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工作名額
拿捏婆婆全家,懶媳婦也是團寵 作者:紅薯檸檬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終,還是按照李彩霞說的辦法來,每天讓陸誌富來送母乳。
趙靜舒之前買的自行車一直都放在家裏,把家裏的鑰匙給陸誌富,兩個人就走了。
等人一走,趙靜舒去看了看兩個小寶貝。
兩個小家夥這會躺在保溫箱裏,看著陌生的環境,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的打量著四周。
孩子在保溫箱裏,她和陸誌國也沒有什麽事做,於是趙靜舒決定去找劉慶國。
陸誌國想要跟著,可是醫院裏萬一有啥情況也不好沒人,沒有辦法他隻能看著媳婦消失在醫院外的拐角處。
醫院距離機械廠家屬院還是有段距離的,趙靜舒又從空間裏買了一輛自行車。
還買了兩樣水果,今天去人家家裏,剛過完年總不好空著手去。
到家屬院用了沒多長時間,這一次看門的李大爺見是趙靜舒,沒有任何阻攔就放人進了家屬院。
今天是正月初二,劉慶國和王永珊都還在放假期間。
趙靜舒去的時候,老兩口正在做午飯。
聽到自己家門被人敲響了,王永珊在廚房,讓一旁的劉慶國去開門。
門一打開,見是趙靜舒,劉慶國很是激動。
“靜舒你來了,快請進。”
“劉叔過年好,我帶了兩樣水果給家裏孩子嚐嚐。”
看到趙靜舒手裏還提著東西,劉慶國覺得這個小姑娘太客氣了。
趙靜舒進了屋,坐在了沙發上,王永珊聽到是她來了,從廚房出來倒了兩杯水。
“靜舒今天來城裏,是走親戚嗎?”
大年初二多半都是回娘家,或者是走親戚的日子。
“沒有,我去醫院有點事,就順便過來看看,上次劉叔說有事和我說,我現在來了,劉叔您說吧。”
聽到趙靜舒是為了上次自己說的事情來的,劉慶國了然。
“靜舒啊,我有一個閨女過兩天就要出嫁了,婆家是京市的,她在機械廠有份工作,可是嫁人之後就沒有辦法再繼續工作了。
“我想著把我閨女的工作名額給你,你看怎麽樣?”劉慶國一臉認真地說道。
自己的命是人家救的,按理說早應該報答人家,可是一直沒有機會。
現在閨女嫁人了,家裏幾個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他正好可以把這份工作給趙靜舒。
他也知道,一份工作並不能報答人家的救命之恩,但是這樣也能讓自己心裏好過一點。
“機械廠的工作轉讓給我?”趙靜舒愣了。她完全沒想到對方會提出這樣一個建議。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打得她措手不及。
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工作可是極其稀缺的資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說,每一個工作機會都是如金子般珍貴的存在。
這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生計,更是關乎著一家人的生活和未來。
失去了這份工作,就意味著他們將麵臨饑餓、貧困甚至流離失所的命運。
而且,工作對於人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來源,更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征。
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讓人們在社會上立足,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而沒有工作,則會被視為無能或失敗者,受到社會的歧視和排斥。
趙靜舒是真沒有想到,劉慶國會把自己閨女的工作給自己。
就算劉慶國家裏條件好,可是也還沒有到了工作隨便挑的地步。
要知道機械廠的待遇工資都不低,相比一些其他工廠,機械廠裏的工作可就好多了。
隻是這個工作對她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
再過兩個月,她就要跟著陸誌國去部隊了,這裏的工作她根本沒有辦法去。
“劉叔,真的感謝您把這個工作留給我,可是我過段日子就要去北方隨軍了,這邊機械廠的工作,我沒有辦法到崗。”
劉慶國第一反應就是驚訝,他沒有想到趙靜舒會拒絕。
不過在聽到她要去隨軍後,他就理解了。
嫁給一名軍人,能去隨軍做一名軍嫂,也是一件讓人值得敬佩的事。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會把這個工作收回來。
“你不去工作,可以把這份工作給家裏人嘛,沒必要急著拒絕。”
劉慶國知道趙靜舒是鄉下人,家裏一些兄弟姐妹肯定不少,都會需要一份工作的。
“這樣可以嗎?”
