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開學
拿捏婆婆全家,懶媳婦也是團寵 作者:紅薯檸檬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月份,在趙靜舒的要求下,北笙和陸向明成功入學。
起初陸誌國和兩個小家夥是不同意的,讓趙靜舒一個人在家,家裏的三個男子漢都不放心。
“我都二十好幾的人了,需要他們兩個小屁孩照顧?”趙靜舒非常不滿意,陸誌國這麽小瞧自己。
陸誌國想了想也是,但是心裏還是不放心。
昨天杜建林找過自己了,恐怕過些日子,他就要出去執行任務了。
自己不在家,孩子們又去了學校,家裏白天幾媳婦一個人在家,他心裏擔憂的很。
陸誌國想要再說些什麽,被趙靜舒無情打斷了。
“你知道我不是個大意的人,再說了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你就放心吧。”
陸誌國擔心的事情,她心裏都明白,但是她可不是小孩子。
再說了,有靈泉水溫養,她的身體和肚子裏的孩子都很好,沒必要擔心這個。
就這樣,北笙直接被送到了小學四年級。
陸向明現在掌握的知識,其實是可以上小學三四年級的。
但是趙靜舒覺得,孩子還是要和同齡人在一起才有共同話題,就讓陸向明從小學一年級上起。
開學的那一天,陸誌國特意請了假送兩個孩子去學校。
趙靜舒可不想錯過孩子們第一天上學這麽重要的日子。
陸誌國本想讓趙靜舒留在家裏,但是奈何她堅持,陸誌國拿媳婦沒辦法隻能同意。
學校距離家屬院也就一裏路不算遠,以後上下學也不需要接送,中午還可以回家吃飯。
大毛二毛今天也開學了,二毛今年也上四年級了,和北笙剛好一個班。
二毛去年開始上的學,今年本應該上二年級了,但是奈何年紀太小,學校裏要他留級一年。
這樣一來,北笙和大毛一個班,陸向明剛好和二毛一個班。
原本因為留級的事二毛心裏還鬱悶著呢,在聽到有陸向明跟自己一個班之後,心情瞬間好了起來。
隻要有認識的同學朋友在一起,二毛覺得在哪裏其實都一樣。
大毛和二毛兩個人是不需要家長送的,但是林淑芬怕趙靜舒對學校不熟悉,今天也跟著一起送孩子去學校。
林淑芬和趙靜舒一家一起送幾個孩子上學,還把在家沒人照看的紅琴也帶上了。
學校離家近,幾個人也沒有騎自行車,直接步行過去就可以。
路上,他們遇到了半個多月沒有露麵的建軍。
“建軍!我和哥哥今天也要上學了,咱們一起走吧。”陸向明跑過去拉著建軍的手,就把人拉了過來。
“建軍,今天你自己一個人去學校嗎?”北笙看了看建軍自己一個人,忍不住好奇問了一句。
“嗯。”建軍淡淡的回了一聲。
“建軍向來都是一個人去學校的。”二毛隨口說了句。
建軍從第一天上學開始,就是自己一個人去學校。
趙靜舒沒有說什麽,牽起建軍的手就繼續往前走。
一邊走,還借著口袋的掩飾,在商城裏買了幾塊餅幹出來。
“這個拿著吃吧。”給了建軍兩塊,其他的分給了北笙和其他幾個孩子。
今天是整個小學開學的日子,學生們三三兩兩地往學校走去。
一路上要屬趙靜舒一行人最為矚目。
一男兩女領著六個孩子,這在以前可是沒有的。
不少學生紛紛側目,都在小聲議論著這些人是誰。
學校門口,一兩個大人帶著孩子前來報到,一看就是今年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
其他年級的學生,是沒有人會來的。
大家都忙著自己的事情,哪裏顧得上這些,也隻有第一次來學校的孩子,才有爸媽的陪同。
但是像陸向明和北笙這樣父母一起來的,那真是少見。
報名的事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現在隻需要報到就可以了。
北笙和陸向明不是一個年級的,教師也不在一個方向。
一行人先是由大毛帶著他們,一起去了四年級一班的教室。
四年級一共分為兩個班,每個班裏學生隻有二十幾人,並不算多。
