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先生是怎麽來的陝州他不清楚,隻曉得立足也很艱難,幫著虞大人從陝州一個大商賈手裏榨了好大一筆軍費出來,這軍中的眾將士才漸漸對他有了些敬重。
虞大人問他要什麽賞,荊先生就要了那粥鋪的兩口子,並不是要他們伺候自己,隻是叫他們不必再做差役苦活,雖脫不開軍戶,但起碼能過一點人的日子。
小雜役也是虞大人看荊先生要的賞賜太少,特意撥來伺候他的。
荊方看向這個跟了自己十來年的小雜役,剛到他身邊時一個毛頭小子,因長得同胡沁有些像,年歲也差不多,荊方待他總很和煦。
後來小雜役求他做媒,娶了軍中一個小伍長的女兒。
荊方替人提親原本很是沒底,沒想到一句話那小伍長忙不迭就答應了,且喜不自勝,連聲道高攀了。
荊方後知後覺,原來自己這麽些年,倒也不是白活了。
隻是不由得想起,不知胡沁娶親否?
這念頭一起就刹不住了,又想著那個他都沒見過的孩子,荊方輾轉從虞大人一句閑談中得知,是個男孩,叫胡樓安。
虞大人怎麽會知道這種細枝末節,荊方想,應該是江大人心軟了。
“那就買碗鹹粥來,不拘什麽。”
“誒!”
粥鋪倒還開著門,沈平正要上門呢,見到小雜役來了忙移開門請他進來。
裏頭的方桌上坐著個兩個少年,女孩看起來大些,是姐姐,正看書呢。
見到有外人來,女孩先是一縮身子,覷了沈平一眼,見他笑得雖有些討好,但神色也算輕鬆。
她又看了看小雜役,認得他是荊方身邊的人呢,便坐定不動了。
男孩手裏捏著把小刀,正在認真的削著一根木棍。
“可是荊先生要吃什麽?我殺條魚!?這小子剛從冰洞裏勾上來的。”
沈平笑著摸了摸少年的腦袋。
“腥不腥?”小雜役吃魚少,總有些不習慣那腥。
“不會,我用薑汁抹一遍就是。小大人略等等,阿成,把魚片了去。魚肉燙一燙就好,耽誤不了多少功夫。”
一個婦人也從後頭出來,對小雜役笑一笑。
也許是因為陝州苦寒,不比臨安柔情,這一張臉上全是風霜悲苦,半點不見從前的嬌媚。
胡娘子一般在後廚,這是辨出了人聲才露麵的。
男孩叫沈成,聞聲就鑽去後邊了,不多時就端了盤子出來,果然是清清爽爽的魚片肉,不見骨刺,凝白中橫亙一道紅。
見對方滿意頷首,他才端回去叫胡娘子入粥水中煮。
一缽子魚粥很快就煮好了,小雜役有些狐疑,道:“這樣快?熟了沒?”
“其實沒熟,不過您一路端去,就燜熟了,這樣魚肉吃起來極嫩。”沈平解釋道。
小雜役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這家的粥他也是常吃的,粥這種吃食說起來簡薄,家常都好做的,可到底是手藝人呢,就是熬一碗白粥,滋味都能更好上一層。
“到底是臨安享福地來的,就是有講究。”小雜役說著就見胡娘子的笑略收了收,有些落寞。
他曉得自己戳中別人傷心事了,忙告辭。
沈平卻急急的追了出來,低著頭同小雜役說了幾句話。
胡娘子的手藝沒變,粥底依舊綿密溫潤,細膩可口,因為煲夠了火候,所以粥水和米粒都融為一體了。
不似軍中夥夫胡亂扒拉的大鍋粥,水是水,米是米,卻又漿漿糊糊,還不如湯泡飯來得爽利。
魚肉雖說燙得時間短,但在保留嫩滑的同時又將鮮美滲到了粥裏,又沒有刺,吃起來格外痛快。
寒冬落雪,在此地是不可能靜謐無聲的,風吹軍旗軍帳的響動,巡邏兵士們的腳步聲,都帶著一股肅殺和沉悶。
這一碗粥吃得荊方鼻尖都冒出了細汗,小雜役算了算他這一日吃過的東西,晨起的半個餅子,午膳湯麵隻吃了幾口,還得是這一口粥水落胃才熨帖。
“先生,要不我每天早上給您買粥去?軍裏夥夫手藝糙,餅子您又吃不慣。”
荊方搖了搖頭,道:“不要太點眼。餅子這些年我難道吃得少?隻是這幾日牙疼,有些嚼不動,明日掰成小塊在茶水裏泡軟些也就能吃了。”
他又關切的問:“可多給了些銀子?他們養著兩個孩子,耗用大。”
“給了,每回都多給的。”小雜役想了想,道:“那兩口子想請您給謀算謀算,瞧瞧能給他那倆孩子尋條好路子不。”
“我也好些日子沒見那兩個孩子了,長得怎麽樣?”
