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我靠農業係統在古代當國師 作者:春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太醫“啊”了一聲,倒是沒有太過驚訝,畢竟他作為醫者,見多識廣,看得事情多了,這種情況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
不過,他擔心國師會因為這兩個小子的欺瞞而發怒,小心地看了她一眼,打算開口給她求求情,“這小子,小小年紀被撿到,當了偷兒也是迫不得已,您……”
鄭四聽得林太醫為她說好話之後,倒是抬頭看了他一眼,有些驚訝,這人心地真不錯,真的很像她祖父。
薑虞聽見林太醫兩次開口說“小子”,又看了看鄭四黑瘦高個的樣子,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然後轉頭問了問鄭四,“那你為何識字,還認得醫書草藥?”
鄭四默然,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經曆,才開始緩緩道來。
她家裏以前是開藥堂的,祖父是個口碑不錯的大夫,小時候見她記性不錯,經常抱著她讓她看著醫書識字,還教她分辨草藥。
這樣的生活直到她七八歲的時候才有了改變,祖父走了,父親續娶了一位繼母,還很快生下了一對雙胎男嬰,樂得父親喜不自勝,眉開眼笑。
祖父在去世時也曾告誡過父親,讓他即使有了別的孩子,也不要苛待了女兒,父親當時自然是連連點頭,但是有了兒子之後卻將自己的承諾拋擲腦後了。
繼母並不喜歡她常常待在藥堂看醫書,辨別草藥,總覺得她是想占自己兒子的便宜,畢竟在繼母心裏,這藥堂早就是他們母子的了。
如此日久下去,繼母越發看她不順眼,加之那一年行情不好,家中銀錢緊張,繼母便攛掇父親,將她賣了,反正隻是個丫頭,家裏可還有兩個兒子要養呢。
父親雖然開始拒絕了她,但是幾次下來自己的心也漸漸動搖了。
畢竟這丫頭女生男相,看上去並不像時下受人喜歡的模樣,若是日後長大了出嫁,恐怕也找不到什麽人家,不如現在賣了,也好捱過今年再說。
不過這話恰巧被來催月錢的藥堂學徒聽見了,他以前受過祖父的恩惠,如今藥堂發不出銀錢走了許多人,他也沒跟著走。
而鄭四從這學徒那裏知道之後,見到父親將人牙子帶來,得了銀錢之後又打算找借口騙她出去的時候,便借口累了不想出門,父親著急又不敢露出什麽怕她察覺,便難得軟和語氣抱著她出門了。
她便一邊吸引父親的注意力,一邊將父親口袋裏剛剛得來還沒捂熱乎的銀錢悄摸順走了,快到地點的時候假裝不想抱,下來自己走的時候,趁機從人群中鑽出去了。
父親甚至都沒反應過來,隻以為十拿九穩了,這麽愣神的一會兒功夫,就找不到她了。
人牙子自然也是氣急敗壞,要他將之前給的定金還回來,父親摸兜沒找著,反挨了一頓打,人牙子還以為父親是故意下套騙錢來的。
鄭四卻是跌跌撞撞跑了許久,她甚至感歎自己還好生得不是女兒模樣,在路上旁人瞧見了也不會說什麽,隻以為是哪家野小子亂跑。
後來的事她也不太記得,大約是流浪了一段時間,被老頭撿了回去吧。
講述的時候,鄭四一副麵無表情的樣子,即使說起自己的父親繼母,也沒有任何憎恨的表情,好像在說一件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事。
隻是還沒等薑虞有什麽反應,林太醫先吃了一驚,“什麽,你是女子?”
