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再次啟程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 作者:三各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光陰流轉,如白駒過隙。
在山洞的生活雖然平淡,但是也有很多歡樂,而且村民們各個都是過日子的好手,一刻都看不得自己清閑。
每日除了訓練,打魚,做臘魚,磨葛根粉,做粉條,還給每人包括小娃子們都做了一件蓑衣。
可以說這個冬日他們過的相當充實,也為未來的路程盡量做足了準備。
沈知秋尋思大家也不可能一直從山裏走,讓大家把獨輪小推車改成了雙輪的,而且也又多做了幾十輛,現在他們都有一百二十多輛小推車了。
等能下山的時候,小推車就可以改成雙輪平板車,也能多放點東西,回頭孩子累了還能交換著休息下。
他們收拾好行囊再次啟程,已經是春暖花開,這天氣趕路不冷不熱,還有絲絲微風拂麵。
除了夜裏和清晨,氣溫還比較低以外,其他的時候真的屬於趕路最佳時期了。
大家夥也沒有因為休息以冬日,體力有所下降,因為他們在山洞也是真沒閑著。
漢子們,和半大小夥子都推著雙輪小推車,走的時間長了,雖然也難免出汗,感覺氣喘籲籲。
但比起夏日趕路的時候,已經好的太多了。
最前頭的人就是沈知秋,一身灰撲撲的衣褲,頭頂一個竹草帽,腳上穿的棕色長雨鞋,將下身的褲頭都包裹其中。
這些還算正常,應該說,這群人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打扮,很符合逃荒的身份,
不過就是那臉上俊朗的麵容,咋看都不像一個老農。
那人身上還背著一個長相可愛的娃娃,不大的小手,時不時的還給他喂水喝。
再身後就是沈呦呦和她娘,還有奶奶,背上都背著大竹簍,手裏拎著個竹籃子。
吃了以冬日的魚肉了,現在這個季節,萬物複蘇,又因為下雪的關係,幹旱的大地也緩過了生機。
不少野菜也已經冒了頭。
在以前沈知秋一家的想法就是,有魚肉吃,咋也比野菜要好太多了,
可是吃了這麽久的魚,他們是真想找點野菜清清腸胃。
用富貴叔的話說就是:“哎嘛,這吃一冬日的肉食,才發現吃肉多了,容易便秘。蹲坑蹲的腿麻,都解不出來。”
其實倒不是真的那麽誇張,畢竟她們還有葛根山藥和筍幹吃。
但也是真稀罕綠油油的野菜啊!
所以不少婦女和女娃子不用推車,就負責一走一路過的摘一些野菜,用棕櫚油炒炒,感覺老下飯了。
“呦呦,那邊有點陡,你往這邊走走。”
李靜舒隔著婆婆看見閨女總往山坡邊上走,就忍不住伸手拉她。
生怕走著走著,一個沒注意,閨女滾到山坡下麵去了。
沈呦呦吸吸鼻子:“我咋總聞見一股臭味?”
聽到這話,不隻她爹娘爺奶,就是身邊的幾個姐姐也跟著吸鼻子。
動作相當統一,深深呼吸一口氣,可是什麽也沒聞見。
沈呦呦指著前麵的灌木叢說道:“臭味就是那個方向傳出來的。”
沈麻子幾人去灌木叢檢查了一圈,說是看到了野豬的糞便。
這道一點也不奇怪,開春的溫度不像冬日那麽冷,
冬眠的動物們也紛紛出來覓食,這次的路程上,就是鳥兒都多了很多,在枝頭活躍的叫著。
夜晚偶爾也能聽到鳥鳴聲,不過那聲音特別嚇人,就像嬰兒的哭泣聲。
一轉眼,就到了午時,大家夥也準備稍作休息,做些飯菜。
現在也不算特別著急趕路,因為一路上基本不會再出現缺水的情況。
即便開春以來也沒下什麽雨,老話說的好:春雨貴如油嘛!
但是之前的大雪,是給很多低窪處都存了雨水的,
他們也帶了幾袋子水,也沒有牲口再需要喂了,還能過濾出清水燒開喝。
沈知秋環顧眾人,看著籃子裏的野菜,出聲說道:“咱們中午就簡單吃點,做點也菜湯,考點魚幹就行,想吃好的晚上在說。”
其他人聽到領頭人的話,也沒啥意見,休息沒多一會兒,就有幾個女人架鍋準備做飯了。
啟程之前,沈知秋讓李靜舒給婦女們分了組,每日中午的時候,幾組人輪流著做飯。
都做簡單的,到時候中午大家也能多休息會兒。
沈呦呦連忙把自己的背簍拿過去,裏麵大多數的都是野薺菜。
這可是早春的野菜“第一鮮”,可清炒、涼拌、煮粥,或者包薺菜肉餃子等,其味道鮮美且清香帶甜,
“富貴嬸兒。我挖了滿滿一竹籃野薺菜,用這個燉湯吧,肯定特別鮮!”
