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見家長了
八零:真千金黑化,撕綠茶踹渣夫 作者:湯大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紀曉月終於等張萍萍把話說完了,她也終於在牆角找到了鐵錘。
她扭頭抓起牆角的鐵錘:“紀大海,張萍萍,以後你們再敢來打擾我們生活,我什麽都做得出來。我先跑去紀大海單位和他領導說說你操作紀青青上大學的事,再去張萍萍醫院和大夥說說紀青青和男人滾一塊的事。我說到做到。”
她說完鐵錘就朝張萍萍身上招呼:“走不走。”
張萍萍被嚇得轉頭就跑。
紀大海看到紀曉月與張萍萍動手,怒不可遏地衝過去:“紀曉月,毫無教養的東西,你幹什麽!”
然後紀曉月並沒有因為他衝上來就停手。
她依舊無差別攻擊:“你們聽清楚了嗎?別再讓我看到你們。再有一次,我一定讓你們後悔。你們應該知道,我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紀大海看紀曉月沒有被停手的意思,了,拉著張萍萍如同喪家犬一樣地跑了。
紀曉月看著兩人狼狽逃跑的背影,冷笑著:“別再來了。下次你們來一次我打一次。”
等紀大海和張萍萍拉著手逃跑之後,紀曉月把鐵鍬往牆角一丟,繼續刷豬頭。
這會兒王桂花和孫大花出來,兩人相視了一眼,遲疑地與紀曉月開口:“曉月,他們是你親生父母,這樣會不會不好。”
王桂花是心疼紀曉月的,尤其是這幾天看紀大海他們一次次過來找紀曉月都是為了紀青青。
王桂花和孫根生心裏都憤怒心疼,可他們也知道紀大海和王桂花說得沒錯。
傅立業家條件太好,如果是農村姑娘紀曉月,就隻有他們這對農村舅舅和舅媽,以後她要在婆家受委屈。
就是因為他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每次紀大海夫婦過來,他們什麽都沒說。
“舅舅,舅媽,他們從來沒把我當成女兒。他們來找我就是想要讓我給紀青青做踏板。上次費盡心機接走我,也是為了讓紀青青拿到我的錄取通知書,他們能運作,讓紀青青頂替我。這次,他們不願意我嫁給傅立業踩在他們頭上,眼看阻止不了了,就想要我做踏板,帶著紀青青過去,如果可以他們希望紀青青能勾引傅立業,就像當初紀青青勾引孫建斌一樣。”紀曉月平靜地與他們說。
“舅舅,舅媽,你們就是我的靠山和底氣。不管我有錢沒錢,我隻要回來,你們就不會把我趕走。隻要我沒地方去,你們就收留我。我沒錢花,你們養著我。這才是底氣。有身份,有地位不是底氣。如果傅立業家因為我的背景看不上我,那也無所謂。一直以來不是我非要嫁給傅立業的,是傅立業想要和我結婚。”紀曉月平靜地說。
紀曉月挽著王桂花的手:“舅媽,出身的確是一個人的優勢,但並不過不是我們的終點,以後的日子如何誰都不知道的,你說是不是。我要的靠山就是你們無條件地接受我,包容我。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依舊不嫌棄我,願意把我當成家人。”
王桂花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淚,輕聲說:“舅媽和舅舅沒本事,讓你和大花受委屈了。當年找李大海,我和你舅舅也是想要讓你表姐過好日子。如今我們也明白了,婆家給的可不會讓你過好日子。想要閨女過好日子,隻有父母給。”
紀曉月沒有再去管紀大海的事。
她要跟著傅立業去京城了,她把豬頭肉和涼拌菜的事給安排好。
自行車已經買好了,一家人把小推車固定在自行車上,以後每天就能騎車去送貨了。
建國飯店那邊對孫大花和王桂花都熟悉了,她們去送貨完全沒問題了。
對他們來說隻要味道不變,他們不在意誰來送貨。
紀曉月已經把豬頭肉和涼菜的配比給了王桂花和孫大花。
這個供貨其實她知道不可能長久,時間久了,建國飯店這邊研究出比例,自己總能做出來的。所以她沒必要和舅舅一家藏著掖著。
