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秋狐疑:“就算是蔓菁,現在也沒長,你敲鑼幹啥?”


    沈呦呦雖然沒見過生長的蔓菁,但她是聽說過的,連忙解釋:


    “蔓菁可不是隻能吃根莖,它的葉子和花都能吃,”


    這時候隊伍也停下來了,沈呦呦又跟大家重複了一遍,蔓菁的葉子和花,也能炒著吃或者涼拌,


    花朵的用處更大,讓大家去割一些。


    其實古代人對蔓菁,也就是奶奶說的變蘿卜也不陌生,他們有的時候在山上挖到它的根莖,也會同時收集一些種子,種在自己家的菜園子裏。


    但是大家也隻知道根莖能吃,還沒聽說過葉子和花朵也能吃。


    野蔓菁又名諸葛菜、野蘿卜,十字花科諸葛菜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


    喜歡生長於平原、山地、路旁、地邊。


    對土壤光照等條件要求較低,耐寒旱,生命力頑強。


    開的紫白色小花,四季不落,所以人們也通常稱頌其為長生不老花。


    而且這種花二月就會盛開,所以也被大家叫做二月蘭,


    至於諸葛菜的由來,是根據民間傳說,諸葛亮率軍出征時曾以二月藍的莖葉為菜,後將其作為軍糧廣為種植。


    當他們一行人,到達山坡下的時候,抬頭看山坡上的紫色花海時,更震撼了。


    這些花都是紫白色的挺好看,還帶有淡淡的清香,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


    諸葛菜全身都是寶。它具有很強的藥用價值。


    其種子也可以提取植物油,含油量更是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而且蔓菁籽油中含有豐富亞油酸,對人大有好處。


    它很好的藥用價值,具有健胃、利水、清熱解毒、抑脂減肥、降壓、軟化血管等功能。


    因亞油酸具有降低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能,並可軟化血管和阻止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病患者的良藥。


    當然這和現在的他們沒關係,畢竟也不是收集種子和挖根莖的時候,


    沈呦呦招呼大家:“咱們采摘上麵帶花朵的嫩芽部分就行,不需要整株挖。”


    挖野菜之餘,其實她最想收集這些花朵,這漫山遍野紫色的小花,就是天然可食用的色素啊!


    大夥一聽這話秒懂,都不需要人催促,就開始收拾竹籃竹筐,一人一片的掐開著紫花的嫩芽。


    無論男女老少,幹活相當麻利,


    沈知秋出口詢問:“這個咋吃?我就聽說過蘿卜葉子可以包餃子,這個也能?”


    “帶著嫩綠花蕾的芽尖,焯一下水涼拌和炒菜都行,不過我打算讓大家休息的時候,把花和葉子分開,


    這些花我大部分打算曬幹,這就是天然可食用色素,至於小部分,可以趁著新鮮,做葛根糊糊和葛根糕的時候放一些,帶著花朵的清香,肯定很好吃。”


    沈呦呦剛說完,幾個小娃子就開始嘰嘰喳喳,原來是沈囡囡她們三個小姑娘看見紫色的花,就想往頭上戴。


    而沈鹿鳴幾個小男娃在給人家提建議,說是別插一側,插歪了,不應該插頭頂上嗎?


    沈呦呦被吸引了視線,這些小男娃,到底是啥審美。


    想歸想,但是她也沒有插嘴,而是繼續手上的工作,越掐越熟練。


    突然有又想到老爹說的包餃子,就轉頭對著也下車來摘諸葛菜的李靜舒說道:


    “娘,咱們不是有豬肉嗎,要不整點葛根包子吃吧,就用諸葛菜和豬肉,肯定香。”


    沈知秋雖然聽到包子也挺饞的,但尋思媳婦還帶著大姨媽,這麽多人的包子,那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蒸好的。


    但是一旁聽到肉包子的小娃子們,也不再關注頭上插花的小妹妹們了,而是各個拍著巴掌,圍著沈知秋。


    這個喊“三伯!”那個喊“三叔!”


    臉上都是想吃肉包子的表情,還抱著小拳頭,就像是要謝謝沈知秋似的。


    沈知秋揉揉太陽穴,被這些小娃子弄的拒絕的話也說不出口了。


    沈呦呦連忙接話:“我娘歇著,我帶著伯娘嬸子,還有姐姐們做。”


    李靜舒出聲:“你帶啥帶,會包包子嗎你?我這也不叫大事兒,還是我來吧,再說這麽久沒吃包子,確實也挺饞得。”


    聽到這話的小娃子們,又齊刷刷的從沈呦呦和李靜舒身上,看向沈知秋,別看他們小,但是他們也知道這個隊伍大家最聽誰的。


    沈知秋無奈點頭:“行,吃包子吧!”


    一句話落下,小娃子們就跟炸開了鍋似的,又蹦又跳,又笑又叫。


    還沒吃到肉包子,就已經開心的晃悠著自己的小身體,心裏美的不行!


    既然要做包子,就找了個平整的地方,直接安營紮寨了。


    不一會臨時營地就響起了各種聲音,有“哐哐哐”的,這是漢子們在砍木頭,搭建臨時住宿的木架子。


    也有“篤篤篤”的聲音,十幾個婦女,在菜板子上剁餡,有剁豬肉的,有剁諸葛菜的。


    齊刷刷的,還有一種特殊的韻律。


    這麽多人,吃肉包子,想多放肉,那指定是不成的,就老太太們也不能讓。


    用她們的話說,過日子,咱得講究細水長流!


    但是既然帶頭人也同意了吃肉包子,小娃子們一個個的還一個勁兒的嚷嚷,那就隻能吃野菜多,肉少些的。


    甚至老太太摳門的交代:“不能全是肉餡的,這不有昨日熬豬油的豬油渣嗎?放一些豬油渣進去包包子,如果豬油渣不夠,就放點豬油,多包點素餡的。”


    沈太爺也發話:“今天多包點,把明日早起和中午的都包出來,今日提前休息,明日就得趕趕行程了。”


    沈富貴突然邊幹活邊憶苦思甜和太爺說:


    “阿爺,您還記不記得,以前咱們村裏殺年豬,那豬下水做的那個豬雜湯,我能足足喝三大海碗,當時就是大夥烙的白菘餡餅。”


    沈太爺想起過去,在沈家村,年年村裏殺年豬的時候,大家夥都會一起吃一頓大鍋飯。


    別的舍不得吃,就吃些下水啥的做成湯,大家就能樂嗬的吃的很香甜。


    剩下的豬肉,家家戶戶買幾斤,留著過年吃或者招待親朋。


    眼下經曆了這麽多,也再也回不到村裏了,雖然現在就是逃荒,吃的都比在家裏好,但是沒有一個安穩的落腳點,心裏就是踏實不下來。


    這尋思的多,不知道怎地,就很懷念沈家村。


    所以他一吐嚕嘴,就也說了一句:“咱昨個打的野豬,下水不是還沒吃?今晚再加一個豬雜湯。”


    聽到這句話,有一個算一個,很多人都紅了眼眶,尤其是沈富貴,斧頭都沒放下,就捂著臉蹲在了地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各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各七並收藏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