陸向明的教室則是在這裏的另一邊,相比較四年級的兩個班,一年級總共有三個班。
每個班裏的孩子也多,陸向明被分到了三班,這個班裏一共有三十六名學生。
趙靜舒他們一一見過兩個孩子的老師,北笙語文老師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人,看上去性格溫和,性格也不錯。
再看看數學老師,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看上去古板得很。
再看看,陸向明的兩位老師。
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都是女的,看上去都很年輕,年紀大概在二十五六上下。
兩個人,也是給趙靜舒的第一印象不錯,看上去都是那種認真負責的人。
和幾個老師相談兩句之後,趙靜舒覺得還不錯。
北笙和明明兩個孩子,交給這幾位這老師,趙靜舒也能放心。
北笙和陸向明兩人,被大毛二毛拉走了,兩個人絲毫沒有上學第一天的不情願。
見孩子跟同學們想不得不錯,趙靜舒和陸誌國也就放心了。
叫上林淑芬,幾個人就打算回家。
找到門口,看到門口有兩個小朋友分別在媽媽懷裏,哭的昏天黑地。
趙靜舒無奈的聳聳肩,看到這一幕,她覺得自己一點都不被北笙和陸向明依賴。
原本還覺得欣慰的心,一下子就開始發涼。
林淑芬在一旁,看到趙靜舒的臉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麽。
“北笙和這些孩子情況不一樣,再說年紀也大了不少,自然沒有這些小孩子這麽粘人。”
“還有明明,這孩子太聰明了,根本不擔心你和誌國會不要他,而把他丟在學校裏不管了。”
趙靜舒聽著林淑芬的話,覺得她說的對。
兩個孩子的確和那些小孩不同,都格外的懂事乖巧,從不讓她操心。
能有這麽可愛聽話的孩子,也是她的幸運。
想通了,趙靜舒很是自豪的回了家。
從這一天開始,北笙和陸向明正式開始學生時代。
每天都和建軍還有大毛二毛幾個人,一起上下學,五個人天天形影不離。
起初陸誌國和兩個小家夥是不同意的,讓趙靜舒一個人在家,家裏的三個男子漢都不放心。
“我都二十好幾的人了,需要他們兩個小屁孩照顧?”趙靜舒非常不滿意,陸誌國這麽小瞧自己。
陸誌國想了想也是,但是心裏還是不放心。
昨天杜建林找過自己了,恐怕過些日子,他就要出去執行任務了。
自己不在家,孩子們又去了學校,家裏白天幾媳婦一個人在家,他心裏擔憂的很。
陸誌國想要再說些什麽,被趙靜舒無情打斷了。
“你知道我不是個大意的人,再說了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你就放心吧。”
陸誌國擔心的事情,她心裏都明白,但是她可不是小孩子。
再說了,有靈泉水溫養,她的身體和肚子裏的孩子都很好,沒必要擔心這個。
就這樣,北笙直接被送到了小學四年級。
陸向明現在掌握的知識,其實是可以上小學三四年級的。
但是趙靜舒覺得,孩子還是要和同齡人在一起才有共同話題,就讓陸向明從小學一年級上起。
開學的那一天,陸誌國特意請了假送兩個孩子去學校。
趙靜舒可不想錯過孩子們第一天上學這麽重要的日子。
陸誌國本想讓趙靜舒留在家裏,但是奈何她堅持,陸誌國拿媳婦沒辦法隻能同意。
學校距離家屬院也就一裏路不算遠,以後上下學也不需要接送,中午還可以回家吃飯。
大毛二毛今天也開學了,二毛今年也上四年級了,和北笙剛好一個班。
二毛去年開始上的學,今年本應該上二年級了,但是奈何年紀太小,學校裏要他留級一年。
這樣一來,北笙和大毛一個班,陸向明剛好和二毛一個班。
原本因為留級的事二毛心裏還鬱悶著呢,在聽到有陸向明跟自己一個班之後,心情瞬間好了起來。
隻要有認識的同學朋友在一起,二毛覺得在哪裏其實都一樣。
大毛和二毛兩個人是不需要家長送的,但是林淑芬怕趙靜舒對學校不熟悉,今天也跟著一起送孩子去學校。
