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高淑珍懷孕
四合院之開局秦家村殺豬佬 作者:Laity癡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易,今天去檢查確認了,小玉又懷上了。”
高淑珍端菜上桌,坐下說道。
“這是好事,小玉爭氣三年抱兩。”
易中海臉上掛著笑容,隻是心裏歎息,兩口子這麽久了也沒反應。
“我也懷上了,醫生說已經一個多月。”
高淑珍又補上一句,她故意如此,看看易中海的前後態度差別。
她是在張小玉進去檢查後,因為這個月親戚沒來,找熟悉的醫生悄悄看的,誰都沒告訴。
“真的?”
易中海激動的差點原地蹦了起來。
“嗯!不過醫生叮囑得注意,近四十的人了是那個高齡產婦,我身體也不是太好……”
“太好了,太好了。”
易中海滿臉笑容,想抱高淑珍手伸出去又縮了回來,月份還小擔心傷到孩子,激動在屋裏徘徊起來。
“那就按先生算的名字起,男孩名字叫高寶,女孩叫珍寶。對了還得準備小衣服鞋子,還有什麽來著……”
這名字是找人算的,兩人要孩子不容易,得兩人一心才能有機會懷上,所以就放棄了之前的名字佳寶和嘉寶。
高淑珍見到易中海如此激動,露出滿意的笑容。果然,還是名正言順的孩子,比私生子要重要。
“老易,還早,你先坐下吃飯。”
易中海激動的有些錯亂不知所措。
“啊,對,吃的。淑珍以後你就別吃棒子麵了,隻吃白麵。
咱家才二十六斤的量,有點不夠呀。對,老閻家應該用不了那麽多麵票,我去問問去。”
高淑珍起身拉著易中海,輕聲說道。“老易,我說了,還早先吃飯。麵票也得月底才能拿到,不急著一時半會。”
“對對對,怪我太激動,太高興了。淑珍既然醫生都叮囑了,那以後你就安心在家待著休養,買菜做飯家務的事所有都交給我……”
“我沒那麽矯情,而且你上班哪有空,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先坐下吃飯吧。”
易中海坐下後,左思右想後說道。
“那我明早問問老閻,他家解娣也大了,其餘孩子們又都上學,讓他媳婦來幫忙買菜做飯,其餘的我下班回來做趕的上。”
高淑珍也怕磕磕碰碰的,孩子是她的心魔,現在終於有了,看的比自己命都珍貴。
“行,快吃飯吧,一會菜都涼了。”
……
“表哥,這麵粉定量限製了,咱家主食得多摻點棒子麵了。”張小玉喝了口粥,悠悠的說道。
原本村裏一畝地給別人種,能拿一百斤糧食,三十斤細糧七十斤粗糧。
她和賈張氏,加上找人給棒梗分了地,一共有差不多十畝地一年有一千斤糧,每年還要再買五六百斤白麵(隻買白麵,這是接手賈張氏的操作。),家裏才能夠吃。賈東旭中午在廠裏吃,棒梗還小忽略不計,隻要賈張氏飯量太大(正常平均一個成年人一年要吃五百斤糧食左右,這個年代的人飯量大。)。
可政府今年讓上交的糧多了,對應的能拿到的就少了,隻有七十斤一畝地一年。二十斤細糧,五十斤粗糧,這一下就缺口了三百斤。而且白麵還限購了,賈東旭一年隻有216斤的定量,兌著吃的細糧從八九百斤變成了四百出頭。那就隻能買棒子麵補上,主食不就得多摻棒子麵了嘛。
即使如此,張小玉也沒考慮把戶口遷城裏,畢竟一年還有那麽多糧食可以拿,這屬於正常思維。
“廠裏也通知了,雖然有十斤麵粉票增發,但吃二合麵饅頭都得給對等的麵票,咱家麵粉票有點緊張。”
賈東旭也發愁放下飯碗,他一個月增發十斤的麵票,除去中午在廠裏吃的一頓,基本剩不下什麽了。
“要不我去村裏跟人調換點麵粉?”
