這不僅有助於提高棕櫚繩的物理性能,如強度和耐用性,還能夠確保編織出的棕櫚繩在外觀上更加整潔一致。


    此外,它也是棕櫚繩製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保證最終棕繩的質量至關重要


    邊幹活,高獵戶也衝著大家說:“我就說吧,咱呦呦這腦子,一般人比不了,隨隨便便就能做出搓苞米工具,又會做雨鞋,又會水袋的,還會製酒,一樁樁一件件,那個是別人能折騰出來的嗎?”


    這給沈呦呦整的,就差來句,是,高爺爺你說的沒錯,我簡直是太有才了。


    那真是一點謙虛的意思都沒有,就要告訴眾人:不要羨慕我,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不過這邊完事兒,沈呦呦就抽到李靜舒這邊指揮眾人熬棕櫚油了,女人們已經用木錘子,將煮好的棕櫚果,進行敲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各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各七並收藏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