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沈知秋的新族規
全家穿越:逃荒!還沒金手指! 作者:三各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這次,她娘啥都沒說,就是有些發呆,眼神中很複雜,有高興更有感傷。
至於沈家村的男人們,他們屬於大部分沒意見的,很多人根本沒尋思太多,認為沈知秋這樣分,就是為了好算,而且不管是閨女還是媳婦,都是自己家的人。
但沈太爺卻有疑慮:“小三子,按照你這意思平分,那閨女出嫁了,這地還能是咱沈家村的嗎?
到時候好好的一片地,分的一塊一塊的,閨女嫁哪裏都不知道,也不能回娘家種地啊。”
沈太爺說的這個問題沈知秋早考慮好了:“阿爺,這事兒我想過了,現在是按照人頭分地,到時候即便不能在衙門那裏定下來這樣,我們也可以寫好憑證,在族裏放著,
但是這中間就是阿爺說的閨女出嫁的問題,這樣閨女出嫁後這塊地不能帶走,但是閨女們可以選擇讓娘家在自己嫁到的村子,
或者其他的地方買相同的地做陪嫁,或者讓爹娘把這三畝多地換成壓箱銀子,如果爹娘兄弟有實在不講理的,也可以賣給咱們這夥人的其他人,換成銀錢。
當然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地還讓爹娘兄弟種著,每年讓他們給四成的租金,到時候在婆家過不下去了,還有回來的底氣。
我希望這些規定寫到咱們族譜裏麵,以後咱們沈氏一族,不!我希望咱們沈家村都這樣辦。”
這些話簡直太衝擊大夥的認知了,但是尋思下這些都是為了給自己親閨女一個保證。
也就在這時候,沈知北突然出聲說道:“那萬一女人要改嫁呢?”
這小子是沈知秋二叔家的老二,他媳婦就是那個因為總回娘家,逃荒沒趕上一起逃荒的。
當時他是想著要去找媳婦的,尋思他兩個兒子不能沒娘。
可後來被花老太揍了,不是沒走成嗎,這一路走過來,也是經曆的多了,知道有些人值得你為之付出,而有些人根本不值得你付出,
比如他那媳婦就是不值得的,一開始嫁給他的時候,就沒打算好好和他過日子。
雖然生了兩個兒子,但這兩個兒子從出生,基本上她媳婦除了喂奶,其他的就沒管過。
孩子斷奶以後更是,三天兩頭的就回娘家,有的時候一回去就好幾天,孩子還小也不聞不問。
現在他問這個問題就是想到自己那個媳婦,如果萬一沈家村娶到那樣的媳婦,土地還會分給人家,到時候人家拿到了土地給弄到娘家去了咋整?
沈知秋一直是不咋搭理這個弟弟的,主要嫌棄他腦子不清醒,是個軟蛋。
但這個時候能提出這個問題,他也大概能猜出原因,可能是想到萬一女人不好好過日子咋整?
沈知秋笑了笑說道:“阿南這個問題提出的很好,我是這麽想的,分給媳婦的地,是不能媳婦拿回去給娘家的,
但是你如果兩口子自己種自己的那份地,媳婦看娘家不好過,給家裏送點糧食也是可以的,
畢竟誰家媳婦也是別人家閨女,咱們閨女孝敬,也別攔著別人家閨女孝敬人家父母。”
幾個婦女議論紛紛:“對啊,是這個理,哎,就是咱們逃荒太極,也沒跟娘家通氣,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機會見嗎?”
說著說著還抹上淚了。
沈知秋能理解,但是還是及時轉移話題:
“可如果出現那種不賢惠,就那啥不好好過日子,想和離帶著地走的媳婦,族裏是可以把土地收回的。
當然如果是男人不學好,要休妻的,就需要出土地相同的錢將土地買回,當然女方也可以要求對方用相同價值的土地交換,必須去外村買的地交換。
至於為啥是妻子不賢惠,和離要族裏收回土地,這一點是有可能有那種本身就是自己花心,想重新娶個小媳婦的男的,
回頭還往媳婦身上潑髒水,就是為了不讓妻子帶走土地,因此,一旦要和離,土地就隻能是族裏,而在不屬於男方了。”
沈麻子翻了個白眼:“老三,你淨整點沒用的,俺們誰也不是那樣人。”
其他的漢子們也紛紛表示:“就是,俺們不是那樣人。”
女人們也表示:“這個老三也有不說事兒的時候,俺們都多賢惠,還用得著加這條?
更何況逃荒一路,眼見就要安頓了,以後的日子越來越好,誰能沒事找事的去和離,那不是傻子嗎?”
李靜舒笑眯眯的看著,也不說話。
心想:“老沈這是要把現代婚姻法弄出來啊?”
老太太們這次倒是沒意見,為啥呢?