鄭四反倒是卸下了臉上的麵無表情,有些茫然,一臉摸不著頭腦的樣子。
她現在確實依然作男裝打扮,模樣黑瘦也很容易被誤認,但是她來這裏幫忙卻是沒有隱藏過自己的性別的,在林太醫麵前她也沒刻意壓低嗓子,就連幾個小的偶爾來找她,都是喊她“四姐”的,她還以為林太醫知道這回事的。
林太醫見她這副樣子,倒是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畢竟這些時日實在是太忙了,他隻注意到鄭四記性不錯,也很擅長辨別烹製草藥,其它的哪裏會那麽仔細看呢,旁人來找她的時候,他也不會刻意去聽人家的私話。
再者說,雖然鄭四的喉結不突出,聲音也有點細,他也隻是以為對方發育得晚,還打算等閑下來好好幫她看一看。
林太醫老臉微紅,居然在國師麵前鬧了這麽大一個笑話,他不禁有些尷尬。
薑虞看上去臉色沒什麽變化,卻是在心裏笑了笑,林太醫之前說起鄭四的時候都是用的“小子”,她就猜到了對方說不定還沒明白過來對方的真實性別,如今一看果真如此。
這個時代自然是有女醫的,隻是一般來說都是被人請到家中為女眷治病,不太會像普通醫師那樣坐堂看診。
林太醫神色有些糾結,這些時日裏來,他確實對這個小子,不,應該說是這個姑娘起了愛才之心,她對草藥的敏銳度很高,很輕易就能辨別出優劣好壞,藥效如何,並且對許多醫書也很熟悉,頭腦靈活,經常一點就通。
他原本打算在離開青州之前再收下一個徒弟的,也算是關門弟子了,隻是如今她是女子,雖然與自己年紀差了許多,但是跟在自己身邊學醫,總是會招來許多閑話的。
林太醫確實為難得很,自己手下從未收過女弟子,診治的病患也大多都是男子。
他突然想起來這些時日裏,都是鄭四陪著自己查看病患情況的,不禁反思起來。
他並不是什麽迂腐之人,也不覺得醫師看到了病患的身體有什麽問題,畢竟都是皮肉而已,也無甚稀奇的。
但是這世上和他一樣想法的人可不多,女醫為男子看病總是會招來許多風言風語的,他並不想鄭四日後為著今日而心生悔意。
作者有話說:
? 第29章
林太醫來回琢磨著, 實在是下不定決心,一臉糾結萬分的樣子。
鄭四卻是不知道他為什麽這樣一副表情, 有些茫然。她雖然確實對林太醫很有好感, 因為他給自己帶來的感覺真的很像祖父,祖父尚在時也是這般和藹。
但是她倒沒有想過拜師這回事,隻把這回為太醫令打下手的事, 當成一個幹不長久的活計罷了,畢竟按照現在的情形來看, 這病坊裏的病人應該也不會住很久,瘟疫總會消失, 這些醫師太醫們也會離開的。
而且如今醫師的傳承便是父傳子, 師傳徒,往往不外傳。女醫除了一些民間出身, 專為女眷小兒治病的, 便是為宮廷效力的女性醫官,為宮中貴人治病, 這兩類而已。
無論民間還是宮廷女醫, 基本都是隻精於兒科婦科,基本不與外男接觸。
學習途徑也十分狹窄,或是天資聰穎,自學成才;或是家中本就是醫學世家, 被長輩教導熏陶之下習得醫術;或是嫁得醫術傳家之人, 如此習得。
但是這些條件太過苛刻, 如今女醫依舊十分稀少,更多的還是被稱之為“三姑六婆”的藥婆和穩婆, 為人療病、賣藥以及接生, 憑借經驗為婦人治病。
但這樣的人雖然實際經驗豐富, 但是一字不識,不諳醫方藥劑,往往不被人承認是醫師。
因此鄭四這些日子裏雖然對治病救人產生了興趣,但是卻是從沒想過要成為女醫的,她隻想著等青州平定下來之後,他們得找個安穩的活計幹幹。
也不知能不能學點殺豬的本事來,她暗自想著。自己力氣還成,而且很會估量重量,什麽草藥抓一把就知道大致分量了,這樣的能力若是殺豬的話,應該很適合分肉吧。
她小時候最羨慕的便是另一條街上賣肉的劉屠戶夫婦了,二人都是殺豬的一把好手,他們家的孩子也是幾條街上最令人羨慕的了,白白胖胖的,即使隻是能隔三岔五吃些邊角料,也已經十分幸福了。
林太醫最後還是開口,打算問問鄭四的打算,“若是有人願意收你為徒,教你學醫,你可願意?”
