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的加入,無疑為整個團隊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神魂第二變能力,使得他能夠更深入地觀察材料結構和內部能量流動的特點,對各種複雜的結構和陣法進行快速而準確的分析。


    在葉飛的幫助下,深空合金的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特別是智能化金屬,因為有對納米機器人的理解,在構建智能化金屬材料時,他可以進行更多規模的模擬,幫助尋找平衡點。小規模深空金屬智能體被研發創造出來,它擁有自己的氣海和魂海,有自己的能量脈絡,能夠按照預設程序進行自我調整,利用氣海吸收能量,加強脈絡真氣容量,提高防禦能力,也會在受損的時候,自己修複脈絡,通過能量轉化物質修補損傷。


    有了智能金屬的突破,研發團隊開始著手機甲和個人飛梭的研發,受到智能金屬研究啟發,大家把機甲和個人飛梭當做人體脈絡的外延,用智能深空金屬先搭建起了個人鎧甲,測試人和鎧甲之間的真氣互動,尋找協調和連接的魂海仿真布局方案,同樣也發現了小飛所說的群體意識的表現,在搭建魂海仿真係統的時候,大家已經有過經驗,所以,這一步構建很快完成。實驗者穿起鎧甲,經過運行真氣,很快實現人和鎧甲合一,運轉氣脈,演練太極拳都能做到隨心而動。而且,還能提升自己的真氣積累和鎧甲的真氣積累。


    有了第一步,機甲和飛梭開發走向加速進程。各個功能模塊按照配置靈器的思路,不斷研發出來,按照機甲和飛梭的形態結構,組合搭建起來,並不斷做出改進和調整。考慮到太空條件和人類生存需要,還開發了生物生存模塊,能夠通過混沌能量轉化需要的空氣,並且配置了儲物亞空間,存儲生存資料。


    修真版高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初版機終於麵世。


    這台初版機雖然外觀略顯粗糙,但其內部蘊含的力量卻讓所有人為之震撼。它不僅融合了修真界的靈力與科技的精華,更承載著眾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在初次試機時,這個大家夥打起太極拳,一招一式也是有模有樣。到最後發力頗有些地動山搖。


    當將它送入基地外圍的空間,在太空環境下操練太極拳,又有種別樣的感受,小飛記錄著實驗員的動作,尋找其中人機協調上的漏洞和缺陷。其他武器操作,這個高達更像飛機,有些直來直去。實驗結束回來,大家討論檢討,詢問實驗員操作的感受,對於太空中的近戰有了實在的經驗。大家集思廣益,對初版機進行改進,小飛也花功夫增加模擬訓練內容,對機甲操作員進行訓練。


    在一次又一次的測試改進中,初版機逐漸展現出了驚人的性能,它的機動性、火力以及防禦能力都一步步達到現在所能達到的極限。


    最終,在一項一項測試項目確認過關,修真版高達的初版機定型型號——“靈元高達”正式亮相。它的出現,標誌著修真科技的技術踏上一個新的台階,也預示著人類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整個空港基地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這台機械巨獸不僅凝聚了人類智慧的結晶,更是承載著人類對未知宇宙的渴望與探索精神。


    隨著“靈元高達”定型型號的正式亮相,修真界與科技界的交流也日益頻繁。雙方的專家們開始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優化這台機械巨獸,使其更加完美。


    為了確保“靈元高達”能夠在各種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葉飛提出了建立一個專門的訓練基地,模擬各種可能遇到的太空環境。這個訓練基地不僅包括了模擬重力、真空、輻射等條件的實驗室,還設計了各種複雜的地形和障礙,以訓練機甲操作員的應變能力。


    由於高達機甲是和操作員高度融合的人機協作體,除了白版機甲,在操作員操作過程中,機甲的模擬仿真魂海就開始不斷被操作員示教,並在操作中不斷和操作員魂海融合交互。所以,空港基地在挑選高達操作員的時候,要經過嚴格的篩選。除了背景調查,還有嚴格的心性潛力測試,保證操作員性格不會出現反社會的極端情況,而潛力下限也決定了他們的高達夥伴的潛力下限。對於神魂要求也要接近或達到神魂第一變。軍隊的團隊訓練的方法也被修改運用到操作員的訓練當中,保證他們的凝聚力和組織性紀律性。高達畢竟是破壞力極高的智能化武器,如果失控,對於基地對於地球都是災難。


