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 作者:三各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前世今生,打仗也不隻是打的人頭數,也是打的物資,這邊即便是贏了,估計各種征糧啥的也能壓垮老百姓。
更何況孟員外的意思,那幾個小王爺這個時候還是把心思放在了奪位上,一人一個府城的站著。
還有這邊的山匪為患,而且都打著自立為王的旗號,是真亂的不能再亂了。
所以尋思來尋思去,沈知秋還是想賭一把,賭贏了就能帶著家人過去北境,也能給他們發育的時間。
隻要給他幾年時間,就是北邊再亂了,他也能想辦法讓自己等人有自保之力。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既然一個人拿不定主意,那就大家一起商量。
沈知秋還特意讓人喊了孟員外和他的兩個兒子,主要是這位了解還多一點。
也正是這一叫,給孟老爺子震了震,
他之前以為這夥人別看穿著不咋地,但是這個領頭人絕對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他們現在也了解了,
人家是全族逃荒,這一路上就是懷裏抱著的小娃子都沒糟蹋一個,
你就說這需要多大的心力,才能給將近三百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可以說之前孟員外一家就夠高看沈知秋了,可這晚上吃過飯食,有人請他們過來一起商議事情。
原本他們真是打算過來瞅瞅,其實是估計這群人打算去深山裏隱居了,
當時孟員外還和他的兩個兒子商議,要不要舔著大臉跟他們一起,人多好有個照應。
結果來了才知道,人家短短時間就有了計劃,而且這個計劃還真沒準能行。
要知道他們一家子和那群有馬車的已經道了接近一個月了,都沒有任何主意,一路上和他們走在一起的大部分難民都選擇了上山,或者交出自己家的年輕女人。
剩下他們零零碎碎的這幾家,那真是做不出來交人的事兒,又不願意上山做匪的。
畢竟在孟員外看來,有些事情是底線,即便是死了,祖祖輩輩的清明也不能玷汙。
可人家這夥人,今日剛到,隻聽他們介紹了下情況,就有了如此好的辦法。
這還不是最令他震驚的,最令他震驚的是那葛根酒的方子。
要知道這可是能祖祖輩輩流傳的秘法,而且就那位領頭人說,葛根酒具有解肌退熱、祛風散寒、生津止渴、升陽止瀉、通經活絡等功效。
而且人家一點也沒隱瞞他們,表現的很大度,說明並不把這法子看在眼裏,
又或者說,這群人太重情義,為了族人做到這一步已經是十分難得,更何況人家這村裏還有三戶外姓人。
其實孟員外以為,這為領頭人是看的明白,有舍才有得,隻有把這法子舍出去,才能保全大家。
道理估計很多人能懂,但是能做到的就不多了,所以真的無比佩服沈知秋。
不過沈知秋和沈呦呦還真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舍得拿出這辦法是因為,古代消息傳播很慢,就是他們以後準備做葛根酒,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就是有影響,他們還可以做其他的事兒,隻要人活著,還能叫尿憋死?
而沈知秋尋思的更深,他並不認為這些人能有啥好下場,沒準啥時候和別的土匪幹仗或者和哪裏的士兵對上,就死絕了。
就算不死絕也沒事兒,相信就是那山大王也不會把這方子傳的沸沸揚揚,
古代人有個啥秘法,都是捂得嚴嚴實實的。
當然也有可能把獻出方子的他們殺人滅口。
不過暫時是不用擔心,因為在他自己的人手沒有完全掌握釀酒的技巧時,他們都是安全的。
而沈知秋自認為,他有的是辦法讓他們在自己釀酒的時候出差頭。
更何況他們也沒打算久留,到時候忽悠著那個山大王一起慶祝第一批酒的釀造成功,就給他們都綁了。
甚至他可以更狠心點,把那山大王和他的心腹直接弄死,方子還是他的。
至於孟員外他們也知道了方子,但是他也就說了方子的好處,製作方法又沒說,就算這位孟老爺子起了不好的心思,他也有辦法應對。
所以根本沒有必要藏著掖著,叫上孟員外他們,也是因為他們更了解山裏的狀況。
沈太爺聽完沈知秋的主意,出聲說道:“小三子已經給你們把該講的都講了,到底誰上山,誰在山下,兩夥人都難,
山上的有性命之憂,但山下的隨著這些日子也會有人陸續到來,畢竟咱們這一路身後就落下不少,或許還會更多,到那時看咱們壯勞力少了,沒準真能衝著咱們動手。”
老爺子不愧是族長,思路比別人清晰的多,總結也相當到位了。
與此同時,李靜舒滿臉憂慮的和閨女交流:“閨女,這主意有把握嗎?”