今日正好就是沈富貴媳婦和鐵頭媳婦,還有豆子媳婦幾個人做飯。
她大咧咧的接過竹籃還不忘說句:“唉喲,這野薺菜真嫩!,”
其實這會各種各樣的野菜隨著暖和的天氣已經冒出頭了。
薺菜、野蔥、魚腥草等野菜一個比一個嫩。
其他幾個女人也開始架鍋,也有的蹲著擇野菜,各個幹活麻利,一會兒的功夫,滿滿的幾竹籃野菜都處理好了。
也不隻沈呦呦摘的野薺菜,還有幾個人也摘的這種菜居多。
這幾人忙活著做飯,其他人是趁著這會兒工夫,能休息就休息。
沈知秋還在詢問沈麻子:“咋樣,那豬糞是幹的還是濕的,野豬在這附近嗎?”
“還是濕的,瞅著應該是走不太遠,要不我帶人去找找?”
不等沈知秋說話,好久沒打獵的高獵戶,看到豬糞也有點手癢:
“小三子,要不我和麻子帶著他們去,要是能打點野豬,也能換換口味,魚真的吃的夠夠的了,現在一說話都是滿口的魚腥味。”
主要是一冬日,他們是能吃魚的時候都吃魚,剩下的吃食,真的是實在吃不下魚的時候,才會吃一些,稍微換換口味。
以前大家夥看見魚都雙眼冒金光,現在看見魚那就是都想躲著走,尤其是有了野菜之後,
一些婆婆丁他們都不用做熟,也不用蘸大醬,看見了就忍不住揪下來往嘴裏塞。
高獵戶的本事,沈知秋沒話說,就點頭答應了,不過讓他們別走太遠,實在找不到就算了。
畢竟野豬這種體型大的獵物,去人太少容易出事兒,可是去人太多,留在原地的人又不安全。
在山洞的生活雖然平淡,但是也有很多歡樂,而且村民們各個都是過日子的好手,一刻都看不得自己清閑。
每日除了訓練,打魚,做臘魚,磨葛根粉,做粉條,還給每人包括小娃子們都做了一件蓑衣。
可以說這個冬日他們過的相當充實,也為未來的路程盡量做足了準備。
沈知秋尋思大家也不可能一直從山裏走,讓大家把獨輪小推車改成了雙輪的,而且也又多做了幾十輛,現在他們都有一百二十多輛小推車了。
等能下山的時候,小推車就可以改成雙輪平板車,也能多放點東西,回頭孩子累了還能交換著休息下。
他們收拾好行囊再次啟程,已經是春暖花開,這天氣趕路不冷不熱,還有絲絲微風拂麵。
除了夜裏和清晨,氣溫還比較低以外,其他的時候真的屬於趕路最佳時期了。
大家夥也沒有因為休息以冬日,體力有所下降,因為他們在山洞也是真沒閑著。
漢子們,和半大小夥子都推著雙輪小推車,走的時間長了,雖然也難免出汗,感覺氣喘籲籲。
但比起夏日趕路的時候,已經好的太多了。
最前頭的人就是沈知秋,一身灰撲撲的衣褲,頭頂一個竹草帽,腳上穿的棕色長雨鞋,將下身的褲頭都包裹其中。
這些還算正常,應該說,這群人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打扮,很符合逃荒的身份,
不過就是那臉上俊朗的麵容,咋看都不像一個老農。
那人身上還背著一個長相可愛的娃娃,不大的小手,時不時的還給他喂水喝。
再身後就是沈呦呦和她娘,還有奶奶,背上都背著大竹簍,手裏拎著個竹籃子。
吃了以冬日的魚肉了,現在這個季節,萬物複蘇,又因為下雪的關係,幹旱的大地也緩過了生機。
不少野菜也已經冒了頭。
在以前沈知秋一家的想法就是,有魚肉吃,咋也比野菜要好太多了,
可是吃了這麽久的魚,他們是真想找點野菜清清腸胃。
用富貴叔的話說就是:“哎嘛,這吃一冬日的肉食,才發現吃肉多了,容易便秘。蹲坑蹲的腿麻,都解不出來。”
其實倒不是真的那麽誇張,畢竟她們還有葛根山藥和筍幹吃。
但也是真稀罕綠油油的野菜啊!