林淑芬和趙靜舒一家一起送幾個孩子上學,還把在家沒人照看的紅琴也帶上了。
學校離家近,幾個人也沒有騎自行車,直接步行過去就可以。
路上,他們遇到了半個多月沒有露麵的建軍。
“建軍!我和哥哥今天也要上學了,咱們一起走吧。”陸向明跑過去拉著建軍的手,就把人拉了過來。
“建軍,今天你自己一個人去學校嗎?”北笙看了看建軍自己一個人,忍不住好奇問了一句。
“嗯。”建軍淡淡的回了一聲。
“建軍向來都是一個人去學校的。”二毛隨口說了句。
建軍從第一天上學開始,就是自己一個人去學校。
趙靜舒沒有說什麽,牽起建軍的手就繼續往前走。
一邊走,還借著口袋的掩飾,在商城裏買了幾塊餅幹出來。
“這個拿著吃吧。”給了建軍兩塊,其他的分給了北笙和其他幾個孩子。
今天是整個小學開學的日子,學生們三三兩兩地往學校走去。
一路上要屬趙靜舒一行人最為矚目。
一男兩女領著六個孩子,這在以前可是沒有的。
不少學生紛紛側目,都在小聲議論著這些人是誰。
學校門口,一兩個大人帶著孩子前來報到,一看就是今年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
其他年級的學生,是沒有人會來的。
大家都忙著自己的事情,哪裏顧得上這些,也隻有第一次來學校的孩子,才有爸媽的陪同。
但是像陸向明和北笙這樣父母一起來的,那真是少見。
報名的事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現在隻需要報到就可以了。
北笙和陸向明不是一個年級的,教師也不在一個方向。
一行人先是由大毛帶著他們,一起去了四年級一班的教室。
四年級一共分為兩個班,每個班裏學生隻有二十幾人,並不算多。
陸向明的教室則是在這裏的另一邊,相比較四年級的兩個班,一年級總共有三個班。
每個班裏的孩子也多,陸向明被分到了三班,這個班裏一共有三十六名學生。
趙靜舒他們一一見過兩個孩子的老師,北笙語文老師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人,看上去性格溫和,性格也不錯。
再看看數學老師,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看上去古板得很。
再看看,陸向明的兩位老師。
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都是女的,看上去都很年輕,年紀大概在二十五六上下。
兩個人,也是給趙靜舒的第一印象不錯,看上去都是那種認真負責的人。
和幾個老師相談兩句之後,趙靜舒覺得還不錯。
北笙和明明兩個孩子,交給這幾位這老師,趙靜舒也能放心。
北笙和陸向明兩人,被大毛二毛拉走了,兩個人絲毫沒有上學第一天的不情願。
見孩子跟同學們想不得不錯,趙靜舒和陸誌國也就放心了。
叫上林淑芬,幾個人就打算回家。
找到門口,看到門口有兩個小朋友分別在媽媽懷裏,哭的昏天黑地。
趙靜舒無奈的聳聳肩,看到這一幕,她覺得自己一點都不被北笙和陸向明依賴。
原本還覺得欣慰的心,一下子就開始發涼。
林淑芬在一旁,看到趙靜舒的臉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麽。
“北笙和這些孩子情況不一樣,再說年紀也大了不少,自然沒有這些小孩子這麽粘人。”
“還有明明,這孩子太聰明了,根本不擔心你和誌國會不要他,而把他丟在學校裏不管了。”
趙靜舒聽著林淑芬的話,覺得她說的對。
兩個孩子的確和那些小孩不同,都格外的懂事乖巧,從不讓她操心。
能有這麽可愛聽話的孩子,也是她的幸運。
想通了,趙靜舒很是自豪的回了家。
從這一天開始,北笙和陸向明正式開始學生時代。
每天都和建軍還有大毛二毛幾個人,一起上下學,五個人天天形影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