“男孩躥個子呢,倒不是那上躥下跳的野猴子,瞧著穩重。女孩,嗯,生得愈發文雅秀氣,瞧著,不像咱們這地界養出來的人。”
小雜役也在軍中那麽多年,什麽汙糟的事情沒見過?更何況胡娘子自己也受了不少,他知道那兩口的擔心,多半還得擱在女孩身上,斟酌了一下,還是多添了一句。
“女孩若是好,年紀越大越藏不住。”
荊方眉間已生出紋路,不皺也蹙。
男孩的路子好找,若是夫妻二人舍得,他可以尋一個厚道的百夫長慢慢□□著,軍戶日後總離不開這條路子。
可女孩……
小雜役曉得荊方事情多,有些懊惱還帶了沈平的話回來,給他添了許多煩惱,趕緊收拾了碗勺,道:“船到橋頭自然直,先生還是睡吧,明還要去秦大人那議事呢。”
小雜役吹熄了燈,可帳外火把搖動,隱隱有光,荊方合了眼又睜開,瞧著這帳頂上迷迷蒙蒙的光暈。
每一夜,他都是在思念中不知不覺的睡去。
無戰事時,秦大人住在陝州城中,荊方始終記得江星闊的話,他不是來改頭換麵過好日子的,所以這十餘年來都住在軍帳中。
陝州此地東臨崤山,西麵函穀關,南雁嶺,北近黃河,得此處者,便扼住了關中與中原的咽喉之地,故而金人一直虎視眈眈,這兩年更是滋擾頻頻。
荊方夜裏難以安寢,半夢半醒之間,總有那虛妄又真切的金戈鐵馬之聲。
秦大人比不得虞大人那樣嘔心瀝血,文韜武略皆稍遜色幾分,不過為人忠厚勤勉,雖有幾分優柔寡斷,陝州府城在他治下,倒也還算安穩繁華。
南來北往的客商都在陝州歇腳,周邊一帶的能賣上價的好貨齊聚陝州,雖是貴上一些,但客商東奔西跑的,難道不費上幾個路錢?
荊方坐在一匹小毛驢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緩慢行進。
小雜役知道他此時心情最好,瞧瞧他這蒼白瘦削的模樣,還是多在人氣足的地方泡一泡,多沾些煙火氣,不然總覺得,他下一刻就要融化在冬日的暖陽裏了。
“哎呀舅舅,咱們要是早些時候來就好了。現如今天寒地凍的,石榴早下市了。”
貨行的台階高,少年郎走路也不安分,兩階並做一階下。
這把嗓子剛脫了稚嫩脆響,已經是沉悶低啞的男聲了,與他撒嬌的語調不大相稱。
不過也能聽出來,這少年定然是被寵著長大的。
陝州的石榴最好,飽滿豐盈,豔麗甜美,籽肥渣少,不過隆冬時節,自然是沒有了。
“回回出來就曉得找各種果子甜嘴吃,就算有石榴,埋在雪罐裏帶回去也失了新鮮,淮月她什麽沒吃過,要你個幹巴的果子吃?她那般好模樣,出身又好,爹升官,娘有財。我偶爾去江府,都能碰見陳家那嫡孫守著她,你要是真有什麽想頭,這趟回去就收心好好讀書,整天上躥下跳的能有什麽出息?”
