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陳盛到底還是業餘的啊
港島:九七前影帝,九七後大亨 作者:不穿破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初開始對立賓多夫電站煙囪進行改造時,當地政府就已經開始提前造勢,宣傳這是陳盛發起的攀岩項目。
攀岩線路打造後,他也會成為第一個挑戰者。
所以當陳盛和當地政府聯係,確認將於7月20號,完成攀岩挑戰時。
當地就已經在開始為這次挑戰造勢。
現在周邊國家都已經知道,陳盛要攀登立賓多夫電站煙囪。
這倒也為陳盛省去了很多事情,不用專程為了多掙名望值,而花費大力氣做宣傳。
並且《盜夢空間》也已經定檔,在7月21號星期四,同步登陸北美與內地等多個地區的院線。
當地政府幫忙做宣傳,除了能讓陳盛多掙點名望之外。。
也能讓他故技重施,借這個機會和熱度,提前幾天再為《盜夢空間》宣傳一把。
......
“天哪,這煙囪這麽高,陳盛真的要爬上去嗎!”
“聽說這煙囪有300米啊,別說從外麵爬上去,就是走樓梯,都能把我給走死!”
20號一早,立賓多夫電站煙囪周圍,就已經圍滿了從周邊過來特地趕來的吃瓜群眾。
今天的天氣萬裏無雲,煙囪頂部也沒有被雲霧遮擋,整體得以清楚的呈現在眾人眼前。
看著眼前這根高達300米,就算按四米一層樓算,都得有75樓高的煙囪。
幾乎沒有一個吃瓜群眾會相信,有人能徒手爬上這根煙囪。
“快看,真的是陳盛!”
陳盛出現在現場時,不可避免的又引起了一陣騷亂。
在當地警察的極力控製下,這才不至於發生什麽聚集性踩踏等意外。
“臥槽,現在沒事人這麽多的嗎?”
看著煙囪底下,早已設置好的警戒線外密密麻麻的人群,估計沒有一萬都有幾千,並且人群還有逐漸壯大的趨勢。
陳盛都被這陣仗給震驚到了。
難怪紅牛每年都要在這上麵花了一大筆錢,就衝這觀眾熱情度,什麽廣告怕是都比不上啊!
“呼!!”
心裏稍微盤算了一下,今天有可能帶來的挑戰收益,陳盛這才輕呼一口氣,調整好狀態開始準備迎接今天的挑戰。
抵達當地的第二天,他就已經在360holds的負責人,西蒙·馬貢和卡佳·維德馬爾的陪同下,提前對整條攀爬路線進行了考察。
當看完整條路線後,陳盛就已經對這次的攀岩挑戰信心十足。
因為和野外攀岩相比,這種由人工打造的攀岩路線,從設計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攀岩者完成挑戰。
所有經過360holds團隊細細推敲的岩點設置,目的都是為了能消耗攀岩者的體力,提升挑戰完成的難度。
但是和其他專業攀岩者不同,以如今陳盛堪稱變態的身體素質,最不怕的就是這種以消耗體力為目的的挑戰。
為了能更順利的完成挑戰任務,陳盛還特地花費了名望值,將【攀岩】技能,從lv0升級到lv4。
“ok。”
確認攀岩繩等保護設備全部沒問題後,陳盛才衝西蒙倆人除了豎大拇指,然後毅然決然的踩上第一個岩點。
整條攀岩路線,被360holds團隊分成了12段,難度在7b到8b之間的路段。
陳盛現在踏上的,就是難度最低的7b部分。
360holds團隊在第一段路線這裏,采用的岩點都是握把型,可以讓陳盛輕鬆握住並向上攀登。
這段路線也被稱為西蒙命名為“黃色電話-7b”。
雖說整體歪歪斜斜,岩點的分布也並不均勻,但陳盛行進的速度也非常之快,顯然“黃色電話-7b”,根本就難不倒陳盛。
要說唯一的難度,也就是在攀登時,陳盛抬頭隻能看到上方大概二三十米左右的攀登路線。
這讓他在攀登時,需要留意自己後續的前進路線。
饒是如此,陳盛也隻耗費六七分鍾,就爬完了這段二十幾米的“黃色電話-7b”。
就這還是陳盛刻意放慢了攀登的速度,合理分配體力的同時,也不至於讓自己的表現太過驚世駭俗。
饒是如此,看著陳盛絲滑的挑戰,底下的吃瓜群眾還是不由得連連驚歎。
“天哪,陳盛看起來爬得好快,這高度都快要到我住的公寓樓頂了!”