鄭四愣了愣,聽出了他的話外之意,
但是她並沒有想多久,便很快給出了回複,“若是肯收徒,我自然是十分情願的。”
“你可真想好了?”林太醫追問道。“若是你真跟了我學醫,我倒是不怕別人說我老不羞,反正我也年逾半百,家中兒孫也與我不甚親近,不管他們了。”
“隻是你年紀還小,難免會招來許多風言風語,什麽難聽的話都可能有,還會影響你未來的婚嫁,你,你還是要考慮周詳才是。”
林太醫十分誠懇地說著,好像是要勸退鄭四一樣。
“我想好了。”鄭四眼神十分堅定,雖然之前從未想過這一出,但是被對方點明之後,她意識到自己還能有這個選擇,而且這也確實是她喜歡並且擅長的領域,鄭四一下子就打定了主意。
“難聽的話繼母在家時我也聽過,乞討時我也被罵過,言語而已,對我來說不會是刀霜風劍,隻是雲煙而已,任他們說便是。”
“婚嫁之事我從前並沒有想過,但是如今與您說不願嫁人,恐怕也很難信服,畢竟世事難料。隻是若我真成親了,選擇的必然不會是在意這些事的人。”
鄭四誠懇地看著林太醫,她知道這是她一生之中難得的機會了,錯過這次,或許便會讓她後悔莫及。
她一向是個很看得清,又十分果決的人。
若非如此,當初得知父親要將自己賣了的時候,她可能就是不敢相信或者是到父親麵前哭訴質疑了,怎麽可能那麽鎮靜地將父親賣她得來的錢順走,還順利逃跑了。
林太醫看著她的模樣,一陣沉默後,才開口說道,“好,那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小徒了,待會兒帶你去見見你師兄,日後挑個好日子再正式拜師,告祭祖師爺。”
他們這一脈其實最為隨性,收徒也很隨心,單敦兒就是他從某家農戶那裏收來的徒弟,農戶家裏娃娃太多,單敦兒又是老二,雖然憨了點,但對他來說也不要緊。
祖師爺往下其實也就四代而已,他也聽聞祖師爺曾教過自己孫女醫術,想必祖師爺也不會介意這件事的吧,實在不行,就當作她是自己的認的幹孫女,應該就可以了吧。
想到這出,林太醫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對啊,若是認個幹親的話,那不就名正言順得多了?
他趕忙攔住正準備叩首見禮的鄭四,“哎,別著急,我想到了,若是你我認個幹親,或許能更合禮些,你可願意?”
鄭四聽得這話,呆在原地,然後默默淌出淚來。她遇上的幾個老人,都待她這般好,無論是自己的親祖父,還是把自己撿回去的鄭老頭,抑或是眼前這位不僅願意收徒,還想認自己作幹孫女的老太醫。
她確實是不幸的,母親早逝,父親心狠,但她又是幸運的,總是能在困境中遇見拯救自己的人。
鄭四覺得自己仿佛在林太醫的身上看見了祖父與鄭老頭的樣子,她含著淚拜倒在地,“我自然是願意的,見過幹祖父。”
林太醫笑眯眯地將她從地上扶起來,“好,如此甚好,等回了京城,帶你認認地方。”
他作為太醫令,雖然在宮中也有居所,但是宮外自然也是置辦了宅邸的,隻是往日冷清得很,他也不太樂意去住,如今倒是正好。
一旁的薑虞看了全程下來,在心裏不僅感歎,這林太醫不愧是太醫令,醫官之首,不僅這個年紀了還在鑽研醫術,品德也是沒話說,思想還能如此開明,簡直都不是她刻板印象裏的古人了。
她輕笑出聲,“那便恭喜林醫覓得佳徒,還得了個幹孫女。”
林太醫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想得太出神差點把國師忘在一旁了。
“無妨,哪日你們辦了正式的拜師宴,也可來府上告知一聲。”
這話便是說,薑虞到時候就算不會出席,也至少會送上一份賀禮了,如此有國師的認定,就算是旁人有質疑,恐怕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說三道四了。
林太醫大喜過望,拉著鄭四一同給她行了禮,薑虞擺擺手,像來時一樣飄忽地離去了。
送走國師之後,林太醫起身,滿意地看著鄭四。他的子孫緣薄,兒孫與他關係尋常,本以為這輩子就得幾個徒弟安心養老就是,沒想到臨了居然還能得個乖巧聰慧的孫女,真是不錯。
“我想了想,你日後拜師,總不能叫個諢名一樣的名字,你可想好另取個別的名字?”
