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洛昌華倒吸了一口氣,接著如小雞啄米一般連連點頭:
“聰明啊,莫不是同道中人……我這人極愛探聽這些風月之事,奈何碰不到誌同道合,又有慧根之人。
你來我折縣,平日也不必守在那,我倆探遍大魏所有風流秘聞,再編成書冊,以供後人傳閱,實乃大功德一件。”
趙卿諾咧著嘴,萬分嫌棄地橫了他一眼:
“我福薄命淺,這種功德容易把我壓得魂飛魄散,還是你自己獨享吧……那貴人身份你可知道?”
話鋒一轉,把話題再次拉回正道。
洛昌華被拒絕了也不惱,聳了聳肩膀痛痛快快地吐出了一句話:
“聽說是最上頭那一位的妹妹……這位貴人可比廖實甫大了十來歲呢……嘖嘖,真乃勇士也。”
想法得了證實,趙卿諾對永慶帝驀地生出幾分無語,自家人做了錯事,不說想法子平了臣子心中之怨,怎得還行這種猜忌戒備之道。
一麵仰仗著魏老將軍抵禦柔桓一族,一麵讓廖實甫行戒備打壓之法,真是讓人想罵上幾句。
趙卿諾正在心裏嘀咕著,又聽到洛昌華的感慨之言,便順嘴接了句話:
“你出身好,自然不曉得對於那些一門心思想往上爬,又不想努力的人來說,年長的姐姐究竟有多好……我去睡了,等下你趕車。”
說罷,翻身跳上鏢車,徑直躺下睡了過去。
“啊?啊?啊?”
洛昌華茫然的望著已經躺平的少女,連“啊”了三聲,實在是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想上去追問,可又覺得,得到的答案,必定會顛覆自己受過的教育認知。
歇了大約兩個時辰,眾人再次出發。
晃晃悠悠的鏢車頂上,趙卿諾睜開眼睛望著不見一朵浮雲的天空,思緒漸漸飄遠,撚指一數,離京已經快一個月……
此時的京城皇宮內,風懷遠看著手中的書信,聚在眉宇間犯愁倏地一散,輕笑出聲:
“不愧是裴謹,他早已算到衛邗會刁難他,借著刁難正好募集人手……讓裴謹行募兵之事,衛邗真是好算計……
我朝自太祖平定天下起,雖未正式廢除募兵,但從設立軍戶之日起,邊軍之兵皆出自軍戶之家。
現讓裴謹募兵,強行征兵必生民怨,可若招不來兵,又會落得個辦事不力的名頭……
當真是陰險,這主意瞧著像是衛長齡的手段,以衛邗那魯莽性子可想不出這一招。
好在裴謹已提前預料到,做了準備,但願他萬事順利。”
坐在風懷遠對麵的太子褚忺點了點頭,語氣感慨:
“也幸得平昭招攬此人,若不然,北境之事還不知要拖到何時……剩下的便等他的好消息吧。”
說到裴謹,太子忽地想起另一人,他話鋒一轉,問道,“那位趙姑娘托你之事如何了?錢元已經抓了好些日子,以平昭之能必定有所收獲。”
談及此事,風懷遠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來,眉宇間的愁悶再次聚攏:
“錢家老夫人透露了一些事,來換錢元不過堂受審,不受大刑……錢家趁運茶之際,替襄王偷運各地稅收,以及百姓。
同時,她說手裏還有一份名單,想用這名單換錢元一條生路……殿下,雖再言已知晚矣,可您真不該放襄王離京!”
太子並不後悔放走襄王褚忺,卻從風懷遠的話裏察覺出他心中的糾結:
“父皇時日無多,我又如何忍心違逆他的心願……哎,希望四弟顧惜百姓,莫行兵革之事……倒是錢元,你可是動了與錢老夫人交易的心思?”
風懷遠沉默不語,盯著信紙落款處的“裴謹”二字。
思索著若是反悔,會有什麽後果。
他並不擔心裴謹,裴謹如今行事件件掛在趙卿諾身上,是以隻要安撫住了趙卿諾,他們的合作就不會有問題……
太子看到風懷遠的眉頭幾乎要擰成一個死疙瘩,出聲勸道:
“平昭,孤知曉你心中所想,隻是你既然答應了那位趙姑娘,又怎可食言。”
風懷遠垂目歎息,突然問道:“前日聽殿下說國庫空虛,可有解決之道?”
