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憶當年趣事
小仙女古穿今,我的家在東北 作者:標記藍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恰好,客廳的電話響了,劉雪梅接起來一聽,是大嫂的聲音:“雪梅,豆包是不是跑到你家了?”
“對啊,這是怎麽回事?”
黃珊哭笑不得的解釋:“我跟豆包說了,娘去了你那裏,它沒等我說完,就自己跑了。
真是一刻都離不了老太太。知道它沒跑丟我就放心了。娘想吃什麽點心了,隻管打電話過來,我給你們送去。”
劉雪梅見老太太擺手,就拒絕了:“我在家閑著,娘想吃什麽,我給她做就成了。不用麻煩大嫂。”
兩人閑扯了幾句,就掛了電話。
水冰月端了一盤四神山藥棗泥糕過來,放到茶幾上,給姥姥吃。
林姥姥笑眯眯的問:“冰月,這是什麽新花樣?以前沒有見過。”
“這個是酸棗仁糕,前一段時間我爹有點失眠,又不喜歡吃中藥的湯湯水水。我就把安神的藥材按比例磨成粉,做成了糕點。”
林姥姥點頭:“人上了年紀,確實容易睡眠少,還容易心煩意亂。那我就嚐嚐。”
老太太拿了一小塊嚐了嚐,酸酸甜甜挺開胃的,感覺比較開胃。誇讚了句:“還不錯。”
豆包蹲在林姥姥腳邊,期待的看著她。眼睛裏都是想吃兩個字。
這饞包的模樣逗笑了劉雪梅:“娘,豆包很像小孩子,它這是想吃呢。”
老太太沒有直接喂,而是為了句:“冰月,這點心小狗能吃嗎?”
“可以,但是不能多吃。”
老太太就拿了一塊喂給豆包。它小心的咬住糕點,等主人鬆手了才整個吞進嘴裏,仔細品嚐起來。
可能對於狗來說,這個糕點過於酸了,它吃完一塊,就自覺的跑遠了。
把劉雪梅逗笑了:“豆包的表情可真豐富。怕是覺得酸了。”
半天不見其他人回來,老太太關心的問了句:“建國他們兄弟幾個都回自己家去了?”
“是啊,畢竟明天有媳婦的要去看嶽父嶽母,沒結婚的也要去看看對象的爸爸媽媽。
小六和小七都有對象,就等年齡夠了領證呢。時間過得真快。
我也不想像往年一樣,大家都聚在這裏,人越來越多,感覺家裏地方都不夠用了。”
水冰月坐在娘和姥姥中間,認真的開口:“七哥新開發的別墅區給爹娘留了一套,三層小樓,帶院子,獨門獨戶。
等完工了,我們可以搬去那裏住。家裏人再翻上兩倍也住的下。”
劉雪梅第一次聽說,驚喜的問:“真的嗎?等建成了我去看看再說。我不是很喜歡換地方。”
水冰月點點頭:“那具體的時間就要問七哥了,我不是很清楚。”
林姥姥問起了小小紫:“冰月,怎麽不見那個小紫貂?”
“小小紫現在不是在四哥家,就是在我師父家,過得很瀟灑。我沒時間照顧它。”
“原來是這樣,說起來小小紫也有六歲了,不知道小白現在如何了?我們很久沒有回過老家了。”
水冰月把腦袋虛靠在姥姥的肩膀上,緩緩的說道:“小白喜歡山野,即使我們回去,也不一定能見到它。
當初要不是小白實在特殊,照我愛吃肉的性子,它早就成了盤中餐。更不會有後來的小小紫了。”
老太太被逗的咯咯直笑,拿布滿皺紋的手掌輕輕拍在這個外孫女的肩膀上:“你一說,我就想起你小時候調皮的模樣。把家裏的野雞攆的到處跑。
三歲多的娃娃,拉著一個好幾百斤的大野豬往家拖,怎麽看都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劉雪梅也加入回憶的隊伍:“還有一年過年,冰月第一次去滑雪,就有傻麅子非要跟著她,最後變成了餃子餡兒。”
水冰月聽著兩位長輩越說越多,感覺自己的臉都紅起來。
當時不覺得有什麽,如今想起來,感覺真的太幼稚了。
趕緊轉移話題:“今天晚上姥姥想吃什麽?家裏炸了很多帶魚段,吃的時候再過遍油,魚刺都能炸酥,不怕紮嗓子了。”
“吃點丸子湯配上大饅頭,酸酸辣辣的,暖和舒坦。”
劉雪梅拍板:“那晚上就做這個,一切都聽娘的。”
小六開車把大哥一家送回家後,就去了周家。發現周家沒什麽煙火氣。就周嘉萍一個人在家。
他心疼的說:“家裏沒人,怎麽不去我家過年?”