所以不少婦女和女娃子不用推車,就負責一走一路過的摘一些野菜,用棕櫚油炒炒,感覺老下飯了。
“呦呦,那邊有點陡,你往這邊走走。”
李靜舒隔著婆婆看見閨女總往山坡邊上走,就忍不住伸手拉她。
生怕走著走著,一個沒注意,閨女滾到山坡下麵去了。
沈呦呦吸吸鼻子:“我咋總聞見一股臭味?”
聽到這話,不隻她爹娘爺奶,就是身邊的幾個姐姐也跟著吸鼻子。
動作相當統一,深深呼吸一口氣,可是什麽也沒聞見。
沈呦呦指著前麵的灌木叢說道:“臭味就是那個方向傳出來的。”
沈麻子幾人去灌木叢檢查了一圈,說是看到了野豬的糞便。
這道一點也不奇怪,開春的溫度不像冬日那麽冷,
冬眠的動物們也紛紛出來覓食,這次的路程上,就是鳥兒都多了很多,在枝頭活躍的叫著。
夜晚偶爾也能聽到鳥鳴聲,不過那聲音特別嚇人,就像嬰兒的哭泣聲。
一轉眼,就到了午時,大家夥也準備稍作休息,做些飯菜。
現在也不算特別著急趕路,因為一路上基本不會再出現缺水的情況。
即便開春以來也沒下什麽雨,老話說的好:春雨貴如油嘛!
但是之前的大雪,是給很多低窪處都存了雨水的,
他們也帶了幾袋子水,也沒有牲口再需要喂了,還能過濾出清水燒開喝。
沈知秋環顧眾人,看著籃子裏的野菜,出聲說道:“咱們中午就簡單吃點,做點也菜湯,考點魚幹就行,想吃好的晚上在說。”
其他人聽到領頭人的話,也沒啥意見,休息沒多一會兒,就有幾個女人架鍋準備做飯了。
啟程之前,沈知秋讓李靜舒給婦女們分了組,每日中午的時候,幾組人輪流著做飯。
都做簡單的,到時候中午大家也能多休息會兒。
沈呦呦連忙把自己的背簍拿過去,裏麵大多數的都是野薺菜。
這可是早春的野菜“第一鮮”,可清炒、涼拌、煮粥,或者包薺菜肉餃子等,其味道鮮美且清香帶甜,
“富貴嬸兒。我挖了滿滿一竹籃野薺菜,用這個燉湯吧,肯定特別鮮!”
今日正好就是沈富貴媳婦和鐵頭媳婦,還有豆子媳婦幾個人做飯。
她大咧咧的接過竹籃還不忘說句:“唉喲,這野薺菜真嫩!,”
其實這會各種各樣的野菜隨著暖和的天氣已經冒出頭了。
薺菜、野蔥、魚腥草等野菜一個比一個嫩。
其他幾個女人也開始架鍋,也有的蹲著擇野菜,各個幹活麻利,一會兒的功夫,滿滿的幾竹籃野菜都處理好了。
也不隻沈呦呦摘的野薺菜,還有幾個人也摘的這種菜居多。
這幾人忙活著做飯,其他人是趁著這會兒工夫,能休息就休息。
沈知秋還在詢問沈麻子:“咋樣,那豬糞是幹的還是濕的,野豬在這附近嗎?”
“還是濕的,瞅著應該是走不太遠,要不我帶人去找找?”
不等沈知秋說話,好久沒打獵的高獵戶,看到豬糞也有點手癢:
“小三子,要不我和麻子帶著他們去,要是能打點野豬,也能換換口味,魚真的吃的夠夠的了,現在一說話都是滿口的魚腥味。”
主要是一冬日,他們是能吃魚的時候都吃魚,剩下的吃食,真的是實在吃不下魚的時候,才會吃一些,稍微換換口味。
以前大家夥看見魚都雙眼冒金光,現在看見魚那就是都想躲著走,尤其是有了野菜之後,
一些婆婆丁他們都不用做熟,也不用蘸大醬,看見了就忍不住揪下來往嘴裏塞。
高獵戶的本事,沈知秋沒話說,就點頭答應了,不過讓他們別走太遠,實在找不到就算了。
畢竟野豬這種體型大的獵物,去人太少容易出事兒,可是去人太多,留在原地的人又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