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與前朝不同,自建朝起,太祖便定下規矩,特命翰林院編修一同上朝,如實記錄早朝君臣所言之事。
翰林院編修主要負責修撰國史,實錄以及起草詔書,非進士一甲而不得授,上朝時不得出聲,隻管記錄。
太祖認為,前史利於後世之鑒,往昔各朝之事,大同小異,今朝實錄時記,對比鑒之,方能及時修正,以保大魏盛世永存。
今日隨朝實錄的正是翰林院編修王靖風。
他安安靜靜地坐在角落裏,身前放著大約三尺長的小桌案,上頭放著筆墨紙硯。
望著一個個走入大殿在自己位置上站定的大人們,他悄悄地翻了一個白眼,心中大歎無趣。
正閑的發慌之時,瞧著最後走進來的人,他眼睛忽然一亮,暗道:今日恐怕有樂子看了。
時辰一到,鳴梢三聲後,眾臣跪迎。
身著明黃色龍袍的天子在上頭的龍椅上端正坐下,身邊立著大太監吳安德。
永慶帝目光犀利的朝下頭掃了一圈,視線落在董文川身上時,停了一下,雖神色不變,但伺候了多少年的吳安德立馬感受到了天子陡然升起的怒意。
他心裏哀嚎,這位董大人要出什麽幺蛾子,不曉得龍椅上的這位近些年來愈發的難伺候了?
吳安德睃了一眼角落裏已經低頭提筆的王靖風,見那筆杆晃動,心裏更是犯愁。
許是到了年紀,永慶帝抓著權利不放的同時,格外看重自己的名聲,想要在史書上留下個賢名。
偏這幾年,天災人禍連趟的往外冒,永慶帝最擔心的便是有人會將這些和天子不賢明扯到一塊,到時後有那不長眼的該讓他下什麽罪己詔,已評天怒。
是以朝堂上,除了歌功頌德的好事,其餘之事皆是上了折子留到下朝後處理。
吳安德隻盼著這位董大人是個懂事的,莫要去給自己招惹麻煩,到時候再牽連了別人。
然而事實卻是越怕什麽便越來什麽。
“臣有本奏!”高亢的聲音陡然炸響,吳安德順著聲音看去,額角猛地一跳,就見那位蓄著美髯的丁禦史出列,站在了大殿中央。
慢了一步的董文川望著丁禦史,半隻腳跨在外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猶豫片刻,他磨了磨牙,下定決心:“臣亦有本奏!”
眾人身形不動,僅用餘光去瞥了那二人一眼,又偷偷去窺探上頭永慶帝的臉色,隻見這位帝王雖嘴角上揚,但那眯起的眼睛看下來的目光已逐漸發冷。
眾臣看的一驚,心頭發顫,趕緊垂頭,目不斜視,老老實實地的裝起了鵪鶉,隻留一雙耳朵支棱著聽熱鬧。
王靖風仗著自己的職責,手中筆忙個不停,甚至趁著無人說話之際,另抽出一張紙,準備畫一幅早朝君臣“相宜”圖。
反正他的職責在於實錄,這有字又有畫才是“實”嘛,任誰也不能說他有錯。
“董卿要奏什麽?”永慶帝冷笑道。
聽到先問了他,董文川心下一鬆,垂眸重新擺出那副受了委屈的表情,“噗通”一聲,跪到地上:“求陛下給臣做主,臣讓人打了!”
永慶帝望著唱念做打的董文川,放在腿上的手指輕點膝蓋,甚是配合地問道:“哦?何人敢打朕的吏部尚書?”
聽得這一聲拉長的“哦”,吳安德站的愈發板正恭敬。
董文川心頭一喜,抹了把臉,仿佛擦淚一般,哭嚎道:“不是旁人,正是那寧遠伯……昨夜衝到臣的府門前,當眾把臣痛打了一頓,在場有許多人為證……求陛下給臣做主!”說著,董文川跪伏在地。
話音一落,立刻有人出列:“陛下,寧遠伯素有紈絝之名,常於京中走馬逗鳥,不務正業……此次又公然毆打朝廷大員,目無法紀至此,藐視聖威,還望陛下嚴懲,以儆效尤。”
出言的竟是工部右侍郎呂蒼術!