鄭四其實並不太在意這些事,但是畢竟認了師父,是該有個正經名字了。
她想了想,“便叫鄭喬如何?喬是我本姓。”
她被老頭收養之後,本來就打算拋棄前事,不再隨父親名姓,隻當自己重活一回了。隻是如今師父問起,她想起已逝的祖父,還是想留個念想。
“好,這名字不錯,也好聽。”
林太醫立馬開口讚同道,其實他並不擅長取名,單敦兒其實小名便叫做墩子,他不知取個什麽才好,便沿用了這字音,隻改成了“敦祇恭厚”的“敦”字。
若是真讓他來,恐怕也取不出什麽好聽的名字,如今她自己取的名字倒是很不錯。
商量好名字之後,林太醫便放了鄭喬回去了,他知道對方家裏還有幾個小孩,在等她回去,左右現在也晌午了,該吃飯了。
……
薑虞這邊,她已經上了馬車,行在了回府的路上了。
她暗自想著,按照如今的情況來看,或許要不了多久,青州這場瘟疫就能平息了,隻是還剩下通州,那是最初發病的起源,也不知現下情況如何了。
原本按照常理來說,應當是先去最為嚴重的通州才是,但是青州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正是京城關口之處,距離極近。
一旦此處瘟疫控製不住,那麽可以想見,四散的流民匯聚到京城附近,必然會帶來極大的危害。
即使重重封鎖,將流民全部拒之城外,但是死在城外的人越多,這瘟疫的危險性就越發得高,到時恐怕很難控製得住。
雖然青州解決瘟疫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但是不知通州是否有時間,能等到他們前去了。
馬車行在街上,薑虞看著已經有零星客人進出的酒館飯館,原本沉著的心也稍微好了些。
路遇一處巷子裏時,突然聽得裏麵傳來尖利的罵聲,一下子就吸引了周圍人的注意。
原本他們一行人是不會管這事,徑自回府便是,若是有了爭執吵鬧,自有本地衙門官吏負責處理,自然是不關他們的事的。
正當他們準備駛離此處時,突然聽到一聲叫罵,“什麽勞什子國師,若她真有靈,為何不早些來,為何等到人死了才來。”
說完,這人又趴在地上哭嚎起來,“天爺喲,為何不把我這條老命帶走,留下我一人有什麽意思啊。”
那哭泣的聲音越發淒厲起來,與她對罵的人似乎也歇了氣,沒有再說話了。
馬車旁聽見這番話的護衛卻臉色凝重,有人甚至忍不住拔出刀來。
不過,他擔心國師會因為這兩個小子的欺瞞而發怒,小心地看了她一眼,打算開口給她求求情,“這小子,小小年紀被撿到,當了偷兒也是迫不得已,您……”
鄭四聽得林太醫為她說好話之後,倒是抬頭看了他一眼,有些驚訝,這人心地真不錯,真的很像她祖父。
薑虞聽見林太醫兩次開口說“小子”,又看了看鄭四黑瘦高個的樣子,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然後轉頭問了問鄭四,“那你為何識字,還認得醫書草藥?”
鄭四默然,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經曆,才開始緩緩道來。
她家裏以前是開藥堂的,祖父是個口碑不錯的大夫,小時候見她記性不錯,經常抱著她讓她看著醫書識字,還教她分辨草藥。
這樣的生活直到她七八歲的時候才有了改變,祖父走了,父親續娶了一位繼母,還很快生下了一對雙胎男嬰,樂得父親喜不自勝,眉開眼笑。
祖父在去世時也曾告誡過父親,讓他即使有了別的孩子,也不要苛待了女兒,父親當時自然是連連點頭,但是有了兒子之後卻將自己的承諾拋擲腦後了。
繼母並不喜歡她常常待在藥堂看醫書,辨別草藥,總覺得她是想占自己兒子的便宜,畢竟在繼母心裏,這藥堂早就是他們母子的了。
如此日久下去,繼母越發看她不順眼,加之那一年行情不好,家中銀錢緊張,繼母便攛掇父親,將她賣了,反正隻是個丫頭,家裏可還有兩個兒子要養呢。