等她回來,有了錢,她還是想要做別的。
在八十年代,賺錢的方法很多,隻要啟動資金足夠了,肯吃苦,個體戶剛開始,做什麽都能賺錢的。
……
傅立業帶著兩個孩子和紀曉月一起回京城。
兩個孩子喜歡紀曉月,火車上,兩個孩子纏著紀曉月講故事。
“等到了京城,我住招待所。”快下火車的時候,紀曉月與傅立業說。
傅立業不勉強,笑著點頭:“回家之前我和爺爺說過了,他說按著你的心意來。”
紀曉月這次過來知道是傅立業爺爺的六十大壽,她專門拿了一幅字畫,是嚴關山嚴伯伯的字畫。
紀曉月記得在原書裏麵,嚴關山在九十年代初一幅畫被賣到十幾萬。
這個時候十幾萬都能在京城買一套四合院了。
她家裏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老爺子那樣的職位,應該是喜歡字畫古董之類的。
不過她並沒有與傅立業說,隻隨手拿了放在行李箱裏。
下火車的時候,傅家有車子過來接他們。
傅立業給紀曉月開門,讓他帶著孩子先上車。
兩個孩子沒出過遠門,看什麽都稀奇。
車上,傅立業詢問了一些老爺子的身體情況,父母的工作情況。
一路上,那司機時常朝後視鏡看一眼,好奇地盯著紀曉月看。
紀曉月也不在意,與孩子介紹京城的一些地方。
傅立業聽到紀曉月說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時,笑著說:“曉月,你沒有來過京城,怎麽知道這些地方。”
紀曉月笑了笑書裏看過。
她在現實世界裏就住在京城,她已經在京城十年了,對於京城的一些地方早就熟悉了。
有時候外地的客戶要過來玩,她還要作為導遊帶著人家去玩,麵對長城,天安門這些經典的地方,她早就如數家珍了。
到了傅家門口,司機恭敬地開口:“到了。”
紀曉月一愣,朝門口看去。
傅立業家是四合院,就在京城腳下的四合院。
紀曉月牽著兩個孩子下車,有些感慨。
她沒想到自己居然也有機會進這種曾經是王府的四合院。
傅立業笑著與紀曉月說:“走吧,我們進去。爺爺和我爸媽都在家。”
她扭頭抓起牆角的鐵錘:“紀大海,張萍萍,以後你們再敢來打擾我們生活,我什麽都做得出來。我先跑去紀大海單位和他領導說說你操作紀青青上大學的事,再去張萍萍醫院和大夥說說紀青青和男人滾一塊的事。我說到做到。”
她說完鐵錘就朝張萍萍身上招呼:“走不走。”
張萍萍被嚇得轉頭就跑。
紀大海看到紀曉月與張萍萍動手,怒不可遏地衝過去:“紀曉月,毫無教養的東西,你幹什麽!”
然後紀曉月並沒有因為他衝上來就停手。
她依舊無差別攻擊:“你們聽清楚了嗎?別再讓我看到你們。再有一次,我一定讓你們後悔。你們應該知道,我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紀大海看紀曉月沒有被停手的意思,了,拉著張萍萍如同喪家犬一樣地跑了。
紀曉月看著兩人狼狽逃跑的背影,冷笑著:“別再來了。下次你們來一次我打一次。”
等紀大海和張萍萍拉著手逃跑之後,紀曉月把鐵鍬往牆角一丟,繼續刷豬頭。
這會兒王桂花和孫大花出來,兩人相視了一眼,遲疑地與紀曉月開口:“曉月,他們是你親生父母,這樣會不會不好。”
王桂花是心疼紀曉月的,尤其是這幾天看紀大海他們一次次過來找紀曉月都是為了紀青青。
王桂花和孫根生心裏都憤怒心疼,可他們也知道紀大海和王桂花說得沒錯。
傅立業家條件太好,如果是農村姑娘紀曉月,就隻有他們這對農村舅舅和舅媽,以後她要在婆家受委屈。
就是因為他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每次紀大海夫婦過來,他們什麽都沒說。
“舅舅,舅媽,他們從來沒把我當成女兒。他們來找我就是想要讓我給紀青青做踏板。上次費盡心機接走我,也是為了讓紀青青拿到我的錄取通知書,他們能運作,讓紀青青頂替我。這次,他們不願意我嫁給傅立業踩在他們頭上,眼看阻止不了了,就想要我做踏板,帶著紀青青過去,如果可以他們希望紀青青能勾引傅立業,就像當初紀青青勾引孫建斌一樣。”紀曉月平靜地與他們說。