“臣亦附言!”另有一人出列,高聲附和,是禮部尚書梅明理。
此二人董文川私交甚密,是以寫好奏本後,董文川連夜遞了消息,讓二人在今日朝堂上為他出言。
呂蒼術和梅明理覺得,不過是收拾一個勢微的寧遠伯,自無不可。
武相顯聽到三人的話,心裏如酷暑夏日喝了一盞涼茶一般舒爽,甚至想跟著參上一參。可一想到前陣子被罰跪的事,他就打消了這個主意,老老實實地站著看熱鬧。
有人見此情形,不禁暗自感歎,寧遠伯府這會兒沒有人上朝,竟連個出言反駁的人都沒有……
看著三人一個跪著,兩個躬身而立,永慶帝也不叫起,目光轉而落到最早出聲的丁禦史身上,一字一頓地問道:“丁愛卿是否如董卿一般,亦要參寧遠伯一本?”
丁禦史不屑地看了董文川三人一眼,挪動腳步,一副不屑與之為伍的模樣,開了口:“陛下!臣參董文川枉顧禮法,以下犯上,以權謀私,阻撓縣令風懷遠辦差查案。”
風懷遠?
有些人頭次聽說這個名字,不由得好奇,想要詢問,卻又懼聖威,便拿眼睛去瞄那位丁禦史。
“風懷遠?沒想到這裏頭還有他的事。”永慶帝語氣淡淡的說道,“罔顧禮法?以下犯上?以權謀私?阻撓辦差查案?董文川,他的話你有什麽要解釋的?”
“陛下明鑒……丁大人所說,臣一概不知啊!”
“不知?”永慶帝嗤笑一聲,朝著丁禦史追問道,“丁愛卿所言之罪名,可與董文川所奏之事有關?”
“陛下聖明。”丁禦史躬身一拜,“昨夜臣聽下人來稟……陛下知道的,臣在每位大人府外派了小廝看著,在其位,謀其職,務必幫助眾位同僚做個對我大魏有用且正的好官。”
這話一出,在場之人無不變色,很想開口大罵這位丁禦史,可人家早就有言在先告知過眾人,又在今上那裏過了明路,若是揪著這事去罵人,不是擺明了自己心虛嘛。
“嗯……在其位,謀其職……說的好,繼續說。”永慶帝的附和讚同更是讓眾臣一點怨言都不敢出。
翰林院編修主要負責修撰國史,實錄以及起草詔書,非進士一甲而不得授,上朝時不得出聲,隻管記錄。
太祖認為,前史利於後世之鑒,往昔各朝之事,大同小異,今朝實錄時記,對比鑒之,方能及時修正,以保大魏盛世永存。
今日隨朝實錄的正是翰林院編修王靖風。
他安安靜靜地坐在角落裏,身前放著大約三尺長的小桌案,上頭放著筆墨紙硯。
望著一個個走入大殿在自己位置上站定的大人們,他悄悄地翻了一個白眼,心中大歎無趣。
正閑的發慌之時,瞧著最後走進來的人,他眼睛忽然一亮,暗道:今日恐怕有樂子看了。
時辰一到,鳴梢三聲後,眾臣跪迎。
身著明黃色龍袍的天子在上頭的龍椅上端正坐下,身邊立著大太監吳安德。
永慶帝目光犀利的朝下頭掃了一圈,視線落在董文川身上時,停了一下,雖神色不變,但伺候了多少年的吳安德立馬感受到了天子陡然升起的怒意。
他心裏哀嚎,這位董大人要出什麽幺蛾子,不曉得龍椅上的這位近些年來愈發的難伺候了?
吳安德睃了一眼角落裏已經低頭提筆的王靖風,見那筆杆晃動,心裏更是犯愁。
許是到了年紀,永慶帝抓著權利不放的同時,格外看重自己的名聲,想要在史書上留下個賢名。
偏這幾年,天災人禍連趟的往外冒,永慶帝最擔心的便是有人會將這些和天子不賢明扯到一塊,到時後有那不長眼的該讓他下什麽罪己詔,已評天怒。
是以朝堂上,除了歌功頌德的好事,其餘之事皆是上了折子留到下朝後處理。
吳安德隻盼著這位董大人是個懂事的,莫要去給自己招惹麻煩,到時候再牽連了別人。
然而事實卻是越怕什麽便越來什麽。
“臣有本奏!”高亢的聲音陡然炸響,吳安德順著聲音看去,額角猛地一跳,就見那位蓄著美髯的丁禦史出列,站在了大殿中央。
慢了一步的董文川望著丁禦史,半隻腳跨在外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猶豫片刻,他磨了磨牙,下定決心:“臣亦有本奏!”
