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是他們睡的最不踏實的一夜,生怕有人追上來,有吃有喝的時候,真不想和別人幹仗。


    都是難民,誰也不容易,不是玩命,誰又能真狠下心來對人下死手。


    翌日一早,天邊剛有點微亮他們就繼續啟程了。


    本來早上出發的時候,沈知秋還跟沈呦呦念叨,如果現在能碰見有待家夥事兒的隊伍,那就能問問山下的情況,咱們這也要下山了。


    希望山下情況安穩,咱就不需要繼續走山裏,推車就改成大板車,到時候你們趕路累了還能休息下,爹拉著你們。


    沈呦呦很感動,知道他爹也很累,但是卻想的是拉著她們走,當時眼眶裏都積攢出了淚水。


    不過習慣性嘴硬:“你又不是不累,還拉我們。”


    可走到半山腰,這片樹木不是那麽密集,能看清山下的情況。


    沈呦呦突然大喊:“我看到前麵有推車和挑擔子的人了,就在山下。”


    花老太眼睛一亮:“咋樣?看著不缺吃少喝的吧?”


    沈呦呦無奈:“這麽遠,能看清身邊有物事就不錯了,還能看清人家臉色哇!”


    沈知秋也踮著腳,使勁往外瞅,發現就看見是有人,身邊好像也是有東西,但是確實眼力勁兒沒他閨女好。


    不過她閨女說推車挑擔的,那肯定就不是光腳的,不是光腳的興許就能有機會搭上話。


    “大夥加把勁!”


    這個消息在他們隊伍裏也算是振奮人心了,有平坦的路走,誰願意走山路。


    更何況他們在山裏這麽久,就跟閉關鎖國似的,外界的情況一概不知。


    能搭上話,也能了解下現在外界都咋樣了。


    大家夥互相鼓勁的喊聲,在山穀中都有回音。


    眼看就要到了山底,也看清楚了,竟然還有架得起馬車的,關鍵旁邊還有十幾個好漢樣式的人,騎著高頭大馬。


    就那麽圍護在馬車旁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為了保護車裏坐著的人。


    看到這情況,大家更來勁兒了,這肯定不搶他們,還能詢問些有用的消息。


    要知道這年代,馬車,還騎著高頭大馬,對於古代來說,那都是不敢想的,平常在鎮上都少見,除非去縣城。


    別尋思他們以前也有五十匹馬,那是人家沈老三帶回來的,也是李外公跑鏢隊用的馬匹,


    對於一輩子沒咋出過村的老人來說,沈老三帶回來的馬匹,真是他們第一次見了。


    剛開始稀罕馬稀罕的比親孫子更甚。


    而他們以前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傾全家之力買一頭能趕路,還能下地的老牛。


    當時在沈家村,有牛的幾家人,真的是大家羨慕的對象。


    所以大家看到馬車和馬匹這麽激動,知道咱和人家不是一路人,人家根本看不上咱這些破哩囉嗦的東西。


    但這事兒對於沈呦呦和沈知秋,就又有不一樣的感覺,第一感覺看到大戶人家,說明是真沒走錯路。


    就是有前世的記憶,但誰也不能保證,架空世界的地形和前世能不能完全一樣,尤其是走山裏,會不會走偏?


    要知道就是唯一有記憶的沈知秋,記憶裏也沒有去過這個世界的北方,他當初考秀才那會是往南去府城的。


    就李全一個是去過北邊的,而且就沈知秋觀察,他應該就是和古代嶽父從北邊來的,但是那肯定也是走的官道或者小路,絕對不是走山裏。


    至於其他人,算了,這些人都不用尋思,都沒咋出過鎮子,你想和他們商量路程那是萬萬不能的。


    這就是古代人,他們不興像現代人似的,沒事還出去旅旅遊,


    古代人恨不得隻要餓不死,也沒啥要命的事兒,就會原地紮根幾輩子。


    甚至出遠門路過縣城還要開路引,不然你就是流民,是不安穩分子。


    沒準叫人家差役查到還能給你抓起來。


    所以這一路能走到這裏,還真多虧了他會生,生了個聰明的閨女,就靠著閨女隱約計算的路線,一路走到了現在。


    第二,他們有馬車那他們肯定不是走山裏過來的,就算不敢走官道,起碼也得是小路,不然馬車咋過去?


    這就說明征兵的要麽過去了,抓的不緊,要麽就是南邊打進來了,這邊也沒人管了。


    都自身難保,誰還有時間抓征兵的,好不好當官的都得帶著家裏老小跑路。


    第三,這是遇到大戶人家啊!明白啥叫大戶人家嗎?


    這個時代想找明白人,就得找這樣的,你也能上去問問,


    你們打哪裏來啊?


    要去哪啊?走了多久了?


    這裏算啥地方?


    還要走多久才能到燕王管的縣城啊?


    反正一肚子的問題,終於能尋一個答案了,在他們心裏也算是有個盼頭。


    也讓他們一路提心吊膽的心,稍稍落落地,有個底兒!


    你千萬別覺得這問題簡單,也別尋思隨便找個人就能回答的上來。


    沈知秋就敢打包票,一千個逃荒的人裏,能有一個明白人,就很不錯了。


    就之前他們遇見的那些難民,指定回答你一句:餓不死,渴不死,累不死,就往前走唄,前麵有啥算啥,根本說不出個五六七八。


    還是那個原因,古代消息閉塞,這幾個王爺又每人劃分幾個府城,別說讓不讓你溜達,這些百姓自己就不敢下溜達,怕被人家抓起來當做奸細。


    大多數一路能走到這裏的,就是都是一門心思的朝北走,看見人群就跟著人群,跟睜眼瞎似的,走到哪裏算哪裏。


    至於大戶人家就不一樣了,備不住人家真出過原本,去北方見過世麵,更備不住人家北方還有親戚接應。


    要知道古代人世家之間的聯姻,天南海北的哪裏沒有?


    一路走一路尋思,終於到了山下,沈知秋讓大夥先停下小推車,


    還特意把臉上的布去了,草帽摘了,稍稍整理下身上的舊衣。


    這不是尋思咱去問路別嚇著人嗎?


    他就在大夥緊張的目光中,朝著牽馬的男人走去,還特意保留了五米的距離。


    行了個古代書生的拱手禮:“敢問兄台,仙鄉何處啊?”


    他尋思別直接了當的開問,能站在這裏的,不是他們老家的,就屬於湖北的唄,


    在古代湖北湖南都屬於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那說明就是老鄉啊,


    也算是能稍微套套近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各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各七並收藏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