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約定:誰先結婚,就請另外一個當儐相,即使他在天涯海角,也要設法把他請來。
不久,其中一個去世了,活著的那個正準備結婚,不知該怎麽辦才好。於是,他去向懺悔神父請教。
“這事兒挺難辦,”神父說,“不過,你必須履行自己的諾言,即使他去世了,也得邀請他。到他的墓地去,該說什麽就說什麽。至於他能不能來參加你的婚禮,那就是他的事了。”
小夥子來到墓地,說:“老朋友,我要結婚了,你來當我的儐相吧!”
墳墓裂開了,朋友跳了出來。“我無論如何也要來的。我必須遵守諾言呀,要不然,不知要多久才能上天堂呢。”
他們先到新郎家,然後去教堂參加婚禮。接著,他參加了婚禮宴會,在宴會上,已去世的小夥子講了各種各樣的故事,但有關他在另一個世界裏的經曆,卻隻字不提。新郎非常想問他一些問題,可是沒有勇氣。婚宴結束後,那去世的人站起來說:“老朋友,我已滿足了你的要求,我回去時你能送我一程嗎?”
“哎呀!當然可以!不過,我可不能送得太遠,因為今晚是我的新婚之夜。”
“我明白,隨你的便,你隨時都可以回來。”
新郎吻別了新娘,說:“我出去一會兒,很快就回來。”他陪著去世的人走了。他們東扯葫蘆西扯瓢地聊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墓地。他們擁抱著要告別。活著的人心想:現在再不問他,以後永遠沒機會問了。於是,他鼓起勇氣,問道:“既然你已經死了,我來問你一件事兒:那個世界是什麽樣的呢?”
“這個我可說不清楚,”去世的人回答,“要是你想刨根究底的話,跟我一塊兒到天堂走一趟吧。”
墳墓又裂開了,活著的人跟著去世的人走了進去。他們兩個來到了天堂。去世的人把朋友帶到一座裝著金門的漂亮的水晶宮裏。那兒,天使們彈奏著豎琴,聖彼得拉著低音提琴,給升天的人們伴舞。看到這番奇異的景象,活著的人驚奇得如癡如呆。要不是天堂裏還有其他好些地方要看,天知道他會在這座宮殿裏呆多久。“到別處去看看吧,”去世的人說著,把他領進一座花園裏。花園裏的樹上並不是一簇簇樹葉,而是五顏六色會唱歌的小鳥。“別發呆啦,我們走吧。”去世的人說罷,領著他的朋友來到了一片草地。在那兒,天使們猶如一對對情侶,又快樂又優雅地翩翩起舞。“下麵我們到一顆星上去看一下吧。”星星上河裏流的不是水,而是葡萄酒,地上全是奶酪,真叫人百看不厭,久久舍不得離去。
突然,他吃了一驚,說:“啊,我的天哪!老朋友,我沒想到在這兒呆了這麽久,我得回到新娘那兒去了。她一定在為我擔擾呢。”
“你在天堂裏呆這麽一會兒就夠了?”
“夠了?要是我能選擇的話……”
“這兒還有許多地方值得一看哩!”
“我相信確實是這樣,不過我真的該回去了。”
“好吧,隨你的便吧。”去世的人陪他回到墳墓,然後就不見了。
活著的人走出墳墓,但他已經認不得原來的墓地了:裏麵擠滿了墓碑、塑像和參天大樹。他走出墓地,看到沿街一排排高樓大廈代替了過去簡陋的石頭小屋;街上到處是汽車和有軌電車,各種飛機掠過天空。“我這是在哪兒呢?莫非是我走錯了路?喲,這些人怎麽都這樣打扮!”
在街上,他叫住了過路的一個小個兒老人,問:“先生,請問這是什麽鎮?”
“你是指這座城市嗎?”
“對呀,是指這座城市。雖然我一直住在這兒,但我怎麽也認不出來了。請您帶我到昨天結婚的那戶人家去好嗎?”