沈呦呦心情同樣也不好,主要是她感覺老爹一定會上山。
但她啥也沒敢表現出來,害怕自己情緒太明顯,影響到她娘。
沈呦呦搖搖頭表示:“我也不清楚,不過隻要小心謹慎點,辦法應該是沒問題的。”
郭郎中也出聲表示:“迷藥我會做,但是一點,要同時迷倒這麽多人,那藥量肯定很大,短時間內咱們也整不出這麽多藥啊,如果藥量不夠,那效果就不好說了。”
通過郭爺爺的講述,沈呦呦也知道了,古代的“蒙汗藥”實際上就是一種“麻醉劑”。
郭爺爺話中:在一本醫書中記載到“神仙醉,押不蘆,曼佗羅等藥食之令人輕身通神見鬼”
而唐朝李時珍所寫的《本草綱目》則記載到“笑采釀酒飲令人笑,舞采釀酒飲令人舞,任人戲之,吾嚐試之乃驗也。”
沈呦呦尋思,就像《水滸傳》裏有說:吃了這藥,哪怕是被孫二娘切做肉包子都沒有反應,何況隻短暫麻醉做一下手術了。
不過後人心術不正,漸漸地把這種藥用在了打家劫舍、謀財害命的途徑上麵。
且郭爺爺也表示,蒙汗藥的成分有三種,一種是烏草,烏草中含有烏頭堿,能夠對人的神經係統起到麻痹作用;
還有一種是曼陀羅,《本草綱目》中記載曼陀羅:“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陰幹,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先宜服此不覺痛也。”
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中載“五溪蠻反,杞以金帛、官爵誘出之,因為設宴,飲以曼陀羅酒,昏醉,盡殺之。”
這都強調了曼陀羅花的麻醉作用。
還有一種是押不蘆。其中,烏草和曼陀羅在不少地區的山裏都能找到。
至於押不蘆,亦稱“鬼參”。產自西域,有大毒,具有催眠麻醉作用,傳聞能起死回生。
更何況孟員外的意思,那幾個小王爺這個時候還是把心思放在了奪位上,一人一個府城的站著。
還有這邊的山匪為患,而且都打著自立為王的旗號,是真亂的不能再亂了。
所以尋思來尋思去,沈知秋還是想賭一把,賭贏了就能帶著家人過去北境,也能給他們發育的時間。
隻要給他幾年時間,就是北邊再亂了,他也能想辦法讓自己等人有自保之力。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既然一個人拿不定主意,那就大家一起商量。
沈知秋還特意讓人喊了孟員外和他的兩個兒子,主要是這位了解還多一點。
也正是這一叫,給孟老爺子震了震,
他之前以為這夥人別看穿著不咋地,但是這個領頭人絕對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他們現在也了解了,
人家是全族逃荒,這一路上就是懷裏抱著的小娃子都沒糟蹋一個,
你就說這需要多大的心力,才能給將近三百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可以說之前孟員外一家就夠高看沈知秋了,可這晚上吃過飯食,有人請他們過來一起商議事情。
原本他們真是打算過來瞅瞅,其實是估計這群人打算去深山裏隱居了,
當時孟員外還和他的兩個兒子商議,要不要舔著大臉跟他們一起,人多好有個照應。
結果來了才知道,人家短短時間就有了計劃,而且這個計劃還真沒準能行。
要知道他們一家子和那群有馬車的已經道了接近一個月了,都沒有任何主意,一路上和他們走在一起的大部分難民都選擇了上山,或者交出自己家的年輕女人。
剩下他們零零碎碎的這幾家,那真是做不出來交人的事兒,又不願意上山做匪的。
畢竟在孟員外看來,有些事情是底線,即便是死了,祖祖輩輩的清明也不能玷汙。
可人家這夥人,今日剛到,隻聽他們介紹了下情況,就有了如此好的辦法。
這還不是最令他震驚的,最令他震驚的是那葛根酒的方子。
要知道這可是能祖祖輩輩流傳的秘法,而且就那位領頭人說,葛根酒具有解肌退熱、祛風散寒、生津止渴、升陽止瀉、通經活絡等功效。
而且人家一點也沒隱瞞他們,表現的很大度,說明並不把這法子看在眼裏,
又或者說,這群人太重情義,為了族人做到這一步已經是十分難得,更何況人家這村裏還有三戶外姓人。
其實孟員外以為,這為領頭人是看的明白,有舍才有得,隻有把這法子舍出去,才能保全大家。
道理估計很多人能懂,但是能做到的就不多了,所以真的無比佩服沈知秋。
不過沈知秋和沈呦呦還真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舍得拿出這辦法是因為,古代消息傳播很慢,就是他們以後準備做葛根酒,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就是有影響,他們還可以做其他的事兒,隻要人活著,還能叫尿憋死?