趙靜舒一臉震驚,她沒有想到還可以給家裏人。
“當然了,工作給你了,怎麽支配是你自己的權利。”劉慶國一臉肯定的說道。
得到確認,趙靜舒心情瞬間激動,她現在也是有工作的人了。
“謝謝劉叔!”
對於劉慶國,趙靜舒很是感激,就像他對自己的感激一樣。
劉慶國把自己當做救命恩人,心裏感激不已。
她也是對對方感激的,因為那幾粒藥對她而言算不了什麽。
可是工作就不一樣了,無論是她把這個工作賣掉,還是給家裏人那都是很劃算的。
現在一份工作能賣到六百到八百之間,而機械廠裏的工資每個月比其他廠裏的工資高三到五塊錢。
這樣下來,機械廠的工廠就算是賣,價格也會高出不少。
要不是機械廠正月初六才上班,她現在就想去辦工作移交手續。
中午,劉慶國和王永珊要留趙靜舒在家吃飯。
可是趙靜舒惦記著陸誌國一個人還在醫院裏,就拒絕了。
回到醫院,在門口到商城裏買了兩份盒飯,帶著和陸誌國一起吃。
兩個人找了一個沒有人的地方,開始扒拉盒飯。
“我今天去了老熟人家裏,人家是機械廠的廠長,他要把自己閨女在機械廠的工作給我。”
趙靜舒邊吃,邊和陸誌國說上午發生的事。
聽到自己媳婦說老熟人,陸誌國剛開始還以為是上次的顧大,可是後邊聽到是機械廠的廠長,他才反應過來不是一個人。
雖然沒有說名字,但是顧大一看就不是當廠長的派頭。
可是媳婦有了工作,不會不和自己去不對了吧?
想到這個可能,陸誌國一下子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趙靜舒之前買的自行車一直都放在家裏,把家裏的鑰匙給陸誌富,兩個人就走了。
等人一走,趙靜舒去看了看兩個小寶貝。
兩個小家夥這會躺在保溫箱裏,看著陌生的環境,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的打量著四周。
孩子在保溫箱裏,她和陸誌國也沒有什麽事做,於是趙靜舒決定去找劉慶國。
陸誌國想要跟著,可是醫院裏萬一有啥情況也不好沒人,沒有辦法他隻能看著媳婦消失在醫院外的拐角處。
醫院距離機械廠家屬院還是有段距離的,趙靜舒又從空間裏買了一輛自行車。
還買了兩樣水果,今天去人家家裏,剛過完年總不好空著手去。
到家屬院用了沒多長時間,這一次看門的李大爺見是趙靜舒,沒有任何阻攔就放人進了家屬院。
今天是正月初二,劉慶國和王永珊都還在放假期間。
趙靜舒去的時候,老兩口正在做午飯。
聽到自己家門被人敲響了,王永珊在廚房,讓一旁的劉慶國去開門。
門一打開,見是趙靜舒,劉慶國很是激動。
“靜舒你來了,快請進。”
“劉叔過年好,我帶了兩樣水果給家裏孩子嚐嚐。”
看到趙靜舒手裏還提著東西,劉慶國覺得這個小姑娘太客氣了。
趙靜舒進了屋,坐在了沙發上,王永珊聽到是她來了,從廚房出來倒了兩杯水。
“靜舒今天來城裏,是走親戚嗎?”