父親雖然開始拒絕了她,但是幾次下來自己的心也漸漸動搖了。
畢竟這丫頭女生男相,看上去並不像時下受人喜歡的模樣,若是日後長大了出嫁,恐怕也找不到什麽人家,不如現在賣了,也好捱過今年再說。
不過這話恰巧被來催月錢的藥堂學徒聽見了,他以前受過祖父的恩惠,如今藥堂發不出銀錢走了許多人,他也沒跟著走。
而鄭四從這學徒那裏知道之後,見到父親將人牙子帶來,得了銀錢之後又打算找借口騙她出去的時候,便借口累了不想出門,父親著急又不敢露出什麽怕她察覺,便難得軟和語氣抱著她出門了。
她便一邊吸引父親的注意力,一邊將父親口袋裏剛剛得來還沒捂熱乎的銀錢悄摸順走了,快到地點的時候假裝不想抱,下來自己走的時候,趁機從人群中鑽出去了。
父親甚至都沒反應過來,隻以為十拿九穩了,這麽愣神的一會兒功夫,就找不到她了。
人牙子自然也是氣急敗壞,要他將之前給的定金還回來,父親摸兜沒找著,反挨了一頓打,人牙子還以為父親是故意下套騙錢來的。
鄭四卻是跌跌撞撞跑了許久,她甚至感歎自己還好生得不是女兒模樣,在路上旁人瞧見了也不會說什麽,隻以為是哪家野小子亂跑。
後來的事她也不太記得,大約是流浪了一段時間,被老頭撿了回去吧。
講述的時候,鄭四一副麵無表情的樣子,即使說起自己的父親繼母,也沒有任何憎恨的表情,好像在說一件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事。
隻是還沒等薑虞有什麽反應,林太醫先吃了一驚,“什麽,你是女子?”
鄭四反倒是卸下了臉上的麵無表情,有些茫然,一臉摸不著頭腦的樣子。
她現在確實依然作男裝打扮,模樣黑瘦也很容易被誤認,但是她來這裏幫忙卻是沒有隱藏過自己的性別的,在林太醫麵前她也沒刻意壓低嗓子,就連幾個小的偶爾來找她,都是喊她“四姐”的,她還以為林太醫知道這回事的。
林太醫見她這副樣子,倒是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畢竟這些時日實在是太忙了,他隻注意到鄭四記性不錯,也很擅長辨別烹製草藥,其它的哪裏會那麽仔細看呢,旁人來找她的時候,他也不會刻意去聽人家的私話。
再者說,雖然鄭四的喉結不突出,聲音也有點細,他也隻是以為對方發育得晚,還打算等閑下來好好幫她看一看。
林太醫老臉微紅,居然在國師麵前鬧了這麽大一個笑話,他不禁有些尷尬。
薑虞看上去臉色沒什麽變化,卻是在心裏笑了笑,林太醫之前說起鄭四的時候都是用的“小子”,她就猜到了對方說不定還沒明白過來對方的真實性別,如今一看果真如此。
這個時代自然是有女醫的,隻是一般來說都是被人請到家中為女眷治病,不太會像普通醫師那樣坐堂看診。
林太醫神色有些糾結,這些時日裏來,他確實對這個小子,不,應該說是這個姑娘起了愛才之心,她對草藥的敏銳度很高,很輕易就能辨別出優劣好壞,藥效如何,並且對許多醫書也很熟悉,頭腦靈活,經常一點就通。
他原本打算在離開青州之前再收下一個徒弟的,也算是關門弟子了,隻是如今她是女子,雖然與自己年紀差了許多,但是跟在自己身邊學醫,總是會招來許多閑話的。
林太醫確實為難得很,自己手下從未收過女弟子,診治的病患也大多都是男子。
他突然想起來這些時日裏,都是鄭四陪著自己查看病患情況的,不禁反思起來。
他並不是什麽迂腐之人,也不覺得醫師看到了病患的身體有什麽問題,畢竟都是皮肉而已,也無甚稀奇的。
但是這世上和他一樣想法的人可不多,女醫為男子看病總是會招來許多風言風語的,他並不想鄭四日後為著今日而心生悔意。
作者有話說:
? 第29章
林太醫來回琢磨著, 實在是下不定決心,一臉糾結萬分的樣子。
鄭四卻是不知道他為什麽這樣一副表情, 有些茫然。她雖然確實對林太醫很有好感, 因為他給自己帶來的感覺真的很像祖父,祖父尚在時也是這般和藹。