“昨天?我剛好是教堂的司事,我敢肯定,昨天沒人結婚啊!”
“您這是什麽意思?我就是昨天結婚的那個人嘛!”接著,他向老人講述了隨同去世的朋友遊逛天堂的事情。
“你是在做夢吧,那是個古老的傳說了:有個新郎送朋友進墳墓,再也沒回來,新娘因此悲痛而死了。”
“根本不可能,我就是那個新郎!”
“聽著,現在你唯一可以弄清楚的辦法就是到教堂去,跟我們的主教大人談一談。”
“主教?可這兒鎮上隻有教區神父呀!”
“什麽教區神父?不知多少年前這兒就有主教啦!”於是,教堂司事帶他去見主教。
小夥子把自己的經曆告訴了主教。主教回想起小時候曾聽過的這個故事。他拿出教區的卷宗,開始一本本嘩嘩地翻起來。三十年前,沒有記載;五十年前,沒有;一百年前,沒有;二百年前,也沒有。他繼續翻著翻著,最後他在一頁發黃、破碎的紙上,用手指著上麵的名字說:“這是三百年前的記載,有個小夥子在墓地失蹤了,他的新娘因此傷心而死。不相信,你就看看這記載吧!”
“可是,我就是那個新郎呀!”
“那麽,你去過另一個世界了?跟我講講那兒的情形吧。”
小夥子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跌倒在地上咽了氣。他在天堂裏到底見到了什麽,一句也沒說出來。
(弗留利地區)——
注釋:
材料來源:多爾夫·佐朱特編《弗留利民間故事選》(烏迪內1927年版)第一六九頁;搜集地區:弗留利省科爾蒙斯;講述者:喬萬尼·米寧,1913年講述。
這個傳說體現了中世紀文學的重要主題:死亡、來世、時間老人。然而在這篇故事中,當代講故事的人把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帶進了故事畫麵:小鎮發展成大城市,汽車、電車、飛機。
不久,其中一個去世了,活著的那個正準備結婚,不知該怎麽辦才好。於是,他去向懺悔神父請教。
“這事兒挺難辦,”神父說,“不過,你必須履行自己的諾言,即使他去世了,也得邀請他。到他的墓地去,該說什麽就說什麽。至於他能不能來參加你的婚禮,那就是他的事了。”
小夥子來到墓地,說:“老朋友,我要結婚了,你來當我的儐相吧!”
墳墓裂開了,朋友跳了出來。“我無論如何也要來的。我必須遵守諾言呀,要不然,不知要多久才能上天堂呢。”
他們先到新郎家,然後去教堂參加婚禮。接著,他參加了婚禮宴會,在宴會上,已去世的小夥子講了各種各樣的故事,但有關他在另一個世界裏的經曆,卻隻字不提。新郎非常想問他一些問題,可是沒有勇氣。婚宴結束後,那去世的人站起來說:“老朋友,我已滿足了你的要求,我回去時你能送我一程嗎?”
“哎呀!當然可以!不過,我可不能送得太遠,因為今晚是我的新婚之夜。”
“我明白,隨你的便,你隨時都可以回來。”
新郎吻別了新娘,說:“我出去一會兒,很快就回來。”他陪著去世的人走了。他們東扯葫蘆西扯瓢地聊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墓地。他們擁抱著要告別。活著的人心想:現在再不問他,以後永遠沒機會問了。於是,他鼓起勇氣,問道:“既然你已經死了,我來問你一件事兒:那個世界是什麽樣的呢?”