    在選拔過程中,空港基地還特別注重操作員的適應性和學習能力。基地專門設計了一係列模擬訓練課程,讓候選者在虛擬環境中熟悉高達的操作係統和戰鬥策略。這些模擬訓練不僅考驗操作員的反應速度和決策能力,還能夠評估他們在高壓環境下的心理素質。


    在選拔和訓練過程中,空港基地還特別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高達機甲雖然強大,但在戰場上,單打獨鬥往往難以取得勝利。因此,操作員們需要學會如何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與其他機甲協同作戰。基地定期舉行模擬戰鬥演習,讓操作員們在實戰條件下磨練團隊協作能力,培養他們在複雜戰場環境下的應變能力。


    為了進一步確保高達機甲的安全性,基地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啟動授權係統。這套係統在機甲啟用和進入戰鬥模式前,都有授權確認要求,未授權情況機甲不能啟動,也不能進入戰鬥狀態,防止潛在的風險。


    通過這些嚴格的選拔和訓練程序,空港基地確保了每一位高達操作員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能夠與他們的機甲夥伴共同守護地球的和平與安全。


    與此同時,芝霖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修真科技,使得更多的人類能夠接觸到這種新興的科技文明。通過與各國政府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芝霖企業成功地將修真科技應用於多個領域,從醫療到能源,從交通到通信,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地球聯邦議會的推動下,人類開始製定一係列關於太空探索的法律法規,確保深空探測計劃的順利進行。同時,地球聯邦議會還成立了專門的太空資源管理機構,負責對太空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和利用,以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資源爭奪戰。


    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人類也逐漸意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芝霖企業與各國政府合作,共同推動環保科技的發展,致力於減少地球上的汙染和資源浪費。通過修真科技的應用,人類開始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單人飛梭原本是和高達機甲同步研發的戰鬥單元,在靈元高達的測試和改進中,暫時停止了一段時間。隨著靈元高達麵世,大家重新檢討單人飛梭的戰鬥潛力,在經過一係列的模擬戰鬥和戰術分析後,研發團隊發現單人飛梭在機動性和靈活性上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他們決定賦予單人飛梭更多的自主性,使其能夠執行偵察、幹擾以及快速打擊等任務。同時,為了適應不同戰場環境,飛梭的設計也進行了模塊化改造,可以根據任務需求更換不同的武器和裝備。


    在靈元高達的戰鬥序列中,單人飛梭的角色變得多樣化。它不僅能夠作為高達的輔助單位,提供空中支援和快速反應能力,還能夠在高達進行大規模作戰時,執行特殊任務,如滲透敵方防線、破壞關鍵設施等。此外,單人飛梭的後勤支援功能也得到了加強,它能夠攜帶額外的彈藥、能量包和維修工具,為前線的高達機甲提供即時補給。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單人飛梭的智能係統也得到了升級,它現在能夠與高達機甲進行更深層次的數據共享和戰術協同。在戰場上,單人飛梭和靈元高達的配合日益默契,成為了一支不可忽視的戰鬥力量。研發團隊對這一成果感到自豪,他們相信,單人飛梭的加入,將為未來的戰鬥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優勢。在實戰演練中,單人飛梭展現出了驚人的適應性和生存能力。它能夠快速穿梭於複雜地形,利用其先進的隱形技術躲避敵方偵測,同時執行精確打擊。研發團隊進一步優化了飛梭的能源管理係統,確保其在執行長時間任務時的續航能力。


    此外,單人飛梭的模塊化設計也允許它快速適應不同的戰術需求。在麵對電子戰和網絡戰時,飛梭可以迅速更換為電子幹擾模塊,對敵方通信和控製係統進行有效幹擾。在需要進行大規模破壞時,它又可以換裝為重火力模塊,對敵方陣地造成毀滅性打擊。


    在設計上,研發團隊還融入了模塊化理念,使得飛梭的維護和升級變得異常簡便。乘員可以根據任務需求,快速更換不同的模塊組件,從而適應多變的戰場環境。此外,飛梭的智能係統能夠實時分析戰場數據,為乘員提供最優的戰術建議,極大地提高了作戰效率。


    在遙遠的銀河係邊緣,高達和飛梭加後勤飛船的組合,組建了特別的探索小隊。高達,以其堅不可摧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是小隊的守護者;飛梭,以迅捷的速度和靈活的機動性,是小隊的先鋒;而後勤飛船,則是小隊的補給站和信息中心,確保每一次任務都能順利進行。