而沈知秋尋思的更深,他並不認為這些人能有啥好下場,沒準啥時候和別的土匪幹仗或者和哪裏的士兵對上,就死絕了。
就算不死絕也沒事兒,相信就是那山大王也不會把這方子傳的沸沸揚揚,
古代人有個啥秘法,都是捂得嚴嚴實實的。
當然也有可能把獻出方子的他們殺人滅口。
不過暫時是不用擔心,因為在他自己的人手沒有完全掌握釀酒的技巧時,他們都是安全的。
而沈知秋自認為,他有的是辦法讓他們在自己釀酒的時候出差頭。
更何況他們也沒打算久留,到時候忽悠著那個山大王一起慶祝第一批酒的釀造成功,就給他們都綁了。
甚至他可以更狠心點,把那山大王和他的心腹直接弄死,方子還是他的。
至於孟員外他們也知道了方子,但是他也就說了方子的好處,製作方法又沒說,就算這位孟老爺子起了不好的心思,他也有辦法應對。
所以根本沒有必要藏著掖著,叫上孟員外他們,也是因為他們更了解山裏的狀況。
沈太爺聽完沈知秋的主意,出聲說道:“小三子已經給你們把該講的都講了,到底誰上山,誰在山下,兩夥人都難,
山上的有性命之憂,但山下的隨著這些日子也會有人陸續到來,畢竟咱們這一路身後就落下不少,或許還會更多,到那時看咱們壯勞力少了,沒準真能衝著咱們動手。”
老爺子不愧是族長,思路比別人清晰的多,總結也相當到位了。
與此同時,李靜舒滿臉憂慮的和閨女交流:“閨女,這主意有把握嗎?”
沈呦呦心情同樣也不好,主要是她感覺老爹一定會上山。
但她啥也沒敢表現出來,害怕自己情緒太明顯,影響到她娘。
沈呦呦搖搖頭表示:“我也不清楚,不過隻要小心謹慎點,辦法應該是沒問題的。”
郭郎中也出聲表示:“迷藥我會做,但是一點,要同時迷倒這麽多人,那藥量肯定很大,短時間內咱們也整不出這麽多藥啊,如果藥量不夠,那效果就不好說了。”
通過郭爺爺的講述,沈呦呦也知道了,古代的“蒙汗藥”實際上就是一種“麻醉劑”。
郭爺爺話中:在一本醫書中記載到“神仙醉,押不蘆,曼佗羅等藥食之令人輕身通神見鬼”
而唐朝李時珍所寫的《本草綱目》則記載到“笑采釀酒飲令人笑,舞采釀酒飲令人舞,任人戲之,吾嚐試之乃驗也。”
沈呦呦尋思,就像《水滸傳》裏有說:吃了這藥,哪怕是被孫二娘切做肉包子都沒有反應,何況隻短暫麻醉做一下手術了。
不過後人心術不正,漸漸地把這種藥用在了打家劫舍、謀財害命的途徑上麵。
且郭爺爺也表示,蒙汗藥的成分有三種,一種是烏草,烏草中含有烏頭堿,能夠對人的神經係統起到麻痹作用;
還有一種是曼陀羅,《本草綱目》中記載曼陀羅:“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陰幹,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先宜服此不覺痛也。”
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中載“五溪蠻反,杞以金帛、官爵誘出之,因為設宴,飲以曼陀羅酒,昏醉,盡殺之。”
這都強調了曼陀羅花的麻醉作用。
還有一種是押不蘆。其中,烏草和曼陀羅在不少地區的山裏都能找到。
至於押不蘆,亦稱“鬼參”。產自西域,有大毒,具有催眠麻醉作用,傳聞能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