“舅舅,舅媽,你們就是我的靠山和底氣。不管我有錢沒錢,我隻要回來,你們就不會把我趕走。隻要我沒地方去,你們就收留我。我沒錢花,你們養著我。這才是底氣。有身份,有地位不是底氣。如果傅立業家因為我的背景看不上我,那也無所謂。一直以來不是我非要嫁給傅立業的,是傅立業想要和我結婚。”紀曉月平靜地說。
紀曉月挽著王桂花的手:“舅媽,出身的確是一個人的優勢,但並不過不是我們的終點,以後的日子如何誰都不知道的,你說是不是。我要的靠山就是你們無條件地接受我,包容我。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依舊不嫌棄我,願意把我當成家人。”
王桂花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淚,輕聲說:“舅媽和舅舅沒本事,讓你和大花受委屈了。當年找李大海,我和你舅舅也是想要讓你表姐過好日子。如今我們也明白了,婆家給的可不會讓你過好日子。想要閨女過好日子,隻有父母給。”
紀曉月沒有再去管紀大海的事。
她要跟著傅立業去京城了,她把豬頭肉和涼拌菜的事給安排好。
自行車已經買好了,一家人把小推車固定在自行車上,以後每天就能騎車去送貨了。
建國飯店那邊對孫大花和王桂花都熟悉了,她們去送貨完全沒問題了。
對他們來說隻要味道不變,他們不在意誰來送貨。
紀曉月已經把豬頭肉和涼菜的配比給了王桂花和孫大花。
這個供貨其實她知道不可能長久,時間久了,建國飯店這邊研究出比例,自己總能做出來的。所以她沒必要和舅舅一家藏著掖著。
等她回來,有了錢,她還是想要做別的。
在八十年代,賺錢的方法很多,隻要啟動資金足夠了,肯吃苦,個體戶剛開始,做什麽都能賺錢的。
……
傅立業帶著兩個孩子和紀曉月一起回京城。
兩個孩子喜歡紀曉月,火車上,兩個孩子纏著紀曉月講故事。
“等到了京城,我住招待所。”快下火車的時候,紀曉月與傅立業說。
傅立業不勉強,笑著點頭:“回家之前我和爺爺說過了,他說按著你的心意來。”
紀曉月這次過來知道是傅立業爺爺的六十大壽,她專門拿了一幅字畫,是嚴關山嚴伯伯的字畫。
紀曉月記得在原書裏麵,嚴關山在九十年代初一幅畫被賣到十幾萬。
這個時候十幾萬都能在京城買一套四合院了。
她家裏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老爺子那樣的職位,應該是喜歡字畫古董之類的。
不過她並沒有與傅立業說,隻隨手拿了放在行李箱裏。
下火車的時候,傅家有車子過來接他們。
傅立業給紀曉月開門,讓他帶著孩子先上車。
兩個孩子沒出過遠門,看什麽都稀奇。
車上,傅立業詢問了一些老爺子的身體情況,父母的工作情況。
一路上,那司機時常朝後視鏡看一眼,好奇地盯著紀曉月看。
紀曉月也不在意,與孩子介紹京城的一些地方。
傅立業聽到紀曉月說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時,笑著說:“曉月,你沒有來過京城,怎麽知道這些地方。”
紀曉月笑了笑書裏看過。
她在現實世界裏就住在京城,她已經在京城十年了,對於京城的一些地方早就熟悉了。
有時候外地的客戶要過來玩,她還要作為導遊帶著人家去玩,麵對長城,天安門這些經典的地方,她早就如數家珍了。
到了傅家門口,司機恭敬地開口:“到了。”
紀曉月一愣,朝門口看去。
傅立業家是四合院,就在京城腳下的四合院。
紀曉月牽著兩個孩子下車,有些感慨。
她沒想到自己居然也有機會進這種曾經是王府的四合院。
傅立業笑著與紀曉月說:“走吧,我們進去。爺爺和我爸媽都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