太子苦笑著搖了搖頭:“不過兩日,哪裏能尋到解決之法,睢陽重建要錢……臨近冬日,將士們的軍餉冬衣也要錢……
寧遠伯來報,京中又多了許多流民,這些人的安置、返鄉,凍災的儲備應對,還有其他各處,樣樣件件皆少不了那些黃白之物。而國庫的錢……不提也罷。”
當年,永慶帝不滿意永平康大長公主的園寢,力排眾議在自己陵寢旁另添一墓以葬之。
因著時間倉促,所耗人力物力,數額驚人。
不僅掏盡了永慶帝的私庫,還挪用了國庫,征夫萬人,耗時兩年才改建完成。
加之後頭一件又一件的事,國庫進的不如出的多,如今已經所剩無幾。
想起永慶帝辦的幾件糟心事,太子和風懷遠不由得連連搖頭歎氣。
“可大長公主根本不願葬回京城,隻想留在陳先生家鄉……為了一己私欲,勞民傷財,是非公主所願。”風懷遠的聲音裏已經帶了幾分指責。
他本是孤兒,得永平康大長公主收養教導長大,卻無法讓她按著自己的心意葬在陳元知的故鄉,實在是愧對養育之恩。
風懷遠握著信的手指微微收緊,對永慶帝厭惡不可抑製的再次冒了出來,
“殿下,銀錢之事也好解決,前頭抓的那些大人們,各個家資豐厚,多抄上幾家,或者幹脆全抄了,應能得不少……
另外,錢家那邊,憑他家做下的事,滿門抄斬,都是輕的,隻有一份名單可不成,……殿下莫要憂心銀錢的事,微臣會為您尋來……”
說著將手中的信已經放回了說案,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太子聽得心裏一咯噔,急急開口:
“平昭要作何?父皇沒有幾日了,孤不想在此時惹他不快煩憂。
再者那些人是可惡,可並未到了抄家滅族的地步……況且,你不是答應了那位趙姑娘,如何好食言!”
洛昌華倒吸了一口氣,接著如小雞啄米一般連連點頭:
“聰明啊,莫不是同道中人……我這人極愛探聽這些風月之事,奈何碰不到誌同道合,又有慧根之人。
你來我折縣,平日也不必守在那,我倆探遍大魏所有風流秘聞,再編成書冊,以供後人傳閱,實乃大功德一件。”
趙卿諾咧著嘴,萬分嫌棄地橫了他一眼:
“我福薄命淺,這種功德容易把我壓得魂飛魄散,還是你自己獨享吧……那貴人身份你可知道?”
話鋒一轉,把話題再次拉回正道。
洛昌華被拒絕了也不惱,聳了聳肩膀痛痛快快地吐出了一句話:
“聽說是最上頭那一位的妹妹……這位貴人可比廖實甫大了十來歲呢……嘖嘖,真乃勇士也。”
想法得了證實,趙卿諾對永慶帝驀地生出幾分無語,自家人做了錯事,不說想法子平了臣子心中之怨,怎得還行這種猜忌戒備之道。
一麵仰仗著魏老將軍抵禦柔桓一族,一麵讓廖實甫行戒備打壓之法,真是讓人想罵上幾句。
趙卿諾正在心裏嘀咕著,又聽到洛昌華的感慨之言,便順嘴接了句話:
“你出身好,自然不曉得對於那些一門心思想往上爬,又不想努力的人來說,年長的姐姐究竟有多好……我去睡了,等下你趕車。”
說罷,翻身跳上鏢車,徑直躺下睡了過去。
“啊?啊?啊?”