埋頭苦吃的賈張氏連忙提議道。
她可不想幹巴巴的吃棒子麵窩頭貼餅,最起碼得二合麵的才不拉嗓子。而且她現在都不當家做主了,一心養老,條件沒提高反而越來越差了?這怎麽行。
“媽,表哥的工資除去柴米油鹽醬醋茶和家裏日常的開銷,剩不下多少,還得存一點留棒梗上學和以後娶媳婦用。要不你把賣鞋底的錢,拿村裏買麵粉,咱家還能和以前一樣吃。”
張小玉可是知道,賈張氏每個月納鞋底除去本錢,最少能賺四五塊錢。家裏就賈東旭一個人上班,一年差不多拿四百塊錢工資,單單買白麵就得去掉一百塊錢,加上日常生活必須,一年下來一百塊錢都不剩……
“媽,養老有我和小玉呢,你留著錢有啥用。”
賈東旭感覺老娘確實該補貼點家用,太能吃了,一個人吃一家一半的糧食。
“東旭,你看媽都不當家了,你工資也是交給小玉了。媽納鞋底賺不了什麽錢,塊八角的,就留給媽平時買點針線零花吧。”
賈張氏臉上難看,上次當家人交替,她把手裏的一百多塊錢,交了一百給兒媳,身上隻剩下幾十塊錢。
如今好不容易攢到一百塊錢了,又讓她用辛辛苦苦賺的老底去買糧,這怎麽可能?那她還怎麽解饞?
麵粉限購了,估計以後肉包子沒麵票,價格肯定要漲價了,還想著最近趕在不要票之前,多買幾個肉包子解饞呢。
“媽,都是一家人,你在家有吃有喝的,哪裏還需要零花錢啊?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你大孫子,咱家人得一條心,共同努力不是。
而且告訴你個好消息 我又懷上了,今天和師娘去查的。”
張小玉苦口婆心的勸導,順便甩出個炸彈,想讓賈張氏就範。
“反正我真沒錢。”
賈張氏一口把饅頭塞嘴裏,悶頭幹飯,讓她拿錢絕對不可能,反正已經有大孫子了。
小兩口無奈的對視一眼,老娘這是油鹽不進……
賈東旭靈機一動,不緊不慢的說道。“既然這樣,媳婦那咱家以後飯菜學三大爺家,分食。也不用學的那麽細,就按人頭分吧?”
“憑什麽!我不同意!”賈張氏拍著桌子站了起來。
開玩笑,要是按人頭分吃的,那她不得餓死呀?
“媽,村裏能拿到的糧食少了三百斤,這三百斤的缺口得花錢買糧補上,我那點工資哪裏還夠,這馬上又要生老二了,又得是一筆開銷。您說怎麽辦?家裏一半糧食可都是您吃的。”賈東旭不慌不忙地分析。
“是啊,媽,我們也是為了這個家好。家裏開支不夠,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總不能讓你大孫子餓肚子吧?”張小玉也附和著。
她感覺表哥這次聰明了,說的太有理了。
……
————
高淑珍端菜上桌,坐下說道。
“這是好事,小玉爭氣三年抱兩。”
易中海臉上掛著笑容,隻是心裏歎息,兩口子這麽久了也沒反應。
“我也懷上了,醫生說已經一個多月。”
高淑珍又補上一句,她故意如此,看看易中海的前後態度差別。
她是在張小玉進去檢查後,因為這個月親戚沒來,找熟悉的醫生悄悄看的,誰都沒告訴。
“真的?”
易中海激動的差點原地蹦了起來。
“嗯!不過醫生叮囑得注意,近四十的人了是那個高齡產婦,我身體也不是太好……”
“太好了,太好了。”
易中海滿臉笑容,想抱高淑珍手伸出去又縮了回來,月份還小擔心傷到孩子,激動在屋裏徘徊起來。
“那就按先生算的名字起,男孩名字叫高寶,女孩叫珍寶。對了還得準備小衣服鞋子,還有什麽來著……”
這名字是找人算的,兩人要孩子不容易,得兩人一心才能有機會懷上,所以就放棄了之前的名字佳寶和嘉寶。
高淑珍見到易中海如此激動,露出滿意的笑容。果然,還是名正言順的孩子,比私生子要重要。
“老易,還早,你先坐下吃飯。”
易中海激動的有些錯亂不知所措。
“啊,對,吃的。淑珍以後你就別吃棒子麵了,隻吃白麵。
咱家才二十六斤的量,有點不夠呀。對,老閻家應該用不了那麽多麵票,我去問問去。”
高淑珍起身拉著易中海,輕聲說道。“老易,我說了,還早先吃飯。麵票也得月底才能拿到,不急著一時半會。”
“對對對,怪我太激動,太高興了。淑珍既然醫生都叮囑了,那以後你就安心在家待著休養,買菜做飯家務的事所有都交給我……”
“我沒那麽矯情,而且你上班哪有空,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先坐下吃飯吧。”