    他們學習訓練如何更好地協同作戰,如何利用各自的長處來彌補短板。高達的厚重裝甲在麵對敵人猛烈攻擊時,為飛梭提供了掩護;而飛梭則利用其速度優勢,執行偵查和快速打擊任務,為高達創造攻擊機會。


    後勤飛船則在幕後默默地支持著這一切。它搭載著先進的通訊設備,確保小隊成員之間即使在激烈的戰鬥中也能保持暢通無阻的溝通。同時,它還裝載了各種維修工具和備用零件,確保高達和飛梭在戰鬥中受損時能夠迅速得到修複。


    後勤飛船負責攜帶五架高達兩架飛梭,一個指揮官,兩個後勤保障,飛船配置和太空堡壘一樣,具備完整的小型生態係統,訓練基地,戰鬥模塊,探索和采集模塊。可以較長時間執行探索,搜救,戰鬥任務,也可以多隊聯合,執行大中型任務。在設計上,後勤飛船不僅考慮了實用性,還兼顧了機動性和防禦能力。其推進係統采用了最新的跨空間引擎,這使得飛船在執行任務時能夠快速響應,迅速到達指定區域。同時,飛船的外殼由智能深空合金材料構成,能夠抵禦小行星撞擊和太空碎片的威脅。


    飛船內部空間寬敞,設有多個獨立的生活艙室,確保了乘員在長期任務中的生活質量。醫療艙配備了先進的醫療設備,能夠處理各種緊急醫療情況。此外,飛船還裝備了先進的量子通信係統,可以與地球或其他太空設施保持實時聯係。


    在執行任務時,後勤飛船能夠通過其搭載的飛梭和機甲高達執行危險或精細的作業。可以進行深空探測、資源采集、環境監測等多種任務,大大提高了任務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後勤飛船的指揮官和乘員都經過嚴格訓練,具備高度的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他們不僅能夠獨立完成任務,還能在必要時與其他飛船或太空站進行協同作戰或合作。


    為了進一步提升後勤飛船的性能,工程師們不斷在能源管理和資源循環利用方麵進行創新。飛船的能源係統不僅能夠高效地利用星空能量,還集成了先進的混沌能量吸收存儲技術,確保了在深空任務中也能獲得穩定的能量供應。同時,飛船內部的水和空氣循環係統采用了最新的清芝霖的環境再生技術,能夠將乘員的排泄物和呼出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可再次使用的資源,極大地減少了對地球補給的依賴。


    飛船的導航係統同樣先進,它結合了量子計算和魂海仿真人工智能算法,能夠如同神念實時采集分析太空環境數據,預測潛在的危險,並自動規劃出安全的航線。此外,飛船還配備了先進的生態環境係統,能夠模擬地球的自然環境,為乘員提供必要的心理和生理支持,確保他們在長時間的太空任務中保持最佳狀態。


    後勤飛船的設計理念體現了人類對太空探索的無限追求和對未來的深遠考量。它不僅是一艘簡單的運輸工具,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太空文明的象征。隨著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不斷深入,後勤飛船將繼續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人類在星際間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


    探索小隊不斷在太陽係和近太陽係進行巡邏探索,為更遠的深空探索積累經驗,為星空堡壘設計開發提供實驗數據。


    他們利用先進的探測器和無人飛船,對太陽係內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帶以及彗星進行詳盡的勘測。每一次任務的完成,都為人類提供了寶貴的宇宙知識,同時也為未來的星際旅行者們鋪平了道路。在這些探索中,小隊成員們發現了許多未知的地質特征,甚至在某些極端環境下,找到了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跡象。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小隊開始嚐試更複雜的任務,比如在火星上建立臨時基地,以及在月球建立長期實驗室。這些實驗不僅測試了人類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能力,還為未來的太空居住提供了數據支持。同時,小隊還與地麵控製中心緊密合作,不斷優化太空探索的策略和方法,確保每一次任務都能達到預期目標。


    隨著探索的深入,小隊成員們也逐漸意識到,他們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為了科學探索,更是為了人類的未來。他們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人類終將能夠跨越太陽係,走向更廣闊的宇宙。而他們,正是這一偉大時代的先驅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萬物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講故事的阿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講故事的阿柴並收藏穿越萬物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