這聲音和絮絮叨叨的語調無比熟悉,荊方一震,從驢背上跌落下去,正好壓在那少年身上。
“哎呀,阿伯,是這驢崴了腳,還是你發昏了?”
他倒沒生氣,有些好笑的攬著荊方的肩頭把他扶起來。
兩人一對眼,他撓撓頭,不解的看著忽然就紅了眼圈的荊方,道:“跌得很疼嗎?我可給你當墊子了啊,莫訛我!我舅舅在這呢!”
荊方順著他的轉身動作看去,就見多年未見的胡沁正立在他身後,神色複雜。
“樓安,跟掌櫃的提貨去。”
胡沁的模樣沒變多少,似乎又長了點個頭,氣質倒是大變,看上去就是個老道精明又不失利落斯文的大商賈。
胡樓安隨著掌櫃的去後頭了,荊方的眼睛一直追隨著,直到看不見了才依依不舍的收回來,又笑著看向胡沁,道:“多謝你,將他養育的很好,性子真是像你。”
“性子是像我,隻是長得像你。”胡沁冷冷淡淡的說。
荊方想邁步上前,胡沁一瞥眼,他又卑微的退了一步。
其實這麽多年了,胡沁心裏真沒多少怨恨,他來陝州就想過會遇見荊方,不過他也沒特意去尋,明兒他們就要走了,本以為遇不上了,到底是親生父子,有緣分。
“嘉娘,如何?”聲音輕得仿佛自己不值得說起她的名字。
“阿姐住在自己家中,能有什麽不如意?我夫人性子溫柔,與阿姐相處和睦,小女蓮子秉性從阿姐小時候一樣,打小就養在她院裏。阿姐還要幫我兼管賬目,人情往來,忙得很。若不是樓安的樣子越大與你越像,她隻怕早將你忘了。”
荊方低低的笑了幾聲,道:“這便好。”
胡樓安很快折返,聽他言行談吐也是大大方方,毫不怯場的,想來是南來北往,胡沁都將他帶在身邊的緣故。
見胡樓安好奇的打量自己,荊方道:“我同你舅舅是故交。”
胡樓安的目光在荊方臉上凝了一凝,又看向胡沁,依舊笑得舒朗,道:“舅舅,那請不請這位阿伯吃飯?”
虞大人問他要什麽賞,荊先生就要了那粥鋪的兩口子,並不是要他們伺候自己,隻是叫他們不必再做差役苦活,雖脫不開軍戶,但起碼能過一點人的日子。
小雜役也是虞大人看荊先生要的賞賜太少,特意撥來伺候他的。
荊方看向這個跟了自己十來年的小雜役,剛到他身邊時一個毛頭小子,因長得同胡沁有些像,年歲也差不多,荊方待他總很和煦。
後來小雜役求他做媒,娶了軍中一個小伍長的女兒。
荊方替人提親原本很是沒底,沒想到一句話那小伍長忙不迭就答應了,且喜不自勝,連聲道高攀了。
荊方後知後覺,原來自己這麽些年,倒也不是白活了。
隻是不由得想起,不知胡沁娶親否?
這念頭一起就刹不住了,又想著那個他都沒見過的孩子,荊方輾轉從虞大人一句閑談中得知,是個男孩,叫胡樓安。
虞大人怎麽會知道這種細枝末節,荊方想,應該是江大人心軟了。
“那就買碗鹹粥來,不拘什麽。”
“誒!”
粥鋪倒還開著門,沈平正要上門呢,見到小雜役來了忙移開門請他進來。
裏頭的方桌上坐著個兩個少年,女孩看起來大些,是姐姐,正看書呢。
見到有外人來,女孩先是一縮身子,覷了沈平一眼,見他笑得雖有些討好,但神色也算輕鬆。
她又看了看小雜役,認得他是荊方身邊的人呢,便坐定不動了。
男孩手裏捏著把小刀,正在認真的削著一根木棍。
“可是荊先生要吃什麽?我殺條魚!?這小子剛從冰洞裏勾上來的。”
沈平笑著摸了摸少年的腦袋。
“腥不腥?”小雜役吃魚少,總有些不習慣那腥。
“不會,我用薑汁抹一遍就是。小大人略等等,阿成,把魚片了去。魚肉燙一燙就好,耽誤不了多少功夫。”
一個婦人也從後頭出來,對小雜役笑一笑。
也許是因為陝州苦寒,不比臨安柔情,這一張臉上全是風霜悲苦,半點不見從前的嬌媚。
胡娘子一般在後廚,這是辨出了人聲才露麵的。
男孩叫沈成,聞聲就鑽去後邊了,不多時就端了盤子出來,果然是清清爽爽的魚片肉,不見骨刺,凝白中橫亙一道紅。
見對方滿意頷首,他才端回去叫胡娘子入粥水中煮。
一缽子魚粥很快就煮好了,小雜役有些狐疑,道:“這樣快?熟了沒?”