大年初二多半都是回娘家,或者是走親戚的日子。
“沒有,我去醫院有點事,就順便過來看看,上次劉叔說有事和我說,我現在來了,劉叔您說吧。”
聽到趙靜舒是為了上次自己說的事情來的,劉慶國了然。
“靜舒啊,我有一個閨女過兩天就要出嫁了,婆家是京市的,她在機械廠有份工作,可是嫁人之後就沒有辦法再繼續工作了。
“我想著把我閨女的工作名額給你,你看怎麽樣?”劉慶國一臉認真地說道。
自己的命是人家救的,按理說早應該報答人家,可是一直沒有機會。
現在閨女嫁人了,家裏幾個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他正好可以把這份工作給趙靜舒。
他也知道,一份工作並不能報答人家的救命之恩,但是這樣也能讓自己心裏好過一點。
“機械廠的工作轉讓給我?”趙靜舒愣了。她完全沒想到對方會提出這樣一個建議。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打得她措手不及。
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工作可是極其稀缺的資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說,每一個工作機會都是如金子般珍貴的存在。
這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生計,更是關乎著一家人的生活和未來。
失去了這份工作,就意味著他們將麵臨饑餓、貧困甚至流離失所的命運。
而且,工作對於人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來源,更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征。
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讓人們在社會上立足,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而沒有工作,則會被視為無能或失敗者,受到社會的歧視和排斥。
趙靜舒是真沒有想到,劉慶國會把自己閨女的工作給自己。
就算劉慶國家裏條件好,可是也還沒有到了工作隨便挑的地步。
要知道機械廠的待遇工資都不低,相比一些其他工廠,機械廠裏的工作可就好多了。
隻是這個工作對她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
再過兩個月,她就要跟著陸誌國去部隊了,這裏的工作她根本沒有辦法去。
“劉叔,真的感謝您把這個工作留給我,可是我過段日子就要去北方隨軍了,這邊機械廠的工作,我沒有辦法到崗。”
劉慶國第一反應就是驚訝,他沒有想到趙靜舒會拒絕。
不過在聽到她要去隨軍後,他就理解了。
嫁給一名軍人,能去隨軍做一名軍嫂,也是一件讓人值得敬佩的事。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會把這個工作收回來。
“你不去工作,可以把這份工作給家裏人嘛,沒必要急著拒絕。”
劉慶國知道趙靜舒是鄉下人,家裏一些兄弟姐妹肯定不少,都會需要一份工作的。
“這樣可以嗎?”
趙靜舒一臉震驚,她沒有想到還可以給家裏人。
“當然了,工作給你了,怎麽支配是你自己的權利。”劉慶國一臉肯定的說道。
得到確認,趙靜舒心情瞬間激動,她現在也是有工作的人了。
“謝謝劉叔!”
對於劉慶國,趙靜舒很是感激,就像他對自己的感激一樣。
劉慶國把自己當做救命恩人,心裏感激不已。
她也是對對方感激的,因為那幾粒藥對她而言算不了什麽。
可是工作就不一樣了,無論是她把這個工作賣掉,還是給家裏人那都是很劃算的。
現在一份工作能賣到六百到八百之間,而機械廠裏的工資每個月比其他廠裏的工資高三到五塊錢。
這樣下來,機械廠的工廠就算是賣,價格也會高出不少。
要不是機械廠正月初六才上班,她現在就想去辦工作移交手續。
中午,劉慶國和王永珊要留趙靜舒在家吃飯。
可是趙靜舒惦記著陸誌國一個人還在醫院裏,就拒絕了。
回到醫院,在門口到商城裏買了兩份盒飯,帶著和陸誌國一起吃。
兩個人找了一個沒有人的地方,開始扒拉盒飯。
“我今天去了老熟人家裏,人家是機械廠的廠長,他要把自己閨女在機械廠的工作給我。”
趙靜舒邊吃,邊和陸誌國說上午發生的事。
聽到自己媳婦說老熟人,陸誌國剛開始還以為是上次的顧大,可是後邊聽到是機械廠的廠長,他才反應過來不是一個人。
雖然沒有說名字,但是顧大一看就不是當廠長的派頭。
可是媳婦有了工作,不會不和自己去不對了吧?
想到這個可能,陸誌國一下子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