周嘉萍拉著人在沙發上坐下:“我習慣了,爸爸和哥哥們今天有別的事,昨天晚上我們吃了團圓飯的。
明天還要去我外婆家,我肯定不能去你們家了。我感覺明天肯定有大事發生。”
小六好奇的問:“為什麽這麽說?”
“我媽回來了,但是沒回這裏,直接住在外婆家。爸爸前幾天還問我,他要是跟媽媽分開了,我會不會難過?”
小六把對象摟在懷裏,輕拍她的背:“別難過,你有我。”
周嘉萍猛的笑了一下:“我不難過,畢竟媽媽缺席的時間很久了。我早就過了吵著要媽媽的年紀了。
我就是比較心疼爸爸,不知道他跟媽媽分開後,能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現在說什麽都太早,等真的到那一天,我們一起想辦法。周叔叔挺不容易的。”
“誰說不是呢?不過爸爸和三個哥哥工作狂的狀態,不太好找對象。除非是和他們誌同道合,或者極度崇拜的人才行。”
小六想了想,問了句:“那你爸爸和哥哥們今天晚上回家不?他們要是不回,你跟我去我們家,明天一早把你送回來。
放你一個人在家,我不是很放心。畢竟……你長得這麽漂亮。過年的時候其實治安比平時還要糟糕。”
周嘉萍點頭:“那我留個字條,跟你一起走。”
等周爸爸晚上回家的時候,隻看到了茶幾上的字條,感慨了一句:“還是女兒的命最好。”
周嘉寧和周嘉誠,周啟明回來的時候,就看到隻有爸爸一個人在廚房做飯。
知道妹妹被小六拐走後,都是覺得女大不中留。但也慶幸有人在他們沒空的時候關心妹妹。
“對啊,這是怎麽回事?”
黃珊哭笑不得的解釋:“我跟豆包說了,娘去了你那裏,它沒等我說完,就自己跑了。
真是一刻都離不了老太太。知道它沒跑丟我就放心了。娘想吃什麽點心了,隻管打電話過來,我給你們送去。”
劉雪梅見老太太擺手,就拒絕了:“我在家閑著,娘想吃什麽,我給她做就成了。不用麻煩大嫂。”
兩人閑扯了幾句,就掛了電話。
水冰月端了一盤四神山藥棗泥糕過來,放到茶幾上,給姥姥吃。
林姥姥笑眯眯的問:“冰月,這是什麽新花樣?以前沒有見過。”
“這個是酸棗仁糕,前一段時間我爹有點失眠,又不喜歡吃中藥的湯湯水水。我就把安神的藥材按比例磨成粉,做成了糕點。”
林姥姥點頭:“人上了年紀,確實容易睡眠少,還容易心煩意亂。那我就嚐嚐。”
老太太拿了一小塊嚐了嚐,酸酸甜甜挺開胃的,感覺比較開胃。誇讚了句:“還不錯。”
豆包蹲在林姥姥腳邊,期待的看著她。眼睛裏都是想吃兩個字。
這饞包的模樣逗笑了劉雪梅:“娘,豆包很像小孩子,它這是想吃呢。”
老太太沒有直接喂,而是為了句:“冰月,這點心小狗能吃嗎?”
“可以,但是不能多吃。”
老太太就拿了一塊喂給豆包。它小心的咬住糕點,等主人鬆手了才整個吞進嘴裏,仔細品嚐起來。
可能對於狗來說,這個糕點過於酸了,它吃完一塊,就自覺的跑遠了。
把劉雪梅逗笑了:“豆包的表情可真豐富。怕是覺得酸了。”
半天不見其他人回來,老太太關心的問了句:“建國他們兄弟幾個都回自己家去了?”