“其實沒熟,不過您一路端去,就燜熟了,這樣魚肉吃起來極嫩。”沈平解釋道。
小雜役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這家的粥他也是常吃的,粥這種吃食說起來簡薄,家常都好做的,可到底是手藝人呢,就是熬一碗白粥,滋味都能更好上一層。
“到底是臨安享福地來的,就是有講究。”小雜役說著就見胡娘子的笑略收了收,有些落寞。
他曉得自己戳中別人傷心事了,忙告辭。
沈平卻急急的追了出來,低著頭同小雜役說了幾句話。
胡娘子的手藝沒變,粥底依舊綿密溫潤,細膩可口,因為煲夠了火候,所以粥水和米粒都融為一體了。
不似軍中夥夫胡亂扒拉的大鍋粥,水是水,米是米,卻又漿漿糊糊,還不如湯泡飯來得爽利。
魚肉雖說燙得時間短,但在保留嫩滑的同時又將鮮美滲到了粥裏,又沒有刺,吃起來格外痛快。
寒冬落雪,在此地是不可能靜謐無聲的,風吹軍旗軍帳的響動,巡邏兵士們的腳步聲,都帶著一股肅殺和沉悶。
這一碗粥吃得荊方鼻尖都冒出了細汗,小雜役算了算他這一日吃過的東西,晨起的半個餅子,午膳湯麵隻吃了幾口,還得是這一口粥水落胃才熨帖。
“先生,要不我每天早上給您買粥去?軍裏夥夫手藝糙,餅子您又吃不慣。”
荊方搖了搖頭,道:“不要太點眼。餅子這些年我難道吃得少?隻是這幾日牙疼,有些嚼不動,明日掰成小塊在茶水裏泡軟些也就能吃了。”
他又關切的問:“可多給了些銀子?他們養著兩個孩子,耗用大。”
“給了,每回都多給的。”小雜役想了想,道:“那兩口子想請您給謀算謀算,瞧瞧能給他那倆孩子尋條好路子不。”
“我也好些日子沒見那兩個孩子了,長得怎麽樣?”
“男孩躥個子呢,倒不是那上躥下跳的野猴子,瞧著穩重。女孩,嗯,生得愈發文雅秀氣,瞧著,不像咱們這地界養出來的人。”
小雜役也在軍中那麽多年,什麽汙糟的事情沒見過?更何況胡娘子自己也受了不少,他知道那兩口的擔心,多半還得擱在女孩身上,斟酌了一下,還是多添了一句。
“女孩若是好,年紀越大越藏不住。”
荊方眉間已生出紋路,不皺也蹙。
男孩的路子好找,若是夫妻二人舍得,他可以尋一個厚道的百夫長慢慢□□著,軍戶日後總離不開這條路子。
可女孩……
小雜役曉得荊方事情多,有些懊惱還帶了沈平的話回來,給他添了許多煩惱,趕緊收拾了碗勺,道:“船到橋頭自然直,先生還是睡吧,明還要去秦大人那議事呢。”
小雜役吹熄了燈,可帳外火把搖動,隱隱有光,荊方合了眼又睜開,瞧著這帳頂上迷迷蒙蒙的光暈。
每一夜,他都是在思念中不知不覺的睡去。
無戰事時,秦大人住在陝州城中,荊方始終記得江星闊的話,他不是來改頭換麵過好日子的,所以這十餘年來都住在軍帳中。
陝州此地東臨崤山,西麵函穀關,南雁嶺,北近黃河,得此處者,便扼住了關中與中原的咽喉之地,故而金人一直虎視眈眈,這兩年更是滋擾頻頻。
荊方夜裏難以安寢,半夢半醒之間,總有那虛妄又真切的金戈鐵馬之聲。
秦大人比不得虞大人那樣嘔心瀝血,文韜武略皆稍遜色幾分,不過為人忠厚勤勉,雖有幾分優柔寡斷,陝州府城在他治下,倒也還算安穩繁華。
南來北往的客商都在陝州歇腳,周邊一帶的能賣上價的好貨齊聚陝州,雖是貴上一些,但客商東奔西跑的,難道不費上幾個路錢?