洛昌華茫然的望著已經躺平的少女,連“啊”了三聲,實在是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想上去追問,可又覺得,得到的答案,必定會顛覆自己受過的教育認知。
歇了大約兩個時辰,眾人再次出發。
晃晃悠悠的鏢車頂上,趙卿諾睜開眼睛望著不見一朵浮雲的天空,思緒漸漸飄遠,撚指一數,離京已經快一個月……
此時的京城皇宮內,風懷遠看著手中的書信,聚在眉宇間犯愁倏地一散,輕笑出聲:
“不愧是裴謹,他早已算到衛邗會刁難他,借著刁難正好募集人手……讓裴謹行募兵之事,衛邗真是好算計……
我朝自太祖平定天下起,雖未正式廢除募兵,但從設立軍戶之日起,邊軍之兵皆出自軍戶之家。
現讓裴謹募兵,強行征兵必生民怨,可若招不來兵,又會落得個辦事不力的名頭……
當真是陰險,這主意瞧著像是衛長齡的手段,以衛邗那魯莽性子可想不出這一招。
好在裴謹已提前預料到,做了準備,但願他萬事順利。”
坐在風懷遠對麵的太子褚忺點了點頭,語氣感慨:
“也幸得平昭招攬此人,若不然,北境之事還不知要拖到何時……剩下的便等他的好消息吧。”
說到裴謹,太子忽地想起另一人,他話鋒一轉,問道,“那位趙姑娘托你之事如何了?錢元已經抓了好些日子,以平昭之能必定有所收獲。”
談及此事,風懷遠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來,眉宇間的愁悶再次聚攏:
“錢家老夫人透露了一些事,來換錢元不過堂受審,不受大刑……錢家趁運茶之際,替襄王偷運各地稅收,以及百姓。
同時,她說手裏還有一份名單,想用這名單換錢元一條生路……殿下,雖再言已知晚矣,可您真不該放襄王離京!”
太子並不後悔放走襄王褚忺,卻從風懷遠的話裏察覺出他心中的糾結:
“父皇時日無多,我又如何忍心違逆他的心願……哎,希望四弟顧惜百姓,莫行兵革之事……倒是錢元,你可是動了與錢老夫人交易的心思?”
風懷遠沉默不語,盯著信紙落款處的“裴謹”二字。
思索著若是反悔,會有什麽後果。
他並不擔心裴謹,裴謹如今行事件件掛在趙卿諾身上,是以隻要安撫住了趙卿諾,他們的合作就不會有問題……
太子看到風懷遠的眉頭幾乎要擰成一個死疙瘩,出聲勸道:
“平昭,孤知曉你心中所想,隻是你既然答應了那位趙姑娘,又怎可食言。”
風懷遠垂目歎息,突然問道:“前日聽殿下說國庫空虛,可有解決之道?”
太子苦笑著搖了搖頭:“不過兩日,哪裏能尋到解決之法,睢陽重建要錢……臨近冬日,將士們的軍餉冬衣也要錢……
寧遠伯來報,京中又多了許多流民,這些人的安置、返鄉,凍災的儲備應對,還有其他各處,樣樣件件皆少不了那些黃白之物。而國庫的錢……不提也罷。”
當年,永慶帝不滿意永平康大長公主的園寢,力排眾議在自己陵寢旁另添一墓以葬之。
因著時間倉促,所耗人力物力,數額驚人。
不僅掏盡了永慶帝的私庫,還挪用了國庫,征夫萬人,耗時兩年才改建完成。
加之後頭一件又一件的事,國庫進的不如出的多,如今已經所剩無幾。
想起永慶帝辦的幾件糟心事,太子和風懷遠不由得連連搖頭歎氣。
“可大長公主根本不願葬回京城,隻想留在陳先生家鄉……為了一己私欲,勞民傷財,是非公主所願。”風懷遠的聲音裏已經帶了幾分指責。
他本是孤兒,得永平康大長公主收養教導長大,卻無法讓她按著自己的心意葬在陳元知的故鄉,實在是愧對養育之恩。
風懷遠握著信的手指微微收緊,對永慶帝厭惡不可抑製的再次冒了出來,
“殿下,銀錢之事也好解決,前頭抓的那些大人們,各個家資豐厚,多抄上幾家,或者幹脆全抄了,應能得不少……
另外,錢家那邊,憑他家做下的事,滿門抄斬,都是輕的,隻有一份名單可不成,……殿下莫要憂心銀錢的事,微臣會為您尋來……”
說著將手中的信已經放回了說案,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太子聽得心裏一咯噔,急急開口:
“平昭要作何?父皇沒有幾日了,孤不想在此時惹他不快煩憂。
再者那些人是可惡,可並未到了抄家滅族的地步……況且,你不是答應了那位趙姑娘,如何好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