因為一般老太太這個歲數要和離基本是不可能的,都過了大半輩子,還有幾年好活的,而且老頭子們也老了,越來越懂得說軟乎話了。
所以這一條對她們幾乎沒用,但是兒媳婦們年輕啊,就算兒媳婦們這一輩沒這種人,畢竟一路逃荒過來不容易,
大家都很珍惜彼此,可不代表孫子輩的還這樣,有這麽個規定約束著也不錯。
就算土地歸了族裏,那最後也是便宜了大夥,總比便宜外人好吧?
沈呦呦和小姐姐們還有哥哥們都裝聽不懂,這個話題不該他們聽的,而小娃子們,估計除了沈元寶,其他人是真聽不懂。
沈知秋把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裏:“我說後麵這幾條規定,不是針對咱們這夥兒人誰,而是咱們家也有小子,小子以後會娶媳婦吧,
咱們在座的這些嫂子弟妹,誰啥人品都清楚,可剛娶進門的就不清楚了,這些是為以後考慮的,
還有就是兄弟們,你們能保證你們沒花花腸子,但你們能保證下一代沒有花花腸子嗎?”
結果這話一落地,小子們一聽說他們,立刻起聲回答:“三叔(三伯)我們沒有!”
沈知秋尷尬:“行吧,你們沒有,但下下一輩呢,其實我也希望咱們這兩條就是個擺設,誰也用不上,希望子子孫孫夫妻都和和美美的。”
可這時候沈老爹突然開口:“咱們就有一千畝,咋分,難道娶一回媳婦,所有的地就得劃分一回?”
沈知秋解釋:“當然不是,好比小幸運家說吧,他家人手少,他們家一共是六畝八分地,等小幸運長大,娶媳婦了,就這些地分成三份,生孩子了再分。
一般情況下是不用分的,畢竟隻要不是分家和嫁閨女,或者和離休妻啥的,基本土地就是一家人種地,根本不需要分地。
當然,這也是說咱們族裏以後就這樣,不在買地的情況下,
可我會讓你們一直這樣嗎,到時候咱們好好發展,多買地,還會給添加人口的人家多分地,
不管生閨女還是生小子都能多分,所以咱們沈家村的閨女小子都是一樣,先不說以後嫁人的事兒,
起碼你們能白種十幾年的三畝多地,就算以後閨女嫁人了,你們對閨女好,
多半閨女是不會把地帶走的,都會交給家裏繼續種,這樣到時候也是閨女堅強的後盾。”
至於沈家村的男人們,他們屬於大部分沒意見的,很多人根本沒尋思太多,認為沈知秋這樣分,就是為了好算,而且不管是閨女還是媳婦,都是自己家的人。
但沈太爺卻有疑慮:“小三子,按照你這意思平分,那閨女出嫁了,這地還能是咱沈家村的嗎?
到時候好好的一片地,分的一塊一塊的,閨女嫁哪裏都不知道,也不能回娘家種地啊。”
沈太爺說的這個問題沈知秋早考慮好了:“阿爺,這事兒我想過了,現在是按照人頭分地,到時候即便不能在衙門那裏定下來這樣,我們也可以寫好憑證,在族裏放著,
但是這中間就是阿爺說的閨女出嫁的問題,這樣閨女出嫁後這塊地不能帶走,但是閨女們可以選擇讓娘家在自己嫁到的村子,
或者其他的地方買相同的地做陪嫁,或者讓爹娘把這三畝多地換成壓箱銀子,如果爹娘兄弟有實在不講理的,也可以賣給咱們這夥人的其他人,換成銀錢。
當然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地還讓爹娘兄弟種著,每年讓他們給四成的租金,到時候在婆家過不下去了,還有回來的底氣。
我希望這些規定寫到咱們族譜裏麵,以後咱們沈氏一族,不!我希望咱們沈家村都這樣辦。”
這些話簡直太衝擊大夥的認知了,但是尋思下這些都是為了給自己親閨女一個保證。
也就在這時候,沈知北突然出聲說道:“那萬一女人要改嫁呢?”
這小子是沈知秋二叔家的老二,他媳婦就是那個因為總回娘家,逃荒沒趕上一起逃荒的。
當時他是想著要去找媳婦的,尋思他兩個兒子不能沒娘。
可後來被花老太揍了,不是沒走成嗎,這一路走過來,也是經曆的多了,知道有些人值得你為之付出,而有些人根本不值得你付出,
比如他那媳婦就是不值得的,一開始嫁給他的時候,就沒打算好好和他過日子。
雖然生了兩個兒子,但這兩個兒子從出生,基本上她媳婦除了喂奶,其他的就沒管過。
孩子斷奶以後更是,三天兩頭的就回娘家,有的時候一回去就好幾天,孩子還小也不聞不問。
現在他問這個問題就是想到自己那個媳婦,如果萬一沈家村娶到那樣的媳婦,土地還會分給人家,到時候人家拿到了土地給弄到娘家去了咋整?