但是她倒沒有想過拜師這回事,隻把這回為太醫令打下手的事, 當成一個幹不長久的活計罷了,畢竟按照現在的情形來看, 這病坊裏的病人應該也不會住很久,瘟疫總會消失, 這些醫師太醫們也會離開的。
而且如今醫師的傳承便是父傳子, 師傳徒,往往不外傳。女醫除了一些民間出身, 專為女眷小兒治病的, 便是為宮廷效力的女性醫官,為宮中貴人治病, 這兩類而已。
無論民間還是宮廷女醫, 基本都是隻精於兒科婦科,基本不與外男接觸。
學習途徑也十分狹窄,或是天資聰穎,自學成才;或是家中本就是醫學世家, 被長輩教導熏陶之下習得醫術;或是嫁得醫術傳家之人, 如此習得。
但是這些條件太過苛刻, 如今女醫依舊十分稀少,更多的還是被稱之為“三姑六婆”的藥婆和穩婆, 為人療病、賣藥以及接生, 憑借經驗為婦人治病。
但這樣的人雖然實際經驗豐富, 但是一字不識,不諳醫方藥劑,往往不被人承認是醫師。
因此鄭四這些日子裏雖然對治病救人產生了興趣,但是卻是從沒想過要成為女醫的,她隻想著等青州平定下來之後,他們得找個安穩的活計幹幹。
也不知能不能學點殺豬的本事來,她暗自想著。自己力氣還成,而且很會估量重量,什麽草藥抓一把就知道大致分量了,這樣的能力若是殺豬的話,應該很適合分肉吧。
她小時候最羨慕的便是另一條街上賣肉的劉屠戶夫婦了,二人都是殺豬的一把好手,他們家的孩子也是幾條街上最令人羨慕的了,白白胖胖的,即使隻是能隔三岔五吃些邊角料,也已經十分幸福了。
林太醫最後還是開口,打算問問鄭四的打算,“若是有人願意收你為徒,教你學醫,你可願意?”
鄭四愣了愣,聽出了他的話外之意,
但是她並沒有想多久,便很快給出了回複,“若是肯收徒,我自然是十分情願的。”
“你可真想好了?”林太醫追問道。“若是你真跟了我學醫,我倒是不怕別人說我老不羞,反正我也年逾半百,家中兒孫也與我不甚親近,不管他們了。”
“隻是你年紀還小,難免會招來許多風言風語,什麽難聽的話都可能有,還會影響你未來的婚嫁,你,你還是要考慮周詳才是。”
林太醫十分誠懇地說著,好像是要勸退鄭四一樣。
“我想好了。”鄭四眼神十分堅定,雖然之前從未想過這一出,但是被對方點明之後,她意識到自己還能有這個選擇,而且這也確實是她喜歡並且擅長的領域,鄭四一下子就打定了主意。
“難聽的話繼母在家時我也聽過,乞討時我也被罵過,言語而已,對我來說不會是刀霜風劍,隻是雲煙而已,任他們說便是。”
“婚嫁之事我從前並沒有想過,但是如今與您說不願嫁人,恐怕也很難信服,畢竟世事難料。隻是若我真成親了,選擇的必然不會是在意這些事的人。”
鄭四誠懇地看著林太醫,她知道這是她一生之中難得的機會了,錯過這次,或許便會讓她後悔莫及。
她一向是個很看得清,又十分果決的人。
若非如此,當初得知父親要將自己賣了的時候,她可能就是不敢相信或者是到父親麵前哭訴質疑了,怎麽可能那麽鎮靜地將父親賣她得來的錢順走,還順利逃跑了。
林太醫看著她的模樣,一陣沉默後,才開口說道,“好,那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小徒了,待會兒帶你去見見你師兄,日後挑個好日子再正式拜師,告祭祖師爺。”
他們這一脈其實最為隨性,收徒也很隨心,單敦兒就是他從某家農戶那裏收來的徒弟,農戶家裏娃娃太多,單敦兒又是老二,雖然憨了點,但對他來說也不要緊。
祖師爺往下其實也就四代而已,他也聽聞祖師爺曾教過自己孫女醫術,想必祖師爺也不會介意這件事的吧,實在不行,就當作她是自己的認的幹孫女,應該就可以了吧。
想到這出,林太醫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對啊,若是認個幹親的話,那不就名正言順得多了?
他趕忙攔住正準備叩首見禮的鄭四,“哎,別著急,我想到了,若是你我認個幹親,或許能更合禮些,你可願意?”