“這個我可說不清楚,”去世的人回答,“要是你想刨根究底的話,跟我一塊兒到天堂走一趟吧。”
墳墓又裂開了,活著的人跟著去世的人走了進去。他們兩個來到了天堂。去世的人把朋友帶到一座裝著金門的漂亮的水晶宮裏。那兒,天使們彈奏著豎琴,聖彼得拉著低音提琴,給升天的人們伴舞。看到這番奇異的景象,活著的人驚奇得如癡如呆。要不是天堂裏還有其他好些地方要看,天知道他會在這座宮殿裏呆多久。“到別處去看看吧,”去世的人說著,把他領進一座花園裏。花園裏的樹上並不是一簇簇樹葉,而是五顏六色會唱歌的小鳥。“別發呆啦,我們走吧。”去世的人說罷,領著他的朋友來到了一片草地。在那兒,天使們猶如一對對情侶,又快樂又優雅地翩翩起舞。“下麵我們到一顆星上去看一下吧。”星星上河裏流的不是水,而是葡萄酒,地上全是奶酪,真叫人百看不厭,久久舍不得離去。
突然,他吃了一驚,說:“啊,我的天哪!老朋友,我沒想到在這兒呆了這麽久,我得回到新娘那兒去了。她一定在為我擔擾呢。”
“你在天堂裏呆這麽一會兒就夠了?”
“夠了?要是我能選擇的話……”
“這兒還有許多地方值得一看哩!”
“我相信確實是這樣,不過我真的該回去了。”
“好吧,隨你的便吧。”去世的人陪他回到墳墓,然後就不見了。
活著的人走出墳墓,但他已經認不得原來的墓地了:裏麵擠滿了墓碑、塑像和參天大樹。他走出墓地,看到沿街一排排高樓大廈代替了過去簡陋的石頭小屋;街上到處是汽車和有軌電車,各種飛機掠過天空。“我這是在哪兒呢?莫非是我走錯了路?喲,這些人怎麽都這樣打扮!”
在街上,他叫住了過路的一個小個兒老人,問:“先生,請問這是什麽鎮?”
“你是指這座城市嗎?”
“對呀,是指這座城市。雖然我一直住在這兒,但我怎麽也認不出來了。請您帶我到昨天結婚的那戶人家去好嗎?”
“昨天?我剛好是教堂的司事,我敢肯定,昨天沒人結婚啊!”
“您這是什麽意思?我就是昨天結婚的那個人嘛!”接著,他向老人講述了隨同去世的朋友遊逛天堂的事情。
“你是在做夢吧,那是個古老的傳說了:有個新郎送朋友進墳墓,再也沒回來,新娘因此悲痛而死了。”
“根本不可能,我就是那個新郎!”
“聽著,現在你唯一可以弄清楚的辦法就是到教堂去,跟我們的主教大人談一談。”
“主教?可這兒鎮上隻有教區神父呀!”
“什麽教區神父?不知多少年前這兒就有主教啦!”於是,教堂司事帶他去見主教。
小夥子把自己的經曆告訴了主教。主教回想起小時候曾聽過的這個故事。他拿出教區的卷宗,開始一本本嘩嘩地翻起來。三十年前,沒有記載;五十年前,沒有;一百年前,沒有;二百年前,也沒有。他繼續翻著翻著,最後他在一頁發黃、破碎的紙上,用手指著上麵的名字說:“這是三百年前的記載,有個小夥子在墓地失蹤了,他的新娘因此傷心而死。不相信,你就看看這記載吧!”
“可是,我就是那個新郎呀!”
“那麽,你去過另一個世界了?跟我講講那兒的情形吧。”
小夥子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跌倒在地上咽了氣。他在天堂裏到底見到了什麽,一句也沒說出來。
(弗留利地區)——
注釋:
材料來源:多爾夫·佐朱特編《弗留利民間故事選》(烏迪內1927年版)第一六九頁;搜集地區:弗留利省科爾蒙斯;講述者:喬萬尼·米寧,1913年講述。
這個傳說體現了中世紀文學的重要主題:死亡、來世、時間老人。然而在這篇故事中,當代講故事的人把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帶進了故事畫麵:小鎮發展成大城市,汽車、電車、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