眾人身形不動,僅用餘光去瞥了那二人一眼,又偷偷去窺探上頭永慶帝的臉色,隻見這位帝王雖嘴角上揚,但那眯起的眼睛看下來的目光已逐漸發冷。
眾臣看的一驚,心頭發顫,趕緊垂頭,目不斜視,老老實實地的裝起了鵪鶉,隻留一雙耳朵支棱著聽熱鬧。
王靖風仗著自己的職責,手中筆忙個不停,甚至趁著無人說話之際,另抽出一張紙,準備畫一幅早朝君臣“相宜”圖。
反正他的職責在於實錄,這有字又有畫才是“實”嘛,任誰也不能說他有錯。
“董卿要奏什麽?”永慶帝冷笑道。
聽到先問了他,董文川心下一鬆,垂眸重新擺出那副受了委屈的表情,“噗通”一聲,跪到地上:“求陛下給臣做主,臣讓人打了!”
永慶帝望著唱念做打的董文川,放在腿上的手指輕點膝蓋,甚是配合地問道:“哦?何人敢打朕的吏部尚書?”
聽得這一聲拉長的“哦”,吳安德站的愈發板正恭敬。
董文川心頭一喜,抹了把臉,仿佛擦淚一般,哭嚎道:“不是旁人,正是那寧遠伯……昨夜衝到臣的府門前,當眾把臣痛打了一頓,在場有許多人為證……求陛下給臣做主!”說著,董文川跪伏在地。
話音一落,立刻有人出列:“陛下,寧遠伯素有紈絝之名,常於京中走馬逗鳥,不務正業……此次又公然毆打朝廷大員,目無法紀至此,藐視聖威,還望陛下嚴懲,以儆效尤。”
出言的竟是工部右侍郎呂蒼術!
“臣亦附言!”另有一人出列,高聲附和,是禮部尚書梅明理。
此二人董文川私交甚密,是以寫好奏本後,董文川連夜遞了消息,讓二人在今日朝堂上為他出言。
呂蒼術和梅明理覺得,不過是收拾一個勢微的寧遠伯,自無不可。
武相顯聽到三人的話,心裏如酷暑夏日喝了一盞涼茶一般舒爽,甚至想跟著參上一參。可一想到前陣子被罰跪的事,他就打消了這個主意,老老實實地站著看熱鬧。
有人見此情形,不禁暗自感歎,寧遠伯府這會兒沒有人上朝,竟連個出言反駁的人都沒有……
看著三人一個跪著,兩個躬身而立,永慶帝也不叫起,目光轉而落到最早出聲的丁禦史身上,一字一頓地問道:“丁愛卿是否如董卿一般,亦要參寧遠伯一本?”
丁禦史不屑地看了董文川三人一眼,挪動腳步,一副不屑與之為伍的模樣,開了口:“陛下!臣參董文川枉顧禮法,以下犯上,以權謀私,阻撓縣令風懷遠辦差查案。”
風懷遠?
有些人頭次聽說這個名字,不由得好奇,想要詢問,卻又懼聖威,便拿眼睛去瞄那位丁禦史。
“風懷遠?沒想到這裏頭還有他的事。”永慶帝語氣淡淡的說道,“罔顧禮法?以下犯上?以權謀私?阻撓辦差查案?董文川,他的話你有什麽要解釋的?”
“陛下明鑒……丁大人所說,臣一概不知啊!”
“不知?”永慶帝嗤笑一聲,朝著丁禦史追問道,“丁愛卿所言之罪名,可與董文川所奏之事有關?”
“陛下聖明。”丁禦史躬身一拜,“昨夜臣聽下人來稟……陛下知道的,臣在每位大人府外派了小廝看著,在其位,謀其職,務必幫助眾位同僚做個對我大魏有用且正的好官。”
這話一出,在場之人無不變色,很想開口大罵這位丁禦史,可人家早就有言在先告知過眾人,又在今上那裏過了明路,若是揪著這事去罵人,不是擺明了自己心虛嘛。
“嗯……在其位,謀其職……說的好,繼續說。”永慶帝的附和讚同更是讓眾臣一點怨言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