“都爬了這麽高了,他好像一點都不累啊!”
“你懂什麽,陳盛可是華夏人,他們那裏人人都會華夏工夫的。”
“沒錯,他們那裏的人可是還會輕功的,在牆上跑就跟在地麵跑差不多的。”
平均下來,陳盛基本上一分鍾也就爬上一層樓的高度,肉眼看起來這樣的速度確實不算快。
可是有了高度的加持,蜿蜒上升二十多米高度後,觀眾震驚於陳盛的攀岩速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西蒙和卡佳看到陳盛的攀登速度後,雙方相互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擔憂。
“你也覺得陳盛爬的太快了?”
“是的。”
對於團隊耗費整整兩年,設計出來的攀岩路線,西蒙兩人都有著絕對的信心。
第一關的難度其實並沒有太大,對於任何一位有過專業訓練的攀岩運動員來講,都是可以完成的挑戰。
可問題就在於,陳盛要攀登的,並非隻有這20多米,而是整整300米高的立賓多夫電站煙囪。
並且越往上,高度與難度同時增加,所耗費的體力也就越大。
陳盛目前的攀登速度,在西蒙兩人眼中,就是田徑運動員用參加800米的速度,來完成十公裏的比賽。
想要成功抵達終點,這樣的體力分配顯然非常不合理。
“畢竟陳盛不是專業的攀岩運動員,在圈內也幾乎沒聽過他的名字。
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能有他現在的表現,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西蒙也認同卡佳這話:
“說到底還是陳盛太心急,如果他能先受過一段時間專業的訓練,就不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了。”
卡佳遺憾的歎了口氣:“這也怪咱們,事先居然沒和陳盛溝通過這麽重要的問題。”
西蒙拍了拍卡佳的肩膀:
“咱們花費了這麽久,才打造出來的攀岩路線,也沒理由能一次就挑戰成功。
頂多就當是給陳盛累積挑戰經驗,讓他下次能爬得更高吧。”
攀岩線路打造後,他也會成為第一個挑戰者。
所以當陳盛和當地政府聯係,確認將於7月20號,完成攀岩挑戰時。
當地就已經在開始為這次挑戰造勢。
現在周邊國家都已經知道,陳盛要攀登立賓多夫電站煙囪。
這倒也為陳盛省去了很多事情,不用專程為了多掙名望值,而花費大力氣做宣傳。
並且《盜夢空間》也已經定檔,在7月21號星期四,同步登陸北美與內地等多個地區的院線。
當地政府幫忙做宣傳,除了能讓陳盛多掙點名望之外。。
也能讓他故技重施,借這個機會和熱度,提前幾天再為《盜夢空間》宣傳一把。
......
“天哪,這煙囪這麽高,陳盛真的要爬上去嗎!”
“聽說這煙囪有300米啊,別說從外麵爬上去,就是走樓梯,都能把我給走死!”
20號一早,立賓多夫電站煙囪周圍,就已經圍滿了從周邊過來特地趕來的吃瓜群眾。
今天的天氣萬裏無雲,煙囪頂部也沒有被雲霧遮擋,整體得以清楚的呈現在眾人眼前。
看著眼前這根高達300米,就算按四米一層樓算,都得有75樓高的煙囪。
幾乎沒有一個吃瓜群眾會相信,有人能徒手爬上這根煙囪。
“快看,真的是陳盛!”
陳盛出現在現場時,不可避免的又引起了一陣騷亂。
在當地警察的極力控製下,這才不至於發生什麽聚集性踩踏等意外。
“臥槽,現在沒事人這麽多的嗎?”
看著煙囪底下,早已設置好的警戒線外密密麻麻的人群,估計沒有一萬都有幾千,並且人群還有逐漸壯大的趨勢。
陳盛都被這陣仗給震驚到了。
難怪紅牛每年都要在這上麵花了一大筆錢,就衝這觀眾熱情度,什麽廣告怕是都比不上啊!
“呼!!”