荊方坐在一匹小毛驢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緩慢行進。
小雜役知道他此時心情最好,瞧瞧他這蒼白瘦削的模樣,還是多在人氣足的地方泡一泡,多沾些煙火氣,不然總覺得,他下一刻就要融化在冬日的暖陽裏了。
“哎呀舅舅,咱們要是早些時候來就好了。現如今天寒地凍的,石榴早下市了。”
貨行的台階高,少年郎走路也不安分,兩階並做一階下。
這把嗓子剛脫了稚嫩脆響,已經是沉悶低啞的男聲了,與他撒嬌的語調不大相稱。
不過也能聽出來,這少年定然是被寵著長大的。
陝州的石榴最好,飽滿豐盈,豔麗甜美,籽肥渣少,不過隆冬時節,自然是沒有了。
“回回出來就曉得找各種果子甜嘴吃,就算有石榴,埋在雪罐裏帶回去也失了新鮮,淮月她什麽沒吃過,要你個幹巴的果子吃?她那般好模樣,出身又好,爹升官,娘有財。我偶爾去江府,都能碰見陳家那嫡孫守著她,你要是真有什麽想頭,這趟回去就收心好好讀書,整天上躥下跳的能有什麽出息?”
這聲音和絮絮叨叨的語調無比熟悉,荊方一震,從驢背上跌落下去,正好壓在那少年身上。
“哎呀,阿伯,是這驢崴了腳,還是你發昏了?”
他倒沒生氣,有些好笑的攬著荊方的肩頭把他扶起來。
兩人一對眼,他撓撓頭,不解的看著忽然就紅了眼圈的荊方,道:“跌得很疼嗎?我可給你當墊子了啊,莫訛我!我舅舅在這呢!”
荊方順著他的轉身動作看去,就見多年未見的胡沁正立在他身後,神色複雜。
“樓安,跟掌櫃的提貨去。”
胡沁的模樣沒變多少,似乎又長了點個頭,氣質倒是大變,看上去就是個老道精明又不失利落斯文的大商賈。
胡樓安隨著掌櫃的去後頭了,荊方的眼睛一直追隨著,直到看不見了才依依不舍的收回來,又笑著看向胡沁,道:“多謝你,將他養育的很好,性子真是像你。”
“性子是像我,隻是長得像你。”胡沁冷冷淡淡的說。
荊方想邁步上前,胡沁一瞥眼,他又卑微的退了一步。
其實這麽多年了,胡沁心裏真沒多少怨恨,他來陝州就想過會遇見荊方,不過他也沒特意去尋,明兒他們就要走了,本以為遇不上了,到底是親生父子,有緣分。
“嘉娘,如何?”聲音輕得仿佛自己不值得說起她的名字。
“阿姐住在自己家中,能有什麽不如意?我夫人性子溫柔,與阿姐相處和睦,小女蓮子秉性從阿姐小時候一樣,打小就養在她院裏。阿姐還要幫我兼管賬目,人情往來,忙得很。若不是樓安的樣子越大與你越像,她隻怕早將你忘了。”
荊方低低的笑了幾聲,道:“這便好。”
胡樓安很快折返,聽他言行談吐也是大大方方,毫不怯場的,想來是南來北往,胡沁都將他帶在身邊的緣故。
見胡樓安好奇的打量自己,荊方道:“我同你舅舅是故交。”
胡樓安的目光在荊方臉上凝了一凝,又看向胡沁,依舊笑得舒朗,道:“舅舅,那請不請這位阿伯吃飯?”