易中海坐下後,左思右想後說道。
“那我明早問問老閻,他家解娣也大了,其餘孩子們又都上學,讓他媳婦來幫忙買菜做飯,其餘的我下班回來做趕的上。”
高淑珍也怕磕磕碰碰的,孩子是她的心魔,現在終於有了,看的比自己命都珍貴。
“行,快吃飯吧,一會菜都涼了。”
……
“表哥,這麵粉定量限製了,咱家主食得多摻點棒子麵了。”張小玉喝了口粥,悠悠的說道。
原本村裏一畝地給別人種,能拿一百斤糧食,三十斤細糧七十斤粗糧。
她和賈張氏,加上找人給棒梗分了地,一共有差不多十畝地一年有一千斤糧,每年還要再買五六百斤白麵(隻買白麵,這是接手賈張氏的操作。),家裏才能夠吃。賈東旭中午在廠裏吃,棒梗還小忽略不計,隻要賈張氏飯量太大(正常平均一個成年人一年要吃五百斤糧食左右,這個年代的人飯量大。)。
可政府今年讓上交的糧多了,對應的能拿到的就少了,隻有七十斤一畝地一年。二十斤細糧,五十斤粗糧,這一下就缺口了三百斤。而且白麵還限購了,賈東旭一年隻有216斤的定量,兌著吃的細糧從八九百斤變成了四百出頭。那就隻能買棒子麵補上,主食不就得多摻棒子麵了嘛。
即使如此,張小玉也沒考慮把戶口遷城裏,畢竟一年還有那麽多糧食可以拿,這屬於正常思維。
“廠裏也通知了,雖然有十斤麵粉票增發,但吃二合麵饅頭都得給對等的麵票,咱家麵粉票有點緊張。”
賈東旭也發愁放下飯碗,他一個月增發十斤的麵票,除去中午在廠裏吃的一頓,基本剩不下什麽了。
“要不我去村裏跟人調換點麵粉?”
埋頭苦吃的賈張氏連忙提議道。
她可不想幹巴巴的吃棒子麵窩頭貼餅,最起碼得二合麵的才不拉嗓子。而且她現在都不當家做主了,一心養老,條件沒提高反而越來越差了?這怎麽行。
“媽,表哥的工資除去柴米油鹽醬醋茶和家裏日常的開銷,剩不下多少,還得存一點留棒梗上學和以後娶媳婦用。要不你把賣鞋底的錢,拿村裏買麵粉,咱家還能和以前一樣吃。”
張小玉可是知道,賈張氏每個月納鞋底除去本錢,最少能賺四五塊錢。家裏就賈東旭一個人上班,一年差不多拿四百塊錢工資,單單買白麵就得去掉一百塊錢,加上日常生活必須,一年下來一百塊錢都不剩……
“媽,養老有我和小玉呢,你留著錢有啥用。”
賈東旭感覺老娘確實該補貼點家用,太能吃了,一個人吃一家一半的糧食。
“東旭,你看媽都不當家了,你工資也是交給小玉了。媽納鞋底賺不了什麽錢,塊八角的,就留給媽平時買點針線零花吧。”
賈張氏臉上難看,上次當家人交替,她把手裏的一百多塊錢,交了一百給兒媳,身上隻剩下幾十塊錢。
如今好不容易攢到一百塊錢了,又讓她用辛辛苦苦賺的老底去買糧,這怎麽可能?那她還怎麽解饞?
麵粉限購了,估計以後肉包子沒麵票,價格肯定要漲價了,還想著最近趕在不要票之前,多買幾個肉包子解饞呢。
“媽,都是一家人,你在家有吃有喝的,哪裏還需要零花錢啊?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你大孫子,咱家人得一條心,共同努力不是。
而且告訴你個好消息 我又懷上了,今天和師娘去查的。”
張小玉苦口婆心的勸導,順便甩出個炸彈,想讓賈張氏就範。
“反正我真沒錢。”
賈張氏一口把饅頭塞嘴裏,悶頭幹飯,讓她拿錢絕對不可能,反正已經有大孫子了。
小兩口無奈的對視一眼,老娘這是油鹽不進……
賈東旭靈機一動,不緊不慢的說道。“既然這樣,媳婦那咱家以後飯菜學三大爺家,分食。也不用學的那麽細,就按人頭分吧?”
“憑什麽!我不同意!”賈張氏拍著桌子站了起來。
開玩笑,要是按人頭分吃的,那她不得餓死呀?
“媽,村裏能拿到的糧食少了三百斤,這三百斤的缺口得花錢買糧補上,我那點工資哪裏還夠,這馬上又要生老二了,又得是一筆開銷。您說怎麽辦?家裏一半糧食可都是您吃的。”賈東旭不慌不忙地分析。
“是啊,媽,我們也是為了這個家好。家裏開支不夠,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總不能讓你大孫子餓肚子吧?”張小玉也附和著。
她感覺表哥這次聰明了,說的太有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