“是啊,畢竟明天有媳婦的要去看嶽父嶽母,沒結婚的也要去看看對象的爸爸媽媽。
小六和小七都有對象,就等年齡夠了領證呢。時間過得真快。
我也不想像往年一樣,大家都聚在這裏,人越來越多,感覺家裏地方都不夠用了。”
水冰月坐在娘和姥姥中間,認真的開口:“七哥新開發的別墅區給爹娘留了一套,三層小樓,帶院子,獨門獨戶。
等完工了,我們可以搬去那裏住。家裏人再翻上兩倍也住的下。”
劉雪梅第一次聽說,驚喜的問:“真的嗎?等建成了我去看看再說。我不是很喜歡換地方。”
水冰月點點頭:“那具體的時間就要問七哥了,我不是很清楚。”
林姥姥問起了小小紫:“冰月,怎麽不見那個小紫貂?”
“小小紫現在不是在四哥家,就是在我師父家,過得很瀟灑。我沒時間照顧它。”
“原來是這樣,說起來小小紫也有六歲了,不知道小白現在如何了?我們很久沒有回過老家了。”
水冰月把腦袋虛靠在姥姥的肩膀上,緩緩的說道:“小白喜歡山野,即使我們回去,也不一定能見到它。
當初要不是小白實在特殊,照我愛吃肉的性子,它早就成了盤中餐。更不會有後來的小小紫了。”
老太太被逗的咯咯直笑,拿布滿皺紋的手掌輕輕拍在這個外孫女的肩膀上:“你一說,我就想起你小時候調皮的模樣。把家裏的野雞攆的到處跑。
三歲多的娃娃,拉著一個好幾百斤的大野豬往家拖,怎麽看都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劉雪梅也加入回憶的隊伍:“還有一年過年,冰月第一次去滑雪,就有傻麅子非要跟著她,最後變成了餃子餡兒。”
水冰月聽著兩位長輩越說越多,感覺自己的臉都紅起來。
當時不覺得有什麽,如今想起來,感覺真的太幼稚了。
趕緊轉移話題:“今天晚上姥姥想吃什麽?家裏炸了很多帶魚段,吃的時候再過遍油,魚刺都能炸酥,不怕紮嗓子了。”
“吃點丸子湯配上大饅頭,酸酸辣辣的,暖和舒坦。”
劉雪梅拍板:“那晚上就做這個,一切都聽娘的。”
小六開車把大哥一家送回家後,就去了周家。發現周家沒什麽煙火氣。就周嘉萍一個人在家。
他心疼的說:“家裏沒人,怎麽不去我家過年?”
周嘉萍拉著人在沙發上坐下:“我習慣了,爸爸和哥哥們今天有別的事,昨天晚上我們吃了團圓飯的。
明天還要去我外婆家,我肯定不能去你們家了。我感覺明天肯定有大事發生。”
小六好奇的問:“為什麽這麽說?”
“我媽回來了,但是沒回這裏,直接住在外婆家。爸爸前幾天還問我,他要是跟媽媽分開了,我會不會難過?”
小六把對象摟在懷裏,輕拍她的背:“別難過,你有我。”
周嘉萍猛的笑了一下:“我不難過,畢竟媽媽缺席的時間很久了。我早就過了吵著要媽媽的年紀了。
我就是比較心疼爸爸,不知道他跟媽媽分開後,能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現在說什麽都太早,等真的到那一天,我們一起想辦法。周叔叔挺不容易的。”
“誰說不是呢?不過爸爸和三個哥哥工作狂的狀態,不太好找對象。除非是和他們誌同道合,或者極度崇拜的人才行。”
小六想了想,問了句:“那你爸爸和哥哥們今天晚上回家不?他們要是不回,你跟我去我們家,明天一早把你送回來。
放你一個人在家,我不是很放心。畢竟……你長得這麽漂亮。過年的時候其實治安比平時還要糟糕。”
周嘉萍點頭:“那我留個字條,跟你一起走。”
等周爸爸晚上回家的時候,隻看到了茶幾上的字條,感慨了一句:“還是女兒的命最好。”
周嘉寧和周嘉誠,周啟明回來的時候,就看到隻有爸爸一個人在廚房做飯。
知道妹妹被小六拐走後,都是覺得女大不中留。但也慶幸有人在他們沒空的時候關心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