心裏稍微盤算了一下,今天有可能帶來的挑戰收益,陳盛這才輕呼一口氣,調整好狀態開始準備迎接今天的挑戰。
抵達當地的第二天,他就已經在360holds的負責人,西蒙·馬貢和卡佳·維德馬爾的陪同下,提前對整條攀爬路線進行了考察。
當看完整條路線後,陳盛就已經對這次的攀岩挑戰信心十足。
因為和野外攀岩相比,這種由人工打造的攀岩路線,從設計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攀岩者完成挑戰。
所有經過360holds團隊細細推敲的岩點設置,目的都是為了能消耗攀岩者的體力,提升挑戰完成的難度。
但是和其他專業攀岩者不同,以如今陳盛堪稱變態的身體素質,最不怕的就是這種以消耗體力為目的的挑戰。
為了能更順利的完成挑戰任務,陳盛還特地花費了名望值,將【攀岩】技能,從lv0升級到lv4。
“ok。”
確認攀岩繩等保護設備全部沒問題後,陳盛才衝西蒙倆人除了豎大拇指,然後毅然決然的踩上第一個岩點。
整條攀岩路線,被360holds團隊分成了12段,難度在7b到8b之間的路段。
陳盛現在踏上的,就是難度最低的7b部分。
360holds團隊在第一段路線這裏,采用的岩點都是握把型,可以讓陳盛輕鬆握住並向上攀登。
這段路線也被稱為西蒙命名為“黃色電話-7b”。
雖說整體歪歪斜斜,岩點的分布也並不均勻,但陳盛行進的速度也非常之快,顯然“黃色電話-7b”,根本就難不倒陳盛。
要說唯一的難度,也就是在攀登時,陳盛抬頭隻能看到上方大概二三十米左右的攀登路線。
這讓他在攀登時,需要留意自己後續的前進路線。
饒是如此,陳盛也隻耗費六七分鍾,就爬完了這段二十幾米的“黃色電話-7b”。
就這還是陳盛刻意放慢了攀登的速度,合理分配體力的同時,也不至於讓自己的表現太過驚世駭俗。
饒是如此,看著陳盛絲滑的挑戰,底下的吃瓜群眾還是不由得連連驚歎。
“天哪,陳盛看起來爬得好快,這高度都快要到我住的公寓樓頂了!”
“都爬了這麽高了,他好像一點都不累啊!”
“你懂什麽,陳盛可是華夏人,他們那裏人人都會華夏工夫的。”
“沒錯,他們那裏的人可是還會輕功的,在牆上跑就跟在地麵跑差不多的。”
平均下來,陳盛基本上一分鍾也就爬上一層樓的高度,肉眼看起來這樣的速度確實不算快。
可是有了高度的加持,蜿蜒上升二十多米高度後,觀眾震驚於陳盛的攀岩速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西蒙和卡佳看到陳盛的攀登速度後,雙方相互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擔憂。
“你也覺得陳盛爬的太快了?”
“是的。”
對於團隊耗費整整兩年,設計出來的攀岩路線,西蒙兩人都有著絕對的信心。
第一關的難度其實並沒有太大,對於任何一位有過專業訓練的攀岩運動員來講,都是可以完成的挑戰。
可問題就在於,陳盛要攀登的,並非隻有這20多米,而是整整300米高的立賓多夫電站煙囪。
並且越往上,高度與難度同時增加,所耗費的體力也就越大。
陳盛目前的攀登速度,在西蒙兩人眼中,就是田徑運動員用參加800米的速度,來完成十公裏的比賽。
想要成功抵達終點,這樣的體力分配顯然非常不合理。
“畢竟陳盛不是專業的攀岩運動員,在圈內也幾乎沒聽過他的名字。
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能有他現在的表現,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西蒙也認同卡佳這話:
“說到底還是陳盛太心急,如果他能先受過一段時間專業的訓練,就不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了。”
卡佳遺憾的歎了口氣:“這也怪咱們,事先居然沒和陳盛溝通過這麽重要的問題。”
西蒙拍了拍卡佳的肩膀:
“咱們花費了這麽久,才打造出來的攀岩路線,也沒理由能一次就挑戰成功。
頂多就當是給陳盛累積挑戰經驗,讓他下次能爬得更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