沈知秋一直是不咋搭理這個弟弟的,主要嫌棄他腦子不清醒,是個軟蛋。
但這個時候能提出這個問題,他也大概能猜出原因,可能是想到萬一女人不好好過日子咋整?
沈知秋笑了笑說道:“阿南這個問題提出的很好,我是這麽想的,分給媳婦的地,是不能媳婦拿回去給娘家的,
但是你如果兩口子自己種自己的那份地,媳婦看娘家不好過,給家裏送點糧食也是可以的,
畢竟誰家媳婦也是別人家閨女,咱們閨女孝敬,也別攔著別人家閨女孝敬人家父母。”
幾個婦女議論紛紛:“對啊,是這個理,哎,就是咱們逃荒太極,也沒跟娘家通氣,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機會見嗎?”
說著說著還抹上淚了。
沈知秋能理解,但是還是及時轉移話題:
“可如果出現那種不賢惠,就那啥不好好過日子,想和離帶著地走的媳婦,族裏是可以把土地收回的。
當然如果是男人不學好,要休妻的,就需要出土地相同的錢將土地買回,當然女方也可以要求對方用相同價值的土地交換,必須去外村買的地交換。
至於為啥是妻子不賢惠,和離要族裏收回土地,這一點是有可能有那種本身就是自己花心,想重新娶個小媳婦的男的,
回頭還往媳婦身上潑髒水,就是為了不讓妻子帶走土地,因此,一旦要和離,土地就隻能是族裏,而在不屬於男方了。”
沈麻子翻了個白眼:“老三,你淨整點沒用的,俺們誰也不是那樣人。”
其他的漢子們也紛紛表示:“就是,俺們不是那樣人。”
女人們也表示:“這個老三也有不說事兒的時候,俺們都多賢惠,還用得著加這條?
更何況逃荒一路,眼見就要安頓了,以後的日子越來越好,誰能沒事找事的去和離,那不是傻子嗎?”
李靜舒笑眯眯的看著,也不說話。
心想:“老沈這是要把現代婚姻法弄出來啊?”
老太太們這次倒是沒意見,為啥呢?
因為一般老太太這個歲數要和離基本是不可能的,都過了大半輩子,還有幾年好活的,而且老頭子們也老了,越來越懂得說軟乎話了。
所以這一條對她們幾乎沒用,但是兒媳婦們年輕啊,就算兒媳婦們這一輩沒這種人,畢竟一路逃荒過來不容易,
大家都很珍惜彼此,可不代表孫子輩的還這樣,有這麽個規定約束著也不錯。
就算土地歸了族裏,那最後也是便宜了大夥,總比便宜外人好吧?
沈呦呦和小姐姐們還有哥哥們都裝聽不懂,這個話題不該他們聽的,而小娃子們,估計除了沈元寶,其他人是真聽不懂。
沈知秋把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裏:“我說後麵這幾條規定,不是針對咱們這夥兒人誰,而是咱們家也有小子,小子以後會娶媳婦吧,
咱們在座的這些嫂子弟妹,誰啥人品都清楚,可剛娶進門的就不清楚了,這些是為以後考慮的,
還有就是兄弟們,你們能保證你們沒花花腸子,但你們能保證下一代沒有花花腸子嗎?”
結果這話一落地,小子們一聽說他們,立刻起聲回答:“三叔(三伯)我們沒有!”
沈知秋尷尬:“行吧,你們沒有,但下下一輩呢,其實我也希望咱們這兩條就是個擺設,誰也用不上,希望子子孫孫夫妻都和和美美的。”
可這時候沈老爹突然開口:“咱們就有一千畝,咋分,難道娶一回媳婦,所有的地就得劃分一回?”
沈知秋解釋:“當然不是,好比小幸運家說吧,他家人手少,他們家一共是六畝八分地,等小幸運長大,娶媳婦了,就這些地分成三份,生孩子了再分。
一般情況下是不用分的,畢竟隻要不是分家和嫁閨女,或者和離休妻啥的,基本土地就是一家人種地,根本不需要分地。
當然,這也是說咱們族裏以後就這樣,不在買地的情況下,
可我會讓你們一直這樣嗎,到時候咱們好好發展,多買地,還會給添加人口的人家多分地,
不管生閨女還是生小子都能多分,所以咱們沈家村的閨女小子都是一樣,先不說以後嫁人的事兒,
起碼你們能白種十幾年的三畝多地,就算以後閨女嫁人了,你們對閨女好,
多半閨女是不會把地帶走的,都會交給家裏繼續種,這樣到時候也是閨女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