鄭四聽得這話,呆在原地,然後默默淌出淚來。她遇上的幾個老人,都待她這般好,無論是自己的親祖父,還是把自己撿回去的鄭老頭,抑或是眼前這位不僅願意收徒,還想認自己作幹孫女的老太醫。
她確實是不幸的,母親早逝,父親心狠,但她又是幸運的,總是能在困境中遇見拯救自己的人。
鄭四覺得自己仿佛在林太醫的身上看見了祖父與鄭老頭的樣子,她含著淚拜倒在地,“我自然是願意的,見過幹祖父。”
林太醫笑眯眯地將她從地上扶起來,“好,如此甚好,等回了京城,帶你認認地方。”
他作為太醫令,雖然在宮中也有居所,但是宮外自然也是置辦了宅邸的,隻是往日冷清得很,他也不太樂意去住,如今倒是正好。
一旁的薑虞看了全程下來,在心裏不僅感歎,這林太醫不愧是太醫令,醫官之首,不僅這個年紀了還在鑽研醫術,品德也是沒話說,思想還能如此開明,簡直都不是她刻板印象裏的古人了。
她輕笑出聲,“那便恭喜林醫覓得佳徒,還得了個幹孫女。”
林太醫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想得太出神差點把國師忘在一旁了。
“無妨,哪日你們辦了正式的拜師宴,也可來府上告知一聲。”
這話便是說,薑虞到時候就算不會出席,也至少會送上一份賀禮了,如此有國師的認定,就算是旁人有質疑,恐怕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說三道四了。
林太醫大喜過望,拉著鄭四一同給她行了禮,薑虞擺擺手,像來時一樣飄忽地離去了。
送走國師之後,林太醫起身,滿意地看著鄭四。他的子孫緣薄,兒孫與他關係尋常,本以為這輩子就得幾個徒弟安心養老就是,沒想到臨了居然還能得個乖巧聰慧的孫女,真是不錯。
“我想了想,你日後拜師,總不能叫個諢名一樣的名字,你可想好另取個別的名字?”
鄭四其實並不太在意這些事,但是畢竟認了師父,是該有個正經名字了。
她想了想,“便叫鄭喬如何?喬是我本姓。”
她被老頭收養之後,本來就打算拋棄前事,不再隨父親名姓,隻當自己重活一回了。隻是如今師父問起,她想起已逝的祖父,還是想留個念想。
“好,這名字不錯,也好聽。”
林太醫立馬開口讚同道,其實他並不擅長取名,單敦兒其實小名便叫做墩子,他不知取個什麽才好,便沿用了這字音,隻改成了“敦祇恭厚”的“敦”字。
若是真讓他來,恐怕也取不出什麽好聽的名字,如今她自己取的名字倒是很不錯。
商量好名字之後,林太醫便放了鄭喬回去了,他知道對方家裏還有幾個小孩,在等她回去,左右現在也晌午了,該吃飯了。
……
薑虞這邊,她已經上了馬車,行在了回府的路上了。
她暗自想著,按照如今的情況來看,或許要不了多久,青州這場瘟疫就能平息了,隻是還剩下通州,那是最初發病的起源,也不知現下情況如何了。
原本按照常理來說,應當是先去最為嚴重的通州才是,但是青州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正是京城關口之處,距離極近。
一旦此處瘟疫控製不住,那麽可以想見,四散的流民匯聚到京城附近,必然會帶來極大的危害。
即使重重封鎖,將流民全部拒之城外,但是死在城外的人越多,這瘟疫的危險性就越發得高,到時恐怕很難控製得住。
雖然青州解決瘟疫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但是不知通州是否有時間,能等到他們前去了。
馬車行在街上,薑虞看著已經有零星客人進出的酒館飯館,原本沉著的心也稍微好了些。
路遇一處巷子裏時,突然聽得裏麵傳來尖利的罵聲,一下子就吸引了周圍人的注意。
原本他們一行人是不會管這事,徑自回府便是,若是有了爭執吵鬧,自有本地衙門官吏負責處理,自然是不關他們的事的。
正當他們準備駛離此處時,突然聽到一聲叫罵,“什麽勞什子國師,若她真有靈,為何不早些來,為何等到人死了才來。”
說完,這人又趴在地上哭嚎起來,“天爺喲,為何不把我這條老命帶走,留下我一人有什麽意思啊。”
那哭泣的聲音越發淒厲起來,與她對罵的人似乎也歇了氣,沒有再說話了。
馬車旁聽見這番話的護衛卻臉色凝重,有人甚至忍不住拔出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